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复习课(共58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复习课(共58张ppt)
个庞大的系统。
2 . 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 动态 平衡,
影响着全球的 气候 变化。
3 . 水循环是 海陆 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在其驱动下形成了多姿多彩的 地表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
1 . 洪涝灾害包括 洪水 灾害和 雨涝 灾害。 利用 气象 卫星对强降雨天气、 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 洪涝
灾害。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 确性,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
02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一、海水的温度 1.含义 海水的 冷热 程度。 2.影响因素 主要受 太阳辐射 的影响。 (1)纬度: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较高,高纬度较 低 。 (2)寒暖流:暖流水温 高 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 低 于 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3)季节:同一海区,夏季水温 高 于冬季水温。
向高纬度 递减 。
不均匀递减
(2)垂直分布规律:水温自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
的趋势。 ①在表层区,水温基本上趋向于 均匀 分布。
②在温跃层(水温在垂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水层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 降低 。 ③ 在 深 水 区 , 水 温 受 外 界 的 影 响 较 小 ,缓变慢化
,温度偏低。
4.影响
2 . 防御洪涝灾害,需要 工程 措施
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
建 水库 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
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非工程措施:主要是加强洪泛区的建
设管制、建立洪水 预警 机制、落实
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随堂检测
判断题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冰川水储量最大。( × ) (2)水圈的水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 密切。( √ ) (3)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 (4)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 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 √ )

高一地理第四章第一节知识点

高一地理第四章第一节知识点

高一地理第四章第一节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一地理学科中,第四章第一节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本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一、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产生着重要影响。

人类社会的活动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改变和影响。

1.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和自然灾害等都对人类社会的决策、发展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得各个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

地形地貌的不同决定了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对农业发展、城市规划和区域一体化产生影响。

气候水文的变化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水资源利用和能源开发。

土壤植被的类型和分布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利用等。

2.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社会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改变和影响。

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城市建设会导致大量的能源消耗、水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过度的农业生产方式可能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开采和能源消耗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思维方式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学内容和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和可分析的工具。

它通过将各种地理数据以地图的形式进行整合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地理现象。

地理思维方式是通过分析和理解地理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形成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地理思维方式包括地域观念、区域观念、尺度观念和综合观念等。

三、地理研究方法地理研究方法是进行地理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主要包括实地考察、统计分析、遥感技术和地理模拟等。

实地考察是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探究来获取地理信息和了解地理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四章 地 貌
42
3.坡度观察 (1)观察内容:坡度和坡向。_坡__度____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 (2)坡度 ①大小表示:一般用____坡__度__角______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 表示。
②影响: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设计“人”字形线路,利于降低 线路的坡度。
地形崎岖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总结:
地貌的观察
地貌地形的区别 地貌观察的顺序 地貌观察的内容
地貌定义类别 地形-五大基本地形
山体的部位
宏观-微观 面-点
高度 坡度
坡向
第四章 地 貌
40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点选择:视野比较__广__阔____的地方。
2.观察顺序 (1)从_宏__观____到_微__观____、从面到点。
迎风坡降水多,植被茂密 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干热,植被少
迎风坡还影响风力堆积地貌 迎风一侧为缓坡,背风一侧为陡坡
高度和坡度的结合能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 • 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 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还有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喀斯特地貌
河流地貌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1 ② 地形
概 念
• 地形一般指某地区各山脉、山 丘、水系等的海拔高低及形态。
• 地形是一个区域内的地表形态. 它侧重于根据地面的形态来分 类。
• 可分为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1 ② 地形
五种基本地形-

高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抄写

高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抄写

高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抄写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

作为一名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同时也需要进行知识点的抄写和总结。

本文将根据高一地理第四章的知识点,结合合适的格式和排版,为你提供一份详尽的抄写资料,方便你日后复习查阅。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地理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人地关系”,即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地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活动受限于自然环境的条件和影响,同时人类也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第二节生产活动与地域差异地球的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这种差异导致了各地的生产活动也具有差异性。

