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堂课都是美食文化的碰撞
幼儿园美食课程的文化意义
![幼儿园美食课程的文化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ceb62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8.png)
幼儿园美食课程的文化意义幼儿园美食课程的文化意义1. 美食课程的背景和意义美食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满足孩子们对美食的好奇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文化素养和健康意识。
2.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美食课程中,孩子们可以亲自体验食材的处理和制作过程,如揉面、搅拌、切菜等,这些活动能够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孩子了解不同文化通过美食课程,孩子们可以接触到不同地方的美食文化,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传统菜肴和饮食习俗。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包容性思维。
4. 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在美食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
5. 促进家校互动和社交能力美食课程常常需要家长参与,家长们可以陪伴孩子一同参与食材的挑选和制作过程。
这不仅能够促进家校互动,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6. 培养孩子的情感与审美美食是情感和审美的体现,通过美食课程,孩子们可以培养对美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总结和回顾:通过幼儿园的美食课程,孩子们可以培养动手能力、了解不同文化、培养健康意识、促进家校互动和社交能力,以及培养情感与审美。
这些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所必备的素质与能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幼儿园美食课程的开展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参与美食课程,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而培养健康意识、社交能力和情感审美则是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美食课程的文化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多元思维、兴趣和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引言美食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能帮助孩子们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探索美食文化——综合实践美食文化教案
![探索美食文化——综合实践美食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e1485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e.png)
人类历史上永远也离不开美食文化的探索。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美食文化一直都是上极品的享受。
从逐渐从吃的“工具”,到饮食的文化象征,美食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特别的历程。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美食文化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融合。
对于每一个喜爱美食的人来说,探索和学习美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
很多学校都会开设美食文化课程,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和探索美食文化。
本文将探讨综合实践美食文化教案,并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美食文化。
一、教材的整合设计教师要结合教材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美食文化教案,以供学生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来听取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品尝,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美食文化。
例如:点拨名家的烹调文化,先让学生阅读一些名家著作的名家美食文化课程,在课程结束后,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出一个小作品。
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美食中学习,还能让学生锻炼个人美食技巧。
二、课程设置一个好的美食文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美食文化中的重要细节。
同时,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教师还可以将美食文化与其他文化特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新鲜深入的视角。
例如:在教授德式甜点制作时,教师不仅可以传授德式甜点制作的技能,还可以讲述德国浓厚的文化气息,学生在品尝德式甜点的同时更深刻的了解有关德国的文化及饮食习惯。
三、教学方法的拓展教学方法在美食文化课程中也很重要。
除了传统的讲授,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方式来拓展教学手段。
例如,选用某一地区的菜谱,进行个人研究,并将学生所做的结果,拍成照片或者录制视频,进行展示。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美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四、体验式学习在美食文化课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
例如,开展一次用餐活动,学生可在美食文化课上学习制作美食,并由学生独立组织大型用餐活动。
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美食文化,又能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社交技巧。
饮食文化课程:开设教授饮食文化的课程,培养学生对美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饮食文化课程:开设教授饮食文化的课程,培养学生对美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516548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1.png)
饮食文化课程:开设教授饮食文化的课程,培养学生对美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引言饮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饮食文化则是人类文明和传统的体现。
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这些文化反映了这些地方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对美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学校应该开设教授饮食文化的课程。
本文将探讨饮食文化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在该课程中应该覆盖的内容。
饮食文化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同文化开设饮食文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传统。
通过学习不同的饮食文化,学生能够理解各地的人民是如何获取食物、制作食物以及如何与他人共享美食的。
这样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促进跨文化交流通过饮食文化课程,学生有机会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并与其他学生共同探索和分享饮食文化的异同。
这样的跨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理解,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饮食文化课程不仅关注美食的制作和享用,还关注饮食的健康方面。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有营养的食物,如何合理搭配餐食,并学习一些健康的饮食习惯。
