辽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
辽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分析
脾主统血,血随 气行,血运目络
脾主肌肉 司睑开合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肾生脑髓,目系属脑
肾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精生髓,髓聚成脑,脑为髓海, 目系上属于脑,肾精充足髓海丰满目光灵敏,肾精不足, 髓海空虚,目视不明。
肺主宣降,气机通利,目得卫气
肺主宣发,肃降的作用,使卫气、肺吸入的清气以及由脾转输至 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上、向外、向下布散到全身。肺的宣降正 常,目得卫气,卫外有权,即具有抵抗能力,目亦不病。此外肺 气通调水道,具有疏通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作用,目得水液则 光滑润泽,若肺功能障碍目无液润则干涩或眼睑浮肿,“目病虽 多由肝,但常统于肺”。
“观眼诊病”是通过观察眼部白睛脉络的 部位、形态、颜色来判定其所对应脏腑的 病变性质、病情轻重及病势的转归。
一、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华佗华云:目形类丸,瞳神居中 夫八廓之经络,乃验病之要领, 可以通过白睛上脉络的变 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 业斯道者,岂可忽哉!盖验廓 化来确定五脏六腑的疾病 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 之病与轮不同,轮以通部形色 、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 为证,而廓惟以轮上血脉丝络 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 为凭,或粗细连断,或乱直赤 、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 紫,起于何位,侵犯何部,以 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 辨何脏何腑之受病。浅深轻重, 说明眼与脏腑的密切关系 脏腑 ,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 血气虚实,衰旺邪正之不同, 八廓在观眼诊病中的作用 提示可从白睛上之血络来 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 察其自病,传病经络之生克逆 诊断脏腑之病 顺而调治之耳。 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 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
中华眼针
眼针技术
眼针的穴区—8 下焦区穴
穴位:在瞳孔内侧,目内眦外,左眼相当于时钟的8:15~9:45之间;右眼相当于时钟 的3:45~2:15之间,左右对称 。 穴性:通利下焦、填精补髓、利水消肿、通经止痛。 主治:中风、腰痛、小腹痛、遗精、阳痿、早泄、不孕、不育、痛经、月经不调、闭 经、带下、癃闭、遗尿、尿失禁、水肿、痹证、痿证、痔疮、眼疾等。
眼针技术
眼针的针刺方法
3.双刺法 不论是采用眶 内直刺法还是眶 外平刺法刺入一 针以后,紧贴针 旁按同一方向再 刺入一针,以加 强刺激,提高疗 效。
眼针技术
眼针的针刺方法
4.眶内外合刺法 在选好的穴区内, 眶内眶外各刺一针, 眶内外共同刺激,效 果更好。
眼针技术
眼针的针刺方法
5.点刺法 选好穴区,一 手按住眼睑,将 眼皮绷紧,用针 在穴区的皮肤上 轻轻点刺5-7次, 以不出血为度。
眼针技术
眼针的穴区—2 肾、膀胱区穴
穴位:在瞳孔正上方。左眼穴位相当于时钟11:15~12:45之间,右眼的穴位相当于 时钟12:45~11:15之间,左右对称。 穴性:补肾益精,聪耳明目,利水消肿,通络止痛。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腰痛、消渴、水肿、遗精、阳痿、不孕、不育、耳鸣、 耳聋、泄泻、癃闭遗尿、小便失禁、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眼疾等。
穴位:在瞳孔的正下方,左眼穴区相当于时钟的5:15~6:45之间,右眼穴区相当于时 钟6:45~5:15之间,左右对称。 穴性:镇静安神、养血宁心、活血通络、消积化食、分清别浊。 主治:心悸、怔忡、胸闷、胸痛、健忘、不寐、癫狂、痫证、梦遗、口疮、腹痛、腹 泻、尿血、消瘦、眼疾等。
眼针技术
眼针的穴区—7 脾、胃区穴
眼针技术
眼针的取穴原则
眼针疗法
下焦区主治脐水平以下疾病 1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痛经,遗尿,胎 位不正,妊娠腹痛。 2腰腿部疾病: 腰骶痛,坐骨神经痛, 中风下肢瘫痪,踝关节扭伤以及其他原 因引起下肢痛症。 3其他疾病:脱肛,痔疮疼痛。
