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貌恢复
古地貌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切割丝 自身的刚性 等原因 ,上下导丝模导头与切割丝的倾斜会产生误 差 ,改硬丝为半硬 丝或 软丝进行 加工可减少 因切 割丝刚性 引起 的误 差 。④由于锥度切割时排屑困难 ,导头部的切割 丝拖动力较大 ,容易
[ 沈 洪. 走 丝 电火花 线切 割及 走丝 系统 的现 状和 发展 Ⅱ. 工 3 ] 低速 】 电加
割相比低的多,尤其是在锥度很大的情况 下,差别更大。主要是 由于
锥度加工时排屑困难 、 削液的环境不理 想,电参数不合理 等多方面 切 的原 因造成的。以下为从实际经验中 , 针对锥度切割时的具体情况总 结 出来的一些加工要点 :①固定锥度切割前首先要分析零件的锥度 , 判断是否在机床允许的锥度切割范围之 内,若不在范 围之 内可以根据 具体机床 的型号 ,改进部分机床部件结构或购置 专门的机床套件。② 改善喷流状况 ,使用专用喷嘴。采用大开 口朝上增加喷流流量 ,采用 闭合加工 法 , 小z 减 轴高度 ,尽量使两喷嘴之间的距离最小 。③ 由于
断丝 ,因此 ,必须降低加工能量 ,增大放 电间隔时间 , 增加加工中的
平均 电压。
参 考 文 献 【 冯 勇刚 ,谭平 宇. 走 丝 线切 割 加 工 工 艺覆 操作 技 巧 口. 具 工 1 】 慢 】 模
业 .20 0 2.1 2
【 狄 士春 慢 走 丝 电火花 线切 割加 工 断丝 原 因分析 及处理 团. 工 2 ] 电加
长,能够将所有的高位削平并且把地位填平。这种假设是理论上 的, 实际中最后是不平的 。如何尽 量的符合实 际情况 ,这就需要 做背景 校 正。背景校正的参数与 ( 从恢复层到标准层 ) 的沉积时间有关 ,沉积 时间越 长,这个系数就越小 ,反之就越大。如公式 :上 =y + ; 七 其中 :Y 是沉 积后的标准层深度 ;k 为背景 校正系数 ( 者说 补偿系 或 数 ), 是一个经验值 ( 因为地层沉积 的不可模拟性 ,只能通过试验求 取 );d 0 贝是基于层拉平技术恢复出的古地貌 。本地 区所选 的背景 校
古地貌恢复方法和技术
古地貌恢复方法和技术一、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是恢复古地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各种地质资料,如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古地磁数据等,判读区域古地貌的类型、形态和演化过程。
地质调查还可以通过采集古地貌化石和古植物化石等,对古代植被和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研究。
二、遥感影像解译法遥感影像解译是一种在人眼观察不到的区域,通过对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获取古地貌信息的技术。
遥感影像解译可以获得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古地貌图像,可以显示出地表的形态和特征,进而恢复古地貌的分布和演化过程。
三、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和数学等方法,对古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和重建的技术。
数值模拟法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实验,模拟古气候、古河道演化等过程,恢复古地貌的形态和特征。
数值模拟法可以用来预测古地貌的演化趋势,揭示古地貌的形成机制和规律。
四、场地复原法场地复原是指通过修复、保护和再造等措施,使古地貌恢复到原貌或近似原貌的技术。
场地复原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保护现有的古地貌,禁止破坏和开发;修复古地貌的形态,如修复侵蚀或冲击等痕迹;再造古地貌的特征,如再造古河道、古湖泊等。
五、综合应用法综合应用法是指将多种方法和技术综合利用,对古地貌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和恢复。
综合应用法可以建立多个模型和方法,对古地貌的形态、特征、分布和演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从而恢复出更加准确和完整的古地貌图像。
总之,古地貌恢复方法和技术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以获得准确、完整的古地貌信息。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保护古地貌,为人们认识地球演化历史、人类文明起源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古地貌恢复及构造发育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 : T E 1 2 2 . 3
文献标 识码 :A
S t u d y o n P a l e o g e o mo r p h i c Re s t o r i n g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De v e l o p me n t Hi s t o r y o f
Ab s t r a c t : I n t u i t i ve u n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b a s i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u c h a s e a r l y p a l e o s t r u c t u r e , p a l e o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p a l e o c u r r e n t c o u l d be go t b a s e d o n pa l e o g e o mo r ph y r e s t o r i ng p r o t o t y p e b a s i n s , l a y i ng s o l i d ba s i s f o r f u r t h e r o i l nd a ga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 T a k i n g Wu l a n h u a s a g a s n a e x a mpl e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e s t r u c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Me s o z o i c r e s i d ua l s a g s i n Er l i n a Ba s i n , c o mb i ne d mu l t i p l e p a l e o ge o mo r ph i c r e s t o r i n g me t h o d s i nc l u di n g t h e ge o p h y s i c a l me t ho d , t h e r e s i d u a l t h i c k n e s s me ho t d ,a nd s e q u e n c e s t r a t i g r a p hi c me ho t d, u s e d 3 D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a s a me d i um,a nd t r ul y r e l f e c t e d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h i s t o r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e s a g . Pa le o g e o mo r p hi c r e s t o in r g s h o ws ha t t W ul a nh ua s a g t o o k s ha p e d u r i n g t h e s e di me n t a r y s t a ge o f Ea rl y Cr e t a c e o u s Ae r s h a n Fo r ma t i o n;t he s e d i me n t a y r s t a g e of T e n g g e e r F o m a r t i o n i s t he e x p a ns i o n s t a g e o f f a u l t d e p r e s s i o n ; l a c u s t i r ne b a s i n s h r a n k nd a s t r u c t u r e r e ve  ̄e d d u r i n g he t s e d i me n t a r y s ag t e o f S a i h nt a a l a F o m a r t i o n , wh i c h a s a wh ol e e x h i b i t e d he t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ha t t s o u r c e r o c k s we r e t h i c k a t e rl a y s t a ge a nd e r o d e d a t l a t e s ag t e . Ke y wo r d s : Er l i a n Ba s i n, Wu l a n hu a s a g , r e s i d u l a s a g, pa l e o g e o mo r p h y , 3 D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 s t r u c t ur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h i s t o y r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的古地貌定量恢复新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的古地貌定量恢复新方法乔博;刘海锋;何鎏;蔡明歌;张芳;袁继明【摘要】近年来,靖边气田在上、下古生界立体开发过程中,多次在原预测模型的侵蚀沟槽区域发现下奥陶统马五1+2亚段完整,引起人们对原古地貌恢复方法的质疑.为此,综合分析现有古地貌恢复方法的优缺点,基于印模法和残厚法,提出了一种靖边气田的古地貌定量恢复新方法:选取任意一点作为参考水平面,将该水平面至奥陶系剥蚀面的距离作为古地貌高程值,通过绘制古地貌高程图实现古地貌的定量化表征与侵蚀沟槽预测.结果表明:在靖边气田侵蚀沟槽的重新刻画中,侵蚀沟槽的展布模式由原来的“东西向树枝状沟槽模式”变为“沟槽与潜坑并存模式”,且2017年完钻的8口井,有7口井的实钻结果与新方法预测的古地貌相吻合.【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8(041)004【总页数】6页(P32-37)【关键词】古地貌恢复;靖边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侵蚀沟槽【作者】乔博;刘海锋;何鎏;蔡明歌;张芳;袁继明【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古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古地貌恢复有助于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识别储层发育与分布特点及判断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分布 [1-4]。
目前,常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主要有残余厚度法、印模法、层序地层学法、地球物理法和盆地分析回剥法[5-7]。