这样的课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念,预防一些与饮食相关的疾病。
饮食文化课程的内容基础的饮食文化知识饮食文化课程应该从基础开始,教授学生一些最基本的饮食文化知识。
例如,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食物、传统的餐食以及饮食礼仪。
他们还可以学习关于食物来源、食物安全以及饮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探索地方饮食文化饮食文化课程还应该引导学生探索自己所在地区的饮食文化。
学生可以了解当地传统的食物和饮品,学习制作这些食物的方法,并了解与之相关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通过与当地的餐馆和食品生产商合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当地饮食产业的背后故事。
比较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课程还应该帮助学生比较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学生可以研究不同地区的食物特色和烹饪方法,并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传统。
美食课程听课心得
![美食课程听课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149c829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9.png)
美食课程听课心得1. 哇塞,这次的美食课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美食世界大门。
老师教我们做的那道红烧肉,哇,简直绝了!我以前做的红烧肉那简直没法比呀。
看着老师一步步操作,我心里就想着:我咋就没想到这样做呢?现在我知道啦,以后我也能做出这么美味的红烧肉啦!2. 嘿,你们知道吗?上美食课程太有意思啦!特别是学做蛋糕的时候,那感觉就像在创造一个甜蜜的艺术品。
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我就在旁边认真听,哎呀,真希望我能一下子就学会呀!等我学会了,我要做给家人吃,让他们也尝尝我的厉害!3. 哇哦,美食课程真的让我收获满满啊!比如学做寿司那次,就像一场有趣的冒险。
我跟着老师的指导,慢慢地卷啊卷,嘿,还真做出了像模像样的寿司呢。
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以后我也能自己在家做美味寿司啦!4. 哎呀呀,这次的美食课程听课心得可太多啦!学做意大利面的时候,我就像个好奇的小孩,眼睛都不眨地盯着老师。
看着那一根根面条在锅里翻滚,我心里那个激动呀!等我回去做给朋友吃,他们肯定会很惊喜吧!5. 哈哈,美食课程真的太好玩啦!学烤面包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面包大师。
老师说的每一个要点我都牢记在心,等面包出炉的那一刻,哇,那香味,简直了!这不就是幸福的味道吗?6. 哇塞,上了美食课程才知道原来做菜有这么多学问!就说炒青菜吧,以前我总是随便炒炒,现在才明白要掌握好火候和调料。
这真的就像解开一道谜题一样有趣呢,不是吗?以后我的炒青菜肯定更好吃啦!7. 嘿,美食课程让我对烹饪有了全新的认识!学做麻辣香锅的时候,那热辣的氛围就像一场狂欢。
我一边听老师讲,一边想象着自己做出的香锅有多美味。
等我实践一下,肯定超级棒!8. 哎呀,美食课程真的给我带来好多惊喜!学做蛋挞的时候,看着那黄澄澄的蛋液倒入蛋挞皮,我都迫不及待想尝尝了。
这就像一个甜蜜的魔法呀,我学会啦,以后可以随时给自己变魔法咯!9. 哇哦,上美食课程的感觉太棒啦!学做糖醋排骨,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仿佛在舌尖上跳舞。
幼儿园中班美食文化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食文化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c443c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e.png)
幼儿园中班美食文化教育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中班美食文化教育教案教育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培养幼儿爱国、自信的情感态度;2. 培养幼儿学会欣赏美食、品尝美食、制作美食的兴趣和能力;3. 促进幼儿感官、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发展;4. 营造轻松、愉快、和睦的课堂环境。
教学内容:1. 中华美食文化的概述2. 学会品尝美食、制作美食3. 水果、蔬菜、肉类等不同食材的主要营养成分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是幼儿园中班,他们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不断地发展和提高,但普遍缺乏集中注意的能力。
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应注意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特点,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多种学习机会。
教学过程:一、热身:1. 老师鼓动气氛,与学生互动发问,如:你们吃过哪些好吃的食物?你们都喜欢吃什么食物?2.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程中来,老师请学生找一组食物的图片,介绍自己喜欢的食物。
二、重点环节:1. 介绍中华美食的概述,如:中国美食文化的历史、美食文化的分类等等,适当搭配图示向学生展示。
2. 引导学生品尝美食的技巧,如:如何挑选食物,如何品尝美食等等。
3. 通过展示食材图片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不同食物的主要营养成份。
三、巩固练习:1. 请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菜谱制作小蛋糕或者做简单的水果拼盘等个人手工制品。
2. 采取小组或者全班的方式,让学生一起品尝制作好的美食,并呈现自己的感受。
四、反思总结:1. 在课程结束时,老师询问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梳理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2. 对学生在制作美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学习。
3. 总结课程内容,提醒学生今后多吃健康的美食,成为一个喜欢尝试和制作食品的小“小厨师”。
教学资源:板书、图片、简易烹饪器材、食材等教师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既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资源,又要在课程中注重知识的传递。
学生角色:学生应该成为课堂主人翁,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舌尖上的世界美食文化(美食制作交流课)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舌尖上的世界美食文化(美食制作交流课)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4cba79cfc789eb172dc89a.png)
舌尖上的世界美食(美食制作交流课)一、教学目标1. 亲自实践,学会制作一份美食,参加班级美食荟。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不断完善品质与人格。
二、教学重点亲自实践,学会制作一份美食,参加班级美食荟。
三、教学难点亲自实践,学会制作一份美食,参加班级美食荟。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饮食文化》这个主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各组都开展了实践研究,对美食一定更加了解了。
一说到美食,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很有研究。
甚至有的同学还号称小小美食家呢。
这节课上呢,老师就满足大家长久以来的心愿,把美食搬进课堂,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美食,品尝美食,交流美食。
(二)制作展示活动一:美食大比拼我知道,大家肯定忍不住要行动起来,大展身手了。
不慌,我们先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清楚你们的构思,你们是怎么想的?哪一组先来汇报?(汇报分工表)A、三明治+牛奶(早餐)B、寿司+水果沙拉()C、凉皮+果汁(午餐)D、蛋糕+咖啡(下午茶)看来呀,课下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说的都头头是道,那么具体操作起来你们行不行呢?我们拭目以待吧!你们准备好了吗?行动起来吧!活动二:我是小厨神各组动手操作,四组同时开始,结束后(上台展示成果,一人介绍做法、一人介绍美食文化)2.评委:老师、各组一名代表4.评委品尝、打分、点评。
(三)总结收获1.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2.还有什么想继续研究?板书设计:世界饮食文化——美食制作交流现场制作、讲解做法、介绍文化。