五、眼针疗法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 举例
眼针主要用于中风(脑出血、脑梗塞等) 偏瘫,以发病在3个月以内、肢体未出现变 形者,效果最佳。尚可用于头痛、牙痛、 急性扭挫伤、坐骨神经痛、痛经、胃肠痉 挛等治疗。
六、观眼识病法
人的白睛(球结膜)上可见隐约纵横交错的络脉, 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 如果没有生过大病,则白睛青白洁净,看不出络 脉的分布。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 内传到脏腑,或由脏腑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 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以从眼白睛上显露出来。经 络是通到全身的,十二经直接或间接的都与眼睛 有联系。经络在周身其他部位为肉眼所不能见, 但球结膜是半透明的,其所分布的络脉一经加深 即很容易看到,而且一经出现,其残痕与生长存, 就象肺结核愈后钙化点似的永远存在。从而有些 病人扒开眼睛即可见几个经脉都有异常的络脉。 经总结,归纳出白睛络脉有七种形状和八种颜色。
(一)络脉的形状
络脉的出现有七种形状: ⑴根部粗大:由白睛边缘处络脉粗大,渐向前则逐渐变细。 此种形状多属于顽固性疾病。 ⑵曲张或怒张:络脉出现曲张,由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 张,以至于怒张。为病势较重。 ⑶延伸:络脉由某一经区传到另一经区,则出现延伸现象。 例如左眼肾区向下焦延伸。可以有两种情况,一为由肾病 传入下焦;二为此种下焦的疾病(例如腰腿疼痛,生殖、 泌尿系统疾病)是由肾经而起,病源在肾。如果络脉虽由 肾区向下焦延伸,但其根部络脉较浓,是\说虽传入下焦 而肾病未愈。反之如由肾区向下焦延伸,其肾区根部形色 俱淡,是说病已传入下焦,但肾经的疾病已渐减轻。其他 各经,依此类推。
[转载]针灸名家
[转载]针灸名家转载]针灸名家----针圣彭静山(2012-02-21 13:33:25) 转载▼标签:转载分类:中医学习原文地址:针灸名家----针圣彭静山作者:闲在居士目录一、简介二、人生经历三、我的老师和我的学医道路四、彭静山针灸秘传十绝招一、简介针灸专家。
奉天(今辽宁)开原人。
自幼从师学医,后开业行医。
建国后,历任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副院长。
善于运用针灸术治疗脑血栓等症,疗效显著。
1970年首创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等疗效亦较明显。
著有《简易针灸疗法》、《针灸秘验》等。
二、人生经历彭静山(1909~2003),著名针灸临床家、教育家。
15岁学医,受教于一代名医马二琴先生,22岁时开业行医,临证近70年,精通内、外、妇、儿、针灸,提倡针药并用,临床经验丰富。
建国后,历任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副院长。
在1960年代,彭静山先生因遭受迫害而失去听力,在此后的临床实践中听诊受挫,他克服重重困难,突破望诊极限,根据《黄帝内经》“观眼察病”和《证治准绳》对眼的脏腑划分理论,于1970年代创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自1982年公布予世后,不少学者分别对眼针进行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其临床和解剖学结果均肯定彭氏的眼针穴区划分和眼针疗法的临床价值,使眼针疗法得到推广应用,并在海内外针灸界产生较大影响。
三、我的老师和我的学医道路我学习中医是在二十年代,那时候全东北没有一所公、私立中医学校。
学习中医只有三个途径:一个是家传。
我的先人并没有做医生的,这当然是谈不到了。
二是自学。
古语说:"秀才学医,罩里捉鸡"。
然而,我还是不到十六周岁的孩子,文言文都看不懂,那里比得上秀才。
这条道也不通。
三是师承。
就是拜老师,从头学起。
我只好走这个途径。
学医经过我的第一位老师刘景川先生,是不第秀才。
在辽宁省开原县那l佯的荒僻小县,只有两位凤毛嶙角的进士,举人一位没有,秀才也不多,因此不第秀才也算名流。
眼针疗法
1.中风偏瘫
心区,有肌肉萎缩者加脾区,属气滞血瘀 者加肝区,属气虚血瘀者加胃区,属肝肾 不足者加肝区、肾区。 2.坐骨神经痛 主穴:膀胱区,胆区,下焦区,均患侧。 配穴:根性坐骨神经痛加肾区。
3.急性腰扭伤 主穴:膀胱区,肾区。
配穴:伴下肢牵涉痛者加下焦区。
4.哮喘发作 主穴:上焦区,肺区。
眼针疗法
一、概述
眼针法开始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是辽宁 中医学院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根据 《内经》“观眼察病”和《证治准绳》对眼 的脏腑划分理论,通过数以万计的病人的 反复观察和治疗实践,得以形成的一种微 针疗法。
二、眼针穴位
眼计分为八个经区共十三个穴区。