印模法应用最为广泛,是一种半定量化方法,但只是一种古地貌形态的镜像回放,并不代表真正的古地貌形态,对“印模”地层也需要进一步去压实校正[8-11];残余厚度法属于半定量恢复法,简单易操作,但是未考虑后期构造对沉积的影响,误差较大[12];层序地层恢复法是通过顶面层拉平来刻画底面形态,该方法研究结果为沉积前相对古地貌,要恢复其绝对古地貌,需要考虑剥蚀厚度、脱压实校正、古水深等[13-14]。
古地貌恢复方法介绍
古地貌恢复方法介绍古地貌恢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手段和生态恢复措施来还原古代地貌形态和生态系统的过程。
它主要应用于人类活动破坏后的古代遗迹、文化景观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下面将从水体、土地、植被等方面介绍古地貌恢复的方法。
水体方面,可以通过修复湖泊、河流和沼泽等水体来恢复古地貌。
具体措施包括清除污染源,修复水域的生态系统,重建湿地等。
例如,戴奥尔湖在20世纪初遭受了严重的人类开发和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和湖泊濒临死亡。
通过进行底泥清除、湖堤修复和湖水环境治理等措施,成功恢复了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系统。
土地方面,可以通过控制土壤侵蚀、植被恢复和保持土壤水分等方式来恢复古地貌。
例如,在古代农耕地貌恢复中,可以采用耕地林化和间套经济作物种植的方法,改变过度开垦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梯田和水源地的修复,恢复山区古地貌的生态系统。
植被方面,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湿地和草地等手段来恢复古地貌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
例如,在沙漠地貌恢复中,可以通过沙漠绿化、人工固沙和引水等措施来恢复沙漠中的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和水分保持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种植物物种和恢复当地植物物种的种群数量,来重建古代植被类型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古地貌恢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规划设计。
科学研究可以为恢复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参数,帮助制定恢复策略和评估恢复效果。
规划设计可以合理布局和安排恢复项目,确保恢复工作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总之,古地貌恢复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项目,涉及水体、土地、植被等多个方面。
恢复的方法主要包括水体修复、土地保护和植被恢复等措施。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地还原古代地貌形态和生态系统,保护和再现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残余厚度法恢复古地貌
残余厚度法恢复古地貌残余厚度法是一种用于恢复古地貌的地质学方法。
该方法基于地球表面的地层沉积物残留厚度的观察和测量,通过分析沉积物的性质和构成,可以推断出古代地貌的形态和特征。
残余厚度法的基本原理是,地层沉积物的厚度与沉积物的年龄成正比。
当地层沉积物被侵蚀或剥蚀时,只有残留下来的沉积物才能提供关于古地貌的信息。
通过测量残留下来的沉积物的厚度,可以推断出原始地层的厚度和形态。
使用残余厚度法恢复古地貌的步骤如下:1. 收集样本:选择研究区域并收集地层沉积物样本。
样本可以通过钻探或采集地表剖面等方式获取。
2. 测量厚度:使用测量工具(如测深仪、激光测距仪等)测量地层沉积物的厚度。
在不同位置测量多个样本,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3. 分析沉积物:对收集到的沉积物样本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
包括颗粒大小分析、矿物组成分析、有机质含量分析等。
这些分析可以提供关于沉积物来源、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的信息。
4. 推断古地貌:根据测量到的残余厚度和沉积物分析结果,推断出古地貌的形态和特征。
例如,当残余厚度较大时,可以推断出原始地层较厚,表明古地貌可能是高地或山脉。
当残余厚度较小时,可以推断出原始地层较薄,表明古地貌可能是低地或平原。
5. 确定地貌演化过程:根据古地貌的形态和特征,结合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知识,推断出地貌演化的过程。
例如,通过分析沉积物的排列方式和沉积环境,可以判断出地貌形成的原因,如河流侵蚀、风蚀、海岸侵蚀等。
残余厚度法在地质学和地貌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恢复古代地貌的形态和特征,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残余厚度法也可以用于资源勘探和工程建设等领域,为地质灾害预测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49019.3(22)申请日 2017.04.17(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72)发明人 张军涛 何治亮 金晓辉 王丹丹 孙宜朴 孟庆强 陈霞 李淑筠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代理人 吴大建 王浩(51)Int.Cl.G06T 17/05(2011.01)G01N 27/0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其包括:S1根据成因不同将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塌陷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通过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识别目标层全井段的岩溶角砾岩;S2对全井段的岩溶堆积角砾岩和岩溶坍塌角砾岩的位置进行标记,将每口钻井中所标记出的最低位置标记为最低潜水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最低潜水面;标记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不整合面;S3将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全井段不整合面和钻井柱子组成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以全井段最低潜水面为基准面将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拉平,绘制出岩溶古地形剖面;S4在岩溶古地形剖面上将每口钻井的相对高程值标注,依此为据绘制等值线成图,该等值图为古地貌图。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CN 108734779 A 2018.11.02C N 108734779A1.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成因不同将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塌陷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通过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识别出目标层的全井段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塌陷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2对所述全井段的岩溶堆积角砾岩和岩溶坍塌角砾岩的位置进行标记,将每口钻井中所标记出的最低位置标记为最低潜水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最低潜水面;标记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不整合面;S3将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全井段不整合面和钻井柱子组成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以全井段最低潜水面为基准面将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拉平,绘制出岩溶古地形剖面;S4在岩溶古地形剖面上将每口钻井的相对高程值标注,依此为据绘制等值线成图,则该等值图为岩溶时期古地形图,即为古地貌图。
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余油层古地貌恢复及构造演化
d e s t r u t i o n i n mo s t a r e a s ;t h e l i t h o l o g y c h a n g i n g q u i c k l y ,ma k i n g t h e c o mp a c t i n g r e s t o r a t i o n d i ic f u l t ;a n d t h e d a t a
杨 亮
中国石油 吉林 油 田勘探开发研 究院 ,吉林 松原 1 3 8 0 0 0
摘要:针对松 辽盆地 南部 中央坳 陷区扶余 油层 开展 古地 貌恢复及 构造 演化的研 究存在 3个难点 :较 多
区域存在强烈剥蚀 ,地层破坏严重 ;岩性 变化 大 ,造 成压 实恢复 困难 ;数 据计算庞大、繁琐 。本 文通 过优选有效 的地层剥蚀 方法 ,建立合理 的连续脱压 实恢 复方程 ,编制便 捷的软 件 ,完成 了该项研 究。 研 究揭 示扶余 油层 沉积 时期 ,研 究 区地 势相 对平坦 ,使 得河道砂体 广泛分布 ,南、西 南、西部 3个低
古地貌恢复方法及应用
古地貌恢复方法及应用古地貌是指地球上古代时期存在过的各种地貌形态。
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古地貌的许多特征已经消失或改变。
为了恢复古地貌,人们采取了一些方法和应用。
1.地貌地层重建:通过研究地质构造、构造演化和地貌形态特征,结合化石和地磁等资料,对古地貌进行重建。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地球历史发展的规律,并还原古地貌的原貌。
2.遗址挖掘和重建:通过考古发掘,发掘和重建古代建筑、遗址和城市等人类活动遗迹,以还原古地貌中的人类活动痕迹。
这种方法有助于了解古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恢复古代人类活动的景观。
3.植被恢复和保护:通过种植特定植物物种,恢复古地貌中的植被,以还原古地貌的生态环境。
这种方法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4.水资源调控:通过整治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体,恢复古地貌中的水资源。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水质和水量,保护水生生物和提供生态服务。
5.地貌与景观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恢复和保护古地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旅游体验和教育意义,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科学研究:通过古地貌的恢复与研究,可以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和规律,为地质学、地貌学等科学领域提供研究数据和理论基础。
