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笔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和分型
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便秘的诊断与治疗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有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要手法辅助排便,往往伴有腹痛、腹胀、头晕和便血等症状。
功能性便秘这是最常见的。
不是器质性疾病和其他系统慢性病引发的便秘,就属于功能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主要是肠道、肛门疾病引发的便秘。
可以通过肠镜、排便造影或者是下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来判断便秘的原因。
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引发的便秘主要是一些慢性病引发的。
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很多人会便秘;如果糖尿病病史较长,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造成便秘。
便秘的原因对于多数患者,便秘由粪便通过结肠时间过长所致。
可能由于药物、器质性疾病,排便功能障碍(如盆底肌功能异常)或饮食因素所致。
评估1)现病史现病史需明确患者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或辅助排便的情况(如,排便时按压会阴、臀部或直肠阴道壁)、排便后是否满足感,以及使用服用泻药或进行灌肠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部分患者否认便秘史,但被特别问及时,往往承认每次排便需花费 15~20 分钟。
需明确大便是否带血、如有,应询问血量及血便持续时间。
2)既往史应注意已知可能病因,包括既往腹部手术史、代谢疾病症状(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
仔细询问用药史,包括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特别注意询问抗胆碱能及阿片类药物。
3)体格检查触诊有无腹块。
进行直肠指检,注意有无肛裂、狭窄、出血或肿块(包括粪便嵌塞)。
4)报警症状慢性便秘合并下述表现,提示更严重病因:腹胀、胀气;呕吐;血便;体重下降;老年患者新近出现较严重便秘,或便秘加剧。
5)临床提示a:直肠肛管阻塞感、排便时间延长或排便困难、需要手法辅助排便提示排便功能障碍。
b:出现腹肌紧、腹胀,伴恶心呕吐,需考虑机械性肠梗阻。
c:慢性便秘患者,伴轻度腹部不适,且长期服用泻药,提示为慢传输型便秘。
d:急性便秘患者,起病与使用某种致便秘药物时间相符,且不伴报警症状,考虑为药物作用。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便秘即大便秘结不通,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者。
表现为排便次数少于3次/周,伴有排便不畅,时间延长,粪便量少、质硬,或有排便不尽感。
功能性便秘是指肠道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而经各种检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功能性便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多见,主要原因是胃肠道功能异常所致,大部分患者肠道结构正常,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缺乏运动、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心理应激、药物、高龄、性别等被认为是与功能性便秘相关的危险因素。
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肠癌患病风险,引起焦虑、抑郁等情致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其病位在于大肠、与肺、肝、脾、肾关系至为密切,其病机变化有虚有实,有寒有热,涉及气血阴阳。
(1)症状:功能性便秘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干结,排便困难。
常2-3天以上排便1次;或虽大便间歇时间如常,但排便艰涩;亦有少数患者,屡有便意,大便亦不干燥,但排出不尽。
此外,可有头昏头胀、纳差、腹胀、甚至腹痛、肠鸣、嗳气、反胃、恶心及矢气频繁等伴随症状。
(2)体格检査:多数患者体征不明显。
常可在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部位触及粪块或痉挛的肠段。
肛门指诊时可触到坚实粪块。
分类:①慢传输性便秘:是指肠内容物从肠内近端到结肠和直肠远端的通过时间较正常为慢。
临床以青年或中年女性为多,临床特点为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无便意、排便困难和质坚硬;肛门指诊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粪便;结肠通过时间延长。
②出口梗阻性便秘:是指盆底肌和肛门括约肌排便时不能完全松弛或产生矛盾运动;部分患者与肛门括约肌功能协调或直肠对排便反射感阈值异常有关。
患者常主诉为排便费力、肛门下坠感、排便不尽感、排便量少、质地较硬或成形软便;结肠通过时间正常或轻度减慢。
③混合性便秘:混合性便秘是具备上述两者特点。
鉴别诊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重点是排除器质性病变。
器质性便秘的特点是有原发病存在,便秘是一继发症状。
便秘评估规范
便秘评估规范标题:便秘评估规范引言概述:便秘是指排便难点或者排便频率减少的症状,常见于临床实践中。
为了准确评估患者的便秘情况,制定一套规范的便秘评估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便秘评估规范的内容。
正文内容:1. 便秘的定义和分类1.1 便秘的定义:便秘是指排便难点或者排便频率减少的症状,导致大便干燥、硬结和排便时间延长。
1.2 便秘的分类: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便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和综合征性便秘。
2. 便秘的评估指标2.1 大便频率:评估患者一周内的大便次数,普通认为每周排便小于3次为便秘。
2.2 大便形状:通过Bristol大便形状评分表,对大便的形状进行评估,以了解大便的硬度和干燥程度。
