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合集下载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分析

2. 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生活为对象, 通过学生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社 会和他人的联系,从态度、能力、 知识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 展。
3. 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学生个人生 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依据多元线 索以综合主题形式构建、组织学习 内容和学习活动。
4. 品德与社会课以学生为主体,强 调学习活动的实践性,通过体验、 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 施课程。
2、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儿童成长 服务,同时注意提供可拓展的空间。
(1)课本是发到学生手中的,是面向学 生,直接与儿童对话的,应该用儿童的 语言来表达,用儿童的色彩来描绘。
(2)兼顾“教”与“学”。教材的每一 个活动,或几乎每一个页面,都提出一 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提给学生的,也 是为方便教师组织教学而准备的,教师 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二、两课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以“主体德育论”和“生活德育论” 为理论基础。 2、以培养道德人格为德育目的。 3、以多种教材功能观取代单一教材功能 观,推进综合课程的建设。 4、以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结合, 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品德与生活教材特点
1.教材取材于儿童生活事件,反映 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
理念: 1、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 的重要追求 2、学校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 成长 3、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 学习活力 4、参与是儿童的权利
5、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6、低年级教育教学应与学前阶段相 互衔接,构筑儿童后续发展的基础 和动力
7、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并适应儿童能 力的多样性
( 1 )安排合理的梯度,相同内容虽重 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 2 )根据儿童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的实 际,以他们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采用跨 学科、融会综合的编写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10月23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由我们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老师来对《品德与社会》课标进行解读。

希望借着本次的机会,能进一步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与引领,使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师的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首先我为大家解读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赵海荣: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

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

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课程综合化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

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

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

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

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王咏梅:我同意赵老师的观点,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对设计思路这部分谈一下我的看法:二、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最新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及新旧版本比较解读

最新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及新旧版本比较解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四.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 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新课标对课程目标表述更加科学和清晰,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 和“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 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目标, 例如“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开设了10年, 这10年的实践证明,本课程设计 的理念先进、设计思路务实,课 程结构合理,在小学课程体系中 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功效。
课标组在对10年前《品德与社 会》课的出台背景,课程构建指 导思想,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 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做了较为 完整的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对 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 2011版《品德与社会》新课标。
(1)增加了“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爱 护国家遗产”等内容;
(2)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增加了 “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生活;网络安全、网络 道德、文明上网”等内容;
(3)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加了“尊重和平、 尊重他人权利”等内容;
(4)加强传统教育,增加了“敬仰民族英雄和 革命先烈,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等内容。
❖ 3. 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 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原:学习民主的)参与 集体生活。
❖ 4.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原还有认识、分析)社会事物 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原还 有选择),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加)
❖ 4. 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 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加),尊重不同国家 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doc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doc

放性。

(四)、面对新课标,到底怎么上课?
1、课堂上您真的关注学生了吗?
2、你是”教”学生还是”引导”学生?
3、你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吗?
4、你的教学环节是否过于饱满?
5、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如何整合?
五、如何理解课程资源。

1、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3、
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六、课改与发展性评价。

1、
基本内容。

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2、
基本理念。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重要的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全过程
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

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3、
发展性评价的特征
评价主体互动化。

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过程动态化。

4、
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 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 《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 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 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 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
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 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 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良好品德形成
(2)社会性发展
(3)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 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生》课程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
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 的儿童。
《品社》课程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 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 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 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 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 民奠定基础
品生课程内容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品社课程内容
一、我的健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2 评价建议 3 教材编写建议 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关于教学活动
1.开展多样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 过活动主动地进行构建,而不是 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
• 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要设计富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情境活动和探
究问题。
• 学习过程的领导者和推进者 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给学生方法和正确的
引导
有个中国姑娘早年嫁给了日本人,现住在广岛,孩 子在日本的学校读小学。
有一天,小孩参加完学校的爱国活动回到家中,突 然狠狠对母亲讲:我恨死中国人了,我要把他们全杀死! 母亲大惊,忙问怎么回事。小孩讲,中国人很坏,杀了 那么多日本人!母亲告诉他中国人没错,是日本人跑到 中国去杀中国人的。小孩辨说:我们一粒子弹只能杀死 他们一个人,但他们一颗原子弹要杀死我们几万人!母 亲纠正说,原子弹不是中国人投的,而是美国人干的。 小孩反驳道:那我还是恨中国人,他们很坏,都应该死! 母亲赶忙说:你不应该这么说,你妈妈是中国人,你的 身上流着一半的中国血!
大家猜猜这个八岁的孩子怎么回答?
他说:那我晚上睡觉时不要再挂蚊帐,我 要让蚊子把我身上的中国血全喝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5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5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5篇]第一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