(1)经区划分法: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 线并延伸过内外眼角;再从瞳孔中心引此线的垂直线,并 延伸过上下眼眶。这样就成四个象限。再在两侧分别引线, 将每一象限分为两个相等区域,即为八个相等区,也就是 八个经区。
三、操作方法
(1)取穴:眼针选穴有三种方法。 循经选穴:仔细观察眼部球结膜上各经区或穴
区,凡有血管形态或色泽变化的,并在相应的脏 腑器官有病变的,就取该穴。 看眼选穴:不论什么病,只依据经穴区内血管 形态、色泽变化,凡变化明显者,即取该穴。 病位选穴:即依据经穴区所代表的脏腑区域, 不管什么病,即在其代表穴区内针刺。如中风偏 瘫,因为上、下焦代表上、下肢,故可选此二穴 区针刺即可。 选穴时可据病情取一侧或双侧。
中风失语,舌尖痛,昏迷,面部痤疮以及心经体 表循行所过的部位疼痛。
肠经体表循行所过的部位疼痛。
颈椎病,后头痛,背痛,坐骨神经痛,肾绞痛, 遗尿,小便失禁,尿潴留,抽筋。
喘,肾绞痛,足心痛,脐周痛。
经痛,胆绞痛。
病,头痛,疝气,胸胁痛。
眼针
眼针疗法及临床应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陈越峰1.发明者:辽宁中医学院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2.定义:在眼眶周围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
3.理论基础:王肯堂《证治准绳卷7目门》、傅仁宇《审视瑶函》《证治准绳卷7目门》:“华元化云:目型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
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有八,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
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
”《审视瑶函》在引用华佗的这句话后又指出:“夫八廓之经络,乃验病之要领,业斯道者,岂可忽哉,盖验廓之病与轮不同。
轮以通部行色为证,而廓惟以轮上血脉丝络为凭,或粗细连断,或乱直赤紫,起于何位,侵犯何位,以辨何脏何腑之受病,浅深轻重,血气虚实,衰旺邪正之不同,察其自病传病经络之生克顺逆而调治之耳。
”传统经络理论十二经脉中,除肺脾肾心包外,其余八条以眼为集散处,而肺脾肾心包四经通过表里关系间接与眼存在密切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云》:“诸脉皆属于目”。
五轮八廓学说:五轮学说是将眼由外向内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并分别划属五脏,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和五脏六腑的关系,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一种基本理论。
《证治准绳》:“……气轮者目之白睛是也,内应于肺,……肺主气,故曰气轮;风轮者白内青睛是也,内应于肝,……厥阴风水,故曰风轮;血轮者,目两角大小皆是也,内应于心,……心主血,故曰血轮;……肉轮者两脾是也,……脾主肉,故曰肉轮。
……。
”八廓学说也是中医目诊的一种基本理论,建立在脏腑学说基础上的逐渐发展起来的观眼诊病方法,它将外眼划分为8个方向,八廓分属不同脏腑,以此查视白睛血脉丝络的状况,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4.眼针分区定穴:两眼平视,经瞳孔中心画一水平线并延伸至目内外呲,,再经瞳孔中心作该水平线的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眶,即将眼区划分为四个象限,再将每个象限等分为两个象限成为八个象限,每个象限为一个经区。
眼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meta分析-刘露阳
机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线索,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 安全性。
综上所述,搜风祛痰法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下 调细胞间黏附分子(VCAM-1)表达水平,其可能是 干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理机制之一,为机 理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且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性及接受度高,为体外反搏联合中药提供了借鉴及 依据,可逐步应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防 与治疗。◆ 参考文献 [ 1 ] 俞顺章,沈洪兵 . 国内外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及其预防对策 [ J ] .
