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保护土壤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2. 7.保护土壤 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2. 7.保护土壤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c4c3fb915f804d2b16c1df.png)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教案单元:第二单元《研究土壤》课题:7《保护土壤》课时:1 一、教材分析在本课中,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土壤与人类及动植物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土壤造成的危害,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并从自身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保护家乡的土壤。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读图与讨论,了解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包括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安身之所,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第二部分,通过阅读资料和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认识到植物对于保护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失去植物保护的土壤会出现怎样严重的问题。
第三部分,通过读图与讨论,了解人类的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哪些行为是在努力保护土壤。
第四部分,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并指出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二、学情分析对儿童来说,土壤是非常好的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载体。
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地有过与土壤亲密接触的经历。
他们在低年级学习了《石头与泥土》《土壤与生命》两个单元,通过挖泥土、玩泥巴、栽小葱、养蚂蚁等活动积累了很多感性经验和对土壤的直观认识。
但受限于认识水平,对于“土壤”这个科学概念,中年级的孩子还有很多不解之处。
学生对土壤的保护很少关注,植被对于水土流失的抑制作用更少了解。
这些都是教学的切入点。
三、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够列举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都做出了哪些贡献;能够列举说出人类的哪些行为在破坏土壤,哪些行为在保护土壤;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2、科学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完成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并通过对比得出结论,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3、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的过程及结果的探究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保护土壤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土壤。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保护土壤(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保护土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c0fce380eb6294dc886c06.png)
7.保护土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保护土壤》这一课是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情况,并且知道有无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
通过分析讨论土壤和自然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会产生的两种不同影响,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说出土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对于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够了解。
本课通过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学生认识到植被在保护土壤中的重要性。
在模拟实验环节中,学生通过引导能够说出对比实验的部分要求,但并不能够将对比实验的步骤表达清楚。
因此本课就将水土流失实验作为思维焦点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思维目标。
科学知识:1.通过讨论分析,知道土壤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各种人类活动,能够辨别并说出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益害及其原因。
3.通过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意识到植被和土壤保护的相关性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比较水土流失实验现象,发现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2.通过讨论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初步树立对比实验地概念。
科学态度:1.能够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地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土壤是人类的重要,树立保护土壤地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水土流失和有无植被有关【教学难点】根据材料公平地设计水土流失实验步骤【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水土流失装置,水,花洒。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经过了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在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的土壤。
请小朋友们看几幅图片分别说一说,土壤到底有什么作用?2.出示雨林图片,这里植物的长势特别好,蚯蚓也在土壤里安了家。
西瓜地以及制作陶瓷的陶土图片。
3.请学生回答之后,再请各小组具体分析讨论:土壤对动物、植物、人类的不同贡献?4.小结: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
七十种减少土地污染的方法
![七十种减少土地污染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005d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4.png)
七十种减少土地污染的方法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污染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土地污染对人类的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减少土地污染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七十种减少土地污染的方法。
一、土壤保护与修复1. 废弃地的修复。
对于已经被废弃的土地,可以通过沉积物的清除、土壤堆肥的添加以及植物恢复等方法进行修复。
2. 植物修复。
通过植被的选择和种植,可以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促进土壤的恢复和保护。
3. 土壤重金属的处理。
采用生物浸出、化学萃取等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4. 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有助于减少土地污染的发生,将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并减少土壤损失。
5. 建立土壤保护区。
通过建立土壤保护区,限制开发和污染源的扩散,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农业环保措施6. 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采用有机肥料和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对土地的污染。
7. 农作物轮作。
农作物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营养,减少土地污染的发生。
8. 秸秆还田。
将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土壤健康和保护。
9. 高效农业灌溉。
采用高效农业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等,减少用水量,降低土壤中的化学物质浓度。
10. 农田复种。
在农田休耕期间,进行农田复种,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污染。
三、工业排放控制11. 合理排污。
工业企业应该合理排放废水和废气,减少对土地的污染。
12. 严格环保监管。
加强环保监管,强制工业企业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生产,避免土地污染的发生。
13. 排放治理技术。
采用污水处理设备、烟尘净化器等先进排放治理技术,减少工业废弃物对土地的污染。
14. 循环经济。
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土地污染的产生。
四、建筑行业减排15. 建筑垃圾处理。
严格控制建筑垃圾的排放和处理,加强对建筑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
16. 环境友好材料。
选择环境友好材料进行建筑,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7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7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1c7b96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0.png)