2.3 排便时间:评估患者排便所需的时间,长期排便可能是便秘的表现之一。
2.4 排便难点程度:通过问卷调查或者面对面访谈,评估患者排便时是否存在难点感。
2.5 并发症评估:评估便秘是否伴有有并发症,如肛裂、痔疮等。
3. 便秘评估的方法3.1 临床问卷:设计便秘相关的问卷,包括大便频率、形状、排便时间和难点程度等指标,以便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
3.2 体格检查:通过腹部触诊、直肠指检等方法,了解患者的腹部情况和肛门直肠疾病的存在。
3.3 辅助检查:如肠镜检查、钡剂灌肠等,用于排除器质性便秘的存在。
4. 便秘评估的临床意义4.1 确诊便秘:通过评估指标和方法,可以准确诊断患者是否患有便秘。
4.2 判断便秘类型:便秘的分类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评估结果可匡助医生判断便秘类型。
4.3 指导治疗:便秘评估的结果可以指导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5. 便秘评估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5.1 局限性:便秘评估方法存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5.2 发展方向:结合新技术,如无创肠镜、生物标志物等,开辟更准确、可靠的便秘评估方法。
总结:便秘评估规范是指对便秘患者进行准确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类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11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并以此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疾病类型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结果:临床中功能性便秘主要包括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三种。
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之后,其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结论:临床中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理差异相对较大,因此在诊断的过程中应对其致病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期得到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梗阻;治疗措施现阶段,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且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
该类疾病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更使得其生活质量大幅降低。
功能性便秘通常是由于非脏器病变引起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集中在大便干结、排便障碍等。
本院近年来通过对所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其病情的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功能性便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分布在19~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岁。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集中在每周排便的次数低于4次、不同程度的大便干结、排便不尽等。
1.2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根据临床医学对于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慢传输、出口梗阻以及混合三种类型。
一般而言,慢传输型是功能性便秘当中发病率较高的类型,其致病因素通常集中在肠道神经递质发生异常。
对于出口梗阻型患者而言,其发病机理主要集中在患者的括约肌功能紊乱、阀值降低等,而混合型则是指以上两种类型的便秘同时出现。
在对慢传输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主要依靠常规治疗手段为主,着力于改善患者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积极的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并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如何治疗功能性便秘
中医如何治疗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的是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由于肠道蠕动减弱、排便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的排便困难、粪便干硬或排便次数减少。
功能性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起肛肠疾病、结肠癌等并发症。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功能性便秘是非常重要的。
1.中医认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中医认为,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失和,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导致水谷精微不足,肠道失于濡润,大便干燥难下。
二是情志不畅,忧思郁怒,导致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肠道蠕动减弱,大便积滞不出。
三是久病耗伤,或年老体衰,导致肾阳不足,阴血亏虚,津液不足,命门火衰,水液代谢失常,肠道湿寒内生,大便冷滞难行。
1.中医对便秘的分型根据中医理论,功能性便秘可分为实秘和虚秘两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实秘(指便秘伴有热症),实秘可进一步分为热秘、气秘和冷秘。