2.文化保护:古地貌的恢复与保护,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地方民族文化。
3.生态保护与恢复:通过古地貌的恢复与保护,可以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功能和服务。
4.旅游开发:通过古地貌的恢复与规划,可以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旅游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教育与科普:通过古地貌的恢复与展示,可以进行科学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地质、地貌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总之,古地貌恢复方法和应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结合地质、生态、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通过恢复古地貌,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和演化,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古地貌恢复方法介绍
古地貌恢复方法介绍古地貌恢复是盆地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般认为,古地貌是构造变形、沉积充填、差异压实、风化剥蚀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构造运动,往往导致盆地面貌的整体变化,是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
前人对古地貌恢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无论是思路上还是方法上,都有过大胆的尝试,业已形成了丰富的方法和理论,一般主张从构造恢复和地层厚度恢复两个方面着手。
目前已有很多专业的软件投入使用,这给古地貌恢复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由于地质条件尤其是构造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古地貌恢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构造恢复2.1.1 构造恢复现状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基底沉降才使盆地得以形成和发展。
自Sleep 研究得出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的基底沉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指数函数规律后,基底沉降分析已成为大陆边缘和板内张性盆地成因研究的重要途径。
实际上,基底沉降由构造沉降和负载沉降两部分构成。
构造沉降由地球动力作用引起,负载沉降则是指当构造沉降发生之后形成的盆地空间被沉积物充填时,沉积物本身的重量又使基底进一步下沉而形成被动增加的沉降。
因此,从基底沉降中剔除负载沉降即为构造沉降。
据现有研究成果,引起沉积盆地沉降的主要机制有均衡(Airy,1855)、挠曲[5]和热沉降[6],[7],[8]三种。
其中均衡模式基于阿基米德(Archimedes)原理,认为岩石田没有任何弹性,各个沉积柱间相互独立运动,故又称为点补偿模式或局部均衡模式。
挠曲模式也基于阿基米德原理,但把基底对负载的响应看成材科力学中受力弯曲的弹性板,认为其均衡补偿不仅发生在负荷点,而且分布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之内,又称为区域均衡模式。
热沉降模式认为热效应导致岩石圈发生沉降,因为岩石圈增温快(如岩浆侵入),冷却则慢得多,而冷却岩石的密度和浮力比炽热岩石的低。
一般地,由热机制导出的沉降分初期快速沉降(由于岩石圈变薄)和后期快速沉降(由于岩石圈冷却收缩)2个阶段,McKenzie(1978)称早期为初始沉降,晚期为构造沉降。
琼东南盆地古近系古地貌恢复及其对层序样式和沉积特征的控制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储层是主要的油气储层之一。根据岩性、储集 空间和流体性质等特征,可将奥陶系储层分为多种类型,如石灰岩储层、砂质储 层等。这些储层的结构和特征差异较大,但都具有一定的连通性和渗透性,为油 气的聚集和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部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与储层特征的关系
1、层序样式:研究区古近系层序样式主要表现为低位域、海侵体系域和高 位域三个主要单元。其中,低位域对应于坳陷早期的剥蚀和准平原化阶段;海侵 体系域对应于坳陷中期的海平面上升和广泛的海侵;高位域则对应于坳陷晚期的 构造抬升和河流下切阶段。这些层序样式与地壳运动、古地形环境和沉积特征密 切相关。
2、沉积特征:琼东南盆地古近系沉积物中的陆源碎屑岩和海相碳酸盐岩具 有明显的分布规律。陆源碎屑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和局部隆起区,而海相碳酸 盐岩则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心和坳陷区的深水部位。这些沉积特征的变化规律对古 地貌恢复起到了重要影响。
背景
琼东南盆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其地理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然而,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 影响,琼东南盆地古近系古地貌恢复及演化过程复杂多变,给油气勘探和开发带 来了很大的困难。
控制因素
琼东南盆地古近系古地貌恢复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地壳运动、古地形环境、 沉积特征等。
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
琼东南盆地古近系古地貌恢复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因素的复杂问题,需要 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可包括:1)深入研究地壳运动、古地形 环境、沉积特征等控制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2)加强古近系层序样式与油气储 层关系的深入研究;3)探索利用数值模拟等方法模拟古近系古地貌恢复过程的 可能性;4)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提高对琼东南盆地古近 系油气勘探效果。
古地貌恢复方法及应用
的残留地貌形态。
构造隆升末期体系域构造古地貌:是指古隆起被水淹没时刻的地貌形态。
二、古地貌恢复主要内容与技术思路 3. 研究流程古地貌-环境恢复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流程图边缘拗陷成藏组合组合挤压-伸长挤压-伸长拗拉槽-克拉通内台地和古隆起带成藏组合克拉通内裂陷-陆内拗陷成藏组合挤压-弱挤压中部隆起林畅松,丁文龙等,2006塔里木原盆地形成演化阶段南北向Z30构造-地层综合解释剖面ⅠⅡⅢⅣⅤⅥ多期构造演化导致叠合盆地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多个不整合面塔北多期次构造隆升的叠加巴楚隆起晚燕山一喜山期的大规模隆升塔北多期次构造隆升的叠加塔中加里东和海西期期的构造隆升多期构造演化导致叠合盆地形成多个不整合面1.不整合面识别(据樊太亮、于炳松等,2004)露头剖面T 70不整合面特征露头剖面中T 74界面特征(据樊太亮、于炳松等,2004)1.不整合面识别巴楚及塔中隆起加里东中期运动表现强烈,缺失8-12个牙形石带,沉积间断延续30-50Ma;O 1-2y 上部-O 2yj 约缺失300-500m的地层。
上奥陶统中奥陶统下奥陶统不整合叠合带不整合叠合带削蚀楔形不整合带平行不整合或整合带Z40构造地层大剖面上超楔形不整合带削蚀楔形不整合带T70T74上超楔形不整合带(据等,2. 叠合盆地构造不整合分布样式J Z70剖面T60T70T74T30T40古城虚隆起T46一级一级一级T100孔雀河斜坡Z40构造地层大剖面T50、T60复合T40、T46、T50、TT60、T70复合T60、T70、T74复合T50、TT60、T70、T74复合C h 03-132S NT90草湖CH03-132SN剖面T31T40K T7T46T50T60T74O 2-3SC J T C-O 1_T90T46、T60为主构造不整合面T31T40K T70T46T50T60T74O 2-3SC J TC-O1_T90草湖CH03-96EW 剖面T50、T60不整合面三角带T74下超不整合面草湖区的不整合分布样式KQH02-954EW剖面•不同构造单元主要构造不整合的分布对比主要构造不整合界面的发育分布,包括Ro—H深度法,Wallace G Dow(1977)和同层多点Ro排比法(马立祥1994)以及Ro—TTI法;⑤沉积速率法,包括沉积速率比值法、沉积速率趋势法;⑥物质平衡法;⑦未被剥蚀地层厚度趋势延伸法,包括内插和外插法;⑧地质年龄差比与残留厚度乘积法,Guidish(1985);⑨最优化方法, 郝石生等(1988年)提出用最优化方法来恢复剥蚀厚度;⑩天然气平衡浓度法,李明诚、李伟(1996年)提出一种利用天然气平衡浓度估算剥蚀厚度的方法。
四川盆地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古地貌恢复及地震预测
赵虎,孙勇,赵容容,等.四川盆地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古地貌恢复及地震预测[J.石油物探,2024631182㊀G194Z HA O H u ,S U N Y o n g ,Z HA O R o n g r o n g ,e t a l .P a l e o g e o m o r p h i c r e s t o r a t i o n a n d s e i s m i c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P e r m i a nC h a n g x i n g Fo r m a Gt i o n i n W u b a i t i ,S i c h u a nB a s i n [J ].G e o p h y s i c a l P r o s p e c t i n g fo rP e t r o l e u m ,2024,63(1):182㊀G194收稿日期:2022G09G07.第一作者简介:赵虎(1963 ),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与资料解释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 m a i l :c u m t z h a o h u @163.c o m基金项目: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2020C X 010201)资助.T h i s r e s e a r c h i s f i n a n c i a l l y s u p p o r t e d b y t h eC h i n aN a t i o n a l P e t r o l e u mC o r p o r a t i o n G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r s i t yI n n o v a t i o nC o n s o r t i u m T e c h Gn o l o g y C o o p e r a t i o nP r o j e c t (G r a n tN o .2020C X 010201).