食品文化之旅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品味世界美食与探寻饮食文化
![食品文化之旅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品味世界美食与探寻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e008ae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5.png)
食品文化之旅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品味世界美食与探寻饮食文化食品文化之旅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品味世界美食与探寻饮食文化导语:食品文化是一种国家或者地区特有的文化体验,是人们通过食物来传递和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文化习俗和生活态度。
研学旅行是一种将学习与旅行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亲身参与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食品文化的内涵。
本文将为你呈现一个食品文化之旅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带领你品味世界美食与探寻饮食文化。
第一章:目标与意义研学旅行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加深对食品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饮食情感。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1.认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食品文化特点;2.体验和品尝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美食,拓宽味蕾的边界;3.了解食品文化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与作用;4.了解食品文化与环境、健康、社会等方面的联系;5.培养尊重、包容不同食品文化的品格。
第二章:课程内容与安排1. 食品文化导论第一天:到达目的地,介绍食品文化之旅的目的与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开展一些简单的互动活动。
2. 美食探寻与体验第二天-第五天:根据目的地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市场、农庄或者特色街区,了解当地的传统食品制作工艺和文化背景。
学生将有机会亲自动手参与食物的制作过程,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互动交流。
3. 食品文化研究第六天-第七天: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食品文化研究项目。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学生可以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参观当地食品市场和餐馆、阅读相关文献等方式进行研究。
4. 跨文化交流与展示第八天:学生将会举办一个跨文化交流活动,每个小组根据他们研究的食品文化,设计并展示一个独特的展台。
学生可通过展台展示、食品品尝活动以及文化演示等方式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第九天:学生将进行总结与反思,回顾整个研学旅行课程的收获与体会,并且发表自己的感受与见解。
同时,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展示小组的研究报告与跨文化交流的展台。
探索美食品味文化跨文化美食交流会
![探索美食品味文化跨文化美食交流会](https://img.taocdn.com/s3/m/b44031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3.png)
探索美食品味文化跨文化美食交流会一、引言美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美食交流正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品味不同国家的美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本文将探索美食品味文化跨文化美食交流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跨文化美食交流。
二、美食品味文化的重要性1.连接人与人:美食作为一种文化纽带,能够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
通过美食,人们可以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用味觉来进行交流和沟通。
2.传承历史:每道美食背后都有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品味美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个地区的传统和历史,感受当地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3.促进文化交流:美食是文化的体现之一,通过品味他国的美食,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三、跨文化美食交流会的意义1.促进友谊:跨文化美食交流会为不同国家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人们可以在这里共同品味各国的美食,增进友谊和相互了解。
2.传递文化:通过跨文化美食交流会,各国可以展示自己的特色美食,传递自己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
3.拓宽视野:参加跨文化美食交流会可以让人们开拓视野,尝试不同的口味和烹饪方式,体验世界各地的独特魅力。
4.促进旅游业发展:美食作为一种吸引力,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跨文化美食交流会为各国的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宣传和推广的机会。
四、如何进行跨文化美食交流1.组织跨文化美食展览:通过组织美食展览,各国可以展示自己的美食文化和特色菜品,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体验。
2.举办美食节或美食交流活动:定期举办美食节或美食交流活动,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厨师和美食爱好者参与,促进文化交流和友谊的建立。
3.开设跨文化美食课程:通过开设跨文化美食课程,人们可以学习到不同国家的烹饪技巧和文化背景,增加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4.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美食文化的知识和体验,吸引更多人参与跨文化美食交流,扩大影响力。
美食美课实践课心得体会
![美食美课实践课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cd5b1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1.png)
自从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以来,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程改革、教育创新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开设了美食美课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生活技能。
作为一名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这门课程,并在其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美食美课实践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在美食美课实践课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亲自动手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课程内容丰富,包括食材的挑选、刀工技巧、烹饪方法、摆盘艺术等。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挑选新鲜的食材,如何运用刀工技巧将食材切成所需的形状,如何掌握烹饪时间,以及如何运用摆盘艺术使美食更具观赏性。
这些技能的提高,使我更加自信地走进厨房,为家人和朋友烹饪美味佳肴。
二、培养审美情趣,提升生活品质美食美课实践课不仅教会了我们烹饪技巧,还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情趣。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美食的起源、文化内涵以及营养价值,了解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美食。