热秘表现为大便秘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等症状。
气秘表现为大便干结、肠鸣矢气、腹中胀痛等症状。
冷秘表现为大便艰涩、腹痛拘急、手足不温等症状。
虚秘(指便秘伴有虚症),虚秘可分为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和阳虚秘。
气虚秘表现为大便不干硬、排便困难、便后乏力等症状。
血虚秘表现为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等症状。
阴虚秘表现为大便干结、形体消瘦、头晕耳鸣等症状。
阳虚秘表现为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四肢不温等症状。
1.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原则和方法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原则是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方药或针灸、推拿等方法,调和气血、化湿清热、滋阴降火、通利肠道,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改善肠道功能、防止并发症的目的。
3.1中药调节一是疏肝理气,通畅气机。
对于因情志不畅而导致的肝气郁结型便秘,应以疏肝理气为主,用药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同时要注意情志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
功能性便秘的合理诊断及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合理诊断及治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831118)【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362-01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的产生,功能性便秘(FC)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主要良性病之一,同时长期便秘与大肠癌的发病关系密切。
因此(FC)的合理诊断及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1 FC的诊断及分型:国际上对FC的诊断多采用罗马II标准:即慢性便秘患者缺乏确切的病因,又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剧,同时在过去的12个月中,至少达3个月(不必连续)出现下列症状(具备下述2个或2个以上条件):.>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1/4的时间有粪便呈块状或硬结;>1/4的时间有排便未尽感;>1/4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直肠阻塞感;>1/4的时间有排便需要手法帮忙(如手指抠,抵住骨盆底);>1/4的时间每周排便<3次,无细便,也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根据结肠动力学特点:.FC通常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和混合型便秘(MC)三型。
STC系由于结肠动力障碍,使肠内容物滞留于结肠或结肠通过缓慢的便秘。
又称结肠无力。
这是FC最常见的类型。
治疗上首选促动力剂。
OOC系具有正常的结肠传输功能,而由于肛直肠的感觉或动力异常所致。
治疗上可选择生物反馈训练治疗。
MC系既有结肠慢传输特点,同时又存在肛直肠的感觉功能或动力异常,或两者均不典型。
治疗因人而异。
2 发病机制FC是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综合机制。
STC是FC最常见的类型,大多数FC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结肠排空迟缓,测压研究显示结肠动力降低是造成这些患者排空迟缓的原因。
肠电活动研究表明,便秘患者空腹及餐后结肠推进性电活动明显降低,表现为频率减慢,持续时间缩短,乙状结肠的顺应性降低,肠壁对肠内容物的最大耐受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慢性便秘原因、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缓解便秘误区及解决便秘方法
慢性便秘原因、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缓解便秘误区及解决便秘方法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的患病率在逐渐升高,7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达23.0%,80岁以上可达38.0%。
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高于男性。
长期便秘不能坐视不管,慢性便秘会导致影响肠道的消化功能、痔疮、肠梗阻、结肠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
慢性便秘原因慢性便秘包括功能性、器质性以及药物引起的便秘。
其中功能性便秘病因最为复杂多样,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原因及心理原因,失眠焦虑紧张造成。
目测功能性便秘标准自测是不是功能性便秘可以根据罗马IV功能性胃肠疾病标准,功能性便秘一般具有下列症状中2条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半年:1、每周排便小于3次,排便中至少1/4为干硬便;2、排便不尽,所有排便中至少1/4有排便不尽感;3、排便费力,至少1/4的时间感觉非常排便费力;4、所有排便中至少1/4的时间排便时有肛门直肠堵塞感;5、所有排便中至少1/4的时间排便需用辅助排便。
缓解便秘误区香蕉通便。
香蕉里面含大量鞣酸,未完全成熟的青香蕉尝起来的涩味儿来自鞣酸,即使尝不出涩味的熟香蕉,也含有鞣酸,它能让蛋白质凝固,还会使便便变得干硬,反而加重便秘。
此外,香蕉含膳食纤维比较低,也很难起到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
喝蜂蜜水。
蜂蜜通便需要吃几十克蜂蜜才会想排便,可能还没等到通畅血糖先升高了、体重长胖了。
对大部分人来说,喝一杯蜂蜜水的通便效果估计跟喝白开水没有明显差别。
喝酸奶。
流传着每天喝点能缓解便秘说法,但其实效果很有限。
