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小儿时期的便秘大部分是因为饮食不当、吃得过细、饮食中含的纤维素很少和排便习惯不好形成的,治疗便秘要从饮食和排便这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让孩子多吃些食物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像韭菜、芹菜、香蕉等;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小儿由于害怕疼痛,不敢排便,家长要想办法打消其害怕的念头,每天让其定时排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秘就可缓解。

对于难治性功能性便秘,中药调理有较好的效果,但一定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辨证用药方可。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原则是清除结肠、直肠内粪块贮留;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合理安排膳食;解除心理障碍,鼓励患儿乐于排便。

一般指导①合理饮食:主要指增加膳食纤维(DF)(水果、蔬菜及粗粮)的摄入,多数患儿挑食、偏食或家长对此疏忽、迁就,造成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接诊医师应告知家长及患儿,何种食物、多少量才能达到摄入标准,否则象征性“吃一点”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必须强调食用一定量的粗粮并多吃蔬菜、水果。

儿童对粗粮极为生疏,即使是粗粮细做也不能使其达到喜爱的程度,含膳食纤维较多的蔬菜水果(如韭菜、芹菜、香蕉、梨等)也很难做到每日必食,不能要求儿童像成人那样理性认识“为了治病,不可口也要每天吃”。

所以,在具体实施中必需由家长配合,保证饮食经常变换花样,使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治疗标准[膳食纤维量=年龄+(5~10 g/日)]。

②足量饮水:功能性便秘患儿粪便多呈Bristol 1~3型,除其他原因(如肠蠕动障碍)之外,饮水不足系主要原因,特别是在炎热季节更为突出。

一般成人标准每日需额外饮水1 500 ml,儿童因年龄不同足量饮水标准有差异。

③增加活动量:学龄儿童在学校内均有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但也有患儿沉溺于电脑游戏而久坐致活动量不足。

④心理行为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心理问题主要为痛性排便导致的“忍便”使粪便干结,亦有因“问题家庭”造成的心理障碍,应予详细询问,逐一进行心理疏导。

小儿便秘,如何用药(一)

小儿便秘,如何用药(一)

小儿便秘,如何用药(一)小儿便秘如何用药疾病概述便秘在儿童中较常见,发生率高达30%,且大多数慢性便秘都为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儿童的年龄,是否存在潜在的行为或膳食诱发因素,以及症状的急缓。

是排便规律改变所致,大便干燥坚硬,排便不通畅,排便间隔时间较久且没有规律。

小儿便秘可以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在≥1岁健康儿童的便秘病例中,功能性便秘占比>95%,在学龄前儿童尤其常见。

多数经过药物治疗后可缓解,一般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①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指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貌似未能完全排空大便,且同时排除了便秘的器质性病因。

②大便失禁大便失禁(这一术语优于功能神经性大便失禁或污便)现已被纳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这是因为80%的大便失禁儿童有潜在的便秘。

相反,可多达50%的慢性难治性便秘儿童最终发生大便失禁。

可能的机制是,随着慢性直肠扩张、肛管缩短以及IAS扩张。

在这种情况下,肛门外括约肌一过性松弛会释放半固体的粪便到肛周皮肤和衣物上。

诊断标准即“罗马Ⅳ”标准。

对于发育年龄≥4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便秘定义为存在以下症状中至少2项,每周至少出现1次,至少持续1个月,且不能由其他医学问题来解释,并排除器质性便秘:●每周排便≤2次●每周至少1次大便失禁●有憋便姿势(retentive posturing)或过度有意识地克制排便(憋便)史●排便疼痛或大便干硬史●直肠内有大块粪便●有排出可能堵住厕所的大块粪便史病症原因①不良的饮食习惯,由于进食量不足或食物过于精细,没有足够的食物纤维以致食物残渣太少;②饮水量不足及肠蠕动过缓,导致从粪便中持续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③缺乏锻炼使体内的肠蠕动不够;④排入直肠粪便重量的压力达不到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兴奋的正常值(25~50克粪便重量的压力为正常值),形不成排便反射;⑤结肠低张力、肠运行不正常;⑥长期滥用泻药,或服用麻醉性镇痛药、抗胆碱药、镇咳药、催眠药、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铁、铝、镁、铋剂)等;⑦排便也与条件反射有关,有规律的良好排便习惯,定时产生强烈的排便感;⑧生活不规律,缺乏体力活动,也可引起习惯性便秘。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简介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的肠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排便困难等。