2010,5 ( 2 ) :29-30. [ 6 ] 侯天德,杨颜丽 . 蝎提取物对离体蛙心收缩活动的影响 [ J ] .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 ( 3 ) :46-49. [ 7 ] 秦晋之,闫智勇 . 蜈蚣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J ] .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 10 ) :164-166. [ 8 ] 何红,车庆明 . 地龙提取物的抗凝血作用 [ J ] . 中草药,2007,
关键词:眼针;中风;偏瘫;meta 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5.329,R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 2017) 02- 0102- 0 3
Meta Analysis of Efficacy for Eye Acupuncture on Apoplectic Hemiplegia
收稿日期:2016-06-27 基金项目:国家行业专项项目(201407001);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工作室建设项目(LPGZS2012-09) 作者简介:刘露阳(1988-),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神经内科康复。 通讯作者:王鹏琴(1962-),女,辽宁阜新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眼针疗法的研究。
献分析 [ J ] . 中医杂志,2011,52 ( 11 ) :958-961. [ 4 ] 罗再琼,黄淑芬,王明杰 . 论风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地
八区八穴眼针疗法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 2025 •
八区八穴眼针疗法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 平衡功能的影响
李辰瑶高嘉营
摘要:目 的 探 讨 八 区 八 穴 眼 针 疗 法 对 气 虚 血 瘀 型 中 风 患 者 平 衡 功 能 的 影 响 。方 法 选 取 2 0 1 9 年 4 月 一 2 0 2 0 年 4 月 在 辽 宁
7 0 岁 ;④ 自 愿 参 加 ,签 署 知 情 同 意 书 。 排 除 标 准 :① 合 并 其 他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如 小 脑 或 前 庭 功 能 损 害 ;② 具 有 心 、肝 、肾 重 要 器 官 疾 病 患 者 ;③ 生 命 体 征 不 稳 ,不 能 配 合 康 复 的 患 者 ;⑤ 存 在 严 重 下 肢 关 节 疼 痛 、畸 形 ,髋 、 膝 、踝 关 节 手 术 史 、骨 折 外 伤 等 影 响 下 肢 功 能 的 疾 病 患者。 1.4 方法 1 . 4 . 1 治 疗 方 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运动疗法进行治 疗 ,主 要 有 以 下 运 动 处 方 :① 弛 缓 阶 段 :对 患 者 的 各 关 节 进 行 ROM训 练 ,如 翻 身 、下 肢 控 制 、仰 卧 到 坐 位 、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phthalmic acupuncture therapy of eight areas and eight points on the balance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Methods From April 2019 to April 2020 in departm ent of encephalopathy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60 stroke patients wer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lassified as the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 ethod, the control group of 30 patients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 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30 cases took ophthalmic acupuncture therapy of eight areas and eight points. The balance and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 c a le ,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86. 67% in the experim ental group and 63. 3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 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 Patients in the experim 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left and right deviation, trajectory length and unit area trajectory len g th , and ther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 < 0. 05 ) . Conclusion The ophthalmic acupuncture therapy of eight areas and eight point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core of balance function and nerve function defect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Key w ords: ophthalmic n e e d le ;eight areas and eight points;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 p e ;stroke; balance function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5部分:眼针-编制说明
