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岛市湖南路39号建筑的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路39号的东莱银行旧址拍出9000万将改建私人博物馆2011-08-11 08:5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湖南路39号的东莱银行旧址,是一座已有88年历史的德式老建筑,已被闲置10多年。8月10日上午,这栋德式老建筑在一场拍卖会上觅得新东家,成交价高达 9000万元。竞得方为来自潍坊寿光的一家企业。竞得方表示,准备投资5000万元,把这栋老建筑恢复到原来的样子,预计一年半后将作为私人博物馆开放,陈

列个人收藏的瓷器、古玩等。

现场

“厮杀”80轮加价4000万

提起位于市南区湖南路39号的东莱银行旧址,青岛人并不陌生。这栋已有88年历史的德式老建筑,已闲置近10年。

10日上午10时许,在海景花园大酒店海景厅,东莱银行旧址拍卖现场已座无虚席。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广东华友拍卖行有限公司拍卖该栋建筑的所有权,起拍价为5000万元。记者看到,参加竞拍的一共有5家企业,但整个拍卖过程中举牌的只有4家企业。

10时40分,拍卖师宣布拍卖会开始后,86号牌持有人率先应价5000万元,随后33号牌持有人举牌加价,拍卖师宣布最低加价幅度为50万元,此后两家公司轮番举牌加价,经过20多轮举牌之后,价格虽已飙升到近7000万元,但依然难分难解。

拍卖会开始20分钟之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9号牌持有人突然在标的物达到8100万元的时候举牌应价,随后22号牌持有人也加入竞价队伍,当价格升到8250万元的时候,33号竞买人离席放弃,86号牌持有人也开始沉默。竞价在22号和9号之间展开。

此后又经过10多轮的“厮杀”,9号牌持有人喊出9000万元的价格时,拍卖现场陷入沉默,此后再也无人竞价。随着拍卖槌重重地落在桌上,拍卖师宣布9号牌持有人成为这栋德式老建筑的“新东家”。

心理承受价位是一个亿

记者在拍卖现场注意到,尽管只有四家公司参与竞拍,但短短40多分钟的拍卖过程中,标的物从5000万元飙升到9000万元,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而因为闲置近10年,这栋老建筑因为内部损毁严重,后续的维修费用就需要5000万元左右。如此昂贵的修复费显然让这些纳入保护范围的历史优秀建筑成为负担,但这栋德式老建筑依旧抢手。

在拍卖会的下半场,9号牌持有人举牌应价干脆利落,可以看出这家公司是志在必得。这是一家什么公司?背景如何?在拍卖现场,每当9号持牌者举牌应价,不少人纷纷猜测。

“拍卖会开始前,我们的心理价位是1个亿,如果价格超过1个亿,我们就放弃。”拍卖会结束后,9号牌持有人——山东宗鑫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的李宗章董事长说。

李宗章说,一次出差途中,他在飞机上获知这座德式老建筑要拍卖的消息,在查清这栋老建筑的资料之后,当即决定至少拿出一个亿,将它买下。从他的面部表情看,9000万的成交价格似乎有些出乎意料。

再议青岛市湖南路39号

(2011-08-25 06:51:33)

鲁海湖南路39号曲阜路李宗章刘子山

在发了博文《旧太平路37号与青岛湖南路39号》不久,网上得知青岛市湖南路39号拍卖,被李宗章先生拍得。包括所有占用者,这幢饱经沧桑经历几十年历史洗礼的大楼“几易其主”,真是验证了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值得庆幸的是,李宗章先生已表示将斥资修缮该楼并变身为博物馆,使这幢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的保护终于得以落实。竞拍价达9000万,是93年为我家作价时的100倍,体现了该楼的历史价值。

寿光日报登载这条消息时,报道了青岛市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的评论。他说该楼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宪兵队强占。一位德高望重的史学家的说明,要比这幢大楼当时主人的后人“声嘶力竭”地申辩,要有力得多。澄清了当年该楼不是刘子山送给日本人的事实,这是最令家人高兴的。

该楼建于哪一年,应当是这幢历史优秀建筑的重要历史内涵之一。鲁海先生说建于1914年,据我们家人所知是建于1923年。没有看到过该楼的原始资料,不敢完全肯定就是建于1923年,只能根据祖、父辈所述,提供一些发生于该楼的事情,供确定该楼建成年份时参考。

一)为什么很多人感到湖南路39号不是纯德式的洋房,我想原因就在于它的设计和组织建设者是中国人杨浩然而不是德国人贝伦德。

二)家祖母从老家湾头接到青岛后,住在曲阜路1号。曲阜路1号被称作朝鲜李王府。昌德宫李王是否在此住过不得而知,网上查遍未寻出蛛丝马迹,但家祖父买进这幢房屋时就被称为“朝鲜李王府”。李王府被我家称作“凶宅”,因为没几年在里面就死了两个人。1919年我亲祖母突然病故,相隔不久,1922年包括我的继祖母多人煤气中毒,其中一女佣抢救无效身亡。不吉利的死人事件,促使全家从曲阜路迁出,暂住太平路37号。因太平路靠海潮湿不易久住,故与此同时着手建造湖南路39号。曲阜路1号在家祖父生前赠送给我的大姑母刘景隋,后合营。

三)建造该楼所用美国红松是家祖父刘子山为此专门进口的。

四)该楼一楼客厅配置一套精致樱桃木西式家具。日本宪兵队强占房子时只要房子不要家具,这套樱桃木家具搬至新泰路一幢房屋内堆放。解放后50年代初,家父将这套家具捐献于青岛市政府。

五)家祖父曾在济南兴办了一所慈善性工厂——厚德平民工场(经理姓周,做过家祖父开办的青岛中学校长,曾到美国学过纺织),吸收无业者做工,编织地毯,成品大部分出口。在生意不景气时,为了扶持该工场生存,滞销的地毯全部由我家买下。也是为了扶持,还请工场专为湖南路39号一楼客厅编织了一条很大的地毯。该地毯后运至天津,因怕弄脏平日不铺,只有春节铺于一楼中式客厅,铺放时我总是十分兴奋,因为预示即将过年。

以上数点虽不足以为凭,但如果无该建筑的原始资料,可作为判断其建成年份依据的参考。

希望张树枫教授的建议能够实现,将该楼的部分辟为银行博物馆,那将使青岛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座拥有金融方面博物馆的城市,体现青岛也曾是辉煌过的金融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