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区别
清朝的“西学东渐”促成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当代社会一体化的进程更缩小了中外的差距(虽然有些方面并不明显),所以若要讨论东西方文学的真正不同,应该以古典文学为例,对比性更强。
从表面来看,显而易见,中外古典文学的最大差异在于描写手法的南辕北辙:中国文人注重以人物的一言一行,道具以及周遭环境变化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以《三国演义》为例,刘备三顾茅庐,其求才心切于此便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关于刘备三顾茅庐之前的种种心里斗争,思考过程,甚至其光复汉室的雄心大志,罗贯中略去不提。而书中对一个道具的使用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酒杯。无论任何一次“鸿门宴”,最频繁出现的一句台词就是:把盏为号。一皱眉,一挥手,一转身,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人物的方方面面便被刻画出来。在我们熟识的《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正是心情低落时,但他并没有直接表述自己的心境,而是用“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等一系列环境描写来衬托,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这一心理活动写得活灵活现。拐弯抹角,但却鞭辟入里,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结尾那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引出也是由一句:“其必曰”,关于此名句究竟如何做出,心理变化如何,只字未提,但若通读全文,每个人都会觉得,这句话出现得顺理成章,理所当然。虽然我没看过《红楼梦》,但中学的课文还是记得,《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仅仅几笑一哭,就精准地定位了她在全篇中的性格,其拿捏之恰到好处,一览无余。这种特点贯穿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始终。
反观西方的古典文学,其对人物刻画的最大特点在于心理描写,用成段成段的文字来告诉读者被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比如《悲惨世界》中,卞福主教与上帝的交流以及他乐善好施的原因,雨果都不遗余力的分析分析再分析,完全从人物的内心来挖掘。当冉.阿让
偷走他的银器时,对卞福主教高尚灵魂的刻画到了极至。而当冉阿让被主教宽恕之后,心灵无法解脱,狂奔于旷野之上,从前的一幕幕涌上心头,他对世界强烈的报复心理与卞福主教对他的感化融合,在他内心激烈地斗争着,雨果用了几千字来描写这个斗争过程。《基督山伯爵》中爱德蒙.汤凯斯被人陷害,沦为囚徒,而后一系列机缘,他成功越狱,并成为受人尊敬的基督山伯爵,完成复仇,心里描写贯穿于始终。甚至他对长老尸体的处理大仲马也要大费笔墨来刻画其心理斗争。可对于人物的言行以及道具的应用,西方做得没有中国这么出色。只是有一个例外:契诃夫。还记得《变色龙》吗?那件大衣成了描写胖警官必不可少的道具。看了契诃夫的作品,我本以为俄国文学截然不同于西方文学,但后来发现,其实其余的俄国作家还是遵循西方文学套路的,比如说高尔基,他的自传三部曲中,甚至《我的童年》的最开头,当高尔基还是孩子时,成段的关于这个孩子的心理描写便浮出水面。《海燕》和《母亲》也是印证这一观点的典型例子。
如果仅从这点区别来判断中外古典文学的优劣,未免武断,因为世界到底是多元化的,好与坏是由欣赏角度不同引起。小时读世界名著经常有很受启发之感,因为那些成熟的心理活动正是一个孩子所缺少的,可以让我了解很多自己不曾有过的感受,也是对心灵的一种净化。但随着年龄的增大,阅读面的扩展,中国文学那种促人思考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中国古典名著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地思考:书中人物的笑是在笑什么?为什么要笑?转身是为什么?扔杯子是为什么?总之,人物的一言一行都经得起推敲,都有其深一层的含义。但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书籍有益与否因人而宜,没有确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