酸奶里的益生菌含量远远达不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效果,指望喝酸奶通便不靠谱。
大部分酸奶实际上只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它们经过胃部时会被胃酸消灭,很难到达肠道。
解决便秘方法1、补充乳果糖乳果糖是天然牛乳成分,属于渗透性泻药。
由于在人体肠道内并没有分解乳果糖的酶,服用的乳果糖通常以原型的形式直达结肠。
短期乳果糖能够保留肠道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从而促进肠道蠕动,而帮助粪便排出;乳果糖是一种益生元,长期可以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稳定和生长,有助于调节结肠的生理功能,进而帮助治疗便秘同时降低复发率。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摘要】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消化系统疾病,它的发病与排便动力学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多因素相关。
准确有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诊断,有利于进一步治疗。
生物反馈技术作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首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些其它治疗方法,如:胃肠动力药应用也较为普遍。
本文就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诊断、及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莫沙必利【中图分类号】R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50-03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以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干硬为主要症状的,并且排除了继发性便秘的功能性疾病。
流行病学表明便秘非常常见,一般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
国外资料报道,便秘发病率在年轻人中为3 % ,中年人为8 % ,老年人为20 %[1]。
我国人群总的便秘患病率为9.18%,其中男性7.28%,女性11.24%老年便秘总患病率为11.5%[2]。
功能性便秘与结肠黑变病、泻剂性结肠、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颅内高压等疾病的发病几率,加重精神和心理负担. 因此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日益重要。
1. 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肠内容物刺激肠壁产生正常蠕动,内容物下降至直肠后形成粪便。
直肠黏膜受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生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传入大脑皮层,又经传出神经将冲动传出,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腹肌及膈肌收缩而将粪便排出肛门。
而功能性便秘患者常存在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盆底肌功能失调、精神压力大、滥用药物、先天性异常等情况。
此外,一系列研究表明肠神经系统病变[3],乙酰胆碱[4]、P物质[5]、一氧化氮(NO)[6]等肠神经递质异常, Cajal细胞分布和功能异常[7]以及水通道蛋白功能及分布异常[8]等均可能干扰正常的排便生理,导致便秘的发生。
2.分类根据结肠动力学特点,功能性便秘分为3型: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 是指全结肠转运时间正常或轻度异常, 但内容物在直肠停留时间过长[9]。
关于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 - 小儿便秘
关于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 -小儿便秘何谓小儿功能性便秘?婴儿功能性便秘是指比正常排便的间隔时间延长,便次减少,粪质坚硬,患儿有不舒服的感觉而言。
在正常情况下,食物通过胃肠道经过消化、吸收,残渣的排泄常需24~48小时,若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即可视为便秘。
(1)排便次数减少为主要症状:多数病例大便次数<3次/周,仅少数患儿虽排便≥3次/周,但粪便量少且便后腹部触诊于左下腹仍可触及粪便,或肛门指诊直肠内仍有较多的粪块,亦应视为便秘。
(2)粪便形状与硬度随之改变。
(3)排便费力及便意感:排便费力在功能性便秘患儿均可出现。
(4)由于便秘,影响生活质量。
必要时可做辅助检查,包括直肠肛管测压、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肌电图、内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等。
小儿功能性便秘如何诊断?诊断标准:(1)适于4岁以下儿童至少符合下列2项条件并持续1个月:①每周排便2次或<2次;②能自行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潴留史;④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⑤直肠内有巨大粪块;⑥排出粪便粗大以至于造成堵塞。
伴随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减退和(或)早饱。
一旦大量粪便排出,这些症状很快会消失。
(2)适于4~18岁儿童符合下列2项或以上,症状每周至少1次持续2个月以上,但肠易激惹综合征诊断依据不足:①每周排便2次或不足2次;②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潴留史或有与粪潴留有关姿势;④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⑤直肠中有巨大粪块;⑥排出粪便粗大以至于堵塞下水道。