四川盆地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古地貌恢复及地震预测赵㊀虎1,2,孙㊀勇2,赵容容3,罗㊀鑫4,安虹伊3,陈思锜4,徐㊀姁4(1.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2.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四川成都610041;4.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重庆400707)摘要:四川盆地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地层分布范围广㊁勘探潜力大,但存在礁滩储层厚度薄㊁礁滩体刻画难㊁演化规律不明显㊁非均质性强等问题,增加了储层预测的多解性.对此,从生物礁岩石学特征及储层特征研究出发,提出了生物礁储层的纵向发育规律和部位,并利用生物礁储层的地震异常特征,刻画礁滩体优质储层横向展布特征,并重点分析了古地貌对礁滩储层发育特征的关键性控制作用,最后结合古地貌恢复及储层反演等方法,对礁滩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并总结形成了长兴组礁滩体储层地震识别模式,降低了礁滩储层预测的多解性.研究发现,长兴组沉积前已形成了海槽雏形,长兴组早中期形成了台缘及台内二排礁区域高地貌基本格局,到长兴组沉积末期海槽特征明显,古地貌高部位是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区域,优势储层主要集中在台缘外带及台内二排礁局部区域,该认识为四川盆地长兴组台内礁勘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及借鉴意义.关键词:四川盆地;二叠系长兴组;礁滩储层;地震预测;古地貌恢复中图分类号:P 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G1441(2024)01G0182G13D O I :10.12431/i s s n .1000G1441.2024.63.01.016P a l e o g e o m o r ph i c r e s t o r a t i o na n d s e i s m i c p r e d i c t i o no fP e r m i a n C h a n g x i n g Fo r m a t i o n i n W u b a i t i ,S i c h u a nB a s i n Z H A O H u 1,2,S U N Y o n g 2,Z H A O R o n g r o n g 3,L U O X i n 4,A N H o n g y i 3,C H E NS i qi 4,X U X u 4(1.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N a t u r a lG a sG e o l o g y ,S o u t h w e s t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d u 610500,C h i n a ;2.S c h o o l o f Ge o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S o u t h w e s t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 610500,C h i n a ;3.E x p l o r a t i o nD i v i s i o n of Pe t Gr o C h i n aS o u t h w e s tO i l&G a sf i e l dC o m p a n y ,C h e ng d u 610041,Chi n a ;4.C h o n g q i n g G a sD i s t r i c t o f P e t r o C h i n aS o u t h w e s tO i l &G a s f i e l dC o m p a n y ,C h o n g q i n g 400707,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P e r m i a n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 i n t h eW u b a i t i a r e a o f t h e S i c h u a nB a s i n i sw i d e l y di s t r i b u t e d a n dh a s a g r e a t p o t e n Gt i a l f o r e x p l o r a t i o n .H o w e v e r ,t h e r ea r ea l s od i f f i c u l t i e s ,s u c ha s t h e t h i c k n e s so f r e e f Gb a n kr e s e r v o i r s ,d i f f i c u l t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o f r e e f Gb e a c hb o d i e s ,u n o b v i o u s e v o l u t i o n r u l e s ,a n d s t r o n g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w h i c h i n c r e a s e t h e a m b i g u i t y o f r e s e r v o i r p r e d i c t i o n .I n t h i s s t u d y ,t h e s e i s m i c a n o m a l y o f t h e r e e f Gb a n kw a s d e s c r i b e dm a c r o s c o p i c a l l y a n d a s e i s m i c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m o d e l o f t h e r e e f Gb a n k r e s Ge r v o i r i n t h e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 v e r t i c a l a n d h o r i z o n t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s i t i o n s o f h i g h Gq u a l i t y r e e f Gb a n k r e s Ge r v o i r sw e r e e x c a v a t e d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l i n g e f f e c t o f p a l e o g e o m o r p h o l o g y o n t h e v e r t i c a l a n dh o r i z o n t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r e e f Gb a n kr e s e r v o i r sw a sa n a l y z e d .F i n a l l y ,t h er e e f Gb a n kr e s e r v o i rw a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e v a l u a t e db y c o m b i n i n gp a l e o ge o Gm o r p h o l o g y a n dr e s e r v o i r i n v e r s i o n m e t h o d s,w h i c hr e d u c e dt h e m u l t i p l i c i t y o ft h er e e fGb a n kr e s e r v o i r p r e d i c t i o n s.T h i ss t u d y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t r o u g h p r o t o t y p ew a s f o r m e db e f o r e t h e d e p o s i t i o no f t h e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a n d t h e b a s i c p a t t e r no f h i g h l a n dGf o r m s i n t h e p l a t f o r m m a r g i n a n d s e c o n d r o wo f r e e f s i n t h e p l a t f o r m w e r e f o r m e d i n t h e e a r l y a n dm i d d l e s t a g e s o f t h e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B y t h e e n do f t h ed e p o s i t i o no f t h e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 t r o u g hw e r ee v i d e n t a n dt h eh i g h p a r t o f t h e p a l e o g e o m o r p h o l o g y w a s t h em o s t f a v o r a b l e a r e a f o r r e s e r v o i r 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 d o m i n a n t r e s e r v o i r sw e r em a i n l y c o nGc e n t r a t e d i n t h e o u t e r b e l t o f t h e p l a t f o r m m a r g i n a n d t h e l o c a l a r e a o f t h e s e c o n d r o wo f r e e f s o n t h e p l a t f o r m,p r o v i d i n g a n i m p o rGt a n t b a s i s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r e e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t h e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o f t h eS i c h u a nB a s i n.K e y w o r d s:S i c h u a nB a s i n,P e r m i a n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r e e fGb a n kr e s e r v o i r,s e i s m i c p r e d i c t i o n,p a l e o g e o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t o r aGt i o n㊀㊀自1976年在建南构造发现第一个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四川盆地逐渐发现了大量的生物礁气藏[1G4].特别是围绕开江梁平海槽不断深化研究,陆续在海槽两侧发现了普光㊁龙岗㊁元坝㊁铁山等多个中大型生物礁气藏[5G8].