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寂_与_性觉_思想的提出——吕激与熊十力_辨佛学根本问题_评议 - 副本
太虚对熊十力_新唯识论_的批评
・佛教研究・太虚对熊十力《新唯识论》的批评*罗同兵提 要:太虚初评《新唯识论》文言本,明知其尚宋明儒,以执实之凡情直觉,误会并诽毁般若、唯识,却仍容之于真如宗,许其接近禅宗;着眼佛门内诤故。
再评其语体本时则指出:其附会禅而归本《易》所立之“寂然”本体实为有漏异熟,乃谬以世间流转事上比佛果法界,故为唯心的顺世外道;儒佛之争时已尖锐故。
罗同兵,井冈山学院人文学院任职。
主题词:太虚 熊十力《新唯识论》 批评 作为现代新儒家鼻祖,熊十力出入儒释的学说与方法继承理学而启发后儒,影响深远;也引起一些重要佛学家的严厉批评。
现代儒佛之诤本应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趋向的重大视角下观察。
但在熊十力研究的热闹中,相形可见这些批评的乏人问津。
太虚是中国佛教现代化改革的代表人物,他对熊十力思想的批评值得关注。
《新唯识论》文言本刊印于一九三二年,一九三三年一月太虚即作出《略评新唯识论》。
评论的视角与背景,是中国佛教内部的思想之争;这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观点。
太虚说:“顷熊君之论出,本禅宗而尚宋明儒学,斟酌性、台、贤、密、孔、孟、老、庄,而隐摭及数论、进化论、刱化论之义,殆成一新贤首学;对于护法、窥基之唯识学亦有一蹴而踣之概。
马君一浮序云:‘足使生肇敛手而咨嗟,奘基挢舌而不下’,其所怀可知矣。
”①明知熊论“所怀”是尚宋明儒而批判般若与唯识,却美其名为“新贤首学”———太虚的圆融与宽大令人惊叹。
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与太虚形成鲜明对比。
《新唯识论》刊行不久,内院刘定权撰《破新唯识论》;欧阳为序,发表于《内学》第六辑。
序中痛责熊道:“六十年来阅人多矣,愈聪明者愈逞才智,愈弃道远,过犹不及,贤者昧之。
而过之至于灭弃圣言量者,惟子真为尤,衡如驳之甚是,应降心猛省以相从”。
欧阳以龙树、无著的般若学与唯识学为圣言量,台、贤等中国佛法为“似教”;故谓十力“灭弃圣言”。
太虚却将熊容纳在佛法“真如宗”中。
他说:“依此以观熊论(指新唯识论,下皆同此),所谓:‘今造此论,为欲悟诸究玄学者,令知实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
中国哲学史5-4熊十力
一,"心境不离"的认识主客体 关系论
熊十力所说的"境"指认识客体或认识对象;"心" 熊十力所说的" 指认识客体或认识对象;" 指认识主体或认识能力. 1,境不离心 在熊十力看来,境是离不开心的,不存在离心而 独存的境. 2,心不离境 既然境不能离心而独存,那么,心是否能离境而 独起呢?熊十力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分析. 3,心境是相反相成的总体 在熊十力看来,境不离心,心不离境,心境本来 就是一个相反相成的总体,心与境的矛盾运动推动着 认识的发展.
三,"体用不二"的主要内容
本体是清静的全体. 本体是绝对的. 本体是超空间的,即没有形相,是幽 隐的. 本体是超时间的,即无始无终,永恒 存在的. 本体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第三节 "翕辟成变"的宇宙论 翕辟成变"
一,翕辟的根据,含义以及各自 的作用
根据:熊十力指出,翕辟的根据在于本 体.本体是无能而无所不能的.说它 "无能",因为它"不是超脱于万殊的 无能",因为它" 功用或一切行之上而为创造者" 功用或一切行之上而为创造者",即不 能离用而为独立的主宰,说它" 能离用而为独立的主宰,说它"无不 能",因为它"显现为万殊的功用或一 ,因为它" 切行",即表现为用.正因为它" 切行",即表现为用.正因为它"无不 能",所以又可把本体称作"能变"或 ,所以又可把本体称作"能变" "恒转". 恒转"
3,"体"指本体,"用"指现象.如三国 指本体," 魏王弼发挥老子思想,把世界的本体规 定为无,认为"不能舍无以为体" 定为无,认为"不能舍无以为体".程 朱理学以" 朱理学以"理"为体,以"象"为用. 为体,以" 认为" 认为"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北宋王安石认 为"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 行于天地之间" 行于天地之间",认为不动的元气是本 体,运行的冲气是元气的功用.孙中山 说:" 说:"何谓体?即物质.何谓用?即精 神." 神."
