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大二轮复习作业测评:4-3变异、育种与进化Word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作业测评·固效果
1.[2014·东北三校联考]下列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三倍体无子西瓜
B.某人由于血红蛋白氨基酸发生改变,导致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和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S型菌
D.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不但有黄色圆粒,还出现了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解析:A为染色体变异,C、D为基因重组。
答案:B
2.[2014·苏北二模]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C. 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
解析: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所以两对等位基因均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
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易位;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AB、Ab、aB、ab。
答案:C
3.[2014·葫芦岛期中]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析:由图可知,图a为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未发生改变,性状可能没有变化;图b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性状也随之改变;二者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答案:D
4.[2014·西城期末]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在趋同进化过程中()
A. 不同物种的基因库趋于相同
B. 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影响效果相近
C. 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
D. 不同物种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从而打破生殖隔离
解析:同一环境条件下,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选择效果相近,B项正确;不同物种的基因库有较大差异,A项错误;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寄生、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关系,在生存斗争中,它们之间相互选择,相互影响,共同进化,C项错误;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不会演化成同一物种,D项错误。
答案:B
5.[2014·潍坊质检]某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 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12 h,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25 ℃(2)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变异类型,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活(3)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定向选择的作用(4)水蚤个体的变异也是定向的
A.(1)(2)B.(1)(2)(3)
C.(2)(3) D.(3)(4)
解析:(1)根据题图判断大多数水蚤个体生活的适宜温度是25 ℃,温度改变部分个体死亡;(2)在不同温度下,都有能存活的水蚤个体,说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变异类型;(3)在不同温度下,死亡的个体不同,
生活下来的个体是适应对应环境的个体,即温度对水蚤起了定向选择作用;(4)变异是不定向的。
答案:B
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细菌的变异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已发生,青霉素只是对细菌起选择作用。
答案:C
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地理隔离才有生物进化
B.生物进化意味着肯定有新物种形成
C.只有自然选择才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的进化
解析:选项A,有地理隔离生物不一定进化;选项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选项C,基因突变也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选项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答案:D
8.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
型的频率是0.36,则()
A. 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 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 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说明该种生物进化了
D. 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解析:选项A,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隐性性状aa的基因型频率是0.64,则a的基因频率为0.8,A的基因频率为0.2,繁殖一代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2×0.8=0.32;选项B,显性基因的频率为0.2,小于隐性基因的频率;选项C,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选项D,A的基因频率为0.4,则显性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为1-0.62=0.64,即64%。
答案:A
9.医学界认为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DM-1基因的产生是该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 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NDM1基因
C. 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D. 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新的细菌(物种)已经产生
解析:选项A,“超级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选项B,抗生素只是起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选项C,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耐药基因NDM1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