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12367

合集下载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作为一年级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与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解读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

一、课程目标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勤奋努力、自尊自信的品质,使其具备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一)个人品质的培养1. 基本礼仪:向他人问候、感谢、道歉等基本礼仪行为的学习和实践。

2. 自控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如准时上学、自觉完成作业等。

3. 诚实守信:明确诚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遵守诺言,讲信用,并引导学生辨别真假信息,不随意传播谣言。

(二)人际交往的培养1. 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与同学一起完成课堂任务,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2. 与人沟通与交流:教授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三)社区和环境意识的培养1. 爱护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爱护植物、动物和环境的意识,通过参与环保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2. 尊重多样性: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增强学生的包容性和多元文化意识。

三、教学方法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性。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实地考察、参观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评价方式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学习成果和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结起来,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勤奋努力、自尊自信的品质,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10月23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由我们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老师来对《品德与社会》课标进行解读。

希望借着本次的机会,能进一步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与引领,使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师的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首先我为大家解读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赵海荣: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

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

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课程综合化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

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

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

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

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王咏梅:我同意赵老师的观点,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对设计思路这部分谈一下我的看法:二、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四.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 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新课标对课程目标表述更加科学和清晰,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 和“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 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目标, 例如“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开设了10年, 这10年的实践证明,本课程设计 的理念先进、设计思路务实,课 程结构合理,在小学课程体系中 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功效。
课标组在对10年前《品德与社 会》课的出台背景,课程构建指 导思想,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 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做了较为 完整的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对 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 2011版《品德与社会》新课标。
(1)增加了“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爱 护国家遗产”等内容;
(2)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增加了 “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生活;网络安全、网络 道德、文明上网”等内容;
(3)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加了“尊重和平、 尊重他人权利”等内容;
(4)加强传统教育,增加了“敬仰民族英雄和 革命先烈,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等内容。
❖ 3. 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 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原:学习民主的)参与 集体生活。
❖ 4.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原还有认识、分析)社会事物 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原还 有选择),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加)
❖ 4. 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 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加),尊重不同国家 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分目标: 分目标:
• (三)知识 •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 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 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识科学技术 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 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 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 就。 •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 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 “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一条主线” • “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 点面结合” 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 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 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 •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 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 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 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 螺旋上升。 螺旋上升。
(五)、我是中国人
• 9.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家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 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 10.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 产劳动的的情况。 • 11.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 1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 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 13.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 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 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 14.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 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 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生》课程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
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 的儿童。
《品社》课程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 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 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 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 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 民奠定基础
品生课程内容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品社课程内容
一、我的健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2 评价建议 3 教材编写建议 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关于教学活动
1.开展多样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 过活动主动地进行构建,而不是 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
• 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要设计富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情境活动和探
究问题。
• 学习过程的领导者和推进者 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给学生方法和正确的
引导
有个中国姑娘早年嫁给了日本人,现住在广岛,孩 子在日本的学校读小学。
有一天,小孩参加完学校的爱国活动回到家中,突 然狠狠对母亲讲:我恨死中国人了,我要把他们全杀死! 母亲大惊,忙问怎么回事。小孩讲,中国人很坏,杀了 那么多日本人!母亲告诉他中国人没错,是日本人跑到 中国去杀中国人的。小孩辨说:我们一粒子弹只能杀死 他们一个人,但他们一颗原子弹要杀死我们几万人!母 亲纠正说,原子弹不是中国人投的,而是美国人干的。 小孩反驳道:那我还是恨中国人,他们很坏,都应该死! 母亲赶忙说:你不应该这么说,你妈妈是中国人,你的 身上流着一半的中国血!
大家猜猜这个八岁的孩子怎么回答?
他说:那我晚上睡觉时不要再挂蚊帐,我 要让蚊子把我身上的中国血全喝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力3、知识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