四川盆地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勘探主要集中在台缘相带,而对于分布范围广㊁面积小㊁非均质性强的台内礁研究相对较少[9G10].针对生物礁储层的地震地质特征,前人研究认为,古地貌是控制生物礁储层发育规模的最关键因素.目前古地貌恢复技术应用较为成熟,如曾韬等[11]选用残厚法并结合现代岩溶学和岩溶动力学理论,恢复了元坝地区茅口组顶面岩溶古地貌,为该区下一步储层勘探提供了方向;胡伟光等[12]将古地貌恢复技术与地震相分析技术㊁波形分类技术㊁分频处理技术和相干体识别技术相结合进行生物礁储层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吴勇等[13]结合古地貌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古坡度和相对坡度平面异常特征对生物礁边界进行识别的方法,并对川东北罗顶寨地区台缘型生物礁边界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识别的生物礁边界与钻井结果吻合率高,生物礁边界局部特征更加精细.而针对规模小㊁分布散的生物礁储层预测技术,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如林昌荣等[14]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局部指数拟合异常地震参数提取方法,准确地预测了地层含油气位置.叠前预测方法在生物礁气藏勘探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周路等[15]在大猫坪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预测中,针对生物礁体岩性组合复杂,储集层空间分布复杂㊁厚度小㊁非均质性强㊁埋藏深度大的特点,采用叠前参数反演㊁波形聚类和频谱分解技术,刻画生物礁边界,预测了生物礁分布,得到了更加精细的生物礁内部特征[14G16].关于生物礁内部刻画方面,蒲勇[17]采用正演模拟方法建立了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征,结果显示,其整体特征呈现为丘状或杏仁状隆起,内部多杂乱反射,能量时强时弱,同相轴上超现象明显,为礁滩体的刻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姚军等[18]以长兴组地层展布礁滩体展布礁滩体储层分布逐级递进思路准确预测了遂宁高能带礁滩储层分布;王浩等[19]从点㊁线㊁面㊁体多个维度剖析生物礁形态,刻画了生物礁空间展布.显然,前人都认为对于非均质性强的生物礁储层的内幕刻画,需利用单井相识别㊁模型正演㊁古地貌分析㊁地震属性优选和储层定量预测等技术进行综合研究[20].五百梯地区经过多年勘探,认为长兴组台内同样存在礁滩储层发育的有利区,但台内礁勘探一直未取得突破,难点在于台内礁具有分布面积小㊁演化规律不明显㊁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储层预测存在多解性.因此,如何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是重中之重[21G22].鉴于此,本文提出从地层㊁沉积相㊁古地貌及地震反演等方面入手,首先,在地震资料处理时拓宽频带,突出礁滩体的地震异常特征,同时结合长兴组不同时期古地貌演化特征,明确生物礁的横向展布特征;其次,利用地质分析等技术,明确储层纵向发育位置,圈定礁滩体优质储层发育区域.最后,结合地震属性和储层反演等方法,对礁滩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台内礁的预测模式和方法,降低礁滩储层预测的多解性.1㊀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开江县㊁开县境内,开江 梁平海槽东侧,区域构造位于印支期开江古隆起的东北斜坡上,大天池构造带北倾末端断下盘的潜伏构造,构造形态为一短轴状背斜,剖面形态为箱状.工区面积为800余k m2,工区内在长兴组生物礁储层获气井18口,工业气井16口(图1).长兴组自下而上分为3段,其中,长一段厚度为40~180m,岩性以灰岩夹泥页岩为主;长二段厚度为20~145m,岩性以颗粒灰岩㊁泥晶灰岩㊁礁灰(云)岩为主;长三段厚度381第1期赵㊀虎等.四川盆地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古地貌恢复及地震预测㊀㊀㊀㊀图1㊀研究区位置为10~110m,岩性以泥晶灰岩㊁颗粒灰岩为主,含少量礁灰(云岩).地层厚度变化大,斜坡相带长兴组整体厚度为91~200m;台缘带整体厚度较大,为167~245m;台地带厚度为150~160m,局部存在加厚区,厚度为305m(图2).研究发现,区内发育有台缘礁㊁台内二排礁和三排礁,但受地震分辨率的影响,台内二㊁三排礁宽度较小㊁内部刻画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拓频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了拓低频处理,提高同相轴连续性.由于波传播过程中不同频带信号都有所损失,导致频带变窄,对此,本文提出将地震信号分解到连续小波域,优选小尺度小波信号(低频信号),并进行适当的补偿,具体思路如下.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 WT)处理,变换公式如下:图2㊀长兴组斜坡台缘台地带东西向连井测井曲线481石㊀油㊀物㊀探第63卷W (τ,s )=ʏɕ-ɕf (t )1s Ψ∗t -τs æèçöø÷d t (1)式中:W (τ,s )为小波系数;f (t )为原始信号;s 为缩放参数,控制小波函数的伸缩;τ为位置参数,控制小波函数的平移;Ψ∗为小波母函数.其次,提取分解后的各个尺度小波信号的极值(极大值和极小值),利用 极值信号 与对应尺度小波信息重构原始信号.再次,将 极值信号 与小尺度(1/2对应尺度 )小波信号进行褶积,得到原始小波信号的谐波信息W 1/2(τ,s ). 极值信号 与大尺度(2倍 对应尺度 )小波信号进行褶积时,得到原始小波信号的次谐波信㊀㊀㊀㊀息W 2(τ,s ).在小波域求取谐波信息,可以计算出各尺度小波的谐波信息 W (τ,s ),其中, W (τ,s )=W 12(τ,s )+W 2(τ,s )(2)㊀㊀最后,将低频谐波信息进行能量增强,变换回时间域,并加入到原始数据中,这样即可拓展地震数据的频带宽度.f (t )=1C Ψʏɕ0ʏɕ-ɕ1sW (τ,s )Ψt -τs æèçöø÷d s d τs 2(3)式中:C Ψ为小波的可容许条件;Ψ为小波函数.图3给出了地震数据拓低频处理前㊁后的剖面.由图3可以看出,经过拓低频处理后,礁滩体内部丘状反射得以体现(蓝色箭头),提高了礁滩体的识别精度.图3㊀地震数据拓低频处理前(a )㊁后(b)地震剖面2㊀礁滩体识别及刻画2.1㊀礁滩体演化分析2.1.1㊀岩石学特征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岩石类型可划分为灰岩㊁白云岩及过渡类型三大类,其中灰岩类包括礁灰岩㊁颗粒灰岩㊁泥晶灰岩等,造礁生物以苔藓虫㊁海绵为主,少量珊瑚,附礁生物包括介形虫㊁棘皮㊁双壳等.云岩类包括礁云岩㊁颗粒云岩㊁晶粒云岩㊁泥晶云岩等.溶蚀孔洞与礁云岩㊁颗粒云岩㊁晶粒云岩关系密切,且多以未充填为主(图4).2.1.2㊀沉积相发育特征晚二叠世长兴组沉积时期,川东地区为碳酸盐岩台地㊁海槽㊁台地边缘沉积体系,根据研究区岩石学㊁沉积构造㊁测井相及区域格局分析,研究区可以划分为台地边缘㊁前缘斜坡和开阔台地3个相,同时受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发育了多个礁㊁滩相沉积旋回(图5).研究区台地边缘及台内高部位为礁滩体的集中发育区,其中台缘带长兴组中上部广泛发育生物礁,连续性较好.横向上,礁相主要发育在长三段中上部,自西向东表现为台缘带横向连续性好㊁分布稳定,台内厚度薄㊁期次多.礁滩体自长二期开始发育,垂向上发育多个滩间海粒屑滩的垂向变浅旋回,开阔台地内滩间低能沉积,礁欠发育,单个礁滩体规模小,套数增多(图6).总体看,有利相带位于上部的长三段,横向上发育在台缘及台内局部高地貌部位,且台缘外带优于台缘内带.2.2㊀礁滩体地震识别模式2.2.1㊀单井分析图7显示了长兴组典型井合成记录.由图7可见,斜坡相带内长兴组顶为波峰反射,中强振幅㊁连续性好㊁时间厚度小;台缘相带内长兴组厚度明显增大,长兴组顶为波谷反射,能量明显变差,连续性变差,长兴组内部同相轴增多㊁存在复波.将工区内各井合成记录进行统计并分析后发现:位于台缘相带内的井,长兴组地层厚度为157~270m 不等,平均厚度为218m ,长兴组顶能量弱㊁存在复波,部分井存在空白㊁杂乱反射;位于台地二排礁的井,地层厚度为160~300m 不等,平均厚度为230m ,581第1期赵㊀虎等.四川盆地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古地貌恢复及地震预测㊀㊀㊀㊀图4㊀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典型岩石类型岩心图版a 生屑灰岩;b 生屑云岩;c 泥晶灰岩;d 生物礁云岩;e 生物礁灰岩;f 中晶云岩;g 灰质粉晶云岩;h 含云砂屑灰岩;i细晶棘屑云岩图5㊀T D 11井第1筒心沉积微相垂向发育序列681石㊀油㊀物㊀探第63卷781第1期赵㊀虎等.四川盆地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古地貌恢复及地震预测长兴组顶能量弱,存在复波;位于斜坡相带内的井,地层厚度为92~133m 不等,平均厚度95m ,时间厚度明显变小,长兴组顶能量强,连续性好.总体看,无论是台缘还是台内发育礁滩的部位,长兴组地震反射特征表现为顶部能量明显变弱㊁空白反射㊁连续性差,地层明显增厚.2.2.2㊀剖面分析过井剖面可印证上述分析的反射特征(图8).图9显示了长兴组台内二排礁地震反射特征及生长演化模式.从图9a可以清晰地划分出礁核和礁翼的图7㊀长兴组典型井合成记录a 斜坡相合成记录;b台缘相合成记录图8㊀长兴组地震反射特征a 东西向地震剖面;b 东西向地震测线位置881石㊀油㊀物㊀探第63卷图9㊀长兴组台内二排礁地震反射特征(a)及生长演化模式(b)分布特征.礁核位于古地貌高部位,储层较发育,速度较低,振幅变弱,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域,而礁翼分布于高地貌的两侧,礁欠发育,滩体较发育,地震反射不明显.综上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礁滩体生长演化模式(图9b),该演化模式显示造礁生物通常沿砂屑滩㊁生屑滩等地貌高点建造,并通常经历定殖期㊁拓殖期㊁泛殖期等达到繁盛,形成较明显的正地形.随着礁体进一步生长及海平面变化,可能因出露海平面之上或水体过深而进入消亡期,生物礁一经暴露于海平面之上,常受到大气水溶蚀或混合水白云化作用而形成储层.结合以上地震地质认识,识别出礁滩体地震有利相带50余k m2.3㊀古地貌特征分析3.1㊀不同时期古地貌恢复古地貌是控制长兴组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前人研究基础,本文选择残厚法绘制了研究区古地貌图,分别以龙潭组底和长兴组底进行层拉平计算,绘制各时期古地貌图.图10给出了研究区主要沉积期的古地貌.由图10a可见,长兴组沉积前研究区为缓坡沉积,水深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受断层影响,缓坡内可见局部沉积高地貌区域,沉积地貌高部位主要沿北西 南东向和北东 南西向展布,以前者为主,其中,T D7GT D17GH4一线地貌较为明显,奠基了长兴组海槽的雏形.该期沉积地貌分布与长兴组沉积前断层分布密切相关,也为后期礁滩体生长建造提供了基础.长兴组古地貌(图10b)反映了长兴组沉积模式及礁滩体建造,受礁滩体建造的影响,台地边缘沿T D002G1GT D021G5井一线及以东地区分布,整体呈现出北窄陡㊁南宽缓的特征,中部地区台地边缘水体浅㊁能量高,礁滩体发育,形成礁滩复合体,连片分布,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南部区域水体相较于中部较深,能量低,礁滩体建造相对较弱,礁滩体在长兴期具有向内带迁移的特征,礁滩体间广泛分布低能的滩间海㊁礁后泻湖沉积.整体上台缘外带比台缘内带更适于礁滩建造,形成的沉积地貌更高,水体更浅.开阔台地内,整体以相对低能的滩间海沉积为主,礁滩复合体发育相对富集,形成二排礁分布.