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

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因此,要完成它的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切切实实实施这个标准。

现就本人在参与研制课程标准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谈点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意见。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

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

明确了它的位置,就能在编写教材和教学时注意上下前后的联系,避免重复与脱节。

同时,这段话还从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

这就是本课程的性质,它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首先看人文性。

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的社会活动,儿童的发展包含生理、心理诸多方面,而本课程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这就是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也是本课程的方向。

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

《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品德与社会》如何解读“新课标”作者:姚顺添一、新课标“新”在什么地方?《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关注教学观念的改变 1.整合教学与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一种”体验课程”,即: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2.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3..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交往: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共同分享理解,上课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关注教学资源的变革观点: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把教材当作圣经一样来解读是愚蠢的!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和谐发展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

途径:第一,社会调查。

跟踪和预测社会要求应具备的认知、技能与素质。

第二,反思学生能获益的各种资源状态,包括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种能力的发展;第三,拓宽校内外教学资源渠道和分享渠道。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主要途径: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制定参考性的践行计划。

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那么对综合课这个性质老师已不再陌生。

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地理、历史、科学等各科内容融入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课不再是纯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而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将品德、行为规则、法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融合,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根据课程性质和总目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延续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设置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展开,并注意到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及认知领域,将触角深到更加广阔而深远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六年级下学期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个学期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状态。

因此,从六年级下册的教材来看,更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学习,怎样生活,怎样与学校、家庭、社
会成员和睦相处,养成尊重他人、与人合 作、关爱他们等良好的习惯。
理 念 一
(三)课程基本理念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小学高年
理念2
学生的生活及其社 会化需求是课程的 基础。(生活是小 学高年级学生课程 的基础,是小学高 年级学生品德的来 源)
级学生的生活。 ♦课程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生活为基 础,但并不是生活得简单翻版,课程 的教育意义在于对他们生活的引导, 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
综合交叉 教学内容所包 括的社会要素 是综合的,所 涉及的社会领 域不是单一的, 是可交叉的。
螺旋上升
同样的内容在
后续年段可以 循环出现,但 学习要求,难
以小学高年级 学生的社会生 活发展为主线
度要提高。
要 素 生活 领域
社会环境(时间、空间、 社会活动(日常活动、文 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化、经济、政治等)
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 系、社会规则、法制、 制度)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 家人,感受父母的养育 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 亲情。
家 庭
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 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 的开支
学 校 社 区
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 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 了解学校的发展变 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 化...... 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开放性
C
课程内容 教学空间 课程评价
实践性
开放性
(三)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首先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
取向。
理念1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学会做人是课程的 核心。(确定了以 学生为主体的最核 心理念)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 与技能的培养的内在统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指导学生参与 活动。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设置《品德与社会》课。

这是一项巨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最主要意义是:通过开除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建国以来,我们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也有成就的。

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品德课。

现在这样设置,反映了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在两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优良的品德质。