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

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

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因此;要完成它的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切切实实实施这个标准..现就本人在参与研制课程标准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谈点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意见..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明确了它的位置;就能在编写教材和教学时注意上下前后的联系;避免重复与脱节..同时;这段话还从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这就是本课程的性质;它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首先看人文性..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的社会活动;儿童的发展包含生理、心理诸多方面;而本课程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这就是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也是本课程的方向..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课程属于新的德育课程..再看综合性..在“课程目标”部分;总目标之下还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就获得了有关这事物的知识和能力..所以;这三方面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着个体发展的..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教学;也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抽象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综合性也表现在课程内容部分..内容标准的每一条;几乎都包含了课程分目标的三个方面..如“我在成长”部分第8条“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其中;安全常识和安全意识是“知识”目标;自护自救是“能力”目标;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以“内容标准”实际上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内容化..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还表现为;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见前言..“内容标准”的每一条都很难说它纯粹属于某一学科;因为;它不是按照学科体系的知识点呈现的;它要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情感态度培养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最后;在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第一条教学建议就是“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这也是综合性的表现..总之;只有牢记课程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才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二、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本课程基本理念之二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所以儿童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础..尤其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儿童的社会生活..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的;如“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有关的社会常识以散点式安排;即根据儿童生活的实际;打破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知识原有的学科逻辑;将各种知识分散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全面;只求其与生活的连接..这与过去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遵循学科体系来组织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一些根据本课程标准编写并审查通过的新教材;就用儿童生活中的话题作为教材的主题或课题;如我们都有发言权教科版、我不耍赖苏教版、欢欢喜喜过春节人教版等;使儿童感到亲切..这些内容正是他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正是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根据这一理念;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为此;本课程的教学应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不断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教材的编写有个过程;教材内容总是相对滞后的;而社会的发展是永不停步的;所以;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与时俱进..教学的空间也不能仅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这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情感会不断加深、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知识不断积累;从而会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是“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作为新的德育课程;应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但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和奠基阶段..课程目标也规定为“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基础性正是区别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历史与社会课的特性之一..同时;基础性的东西才能实现有效性;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学生需要与可能的;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是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基础性特点集中反映在课程目标上;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是初步的社会生活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最基本的做人准则..在各个分目标中;用得最多的词就是“初步了解”、“简单了解”、“初步具有”、“初步掌握”、“初步形成”、“学习”等等..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双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分享观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难同当难减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基础性表现在“内容标准”部分;则是以一个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础道德为选择内容的标准..不求全面;不求系统;而是根据学生探究社会生活的主题需要;选学有关知识;培养必要的能力..例如游览祖国的名胜古迹是每个人的向往;也是当今不少人的生活实际..那么;这些名胜古迹在哪里要学会看地图..为什么会有这些名胜古迹这就与我国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有关;与我国历史上朝代的变更、劳动人民的创造有关;就应学习相关的知识..出游需要交通;这又会涉及到交通工具的种类;交通的发展变化;要有看交通路线图的能力..此外;出游时还应注意文明礼貌、遵守秩序、爱护文物和保护环境等等道德规范;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等等..总之;生活实际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社会生活是综合的;我们的教学也是综合的;不分哪是品德;哪是地理;哪是历史..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应是高尚的、先进的生活方式;它代表了广大人民今后生活的发展方向;起到指导生活的作用..至于较系统的分学科学习;则是到初中以后再进行..四、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也是它的显着特征..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授—受”为特点..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现象;忽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灌输式、被动式学习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性格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可以说;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一个巨大障碍..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能按照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是为了“学”..所以;这次课程改革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谈教学的改革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样;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也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儿童与各种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假如没有儿童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转变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乃是实施本课程的根本条件..自主学习就是要克服“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弊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出一定的道理..自主学习的特征是:学生十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并作好了学习准备有目的学;有兴趣、有感情的投入学习;并能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想学、主动学;知道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还能根据学习需要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会学;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检查、总结、评价和补救有效的学..这样才是在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为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要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观察、调查、搜集、记录、归纳、分析、体验、感悟、探究等自主学习的方法..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老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与自主学习相配合的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是新的学习方式在另两个维度上的反映..合作学习是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相对应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优越性是:给全体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合作学习中的人人参与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发展..探究学习是儿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观察、调查、实验、讨论、实践、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法去主动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从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与它相对应的是“接受学习”..通过探究学到的知识、懂得的道理容易内化为儿童自己的东西;更何况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所以;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性学习..需要说明的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并不是学习方式的全部..对于某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活动并不是绝对排斥教师的传授与讲解;儿童的自主学习还必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因为;儿童毕竟不是成熟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成年人的引导与帮助..例如探究的话题、信息的搜集和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等..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导向..对于一些学生不易探究的间接知识;也可以通过教师讲解传授;关键在于;教师的讲解应当是能调动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当学生的思维能跟随教师的语言;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时;他们同样是在自主学习;而不是机械被动接受..总之;本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只有根据本地区、本校和具体学生的特点和条件;将多种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有效地达到“内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至于课程标准提供的“活动建议”;也不过是众多学习活动中的一部分;相对于某一项“内容标准”来说;它们不是唯一的;呈现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选择、思路和参考;丰富的教学活动还需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和创造..五、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因此;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在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都做出了改革..本课程的评价不带有甄别和选拔的性质;它的根本目的是“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其性质是“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它的功能有两方面;一是对教师而言;具有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可以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课程目标到达度、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成绩与需要以及存在问题做出诊断;以供教师找到教学中的症结所在;找到对策;使日后的教学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从而不断提高课的教学质量..一是对学生而言;具有强化与教育功能..教师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和肯定;强化了其积极因素;对于学生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使他们明确了努力方向;这样;评价对教师和学生都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的内容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即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及学习结果即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三方面..明确把学习态度、能力和方法列为评价内容;是为了确保全面实现本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与这次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的;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关注..过去;评价只看学习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又是偏重于对当时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管学生的进步程度..评价内容的这一变化;体现了评价重心的转移;从过去过分关注学习结果逐步转向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往往只看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而不关心这个答案是如何获得的;也容易只以一个标准来衡量有差异的个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努力与不同发展..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面向未来的、重在发展的评价..这种评价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做出的努力和获得的进步;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正确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这样;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当然;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的评价;尤其是品德与社会这样一门综合课的评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还没有一套现成的、成熟的评价方案..无论是对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第一线的教师来说;都是新的课题、新的挑战;课程标准只是提出了要求;如何实现;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努力加以解决..即使是有关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评价;也要探究新方法;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防止死记硬背和加重课业负担..在评价方式与方法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强调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主体;不仅有教师、同学和自己;还可以有家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对学生做出较全面的、准确的评价..必须改变过去教师评学生;一个人说了算的评价模式..评价的方法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本课程更强调质性评价;课程标准上倡导的几种方法都属于质性评价..当然;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并不是固定的;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包括课程标准上没有提到的“书面测试”方法;也是可以使用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综合地运用这些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使其更加完善;以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六、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为了在素质教育中加强德育;更好地发挥本课程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课程标准专门对课程管理提出了一些刚性要求..这就是:1.开足课时;配齐教师课程标准要求“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并按照班级数额和课时要求配齐教师..”这个规定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以往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的学校往往认为原思想品德、社会等课都不是“主课”而随意削减..尤其是到考试阶段;即使开设也早早结束课程;让出时间给语文、数学等“主课”..现在明确规定不可以;必须严格开足课时;配齐教师..2.加强培训;提高师资配齐教师还只是第一步..品德与社会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为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从个人身心、家庭、学校一直涉及到国家和世界;包含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力和做人的正确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对任课教师的人品与学识均有较高的要求..何况课程的新理念要求教师灵活地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研究的话题;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要实行活动式、开放式的教学等等;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因此;各学校不仅安排教师时要选择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而且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地方的教研部门也应配备专职教研员也属配齐教师的方面;加强对这门新课程的教学研究;与第一线的教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改革进取;不断创新;使这门综合课程的教学日臻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设置《品德与社会》课。