对于严重的功能性便秘,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生活和心理影响,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也会带来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功能性便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作为一种治疗便秘的常用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本文旨在通过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的疗效观察,探究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xx个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患儿,均为xxx医院xxx科门诊的患者。

其中男性xx人,女性xx人,年龄范围为xx岁至xx岁,平均年龄为xx岁。

研究方案治疗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主要组成为聚乙二醇4000、泊洛沙姆、氯化钠等。

控制组采用常规的便秘治疗方法,包括膳食调整、运动锻炼等。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随访观察,疗程均为xx周,并记录以下内容:•排便次数•大便状况•排便难易程度•不良反应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量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

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治疗效果根据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0.0%。

治疗组的平均排便次数,大便干硬程度和排便难易程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

安全性在观察期内,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主要是轻度的腹泻和胃部不适。

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对患儿生活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也较小,可作为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但需要注意剂量和用药时机的选择、并严格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功能性便秘正确治疗措施,为提高患儿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对照组功能性便秘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措施;研究组功能性便秘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及基础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95%,p0.05,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功能性便秘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即初始十天给予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成分包括0.5亿长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低聚糖、促菌因子以及脱脂乳粉等)治疗,根据患儿年龄确定给药剂量,六个月至三岁患儿每次给药一片,四岁至六岁患儿每次给药两片,七岁至十一岁患儿每次给药三片,十二岁至十四岁患儿每次给药四篇,所有患儿均每天给药三次,同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液联合治疗,剂量为每天给药250mg/kg;研究组功能性便秘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及基础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其中药物治疗同对照组。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2.2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功能性便秘疗效判断标准可知:①治愈。

患儿经治疗后每日排便一次,且便质正常,排便过程顺利通畅,一个月内无功能性便秘复发情况;②显效。

患儿经治疗后每两日排便一次,且便质基本正常,排便过程顺利通畅,一个月内无功能性便秘复发情况;③有效。

患儿经治疗后每三日排便一次,且便质转润,排便过程较顺利通畅;④无效。

患儿经治疗后各项临床表现均未好转,甚至恶化。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功能性便秘患儿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一。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小儿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是排便困难、大便干硬、排便次数减少、甚至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佳等消化不良症状。

中医认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脾虚湿重、肝郁气滞、肾虚等多种因素有关。

针对这些病因,中医药治疗在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脾虚湿重型脾虚湿重型主要表现为面色黄暗,口淡不渴,身体发胖,大便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沉缓等症状。

中医认为该类型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导致脾气不足,湿气过重,从而造成便秘。

中医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胃功能进行调理,扶正祛湿,常用的中药有破滞湿、健脾化湿的药物如枳实、陈皮、苍术、白术等。

2.肝郁气滞型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易激动,食欲不振,腹胀疼痛,大便干结,舌苔薄黄,脉弦有力等症状。

中医认为该类型是由于情绪压抑,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治疗方法以疏肝理气,通便排便为主,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枳壳、瓜蒂等。

3.肾虚型肾虚型是指小儿肾精不足,导致腰酸脚软,头晕耳鸣,大便干结等症状。

中医认为该类型主要是由于遗传不足,先天不足,以及长期疾病和疲劳所致。

治疗方法是以益气固本、滋肾养阴为主,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枸杞、山药等。

1.枳实枳实有理气行滞、消食化积的功效,常用于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并且可加入猪肝、红枣、姜等配伍同煮,可以增强其通便作用。

2.芒硝芒硝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直接服用或加入米汤中一起喝。

3.大戟大戟有泻下通气的效果,但是由于其有剧毒,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4.厚朴厚朴能够疏通肠道,通便润肠,但是需要注意控制剂量,以免引起不适。

5.瓜蒂瓜蒂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功效,中医常用于小儿功能性便秘中,但是需要注意控制剂量,以免引起腹泻等副作用。

1.定期调理小儿功能性便秘需要长期治疗,建议定期调理,避免便秘反复发作。

2.饮食调理小儿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通便。

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指南

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指南

要点二
排便训练
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抑制便意 ,有助于治疗便秘。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采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如中药汤剂、针灸、 推拿等,以调理脾胃、促进肠道蠕动,达到 治疗便秘的目的。
生物反馈疗法
通过生物反馈疗法,帮助患儿学会正确的排 便姿势和腹壁肌肉的收缩方法,以促进排便