二排礁相较于台缘礁更窄㊁更陡,二排礁复合体整体为北西 南东向分布,是在长兴组沉积前的高地貌基础上建造和演化.台地内的其它区域偶见点礁㊁马蹄型礁.长兴组由于礁滩体的生长建造,形成了镶边明显的台地边缘及台内礁滩复合体分布带,但受水体深度㊁沉积前地形及断层的影响,不同区域礁滩体发育规模㊁分布范围具有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长兴组早中期高地貌格局已经形成(图10c),长三时期生物礁继续发育(图10d),形成了研究区现今的长兴组生物礁格局.图10d显示981第1期赵㊀虎等.四川盆地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古地貌恢复及地震预测㊀㊀㊀㊀图10㊀研究区主要沉积期古地貌a龙潭组古地貌;b长兴组古地貌;c长一段+长二段古地貌;d长三段古地貌晚期生长的礁体主要集中在台缘外带,台缘内带和二排礁发育相对较少,这意味着优质储层将会集中在台缘外带,与区内高产井分布一致,也为台内礁滩储层的勘探提供了方向.3.2㊀演化及控制因素随着海平面下降及礁滩体营建,地貌高部位出露海平面,接受大气淡水溶蚀及混合水白云化作用,形成礁滩体孔洞型㊁孔隙型储层.长兴组末期,受区域性暴露影响,长兴组顶部受近地表岩溶影响形成溶洞型㊁缝洞型储层,部分被充填.埋藏期,地层水及深部热液流体沿断层㊁裂缝及先期孔洞进入地层,进一步改善了储集性能(图11).显然古地貌是控制生物礁发育的最关键因素,控制着长兴组有利相带的分布,古地貌的高部位是勘探的有利区域,相带变化的坡折带是发育储层的最佳部位,而且台缘外带(靠近斜坡带)礁滩储层优于台缘内带(靠近台地一侧),这为礁滩储层预测提供了方向.3.3㊀古地貌与礁滩储层的耦合关系针对礁滩储层与古地貌的关系,选择了工区内已钻井资料进行分析(表1).表1中测试产量在20ˑ104m3/d以上的高产井基本分布在台缘外侧,位于古地貌高部位,长兴组顶同相轴都存在杂乱㊁空白反射等特征.而台缘内侧的T D75井储层不发育,该井位于古地貌低部位.发育于台缘中间的T D2井虽有16.70m的储层,但位于古地貌低部位,储层物性差,未能获得规模产量.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台地内二排091石㊀油㊀物㊀探第63卷㊀㊀㊀㊀图11㊀五百梯地区长兴组礁滩体发育模式表1㊀已钻井特征分析井名测试产量/(m3 d-1)储层厚度/m古地貌位置(台缘带)波形特征T D7458.97ˑ10443.10高部位台缘外侧杂乱㊁空白T D7233.60ˑ10438.00高部位台缘外侧杂乱㊁空白T D1029.15ˑ10456.70高部位台缘外侧杂乱㊁空白T D021GX621.13ˑ10431.70高部位台缘外侧杂乱㊁空白D T002G871.96ˑ10477.00高部位台缘外侧杂乱㊁空白D T002GX942.00ˑ10414.00高部位台缘外侧杂乱㊁空白T D2123.56ˑ10435.90高部位台缘中间杂乱㊁空白T D002G1116.90ˑ10453.45高部位台缘外侧靠中间杂乱㊁空白T D021G410.75ˑ10417.20次高部位台缘外侧杂乱㊁空白T D002GX1812.02ˑ1045.30高部位台地内二排礁中间杂乱㊁空白T D23.67ˑ10416.70低部位台缘中间杂乱㊁空白D T002G1未测3.90低部位台缘中间杂乱㊁空白T D75未测0.55低部位台缘内侧杂乱㊁空白T D017GH4未测2.70低部位台地内杂乱㊁空白191第1期赵㊀虎等.四川盆地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古地貌恢复及地震预测礁中间的T D002GX18井,虽只有5.30m的储层,但位于台内古地貌高部位,获得了16.90ˑ104m3/d的测试产量,预示着台内二排礁同样具有勘探潜力,且储层发育模式与台缘相似.以上分析结果进一步佐证了古地貌是控制礁滩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的认识,古地貌高部位后期容易发生白云化作用,为礁滩储层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白云化作用也存在横向非均质性,从而导致长兴组顶呈现出振幅变化大㊁连续性差的反射特征.总体来看,礁滩储层发育在台缘和台内二排礁相带内,地震反射特征较为明显,且外侧优于内侧,古地貌高部位才可发育较好的储层.4㊀有利勘探目标优选从以上研究来看,五百梯地区礁滩储层横向上集㊀㊀㊀㊀中在台缘礁和台内二排礁区域,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长兴组顶部的长三段和长二段上部区域.为了进一步细化储层的展布特征,我们结合地震反演和油气检测等方法进行了长兴组储层预测.首先利用测井资料分析出工区内储层测井响应特征:速度5400~6300m/s㊁波阻抗小于17000m/s g/c m3㊁孔隙度大于1.5%.并根据井数据建立了波阻抗㊁孔隙度和速度之间的拟合关系,进行长兴组储层厚度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厚度大的储层发育在台缘带的中南部,该区域典型井如T D002G11井获气16.90ˑ104m3/d,储层预测厚度为51.60m,预测吻合度高.台内二排礁储层厚度稳定,优势储层分布在工区的中南部,为二排礁有利勘探区域.综上分析,依据 一礁一藏 的勘探思路,划分了研究区一类和二类有利区(图12中青色和绿色区域).表2给出了长兴组有利勘探区的划分标㊀㊀㊀㊀图12㊀五百梯区块长兴组礁滩储层综合评价结果291石㊀油㊀物㊀探第63卷准.台缘外侧中部古地貌高部位容易产生白云化作用,高孔隙度㊁低阻抗分布,为工区内的最有利区域,台缘内侧的局部古地貌高部位也可划分为一类有利区.台内二排礁中南部储层分布较稳定,与台缘外带的储层特征一致,综合分析该区同为一类有利区.表2㊀长兴组有利勘探区划分标准标准古地貌有利相带孔隙度波阻抗油气检测面积/k m2一类有利区高部位有利高值低值异常23二类有利区高部位有利高值低值无315㊀结论1)研究发现长兴组早中期高地貌格局已经形成,长三时期礁滩体继续发育,形成了研究区现今的长兴组礁滩发育格局,晚期生长的礁滩体主要集中在台缘外带及台内二排礁的高部位.2)长兴组沉积末期古地貌整体呈现斜坡相带低,台缘及台内二排礁局部高的特征,高地貌是礁滩体发育的主要区域,其顶部的礁核发育区为储层发育的最有利部位.3)古地貌控制下的礁滩体才是储层发育的主体部位,研究区最有利的储层发育区位于台缘外带及台内二排礁部分区域.4)古地貌是控制礁滩发育的关键因素,控制着长兴组储层分布.高地貌是勘探的最有利区域,这一现象在地震㊁地质资料中都有体现,为台内礁滩储层的勘探提供了依据及借鉴意义,也意味着台内局部高地貌地区仍然发育了规模性礁滩储层.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陈宗清.四川盆地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及天然气勘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2):148G156C H E NZQ.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b i o h e r m a l g a s p o o l s a n dn a tGu r a l g a s e x p l o r a t i o n,S i c h u a nB a s i n[J].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2008,35(2):148G156[2]㊀王一刚,洪海涛,夏茂龙,等.四川盆地二叠㊁三叠系环海槽礁㊁滩富气带勘探[J].天然气工业,2008,28(1):22G27WA N G Y G,H O N G H T,X I A M L,e t a l.E x p l o r a t i o no f r e e fGb a n k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s u r r o u n d i n g P e r m i a na n dT r i a s s ic t r o u g h si nS i c h u a nB a s i n[J].N a t u r a lG a s I n d u s t r y,2008,28(1):22G27[3]㊀舒志国.开江G梁平陆棚东南延伸部分 建南陆棚的发现[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4,34(2):1G8S HUZG.T h e d i s c o v e r y o f t h e J i a n n a ns h e l f i n t h e s o u t h e a s tGe r n p a r t of t h eK a i j i a n gGL i a ng p i n g sh e l f[J].S e di m e n t a r y G e o l oGg y a n dT e t h y a nG e o l o g y,2014,34(2):1G8[4]㊀马永生,蔡勋育,赵培荣,等.四川盆地大中型天然气田分布特征与勘探方向[J].石油学报,2010,31(3):347G354MA YS,C A IX Y,Z H A O P R,e t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 f u r t h e re x p l o r a t i o nof t h e l a rg eGm e d i u ms i z e d g a s f i e l d s i nS i ch u a nB aGs i n[J].A c t aP e t r o l e i S i n i c a,2010,31(3):347G354[5]㊀徐安娜,汪泽成,江兴福,等.四川盆地开江 梁平海槽两侧台地边缘形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14,34(4):37G43X U A N,WA N GZC,J I A N G XF,e t a l.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Gt e r i s t i c s o f p l a t f o r m m a r g i n s a l o n g t h e K a i j i a n gGL i a n g p i n gT r o u g ha n d t h e i r i n f l u e n c e s o n r e s e r v o i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t h e S iGc h u a nB a s i n[J].N a t u r a lG a s I nd u s t r y,2014,34(4):37G43[6]㊀邹才能,翟光明,张光亚,等.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形成分布㊁资源潜力及趋势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42(1):13G25Z O U CN,Z HA IG M,Z HA N GGY,e t a l.F o r m a t i o n,d i s t r i b uGt i o n,p o t e n t i a l a n d p r e d i c t i o no f g l o b a l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a n du n c o nGv e n t i o n a l h y d r o c a r b o n r e s o u r c e s[J].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2015,42(1):13G25[7]㊀文龙,张奇,杨雨,等.四川盆地长兴组 飞仙关组礁㊁滩分布的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区带[J].天然气工业,2012,32(1):39G44W E NL,Z H A N G Q,Y A N G Y,e ta l.F a c t o r sc o n t r o l l i n g r e e fGb a n k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t h e C h a n g x i n gGF e i x i a n g u a n f o r m a t i o n s i n t h eS i c h u a nB a s i na n dt h e i r p l a y f a i r w a y s[J].N a t u r a lG a sI n d u sGt r y,2012,32(1):39G44[8]㊀罗平,张静,刘伟,等.