熊十力性修不二论
熊十力性修不二论摘要:熊十力认为性修不二,这一命题和他一贯倡说体用不二的致思如出一辙。
在性修不二这一命题中,熊十力持守一项基本观念,即人之性本完善,即所谓“万善具足”,同时,既已完善的人之性即为修学复性的标准和目标。
修学是复性的方法和途径,人应该也可以修学复性,而修学并不能增益人之性,即所谓“非是增益本性所无”。
基于如上基本思想,熊十力认为性修不二。
本文依据熊学,通过相应的三个命题即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和即修即性阐述和论证熊十力的性修不二命题,从而诠释熊十力的性修不二命题。
关键词:性;修;性修不二;体用不二;习心熊十力认为人的本性即善,而由于“习心”的遮蔽,人必须通过“修学”才能通达善的本性。
故而他说:“欲了本心,当重修学。
”[1]而他又认为“心者即性”(同上)。
由此可见,在熊十力看来,“修学”便是通达人之本性的方法和途径,从熊学维度而言,“修学”且是惟一通达人之本性的方法和途径。
那么性与修的关系何如呢?熊十力说:“天人合德,性修不二故,学之所以成也。
”[1]可见,熊十力认为性修不二。
如果将“性”视为本体,而将“修”视为功用,熊十力认为性修不二的思想,显然与他倡说体用不二的思想无疑一脉相承。
那么,在熊十力看来,性修不二这一命题何以得以成立?支撑它的理由何在?本文对此问题从三个层面也可谓是三个命题即全修起性、全修在性和即修即性予以阐释。
一、全性起修何谓全性起修?熊十力说:“全性起修名继,性是全体流行不息的,是万善具足的,故依之起修而万善无不成办,是谓全修起性即继义。
”(同上)全性起修这一命题蕴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人之本性是“全”的,是十足而无缺陷的,即所谓“万善具足”;第二层意思是说“全性”是人修学复性的标准和目标。
简而言之,全性起修这一命题表明,一则熊十力认为人的本性本来即已“万善具足”、十全十美,二则熊十力认为这个本性又是人起修复性的天然标准和终极目标。
由此可见,“万善具足”的人之本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谓人修学的一个既定标准和既定目标。
体用与性相_略论熊十力哲学对佛教唯识学的继承与改造
体用与性相)))略论熊十力哲学对佛教唯识学的继承与改造吴学国(南开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天津300071)摘要:熊十力哲学是通过对大乘佛学的独特诠释建立起来的。
这种诠释的根本特点,就是以体用解释性相。
对于大乘佛学来说,性相问题是最根本的理论问题。
无论是大乘的空宗还是有宗,都是从存在论的/真0、/妄0分别的立场来说明法性、法相及其相互关系的。
但华夏文化传统是以体用一元为其基本思想构架,故中国佛教的主要流派往往也把这作为诠解印度大乘佛学的出发点。
这种诠解必然包含了一种思想语境的转移。
故空有二宗的理论在传入中国后,都被融入如来藏思想的系统之中了。
熊十力哲学对佛教唯识学的阐发,也是以体用一元为出发点的。
熊氏的体用论是一种生存论的体用哲学,它主要来自于5易传6,实际上是以易解佛,同时也是以佛解易。
这种解释实质上是把问题从存在论转移到生存论领域。
关键词:唯识学;体用;性相;生存论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04)02-0041-05一、唯识的性相理论就印度大乘佛教理论而言,实际上是性相范畴规定了其基本的思维模式。
要言之,性(法性)是无分别智所证真如,是诸法融然一味、自性清净、离诸言诠分别的实相,是世界的本然存在;相(法相)是因缘而生,依言说戏论虚妄分别而有的假法,不具有自身真实的存在。
真与妄,胜义(出世的真理)与世俗(世俗的知识)之间俨然是两重世界。
这决定了大乘佛学性相分别的思维理路。
这种真理观,与西方近代哲学的真理观判然有别。
后者是由认识论的立场所规定的:真之为真,在于认识与对象的符合一致,而无关乎存在本身的意义。
但佛教所说的作为诸法实性的真如,就是存在的本然真理;必得谛观法性,才能开出生命之真实的意义。
所以大乘佛教的法性学始终保持着存在论的特质。
按通常的说法,法性(或诸法实性)即是真如。
佛教的真如概念,既可以从认识论的层面,也可以从存在论的层面加以规定。
/真如(Tathat)0一词的本来的意思是/如此,如其所是0。
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
! " #$$% & ’( #$$& )
法
法
音
论
坛 音
!"#$%#
指出了中国佛学的代表性教派 天台、 华严、 禅宗的心性说具有 共同特征, 即为“ 性觉说” 。由 于 作为中国佛学心性说基础的 “ 性觉说”的基本思想模式是 《 大乘起信论》最初建立的, 一 般以《 大乘起信论》 的心性说作 为中国佛学心性说的代表。据 此, 他叙述道: “ 现在即从《 起信 论》 所说, 可以了解中国佛学有 关心性的基本思想是:人心为 万有的本源, 此即所谓‘ 真心’ 。 它的自性 ‘ 智慧光明’遍照一 切, 而又‘ 真实识知’ , 得称‘ 本 觉’ 。此 心 在 凡 夫 的 地 位 虽 然 为 妄念( 烦恼) 所蔽障, 但觉性自 存, 妄念一息, 就会恢复它本来
!"