05
教育宝宝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起身活动,以减 轻肠道负担。
心理疏导
关注宝宝情绪
01
家长应注意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导致便
秘的问题。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02
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有助于缓解宝宝的紧张情绪,预
防便秘。
教育宝宝放松技巧
03
教育宝宝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减轻心理压力
生活习惯因素
活动量不足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活动量不足会导致便秘。
排便训练不当
儿童需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抑制便意, 不当的排便训练会导致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
情绪紧张
情绪紧张和焦虑会影响肠道蠕动,导致便秘。
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大也会影响肠道蠕动,导致便秘。
继发性病因
肠道疾病
如先天性巨结肠、炎症性肠病等,都会影响肠道功能,导致便秘。
提高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降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
02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
饮食因素
01
02
03
水分摄入不足
儿童每日需要充足的水分 摄入,水分摄入不足会导 致大便干燥,引发便秘。
纤维素摄入不足
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 动,如果摄入不足,会导 致便秘。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治进展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治进展
循证学研究暂无足够证据支持上述检查的诊断价值
4 用于诊断潜在疾病的辅助检查
4.1 牛奶蛋白过敏检测与便秘 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价值,研究证据存在矛盾
➢ El-Hodhod认为CMA是儿童及婴幼儿便秘的常见病因, 经过最少12个月严格的牛奶蛋白剔除后,有可能实现牛奶蛋 白耐受 ➢ Irastorza 发现51%的患者对牛奶蛋白剔除饮食有反应, 但反应组和无反应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4.2直肠黏膜活检、肛管直肠测压(ARM)与HD • 直肠黏膜活检 HD 金标准 • 肛管直肠测压(ARM)可测定不同状态下的肛门括约肌收
缩情况,并可反映直肠的感觉功能及排便的协调性,是检查 直肠肛门功能及疾病的重要方法 • ARM检查时需要患儿配合,因此大多应用于>4岁儿童 • ARM 不被推荐用于诊断新生儿和婴幼儿HD
3.2 腹部平片 • 检查结肠或直肠粪便潴留程度最简便的方法 • 可用于不愿接受直肠指检或为此感到恐惧患儿的检查 • 可重复性差 • 存在局限性,而病史和体格检查依然是诊断便秘的基础
3.3 结肠传输时间测定 (colonic transit time measurement,CTT)
• 通过测定标记物在消化道内的行走路径,计算通过时间,以 准确反映胃肠道传输情况,是明确便秘原因的首选检查方法
病史和体格检查 评估便秘情况;找出伴随有排便困难的其他 疾病;明确并发症
需要积极收集的信息包括 发病年龄、如厕训练的成功或失败 、大便的频率或连续性(主要是通过Bristol大便分类法进行 描述)、排便疼痛和/或出血、是否伴有腹痛或大便失禁、排 便克制、饮食习惯、食欲不振、恶心和/或呕吐、体重下降
体格检查 生长指标、腹部检查(肌张力、腹胀)、肛周 区域(肛门位置、红斑、皮赘、肛裂)、腰骶部(骶骨发 育不全、臀部扁平、毛发、臀沟偏离)

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分析

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分析

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分析目的:研究探讨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功能性便秘采用常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且口感好,剂量易掌握,患儿及家属均有较高依从性。

标签:小儿功能性便秘;酪酸梭菌活菌散;疗效便秘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之一,按便秘性质可将其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其中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占小儿便秘90%以上,占小儿胃肠门诊的25%。

虽然功能性便秘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如果时间过长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生命质量,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后果。

所以如何对小儿功能性便秘进行有效的治疗成为关注的焦点。

为此,笔者所在医院选取12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60例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9个月~13岁,平均7.5岁。

根据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因及临床表现病因多为盆底肌肉协调障碍;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不良的精神因素及排便习惯;胃肠激素分泌和调控异常影响了胃肠蠕动;肠道微生态菌群紊乱[1]。