7.3.3污染土壤修复 7.3.3.2生物修复
7.1土壤概述
7.1.4土壤自净
常州外国语学院“毒地”事件 常州外国语学校自2015年9月搬到新校址后,先后有493名学生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甚至有些学生查出患有白血病、淋巴癌等恶性疾病。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而罪魁祸首疑为学校北边的一片化工厂旧址,据前员工证实,2008年至2011年,化工厂曾将数量不明的生产废料填埋到地下,随后掩上泥土,生产废料包括蒸馏残渣和废有机溶剂,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之列,使得这片地块土壤中的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以及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它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7.3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
7.3.3污染土壤修复 7.3.3.2生物修复
②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绿色植物及其共生微生物提取、转移、吸收、分解、转化或固定土壤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把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从而达到土壤净化的目的。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技术,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过程中。
7.2土壤环境污染
7.2.1土壤环境污染及其特点
7.2土壤环境污染
7.2.1土壤环境污染及其特点
(1)隐蔽性和滞后性 (2)累积性 (3)不均匀性 (4)不可逆性 (5)难治理性
7.2土壤环境污染
7.2.2土壤污染物及其来源
无机污染物包括重金属、酸、碱等,以重金属为主,如镉、汞、砷、铅、铬、铜、锌、镍,局部地区还有锰、钴、硒、钒、锑、铊、钼等。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而且可为生物富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其自然净化过程和人工治理都是非常困难的。此外,重金属可以被生物富集,因而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危害。 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化学农药。目前大量使用的化学农药约有50多种,其中主要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酶类、苯氧羧酸类、苯酚、胺类等。此外,石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甲烷、有害微生物等,也是土壤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7.保护土壤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7.保护土壤](https://img.taocdn.com/s3/m/3823de41f90f76c660371aad.png)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模拟实验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雨、地 面物质组成和植被四个方面。
2、人为因素:人类破坏、人口增加
修筑梯田:
修梯田后田地 的坡度减小,水的侵 蚀作用减弱;田埂 稍高于梯田面,能够 保证水肥不易流出 这块田,起到保持水 土的作用.
砍伐森林:
地表土壤缺乏植 被保护,土地沙 漠化,遇到大雨 就会发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
轮作、休耕:
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 单一营养物质被吸收 减少土壤板结,重茬 病害等
休耕是为了让土地休 养生息,通过用地养 地结合来巩固提升粮 食产能。
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做什么?
植树造林 宣传环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保护土壤
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 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
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
人类居住
制作砖瓦、陶器
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 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 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又会 怎样呢?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7.保护土壤》说课稿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7.保护土壤》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a0c4c7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d.png)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7.保护土壤》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保护土壤》是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了解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土壤的意义;二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学会从身边做起,保护土壤;三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身边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土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以及保护土壤的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了解土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土壤。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土壤的意义;学生能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学会从身边做起,保护土壤。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树立环保意识,关爱自然,保护土壤。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了解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土壤的意义;学生能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学会从身边做起,保护土壤。
2.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并学会保护土壤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直观展示土壤的特点和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土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课的主题。
2.探究土壤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途径,了解土壤的组成和作用,认识到土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的负面影响,认识到保护土壤的紧迫性。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7、保护土壤 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7、保护土壤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d68634fc4ffe473368abed.png)
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要经过无害化处理之后,再排放。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土壤对于动动植物和人类有非常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要多植树,保护土壤,少破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总之一句话,保护土壤,人人有责,只有我们全社会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将保护土壤落到实处,才能使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美好。
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记录单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解释
结论
学生分小组进行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相机指导。
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本小组实验情况,以及实验的结论。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记录单。
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记录单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无植被的土壤,水流下来的速度快,并且多;
有植被的土壤,水流下来的速度慢,并且少。
教学难点
懂得植物对土壤的保护作用,了解保护土壤的重要性,树立起保护土壤的意识和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做水土流失模拟试验的实验材料、实验记录表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周围土壤的保护情况,初步了解。怎样才能保护土壤。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一、复习导入
上一课,我们学了第六课——肥沃的土壤,谁能说一说,土壤的肥力主要看土壤中的什么?腐殖质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出示课本中修筑梯田、砍伐森林、轮作或休耕、开窑烧砖等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四幅图片,并且想一想,这些活动会对土壤产生什么影响?