可根据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腹部X线、钡餐检查、B超、肛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排便造影等,除外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脊柱畸形、内分泌及代谢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消化系统病变等疾病。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罗马III诊断标准
1.必须包括下列2项或多项: a.排便期间,排便费力至少占25%。 b.粪便中团块或硬粪至少25%。 c.排便不尽感至少25%。 d.肛门直肠的梗阻感至少25%。 e.手工操作易于排便至少25%。 f.每周排便<3次。 2.不用缓泻药,很少出现松软大便。 3.IBS诊断依据不足。诊断前症状至少出现6个 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
(三)特殊检查方法(1)
胃肠通过试验(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est , GIT) : 建议在至少停用有关药物48 h 后服用不透X线标志物20个 小时后, 拍摄腹部X线平片1 张(正常时多数标志物已经抵 达直肠或已经排出) , 选择48 h 摄片的目的是有可能观察到此时的标志物分布, 如多数已经集中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区域之内或尚未到达此 区域, 则分别提示通过正常或过缓, 如在72 h 再摄片1 张, 则多数标志物仍未抵达乙状结肠或 直肠或仍留在乙状结肠、直肠, 则分别提示通过缓慢或出 口梗阻型便秘。 胃肠通过试验是一种简易方法, 可以推广应用。如果延长 到5~6 d 拍片1 张,其准确性可能增高, 但可行性较差, 因 多数患者难以坚持而自行用泻药。
3.精神因素 相当一部分功能性便秘患 者发病前曾有心理障碍。 Kumar 等(1989) 证实,精神 紧张可使肛压升高,即内 括约肌反射性活动增强。
二、分型
(一)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型便秘)
主要是指粪便在结肠通过缓慢,水分被肠粘膜大量 回收,导致大便干燥,排出困难。 1、 结肠无力性便秘:见于老年体弱,肠平滑肌衰弱 者。 2、 排便动力缺乏性便秘:膈肌、腹肌、提肛肌衰 弱,见于多妊、多产、肥胖或急剧消瘦等。 3、 肠壁刺激匮乏性便秘:见于食入纤维素过少、 活动太少、人为抑制便意、精神抑郁者。 4、肠蠕动抑制性便秘:如长期应用泻剂等药物抑 制肠蠕动。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调研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 W orld Hea lth D igestM edical Peri odical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王飞岭 余 叶(新疆农二师库尔勒医院 841000)【摘要】功能性便秘是指非肠道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一种临床常见症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普随之发生改变。
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精神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
[1]【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A1 功能性便秘发生的机理1.1 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中医学认为便秘的主要机理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素问灵兰秘典论》“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槽粕而俱下于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宫,变化出焉。
”便秘的形成,多有脏腑正气亏损,组织器官变性,内邪滋生。
1.2 脾胃虚损,气阴不足 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肾关系密切。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
脾统血,阳明胃腑为多气多血之腑。
脾胃虚损,气阴不足,诸邪从生,可见血瘀。
2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分型2.1 便秘的诊断 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后,根据罗马Ⅲ[2]的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应符合下例标准:(1)排便困难、硬便;(2)每周完全排便<3次,每天排便<35g;(3)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
2.2 便秘的分型 根据导致慢性便秘的肠道及肛门直肠功能和动力学特点,将慢性便秘分为:慢性传输型[3、4、5],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
3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3.1 饮食治疗3.1.1 水的摄入 粪便中水的含量和细菌的数量是影响粪便软硬度及排便次数的2个主要因素[6]Gasha rri n i等[7]证实便秘患者经过饮用3周矿泉水后,通过H2-乳果糖呼气试验测得他们的口-盲肠通过时间较前显著减少,并能改善腹胀等症状;Cuo mo等[8]提出碳酸盐饮料可以减少饱 感,增快胆囊排空时间,改善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目的分析研究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排便困难患者106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61例,年龄为2岁-75岁,患者主诉有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胃、恶心、腹痛、排气等症状,通过诊断鉴别,106例患者被诊断为功能性便秘,医务人员采取个别化治疗,不同症状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并给与不同的药物治疗,采取饮食辅助治疗,鼓励患者进行体育锻炼。
结果106例患者由于便秘出现的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不是很明确,诊断必须要根据病史,分析便秘的原因,配合指诊作出便秘的诊断,需要的话可进行胃肠道X线钡剂和结肠镜检查,用来排除器质性疾病,方能确诊功能性便秘;治疗方法宜采取整体治疗综合措施,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