患儿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小儿腹胀,哭闹以及拒食等症状。

1.3 方法所有患儿在进行治疗前,应采用开塞露或者手指掏出大便等物理疗法帮助患儿排除宿便,解除其临床症状,然后对两组患儿进行基础综合治疗[2]。

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指南

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指南
2023
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 指南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措施 • 临床疗效评估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研究展望 • 研究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 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进 行系统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指导性的治疗建议。
当前关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多为小样本、单中心和回顾性研究,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大 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缺乏高质量的干预性研究
关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干预性研究质量普遍不高,且大多集中在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方面 ,缺乏全面、系统、多元化的干预手段。
缺乏对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深入、全面的认识,这限制了预防和 治疗的针对性。
根据年龄段划分: 0-3岁、3-6岁、612岁及12岁以上。
排除器质性病变所 致的便秘。
病程与分级
根据病程长短分为短期和长期 便秘。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 中度、重度便秘。
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便秘和继 发性便秘。
03
治疗措施
非药物治疗
1 2
饮食调整
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饮食结构,促进 肠道蠕动。
研究样本量不足
研究样本量小
许多关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样本量不足,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推广度受 到限制。
缺乏代表性
由于样本量不足,许多研究可能无法代表整个儿童功能性便秘人群,其结果可能 存在偏倚。
06
研究展望
研究展望
01
02
03

临床治疗指南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

临床治疗指南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

06
药物治疗的经济学评估和 社会影响
泻药
高纤维含量
泻药中的高纤维含量可以增加 粪便体积,降低便秘症状的严
重程度。
副作用
泻药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电解 质紊乱等副作用,应谨慎使用。
长期使用
长期使用泻药可能会对肠道功能产 生不良影响,应避免长期使用。
促动力药
促进肠道蠕动
促动力药可以促进肠道蠕 动,增加排便次数,缓解 便秘症状。
要点二
给药途径
促动力药通常口服给药。
抗抑郁药和抗痉挛药
剂量
抗抑郁药和抗痉挛药的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 节。通常起始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50-100mg。
给药途径
抗抑郁药和抗痉挛药通常口服给药。
05
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
泻药
泻药是通过刺激或增加肠蠕动来促进排便,对于某些功能性便秘患者可能有效。
适用人群
抗抑郁药和抗痉挛药适用于伴有情绪和肌肉紧张的便秘患者,对于 其他类型的便秘效果可能有限。
07
结论和建议
结论
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便秘患者是有效的,但不同药物的 效果因人而异。
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但效果因人而异。
泻药和促动力药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药物,但长期 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
渗透性泻药
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 通过增加肠道内水分,软 化粪便,促进排便。
促动力药
莫沙必利、伊托必利 等,促进肠道蠕动, 推动粪便前行,帮助 排便。
鲁比前列酮,激活肠 道细胞中的氯离子通 道,促进肠道蠕动。
普芦卡必利,通过增 强肠道动力,促进排 便。
抗抑郁药和抗痉挛药
抗抑郁药
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等,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5-羟色胺受体,缓解肠道痉 挛和疼痛,改善便秘症状。

儿科小儿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儿科小儿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儿科小儿便秘中医诊疗方案儿科小儿便秘是指儿童排便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等症状。

中医认为小儿便秘一般多是由于脾胃功能不足、脾阳虚寒、肺热蒸湿等原因引起,因此治疗便秘的关键是通过调理脾胃、温阳化湿的方式来改善症状。

常用的中医诊疗方案如下:一、调理脾胃脾胃功能不足是导致小儿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会通过调理脾胃来增强消化功能,达到改善便秘症状的目的。

常用的药物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具体的用法和用量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二、温阳化湿中医认为脾阳虚寒和肺热蒸湿是导致小儿便秘的另外两个常见原因。

对于脾阳虚寒的情况,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药物或食疗来温阳,如桂枝茯苓丸、四君子汤等。

对于肺热蒸湿的情况,一般会采用清热化湿的方法来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黄连解毒片、金银花露等。

三、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小儿便秘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中医强调饮食的调理要从平时开始,注重饮食的规律和营养的均衡。

对于已经出现便秘症状的孩子,中医会推荐一些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如梨、西红柿、猕猴桃等,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一些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精细食物等。

四、穴位按摩中医认为通过按摩一些特定的穴位可以刺激相关脏腑的功能,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天枢穴、大肠俞穴、涌泉穴等,按摩时可以使用适量的力度进行按揉,每天坚持按摩一次,持续一段时间,通常可以得到一定的效果。

五、运动调理适量的运动对于改善小儿便秘也是非常有效的。

中医主张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加快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同时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诊疗小儿便秘的方案主要包括调理脾胃、温阳化湿、饮食调理、穴位按摩和运动调理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哪些方法,并且要坚持长期进行,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同时,家长在平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排便习惯,配合中医的治疗,从多方面提高治疗效果。

