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简答题集锦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答题模板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答题模板一:教育机制案例分析题模板何为教育机制该类题一般会考察两个方面:1.如何评价老师的行为2.当我们遇到突发问题时如何解决问题处理原则:五不四要五不:1.不体罚学生2.不伤害师生感情3.不影响当堂教学4.不过多占用时间5.不搞事件扩大化四要:1.用语简明委婉2.设置内容符合当时情景3.比喻要贴切4.联系要紧密二:学生观案例分析答题模板“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1)材料中某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学生是人,学生是人,是构建学生观的基本点,学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材料中的老师......,因此体现该观点。
(2)材料中某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有处于发展过程中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且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材料中的老师......,因此体现该观点。
(3)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与成人之间存在着明显不同,材料中的老师......,因此体现该观点。
(4)体现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法律上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权责主体。
学习中更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想法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材料中的老师......,因此体现该观点。
(5)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关爱悦纳他们。
三:素质教育观答题模板答:该老师的做法践行了素质教育观,值得学习。
(1)材料中某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指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材料中的老师......,因此体现该观点。
(2)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抓好智育,材料中的老师......,因此体现该观点。
(3)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本质是让学生在愉快自主学习中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材料中的老师......,因此体现该观点。
综合素质简答题 复习整理
儿童观一、全面发展1、学生是一个主体的人。
把学生看做具有主体地位、有着主题需求、能够主动发展的人。
2、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首先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其次,认得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各方面也具有完整构成3、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学生处在人生发展可能性尚未充分体现的阶段,具有各自发展的可能性。
4、学生是一个整体的存在。
无论学生处在怎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发展权利和发展要求都必须得到同样尊重。
5、学生是有个别差异、有个性的人。
首先,全面发展不是不同方面的平均发展,承认不同学生在不同发面发展的可能性。
其次,全面发展不是所有的人按平均水平发展。
二、★育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幼儿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幼儿。
①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幼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个体④幼儿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幼儿是独特的人。
是一个完整和独一无二的人3、幼儿是学习的主题,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4、幼儿是权力的主体。
①幼儿和成人一样,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②幼儿作为权利主体拥有权力③幼儿作为权利主体的特殊性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1、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1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2、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要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1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3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例子:1、奇葩的惩罚(打骂孩子,侮辱)XXX老师的教育行为是不恰当的,(没有体现“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没有做到热爱幼儿。
尊重幼儿,没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①首先,儿童是学习的主题,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材料中,当幼儿XXX时,老师没有XXX。
②其次,★儿童是发展的人,有不断发展的潜力。
材料中,XXXXXXXXXXXX,(使幼儿的潜能被埋葬/没有给予幼儿发展的机会,更没有看到幼儿发展的潜力,这种儿童观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发展。
综合素质考试题及答案
综合素质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A. 忠诚B. 孝顺C. 平等D. 礼仪2.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哪种行为对环境影响最大?A. 植树造林B. 工业生产C. 农业生产D. 家庭消费3. 在我国历史上,被誉为“医圣”的是哪位医学家?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李时珍4.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核能D. 水能5.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A. 《诗经》B. 《楚辞》C. 《唐诗》D. 《宋词》6. 在人际交往中,以下哪种行为是不礼貌的?A. 主动问候B. 倾听他人C. 打断他人讲话D. 保持微笑7. 以下哪种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A. 非洲象B. 亚洲象C. 蓝鲸D. 长颈鹿8. 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作曲家是谁?A. 贝多芬B. 莫扎特C. 海顿D. 柴可夫斯基9. 以下哪种食物富含维生素C?A. 苹果B. 胡萝卜C. 西红柿D. 土豆10.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五环标志中不包括哪种颜色?A. 蓝色B. 黄色C. 绿色D. 紫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我国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印刷术E. 瓷器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A. 家庭环境B. 工作压力C. 饮食习惯D. 遗传因素E. 社交活动13. 以下哪些属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A. 古埃及B. 古印度C. 古希腊D. 古中国E. 古巴比伦14. 以下哪些是有效的环保措施?A. 垃圾分类B. 节能减排C. 植树造林D. 限制机动车E. 鼓励消费15. 以下哪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A. 定时复习B. 边听音乐边学习C. 主动提问D. 制定学习计划E. 长时间连续学习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无穷无尽的。
(对/错)17. 人类的活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唯一原因。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
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三、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观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3.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5.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职前培训职前培训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的基础阶段 .是入职前的准备阶段。
在职前培训要掌握从事教师所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素养,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入职培训教师入职培训,是指经历过教师职前培训的人,在刚获得的教职岗位上,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岗位知识与能力的培训。
3.在职培训在我国,有大量的教育机构承担着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的任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在职学习课程。
教资综合素质必考的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考简答题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1. 什么是素质教育?其特点有哪些?答: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
(2)全面性:全面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素质教育。
(3)基础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4)发展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5)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现代教育观强调哪些教育理念?答:现代教育观强调以下教育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性。
二、学生观与以学生为本1. 什么是学生观?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
它涉及如何认识学生的本质、特性、地位、作用、价值以及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等根本性问题。
现代学生观强调:(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和培养的。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需要关注和尊重。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2.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答: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观与教师专业发展1. 新的教师观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综合素质简答题
综合素质练习八1. 材料分析题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
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
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
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
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
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
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连它。
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为什么说“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请结合实际,试另举一例说明“及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答案:(1)因为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客观存在的,另一半将随着观者的性格情趣和观点态度而展示出不同的面目。
(2)对于极客观的东西,它们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情趣和性格的差异呈现出迥异的面目,其主管成分的缘由是观者的主观色彩知觉,对于文中的客观事物古松,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三种人群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主观色彩认知——实用态度、科学态度、美感态度。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必背的7个答题模板,高分套用!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必背的7个答题模板,高分套用!模板一:第30 题“教育观”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答:该教师的行为符合(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素质教育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
材料中的老师做了什么事(结合材料进行分析)......(2)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德、智、体、美的整体发展,扭转只重视智育,忽略德育、体育和美育,扭转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的倾向。
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最优发展、面向全体,而不是平均发展。
材料中的老师做了什么事(结合材料进行分析)......(3)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遗传素质、教育及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学生的差异,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材料中的老师做了什么事(结合材料进行分析)......(4)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的过程。