这是一项巨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最主要意义是:通过开除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建国以来,我们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也有成就的。

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品德课。

现在这样设置,反映了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在两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优良的品德质。

课程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设计。

《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这种种教育的综合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内在的综合,同时,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

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

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

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

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

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

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

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经过对广大的调查研究,经过专家的论证,提出了将原《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整合成一门综合课――《品德与社会》的设想。

综合后的《品德与社会》课能体现原两门课的优势,使品德教育有个载体,使社会知识有了灵魂,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小学教育。

2、综合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这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弊端,设置综合课程。

课程综合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各国逐渐流行起来的。

因为,许多影响全球的问题(如环境,人口等)需要依靠学科联合起来综合解决,况且课程综合化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

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

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

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彼此割裂地“铸造”学生人格而无效的局面,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程性质分析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他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

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中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科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

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

课程标准在这部分第二段进一步说明了本课程的特性:1、综合性。

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

2、经验性。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

这里阐明了学生是在活动中,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的,是主动参与式的学习,它不再是灌输式的,被动式接受的教和学3、基础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能力,只是为了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础性应是区别于初中的《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课的特性。

三、设计理念诠释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研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这就是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根本目标(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理念之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理念之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四、设计思路说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具体来说:1、一条主线。

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什么?是儿童的社会生活。

因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苏伊,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紧紧围绕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的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如“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

而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那是以社会需要为主线来设计的,形成学科化的概念体系。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课程体系。

2、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

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线路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要点;“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等等;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体,如“我与家庭”,“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也都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

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

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设计的要素都相等,但是大体上都有,我们按“面”选择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裂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3、综合交叉。

本课程的综合性除了在课程目标上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这在内容上是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融合外,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则是将社会生活各要素综合.在现实生活中,各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如社会环境是工业城市,则工厂劳动成为主要的社会活动,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团队合作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儿童在某个社会生活领域中设计的社会要素也不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所以在安排内容要点时,不明显的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面。

如“我是中国人”部分第8条(课标14页)“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

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

”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括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

交叉也是综合性的反应,它表现为各主题所含内容之间的交叉和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交叉。

如“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现属于“我与学校”领域,但学校的发展变化既可以是当地,本校的情况,也可以是中国或世界学校发展变化的情况。

这样,就出现了“学校”,“祖国”“世界”三个领域的交叉。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是“我是中国人”部分的内容,但遇到灾害时的互助是跨国界的,国际红十字会的作用就在于此,这样它与“走进世界”部分的有关内容就交叉了。

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

它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分科教学的界限,将相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成为一门全新的的综合课程。

4、螺旋上升。

这是关于教材编写时各部分内容分布的设计思路。

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

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很近,但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容易;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

所以,我们认为“内容标准”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教材的编写却不应该机械地按照“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一一安排,而应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

如“走进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看上去谈世界经济是很深奥的,但在学习社区的商业网点时,发现美国的“麦当劳”法国的“家乐福”开到了中国;购物时看看商品的产地,就知道有的大米产自泰国,有的电视机产自日本;学习家乡的特产时发展家乡的大蒜竟畅销国外等等,也都能体会到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