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基本特征[J].地学前缘,2008,15(1):36G50L U OP,Z HA N GJ,L I U W,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m a r i n e c a rGb o n a t e h y d r oc a r b o n r e s e r v o i r s i nC h i n a[J].E a r t hS c i e n c eF r o nGt i e r s,2008,15(1):36G50[9]㊀马新华.四川盆地天然气发展进入黄金时代[J].天然气工业,2017,37(2):1G10MA X H.A g o l d e ne r a f o rn a t u r a l g a s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t h eS iGc h u a nB a s i n[J].N a t u r a lG a s I nd u s t r y,2017,37(2):1G10[10]㊀王坤,王明磊,梁坤,等.四川盆地坡西地区长兴组 飞仙关组礁滩体发育特征与储集性[J].中外能源,2022,27(12):40G49WA N G K,WA N G M L,L I A N G K,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c h a r a cGt e r i s t i c s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p r o p e r t i e so f r e e fGb e a c hb o d i e s i nC h a nGg x i n gGF e i x i a n g u a n f o r m a t i o n s i nP o x i a r e a,S i c h u a nB a s i n[J].C h i n a a n dF o r e i g nE n e r g y,2022,27(12):40G49[11]㊀曾韬,季少聪,夏文谦,等.川北元坝地区茅口组顶面古地貌恢复与岩溶发育特征[J].中国岩溶,2022,41(6):860G868Z E N G T,J I SC,X I A W Q,e t a l.P a l e o g e o m o r p h i c r e s t o r a t i o na n dk a r s td e v e l o p m e n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t o p s u r f a c e o fM a o k o uF o r m a t i o n i nY u a n b a a r e a,n o r t h e r nS i c h u a n[J].C h i n aK a r s t,2022,41(6):860G868[12]㊀胡伟光,蒲勇,赵卓男,等.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识别[J].石油物探,2010,49(1):46G53391第1期赵㊀虎等.四川盆地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古地貌恢复及地震预测HU G W,P U Y,Z HA OZ N,e t 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r e e f r e s e rGv o i r o f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i n Y u a n b aa r e ao fN o r t h e a s t e r nS i c h u a n B a s i n[J].G e o p h y s i c a l P r o s p e c t i n g f o r P e t r o l e u m,2010,49(1):46G53[13]㊀吴勇,周路,钟斐艳,等.基于坡度属性的生物礁边界精细预测方法 以四川盆地罗顶寨地区二叠系长兴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44(6):907G918WU Y,Z H O U L,Z HO N G F Y,e ta l.F i n e p r e d i c t i o no fr e e fb o u n d a r y b a s e do ns l o p ea t t r i b u t e s:Ac a s es t ud y o fPe r m i a nG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i nL u o d i n g z h a i a r e a,S i c h u a nB a s i n,S WC h i n a[J].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2017,44(6):907G918[14]㊀林昌荣,王尚旭.局部指数拟合异常提取法在普光气田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218G226L I NCR,WA N GSX.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h em e t h o do f e x t r a c t i n g l o c a l e x p o n e n t i a l f i t t i n g a b n o r m i t y t oP u g u a n g g a s f i e l d[J].C h iG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G e o p h y s i c s,2011,54(1):218G226[15]㊀周路,钟斐艳,闫佳琛,等.四川盆地大猫坪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气层叠前反演识别[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0,47(1):86G97Z HO U L,Z H O N G F Y,Y A NJC,e t a l.P r e s t a c k i n v e r s i o n iG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r e e f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o fP e r m i a nC h a n g x i n g F o rGm a t i o n i nD a m a o p i n g a r e a,S i c h u a nB a s i n,S W C h i n a[J].P e t r oG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2020,47(1):86G97[16]㊀武恒志,吴亚军,柯光明.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发育模式与储层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38(4):645G657WU H Z,WU YJ,K E G M.B i o h e r m d e v e l o p m e n tm o d e l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p r e d i c t i o no f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i n Y u a n b aa r e a, N o r t h e a s t e r nS i c h u a n B a s i n[J].O i l&G a s G e o l o g y,2017,38(4):645G657[17]㊀蒲勇.元坝地区深层礁滩储层多尺度地震识别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1,31(10):27G31P U Y.M u l t iGs c a l e s e i s m i c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e e p r e e fGb a n k r e s e rGv o i r s i nt h e Y u a n b aa r e a[J].N a t u r a lG a sI n d u s t r y,2011,31(10):27G31[18]㊀姚军,陈祥忠,周刚,等.四川盆地长兴组遂宁高带礁滩体储层预测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3,58(1):196G205Y A OJ,C H E N X Z,Z H O U G,e ta l.M e t h o df o r p r e d i c t i o no f r e e fGb a n k r e s e r v o i r i nS u i n i n g h i g hb e l to f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Gt i o n i nS i c h u a nB a s i n[J].P e t r o l e u m G e o p h y s i c a lE x p l o r a t i o n,2023,58(1):196G205[19]㊀王浩,简高明,柯光明,等.四川盆地元坝气田长兴组生物礁识别与储层精细刻画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9,39(增刊1):107G112WA N G H,J I A N G M,K E G M,e ta l.R e e f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f i n e r e s e r v o i r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C h a n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 i nY u a n b a g a sf i e l d,S i c h u a n B a s i n[J].N a t u r a l G a sI n d u s t r y,2019,39(S1):107G112[20]㊀刘国萍,游瑜春,冯琼,等.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精细雕刻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52(3):583G590L I U GP,Y O U Y C,F E N G Q,e t a l.F i n ed e p i c to f r e e f r e s e rGv o i r s i n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J].O i l G e o p h y s i c a l P r o s p e c t i n g,2017,52(3):583G590[21]㊀蒋裕强,周亚东,陈智雍,等.川东地区台内洼地二叠系生物礁㊁滩沉积格局及勘探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30(11):1539G1550J I A N G Y Q,Z HO U Y D,C H E N Z Y,e t a l.S e d i m e n t a r yp a tGt e r n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P e r m i a n r e e f s a n d s h o a l s i ni n t r aGp l a t f o r m d e p r e s s i o n s,e a s t e r nS i c h u a n B a s i n[J].N a t u r a lG a sG e o s c i e n c e,2019,30(11):1539G1550[22]㊀郑博.四川盆地东部五百梯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沉积学特征[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Z H E N GB.R e s e r v o i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l a t f o r m m a r g i nr e e f o fC h a n g x i n g F o r m a t i o n,E a s t e r nS i c h u a n[D].C h e n g d u:C h e n g d u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e c h n o l o g y,2011(编辑:陈㊀杰)491石㊀油㊀物㊀探第63卷。