全班交流
图片一:修筑梯田
教师出示修筑好的梯田图片,并且出示介绍梯田的有关文字。
学生读一读,体会修筑梯田有利于保护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修筑梯田这种做法,是积极有意义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7 土壤的保护丨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7 土壤的保护丨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0ba53716fc700abb68fc62.png)
《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对土壤的成分,土壤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土壤的贡献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能够意识到土壤正在别破坏的事实,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猜测土壤被破坏的原因,能够用实际行动探讨保护土壤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对土壤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是停留在表面,另外有很多学生对土壤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并没有意识到土壤的重要意义。
另外,学生平时很少直接接触土壤,因此本课提供了很多的素材,从更多视频,让孩子加深对土壤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能够对土壤的破坏原因以及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3、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4、讨论并交流保护土壤的方法,使学生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意识到土壤的重要性。
难点:能够对土壤的破坏原因以及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教具:多媒体课件、土地资源情况统计图、带有草根的植物、水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以及动植物共同的家园,那么想一想,地球上的土壤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什么呢?生:为我们提供了木材。
因为有了土,树木才能长出来。
生:有了土壤才能有食物,比如说香蕉,在土里种香蕉树,可以给我们结香蕉吃。
生:动物也离不开土壤。
土壤让植物生产出果实,动物吃果实才能生存。
生:屎壳郎把卵产在土里,如果没有土,它就没地方产卵。
生:土壤给了我们生命。
因为如果地球表面仅仅有岩石,即使有大海,我们人类没有植物,也会死掉。
师:看来大家对土壤的贡献了解得挺多。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再一次感受土壤给我们带来的的巨大贡献,并且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土壤呢?视频(土壤的贡献)师:孩子们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啊?谈谈感受,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土壤。
生:我感觉土壤的贡献比我们人类的贡献还要大。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保护土壤》课件ppt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保护土壤》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c7f0e73c1ec5da51e2707a.png)
如何保护土壤?
1.植树造林 2.环保宣传 3.适度施肥 4.分类烧垃圾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
7.保护土壤
土壤对动物、植物、人类都有什么贡献呢?
土壤为植物 生长提供了养 料、水分,为 动物生存提供 了栖息地。土 壤与人类生存 所需要的粮食、 蔬菜等食物息 息相关。
对比明显的河水图片
黄河
长江
黄河岸边
植被
长江岸边
探究:黄河土壤流失可能和植被有关系吗?
水土流失实验装置
பைடு நூலகம்验步骤
注意事项:
用相同力度 挤压瓶体哦!
将土壤流失装置露出一角,保证瓶口 流出的水,可以全部流入空烧杯内。
模拟雨水装置抵住瓶子顶端。
我们看到:无植被的土壤,水流下来得快,且多。 有植被的土壤,水流下来得慢,且少。
结论:植被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缺少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
在没有植被的情况下,既会造成土壤流失,还会降低土
壤蓄水能力,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水土流失。
为什么有了植被以后,水土流失会变少呢?
人类活动对土壤是好是坏呢?
砍伐森林
过渡轮开轮作采作休地耕休下耕水
开窑烧砖
修筑梯田
水土流失情况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需要成千 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7.保护土壤
![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7.保护土壤](https://img.taocdn.com/s3/m/320e74c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8.png)
这些活动对保护土壤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可以“买走”树,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
做保护土壤小卫士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
7.保护土壤
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哪些贡献?