这些知识使我们更加了解美食,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食材的特点进行搭配,如何运用色彩、形状、质感等元素来美化菜肴。
这使得我们在烹饪过程中,不仅关注食物的口感,还注重菜肴的视觉效果。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在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锻炼团队协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美食美课实践课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课程。
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道道美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这使我们更加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团队协作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四、传承美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美食是文化的载体,美食美课实践课让我们更加了解我国丰富的美食文化。
美食课堂实践课心得体会
![美食课堂实践课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0dbd6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0.png)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美食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美食遍地的时代,学习如何制作美食,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味蕾,更能够体验到烹饪的乐趣。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美食课堂实践课,通过这次课程,我对美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课程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美食课堂实践课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中餐、西餐以及甜品等多个领域。
课程不仅讲解了各种菜品的制作方法,还介绍了食材的选购、处理以及烹饪技巧。
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我们还有机会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烹饪的乐趣。
首先,老师详细讲解了中餐的制作方法。
从选材到烹饪,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例如,在制作红烧肉时,老师告诉我们如何选择五花肉、如何处理五花肉、如何调味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掌握火候,如何使肉质鲜嫩多汁。
其次,西餐制作课程让我们领略到了不同国家的美食文化。
老师介绍了意大利面、法式焗蜗牛、美国烤鸭胸等菜品,并逐一讲解了制作方法。
在实践环节,我们亲自动手,尝试了制作意大利面,虽然一开始不太熟练,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逐渐掌握了技巧。
最后,甜品制作课程让我们感受到了甜品的魅力。
老师教授了我们制作蛋糕、布丁、冰淇淋等甜品的方法,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制作甜品的乐趣。
二、动手实践,提高烹饪技能在美食课堂实践课中,动手实践是提高烹饪技能的关键。
通过亲自动手,我们不仅能够掌握各种菜品的制作方法,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对于提高烹饪技能非常重要:1. 仔细观察老师的教学过程,注意每一个细节。
在制作菜品时,我们要学会观察老师的操作,了解每一个步骤的要点,这样才能在操作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2. 认真学习食材的处理方法。
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要根据食材的特点进行恰当的处理,这样才能保证菜品的美味。
3. 掌握火候,调整调味。
火候是烹饪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要学会根据食材的特点和烹饪方法来调整火候。
幼儿园美食文化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美食文化的教育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345a0c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3.png)
幼儿园美食文化的教育价值幼儿园美食文化的教育价值践行美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食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它可以感受到历史和传承,可以培养孩子的品尝和创造力,还有一些与此相关的价值。
一、传承传统文化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餐饮文化和特色美食,这些文化都是历史和传承的结果。
如同浓厚的河南菜、四川麻辣火锅、北方饺子、广东烧腊等。
园长或老师们可以通过将本地美食文化和餐饮习惯融于饮食教育,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祖先的文化和传统,让孩子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感。
二、培养孩子口味美食可以培养孩子对食物的欣赏和口味的感知。
美食是一种艺术,孩子们可以通过品尝感受到不同的味道、颜色、形状、质地、气味等,感知美食的细节从而为他们未来品尝和创造美食奠定基础。
让孩子们提前接触不同风味、不同口感的食物,尝试不同口味、不同菜式的组合,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食物口味的感知能力,而且能帮助其适应不同种类的食物。
同时,由于幼儿园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地域,这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了解不同餐饮文化的机会,相互交流、学习和沟通。
三、保障营养和健康幼儿园菜单需要能够保障孩子营养和健康。
教师需要掌握孩子们每天所需能量的比例,如何让孩子们吃得健康又营养。
在配餐上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生长发育而科学配餐,提供营养丰富、多样化的菜肴,并注意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
关注儿童营养和口感需求的同时,要为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打基础。
四、启发孩子 creativit幼儿园将美食文化融入课堂,可以创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教师们可以安排“做美食”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简单美食,爱上厨房的乐趣。
通过自己动手做美食,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面食的原材料、制作方法以及配料的搭配,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孩子感受到创造美食的乐趣和成就感。
五、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一团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美食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体验中华美食:传统烹饪制作与饮食文化探索课程
![幼儿园体验中华美食:传统烹饪制作与饮食文化探索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3e10ce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a.png)
幼儿园体验中华美食:传统烹饪制作与饮食文化探索课程在现代社会中,中华美食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的对象,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烹饪制作和饮食文化。
而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开始引入了对中华美食的传统烹饪制作与饮食文化的探索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够领略到中华美食的魅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中的中华美食课程,以及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传统烹饪制作的体验在幼儿园的中华美食课程中,孩子们将有机会亲身体验传统烹饪制作的乐趣。