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

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

3 运动锻炼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在玩耍或学习时 排便。
4 心理疏导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在玩耍或学习时 排便。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调理肠道功 能,改善便秘。
生物反馈治疗
通过生物反馈技术,帮助儿童了解排便时肠 道的生理变化,学会正确的排便方法。
手术治疗
03
避免过度饮食
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依赖高蛋 白、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肠 道负担。
04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有 助于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 。
药物治疗
特殊情况
轻症便秘
对于轻症便秘,可采用软便剂 如多库酯钠、甲基纤维素等, 帮助软化粪便,促进排便。
中重度便秘
对于中重度便秘,可采用刺激 性泻药如酚酞、比沙可啶等, 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和影响
01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较高, 据报道,在儿童中占到10%-25% 。
02
功能性便秘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腹痛、食 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02
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生活习惯
缺乏规律的排便习惯,过度使用 泻药或灌肠等。
其他疾病
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如药物 治疗、饮食调整、行为疗法等,以提高治 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长期预后
患者生活质量
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长期预后进行深入研 究,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 加全面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排便力量不足

儿童功能性便秘诊疗方法详细解读

儿童功能性便秘诊疗方法详细解读

05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预防和护理
合理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鼓励孩子多吃蔬菜、水果 、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 的食物,有助于增加粪便 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适量摄入脂肪
适量摄入脂肪类食物,如 坚果、鱼类等,有助于润 滑肠道,促进排便。
充足的水分摄入
保证孩子每天摄入充足的 水分,有助于软化粪便, 预防便秘。
3
加强多学科合作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领 域,如儿科、消化科、心理科等。未来 需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 同推动儿童功能性便秘诊疗水平的提高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原因
饮食习惯
01
02
03
饮食结构不合理
儿童饮食中纤维素摄入不 足,如蔬菜、水果等摄入 过少,导致粪便体积减小 ,肠道蠕动减慢。
饮食不规律
儿童饮食不规律,饥一顿 饱一顿,或暴饮暴食,导 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便 秘。
饮水不足
儿童饮水量不足,使得粪 便干燥,难以排出。
缺乏运动
运动量不足
促进规范化诊疗
通过介绍标准化的诊疗流程,推动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规范化治疗,提高治疗效 果。
便秘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 排便不尽感等一组症状,持续时间较 长且影响生活质量。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便秘可分为功 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其中,功能 性便秘占儿童便秘的绝大多数,本文 主要针对这一类型进行详细解读。
01
02
排便次数减少
儿童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甚 至更少。
03
04
粪便性状改变
粪便干硬,呈球状或条状,有时 带有血迹。

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指南

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指南
第十八页,共89页。
二、诊治流程
第十九页,共89页。
第二十页,共89页。
• 1.便秘症状筛查包括: ①便秘病史采集: 排胎便的时间便秘进程和程度,如排便间隔、 便条的粗细和粘稠度;饮食习惯、性格与行 为异常;便秘治疗方法和效果;父母的排便 模式 等
第二十一页,共89页。
②检查身体:肛门位置、括约肌收缩 情况(肛诊).有无肛 裂,骶尾骨外形,
第三十二页,共89页。
结肠传输时间 (Colon transit time ,CTT )
• 利用不透X线的标志物,口服后定时拍腹平片,追 踪观察标志物在结肠内运行的时间、部位,判断结 肠内容物运行的速度及受阻部位的一种诊断方法
• 正常成人结肠顺行推行速度约为8cm/h,逆行推进速 度约为3cm/h,每小时净推进距离约5cm。餐后顺行 推进速度提高到14cm/h,但逆行推进速度不变;而 在便秘患者,其净推进速度可慢至1cm/h。影响结 肠运动的很多,食物、药物、精神、神经、内分泌 均可使结肠运动发生较大变化,故对结肠转运功能 有异常者,还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必要时应 多次复查。
第二十五页,共89页。
(2)刺激性泻药
• 这一类泻药主要是刺激肠蠕动,推动粪 便排出。 适用于排便动力不足者。但习惯性便秘、便秘 型肠易 激综合征不宜用。 ①蕃泻叶:每次3~ 5克,泡水代茶,睡前服。为轻泻剂,用 于慢 性便秘。但刺激结肠可有绞痛。 ②大黄:大黄 片每次o.3~o.5克,或大黄苏达片每次2 ~ 3片,或生大黄粉每次1.5~3克。久用可产生 耐药性。 ③蓖麻油:每次10~30毫升。既润 肠,又对肠粘膜产生刺 激,引起反射性肠蠕动。
概述
• 便秘( biàn mì)(constipation ) •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