植物生长
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
动物安家
生产粮食
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
种植蔬菜
土壤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可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土壤资源正在遭到破坏,导致土壤流失、土壤退化等。而土壤流失还会加剧水资源的流失,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土地荒芜、环境恶化。
土 壤 沙 化
土 壤 流 失
土壤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可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土壤资源正在遭到破坏,导致土壤流失、土壤退化等。而土壤流失还会加剧水资源的流失,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土地荒芜、环境恶化。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7 保护土壤课课练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7 保护土壤课课练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4f8b7e4b35eefdc8d333fc.png)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7 保护土壤课课练课时练习7 保护土壤基础达标练练全基础知识轻松实现达标1、填空题。
(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为动物生存提供________。
(2)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________,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
(3)土壤流失还会加剧________的流失,久而久之,就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1)废电池对土壤有害,我们不能随意丢弃废电池。
()(2)塑料没有毒性,埋在土里没有什么影响。
()(3)喷洒农药消灭害虫,对土壤没有影响。
()(4)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须保护。
()3、选择题。
(1)能保护土壤的活动是()。
A. B. 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B.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和保护土壤C.土壤太脏了,我们不应该研究土壤(3)植物能保护土壤是因为植物的()能固着土壤。
A.根B.茎C.叶(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是地球上动植物生存的基础B.陶瓷是土壤烧制而成的,经过处理我们可以把陶瓷重新变成土壤C.为了保护土壤,我们要保护地表植被4、连线题。
请将下列人类的活动与对应的结果连线。
轮作或休耕砍伐森林保护土壤修筑梯田破坏土壤开窑烧砖能力提升练练会综合能力快速提升成绩5、操作题。
(能力指数★★★)小北在科学课上做了下面的实验,请你将实验补充完整。
问题:_______与水土流失有什么关系?实验步骤:(1)取两块同样大的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有。
(2)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自然界的降水情况。
(3)观察并记录看到的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现场土壤保护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土壤保护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e06973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7.png)
施工现场土壤保护控制措施在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壤往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施工可能会对地下结构、土壤、植被以及水体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土壤。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施工现场土壤保护控制措施。
1. 保持土壤表层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深度超过10cm的土壤被移走或者破坏不会对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当施工时必须保留地表层土壤。
地表层保持在原位是保护土壤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如果无法保持地表层,需要采用其他适当措施,如使用防护膜等保护剂,以尽量减少对土壤的影响。
2. 架设临时道路施工期间,临时道路的架设可以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道路应该用沥青、水泥或者砂砾铺设。
在施工期间,道路应该保持清洁,以减少对周边树木以及土壤的影响。
3. 使用防护垫或护栏在构造道路或其他工程构筑物时,需要加以保护的植被和土壤应该覆盖一层防护垫。
这可以保护植被免于枯萎,以及减少土壤的废弃。
护栏可以防御一定种类的施工机械,以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伤害。
4. 控制泥浆洒落大量的泥浆对土壤和周围环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施工现场需要将泥浆集中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泥浆收集和处理设备中,应该确保使用环保规范的处理方式。
5. 晒干污泥施工期间的大量污泥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千万不要将大量污泥清理到地面上或水源以及邻近土壤中,应该使用晒干污泥方法将其转化为固态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保护河流和其他水源施工现场必须确保不会因为施工活动对河流和水体造成影响。
施工期间必须在每一个滋生有水源的区域进行防护。
为此,必须使用沟渠和隔离栏,以减少土壤、建筑材料、泥浆以及其他废弃物进入河流和水源。
7. 填埋废弃物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可以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应该化废为宝,减少浪费,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填埋不能造成对土壤和环境不良影响。
8. 确保采光在一些高层建筑项目中,为了保证采光,经常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工程。
《保护土壤》作业设计方案
![《保护土壤》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b4805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c.png)
《保护土壤》作业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
本作业设计主要针对初中生学习《保护土壤》这一环境保护知识点,通过设计一系列的作业任务,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土壤的作用、保护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土壤等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土壤的作用和重要性;