他们可以参与到制作传统美食的过程中,例如包饺子、做汤圆、煎饼果子等等。
通过亲身动手的方式,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传统烹饪的乐趣,增强对中华美食的兴趣和热爱。
2. 饮食文化的探索除了烹饪制作,中华美食课程还包括对饮食文化的探索。
幼儿园可以邀请专业的饮食文化老师或专家,向孩子们介绍中华美食的历史、特点、地域文化影响等知识。
孩子们将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了解中华美食的由来,并且也能理解到饮食与地域、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关联。
3.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中的中华美食课程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烹饪制作,孩子们可以培养动手能力,锻炼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细致和耐心。
通过饮食文化的探索,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中华美食的丰富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促进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总结回顾幼儿园体验中华美食的传统烹饪制作与饮食文化探索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亲身参与烹饪制作,孩子们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细致和耐心;通过饮食文化的探索,提升他们的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够传承中华美食的烹饪技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在我看来,幼儿园中的中华美食课程不仅是一堂丰富多彩的烹饪课,更是一次对中华美食文化的深入探索和体验,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接触、了解和喜爱中华美食。
希望更多的幼儿园能够引入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对中华美食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美食课活动感想
![美食课活动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360619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0.png)
美食课活动感想回顾这次的美食课活动,内心充满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料理的向往。
这次的活动不仅让我学会了许多烹饪技巧和美食文化,更是让我体验了一次极富乐趣的美食之旅。
在美食课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热爱美食的同学们。
我们一起在厨房里挥汗如雨,尝试着用各种食材和调料烹饪出美味佳肴。
每一道菜肴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从处理食材到烹饪技巧,都需要我们精益求精地去尝试和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烹饪的乐趣和魅力,也增强了自己对美食的热爱和向往。
在美食课上,老师们耐心地教我们如何处理食材,如何调配调料,如何搭配菜肴,如何烹饪出美味。
他们的传道授业,让我受益匪浅。
不仅学会了很多实用的烹饪技巧,更是对美食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美食课的过程中,我感到了美食的魅力和魔力,也对美食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美食课上,我还学会了和同学们合作,共同烹饪菜肴。
每当我们一起忙碌在厨房里,协作着做菜的时候,我们之间的默契和团队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我们在一起分享食材,交流烹饪经验,合作调配菜肴,品尝美食,一起分享美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这让我感受到了美食的传递力和共鸣力,也让我对美食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在美食课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欣赏美食,如何品味美食。
不仅仅是把美食当做填饱肚子的食物,更是学会了如何用心去品味美食,如何欣赏美食的美妙和精髓。
每一道菜肴都有它独特的风味和魅力,我们要学会从中品味出不同的味道和风情,去感受美食的魅力和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懂得了怎样用心去品味美食,怎样用心去欣赏美食,也让我对美食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美食课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保持健康饮食,如何科学膳食。
美食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保持健康和享受生活。
在美食课上,老师们教给我们许多科学的膳食知识和健康的饮食方式,让我们学会了怎样科学搭配饮食,怎样合理摄入营养,怎样享受健康美食,也让我对美食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美食与茶文化课程教育
![幼儿园美食与茶文化课程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172479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f.png)
幼儿园美食与茶文化课程教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茶和食物几乎是密不可分的。
尤其是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茶是“中华文化的名片”,而美食更是家家户户的“灵魂”。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给孩子们上一堂既好玩又充满文化底蕴的课呢?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在幼儿园里上美食和茶文化课程,让小朋友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顺便了解一些有趣的中国传统文化。
茶文化不光是大人们在闲暇时品茶那点小情趣,对孩子来说,茶的世界也是非常丰富的。
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老师端上一壶清香的绿茶,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地闻着茶香,看看水从透明变成淡绿色,这一幕是不是很美?对了,茶不光是用来喝的,茶叶也能用来做很多好玩的手工艺品。
比如,孩子们可以尝试把干茶叶做成小小的茶叶画,或者用茶叶泡出不同的色泽,观察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哇!这个过程比做“化学实验”还要有趣吧?接着说到美食,哎呀!小朋友最喜欢的就是吃吃吃了。
美食不仅能让孩子们满足肚子,还能让他们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食材,教孩子们做点小小的中国传统美食——如包饺子、做包子、揉面团这些。
你看,小手在面团上捏来捏去,虽然乱七八糟的,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说不定等他们长大了,手艺比大人还好呢!在做这些美食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还能感受到中国美食背后的文化。
除了让孩子们动手,还可以带他们了解一下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比如,饺子为什么要在春节吃?因为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辞旧迎新。
孩子们听了之后,肯定会感到特别温暖,想着将来自己也能和家人一起吃饺子,真是想一想就让人忍不住笑了。
再比如,茶和点心的搭配。
讲到“茶点”,那可是有学问的哦。
不同的茶搭配不同的点心,能让人尝到不同的风味。
小朋友可以通过亲自制作简单的点心,学习到一些茶文化的小知识。
不仅如此,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细心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真是一举多得。
不过,茶和食物也不仅仅是口腹之欲那么简单。
美食文化:培养学生的饮食文化素养
![美食文化:培养学生的饮食文化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7333c2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e.png)
美食文化:培养学生的饮食文化素养1. 引言在当今社会,饮食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体验。