儿童便秘的诊疗方案

儿童便秘的诊疗方案

儿童便秘的诊疗方案
便秘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常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排便次数比健康时少,粪质干硬,排便困难、费力,患儿有腹痛或排便痛等不舒适感。

【诊断要点】
(1)详细询问病史及大便规律,有无胃肠道并发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生长障碍及用药史。

(2)直肠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直肠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为典型便秘表现。

(3)检测血T3、T4、TSH 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

(4)必要时做钡灌肠排除先天性巨结肠。

(5)肛门直肠测压,了解肠动力学状况。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巨结肠等。

(2)补充水分,多吃蔬菜、水果,增加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合理膳食,调节饮食结构。

(3)早餐后排大便是反射性运动,经训练能养成良好习惯。

(4)补充微生态制剂,润肠通便。

【处方】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1片,口服,每日2~4次,用7~10d。

或酪酸羧菌活菌片(米雅)1片,口服,每日3次。

小儿开塞露10ml,塞肛,必要时(不能长期使用)。

乳果糖溶液5ml,口服,每日3次(婴幼儿用)。

【注意事项】
灌肠方法刺激性强,易养成依赖性,非特殊需要时不采用。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王宝西;张薇【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2(30)10【摘要】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s a common problem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hich has adverse effect on quality of life. According to the Rome III criteria revised in 2006 as a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dietary therapy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and excessive use of drugs is not encouraged.%婴幼儿功能性便秘临床并不少见,且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006年修订的罗马Ⅲ标准作为婴幼儿功能性便秘诊断和治疗的指南指出,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应以饮食治疗为主,不提倡过多使用药物.【总页数】4页(P901-904)【作者】王宝西;张薇【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陕西西安,71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相关文献】1.联用乳果糖口服液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效果研究[J], 彭红2.腹部按摩配合妈咪爱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52例 [J], 江海奇;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乳果糖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J], 闵燕华; 眭颖; 尹燕4.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J], 钱文文;眭颖;尹燕5.通便汤联合思连康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38例 [J], 张永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便的生理过程
• 排便这个动作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实际上 是一个复杂的反射过程。当粪便从乙状结 肠进入直肠达到一定数量以后,直肠就开 始扩张,内括约肌松弛,外括约肌收缩, 这时由于粪便压迫刺激直肠粘膜,通过神 经传入人的大脑,人就会产生一种想要大 便的感觉。当这种感觉增加到一定程度, 人就要去厕所,并有意识地增加腹压,放 松肛门括约肌,将粪便排出。排便过程实 际上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
4. 顽固性便秘不是功能性而是有明显器质性改 变的结、直肠病变.
便秘的危害