生产活动可以分为农、林、牧、渔业等主要形式。

在不同地域,人们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自身需求的不同选择适合的生产方式。

第三节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出生和死亡的人数之差。

人口变动对地区的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两个方面。

人口过剩可能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而人口不足则可能导致劳动力不足、市场需求减少等问题。

第四节农业与区位选择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形式之一,农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运输等因素。

不同农业区位选择的差异导致了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

第五节工业与区位选择工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的区位选择也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工业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资源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和环境承载能力等。

不同类型的工业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倾向,如重工业更倾向于选择地理位置离资源丰富的地区。

第六节交通与区域联系交通对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交通方式主要有陆上交通、水上交通和空中交通。

交通网络的发展可以促进地区间的物质和信息流动,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第七节城市与城市问题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

“人字形”铁路局 部
100多年前 詹天佑是如 何进行地形 勘探的?
地貌观察的顺序
地貌观察的顺 序该是怎样的
呢?
青龙桥车站
试描述两地间 的地貌特征
南口
青龙桥车站
试猜想京张铁 路修筑的过程 中可能会遇到 哪些困难?
南口
地貌观察的内容
什么是高度?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高度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什么是坡度?坡度对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坡向又是什么? 坡度对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学习目标 2 度;绘制出区域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并就区 域地形图分析该地考察时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风险,明确规避 风险的措施。
新知导览
1
2
地貌观察的顺序 地貌观察的内容
情境导入
“青龙桥车站”
青龙桥车站建 于1908年(清 光绪三十四 年),詹天佑 建造的著名人 字形铁路的尽 头在这里可以 看见。如今这 座车站,历经 百年风雨,依 然伫立,现在 的这里被誉为 中国最美车站 之一。
1.高度: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2.坡度:坡度角或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 3.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4.其他: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
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
随堂练习 书本第78页活动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4.2课时
活动探究
பைடு நூலகம்
该地形图中有 哪些微观地貌? (最低处-61 米,等高距为 35米)
找出所选区域 的最高点与最 低点并计算其 相对高度(最 低处-61米, 等高距为35米)
A
B
画出AB两点 两点间的地形
剖面图
课堂小结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形态 2.观察顺序
4.2 地貌的观察

第四章地貌知识点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地貌知识点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积作用。

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岩石的可溶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剧烈。

①云贵高原在地质时期是一片热带浅海,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地壳抬升,海水退缩,形成了高原;③在流水的侵蚀(化学溶蚀)与沉积(化学沉积)作用下,云贵高原形成了众多喀斯特地貌。

5、喀斯特地貌类型及特征(1)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图片地貌特征成因溶沟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称为溶沟。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流水的溶蚀作用洼地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

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被称为坝子,为重要农业区。

峰丛在极厚的可溶性岩石区域,水流切割出连绵不绝的群峰,如果山与山之间基座相连,则被称为峰丛。

峰林当峰丛进一步溶蚀,基座被切开,山与山之间变得相对独立散布,则被称作峰林。

孤峰峰林进一步发展,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称为孤峰,状若石笋,形态各异。

(2)地下喀斯特地貌 6、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残丘地表山峰经长期溶蚀作用残留的低矮山丘。

类型图片地貌特征成因溶洞地下水溶蚀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 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地下暗河由地下水汇集,或地表水沿地下岩石裂隙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河道石钟乳、石幔(或)石帘溶洞顶部向下发育的岩体,按形态不同可分为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石钟乳是悬挂在石灰岩洞穴顶部的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倒锥状堆积体,石帘是岩溶水沿洞壁或倾斜的洞顶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有弯曲的流纹,形如布幔。