培养学生的饮食文化素养,不仅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还能增加对美食艺术和多样性的欣赏与理解。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和各种活动来促进学生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 饮食文化的重要性2.1 提供营养与健康正确的饮食习惯对于学生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培养学生对各类营养物质和均衡膳食方案的认识,可以帮助他们选择科学合理的食物,并保持身体健康。
2.2 拓宽视野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了解各种地方美食、传统节日菜肴以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特色菜肴等,可以拓宽学生对其他文化背景和传统的理解。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他们的包容性和多元思维。
2.3 培养审美与品味美食文化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还涉及到对味觉、嗅觉和视觉的感官体验。
通过欣赏和品尝各类美食,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审美眼光和品味,提升对食物质量的辨别力。
3. 教育与活动策略3.1 课程设置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将饮食文化融入到不同科目的课程中。
例如,在地理课上介绍各地特色菜肴;在生物课上讲解营养成分;在语言课上学习相关术语等。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同领域全面了解饮食文化知识。
3.2 美食展示与体验活动组织美食展示与体验活动是培养学生饮食文化素养的好方式。
可以邀请专业厨师或烹饪爱好者来校园进行烹饪示范和分享,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和品尝美食。
此外,组织校园厨艺比赛、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也能促进学生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参与。
3.3 参观美食相关场所安排学生参观农田、市场、餐馆等与美食相关的地方,可以直接了解农产品种植、采购和烹饪过程。
这有助于拓展学生对美食产地、原料以及传统烹饪方式的认识。
3.4 饮食文化调研与写作通过开展饮食文化调研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特定地域或国家的饮食习俗、传统菜肴等,并让他们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以及表达和写作能力。
实训课程美食每刻心得体会
![实训课程美食每刻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4e1475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a.png)
实训课程美食每刻心得体会在大学的时光里,不少学校都会设立实训课程,而这其中的“美食每刻”便是我所学习的其中一项。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常见的烹饪技巧和美食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练还让我们有机会尝试亲自制作,感受到烹饪的快乐和成果的喜悦。
一开始,我参加这门课程的动力并不强烈。
之前的我,从来都不喜欢做饭,更别说是尝试新的食谱了。
但是,在一次家人的聚餐中,我发现在厨房制作佳肴的亲戚们十分投入,让我有了一种想亲自动手、创造自己美食的想法。
于是,我报名参加了“美食每刻”这门课程。
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有些迷茫的,因为我不仅对烹饪的规定了解不多,而且也不太确定自己对此是否感兴趣。
可当教练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切蔬菜、火候掌握等基本技巧后,我感到初步的兴趣,自己也开始思考起制作美食的新方法。
随着教练的细心指导,我发现自己做菜的速度和技术不断提高,而且一些“奇思妙想”也不断萌发。
有一次,我们全班制作意大利面的作业。
除了平常的意大利面以外,我选用了一些特别的食材,如切细后拌在面内的芹菜、红萝卜、金针菇和鲜虾等,结果,我的作品好评如潮!这种美食创造的感觉,真的太棒了!从那次起,我的自信心开始增加。
我翻阅菜谱、尝试大胆创新,有时还会邀请朋友来品尝我新创作的菜肴。
在“美食每刻”的实验课上,我不断尝试新口味、新菜谱,并且在朋友家烹饪美食时,也让他们探究了不少新的尝试。
总的来说,这门“美食每刻”课程实际上带给我了更深的感受,除了让我学习了一些基本技巧外,更让我发现了一种对美食的热爱。
这种热爱也让我在做菜时更加投入,更有感觉。
“美食每刻”实训课程随着某种共同的目的来向我们展现美食制作的流程和技巧,而我们班的教练则让这一过程格外有趣。
他总是很愉快地为我们解答随时涌现的问题,推荐多种烹饪的技巧和经验,从多个方面给我们展示了烹饪技巧的魅力。
我觉得,正是因为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深度的体验,才让我如此喜爱这个课程,并最终让我拥有了不断热爱美食的心态。
美食课程演讲稿
![美食课程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f772fd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4.png)
美食课程演讲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美食课程的一些想法和见解。
美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享受、一种情感的表达。
而美食课程,则是培养学生对美食的认知和热爱,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首先,美食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食物和饮食文化。
通过美食课程,学
生可以学习到不同地区的美食特色、食材的选取和搭配、烹饪技巧等知识,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对世界的了解。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美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
其次,美食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美食课程中,学生
不仅可以学习到传统的烹饪技巧,还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尝试将不同的食材和调料进行组合,创造出新颖的美食作品,这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最后,美食课程也能够教育学生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
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饮食习惯也越来越不规律。
通过美食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食材的营养成分和搭配原则,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总的来说,美食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食物和饮食文化,还可以培
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够教育他们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因此,我认为美食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够重视起来,让美食课程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谢谢大家!。
美食课心得体会
![美食课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04b0c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7.png)
美食课心得体会在大学期间,我选修了一门美食课程。
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学会了许多美食的制作方法,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美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这门课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美食的文化背景在美食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文化。
我们了解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烹饪方法、食材选择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美食的文化背景对于美食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美食的味道、形状、颜色等等。
例如,中国的饮食文化强调五味调和、色香味俱佳,而日本的饮食文化则强调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
