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0ae9b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1.png)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保健中发生的与患者护理相关的不良结果,包括误诊、误治、病程迁延、康复逆转等问题。
这些不良事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医护人员个体能力不足、医疗机构管理不善、患者个人因素等。
为了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如下:1.医护人员个体能力不足: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患者护理不到位、操作不正确等问题。
对策: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建立定期的继续教育制度,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不断更新知识。
2.医疗机构管理不善:医疗机构的管理层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护理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对策: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护理操作规范和职责分工。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建立质量评估制度,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确保护理质量。
3.患者个人因素:患者的自身疾病状态、心理和行为习惯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到护理效果。
对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变化。
在进行护理计划时,要因人而异,针对患者的个人因素进行个性化护理。
4.沟通不畅: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准确,导致护理环节出现错误或遗漏。
对策: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明确信息传递的流程和责任人。
医护人员之间要及时沟通,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如电子病历系统),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5.医疗器械和设备不合格:一些医疗机构存在医疗器械和设备不合格的问题,不仅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护理效果,还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对策: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采购和评估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合格和可靠。
总结起来,预防护理不良事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重视患者的个人因素、加强沟通和信息传递、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质量等。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3a1da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d.png)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规范、不符合病人需求、不安全或不恰当的护理行为或状况。
护理不良事件往往会给病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是保证安全和质量护理的重要环节。
一、系统性原因:1.护理人员不足和配备不当。
在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的配置是关键因素之一、过少的护理人员会导致人员不足和工作负荷过重,容易出现疏忽和错误。
解决措施:医疗机构应该根据科室病床数和病人的护理需求来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确保每个病床都有足够的护理人员进行巡视和护理。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
2.护理管理不善。
护理管理不善包括护理程序和标准不明确、护理流程不畅、护理记录不完整等。
解决措施: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护理程序和标准,制定护理流程和规范,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护理设备不全或不良。
护理设备的不良或不全会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解决措施:医疗机构应确保护理设备的完整性和良好状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维修,同时还应不断引进更新的护理设备,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个体性原因:1.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保障良好护理质量的基础。
如果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低下,就容易出现护理不当的情况。
解决措施:医疗机构应确保护理人员具备执业资格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夯实护理基础。
2.护理人员态度不端正。
护理人员应该以病人健康和安全为中心,但有些护理人员可能对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解决措施: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激发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3.护理人员沟通不畅。
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医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容易造成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
![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730400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8.png)
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1. 引言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与患者健康和安全相关的意外事件或错误。
这些事件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并可能导致医疗纠纷和法律责任。
因此,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因素分析并制定改进策略至关重要。
2. 因素分析2.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人为因素可能的情况:- 护士的疏忽和不专注- 护士的技能水平不足- 护士的工作负荷过重- 护士的压力和疲劳2.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护理不良事件产生影响,包括:- 护理设备故障或不完善- 护理环境不清洁或不安全- 护理空间狭小或不适宜2.3 沟通因素沟通问题可能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士之间的沟通不畅或不准确- 护士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或不及时- 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清晰或不充分2.4 教育培训因素教育培训的不足可能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缺乏新护理技术和知识的培训- 缺乏护理质量和安全培训- 缺乏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的培训3. 改进策略3.1 增加护士培训和教育- 提供定期的护理培训和教育,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强调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培训- 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以跟进最新的护理发展和技术3.2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护士之间和护士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鼓励护士参与团队会议和讨论,以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提供沟通和协作技巧的培训,以改善护士之间和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效果3.3 优化工作环境和设备- 定期检查护理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 提供清洁和安全的护理环境,减少感染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调整护理空间,提供更舒适和适宜的工作环境3.4 改善护士工作条件- 合理分配护士的工作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和休假机会,以减轻护士的疲劳和压力- 支持护士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4. 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ICU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防范对策