! " " ! 年
第 # 期
总第 ! $ % 期
! " #$$% & ’( #$$& )
法
法
音
论
坛 音
!"#$%#
收, 在那里得到了完备的发展。 不过, “ 心性本净”说是吕先生 关注的对象, 故本文只追溯“ 心 性本净” 说的发展。 此“ 心性本净” 的“ 性( 本 性, ” , 在部派佛学时期, !"#$"%& : ) 与自性( 相通, 突出了 ’(#)*+(# ) 心性的不变。在大乘初期, 《 般 若经》 谈本性空( !"#$"%& : ,-./0#1 , 由此, 龙树大师“ 依本性空 %# ) 在龙 而说无自性空” 。这样,
从形而上的本体到形而下的宇宙人生_熊十力的形而上学思想研究_李蜀人
·中国哲学·从形而上的本体到形而下的宇宙人生———熊十力的形而上学思想研究李蜀人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大门的打开、西方哲学思想的大量引进,人们开始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以批评反省和重新解释,这是现代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也就是说,现代中国哲学始终是介于传统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哲学,它肩负着改造传统中国哲学、融合西方哲学的双重使命。
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我们已经找不出一个没有受到西方哲学思想影响的哲学家了。
因此,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始终是现代中国哲学中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这个关系里,以前的研究大都着眼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这样的抽象问题,给人以大而无当的空洞感觉。
因此,具体而深入地研究这一关系在某个哲学问题上的表现,就成为当今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的一个新动向;尤其是涉及哲学基础的形而上学,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意义更为重要。
一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熊十力无疑是一个不可能绕过的人物。
特别在形而上学研究上,其乃最为用心者。
熊十力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佛学到儒学的过程。
他侵染佛学数十年,受其影响很深。
对于佛学所追求的思维方式以及其研究对象,他是基本认可的。
他说:“佛学于内心之照察,与人生之体验,宇宙之解析,真理之证会,皆有其特殊独到处。
”(熊十力,1985年,第3页。
下引熊十力文献仅注年份和页码)所以,可以这样说,佛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思想大致规定了熊十力以后研究哲学的方向和对象。
比如,心物关系、宇宙人生这些在佛学中重要的问题,也是他一生所关注的问题。
而要研究这些,按照佛学的思想,则首先必须看空世界的一切。
因为佛学认为现象世界是变动不居的,而变动不居的则是虚假的。
佛学从一开始就具有某种超越经验或感知世界的先验思路。
这种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了熊十力形而上学思想的建立。
他认可大乘空宗的性德思想和有宗的真如思想,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就应该是宇宙万物的基础和根据,也是宇宙万物人生的意义所在,更是哲学之为哲学的根本所在。
国学大师熊十力的简介
国学大师熊十力的简介国学大师熊十力的简介熊十力幼时在家随兄读书,14岁从军,1905年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在校期间,加入武昌“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等反清革命团体,武昌起义后参加光复黄州活动,后赴武昌,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府参谋。
1917年赴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
失败后,决意专心从事哲学研究。
先后在武昌文华大学、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任教。
全国解放后,以“特别邀请人士“身份参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后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
因反对文革,1968年5月24日绝食身亡。
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
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全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熊十力有二女一子:长女幼光,在北京航空学院退休,次女再光,曾在上海居住。
其子熊世菩,曾就读西南联大,后在上海船舶研究所任职,已去世。
其子有二子二女,两女孩名分别为“原“、“儒“。
而二子各育一女,名为“明心“、“明宗“;以喻后辈对老人的纪念。
据说其曾孙女熊明心是上海复旦哲学系硕士生,现免试经推荐去德国深造。
国学大师熊十力的故事【少而颖悟】熊十力自幼即与众不同,独具才思而又非常自尊、自信。
他曾口出“狂言”道:“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令其父兄诧异不已。
十六七岁时,他即四处游学,当他最先读到陈白沙的“禽兽说”时,忽起神解,“顿悟血气之躯非我也,只此心此理,方是真我。
”并从中领悟到人生之意义与价值。
绝非是趋利避害、去苦就乐等外在满足,而在领悟人生之意义与价值,体识至大至刚之“真我”,以合于天地万物之理。
这一觉悟基本上奠定了他以后的治学方向。
【辛亥历练】辛亥革命时期,熊十力痛感清王朝政治腐朽,民族危机深重,常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一语置诸座右而自警。
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他深迷于“格致启蒙”之类著作,而视六经诸子为圭臬。
“性寂”与“性觉”思想的提出——吕潋与熊十力“辨佛学根本问题”评议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社 20 0 9年 第 5期