2. 了解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3. 掌握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
4.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作业设计
1. 任务一:土壤的作用与重要性
要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介绍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提交时间:5天后
2. 任务二: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要求:观看相关纪录片或视频,总结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
提交时间:7天后
3. 任务三: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
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或事例,总结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是个人行为、政府政策或科技手段等方面。
提交时间:10天后
4. 任务四: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实践
要求: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写出至少5种保护土壤的具体措施,并采取实际行动在家庭或学校中实践。
提交时间:15天后
四、评价标准
1. 作业内容全面、准确,表达清晰,逻辑清晰;
2. 能够理解土壤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3. 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
4. 能够实际行动,贯彻环保理念。
五、教学反馈
1. 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要及时、客观、公正;
2. 针对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第7课 《保护土壤》实验解析
![第7课 《保护土壤》实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04be7ea8114431b90dd869.png)
第7课《保护土壤》实验解析
【实验名称】
研究植被与土壤流失的关系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发现植被能有效降低土壤流失。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长方形塑料盒(2个)、洒水壶、土壤、草皮、小铁锹、秒表。
【实验步骤】
1.在两个塑料盒中分别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个盒子里的土壤上没有草皮,另一个盒子中的土壤上有草皮。
2.用同样的洒水壶给两个盒子中的土壤洒水。
3.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4.实验结束,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植被能有效降低土壤流失
【注意事项】
1.两个盒子中的土壤,在质地、长、宽、厚等方面保持一致。
2.洒水时保持的洒水时间、高度、水量一致。
3.教师要引导学生分辨两个实验装置中的异同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对比实验的注意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7 保护土壤 (课件)(共14张PPT)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7 保护土壤 (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8015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2.png)
土壤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呢?
种植粮食
提供蔬菜
小结:
变化中的大草原
变化中的大草原
这样的草原还美丽吗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
土壤流失
土壤沙化
今天,土壤正在受到 流失 和 沙化 的威胁。
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对土壤造成伤害?
开窑烧砖 过度放牧 砍伐森林
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些什么呢?
植树 造林
植树造林真的可以改善土壤吗?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
7.保护土壤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土壤?
土壤对动物有哪些贡献呢?
土壤静静地在我们的脚下,它真的那么安 静吗?蚯蚓默默地在土里钻来钻去,吞食着土 壤又排泄出来;一些蚂蚁的家也安置在土壤里, 它们终日忙忙碌碌,辛勤劳动着。冬天就要来 了。捉害虫的高手——青蛙,要躲进土里冬眠 了。而更多的动物,它们有大有小、有长长的 有圆圆的、有的长须有的长螯,有吵闹的有不 声不响的,有的躲进深深的土壤里,有的从土 壤里钻出来蹦蹦跳跳。它们的家就在土壤中, 世世代代生长着、繁衍着。在一平方米的土地 上大约有五万个小动物……
土壤的保护教案及反思
![土壤的保护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6fe548358fafab068dc02c8.png)
7《保护土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四节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物质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的要求,了解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的作用,知道植被对保护土壤有作用,并如何去保护土壤。
本课的教学活动由土壤对动植物的作用引入,到研究土壤的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并让学生知道人们的乱砍乱伐和无节制的使用土地等行为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不让土壤流失。
教材由三个主要活动构成:1.了解土壤的价值,即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的作用;2.研究土壤流失与植被的关系;3.保护土壤的措施。
三个活动依次递进,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经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土壤,在学习过程中也了解了与土壤相关的一些知识,可以说学生对于土壤已经有了一些经验。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土壤的分类、土壤的成分,土壤中的营养从哪里来,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但对土壤的其他作用就不是很清楚,对于土壤流失的原因已经如何保护土壤就不知道了。
【教学目标】1.能够列举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
2.通过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3.能列举并说出人类的哪些行为在破坏土壤,哪些行为在保护土壤。
4.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重点】通过做水土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度】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准备】课件、土壤、小铲子、塑料水槽、洒水壶、秒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了解土壤的贡献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与土壤相关的知识,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土壤。