![ICU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aa4332e5901020207409c76.png)
ICU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防范对策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管理、救治的场所,监护治疗及抢救仪器多,护理任务繁重,护理人员担负着患者的一切生活护理、治疗操作、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安全护理等。
icu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问题。
本文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6例患者在icu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06例中,男性69例,女性37例,年龄16~86岁,其中脑部手术36例,腹部手术18例,胸部手术13例,内科脑血管意外4例,剖宫产术后伴心衰3例,外伤及其他32例。
本组患者气管插管31例,气管切开9例,呼吸机辅助呼吸12例。
2 常见不良事件及防范对策2.1 非计划性拔管2.1.1 常见原因患者意识不清,烦躁或不能忍受,无约束措施,自行拔出;管道固定不牢固,连接处连接不紧密,自行脱出;护士做其他操作时,将管道一起拉出[1]。
福雷氏尿管水囊内液减少致自行脱落。
2.1.2 防范对策向患者讲明各导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其配合,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者,及时报告医生,合理使用镇静剂;妥善固定,根据不同管道的部位及性质采取最有效、最牢固的固定方法。
气管导管、胃管采用高弹高粘度胶布,避免牵拉、拖拽,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用丝线缝合在皮肤上,检查气管导管的位置、深度、导管粗细,固定方法是否合适,做好交接班记录;移动患者时,尽量多人操作,避免造成插管移位或脱机。
翻身前先检查导管长度,松开床上的固定夹,翻身动作不宜过快、过猛,避免牵拉导管。
动静脉置管选择注射部位时,避开关节活动处,可将胶布在导管下做蝶形固定,铺床翻身等操作时应小心以防将穿刺针拉出;福雷氏双腔尿管在膀胱冲洗时要避免刺破囊腔使囊液减少致尿管脱出,并且要定期检查及增添囊液。
2.2 气管导管堵塞、脱开2.2.1 常见原因堵塞主要是痰液堵塞,导管打折或者导管前端顶在组织上。
而脱开常见于导管连接不紧密,强力拖拽或牵拉所致。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和各项预防措施(共五则范文)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和各项预防措施(共五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de0e2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9.png)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和各项预防措施(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和各项预防措施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和各项预防措施【摘要】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人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影响。
本文通过对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而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预防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5.03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434-02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
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及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年5月8日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中报道: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中即有1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受到伤害,而发展中国家患者住院感染的发生率比发达国家要高出20倍。
与此同时,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就需要全体护理人员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查对制度,恪守职业道德,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查对制度不严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未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主要表现为在执行各项操作时由护士说出患者的床号和姓名,而未由患者自行说出姓名和床号,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应用药物时凭主观印象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对用法查对不严,对浓度查对不严,在临床上极易引起不良后果。
1.2 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执行口头医嘱的规定,漏处理医嘱影响病人治疗,错误执行医嘱,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d44a3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e.png)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病人损伤或意外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损失,同时也对护士和医院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至关重要。
一、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1. 查对制度不严:护理不良事件中,查对制度不严是导致用药错误、输液错误等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
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更换液体时未做到姓名、药名、输液卡三对照,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2. 不严格执行医嘱:不严格执行医嘱,包括盲目地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患者造成影响。
3. 药品管理混乱:药品管理混乱是护理不良事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表现在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
4. 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褥疮等。
5. 护士素质不高:护士素质不高,包括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两方面。
部分护士专业技能不强,对药物、病情观察不够熟悉,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另外,护士心理素质不过硬,遇到紧急情况时,容易慌乱,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6. 沟通不良:沟通不良也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
护士与患者、医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容易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从而引发不良事件。
7. 管理不善:管理不善体现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控制不严格等方面。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护士工作压力大,疲劳度高,容易发生不良事件。
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控制不严格使得护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和严谨性。
二、护理不良事件改进措施1. 加强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用药查对、输液查对、护理措施查对等,确保患者安全。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3d81d0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f.png)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违反职业者被期望的标准而导致的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客观因素之一,发生较多的情况包括病患跌倒、用药失误、烫伤、走失、窒息、冻伤等。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了患者安全,降低了护理质量,是加剧医护人员以及病患之间的紧张关系的重要因素。