4.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

4.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区地表多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 且多裂隙发育,因降水 较多,地表水强烈溶蚀 下渗形成地下河。
天坑
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 达数百米的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
形成过程: 在地下河的强烈溶蚀、侵蚀下,地下河顶部岩层发生坍塌,形成穹窿状地下大厅; 地下大厅顶板在地表水不断溶蚀和重力作用下逐步接近地表,最终上部岩层大规 模塌陷,形成天坑。
活动 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1. 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

4.5
2. 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平 塘
3. 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大窝凼位于贵州,地处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窝 凼 工
②地貌:大窝凼多山地,属于喀斯特地貌。
陕西 河南
江苏
四川
湖北
安徽
上海
云南
贵州 湖南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海南
3第、四地章表地喀貌斯特地貌表现形式
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石林等
钙华等
流水积淀作用
流水溶蚀作用
图4.2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 变示意
溶沟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 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残 丘
洼地、坝子、平原
富含Ca(HCO3)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地 表时,因CO2大量溢出,导致CaCO3沉 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常 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喀斯特沉积地貌。
我国四川黄龙、九寨沟等地钙华 现象比较典型
4、地下喀斯特地貌表现形式 溶洞、漏斗、天坑、地下河、天生桥等 石幔/石帘、石笋、石钟乳、石柱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4章第1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4章第1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思维导图)

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概念
次级地貌类型
地表地貌
溶沟
洼地
石山: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地下地貌
水平溶洞
洞内化学堆积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
分布区:桂、黔、滇等
河流地貌
概念
次级地貌类型河谷的发育过程(发育位置、地貌形态)
河流上游:V形河谷
河流中游:连续河湾、U形河谷
河流下游:冲积平原
河口区:三角洲
风沙地貌
概念
次级地貌类型
风蚀地貌
风蚀柱
风湿蘑菇
雅丹
风积地貌沙丘
分布区
海岸地貌
概念
次级地貌类型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蚀柱
海蚀穴
海蚀拱桥
海岸堆积地貌
砾滩
沙滩
泥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的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的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的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一、重要知识点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定义:内力作用指来自地球内部的力(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所起的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喷发、侵入等)、变质作用。

-对地表的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2.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定义:外力作用指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如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所起的作用。

-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太阳能,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对地表的影响: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3. 地表形态的类型-山地:由地壳运动产生的褶皱和断层形成,包括背斜山、向斜山、断块山等。

-盆地:地壳运动后形成的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区,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

-谷地:由地壳运动产生的褶皱和断层形成的低洼地区,如向斜谷地。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如青藏高原。

-平原:海拔较低、地形平坦的地区,如华北平原。

4. 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冲积扇的形成:河流流出山口时,因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背斜和向斜的形成: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力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背斜和向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断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地。

-断层山与断层谷地的形成:岩体断裂并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流水堆积而成断层谷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

二、记忆点1.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种主要力量,它们共同作用使地表形态变得复杂多样。

2.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外力作用则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

3. 山地、盆地、谷地、高原和平原等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密切相关。

高中地理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地理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第四章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定义
自然灾害又称自然灾害性灾难,是指由天文、地质、大气、水文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或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等方面的损失的现象。

2.自然灾害的分类
(1)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等;
(2)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等;
(3)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干旱、泥石流等。

3.我国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方面:我国是地震、喀斯特、泉奥等灾害分布最集中、破坏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气象灾害方面:我国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雪灾、寒潮、旱灾等。

(3)水文灾害方面:我国也是世界上水灾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较为严重。

4.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经济方面: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2)社会方面:影响社会稳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3)生态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5.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
(1)预测方法:重点是对天气、地震等方面进行预测。

(2)防范措施: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三节寒潮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三节寒潮