No 5, 0 . 2 09
义之 抉择 》 @等 , 对 一 些 重 要 内 容 未 作 进 一 步 分 但
学心性论 本质 差异 的重 要 思路 , 时 阐发 了他对 佛 同
教价值 取 向的独特 理 解 , 仅 对 佛教 学 术 研 究 有重 不
大贡献 , 同时也可 以 为探 索 佛 学在 当代 处 境 中应 发
收 稿 日期 :09— 6—1 20 0 2
析 。笔者认 为有 必 要 结 合 吕潋 在 其 他 文 章 中 的论
作者简介 : 李宜静 ( 9 8一) 女 , 17 , 山西 太原人 ,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1 O3
述对 这次论辩 的内容进行 进一步 探讨 。
一
十力来 信而对 “ 性寂 ” 性觉 ” 论进 行 的 阐发 上 。 与“ 理
、
熊 吕辩论 的时代背景
至于 熊十力 的信 函 , 由于其 思 想是 对 新儒 家 与 中国 传 统佛 学 的 融 汇 创 造 , 完 全 在 本 文 讨 论 范 围 之 不 内, 因此 将 只就其 中涉及 “ 性觉 ” 性 寂 ” 内容进 与“ 的
的差异 等 。因此 , 这次 论辩 可 以看 作 是理 解 “ 寂 ” 性 与 “ 觉 ” 论 的大纲 。 性 理 近些 年 来 , 次 争 论 逐 渐 引 起 了 学 术 界 的重 这 视 。台湾 学者 江灿 腾 的《吕激 与 熊十 力 论学 函稿 评 议》 ②可 以说 是第 一篇 以此 为基 础 , 较为 深 入探 讨 吕 激关 于 “ 寂 ” “ 觉 ” 想 的论 文 。但 是 这 篇 文 性 与 性 思 章长 于历 史背 景 的梳理 , 对于 “ 寂 ” “ 性 与 性觉 ” 想 思 本 身 的内涵 以及 其 思 想 价值 似 乎 没 有 进 行 足 够 充 分 的研 究 。除江灿 腾 的论 文 之外 , 年 来 国内还 有 近
熊十力的哲学思想
2、生命体验的理论分疏
儒家的见体 佛教的证量
现量 真现量、 真现量、证量
康德的自由意志 本体认识论
非对象化的 非经验的 非理性的 本体的自知自明
《十力语要初续》附《困学记·先儒禅境》:宋明诸 十力语要初续》 困学记 先儒禅境》 先儒禅境 师皆从禅家转手,或讳之而不言,亦间有载其事者。 师皆从禅家转手,或讳之而不言,亦间有载其事者。 如陆象山之于杨慈湖,举四端以发明本心, 如陆象山之于杨慈湖,举四端以发明本心,慈湖当 下忽觉此心澄然清明,亟问曰:止于斯耶?象山曰: 下忽觉此心澄然清明,亟问曰:止于斯耶?象山曰: 更有何也。于徐仲诚,令其思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更有何也。于徐仲诚,令其思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仲诚处槐堂一月,有悟,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仲诚处槐堂一月,有悟, 问之,云如镜中观花,象山谓其善自述, 问之,云如镜中观花,象山谓其善自述,因与说云 此事不在他求,只在自己身上。仲诚因问: 中庸》 此事不在他求,只在自己身上。仲诚因问:《中庸》 以何为要语?答曰:我与尔说内,尔只管说外。 以何为要语?答曰:我与尔说内,尔只管说外。詹 子南安坐冥目,半月操存,一日下楼, 子南安坐冥目,半月操存,一日下楼,忽见此心澄 莹中立者,象山目逆而视之曰:此理已显也。 莹中立者,象山目逆而视之曰:此理已显也。又慈 湖在太学循理斋,夜忆先训,默自返观, 湖在太学循理斋,夜忆先训,默自返观,已觉天地 万物通为一体。 万物通为一体。……
熊十力的哲学思想
引 言 一、生命体验
引
言
1、生平、著述、思想演进 、生平、著述、 2、思想渊源 、 3、历史地位 、 4、哲学著作及相关研究著作 、
1、生平、著述、思想演进 、生平、著述、
童蒙时期( 童蒙时期(1885——1902) ) 青年革命、思考社会人生问题时期( 青年革命、思考社会人生问题时期(1903——1919) )
现代性视阈中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
现代性视阈中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摘要】:作为中国佛教核心观念的“本觉”思想,在二十世纪分别遭遇了中、日佛学界内部的两次猛烈批判:其一是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吕澂、熊十力之间的“性寂”与“性觉”之争;其二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的跨谷宪昭、松本史朗等人为代表掀起的“批判佛教”风潮。
在“性寂”、“性觉”之辩中,吕澂依止法相唯识学的“心性本寂”思想,对熊十力的“心性本觉”提出批判,并进而将《起信》、《楞严》以及台、贤、禅、净等具有“本觉”思想的中国传统佛教经典统统判为“伪经”。
与此相应,日本“批判佛教”则认为,流行于中日佛教中的“本觉思想”和“如来藏思想”带有一种“基质”之实体论倾向,严重背离了印度佛教的路线,是一种反佛教精神的“非佛教”。
本文的重点不是论证中国佛教“本觉”思想是否为“真佛教”,而是意在文献和义理之辩的基础上,将这两次批判事件放置在“现代性”的视阈中加以思想史的审视,从而挖掘其隐匿于文献义理背后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的“现代性”意涵。
事实上,发生在二十世纪的两次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佛学义理之辩,而是具有明显的现代性背景:其一,西方现代性思潮不仅影响了中、日佛学研究的方法与路径,也更换了其佛学诠释的知识资源和理据。
吕、熊的“性寂”、“性觉”之辩既是中国学统中乾嘉学派与宋明心学的对立,也是西方实证思潮与生命哲学思潮之间的对抗;而“批判佛教”与“场所佛教”之争则根本源于“批判哲学”与“场所哲学”的诠释理据之对立。
其二,以科学、民主为入口的社会实践反思,已成为这两次佛学论争的线索之一。
吕澂及日本的“批判佛教”学者认为,“本觉”思想的“佛性本具”、“觉性自存”、“反观内证”思想,在社会实践上有“肯定现实之合理”的保守性格和调和一切的圆融特点,不利于科学与民主的吸收;而熊十力、牟宗三以及日本“场所佛教”(本觉)学者则从本觉思想和人文反思的角度出发,分别强调以“心性本体”容受、开出科学与民主及以“绝对无”超越科学与民主。
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
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心性问题在印度佛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佛学中,更成为了核心问题。
中国佛学相对于印度佛学的转折性发展,正是围绕一种新的心性说展开的。
吕澂先生曾经对印度佛学和中国佛学心性说的特质予以总结。