通过统计分析确认发生率较高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种类、人员层次和时段,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并在ICU护理人员中加以推广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保证患者安全,是ICU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重症医学科是干什么的重症医学科是医院一级临床学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患者的医疗单元,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它的最大特点是三个集中:即集中全院的危重患者,集中专业的医护人员,集中现代化的监测与治疗仪器设备。
目标是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所谓“重症监护病房”之“监护”的含义,一是“监测”,二是“救护”,即以一定的监测仪器对病情进行连续的床边监测,随时根据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决策,以最大限度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不良事件分析:二、常见ICU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1、压力性损伤由于ICU里面的患者主要以各种危重病患者为主,而大部分患者又处于昏迷状态,所以很多患者在康复期间都不能进行正常的翻身,所以患者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这种现象主要是患者的局部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而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而引起的。
这种现象有可能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坏死,还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2、窒息ICU病人多为昏迷病人,无力咳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湿化不够、吸痰不及时、痰痂堵塞、呕吐物误吸等均可能引起窒息。
3、用药错误用药错误并非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不良事件,但在ICU病房中,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并且患者的治疗药物较多,如果护理人员或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重视患者的病情管理,就很容易出现用药错误的情况,而用药错误并不仅仅局限于患者的用药类型,发生错误,患者用药剂量错误或者用药方法错误,都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对策医学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对策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30f28af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a.png)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对策医学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对策引言:护理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对于病患的康复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其结果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与对策的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将针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及原因分析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错误用药、误诊、跌倒摔伤、感染、肢体活动不便、疼痛、误吸、烫伤、误咬、误伤他人等。
这些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技能不够:护士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护理质量。
专业知识不足会造成错误用药、误诊等问题;技能不够会导致操作不当而引发感染、烫伤等事件。
2. 护理环境不合理:护理环境的不合理也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例如,病房设备不齐全、不符合卫生标准,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病房过度拥挤,容易引发跌倒摔伤等意外。
3. 职业倦怠和缺乏沟通合作:护理工作本身是一项高强度且长时间的工作,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疲劳容易引发职业倦怠,导致护理不良。
同时,护士团队之间的沟通合作也是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
二、对护理不良事件应采取的对策针对护理不良事件,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具体对策:1. 加强专业素养的培养:医护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
同时,要加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交流,以提高团队整体护理能力。
2. 完善护理环境:医院管理者要加强对护理环境的监管和改善,保证设备齐全、操作安全,确保病房干净整洁,并配备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3. 深化沟通合作:护理人员要互相尊重,加强沟通合作,及时传递患者信息,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同时,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4.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监测机制:医院应建立起科学的风险评估与监测机制,对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提前预防和控制。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其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3edce3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c.png)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是护理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实工作中,发生护理差错与缺陷是难以杜绝的,护理管理者的工作应立足于尽量减少差错与缺陷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本文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1. 不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部分护士缺乏严格执行制度的意识,不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有时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护理。
如有的护士只核对药名、不核对姓名,致使给患者用药时张冠李戴、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时有发生。
这样就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诱发护患纠纷。
2. 不能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操作部分护士不能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操作,有的仅凭自己的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医嘱中的要求变化,以致错误地进行了护理操作。
还有的护士不能按照医嘱,及时提醒患者定量服用药物,以致出现少服、多服、错服药品的情况,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诱发护患纠纷。
3. 不能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部分护士仅凭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护理操作,不能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无菌操作制度、护理操作规程制度等。
如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好细,护理措施不到位。
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压疮,违反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理操作规程,让家属给患者鼻饲造成窒息等。
4. 药品管理混乱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
5.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欠缺、专业素养不高、生理倦怠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fa7f7a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4.png)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关乎病人的安全和生命质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如患者翻身掉床、输液管破裂、手术用品消毒不彻底等等。