学习美食的文化背景,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食的本质和魅力。
烹饪技巧的掌握在美食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烹饪技巧。
我们学会了如何切菜、如何烹调、如何调味等等。
这些技巧对于美食的制作非常重要。
例如,如果不掌握好切菜的技巧,可能会影响到菜肴的口感和美观度。
如果不掌握好烹调的技巧,可能会导致菜肴过于干燥或者过于油腻。
通过学习这些技巧,我不仅能够制作出美味的菜肴,还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品尝美食。
食材的选择和搭配在美食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许多关于食材的知识。
我们了解了不同食材的特点、营养价值、适宜的烹饪方法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更加了解了食材的选择和搭配对于美食的影响。
例如,如果选择了不新鲜的食材,可能会影响到菜肴的口感和健康价值。
如果搭配不当,可能会导致菜肴的味道不协调。
通过学习食材的选择和搭配,我能够更好地制作出美味的菜肴。
美食的创新和发展在美食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许多关于美食的创新和发展的知识。
我们了解了许多新的烹饪方法、新的食材、新的菜肴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美食的创新和发展对于美食文化的推动作用。
美食的创新和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口味需求,还能够推动美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通过学习美食的创新和发展,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品尝美食。
总结美食课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美食的文化背景、烹饪技巧、食材选择和搭配、美食的创新和发展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堂课都是美食文化的碰撞作者:屠悦来源:《文化交流》2018年第10期换上笔挺的白色厨服,系上黑色的围布,带上黑色的厨帽,体会白糖、面粉在指尖轻柔地舞蹈,最后幻化成一道道精致的甜点……几乎每位从“星曜堂”毕业的学员,都会在自己的朋友圈感慨:这样的经历“好幸福”。
“星曜堂”全名为星曜堂国际厨艺学院,由杭州萃品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办,主打法式西点和法式料理的培训,在烘培爱好者中很是受捧。
还有一些学员“打飞的”从外地赶来上课,甚至西式甜点网红“子瑜妈妈”也来进修上课。
是什么吸引了大家?与其说“星曜堂”提供的是法式厨艺培训,不如说它为那些向往精致生活的人提供了一个感受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平台。
用“星曜堂”几位创始人的话来说,“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食物上”。
为了这种美好,他们请来了来自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外籍明星导师团队,甚至连助教团队也都拥有法国著名院校教育背景和多年的教学经验。
今年6~10月,星曜堂还与法国第一高端餐饮集团、号称“厨艺界的哈佛”的法国雷诺特厨艺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了法式料理中外联合课程,进入高阶课程的学员还能去雷诺特厨艺学院巴黎总校进修。
做美好的食物,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星曜堂”想把这种生活方式做到极致。
世间万物,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那些酸甜苦辣咸和记忆交织在一起,就会愈发显得珍贵万分。
投资人施国荣就是冲着一份味蕾记忆,看好“星曜堂”的前景的。
作为杭州三豪实业集团的董事长,他回忆起母亲的水蒸蛋,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美食是存在感情基础的。
”原来,施国荣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条件也并不宽裕,一只鸡蛋要几个孩子一起分享。
香滑软糯的嫩黄色蛋羹上,滴上几滴赤红的酱油,母亲做的水蒸蛋,“味道别提有多好了!”时光流逝,如今母亲年纪大了,打蛋的时候手也会抖,加盐和酱油的时候又把握不好咸度,但施国荣依然觉得天底下最好吃的就是母亲亲手做的水蒸蛋。
美食背后的感情基础,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吃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美食可以成为与他人情感沟通的有效方式。
这也是“星曜堂”的初衷——吃,可以变得很精致。
作为创始人之一,来自香港的黄展云这些年感受到内地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家越来越接受西餐文化,而且越来越向往精致的慢生活,而不是快餐文化。
”黄展云家从外公一代开始,就在香港从事餐饮行业。
从小的生活环境,加上30多年的酒店从业经验,让他对美食变得愈发执着。
特别是2005年加入香港四季酒店,他作为集团亚洲旗舰店的筹办团队成员,看到同期负责筹办法国餐厅的主厨和经理对美食极致的讲究和精细的服务,而这两人均来自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厅,黄展云心里的那个念头发芽了:“希望可以引进米其林标准的烹调技术,将来运用西方新技术、新设备和呈现手法来优化中国菜,培育新一代餐饮业接班人。
”而这在2008年有了最初的成果,那年米其林首次为香港餐厅评星时,香港四季酒店的“龙景轩”成为全球第一家米其林三星中餐厅。
黄展云说,吃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文化。
对此,另一位“星曜堂”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林刚也很认同。
在他眼中,美食文化的概念更宽泛,餐桌礼仪也是其一,“现在大家的生活品质提高了,一起约个饭,除了吃更多的是为了交流,所以礼仪显得重要起来。
”在林刚看来,虽然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西餐,但很少有人懂得西餐文化。
“刀叉怎么放,先吃什么菜,都是有讲究的。
”林刚就曾在大年三十晚上接到杭州朋友从香港打来的电话,原来她一家人受邀参加生意伙伴设的家宴,临时发现是特别正式的西餐,她傻眼了,该穿什么衣服、怎么用刀叉完全不知道,突然之间手脚都不知道放哪里了,于是她连忙求林刚在电话里作紧急培训。
“可能对于这样的‘精致生活’,目前有些人觉得有点‘装’,但它的确是我们蛮缺失的。
”林刚说。
“星曜堂”在官网上有一句口号:“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美食创业基地,旨在培养更多的年轻人踏足世界美食舞台。
”为此,他们也下了血本——学院大楼上下共4层,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
通往各个教学区的路上,分别有三朵米其林花。
仔细看,米其林花上还有一只正在跳跃的青蛙。
“星曜堂”的校长郑佩介绍,米其林花寓意着学员的厨艺不断进步,而青蛙则是希望学员跳出国界,与国际接轨。
“星曜堂”在教育领域的培训课程包括法式西点培训、法式料理培训、SCA咖啡师初中级培训,西点、料理课程由外籍导师团队自主研发,课程内容本地化,以符合国内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教学模式方面,“星曜堂”采用小班化教学,由一位外籍导师+一位中国助教联合授课,并且两位外教导师穿插授课,课程分为导师演示与学员实操,以实操内容为主,通过学员亲手实操,掌握每款单品的制作。
目前,“星曜堂”有三位常驻外教导师——马来西亚籍的Donald Lim和意大利籍的Emanuele Canuto。
Donald Lim被学员称呼为“当劳”,主要负责法式西点培训。
别看他是90后,却拥有9年的法式西点从业经验,24岁就担任米其林三星餐厅L'Auberge du Vieux Puits西厨主管。
Emanuele Canuto则拥有17年的法式料理从业经验,22岁就担任瑞士日内瓦米其林一星餐厅Restaurant Il Lago Hotel des Bergues(四季酒店集团)西厨主管。
还有来自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的高级导师DAMIEN BACCON,专攻欧式面包。
他目前担任“世界面包大赛”的评委,而这项赛事号称面包界的“奥林匹克”。
其实,每次上课都是中西方餐饮文化的碰撞。
在当劳看来,中国人比较喜欢水果慕斯、抹茶慕斯,而在西方,更受青睐的是巧克力慕斯。
而Emanuele更是遭遇了来自学员的挑战——有学员带了核桃到课堂上,希望Emanuele拿核桃做一道菜。
“核桃这种食材太中式了,法式料理里很少用。
”Emanuele用足了心思,最后用核桃做了一道汤和一道菜。
再比如,有学员拿来云南松茸,这跟法国松茸不一样,最后Emanuele将本地食材改良,研发出本土化的法国料理。
Emanuele说,平时经常碰到学员带来中式原料,他就会混合到法式料理,这种碰撞也让他感到惊喜。
感受到中西餐飲文化碰撞的不只是导师,学员的感受尤为深刻。
学员七七说,自己以前接触到的西餐比较简单,没有中餐的那种千变万化,很死板。
她告诉笔者:“通过在这里的学习,我还是开了眼界。
西餐里还是有很多想法、很多构思的,从酱料到配菜到摆盘,都要根据主菜花很多的心思,有时候都让我觉得过分精细了。
