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肯定与否定、同情与批判同在
——从老舍对祥子的态度谈起
×××
(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 200×级×班 200×011115)
摘要:老舍对待祥子这一典型形象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他一方面对祥子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方面又对祥子个人奋斗道路的盲目性给予了否定;他一方面对祥子不幸的一生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一方面又对祥子的不觉醒进行了深深的批判。同时,作者对那个把本身并不坏的人变成鬼的黑暗社会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控诉。肯定与否定、同情与批判同在,使得作品既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内涵,又不同于一般的现实主义作品。
关键词:祥子;肯定;否定;同情;批判
《骆驼祥子》这一不朽之作是老舍的代表作,是他“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自己也说“这是一本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 [1]。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祥子悲剧性的一生:祥子从小生长在农村,由于家庭破产,被迫流入北平干各种苦力活,最终他选择了拉车,并把买上一辆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
[2]。经过三年的艰辛与坚持不懈的努力,祥子终于如愿以偿,买上了一辆新车。不料不久就被匪兵抢了去,他历经艰辛,终于虎口逃生,并在路上意外的捡到三匹骆驼,卖了三十快钱,正准备买第二辆车,不料又被孙侦探敲诈了去。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引诱祥子,祥子被迫与她成婚,此时的祥子身心倍受摧残,但他仍恋恋不忘买上车的愿望,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终于用虎妞的体己钱买了一辆旧车,但没过多久,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车葬妻。在残酷现实的不断打击下,犹如骆驼般坚韧的祥子的精神状态已经跌入低谷,逐渐变得冷漠、自私。小福子则是点燃祥子生活希望的火花,但小福子自杀了,他的希望成了水中月、镜中花。他终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彻底走向堕落,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2]。祥子是老舍创造出来的艺术典型,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作为农民出身的祥子,作者对他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敬爱;然而祥子被迫从农村流入城市,力求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本身永远也摆脱不了小生产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他的束缚,从而走向失败,以悲剧告终,作者对祥子个人奋斗道路给予了否定与批判;祥子几经挫折且亲眼目睹周围人的悲惨命运,仍未觉醒,作者对此进行了批判;人与社会总是密切联系着,祥子的悲
剧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社会的悲剧,老舍对黑暗的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此外,作品创作往往融注着作家的情感,这部作品也注入了作者对以祥子为首的下层劳苦人民的深深的同情。肯定与否定、同情与批判同在,肯定是为了进一步否定,同情是为了更深层次的批判。它们的相融,使得作品具有了丰富的现实主义内涵,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现实主义作品。
一、作者对祥子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的肯定与敬爱
祥子自小生长在农村,十八年的乡间生活,使他具备了农民所特有的美好品质。
祥子是一个破产农民,“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了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2]。因为他的健壮,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认为“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实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看看自己青年的肌肉,他认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2]。
勤劳、不怕吃苦的美好品质在祥子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有一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最高生活目标。为了买上车,祥子什么苦都不怕,“在他赁人家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着的陀螺” [2]。而勤快又使他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初到刘四的车厂时,他整天都不愿闲着,什么活都帮着干。“在车厂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作。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 [2],充分体现出劳动者的本色。
祥子身上同样具备着憨厚、诚实的农民气质。他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的口齿,天生不愿多说话,就连讲价也不会,只说“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象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大个子是会敲人的” [2]。他拿了人家的钱后,能多出一分力就多出一分力,而且车拉得又快又稳。
祥子在曹府拉车时,不小心翻了车,车被撞坏,曹先生也受了伤,到家后,祥子首先想到的是给曹先生上药,忘了自己的双膝、右肘全破了。尽管这次事故的祸源不在祥子,而是一堆补路的石块旁没安置红灯,但祥子把所有的一切都归因于自己,情愿辞工,让工钱。“辞事,让工钱,在祥子看就差不多等于自杀。可是责任,脸面,在这时候似乎比命还重要”[2]。这充分体现出祥子作为一个劳动者的责任感。在寒风刺骨的夜晚的茶馆里,祥子不怕寒风的袭击,给老马祖孙俩买了肉馅包子充饥,体现了祥子对苦难的同胞们的同情。当他把意外获得的三匹骆驼卖了三十块钱后,回到车厂,刘四告诉他若卖给汤锅会卖得更好的价钱时,祥子虽然“早就有点后悔,一听这个,更难过了。可是继而一想,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他和骆驼都是逃出来的,就都该活着。什么也
没说,他心中平静了下去。” [2]体现了他的善良。
祥子怀着对生活的向往,凭着他骆驼般的坚韧性格,下定决心向买上一辆自己的车的愿望进发。“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没有个不成。他对自己起下了誓,一年半的工夫,他——祥子——非打成自己的车不可!是现打的,不要旧车见过新的。” [2]他日夜奔波,历经艰苦,三年的努力终于使他如愿以偿。然而不幸的是,不久,“他连车带人都被十来个兵捉了去!” [2]尽管如此,他仍未放弃过他的理想,想方设法,脱离虎口,准备买第二辆车,不料又被孙侦探把买第二辆车的储蓄敲诈了去。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诱骗祥子,祥子被迫与她成婚,此时祥子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但祥子仍然没有彻底放弃买车的理想,仍在牢笼中挣扎。虽然祥子最终走向堕落,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但作者对祥子犹如骆驼般坚韧的性格是给予肯定的。
祥子屡经挫折,最终走向堕落,但他在一定程度上也作出相应的反抗。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长刘四的报复心情,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以及当他被迫与虎妞成婚后,虎妞试图说服祥子用她的体己钱,买三四辆车,做个小车厂主,但他不愿听从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这些都体现出祥子的反抗精神。
老舍先生用大量的笔墨对祥子身上所具备的美好品质作出了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他对祥子所具有的这些美好品质的敬爱。但这种肯定不是为了赞美祥子,而是为了更好的否定和批判祥子,同时也是为了揭露和控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鲁迅先生曾在《论争了眼看》中说“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老舍就是把祥子身上所具备的美好品质,怎样一点点被吞噬展示给读者。“老舍不给读者以廉价的‘光明’和‘希望’,他绝不用‘瞒和骗’为他的人物‘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是让人们亲眼看到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怎样被毁灭的,祥子这些善良的人们是怎样被那个社会吞噬掉的。”[3]
二、作者否定了祥子个人奋斗的道路
祥子自小生长在农村,十八年的农村生活,使得小农意识便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由于家庭破产,祥子被迫流入北平城,试图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祥子的生活环境虽然有所变化,但他始终摆脱不了小生产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他的束缚。“祥子来自农村,十八年的农村生涯造成了祥子不是一般的城市个体劳动者,他身上打着鲜明的农村烙记,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生活道路、生活理想等诸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农村气质。”[4] 他“不想别人,不管别人”,“他只关心他的车”,“只顾自己的生活”,“他的眼仿佛老看着自己的心。” [2]封闭、保守、落后的思想,促使祥子天真的认为,凭着他自己健壮的身体,就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