标签:功能性便秘;诊断鉴别;治疗措施便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一般可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变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导致便秘患者越来越多,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便秘的诱发原因较多,如全身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等,此类称为继发性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不存在器质性的病变则称为功能性便秘,也可称为习惯性便秘,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外肠易激综合征的慢性便秘除外,便秘患者滥用泻药导致泻剂性肠病和结肠黑变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由于结肠黑变和结肠癌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功能性便秘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1.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排便困难患者106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61例,年龄为2岁-75岁,平均年龄为45岁,患者主诉有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胃、恶心、腹痛、排气等症状,病程为3-12个月,平均病程为4.5个月,患者均有排便困难、粪便坚硬、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
1.2诊断标准根据功能性便秘的罗马III诊断标准,需要排除肠道及全身器质性病因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便秘并符合以下标准:Ⅰ诊断前至少6个月中最近3个月有症状发作1.必须符合以下2项或2项以上:(1)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2)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3)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或梗阻感(4)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助便、盆底支持)(5)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6)便次<3次/周 2.在不使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3.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IBS1.3排除标准①肛门疾病,如肛裂、会阴前肛门、无肛术后或肛门直肠外伤后肛门狭窄。
关于功能性便秘患者诊疗的分析
关于功能性便秘患者诊疗的分析便秘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其定义因不同人群理解差异有所不同,目前的定义已从狭隘的排便频率减少到包括排便困难更广义的范畴。
如便秘患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继发于代谢病、系统性疾病或药物因素影响,而以功能性改变为基本特征,则为功能性便秘。
当前国际上广泛推荐使用的罗马Ⅲ标准提出的便秘共识定义包括[1]:①排便费力,排干球粪或硬粪,有便意但排不出,排便频率减少或排便不尽感;②每周完全排便<3次,每次排便量<35g或超过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③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等。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便秘只是症状,而不是疾病。
便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纤维性食物或水分摄入不足,排便习惯不良,久坐、久卧缺乏运动等;②肠道病变:如胃肠占位、慢性肠道炎症、缺血性肠病、胃肠道狭窄等;③系统性疾病: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尿毒症、硬皮病等;④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骶神经肿瘤、自主神经疾病、脑肿瘤等;⑤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如长期服用阿片类、抗胆碱药、抗痉挛药、抗抑郁药、降压药、利尿药等;⑥功能性疾病: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是以症状为基础的,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便秘症状的器质性因素、药物因素等,防止延误病情。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可为功能性便秘的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临床上,应从患者便秘症状的特点半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便意等半、伴随症状、基础疾病、饮食结构及用药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问诊,并辅以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一般而言,便秘患者的病史在6个月及其以上,主要症状性质近期没有发生变化或恶化,同时无体重下降、便血或粪潜血阳性、有结肠新生物史、有炎症性肠病或结、直肠肿瘤遗传史、腹部包块或贫血等报警症状者,满足罗马Ⅲ标准的,即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
目前临床和科研上广泛采用罗马Ⅲ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见表1。
儿童便秘表现、分类、原因、功能性便秘诊断、改善方法、药物治疗及就医情况