”学员奶茶对于法式鱼汤印象很深:“外教主厨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精准,助教老师也很给力。
鱼汤和以前我经常喝的法式浓汤不一样,这道汤清澈透明。
虽然只是汤,但我真的认识到了法式料理的精细。
海鲜的处理、蔬菜的煎炒、两款法式芥末蛋黄酱、汤的熬制、蒸(你能想象这道汤是蒸出来的吗)、过滤……还有配菜的烹调方法、摆盘的方法,真的是很精致的生活。
”目前,“星曜堂”已有300余位学员陆续毕业,多数学员已创立了自主品牌门店,开始了个人的创业梦。
Hangzhou, ca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eastern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as testified by Chefinary International Culinary Academy, founded in 2016 in the city.Hangzhou is now a star city in China as it is home to Alibaba,the world’s biggest internet commerce business. A city of culture, tourism and history, Hangzhou attracts tourists all over the world. Over 160 million visited in 2017. The city boasts a very strong hospitality industry including numerous restaurants. As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s are coming to the city and talents flock from all parts of China into the city to further their careers, restaurants in the city are diversifying to cater to different groups of consumers. The setup of the academy in Hangzhou can be best understood in this light.The founders of the academy are a group of entrepreneurs. One of them is Shi Guorong, a native of Hangzhou and president of Hangzhou Sanhao Industrial Group. Huang Zhanyun, a professional engaged in hospitality business in Hong Kong for three decades, has got the idea of introducing Michelin standards to promote Chinese food. Lin Gang, CEO of the academy, has had direct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concerning the market demand for high-end training in food and related etiquette.The academy occupies an area of 2,000 square meters on four floors in a building in Hangzhou. The academy offers training courses in pastry, French culinary arts, and coffee skills for primary and intermediate certificates. The training courses of pastry and French culinary arts are especiall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the academy and the textbooks are localized to cater to the needs and requires of local consumers.The academy has launched a training course in partnership with École Lenôtre, a pastry training powerhouse in France. Trainees at the advanced level can take a training course at ÉcoleLenôtre in Paris.Some industrial insiders observe that the academy provides more than training courses. It is actually a platform for those in pursuit of an elegant life style to experience the best of western culinary arts. The most popular training course at the academy is pastry. Some trainees are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Training classes at the academy are of small sizes. Usually an international teacher and a Chinese teaching assistant work hand in hand. Trainees are able to acquire hands-on experience. At present,the academy has two resident teachers. One is a Malaysian pastry maser named Donald Lim and the other Emanuele Canuto, an Italian chef.Donald Lim, though in his late 20s, is an experienced pastry master. He has worked nine years as a French-style pastry chef. At 24,he was appointed executive chef at L’Auberge du Vieux Puits, a Michelin 3-star restaurant in France. Emanuele Canuto has worked in French restaurants for 17 years. At 22, he was appointed an executive chef at a Michelin 1-star restaurant.Trainees at the academy find the training courses fascinating. The classroom serves as a place where different cultures clash and merge. Some trainees want to make pastries or dishes with localingredients. They bring local food ingredients to classrooms and ask their masters how to introduce local food ingredients into recipes.Donald Lim has found that trainees are more interested in making mousses flavored with fruit or powdered tea whereas in the west chocolate mousses are more popular. Emanuele Canuto finds it challenging to use Chinese ingredients to make dishes in French style. A trainee once brought some nutmeat of walnut to Canuto in the hope to see the popular Chinese ingredient play a part in a dish. Canuto studied the ingredient and made a dish and a soup. On another occasion, a trainee brought Matsutake Mushroom produced in Yunnan to the classroom. This mushroom is different from the species seen in France. Canuto processed the Yunnan mushroom in an innovative way before localizing a French recipe to cater to the Chinese flavor.“Training here is eye-opening,” said a trainee,“Making a dish in the western style needs plenty of planning and thinking. Sometimes I think it too sophisticated.”Over 300 trainees have graduated from the academy and most of them have set up their own restaurant busine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