(1)学生当模拟讲解员,向大家介绍土壤。
要求:先说自己介绍的是土壤哪一方面的知识,然后再具体介绍。
全国生态日 保护土壤资源标语
![全国生态日 保护土壤资源标语](https://img.taocdn.com/s3/m/8332d0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7.png)
全国生态日保护土壤资源标语
1.珍爱土壤,就是珍爱生命。
2.保护土壤,就是保障粮仓。
3.护好土壤,家园才能美好。
4.保护土地,人人有责。
5.爱护土壤,从我做起。
6.珍视土壤,就是珍视生命。
7.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未来。
8.土壤污染,后果难测。
9.保护土壤,绿色发展。
10.土壤健康,人类安康。
11.保护土壤资源,共建绿色家园。
12.珍爱土地,就是珍爱生命。
13.保护土壤,全民行动。
14.健康土壤,才有健康食物。
15.保护土地,人人有责。
16.珍视土壤,就是珍视生命。
17.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未来。
18.爱护土壤,就是爱护生命。
19.保护土壤资源,共建绿色家园。
20.珍爱土地,就是珍爱生命。
爱护土壤主题班会
![爱护土壤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2a14cc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e.png)
爱护土壤主题班会土壤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不当的利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增强学生对土壤保护的意识,我们举办了一场主题班会,旨在呼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爱护土壤的行动。
1. 背景介绍土壤是养育万物的基础,在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代工业和农业发展中,土壤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这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粮食安全都构成了威胁。
因此,倡导爱护土壤、保护土壤资源成为了当务之急。
2. 意义和目标爱护土壤主题班会旨在引发全体学生对土壤问题的关注和重视,通过了解和学习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土壤保护意识,掌握正确的土壤保护方法,培养学生参与土壤保护的积极态度。
3. 活动安排(1)引导学生了解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和当下存在的问题。
在班会开始时,我们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土壤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土壤面临的挑战,以激发他们对土壤保护的兴趣和关注。
(2)组织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和角色扮演我们设立了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土壤保护的思考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土壤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
(3)开展土壤保护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土壤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开展了一场土壤保护知识竞赛。
通过竞赛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 撰写主题班会总结与倡议书为了将主题班会的成果传达到更广泛的范围,我们撰写了一份主题班会总结与倡议书。
总结部分包括对班会的回顾和学生的参与情况,同时总结了学生在土壤保护上的认识与收获。
倡议书部分则呼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土壤保护行动,将爱护土壤的理念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中去。
5. 教师的评价与建议作为班会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认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保护土壤》这一课是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情况,并且知道有无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
通过分析讨论土壤和自然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会产生的两种不同影响,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说出土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对于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够了解。
本课通过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学生认识到植被在保护土壤中的重要性。
在模拟实验环节中,学生通过引导能够说出对比实验的部分要求,但并不能够将对比实验的步骤表达清楚。
因此本课就将水土流失实验作为思维焦点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思维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讨论分析,知道土壤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各种人类活动,能够辨别并说出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益害及其原因。
3.通过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意识到植被和土壤保护的相关性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比较水土流失实验现象,发现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2.通过讨论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初步树立对比实验地概念。
科学态度:
1.能够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地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土壤是人类的重要,树立保护土壤地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水土流失和有无植被有关
【教学难点】
根据材料公平地设计水土流失实验步骤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水土流失装置,水,花洒。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经过了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在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的土壤。
请小朋友们看几幅图片分别说一说,土壤到底有什么作用?
2.出示雨林图片,这里植物的长势特别好,蚯蚓也在土壤里安了家。
西瓜地以及制作陶瓷的陶土图片。
3.请学生回答之后,再请各小组具体分析讨论:土壤对动物、植物、人类的不同贡献?