这些事件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医护人员的职业形象,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病人的健康受损或生命危险。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积极采取整改措施,以确保医院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1.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最大原因。
护理人员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疏忽、粗心、疲劳或不专业等情况,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比如,在给病人拔尿管时没有注意消毒,或者在注射药物时没有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病历等等。
1.2 管理因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也与医院管理的因素有关。
医院管理存在不足,无法完全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
比如,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够严格,医院设施不足,医院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等等。
这些管理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从而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技术因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也与护理技术的因素有关。
一些护理操作涉及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护理人员对此不了解或不熟悉,会给病人带来损害。
比如,注射药物时使用了过期的药品,或者使用了不适合的针头和输液器等等。
二、护理不良事件整改措施针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医院应采取以下整改措施:2.1 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医院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医学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等等。
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不合格者要及时进行补课或调整。
2.2 完善医院管理工作医院应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还应配备适当的设施和器材,提高医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3 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管对于医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应分析原因,按照病人的安全和健康为先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建立监控机制,强化质量控制和管理。
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bcc41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8.png)
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违反执业者被期望的标准而导致的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坠床、跌倒、烫伤等,对患者的康复产生影响。
重症医学科是临床的重要科室,接收的患者病情常呈现突发性、应急性、多变性、严重性等特征,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需在较高的精神和身体压力下,熟练掌握护理操作规范,应对各种突发风险。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原因;防范措施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1.1重症医学科的特殊性重症医学科接收的患者一般病情较重,病情变化复杂,需要特殊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技术,对医护人员服务质量要求很高。
重症医学科常接收危重症患者,护理人员在生理和心理上压力较大,工作负荷重,倒班频繁,医疗设备操作复杂,较其他科室在工作细致度、精细度方面要求更高,故错误率往往更高,易出现不良事件。
重症医学科是潜在风险最大的科室,管理难度大。
1.2重症医学科的特殊性引起的三大矛盾1.2.1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与风险责任意识间的矛盾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在高度的精神、身体和环境压力下,要面对大量具有突发性、变化性、危重性特征的患者,要随时紧跟主治医师的治疗方法,适应医嘱变化,长时间的精神紧绷极易出现思想不集中、态度不热情等情况。
然而重症科对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面对突发状况的风险预见意识的要求又是必须的,二者之间形成矛盾。
1.2.2制度规范的严格性与护理人员的权变性间的矛盾(1)制度规范严格执行的必要性重症医学科承担着危急重症患者抢救的重任,是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定量定性、严密动态连续监测治疗的特殊科室核查制度是确保护理服务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必要手段,但调查发现,不严格执行核查制度是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配药时不看药名或看错药名,有的甚至看错患者姓名。
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需用安全约束带防止其坠床,对输液架、搁置板、洗手间的防滑措施等要定期检查维护、常规隐患检查等也是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的必检项目。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ee33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4.png)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意外事件,如患者跌倒、管道滑脱、药物错误等,这些事件轻则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重则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1. 人员因素(1)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时,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疲劳过度,容易发生错误。
(2)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对护理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强,责任心不足,容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护理人员培训不足:护理人员培训不足会导致护理人员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掌握不足,影响护理质量。
2. 制度因素(1)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会导致护理工作流程不清晰,工作职责不明确,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2)查对制度不严: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制度不严会导致用药错误、输液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3. 药物因素(1)药物名称相似:药物名称相似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在用药时发生混淆,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2)药物储存不当:药物储存不当会导致药物效价降低,甚至过期,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4. 环境因素(1)设施设备不足:设施设备不足会导致护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影响护理质量。
(2)环境嘈杂:环境嘈杂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专注度,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1. 加强人员管理(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根据医院床位数量和患者需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2)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护理质量。
(3)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开展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掌握程度。
2. 完善制度建设(1)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51707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6.png)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引言: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疏忽或技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不良后果的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伤害,也对医疗机构和护士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护患者权益、维护医院声誉至关重要。