3.寒潮的利弊 寒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 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
2.寒潮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读下图,回 答问题。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 害的原因。
(2)除了冻害,寒潮还会带来什么危害? (3)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简 要说明。 解析:第(1)题,据图例的分布状况可知冻害随纬度
(2)天气系统:快行冷锋。
2.多发季节
(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 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
(2)原因主要是考虑降温幅度,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 转换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 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 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思考探究:本次我国寒潮是何种因素导致? 提示:冷锋。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升高而更加严重。
由经纬度位置推出甲位于四川盆地,周围高山阻挡了 寒潮的侵入,故无冻害。第(2)题,联系所学知识及亲身 经历可知除了冻害之外寒潮还会带来大风、雪灾等,会影 响海上船只通讯、通电、交通等。第(3)题,联系实际进 行思考可知寒潮有以下益处:带来风力资源、解除旱灾、 杀灭害虫等。
答案:(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寒潮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知道:寒潮的概念。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考点大全笔记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考点大全笔记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考点大全笔记综合题1、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其中 C 环节名称为,人类通过(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 A 环节水量的空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填“河口三角洲”或“海蚀崖”)地貌,其外力成因是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 A 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填“增大”或“减小”)。

(4)如果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则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夏季比冬季(填“高”或“低”),理由是;请描述夏季该海域盐度值的水平分布特点答案:(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水汽输送;跨流域调水(2)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3)增大(4)低;夏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入海淡水多,稀释海水盐度由河流入海口向外盐度值升高(或离河口越远,海水盐度越高)解析:(1)由示意图知各环节分别是:A 是径流、B 是海水蒸发、C 是水汽输送、D 是降水。

故此图是海陆间的大循环。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人类建水库、开凿运河、跨流域调水、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都会引起水循环的变化。

农业的发展、围湖造田、森林的破坏,也会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

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都可能会导致洪涝灾害、地下漏斗、地上的断流,次生盐渍化,水质恶化、沿海海水入侵,干旱化、盐渍化等环境问题。

在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水循环问题中,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是最受关注的两个问题。

(2)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层和各种水体的“纽带”和“调节器”,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循环是“雕塑家”,它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象。

水循环是“传输带”,它是地表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

流水的侵蚀形成 V 形峡谷、瀑布如长江三峡;流水的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流水的沉积在上游形成山麓冲积扇,中下游冲积平原,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4章第2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共18张)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4章第2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共18张)
垂 直 距 离
坡度角 水平距离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 角或垂直距离与水平 距离比值来表示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
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降低坡 度,尽量沿等高线修建,所以一般呈 现“之”字形。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揭秘
受机车牵引力的限制,铁路线 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 “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 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
“人字形”设计是怎样降低线路坡路的? 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
地貌的观察
地貌观察的顺序 地貌观察的内容
地貌观察的顺序
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微观 宏观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 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 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耕作的影响
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 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形态要素:坡向
向阳坡温度 较高,背阴坡 温度较低;
阳坡雪线高 度高于阴坡;
阳坡森林上 界高于阴坡
阳坡和阴坡 温度
迎风坡降水 多,背风坡降 水少
迎风坡雪线 高度低于背 风坡;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 貌
人 教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 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 路段时,发现该路段线路坡度大,火车爬 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 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 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杰作。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三)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三)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三)综合题1、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

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请根据所学知识,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表现出的地貌形态特点是,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中地(填字母)拍摄的。

(2)乙同学考察回来说道:“这次我站在温度高达65℃的地面拍摄了这张照片,应该数我最辛苦。

”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图(填数字),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3)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丙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图(填数字),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

(4)丁同学的考察活动是在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丁同学拍摄的照片最有可能是图,你的判断依据是。

答案:(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A(2)④;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3)③;峰丛林立/地表崎岖/多溶洞等(4)②;三亚地处沿海,海浪作用使岩石呈浑圆状解析:(1)观察照片①可看出该地地表形态表现为沟壑纵横,据此可判断拍摄地应为图中A地(黄土高原),而该地地表形态的特点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由题目和材料所知乙同学考察地点夏季地面温度高,应考虑④图(沙漠地区)该地地处西北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地面温度高。