他认为,印度佛学关于心性的思想是“心性本寂”,即“性寂说”;而中国佛学关于心性的思想是“心性本觉”,即“性觉说”[1]。
在这样的区分下,吕先生本着印度佛学唯识学的立场,认为“性觉说”是对佛教的背离,对之进行了激烈的批评[2]。
吕先生的观点,作为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学进行反省的努力之一,对现代中国佛教界乃至思想界影响甚大。
本文试对吕先生“性寂说”与“性觉说”的划分作一分析,并由此考察以《大乘起信论》为基础的中国佛学心性说是否与唯识学乃至印度佛学必然势不两立。
“心性本寂”与“心性本觉”说吕先生在谈印度佛学与中国佛学心性说时,是围绕“心性明净”进行论述的。
“心性明净”的一般说法是“心性本净”。
从源流看,“心性本净”说(可简称为“性净说”)在原始佛教时就已经提出,在部派佛教时形成了其基本的含义。
到大乘佛教时期,“心性本净”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心性本净”被阐发出“本觉”的含义,奠定了中国佛学的思想基础。
由于“心性本净”说与中国佛教思想的紧密联系,吕先生将印度佛学与中国佛学对“心性本净”思想的不同发展,归纳出相应的不同特征,这就是著名的“性寂说”与“性觉说”的区分(请注意,下文提到的印度佛学与中国佛学心性说除了特别指出外,皆指“心性本净”说即“性净说”影响下的心性思想,本文称“性净义”心性说)。
在论及中国佛学时,吕先生说:“隋唐时代先后成立的佛学派别,如天台宗、贤首宗、禅宗等,……它们关于心性的基本思想自然也有共同之点,都采用了性觉说。
”[3]此中,吕先生指出了中国佛学的代表性教派天台、华严、禅宗的心性说具有共同特征,即为“性觉说”。
由于作为中国佛学心性说基础的“性觉说”的基本思想模式是《大乘起信论》最初建立的,一般以《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说作为中国佛学心性说的代表。
论熊十力对佛教唯识学的批评
论熊十力对佛教唯识学的批评郭齐勇熊十力《新唯识论》与唯识学者争论的第一个枢纽是关于“性体”之“性觉”与“性寂”的问题。
在心性本净的理解上,唯识学主张自性涅槃,强调离染转依和修行工夫。
熊十力抓住佛教唯识学的“性空”“寂静”做文章,以儒家的立场,强调“心性”不是“空”的,而是“实”的,不是“寂”的,而是“创”的,不是“静”的,而是“动”的,由“体”生发出“大用”,展开了“内圣外王”的系统,肯定了文化的建构。
第二个枢纽是:“心体”是整全的、有机一体的,还是零碎的、拼凑集聚的;与此相关,道德理性的显发,道德意识的修养,是简易直捷、当下即是,还是繁琐复杂、委婉迂曲的?对于唯识学的繁复的“心”的分析,熊十力的评论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读。
他的思想路数是华严与禅宗,特别是宋明儒的。
熊的目的是创造“仁心本体”“体用不二”“即体即用”的哲学体系,讲主宰,讲大用,确立德性本体的至上性、唯一性、真实性、能动性、创造性,当然不便讲缘起、依他,而必须讲本有、依自。
关键词:熊十力 唯识学 新唯识论 心性本体作者郭齐勇,1947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1932年熊十力《新唯识论》文言文本的出版,是他从学术思想上背离他的老师欧阳渐(竟无)先生及其学派的标志。
之后,欧阳先生授意刘定权(衡如)作《破新唯识论》,熊先生作《破破新唯识论》,展开论战。
日后参加论战的,有欧阳先生及其高弟吕澂(秋逸)、王恩洋、陈铭枢(真如)等,还有释太虚及其高弟释印顺,以及周叔迦、释巨赞、朱世龙等。
①这成为中国现代佛学史上的一桩公案。
本文主要论述熊先生对佛教唯识学的批评。
一、关于性体:“性觉”与“性寂”之争欧阳竟无先生以唯识学的立场融会佛学。
他认为孔佛的相似或一致,都在讲明人的本心。
本心之体,儒家曰仁,佛家曰寂,乃转凡成圣的根据。
但就实践是否趋向人生究① 参见郭齐勇:《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 第195—205页;又请详见熊十力:《熊十力全集》,萧萐父主编、郭齐勇副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附卷(上)。
吕澄熊十力佛学辩论函稿
吕澄熊十力往复函稿一一九四三年三月十日熊十力来函收到。
师事、法事,切偏劳,吾感且愧。
内院当由足下鼎力主持,无可傍诿。
纵组一院友会,恐将来亦有名无实。
天下事,当负责者,便直下负起。
应负者不负,其事终归失败。
老弟侍师忽忽邻五十年,所相与辛苦经营之法事,若当吾弟之身而败坯,纵不自惜,其何以慰师于兜率乎?老弟弱冠已负盛名,如舍法事而或作他种生活,自当优裕。
今吃苦数十年,而忍令内院归于涣散乎?吾所为老弟深念者,一、望于生活,勿太苦。
院费不必过计,当用直须用。
人生将半百,过苦不可久。
诸侄之体气,尤令吾见之而寒心。
天地生才极不易,何可如是不爱惜耶?从大处着想,则过于撙节之俭德,似亦可稍改变也。
今后用功,亦不宜过。
入夜切望宁息,勿看书或用思。
此吾所切望于老弟者。
二、内院继起人才,急宜培养。
美才良不易,但得中资二三人,优其生事之资给,使得专心久于其业,将来继支法事,则内院可无倒闭矣。
佛家之学,实难得真正解人。
吾最痛心者,多是—般老太婆的知解,摇笔弄舌,而自命为佛。
此辈由来已久,不止今日如是也。
老弟务注意训练二三个真作学问工夫的人,于末俗中支撑正教。
是又吾所切望者也。
吾于弟,十年以长。
吾邻六十,而弟亦邻五十矣。
老至,更何所念?唯于平生所嗜好之学,冀有后起过吾侪者耳。
纪念册一事,吾意不妨从缓。
世间政界、或学界,丧一名人,必有专册或专号纪念,皆其平生知旧与门生故吏谀颂之词。
吾见寄来此等刊物,辄弃置不以入眼。
吾侪事师,似不必效时俗也。
昔朱子卒,而黄勉斋竭平生之精力,为之作一行状。
此文于朱子一生行谊及学术,无不深入其微,穷极其大。
盖天地间有数文字也。
吾侍师之日浅,又思想不纯为佛家,此明白彰著之事。
即为师作文,恐难尽合。
吾弟始终未离函丈,学业虽较师更加精详,而究未改师门规矩。
望精心为师写一行状,勿限时间,勿拘古文家传状体例,称心而谈,随时有感则书,不求文采。
实至,而美在其中矣。
此不必于一时成就,勿须劳神,但兴至则书耳。
弟状成后,吾或略跋数行。
熊十力对大乘空宗的解读和吸收——以“性相”与“体用”为核心
第18卷第8期Vol.18,ɴ8宜宾学院学报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2018年8月August ,2018收稿日期:2018-05-22作者简介:丁铭(1992-),男,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现代新儒家研究。
熊十力对大乘空宗的解读和吸收———以“性相”与“体用”为核心丁铭(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熊十力对大乘空宗的吸收基于他对“空”的理解,认识到大乘空宗归于“寂灭”的理论后果,转而在大乘空宗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将“寂灭”义的“性”转化为“即寂即觉”的“体”,将“性相”的隔绝关系转化为“体用不二”的本体论。