儿童便秘表现、分类、原因、功能性便秘诊断、改善方法、药物治疗及就医情况便秘儿童通常排便次数:出生1 周内的新生儿平均每天排便 4 次;2 岁时,排便频率接近每天 2 次;4 岁左右时,排便习惯接近于成人,即从每天3 次至每周3 次。
当大便潴留,结肠从大便中吸收水分,使得粪便更加难以排出,严重时直肠日益膨胀,可导致溢出性大便失禁,直肠感觉丧失,导致肠动力减弱、厌食、腹胀、疼痛。
便秘分类和原因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儿童功能性便秘约占90%,功能性便秘是除外身体结构和生化异常引起的便秘。
功能性便秘主要与饮食、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相关。
功能性便秘诊断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罗马IV 标准):(1)4 岁以下儿童诊断标准 [4]满足以下项目≥ 2 条,持续时间≥ 1 个月:每周排便≤ 2 次;有大便潴留史;有排便疼痛或困难史;大便直径粗大;直肠内有巨大的粪块;对于接受排便训练的儿童,以下也作为选项:能控制排便后每周出现至少一次大便失禁;粗大的粪便曾堵塞马桶;(2)4 岁以上儿童诊断标准 [5]满足≥ 2 条,并且每周发作至少 1 次,持续时间≥ 1 个月;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以下症状:每周排便≤ 2 次;每周至少一次大便失禁;憋便姿势或者刻意控制排便史有排便疼痛或困难史;直肠内有巨大的粪块;粗大的粪便曾堵塞马桶;改善办法(1)医学教育:向家属和孩子宣教,如功能性便秘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消除孩子的恐惧、焦虑心理;在使用导泻剂后,溢出性失禁的情况可能会短暂加重,然后再趋于好转;肠道恢复需要时间,所以即使用药有效,也不要过早停止治疗。
(2)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如厕奖励,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并予以鼓励。
(3)推荐均衡的纤维饮食,足量饮水。
膳食纤维富含于谷类、薯类、蔬菜及水果等植物性食品中。
受便秘和牛奶蛋白过敏影响的儿童在消除过敏原刺激后症状得到改善,CMP 过敏或不耐受被认为是儿童慢性难治性便秘的原因。
中医对便秘类型的认识及诊断标准
中医对便秘类型的认识及诊断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不仅影响着身体健康,还会降低生活质量。
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报警征象、检查项目、饮食干预、药物治疗及要点总结
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报警征象、检查项目、饮食干预、药物治疗及要点总结婴幼儿VS 儿童青少年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功能性便秘是除外肠道或全身性器质性病因及药物性因素引起的便秘,1 岁以上便秘儿童 95% 属于功能性便秘。
年龄<4岁的儿童至少符合以下 2 项条件,持续时间达 1 个月:(1)每周排便≤2 次;(2)大量粪便潴留史;(3)有排便疼痛和排便费力史;(4)排粗大粪便史;(5)直肠内存在有大量粪便团块。
(6)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出现 1 次大便失禁;(7)粗大粪便曾堵塞抽水马桶。
年龄>4岁儿童青少年便秘每周至少发生1次, 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 且符合以下2项或多项条件, 但肠易激综合征诊断依据不足:①4岁以上儿童每周在厕所排便≤2次;②每周至少出现 1 次大便失禁;③有粪潴留姿势或过度克制排便病史;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的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⑥粗大粪块曾堵塞抽水马桶。
便秘报警征象足月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48 小时、在生后第 1个月就开始出现便秘、有先天性巨结肠家族史、生长迟缓、胆汁性呕吐、严重的腹胀、甲状腺功能异常、肛门异位、无肛门、提睾反射缺如、下肢肌力肌张力、反射减弱、脊椎后背毛发、臀裂偏移、肛门瘢痕。
常规直肠指诊可发现婴儿的肛门狭窄。
如果肛管过紧、直肠壶腹空虚,直肠指诊后有气体和粪便喷射性释放,提示先天性无神经节性巨结肠。
检查项目1、没有报警症状,不建议对便秘患儿常规进行牛奶蛋白过敏试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乳糜泻和高钙血症的实验室筛查。
2、儿童存在椎管闭合不全证据或存在肛周/下肢神经功能障碍证据时行腰骶椎正侧片检查,不做为功能性便秘的常规评估。
如高度怀疑神经功能障碍考虑行 MRI 以评估是否存在脊髓栓系和脊髓肿瘤。
3、钡灌肠检查和 24 小时随访钡剂潴留情况对诊断赫什朋病有一定价值,小婴儿可能假阴性结果。
肠组织活检包括直肠抽吸活检和直肠全层活检,是诊断赫什朋病的金标准。
4、肛门直肠测压主要用于顽固性便秘导致生活方式受限、疑似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怀疑排便协同失调或赫什朋病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笔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和分型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10-09 分享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方秀才柯美云
大部分慢性便秘患者为功能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包括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defecation disorders,FDD)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
诊断应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药物因素导致的便秘,FC的诊断要符合罗马Ⅲ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FDD的诊断要求在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的基础上有排便障碍的客观证据,IBS-C的诊断要符合IBS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对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度”的拿捏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便秘症状的程度和伴随症状、是否有警报征象、拟诊疾病、既住接受检查的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的担心程度,还耍考虑到患者对进一步检查的耐受程度和经济负担。