“眼针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修订项目标准编制说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车戬1.任务来源“眼针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修订项目,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5月26日,由其官网正式发布通知,课题编号:20170323-T-468,为当年度4个针灸国标修订项目之一,本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由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项目修订。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车戬、田维柱、海英、张丝微、侯本赤、黄春元、张威、孙赫楠、程岩岩、柏强。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裴莹、于莉、高峰、高嘉营、王天铎、刘加锌、张帆、郭莎莎、刘馨、赵曦彤。
2.修订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眼针技术起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针疗法为我院已故针灸名家彭静山教授所创,运用于临床至今已经49年,1987年通过国家鉴定,1990年眼针疗法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把推广眼针疗法列入卫生部“八五”期间推广科研成果的“金桥计划”,该疗法自上世纪80年代推广至今,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并使用眼针疗法,理论均基于我院。
“眼针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课题于2007年立项,2008年顺利结题,于2009年正式对外刊行。
在长期的临床使用过程中,不同医家结合自身的临证体会,提出了较原方案不同的见解,主要集中在:眼针分区定穴方案的选择取向、穴区划分的标准化、操作方式的差异性以及针刺效应的认识等诸多方面,各自有不同的接受者,从而产生了临床使用时的多样性。
综合以上具体情况,将原国标进行修订势在必行,既可统一认识,使眼针操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助于其更加宽泛的普及、推广,同时在拥有标准制、修订权的同时,也必然使我们具备了运用该技术在国际传统医学领域进行竞争的主动权。
3.本标准修订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因为此次为国标的修订工作,故其工作重点为将存在争议的、需要完善的问题进行整理,具体内容如下:1)组织人员认真审核原国标,将意见进行整理。
眼针疗法的理论及应用
眼与经脉 脏腑的关系
眼与心 心主血脉,诸脉者皆属于目 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
眼与肺 肺主气,气和目明,气脱目不明
眼与经脉 脏腑的关系
眼与肾 肾生脑髓,目系属脑 肾者,水脏,主津液 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
眼与经脉
其支脉上起于目内起眦于鼻旁,与足 手阳明大肠经行 终支一头 于脉条面 鼻一至, 旁睛其下条目明支和至外起瞳穴脉目目眦子目至外太 于内其寥锐目眦眦阳 睛支穴眦眶,膀 明者;,胱穴系经目交系会 足阳明胃经 迎香穴;
眼与五轮八卦
理论依据
陰
陽
太少 陰陽
少
太
陰
陽
坤艮坎巽震離兌乾
太極生兩儀,
眼
兩儀生四象,
與
四象生八卦
八
卦
的
關
係
理论依据
乾坎 艮震巽 離坤兌
八卦
天 水 山 雷 風 火地 澤
八廓
大 膀包命膽小胃三
腑
腸 胱絡門
腸
焦
肺腎
肝心脾
臓
上膽 中
下
八廓、臟腑與八卦的關係 焦
焦
焦
理论依据
眼 八郭理論 與 臟 腑 的 關 係
在眼睛周围扎针,非同小可,用针要选什 么样的针呢,当然要细要短。经过实验多种针 最后比较,以29号直径0·34毫米、长15毫米 即0·5寸的不锈钢针最为合适。从此就用这种 针作为标准的眼针针具。
眼针刺法
眶内刺法: 在眶内紧靠眼眶眼区中心刺入,眶内针刺是无痛 的,但要手法熟练,刺入准确。眶内都用直刺,针尖向眼眶方面刺入。 进针0.5寸。手法不熟时,切勿轻试。
積 , 見
观眼识证
血管顏色
鲜 紫 深 红 红 淡 浅暗 红 红 红 中 中 黄 淡灰
眼针疗法
• 《灵枢· 论疾诊尺》: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 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白睛出现赤白青 黄黑五色,标志所主脏腑的病变。 • 王肯堂《证治准绳》里指出“华元化云:目形类 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 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个主 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 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凡病发,则有 形色丝络显现,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 • 综上,通过观察白睛整体颜色变化可判断肺脏寒 热虚实以及与其他各脏的关系,而且可通过观察 白睛上脉络的变化来确定五脏六腑的疾病。(选 择气轮,因为其血脉丝络显而易见) • 生物全息论也有力证明观眼诊病的科学性,也充 分解释了观眼诊病的机理。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1、留针问题:以10分钟为宜,最多不能超过20 分钟。时间太长易皮下出血。 • 2、起针问题:起针宜慢,缓慢拔出后另一只手急 用干棉球压迫针孔,按压片刻至确认没有出血再 松手。切忌草率取针了事。 • 3、出血问题:眼针出血后,轻则眼睑微肿,重则 眼部肿胀明显,甚则压迫眼球出现疼痛,更重者 出现巩膜充血。若针刺后发现眼睑肿起或患者眼 部有发胀感,要立即将针起出,并用干棉球压迫 针孔,使出血停止。
眼针疗法
是在眼眶周围的特定穴区针刺,以治疗 全身多种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
•
•
• • •