• • • • • • • • 引起肛肠疾患 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形成粪便溃疡 患结肠癌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影响大脑功能 其他:痛经 、尿潴留与尿路感染 、 性生活障碍 等
如果你肠子漂亮 你的脸一定漂亮
一、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
小儿正常排便频率
• 每日排便次数与摄食物总量有关。新生儿 差异较大,生后1~3个月,母乳喂养儿与 人工喂养儿的排便次数均下降。少数正常 婴儿可每2~3d才排便1次。到1岁时,大多 数婴儿每天仅排便1次,个别婴儿可多或少 于1次。
便秘
• 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 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 困难感的病理现象。有些正常人数天才排 便一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属便秘。 据统计 ,儿童和年轻人的便秘发病率为 5%~ 15%,老年人的发病率为20%~ 35%, 80岁以 上高龄老人的发病率可高达 80%,长期卧床 的老年人几乎都有便秘。
④多次服用,一次拍片法 一种形状的标志物,每20粒装入一个 胶囊中,每天同一时间服用一粒,连服6天, 第7天同一时间拍摄X腹平片。观察片中标 志物的数目及分布情况,并计算结果,全 肠道通过时间=(24小时×6/20粒×6)× 全结肠总标志物粒数;结肠分段通过时间 =(24小时×6/20粒×6)×该段结肠的标 志物粒数。
排便反射分类
• 生理排便反射 • 意识排便反射
粪便的组成
• 食物残渣(不消化的纤维素 ),消化道脱落的上 皮细胞,粘膜碎片和大量细菌,还有未被吸收 的消化道分泌物,如粘液、胆色素、粘蛋白和 消化液等。如不吃蔬菜和粗糙谷类食物,粪便 组成常一致,即水分65%,固体35%。固体部 分细菌最多,可达总量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 当排出粪便时,大部分细菌已死亡。另有%~ 3%的含氮物质,10%~20%的无机盐,如钙、 铁、镁盐。脂肪占10%~20%,一种是未被吸 收的分解脂肪,另一种是由细菌和上皮残片而 来的中性脂肪,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嘌呤基和 维生素。
(4)润滑性泻药:
• 这类泻药口服或灌肠后,可包于粪团块 外, 使之易于通过肠道;可减少肠道水分的吸收; 能促进结肠 蠕动,具有温和的通便作用。适 用于粪便特别干燥,或老年人、 体弱者,排 便动力减弱者。 ①甘油或石蜡油:每次10~ 30毫升口服。 ②花生油或豆油或香油:每次 15~30毫升口服。 注意:久服可影响脂溶性 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D的吸 收;油可从肛门 流出,易污染衣裤等,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更不 宜服用。 ③蜂蜜:每次20~30毫升,用温开 水一杯溶化,清晨空腹 时服饮。是营养丰富 的缓泻剂。能润肠滋燥缓泻。
(2)刺激性泻药
• 这一类泻药主要是刺激肠蠕动,推动粪 便排 出。适用于排便动力不足者。但习惯性便秘、 便秘型肠易 激综合征不宜用。 ①蕃泻叶:每 次3~5克,泡水代茶,睡前服。为轻泻剂,用 于慢性便秘。但刺激结肠可有绞痛。 ②大黄: 大黄片每次o.3~o.5克,或大黄苏达片每次 2 ~3片,或生大黄粉每次1.5~3克。久用可 产生耐药性。 ③蓖麻油:每次10~30毫升。 既润肠,又对肠粘膜产生刺 激,引起反射性 肠蠕动。
不用泻药,七天内自发性排便 不过二次或长期无便意
习惯性便秘
• 是指大便次数比健康时减少,粪质坚硬, 并有不适的感觉。经过检查,肠道、肛门 没有器质性病变
顽固性便秘
• 1. 顽固性便秘是非手术治疗不能奏效,亦及药 物治疗不能治愈的一类疾病。 • 2. 顽固性便秘是由于先天结、直肠解剖结构变 异而在不同年龄段逐渐产生排便困难的一类疾病。 • 3. 顽固性便秘的实质是慢性的不全性的肠梗阻, 因其梗阻部位不同,而分类为结肠型、直肠型、 混合型。
小儿正常粪便的性状
• 胎粪 婴儿出生后10~12h开始排出墨绿色、 无臭、黏稠的胎便。生后最初3~4d,每天 排胎粪4~5次。有些极低体重儿胎粪排出延 迟可超过48h。 • 过渡性粪便 哺乳后,婴儿排出混合性粪便, 棕绿色、稀薄、黏稠,可有奶块,见于生后 4~7d,每天排便4~8次。
乳类喂养儿的粪便 母乳喂养儿的粪便为金黄 色、均匀糊状或软块状,略带酸味;黏附于尿 布上每日 1~8次,平均2~4次。有些婴儿每次奶后 均排便。牛乳喂养儿的粪便淡黄色、坚硬。 乳儿粪便暴露在空气中可转变为绿色或棕色。 普通粪便 开始添加切碎的辅食时,食物 可能尚未消化、原样从粪便中排出。随消化 能力的增强,粪便过渡到正常成形便。
②两次服用,两次拍片法分两次服用两种形 状的标志物,分两次拍摄腹平片,一般为第 一天口服一种形状的标志物,第二天同一时 间再口服另一种形状的标志物,第三天和第 四天同一时间分别拍摄一张腹平片。其它注 意事项同单次服用法。检查结束后,观察每 张X片中每种形状的标志物数目及分布情况, 并计算结果。
③三次服用,单次拍片法 标志物为三种形状,每种形状20粒,分 别装入三个胶囊中,每天同一时间口服一种 形状的标志物胶囊,连服三天,第四天同一 时间拍摄一张腹平片,观察每种形状的标志 物数目及分布情况,并计算结果。
