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合集下载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四.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 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新课标对课程目标表述更加科学和清晰,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 和“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 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目标, 例如“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开设了10年, 这10年的实践证明,本课程设计 的理念先进、设计思路务实,课 程结构合理,在小学课程体系中 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功效。
课标组在对10年前《品德与社 会》课的出台背景,课程构建指 导思想,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 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做了较为 完整的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对 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 2011版《品德与社会》新课标。
(1)增加了“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爱 护国家遗产”等内容;
(2)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增加了 “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生活;网络安全、网络 道德、文明上网”等内容;
(3)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加了“尊重和平、 尊重他人权利”等内容;
(4)加强传统教育,增加了“敬仰民族英雄和 革命先烈,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等内容。
❖ 3. 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 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原:学习民主的)参与 集体生活。
❖ 4.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原还有认识、分析)社会事物 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原还 有选择),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加)
❖ 4. 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 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加),尊重不同国家 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是针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它旨在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开头: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品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以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正文:1. 价值观教育: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道德品质培养: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尊重、责任和公平等基本道德品质。

3. 社会交往能力:新课标提倡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社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5. 文化传承:新课标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6. 法制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

7.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8. 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结尾: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的实施,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通过这些教育内容的深入实施,我们期待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小学生,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5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5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5篇)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

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

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

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

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

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5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5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5篇]第一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

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

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因此,要完成它的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切切实实实施这个标准。

现就本人在参与研制课程标准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谈点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意见。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

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

明确了它的位置,就能在编写教材和教学时注意上下前后的联系,避免重复与脱节。

同时,这段话还从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

这就是本课程的性质,它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首先看人文性。

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的社会活动,儿童的发展包含生理、心理诸多方面,而本课程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这就是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也是本课程的方向。

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作者:姚顺添一、新课标“新”在什么地方?《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关注教学观念的改变 1.整合教学与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一种”体验课程”,即: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2.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3..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交往: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共同分享理解,上课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关注教学资源的变革观点: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把教材当作圣经一样来解读是愚蠢的!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和谐发展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

途径:第一,社会调查。

跟踪和预测社会要求应具备的认知、技能与素质。

第二,反思学生能获益的各种资源状态,包括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种能力的发展;第三,拓宽校内外教学资源渠道和分享渠道。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主要途径: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制定参考性的践行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学习,怎样生活,怎样与学校、家庭、社
会成员和睦相处,养成尊重他人、与人合 作、关爱他们等良好的习惯。
理 念 一
(三)课程基本理念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小学高年
理念2
学生的生活及其社 会化需求是课程的 基础。(生活是小 学高年级学生课程 的基础,是小学高 年级学生品德的来 源)
级学生的生活。 ♦课程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生活为基 础,但并不是生活得简单翻版,课程 的教育意义在于对他们生活的引导, 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
综合交叉 教学内容所包 括的社会要素 是综合的,所 涉及的社会领 域不是单一的, 是可交叉的。
螺旋上升
同样的内容在
后续年段可以 循环出现,但 学习要求,难
以小学高年级 学生的社会生 活发展为主线
度要提高。
要 素 生活 领域
社会环境(时间、空间、 社会活动(日常活动、文 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化、经济、政治等)
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 系、社会规则、法制、 制度)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 家人,感受父母的养育 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 亲情。
家 庭
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 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 的开支
学 校 社 区
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 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 了解学校的发展变 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 化...... 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开放性
C
课程内容 教学空间 课程评价
实践性
开放性
(三)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首先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
取向。
理念1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学会做人是课程的 核心。(确定了以 学生为主体的最核 心理念)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 与技能的培养的内在统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指导学生参与 活动。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设置《品德与社会》课。

这是一项巨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最主要意义是:通过开除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建国以来,我们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也有成就的。

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品德课。

现在这样设置,反映了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在两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优良的品德质。

课程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设计。

《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这种种教育的综合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内在的综合,同时,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10月23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由我们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老师来对《品德与社会》课标进行解读。

希望借着本次的机会,能进一步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与引领,使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师的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首先我为大家解读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赵海荣: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

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

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课程综合化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

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

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

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

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王咏梅:我同意赵老师的观点,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对设计思路这部分谈一下我的看法:二、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具体来说:1、一条主线。

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什么?是儿童的社会生活。

因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紧紧围绕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的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如“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

而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那是以社会需要为主线来设计的,形成学科化的概念体系。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课程体系。

2、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

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线路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要点;“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体,如“我与家庭”,“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也都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

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

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设计的要素都相等,但是大体上都有,我们按“面”选择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裂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过渡:以上是王老师对《品德与社会》课标的设计思路这方面的解析理解,大家还有要补充的吗?姜华:我想说一下,我对设计思路这部分后两个内容的理解:3、综合交叉。

本课程的综合性除了在课程目标上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这在内容上是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融合外,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则是将社会生活各要素综合.在现实生活中,各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

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

”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括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是“我是中国人”部分的内容,但遇到灾害时的互助是跨国界的,国际红十字会的作用就在于此,这样它与“走进世界”部分的有关内容就交叉了。

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

它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分科教学的界限,将相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成为一门全新的的综合课程。

4、螺旋上升。

这是关于教材编写时各部分内容分布的设计思路。

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

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很近,但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容易;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

所以,我们认为“内容标准”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教材的编写却不应该机械地按照“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一一安排,而应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

如“走进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些内容放在中年级学习也是可以的。

当然,不同的年级可以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

例如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社区)的内容,兼顾祖国和世界;五六年级侧重以祖国与世界,兼顾其他;涉及个人成长的内容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散在各年级进行。

这个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开展学习的设计思路,体现了课程设计的特点。

过渡:听了两位老师的解析后,我也认为要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自主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下面请杜老师为大家继续解析:杜雪梅:三、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是小学中高年级儿童们的社会生活。

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道德及社会性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之中。

道德从根本上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是从社会生活里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和认识。

所以,对儿童品德的提高也不应当离开他们的生活,而要在他们的生活中展开,这种培养应当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

而决不是脱离了生活的培养。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

但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

一个人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知识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

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要通过情境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回归生活,恢复生活本来的面目,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要把教学内容当做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来加以讲解,加以灌输。

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

过渡:听了杜老师对课程目标的解读后,我们知道仅仅依靠原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学生思考和尝试的范围不断扩大,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向更熟悉、更高级的水平发展,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以拓展、扩充、提升。

接下来请王老师谈谈他的认识。

王月顺:四、课程内容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

首先,学生必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是得到落实,得到保证,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越是理想。

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时,知识就可能被真正领悟,能力就可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就可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学生逐步地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关注周围和更广泛领域的社会现象、事物、形成社会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整合、丰富内容;同时也有利于突破学习方式的单一性,改变单纯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参与,进而指导学生在基于自身的社会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其次,要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归纳、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主的学习中得到收益。

对学生而言,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或者说带有形成性评价的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

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可见,评价本身也具有教育的功能,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第三,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他人,以及生活态度、法律意识等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这些品质和能力的养成,既不是只在家庭或学校生活中形成的,也不是只懂得道理就可以完成的,它必然涉及到学生不同侧面和范围的生活体验。

因此,应当将其中有关内容的学习融于其他各个主题中进行。

要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对教学有用的资源。

我们在使用现有的资源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发现、利用教学过程中存在资源,并创造新的课程资源。

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使用、发现和创造资源的能力。

新课程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高素质的教师提供了展翅翱翔的天空。

感谢在座的领导在百忙当中倾听我们小组对课标的解读,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