观察图中地貌可知为新月型沙丘,其形成原因是风力堆积,故自然条件是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般是用来描述我国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峰林、孤峰地貌,所以应是③图;而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地表崎岖、峰丛林立、多溶洞等。

(4)根据图片景观特点可知②图为典型的海水侵蚀地貌(地处海岸,岩石耸立),故最可能位于海南三亚地区;判断依据就是:三亚地处沿海,海浪作用使岩石呈浑圆状。

【小提示】(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一)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一)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一)综合题1、桌山是南非的平顶山,可俯瞰开普敦市,耸立于开普半岛北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拥有2.6亿年的历史。

山上地貌千姿百态,怪石林立,山顶平展似一个巨大的桌面,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

据学者实地考察发现,桌山上层为水平砂岩,下层多为花岗岩,山脚下发现海底生物的化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山顶终年云雾缭绕,虽水源不足但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

(1)根据材料,推断桌山的形成过程。

(2)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的原因。

(3)分析山顶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的原因。

答案:(1)受海洋沉积作用形成砂岩;然后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再经外力侵蚀形成桌山。

(2)夏季盛行东南风(东南信风,偏南风,偏东风),冬季盛行西北风(盛行西风,偏西风,偏北风),受地形阻挡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云雾(3)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夏季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山顶(受流水侵蚀影响)土壤层较薄,较贫瘠;山顶多大风,不适宜乔木生长解析:(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桌山的砂岩属于沉积岩,山脚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是受海洋沉积作用形成砂岩。

然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

后经地壳抬升,地势变高。

经外力侵蚀形成桌山。

过程依次为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侵蚀。

(2)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进行分析。

开普敦位于非洲南端,受海洋影响大。

夏季盛行东南风,或偏南风,偏东风影响,风来自海洋。

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盛行西北风或偏西风,偏北风等,风来自海洋。

风从海洋带来较多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云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以下不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D.地壳运动2.雅鲁藏布江中游江边高于江面120米的山头表面散布着许多淡水螺壳,据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分析,它们生存于约3万年前,这说明该地区( )A.气候显著变暖B.地壳抬升剧烈C.河流下切强烈D.岩层发生褶皱读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 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4. 地貌景观乙和丁成因的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回答5-7题。

5.①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6.②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7.如果③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③的箭头b代表的是( )A.上升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8.在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中,以外力作用为主的是( )A.岛弧海沟 B.峡湾海岸 C.台湾海峡 D.吐鲁番盆地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9-10题。

9.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上图中的( )A.甲 B.乙C.变质岩 D.岩浆10.形成沙丘的地质作用为( )A.① B.②C.③ D.④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据此完成11~12题。

1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D.变质岩1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13.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安徽黄山山体主要由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构成。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黄山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根据图文回答14~15题。

14.构成黄山山体的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是( )A.喷出型岩浆岩B.沉积岩C.侵入型岩浆岩D.变质岩15.形成“猴子观海”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是( )A.风化、侵蚀作用B.搬运作用C.沉积作用D.岩浆活动16.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察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呼”(见下图)。

导致其发生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1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方框内填写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的名称。

(2)写出各数字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________作用,②______作用,③________作用,④________作用。

(3)从________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__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4)黄土高原的形成是__________(填序号)中的__________作用,黄土高原表面形态的形成是__________(填序号)中的________作用。

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地貌为地貌,它是由作用形成的;A图中的①是,②是,③是。

(2)B图地貌是地貌,它是由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

(3)C图为地貌,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高原,该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主要是。

4.2 山地的形成读右图,完成1~2题1.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2.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向斜山、地堑景观的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③②D.④①读右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由于( )A.背斜形成的山岭B.向斜形成的山岭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D.断层形成的山岭4.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埃特纳火山 D.安第斯山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A.山脊、向斜 B.山脊、背斜 C.山谷、向斜 D.山谷、背斜6.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该图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C.在该图中能够找到化石的是B岩层 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