• 诊断标准参照目前国际通用的儿童功能性 便秘诊断标 准,即罗马Ⅲ标准,分为新生 儿/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功能
便秘诊断前提条件: ①每周排便≤2次; ②在自己能控 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便 失禁; ③有大便潴留病史; ④有 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 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 ⑥巨大 的粪便足以阻塞马桶出口。
2.保守治疗
• ①饮食调整:增加液体和富含纤维膳 • 食的摄入量; • ②排便习惯训练:定点、限时、规律排便。 ③手法协助治疗:可以通过肛门指诊.栓 剂或洗肠.
• ④药物治疗:选择适当的药物,以毒副作 用少,不易产生依赖的药物为首选,如膨松剂、 渗透性泻剂和微生态制剂等
导泻药的分类
• 根据药物作用的原理 ,大致可将其分为盐性 导泻药、润滑剂、刺激性导泻药、 高渗性 导泻药、容积性导泻药。近年来促动力药 物在治疗便秘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 为一种作用独特、疗效良好的通便药物。
2.读片方法 从胸椎棘突至第五腰椎棘突作连线,再 从第五腰椎棘突向骨盆出口两侧作切线,将 大肠分为右侧结肠区、左侧结肠区、乙状结 肠区3 个区段。比较标志物在各区段中的分布 情况。
3.观察指标 ①全肠道通过时间:指标志物经口摄入至 80%的标志物自体内排除所需时间。国内一般 定于小于72小时(三天)国外为120小时(五 天) ②结肠分段通过时间:指标志物通过结肠 内指定区域(通常分为右结肠区、左结肠区、 直肠乙状结肠区3 个区段)的时间。右段结肠 <23h 32 %)、左段结肠<23h(32 %)和直肠乙 状结肠<26h(36%)
结肠传输时间 (Colon transit time ,CTT )
• 利用不透X线的标志物,口服后定时拍腹平片,追 踪观察标志物在结肠内运行的时间、部位,判断 结肠内容物运行的速度及受阻部位的一种诊断方 法 • 正常成人结肠顺行推行速度约为8cm/h,逆行推进 速度约为3cm/h,每小时净推进距离约5cm。餐后 顺行推进速度提高到14cm/h,但逆行推进速度不 变;而在便秘患者,其净推进速度可慢至1cm/h。 影响结肠运动的很多,食物、药物、精神、神经、 内分泌均可使结肠运动发生较大变化,故对结肠 转运功能有异常者,还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必要时应多次复查。
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指南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 孙庆林
概述
• 便秘( biàn mì)(constipation ) •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 病,而常常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便秘在程 度上有轻有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 以是长久的。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 复杂,因此,一旦发生便秘,尤其是比较严重 的,持续时间较常的便秘,这样的患者应及时 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免延误原发病的诊治, 并能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便秘的痛苦,切 勿滥用泻药。
1)容积性泻药:
• 主要是含多糖类或纤维素类的泻药(包 括多纤 维素食物)。可吸收水分,膨胀成润滑性凝胶, 使肠内容 物易于通过I同时使肠内容物体积增 大,促进肠蠕动而排便。 一般服后12~24小 时有效。 ①琼脂:每次15~30毫升,每天1~ 2次口服。为缓泻剂。 ②西黄芪胶:每次10~ 20毫升,每天l~2次口服。为缓 泻剂。 ③甲基 纤维素:每天口服1.5~5克。可长期服用。 特别 适用于食物过于精细者、孕妇、或停用 刺激性泻药者。服药时 鼓励病便秘症状筛查包括: ①便秘病史采集: 排胎便的时间便秘进程和程度,如排便间 隔、便条的粗细和粘稠度;饮食习惯、性 格与行为异常;便秘治疗方法和效果;父母 的排便模式 等
②检查身体:肛门位置、括约肌收 缩情况(肛诊).有无肛 裂,骶尾骨外 形,尿潴留; ③相关常规检查:甲功系列(T3,T4。 TSH)、血糖,以除外甲状腺低功、糖 尿病等。
(5)灌肠及栓剂:
• 适用于粪嵌塞,或作为慢性便秘病人必 要 性临时治疗。 ①灌肠液:可用温盐水 2000~3000毫升;或温水500~ 1000毫升; 或液体肥皂75毫升加温开水至1000毫升等。 ②栓剂:如甘油栓、开塞露。既可软化粪 块,又可刺激直肠 粘膜张力感受器,反射 性引起肠蠕动。
(6)粪便松软药:
1.新生儿/幼儿FC诊断标准(4岁以下儿童)
至少出 现以上2条症状,达1个月即可诊断。
伴发症状包括易激 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 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 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