这一转变与他早期对“真幻”问题的思考一致,“性相”“体用”皆是“真幻”问题的延展。
关键词:熊十力;大乘空宗;性相;体用中图分类号:B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65(2018)08-0018-07熊十力《新唯识论》的创作吸收了大量佛学理论,建立起“本体宇宙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熊十力曾在《体用论》中谈及自己的思想历程:“余平生之学,本从大乘入手。
清季,义和团事变后,中国文化崩溃之几兆已至,余深有感。
少时参加革命,自度非事功才,遂欲专研中国哲学思想。
汉学、宋学两途,余皆不契。
求之‘六经’,则当时弗能辨窜乱,屏传注,竟妄诋‘六经’为拥护帝制之书。
余乃趋向佛法一路,直从大乘有宗唯识论入手,未几舍有宗,深研空宗,投契甚深。
久之,又不敢以观空之学为归宿,后乃返求诸己,忽悟于《大易》”。
[1]7《体用论》是熊十力晚年改定《新唯识论》之作,此段话对自己的学术并人生历程略加疏解,他由对中国文化的护存之心出发,因对“六经”的错误理解而入内学院研究唯识思想。
他不满足于内学院主导的唯识观点,从而学习大乘空宗典籍,唯识学理论自然是熊十力思想的重要基础,但大乘空宗思想则更是熊十力费时良久、着力深思的内容,并由破“观空之学”而悟得《大易》根本。
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
本体是现象的基础和本质,现 象是本体的表现和反映。
本体和现象是同一的,没有本 质上的区别。
人们对于本体的认识可以通过 对于现象的研究和探索来实现 。
以“变易不已”为核心的辩证法
强调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
变化是永不停息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实现自身 的发展和进化。
变化是具有普遍性的,它贯穿于宇宙万物的始终 。
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
2023-11-06
目录
• 引言 • 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的形成 • 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 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 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动机
背景
熊十力作为20世纪中国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其历史哲学思想具有独特性 和深刻性。
03
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的核 心内容
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宇宙论
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的。
人应该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追求共同发展 。
强调宇宙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万物共
以“体用不二”为核心的本体论
强调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是相互 依存、不可分割的。
文化观
教育观
熊十力认为中华文化是世 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 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 造力,应该得到传承和发 展。
熊十力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人们的道德意识和人文精 神,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和思想水平。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目前对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 处,例如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缺乏实证研究 等。
对当代新儒学的发展
理论基础
熊十力的历史哲学思想为当代新儒学的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强调儒家思想的 内在超越性和道德主体的自由意志,为新儒 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熊十力与内学院的《新唯识论》之争评议
熊十力与内学院的《新唯识论》之争评议黄 敏【摘要】《新唯识论》问世后即饱受争议,熊十力与内学院诸君曾为此多番辩难。
通过回顾双方几次正面交锋的情况,可知熊十力对唯识学的一些关键性概念的理解是有意误读,而刘定权对熊十力的批评多为意气之辩,吕贗则意在借批评《新唯识论》抨击整个如来藏佛教宗派,只有王恩洋对《新唯识论》的回应是立足《新唯识论》义理本身而发。
实际上,《新唯识论》之争在佛教内部是唯识学与如来藏学之争的延续,而内学院诸君与熊十力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双方儒佛立场的不同。
【关键词】《新唯识论》;唯识学;如来藏;儒佛会通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7)04-0140-08作者简介:黄 敏,广东柳州人,哲学博士,(武汉43007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唯识论》儒佛会通思想研究”(14FZX035)近代如来藏学无疑是在受到广泛批判的情况下蜕变发展的。
在如来藏学与唯识学的理论交涉中,两桩公案引人注目:一是围绕《大乘起信论》真伪问题的争论,一是由熊十力造《新唯识论》所引发的争论。
前者关乎中国化佛教的理论合法性、中国佛教如来藏系宗派的正统性与否;后者关乎护法-玄奘系唯识正宗与否,玄奘系唯识学理论的正确与否。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两桩公案有着逻辑上的交错关系,若以中国化佛教的台、贤、禅所尊奉的《大乘起信论》为伪,则中国化佛教的正统地位即遭质疑,也就意味着玄奘所传唯识学方为正宗,反之亦然。