一、原因分析:1.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如果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就很容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方面,护士对疾病和护理常识掌握不全面,对病情的判断错误,给予不恰当的护理措施;另一方面,一些护士在工作中缺乏耐心和责任心,对患者的需求不敏感,忽视患者的细节需求,容易引发不良事件。
2. 护理操作技巧不熟练护理操作是护士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护士在技能操作方面的训练和锻炼不足,导致操作不熟练,易出现疏忽或操作错误,从而给患者带来伤害。
例如,给患者静脉注射药物时可能没有正确找到静脉,导致药物渗漏到周围组织引起炎症;或者在转运患者时没有固定好导尿管或管道,导致导尿管被扯下而引起出血等。
3. 护理计划和评估不全面护理计划和评估是护士提供护理所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环节。
如果护理计划和评估不充分、不全面,就容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例如,护士没有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没有发现患者存在的潜在护理风险;或者护士在制定护理计划时没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导致护理效果不佳。
4. 护理文化和环境方面的问题护理文化和环境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护理部门存在文化不良、氛围不好的问题,就容易导致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降,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此外,工作环境不良也会对护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工作压力大、过劳工作、人员短缺等问题都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和错误率。
二、防范措施:1.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改善护理质量的关键。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整改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115ce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c.png)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违背护理规范、对患者造成伤害或不良后果的行为或事件。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系统性问题、人为原因和患者自身因素等。
为了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1. 系统性问题:(1)医疗机构管理不规范:包括护理流程不清晰、护理标准不完善、护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2)资源分配不合理: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培训和教育不够、护理设备不完善等;(3)沟通不畅:护患沟通不顺畅、护医沟通不及时等。
2. 人为原因:(1)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包括专业知识不完善、技能水平低下、责任心不强等问题;(2)工作压力过大:长期超负荷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时间压力等容易导致护理工作疏漏、疲劳等;(3)疏忽大意和不专注:护理人员可能因为工作中的繁忙或缺乏耐心而疏忽大意,不注意细节导致护理不良;(4)纪律不严和执业道德问题:护理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
3. 患者自身因素:(1)患者个体差异:包括患者病情复杂、病情不稳定、患者个体特征等,这些因素可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2)患者缺乏合作意识:有些患者不配合护理工作,或者对护理工作缺乏理解和信任。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整改措施1. 加强医疗机构管理:(1)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明确护理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护理工作;(2)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3)加强沟通和协作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沟通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
2.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1)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心培养,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2)完善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体系,持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3)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避免过度疲劳导致工作疏漏。
3. 加强患者宣教和合作:(1)加强患者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意识;(2)尊重和关心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74807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6.png)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和护理质量。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们有必要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及常见类型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压疮、管路滑脱、走失等。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一)护理人员方面1、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部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疾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掌握不够,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延误治疗时机。
2、责任心不强工作中粗心大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如未按时巡视病房、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等。
3、沟通能力欠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畅,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导致患者不满或误解,从而引发纠纷。
4、工作压力大护理工作繁琐、任务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降。
(二)患者方面1、病情复杂多变部分患者病情严重,变化迅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和风险。
2、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由于自身原因,如依从性差、不遵守医嘱等,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
3、心理状态不稳定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其对护理的配合程度。
(三)管理方面1、规章制度不完善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对护理工作的规范和约束不够严格。
2、培训不到位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够科学合理,不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监督检查不力护理管理部门对护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不够及时、全面,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
4、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工作负荷过大,导致护理质量难以保证。
(四)环境方面1、医院设施设备陈旧如病床、呼叫系统等设施老化,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病房环境嘈杂不利于患者休息和康复,也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工作分心。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bddc4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7.png)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失误、疏忽或疏漏等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或造成意外事故。