眼针疗法为已故著名医家彭静山教授受华佗 观目“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的启发,以眼与脏 腑、经络关系为理论基础,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 创。 后由田维柱在彭静山原有基础上发展和完善, 大胆提出新的方案,不但解决了诸多方面的问题, 而且提高了观眼诊病的准确度,使眼针疗法的可 操作性得到进一步加强,疗效更为显著。新方案 得到了眼针创始人彭静山的肯定并且顺利通过全 国针灸标准华技术委员会的鉴定。 200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眼针治疗缺血性 中风技术”作为适宜技术向全国推广。 2007年,科技部将眼针的基础理论研究列入国家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0年,眼针疗法编入《中华医学大辞典》。
辽宁中医学院 针灸大家彭 静山先生
彭静山针灸专家。
奉天(今辽宁)开原人。
自幼从师学医,后开业行医。
建国后,历任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副院长。
善于运用针灸术治疗脑血栓等症,疗效显著。
1970年首创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等疗效亦较明显。
著有《简易针灸疗法》、《针灸秘验》等。
彭静山出生1909 逝世20031. 1 人生经历2. 2 学医道路3. 3 针灸秘传十绝招人生经历彭静山(1909~2003),著名针灸临床家、教育家。
15岁学医,受教于一代名医马二琴先生,22岁时开业行医,临证近70年,精通内、外、妇、儿、针灸,提倡针药并用,临床经验丰富。
在1960年代,彭静山先生因遭受迫害而失去听力,在此后的临床实践中听诊受挫,他克服重重困难,突破望诊极限,根据《黄帝内经》“观眼察病”和《证治准绳》对眼的脏腑划分理论,于1970年代创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自1982年公布予世后,不少学者分别对眼针进行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其临床和解剖学结果均肯定彭氏的眼针穴区划分和眼针疗法的临床价值,使眼针疗法得到推广应用,并在海内外针灸界产生较大影响。
学医道路我学习中医是在二十年代,那时候全东北没有一所公、私立中医学校。
学习中医只有三个途径:一个是家传。
我的先人并没有做医生的,这当然是谈不到了。
二是自学。
古语说:"秀才学医,罩里捉鸡"。
然而,我还是不到十六周岁的孩子,文言文都看不懂,那里比得上秀才。
这条道也不通。
三是师承。
就是拜老师,从头学起。
我只好走这个途径。
学医经过我的第一位老师刘景川先生,是不第秀才。
在辽宁省开原县那l佯的荒僻小县,只有两位凤毛嶙角的进士,举人一位没有,秀才也不多,因此不第秀才也算名流。
刘老先生满腹经纶,能作诗,善制灯谜,下笔千言,文不加点。
但是文章僧命,屡试不第,只好设馆教学。
刘老先生的父亲、哥哥都是医生,老先生也研究医学,创办"必仁医学社",只占一问房子,南北大炕,共有二十四名学生。
眼针疗法
彭静山《眼针疗法》一、眼针的穴位:总名"眼针眶区十三穴"。
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
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分区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
二、选穴原则:1、循经取穴:即取病所属经之经区穴位。
2、看眼取穴: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
3、病位取穴:按上、中、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中、下哪个区。
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痛,胀满,胁痛等针中焦区;脐水平以下,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
三、选针:直径0.3毫米0.5寸针为宜。
四、刺法:1、点刺法:在选好的穴位上,一手按住眼睑,病人自然闭眼,在穴区轻轻点刺五次到七次,以不出血为度。
2、眶内刺法:在眶内紧靠眼眶眼区中心刺入,眶内针刺是无痛的,但要手法熟练,刺入准确。
眶内都用直刺,针尖向眼眶方面刺入。
进针0.5寸。
手法不熟时,切勿轻试。
3、沿皮横刺法:应用在眶外,在选好的经区,找准经区界限,向应刺的方向沿皮刺入,可刺入真皮达到皮下组织中,不可再深。
眶外穴距眼眶边缘2毫米。
每区两穴的不可超越界限。
4、双刺法:不论直刺、横刺、刺入一针之后可在针旁用同一方向再刺入一针,能加强疗效。
5、表里配合刺法:眶内、外各刺一针。
6、压穴法:在选好的区穴,用手指压迫,病人感到酸麻为度。
7、眼区埋针法:王不留、皮内针均可。
8、电针:不得气的,经用眼针后5分钟还不生效的病人,可在针柄上通电流以加强刺激。
9、缪刺法:一侧有病,针患侧无效时,可在对侧眼区同名穴针刺之。
10、配合其它疗法: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它各种疗法。
五、进针法:进针要稳、准、快。
一手持针,另一手按住眼睑进针。
六、手法:快速刺入后,不用提插、捻转、开合任何手法。
刺入以后病人感觉有麻酸胀重或温热、清凉等感觉直达病所,是得气的现象。
如未得气,可以把针提出1/3改换一个方向再刺入,或用手刮针柄,或用双刺法。
眼针不同分区法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临床疗效分析-裴莹
73第19卷 第6期 2017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9 No. 6 Jun .,2017眼针不同分区法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临床疗效分析裴莹,海英,张威(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摘 要:目的:观察眼针“八区八穴”分区法和“八区十三穴”分区法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比较其疗效差异。
方法: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肝火上炎型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分别采用“八区八穴”法和“八区十三穴”法给予眼针治疗,不行针,针刺20 min,14 d 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