而《新唯识论》恰好在此时问世,借唯识躯壳行本觉真心之实,虽无意却必然引起内学院诸人不满,《新唯识论》之争也自然被卷入到《大乘起信论》之争的纠葛中。
不仅如此,《新唯识论》大谈会通儒佛,又把看似属于近代佛学内部的争论演变成儒佛之争,为近代儒佛交涉关系添上不同寻常的一笔。
一、《破〈新唯识论〉》与《破〈破新唯识论〉》辩难熊十力与内学院的第一次辩难始于1932年《新唯识论》文言文本造出,内学院刘定权率先作《破〈新唯识论〉》,并刊登在当年12月《内学》第六辑,欧阳竟无亲自作序,谓熊十力灭弃圣言量,乃愈聪明愈逞才智,愈弃道远,明确表示对《新唯识论》的反对。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关于《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
研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中国佛学;和谐;心性和谐;修行观;心性论;境界论[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8)07-0031-04学术界关于佛教和谐思想的一般性探索较多,往往将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的和谐思想作笼统的阐述,而就中国佛学和谐思想则没有专门论述。
和谐本身存在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
和谐精神是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东方古代文化均倾向于将和谐视作世界万物存在的本然状态,作为人自身生命、人格修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存在状态,作为自身文化的根本价值追求。
中国佛学作为东方古代思想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鲜明的和谐精神。
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是在印度佛学和谐思想基础上,吸收融合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和谐思想形成的。
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以心性和谐思想为核心,是从心性和谐出发,关注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佛学的心性和谐思想。
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以心的解脱和心性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思想特征,心性和谐思想在中国佛学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南北朝时期的涅??佛性论诸家异说多从心神、心识角度诠释佛性,以及隋唐佛学重心向心性论的偏移,均体现了中国佛学对心性问题的关注。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在印度佛学心灵净化、心性本净观念基础上,吸收融合了老庄玄学心性自然观念、体用一致思想,以及传统儒家的性善理论,具有融合中印佛学心性思想的特征。
熊十力心学思想论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8卷 第4期熊十力心学思想论略谢永鑫,王炯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传统儒学的缺陷在于道德世界和物质世界杂糅不分。
熊十力哲学区分了本体界、现象界和道德界。
他以体用不二为宗旨,建立了本体论;以翕辟成变说明心的现象和物的现象,建立了宇宙论;以本心和习心的区别开出了道德界。
熊氏认为本心即是本体,见心即是见体,以明心见性的方式使本体界、现象界、道德界打成一片。
关键词:熊十力;体用不二;心学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01)04—0005—03 熊十力与梁漱溟、张君劢同被称为20世纪新儒学大师。
熊氏身处民族危亡、儒学衰微的变革时代,痛感“中国至于今日,人理绝、人气尽、人心死。
狼贪虎噬,蝇营狗苟,安其危、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天下皆是也。
”[1](P267)在那个人丧其心的时代里,熊氏以为世人寻找安身立命之地为己任,以自己深切的存在感受和各家哲学思想相验证,借鉴西方哲学思想,出入于佛老,反求诸儒家而得到自己所求的理念,并进一步把自己觉悟到的宇宙人生的理念以现代哲学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使他不愧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儒学大师。
熊氏认为,哲学的首务是从事本体论上的探究。
因为“唯本体论,是万理之所以出,一切学术之归宿处,一切知识之根源。
”[2](P12)那么,本体论这一名词,究竟应如何理解呢?这在东西方是不一样的。
本体论原本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形态。
它是把系词“是”(being)以及分有“是”的种种“所是”(beings)作为范畴,通过逻辑的方法构造出来的先验原理体系。
而在佛学和理学中,“体”作为最为显著的概念之一,即指涉“实在”之最深义。
熊氏认为,虽然西洋谈本体论者与吾佛儒不同旨,但其本体之体字却是可以通用的。
“西洋哲学上实体一词,与佛家所谓‘法性’,易学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都是指目宇宙实体之词。
佛教经学视域中的“性寂”与“性觉”之争——以吕澂与熊十力“佛学根本问题”之辩为中心
佛教经学视域中的“性寂”与“性觉”之争——以吕澂与熊十力“佛学根本问题”之辩为中心
王川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吕激与熊十力关于“佛学根本问题”的争论是近现代佛教思想史上一桩引人注目的事件.吕激提出的“性寂”与“性觉”这对范畴不仅是对印度佛学与中国佛学义理立场的分判,而且也是对儒佛之间在心性论、本体论等层面的差异的根本界定.从佛教经学的视域重新审视这场“佛学根本问题”之辩,可以发现论战双方在经典依据、解经方法、经学理解、判教立场等方面都有可以比较之处.其各自的经学立场决定了他们对不同派别佛学思想的选择,而这种经学范式的不同对佛理抉择的影响进一步沟通了佛学与经学的联系,开启了探究近现代佛教经史学中的疑经主义思潮,与历史学界的疑古思潮之关联的新面相.