这种事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给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带来不良的声誉影响。
因此,及时发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为操作失误: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由于疏忽、马虎等原因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或者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受伤。
2.设备故障:医疗设备故障也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及时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那么很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从而危及患者的安全。
3.人际关系问题:医护人员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沟通不畅等问题也会影响护理质量。
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导致医护人员之间不协作,那么很可能会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护理规范不足:如果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者没有按照护理规范进行操作,那么也会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针对以上原因,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整改措施来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护理技能和操作规范。
通过定期的培训,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提高其工作水平。
2.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规范的护理操作程序,确保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如果发现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应及时进行纠正并严肃处理。
3.加强设备管理:医疗机构应该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4.改善人际关系:医疗机构应该重视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意识,可以有效预防因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分析
![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390c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1.png)
横向比较
将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重症医 学科不良事件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了解各单位的优缺点和差异。
目标比较
将实际发生的不良事件数据与预 设目标进行比较,评估目标的实
现程度和改进方向。
04
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案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总结词
常见且严重的不良事件
详细描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医学科中常见的一种感染性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机械 通气过程中或拔除呼吸机后48小时内。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气急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重症医学科不 良事件案例,确保案例的典型性
和实际意义。
深入剖析
对每个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究事 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后果,总结 经验和教训。
案例对比
将多个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共 性和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不良事件。
比较分析法
历史比较
将当前的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数 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观察事
05
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预防与控制措施
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对医疗安全的认识和风 险意识。
强化医护人员责任心
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医疗安全中的 重要性和责任。
建立安全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文化意识,形成良好 的安全文化氛围。
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且存在多种类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 相关性感染、意外拔管等。
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因素、医护人员操作及医院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和风险意识有待提高,医院管理方面也需要加强监 管和培训。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及制定整改措施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及制定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0a800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b.png)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及制定整改措施
成因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所致:
1. 人为因素:护理人员的不专业、不负责任或不适当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例如,缺乏足够的培训和教育、疏忽职责、不正确的操作步骤等。
2. 管理问题:不良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可能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例如,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不合理的工作安排和分配等。
3. 设备和环境因素:不良的设备条件或不适宜的工作环境可能会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
例如,设备质量不达标、工作场所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制定整改措施
为了解决护理不良事件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供全面的培训计划,确保护理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2.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护理工作按照标准操作,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巡查。
3. 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设备,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工作。
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
4. 加强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69614b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3.png)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意外事件,如患者跌倒、皮肤损伤、管道滑脱等,这些事件轻则影响患者康复,重则危及患者生命。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1. 人员因素:护理人员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体,其专业素养、工作经验、责任心等都会影响护理质量。
例如,新入职的护士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可能在不熟悉操作流程、药物知识等方面出现失误;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疲劳度高,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
2. 制度因素: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应急预案等执行不力,可能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例如,护理人员在执行药物给药时,未严格按照查对制度进行,可能导致给错药物、剂量错误等问题。
3. 环境因素:护理环境不良,如地面湿滑、床栏不稳定、灯光不足等,可能导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