医生根据个人经验作出清晰的判断量得尤为重要。
可以说,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拟诊为功能性疾病的便秘患者,相当一部分不需要进一步的辅助检查,不需要每年复查一次结肠镜或结肠造影。
对诊断为功能性疾病的便秘患者,要明确告知他们随诊注意事项,注意对警报征象的监测,警惕在功能性疾病的基础上新发肿瘤和炎症性肠病等。
功能性便秘可以和结直肠盆底的形态改变并存,且从便秘症状的具体表现、病程和疾病发展情况,根难区别孰因孰果,如不协调性排便和直肠前突。
因此,对存在结肠冗长、直肠前突、内套叠、直肠脱垂和盆底下降等形态改变的患者,如有结肠传输延缓、肛门直肠排便功能异常的证据,应同时诊断功能性便秘和形态改变。
在沿用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同时,建议具体描述患者功能和形态改变。
这样的诊断,也有利于从全面的角度有效治疗便秘,如以单纯手术治疗直肠前突,不纠正不协调性排便,便秘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善,术后直肠前突也势必复发。
根据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动力和肛门直肠功能改变的特点将功能性便秘分为3型:
①以结肠传输延缓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便秘,主要症状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捧便费力。
此型便秘即为慢传输型便秘。
②以排便障碍为表现的功能性便秘,主要症状为排便费力,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需要手法帮助排便,排便不尽感等,即功能性排便障碍。
此型便秘既往称之为出口梗阻型便秘。
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病,将此型便秘归入功能性肛门直肠病中,强调其诊断应在符合功能性便秘的基础上有肛门直肠排便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表2),并进一步分为不协调性排便和直肠推进力不足2个亚型。
不协调性排便是指在试图排便过程中,盆底肌不协调性收缩成括约肌基础静息压松弛率小于20%,但有足够的推进力。
直肠推进力不足是指在试图排便过程中,直肠推进力不足,伴或不伴盆底不协调性收缩/栝钓肌基础静患压松弛率小于20%。
③混合型:同时存在结肠传输延缓和肛门直肠排便功能异常引起便秘的证据。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相当部分慢性便秘患者被诊断为FC,但没有接受结肠和肛门直肠功能评估检查,其FC诊断属于“广义的功能性便秘’范畴,而明确有结肠传输延缓的FC属于“狭义的功能性便秘”,即慢传输型便秘。
FDD与出口梗阻性便秘也并非同义词,后者包括了除FDD以外,肛门直肠和盆底形态改变所引起的便秘,如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这些患者可以伴有或不伴有明显的肛门直肠排便功能的异常,也就是说引起“出口梗阻”的原因可以是功能性的(不协调性排便),也可以是形态改变所致(如直肠前突),或二者同时存在。
表3可以帮助读者比较理解以上的内容。
因此,不能强求以FDD取代出口梗阻性便秘一词。
在近期发表的几宗新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药物试验中(特别是促分泌药和促动力药),均沿用了慢性特发性便秘(idiopathic constipation)一词。
特发性便秘是指无明确病因的慢性便秘。
理论上讲,特发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属于同义问。
美国著名学者Michael Caailleri在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杂志撰文,专门阐述在临床药物试验中纳入特发性便秘的重要性。
Camilleri认为,按照罗马Ⅲ标准,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纳入慢性便秘患者参加药物试验,其中以排便障碍为主要表现者对泻剂、促分泌药和促动力药反应差,势必会影响疗效的评价,因而他提出了特发性便秘的判断标准:
(1)慢性便秘表现为:a.至少25%的排便为球粪或硬粪,b.每周排便少于3次;
(2)不用泻剂时很少出现稀便;
(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4)不符合排便障碍的诊断标准,即缺乏以下几项:a.排便费力程度为3~4级(用5级标准,0指没有,4级最重),b.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
由此可见,特发性便秘是特指慢性便秘中没有明确病因、以排干硬粪和排便次数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患者,相当于“狭义的功能性便秘”。
从诊断标准看,FC和IBS-C的鉴别要点在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腹痛和腹部不适,这种腹痛、腹部不适在发作或加重时伴有排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形状的变干,在排便后有所改善。
按罗马Ⅲ诊断标准,如果便秘患者符合IBS的诊断,则不再诊断功能性便秘,实际上,89.5%的IBS-C患者同时符合FC的诊断,而在符合FC诊断标准的患者中,43.8%符合IBS-C的诊断。
44.8%FC患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腹痛、腹部不适”只是多数患者(76.1%)疼痛发生频率≤1次/月,或其他症状达不到诊断IBS-C的标准。
反而,IBS-C患者的便秘症状的个数和严重程度并不比FC患者轻。
前瞻性研究表明,在诊断为FC和IBS-C的患者中,各有1/3的患者在1年后其诊断发生转换,这使得单纯依据罗马Ⅲ诊断标准区分FC和IBS-C、研究各自的病理生理和相互转换的机制更具挑战性。
(参考文献略)
摘自:方秀才,柯美云.慢性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4):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