【总页数】4页(P65-68)
【作者】王川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性觉与性寂之争 [J], 江海;张斌
2."性寂"与"性觉"思想的提出——吕激与熊十力"辨佛学根本问题"评议 [J], 李宜静
3.吕澂区分"性寂"与"性觉"思想探析 [J], 李宜静
4.熊十力答“经学”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质疑与对策 [J], 聂民玉
5.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现代性佛学研究——新佛教史的体系性建构与批判性佛教思想诠释的辩证开展 [J], 江灿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寂"与"性觉"思想的提出——吕激与熊十力"辨佛学根本问
题"评议
作者:李宜静, LI Yi-jing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刊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5)
1.蓝吉富现代中国佛教的反传统倾向 1990(02)
2.当然在武院内部,也存在着不同意见.印顺法师即通过对印度佛学发展历史的梳理,提出大乘三系的学说.认为中国佛学属于融合了梵我神论的真常唯心系,对其理论上的弊端也进行了深入的批评.但这在武院内部属于特立独行的异数
3.太虚略评新唯识论 1997
4.吕激内院佛学五科讲习纲要 1991
5.印顺谈人世与佛学 1990
6.江灿腾吕激与熊十力论学函稿评议 1990
7.吕潋;熊十力辨佛学根本问题 1984
8.陈兵;邓子美20世纪中国佛学 2000
9.欧阳竟无于1943年病逝于江津支那内学院,吕徵致信熊十力,请他撰文悼念,熊十力以"吾侍师之日浅,又思想不纯为佛家"拒绝,同时附上写给梁漱溟的信,其中评价欧阳之学为"骨子里恐未甚越过有宗见地",指责欧阳竟无为人"内里有我执与近名许多夹杂,胸怀不得廓然空旷,神智犹有所囿也.因此而气偏胜,不免杂伯气"等等.自诩"吾《新论》一书,根本融通儒佛,而自成体系.其为东方哲学思想之结晶,后有识者起,当与此有入处",自己与欧阳的学说相异,"其犹白沙之于康斋."虽然信寄出后不久,熊十力就感到有所不妥,于是再寄一信,说自己"旋知僭妄,幸毋示人",但为时已晚,吕激已在此之前回信,针对熊十力对欧阳的指责,进行了言
10.傅新毅试析吕激先生对"性寂"与"性觉"义之抉择--以吕徵与熊十力的论学函稿为中心 2001(04)
11.秦淮试论吕澂佛学思想的后期变化 2001(04)
12.江灿腾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一 1990
13.吕激在1943年先后撰写了《入楞伽经讲义》、《楞伽如来藏章讲义》、《谈真如》、《谈院学》、《内院佛学五科讲习纲要》等文章,从"心性"、"藏识"、整体佛学构架等方面阐释"心性本寂";1946年撰写《佛性义》、《种性义》、从"性寂"的理念出发解释"佛性"、"种姓";1953年发表《正觉与出离》、《缘起与实相》、《现行与转依》,以"性寂"作为佛法真义,阐发佛学所具备的积极实践意义.1962年发表《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问题的基本思想》,对"性寂"与"性觉"思想做了扼要总结.此外还发表了《起信与禅》(对《大乘起信论》来历的探讨,1962年),《起信与楞伽》(具体时间未详)、《楞严百伪》(具体世间未详)等,对"
14.程恭让在"佛教化"与"中国化"的思想张力之间 2000(03)
15.吕徵内院佛学五科讲习纲要 1991
16.蓝吉富一代佛学大师吕激往生--生平与学术成就 1990
17.杜继文吕潋佛学思想初探--为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30周年作 1998(01)
1.郭美华熊十力哲学本体的觉、寂、仁内蕴[期刊论文]-现代哲学2005(1)
2.黄熹略论徐复观"心的文化"[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1)
3.晓方.秋明.华杉现代新儒学的开山大师——熊十力[期刊论文]-湖北档案2002(7)
4.孙成武阴阳对偶范畴在书法风格上的表现及其现代反思[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9(14)
5.Ahua Ngawang Palden藏文佛学典籍的整理和研究略述[期刊论文]-中国藏学2008(3)
6.高瑞泉默识与体认--熊十力的直觉理论述评[期刊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5)
7.高秀昌晚年熊十力先生的"外王"论[期刊论文]-天津社会科学2006,6(6)
8.张海涛胡宏心性之学研究[学位论文]2009
9.郭美华熊十力哲学"唯识"的旨趣[会议论文]-2001
10.李清良.郭瑞芳立志说:熊十力的阐释态度论--熊十力阐释思想研究之一[期刊论文]-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nsfdxxb-shkx20090501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