治疗结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中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作以评估,并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BA、LVA、RVA 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 <0.05),虽两组间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在数值上八区八穴组要优于八区十三穴组。
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八区八穴组中痊愈和显效的患者居多。
结论:眼针“八区八穴”分区法对于肝火上炎型眩晕的治疗作用略优于“八区十三穴”分区法。
关键词:眼针;眩晕;八区八穴;八区十三穴中图分类号:R245.3,R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7) 06- 0073- 03收稿日期:2016-11-04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0250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LPG-ZS2012-09)作者简介:裴莹(1981-),女,辽宁沈阳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眼针疗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
眼针
眼针疗法(yǎnzhēnliáofǎ)Eye-acupuncture therapy眼针疗法简称眼针,是在眼眶周围的特定穴区针刺,以治疗全身多种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
眼针在古代医籍中未有过记载,是著名针灸专家彭静山教授在汉代医家华佗"观眼识病"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经多年潜心研究,于70年代初所首创。
三十多年来,经其高徒田维柱教授进一步改进、充实、发扬和提高,使其发展和完善,并制定标准化方案,形成了今天的眼针疗法。
眼针用针小、取穴少、针刺浅、手法轻、操作简、见效快、疗效显著、适应症广、容易掌握,对中风偏瘫和各种疼痛更是效果卓著。
目前,眼针疗法不但在国内得到推广,而且早己在全世界各国开展。
眼区划分时人仰卧,头向北,脚向南,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引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引一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于是就出现正北、正东、正南、正西4条线,再经过瞳孔的中心分别引这两条垂线形成的4个直角的角分线,并延伸过眼眶,就又出现东北、东南、西南、西北4条线,这8条线代表八个方位,无形中就将眼睛分为八个区,每条方位线便是每个眼区的中心线。
西北方为乾卦,正北方为坎卦,东北方为艮卦,正东方为震卦,东南方为巽卦,正南方为离卦,西南方为坤卦,正西方为兑卦。
为了使用方便,用 "1、2、3、4、5、6、7、8"八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根据八廓理论之"左目属阳,阳道顺行,故廓之经位法象亦以顺行。
右目属阴,阴道逆行,故廓之经位法象亦以逆行"。
故左眼序列为顺时针方向,右眼序列为逆时针方向,左右对称。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用钟表的时间显示法来记忆眼区的划分。
将眼区看成是一个表盘,以时针计算,一周是12小时,将12小时分成八份,每份代表一个区的时限,即每区90 分钟。
如图1。
图1 眼区划分图八卦在五行中乾属金,坎属水,震属木,离属火,坤属土,艮属自然现象的山,巽属风,兑属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英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田维柱教授的学术经 验继承人,眼针疗法继承人,眼针研究所所长, 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广泛应用眼针疗法,进行多 项临床、科研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眼针疗法的发展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静视察眼针
眼针疗法的发展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多次视察 眼针,并对发展眼针做重要指示,非常关注眼针专著及 眼针疗法的发展。
眼针疗法的发展
外国驻华大使参观眼针
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分析
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眼针疗法标准化方案的确立
眼针疗法的操作规范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一、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1 2 3 4
何为眼针疗法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田维柱教授简介
田维柱教授 1967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 院,从事中医针灸方面的临床 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40年。 现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 灸科技术指导,硕士研究生导 师,国家级名医。全国特种针 法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针灸学会辽宁省常务理 事,辽宁省卫生系统高职评委 会委员。辽宁省医疗事故鉴定 委员会委员。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睛与脏腑的关系
眼睛是人体的五官之一,而“五脏六腑之精皆上荣于目” 才能发挥其视物、辩色、审长短等正常的生理功能。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 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 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气血之精而与 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彭静山教授简介