4.小结: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
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还为人类提供制造陶器等的原料。
5.如果没有土壤,植物就没有养分。
如果没有土壤,动物就没有了家园,人类也没有了资源。
土壤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土壤。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让学生意识到土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直接导出课题。
]
二、学习新课
1.土壤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也非常容易遭到破坏。
出示黄河和长江对比图片。
你有什么发现?(黄河水比较黄)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黄河岸边的土壤流进了黄河水内)
2.为什么黄河附近的泥土会流进河水里,而长江附近的泥土没有被水冲走呢?提问: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水土流失。
(下雨)下雨下到平坦的地上会产生水土流失吗?那就说明水土流失需要的条件还有坡度。
(需要坡度)
出示另两张图片,你有什么猜想?(一张是黄河附近土壤无植被,一张为长江边
上有植被)植物像被子一样将土壤覆盖起来,我们称其为植被。
(可能有无植被有关)
3.刚刚小朋友们已经提到了黄河的土壤流失是否和其周边有无植被有关呢?那你怎么来验证这个猜想呢?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对的?可以一起做一做实验。
但是这个实验怎么做呢?我们肯定需要一些东西来模拟降雨和坡度,你觉得你会怎样来模拟,用什么材料来模拟降雨和坡度呢?
4.那么下面呢?我们还需要什么材料?(土壤,小草)土壤需要准备几份?首先黄河岸边可以如何模拟,长江岸边可以如何模拟?(黄河岸边可以用无植被的土壤模拟,长江岸边可以用有植被的土壤模拟)还需要哪些材料?出示材料:这些材料老师依据小朋友们的要求准备了土壤、植被、花洒、水等。
5.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坡度可不可以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那我在模拟雨水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呢?可不可以一个雨水很大,一个雨水很小?(雨水的量需要一样多,且倾倒高度及角度需要一样)
6.讲解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要求。
7.注意事项:(1)同样力度挤压瓶体。
(2)仔细观察两份装置内土壤的变化情况。
8.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植被的水较为清澈)出示结论:有植被的土壤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有植被的水相对来说较少)
9.但是在生活当中不仅会有雨天,还会有一些大风,暴晒天气,都会影响我们的土壤流失情况。
10.其实植被不仅仅对于土壤流失有影响,对土壤的蓄水能力有什么影响?当植被被破坏,不仅影响土壤流失,还会影响蓄水能力的现象,我们称他为水土流失现象。
思考:为什么有植被了之后,水土就会流失的较少呢?有植被的土壤有什么结构呢?简单观察一分钟。
11.土壤不仅重要,还那么容易被破坏。
那么对于这么多人类活动,你有什么想法呢?这些行为对于土壤地保护是好还是坏呢?分别出示:砍伐森林、修筑梯田、开窑烧砖、轮作休耕的图片。
12.小组内内讨论一分钟时间,得出一致的答案,在记录单2勾选出答案。
如果小组内有分歧,那么这幅图片的位置就不打勾。
13.小组成员讨论分享,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总结
14.可能会出现异议的在:修筑梯田其实是更广泛的利用了土壤的面积,做到了防止土壤滑坡。
15.土壤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设计意图:通过水土流失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植被对于水土的保护,土壤的修复等作用。
通过分析人类不同活动对土壤的益害,提高分析探讨能力,意识到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
三、课后拓展
1.最后,我们了解到了土壤的现状和造成土壤流失的一部分原因,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够给黄河泥沙治理提供什么意见呢?(植树造林,宣传环保)2.提供这样意见的原因是什么?能否根据今天所学说一说理由。
3.可以以怎样的形式宣传呢?(制作视频、手抄报等等)
4.小组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土壤?(适当的施肥,种植一些可以恢复肥力的植物等等)经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小朋友们回去之后,也可以和家人同学之间多多宣传保护土壤的各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切身思考可以为土壤保护做些什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板书设计】
7.保护土壤
降雨→水土流失
↓坡度
蓄水能力下降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水土流失实验,学生直观感受到植被对于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土壤的意识。
在水土流失实验中,从模拟实验环节开始,对比长江黄河流域的植被情况,选择相应的模拟实验材料。
在对比实验环节中,学生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下,说出对比实验所需要注意的步骤。
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实验中,亲历了整个探究过程。
本课设置情境贯穿整节内容,学生有很好的代入感,也有较强的意愿开展探究。
在后面的分析土壤益害环节中,可能会出现学生脱离情境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在铺垫情境中多花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