课程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设计。

《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这种种教育的综合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内在的综合,同时,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
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能力与方法”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
将第二条中“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 的情绪和行为”改为“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 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将第三条中“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改为“积 极参与集体生活”等。为降低难度,符合小学生的实 际,删去“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要求, 第四条改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 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尝试 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点面结合”—“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 “面”是 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 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 层次不同,螺旋上 升。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二)“课程目标”部分
1、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的解读 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 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 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本课程的总目标。 这个总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由小学实施素质 教育的要求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总目标作为一个结构体,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了 规定: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新创 设的课程,也可以说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最 富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作为国家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在研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 尊重儿童的思想,关注儿童的生活,适应其发 展阶段和认知需求。同时力争使教学内容联系 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产生真实情感和共鸣,使 品德教育真正回归儿童生活。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3)“知识”目标解读 “知识”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 将“初步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初步理解个体与群 体的互动关系”改为“理解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了解 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删去“了解一些社会 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等。 其余各条主要是在行为动词上做了调整,以简化内 容,降低难度,便于教师把握。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成果性目标(需要成果) 体验性目标(只要过程) 创造性目标(还要“留白”)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2.教学目标的内涵与表述
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它决定教学活动的方向,并确定教学评价的依据。表述注意:
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 行为表现——可观察、可测量
行为条件——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 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等 表现程度——至少三分之二学生能达到60分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真正回归儿童生活 促进良好品德形成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解读
路桥实验小学
李文祥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背景
(一)、《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背景 本次课程改革着眼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 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制定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 其中的核心内容
2
3
4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在总目标的统领下,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核心,分为“情感、态度、价值 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层面。 (1)“情感与态度”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 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 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修订的主要内容与解读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修订具体涉及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前言” 理念与设计思路部分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 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 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 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实验稿1条: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2011年版第1条强调了“课程目标”和“教 学目标”的关系(3段,407字)
1.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宏观的课程目标(长期目标)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中观的单元目标
微观的教学目标(短期目标)
三类教学结果(目标)
4
控制了课程容量和难度,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新课标的主要特点
1
强化了中国特色; 突出了时代特征;
2
3
体现了国际视野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10年来,实验稿品德与社会课标对中 小学的品德教育有怎样的影响?您如 何评价课标实验稿的实验情况?
转变观念 深入实践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2) 能力与方法目标层面解读
♫♫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
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 体生活。
♫♫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定位:中高年级。 定性: 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 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 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
二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2、课程理念
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未作大的调整,只对文字做了局部调 整和重新梳理,使之更简洁。如:将“学习做人”改为“学会 做人” ;增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的 表 述;将“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改为“学生的生活及其 社会 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使之更符合课程名称,和品德与生活 课 的表述有所区别;将“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改为“提高德 育的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1)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2)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3)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 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时代要求。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与时俱进,推进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特征;
2
突出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3
反映时代精神,合理吸收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新成果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1、课程性质
一是从总体上修改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良好品德 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并列的提法。
二是关于课程性质的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 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 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并从综合性、实践性、 开放性三个维度具体阐述了课程性质,使表述紧扣“性质”的 含义,删除《标准(实验稿)》中目标的表述,避免前后重复。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第二,为易于教师理解,清晰了设计中“线 一面-点”的关系以及年级间的递进关系,对 “螺旋上升”的表述做了修改。
第三,删除了课程关系图和结构示意图等,使 之更简洁。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
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修订组收集到的有关实验稿课标的反 馈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此次修订体现了 哪些原则?
1
标准与内容有距离
2
理念变成实践操作策略有一定的难度
3
建议不够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
4
对教师作用及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定位不够清晰。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修改的理由:
◆源自一线教师的困惑; ◆强调所呈现的教学指导建议要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进一步细化了教学中应该把握的内容; ◆为了追求品德与社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教育 思想观念的转变,大范围引导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方式的转变,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随着改 革的深入推进,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的地方。如有些学科容量偏多,难度偏大;有些学科 具体内容体现循序渐进的梯度不够;相关学科、学段 间的衔接有待加强等。课程标准有待修改完善。
------课标修订组长高峡
开学生“幸福梦”的新征程
修订的内容解读
修订的基本原则
修订的基本思路
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
此次修订体现的具体原则是什么?
1 体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性
2
立足课程改革创新 体现与时俱进的特征与原则 落实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要求
3
4 5
贯彻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教育公平的原则
开学生“幸福梦”的新征程
课程内容中行为动词的分类与含义 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和行为动词
学习 水平 说明 行为动词
了 解 理 解
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 初步了解、了解,知道等 并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 说出、写出、背诵、选出、举 例说明对象。初步了解,则要求学生 能说出或 例、列举、了解、复述、描述、 写出实例、对象的基本特征。 识别、辨认等属于了解层次的 。 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描述 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不同对象之 间的区别 和联系;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 成对所学内容的初步认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要 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 步分析 所学内容的因果关系、是非曲直、利弊得失、 影响意义,并能够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 懂得、说明、辨析、列举等; 解释、说明、阐明、分类、归 纳、概述、概括、判断、整理 等属于理解的层次 能够,学会,具备,参与等; 分析、比较、探讨、讨论.、 质疑、总结、评价等属于运用 的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