读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7~8题。

7.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A.甲B.乙C.丙D.丁8.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9.如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 _。

(3)图中c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该处由于________常发育有沟谷和河流。

(4)a、b、c三处,常成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_____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_。

(5)c处是否适宜修建水库?原因是什么?(6)在图中a、b两地,适宜采石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0.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 __(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占用土地B.工程造价C.民工数量D.技术水平(4)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

a—b和c—d的直线距离相等,a—b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________c—d线路。

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3)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

(5)如果D岩层为石灰岩,则当地地质矿产局在勘探优良建筑材料时,应将________的勘探作为重点。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读右图,完成1~2题。

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B.冲积扇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读右图,回答问题3.形成图中地貌的外力作用为( )A.流水搬运 B.海浪侵蚀 C.流水堆积 D.洋流搬运4.下列地貌中与该地地貌成因相同的是( )A.长江三峡 B.江汉平原C.渭河谷地D.喀斯特地貌5.该地区聚落( )A.分布在广阔的冲积扇平原 B.呈点状分散分布C.蜿蜒分布于山前 D.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右图表示一条河流流经不同性质的岩层地区。

6.该地将会出现的地理景观是( )A.“U”型谷 B.冲积扇平原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7.上图景观一般形成在河流的________河段。

( )A.上游 B.中游C.下游D.入海口处右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8.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B.山麓冲积扇C.沙洲D.三角洲9.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10.有关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人海口地区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人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D.各部分均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11.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A.伸长、加深、展宽B.展宽、加深、伸长C.伸长、展宽、加深D.展宽、伸长、加深12.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地貌上看,①处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它主要分布在________。

(2)从地质构造中看,②处属于________构造,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3)在乙图中,与甲图中①处位置相同的是________,C处河谷横剖面往往呈_______型。

(4)读乙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A河段,河谷横剖面呈“V”型 B.在B处往往形成河漫滩平原C.在C河段,河谷横剖面呈槽形D.在C河段,河流侵蚀主要表现为溯源侵蚀和下蚀(5)下列城市所在地的地貌类型与图中A处相同的是( )A.拉萨 B.北京 C.上海D.大连13.读某河流流域形势图,分析判断:(1)图中A、B、C三处对应的河流地貌类型是:A ,其形成原因是。

B ,C 。

(2)在河流D段处,河流的作用减弱,作用加强,河流在 (凸或凹)岸侵蚀,在 (凸或凹)岸堆积。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C2.B3.D4.C5.D6.A7.B8.B9.A 10.B11.C 12.D 13.A 14.C 15.A 16.B17. (1)从最下面方框依逆时针方向排列;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冷却凝固重熔再生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或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3)岩浆新岩浆(4)③风力堆积③流水侵蚀18.(1)冰蚀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2)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干旱沙漠地区(3)沟谷黄土黄土质地疏松而且夏季多降暴雨;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植被破坏严重4.2 山地的形成1.D2.C3.D4.A5.D6.C7.B8.A9.(1)向斜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2)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山岭海拔高于周围地区(3)断层岩层断裂并发生错位岩石破碎(4)b a(5)不宜,断层构造区岩层不稳定,易诱发地震等灾害。

(6)b 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10.(1)②受地形的影响,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2)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的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3)B(4)迂回前进大于11.(1)西北风力侵蚀(2)E、D、C (3)东北(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5)大理岩4.3 河流地貌的发育1.A2.C3.C4.B5.D6.C7.A8.B9.B 10C.11.A12.(1)冲积扇流水的堆积河流流出山口处(2)断层地壳运动产生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并沿断裂面发生相对位移(3)B “V”(4)D (5)C13.(1)冲积扇河流流出谷口后,地势突然趋缓、水道变得开阔,流速减慢,使泥沙逐渐堆积而成三角洲 (2) 下蚀侧蚀凹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