彭老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彭老常说:“我行医的最高准则就是名医孙思 邈的一句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悲恻隐之心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他在全国中医界名望甚高,被誉为中国近代针灸四大家之冠 ,被日本人称之为“针圣”。 一生撰写论文130多篇,著有专著14部,在名医中著有如此多著作者极为 少见。 他不仅受到病人的关爱,也受到了辽宁省沈阳市政府及卫生部的关注和尊 重,多次被选为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任民革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在七十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满足多年心愿。
薪火相传
历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教研室主任、教授和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副院长 。临证近70年,精通内、外、妇、儿、针灸, 提倡针药并用。著有《简易针灸疗法》、《针 灸秘验》等。
火
薪
相 传
田维柱教授全面继承彭静山教授的学术思想和 医疗专长,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先后被美国、意大利、韩国、荷兰、也门等国 邀请进行眼针疗法的讲学和医疗活动,受到国 内外医学界的欢迎,被誉为中华当代名医。
田维柱教授简介
承师于彭静山教授,对针灸的绝活——眼针 疗法有改进、充实、发扬和提高。擅长于中医内 科和针灸,对眼针治疗更有专长,特别是对中风 ,各种疼痛、眩晕、痿证、癫痫、失眠、郁证等 神经系统疾病有较深研究,疗效显著。 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彭氏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研究” 及省科委课题“彭氏眼针治疗中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顺利通过上级 主管部门验收,2007年作为技术指导参加了国家973重大中医专项《眼针疗 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于课题涉及的框架设计及规范操作等内容进行指 导、培训。著有《中华眼针》等三部专著,公开发行《眼针疗法》录相带 及教学光盘。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有4篇在国外杂志 发表,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先后被美国、意大利、韩国、荷兰、也门 等国邀请进行讲学和医疗活动,受到国外医学界的欢迎。已被荣入《世界 名人录》、《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 《现代名医大典》、《中国中西名医大辞典》等十余部国家版史册。被誉 为中华当代名医。
观眼诊病与五轮八廓的关系
观眼诊病与眼针疗法
何为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是在眼眶周围的特定穴区针刺,以治疗全 身多种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是由我院已故的彭静 山教授受华佗“观目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观点的 启发,在“观眼诊病”的基础上,以眼与经络、脏 腑的内在联系为理论基础,经过潜心研究,在临床 实践中首创的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
“观眼诊病”是通过观察眼部白睛脉络的 部位、形态、颜色来判定其所对应脏腑的 病变性质、病情轻重及病势的转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华佗华云:目形类丸,瞳神居中 夫八廓之经络,乃验病之要领, 可以通过白睛上脉络的变 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 业斯道者,岂可忽哉!盖验廓 化来确定五脏六腑的疾病 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 之病与轮不同,轮以通部形色 、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 为证,而廓惟以轮上血脉丝络 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 为凭,或粗细连断,或乱直赤 、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 紫,起于何位,侵犯何部,以 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 辨何脏何腑之受病。浅深轻重, 说明眼与脏腑的密切关系 脏腑 ,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 血气虚实,衰旺邪正之不同, 八廓在观眼诊病中的作用 提示可从白睛上之血络来 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 察其自病,传病经络之生克逆 诊断脏腑之病 顺而调治之耳。 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 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TCM University
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
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分析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海 英
彭静山教授简介
彭静山教授 1909年7月15日生于辽宁省 开原县,15岁时跟铁岭地区名 医刘景川学医,以后又跟名医 唐云阁学针灸,最后拜师于东 北名医马二琴门下。 1930年便独立工作,坐堂 行医,医药并用,病患盈门, 名气渐大,声誉日益提高。 1951年被中国医科大学聘 用。他建立了第一个针灸教研 室,开西医院学习针灸的先河 。 1956年被调到辽宁省中医 院,任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