古地貌回复技术
对一个地区进行古地貌恢复的方法很多,包括层位拉平法、沉积学方法、层序地层分析法、构造分析法、单井法(又可包括压力法、孔隙度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等)等多种方法。
在此简述较传统的填平补齐法(层位拉平技术方法的一种),并紧密结合单井钻井、测井资料,进行古地貌恢复。
1)选取基准面填平补齐法,即确定一个的基准面,然后通过基准面与风化壳面的相对高差求取风化壳上地形的相对高低,了解是凸起的残丘、台地、山地,下切的沟谷,还是洼地或平原。
当然这个基准面最好采用当时的海平面,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个基准海平面已经被后期的沉积、沉降、构造等一系列地质事件所模糊,凭借当前的测量手段,难以准确测定。
故我们假设海西风化壳持续下沉接受沉积过程中,构造运动为垂直升降运动或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没有侧向挤压),那么,虽然风化壳被海水淹没,并被上覆沉积物下埋,但其相对的起伏高差可得以保存,只是基准面上移升高而已。
因此,在古风化壳上覆地层中寻找一个比较准确的代表古海平面的地层界面,然后通过该沉积界面与风化壳间的地层厚度来求取风化壳上地形的相对高低,从而恢复古地貌是可行的,也是目前比较通用的方法。
显然,代表基准面沉积界面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必须是全区范围内分布的等时界面,能够代表当时的海平面。
(2)该沉积界面离风化壳面越近越好,因为越接近风化壳,风化壳受后期构造活动影响及古地貌的相对起伏的变化越小,该沉积界面与风化壳间的地层厚度越能反映风化壳当时的地形起伏变化。
(3)这个界面必须是一个强波阻抗界面。
只有这样,才能使该界面的地震反射波特征明显,反射波同相轴与地质界面的对应性稳定,在地震剖面上容易识别和对比。
2)地震层位的精确追踪能否准确的刻画风化壳的起伏形态和相对高程,关键在于地震层位的准确标定和追踪。
为了精确标定目的层段的顶底界面位置,需收集大量的地震侧线及人工合成,希望能用在测线上或邻近测线的井严格控制层位追踪,并使之达到标准层、断层及相关构造的闭合,从而保证层位的准确追踪。
古地貌恢复印模法原理
古地貌恢复印模法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古地貌恢复印模法原理,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东西啊!
你想想,就好像我们要去拼凑一幅被时间弄碎了的拼图一样。
古地貌呢,就是那幅神秘的拼图,而印模法就是我们找到拼图碎片并把它们正确拼回去的神奇方法!比如说在野外,我们看到一块奇特的石头表面有着特殊的痕迹,这可不就是古地貌留下的“线索”嘛!
古地貌恢复印模法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首先呢,我们要仔细观察那些能
反映古地貌特征的各种迹象,就像侦探寻找蛛丝马迹一样。
然后,根据这些迹象去推断、去想象古代的地貌是什么样子。
这不就跟我们看悬疑剧,根据一点点线索去猜真相一样刺激嘛!比如说看到一块地层弯曲了,那是不是就能想到曾经这里发生过什么地质变动呢?这多有意思啊!
“哎呀,这咋能看出来啊?”有人可能会这么问。
嘿嘿,这就是印模法的神奇之处呀!我们要练就一双锐利的眼睛,就像老鹰寻找猎物一样精准。
通过对各种细节的分析和整合,慢慢还原出古地貌的模样。
比如说看到一些
古老的河流沉积物,我们就能想到曾经这里有奔腾的河流,那场面得多壮观啊!
而且哦,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呢!就像挖宝藏一样,说不定会发现一些从未被人注意到的古代秘密。
这多让人兴奋啊!想想都觉得好玩。
总之啊,古地貌恢复印模法原理就是这么神奇,这么有趣!它能让我们穿越时光,去探索古代的世界,感受那些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奇妙景象。
所以啊,大家都快来加入这个有趣的探索之旅吧!。
断陷湖盆古地貌恢复方法——以濮卫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
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方法创新2021年16期断陷湖盆古地貌恢复方法——以濮卫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田野,曾广平(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对断陷湖盆古地貌进行恢复,并探讨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首先利用厚层盐岩作为重要等时对比标志,确定地貌恢复单元,再根据沉积物填平补齐的原理,并通过压实校正、重力载荷沉降校正和断层缝合,以构造沉降量来反映古地貌。
恢复结果表明:沙三中沉积初期,濮卫洼陷呈东高西低、两洼夹一隆的构造格局,濮城断层上升盘受淡水补给影响,不发育蒸发岩,下降盘的深湖区,间歇性的洪水补给,浓缩形成巨厚膏盐层。
沙三中沉积中期,濮卫次洼向北迁移,次洼内发育湖底扇沉积。
沙三中沉积晚期,卫东断裂带与濮城断裂带活动加剧,形成南北两个洼陷带,濮城断裂下降盘具备蒸发岩沉积地貌。
关键词:濮卫洼陷;古地貌;压实校正;构造沉降量;水平断距恢复中图分类号:P5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945(2021)16-0142-03Abstract:The paleomorphology of the faulted basin is restored and the control of the paleomorphology on the sedimentary system is discussed.Firstly,thick-layered salt rocks are used as important isochronous comparison markers to determine the geomorphic restoration unit,and then the paleomorphology is reflected by the amount of tectonic subsidenc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ediment filling and patching,and through compaction correction,gravity load settlement correction and fault suture.The recovery results show that,at the early stage of deposition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the Puwei Depression is a tectonic pattern of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with two depressions sandwiching one ridge,and the rising disk of Pu Cheng Fault is influenced by freshwater recharge,and no evaporite is developed;the deep lake area of the falling disk,intermittently recharged by floods,concentrates to form a giant thick gypsum. In the middle stage of the deposition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the Puwei sub-depression migrated to the north,and the sublacustrine fan deposition developed in the sub-depression.In the late stage of the deposition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the activity of Weidong Fracture Belt and Pucheng Fracture Belt intensified,forming two depressional zones in the north and south,and the downthrown side of Pucheng Fracture has evaporite sedimentary landforms.Keywords:Puwei depression;paleogeomorphology;compaction correction;tectonic subsidence;horizontal fault distance recovery古地貌恢复是盆地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陆相含油气盆地古地貌恢复研究进展
2 0 1 3年 0 7月
西
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0 1 _ 3 3 No . 4
J 0U R N AL O F XI ’ A N UN I V ER S I T Y OF S C I E NC E A ND T E C HN O L O G Y
第 4期
庞 军 刚等 : 陆相含 油 气盆地 古地 貌恢 复研 究进展
4 2 5
统 富县组 和延 安组 延 1 0沉积 期 为典 型的填 平补 齐沉 积 , 延 9期 地貌 高差 较小 , 沼泽 化 普遍 , 通 过 编绘 延 9 + 延 l 0+富县组 地层 等厚 图及 延长 组顶 面起 伏 图 , 可 以恢 复前侏 罗 纪古地 貌形 态 , 地貌 单元 分 为河 谷 、 斜 坡等 6种 , 且 前侏 罗纪 古地 貌及侏 罗 系沉 积相 类 型 共 同控 制 着侏 罗 系油 气 的分 布 。 因此 , 笔 者在 全 面 调
J u 1 . 2 0 1 3
文章 编 号 : 1 6 7 2—9 3 1 5 ( 2 0 1 3 ) 0 4一o 4 2 4— 0 7
陆相 含 油气 盆 地 古 地 貌恢 复研 究进 展
庞军 刚 , 杨友运 , 李文厚 , 李 玲 , 文 莹
( 1 . 西安 石油 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5 ; 2 . 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 , 气盆地 为分析 对 象 , 结合研 究 实例 对 古地 貌恢 复 的沉 积 学 、 层拉平、 高分 辨
率层 序地 层 学等方 法进行 了论述 , 并分 断 陷湖盆 和 坳 陷湖盆 分 别论 述 了古地貌 对 沉 积体 系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