4. 药物因素:药物的存储、管理、使用不当均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
例如,药物过期、标签不符、给药时间延误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5. 设备因素:护理设备故障或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不良事件。
例如,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监测不准确。
二、护理不良事件预防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强对新入职护士的培训,确保其熟悉各项护理操作流程、药物知识等。
同时,加强在岗护士的继续教育,提高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2.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
如加强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应急预案等的落实,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
3. 优化护理环境:改善护理环境,确保地面干燥、床栏稳固、灯光充足等,减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跌倒、坠床等风险。
4. 加强药物管理:加强药物的存储、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培训,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07-21T15:52:29.5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作者:李沙沙
[导读] 重症医学科护理不安全常见事件包括使患者跌倒、用药差错、导管脱落、烫伤、冻伤以及压疮等意外情况。
李沙沙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目的:浅析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出现几率。
方法:对本院近2年内发生的44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发生的44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由高到低依次有:导管脱落21例,占47.73%;给药差错12例,占27.27%;压疮7例,占15.91%;冻伤4例,占9.09%。
结论: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归因分析,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降低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重症医学科护理不安全常见事件包括使患者跌倒、用药差错、导管脱落、烫伤、冻伤以及压疮等意外情况。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对病人的安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护理质量减低,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一强化对护理工作的管理,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当前护理安全锁面临的一个较为严肃的问题[1]。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内发生的44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护理有关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内发生的44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收集的事件资料都是依照本院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意外事故等管理规定选取的,本次研究将按照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不同类别采取分类统计,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整合。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发生的不良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探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
1.3统计学处理
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依照发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各个类别所占比例。
详见表1
表1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类型分析例(%)
类别发生例数所占百分比(%)
导管脱落(n=44) 21 47.73
给药差错(n=44) 12 27.27
压疮(n=44) 7 15.91
冻伤(n=44) 4 9.09
3讨论
重症医学科是收治多种类别危重病人的场所,作为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其护理风险管理就是重症医学科的重要部位。
护理分析管理就是对现有的以及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同时有组织系统性的消灭或者是降低护理风险的出现和风险对病人以及医院的危害及其经济损失,尽可能的采用最小的成本进行最大的风险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式。
对发生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归因分析。
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本院发生的44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中,导管脱落的发生几率是最大的,其所占百分比为47.735%,居于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第一位。
分析其发生原因:医生对于镇痛镇静药物的了解不够;没有为有躁动的病人提供镇静或者是提供的镇静不够、仅仅是为病人提供镇静并没有进行镇痛,造成病人由于躁动引起导管脱落或者是拔出。
所以,要强化与带管病人的沟通,适时的为病人提供有效的镇痛以及镇静,预防病人由于躁动造成导管脱落。
导管的固定方法不恰当或者是固定并不牢固,若病人在手术后采用气管插管的病人仅仅是使用胶布固定,并没有采用寸带双固定导管脱管,导管的固定不牢固或者是固定方式不恰当是引发管道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导管的固定,应该保证其方法的正确性以及稳妥性,要做到行之有效的双固定。
沟通以及评估不足造成导管脱落,若清洗病人不能忍受人工气管或者是鼻胃管而强行拔管,也是造成管路脱落的有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研究表明,住院病人在就医时,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极少主动采用积极主动的维护自身医疗护理安全的行为。
所以,需要强化对清醒病人的认识教育,让病人了解到管道留置的重要和管道拔出会造成的危害,要积极争取病人的配合[2]。
本文给药差错发生12例,所占比例为27.27%,居于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第二位。
分析原因:制度的实施不好。
没有严格的依照制度进行给药,违规操作造成给药差错是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采用微量泵进行治疗过程中,没有经过双人核对,造成药剂量的输入出现差错,或者是在参数输入完毕之后,并没有点击“运行”键,造成给药时间延长。
所以,要强化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贯彻落实核查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的实施,预防出现给药剂量不当现象。
人手不足。
没有依照常住危重病人数量规划好充足的护理人员,造成出现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过大,导致护士出现疲惫感,表现出职业敏感性降低,不能依照护理常规步骤进行工作、交接以及核查工作趋于形式化。
不如转抄医嘱过程中,其用法用量抄写出现失误,管床的护理人员由于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依照规定核查造成给药失误。
改善方法:采用弹性排班制度,保障治疗护理高峰期的人手充足,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其压力。
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采用医生非抢救时的口头医嘱,由于医生忙或者是其他因素忘记补写医嘱导致无医嘱使用药物。
所以,需要强化培训,提供其安全防范意识,积极主动的与医生进行沟通,尽量避免出现口头医嘱,保障并提高护理的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晓芳,程念开.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9):2517-2519,2520.
[2] 陈伟,权明桃,刘映等.ICU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C].//中华医学会第6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集.2012:619-619.
[3] 张捷.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C].//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14:576-578.
作者简介:
李沙沙性别:女出生年月日:1987年01月 14日学历:本科地址: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邮编:257000研究方向:重症医学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