材料中的老师做了什么事(结合材料进行分析)......(5)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材料中的老师做了什么事(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模板二:第30 题“学生观”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答:材料中的老师的行为符合(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
(1)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包容学生的错误,赞美学生的优点。
材料中的老师做了什么事(结合材料进行分析)......(2)独特。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差异性,学生和成人之间有巨大的差异。
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301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
301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
教育学中的综合素质指的是教师的全面素质,包括知识结构、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301教资综合素质
简答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综合素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针对该题目,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简答: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全面素质。
首先,教师需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广泛的教学资源,以便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同时,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教学能力,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此外,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并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包括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能够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和影响。
总而言之,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还需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等。
只有全面发展这些方面的能力,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综合素质简答题模板
综合素质简答题模板一、综合素质简答题。
1. 什么是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业水平、艺术修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素质。
2. 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综合素质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
在现代社会,综合素质不仅是个人成功的关键,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优秀的综合素质可以使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3. 如何培养综合素质?培养综合素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注重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
再次,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最后,要注重情感的培养,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懂得感恩。
4. 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
评价综合素质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知识水平、能力表现、品德修养、情感态度等方面。
可以通过学业成绩、社会实践、综合素质评价等多种途径进行评价。
5. 综合素质的影响。
良好的综合素质可以使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6. 如何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综合素质需要个人不断地努力和实践。
可以通过学习、实践、思考、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素养、品德修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素质。
7. 综合素质在未来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综合素质在未来将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结语。
综合素质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
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需要个人不断地努力和实践,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培养更多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必背20题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必背20题考点1 影响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第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第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第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第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第五,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考点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 遗传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再次,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
2. 环境首先,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其次,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首先,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其次,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其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对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考点3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1. 形式教育论形式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官能心理学是它的依据。
它主张开设一些诸如拉丁文、希腊文、文法和数学等形式学科,认为它们对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大有帮助。
代表人物:瑞士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2. 实质教育论实质教育论的观点则正相反,他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认为在知识的传授中包含了官能的训练,联想主义心理学是它的依据。
实质教育论主张在学校开设诸如几何、物理、化学、生理学等实科课程,通过它们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为他们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好基础。
小学综合素质简答题考点
一、教育观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1、(教师行为正确的)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2、(教师行为错误的)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3)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
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实践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做到……二、学生观考点: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针对个体---多表扬、多鼓励一、学生的本质属性1、(教师行为正确)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2、(教师行为错误)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
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
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
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
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主体的学生观。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做到……特殊:因材施教(很少单独作为材料分析的考点,一般是可以添加到学生观之中)把这几点回答出来:首先,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家庭情况;其次,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引导;最后,要多引导多表扬。
综合素质 简答题
1.苏瑞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
有的时候,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又答不出来。
老师课下和苏瑞聊天,问原因,苏瑞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
”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苏瑞,而是和他定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
”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苏瑞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地表扬他。
从那以后,苏瑞在学习上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
对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
答案:【参考答案】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案例中的老师从尊重学生入手,巧妙地采取“左右手”的方法,给苏瑞在班上表现自己的机会,既保护了苏瑞的自尊心,又提高了苏瑞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解析:【名师点睛】“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2、2.炎热的夏天,几个学生正站在树下,仰着头聚精会神地听着什么,一位老师远远地看见了,慢慢地走过去,轻声地问:“你们在干什么呢?”“听知了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回,随口而答。
“知了唱什么歌呢?”老师又轻声地问道。
学生们回过神来,纷纷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不知道知了唱什么歌呢,就是觉得好听。
”老师笑着说:“知了是会唱歌,那你们知道知了是怎么唱歌的吗……”学生一边听,一边点头,并与老师进行讨论。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答案:【参考答案】“听知了唱歌”说明学生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儿童特有的想象力,是学生的一种体验,该教师的行为尊重和保护了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听”,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轻轻地走过去”是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护学生,给学生以支持的表现;教师就“知了唱歌”展开科学教学,将学生的想象力加以引导,衍生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上,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对其兴趣加以正确引导,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三观(中学)必背简答题及口诀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三观(中学)必背简答题及口诀三观: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五点)加粗为关键词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案例分析题)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案例分析题)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二、个性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要有针对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要抓住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要长善救失、教学相长)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要因材施教)教师观一、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二、现代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中学综合素质简答题汇总
《综合素质》中学考试资料 1) 职业理念 教育观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一,面向全体,我们国家这些年努力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进到学校里来,进到班级中来。
第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把这个方针贯彻好、落实好,在这方面不能有任何放松。
第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谁都想有创新,怎么实现创新,必须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弘扬主动精神。
第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最终主要落实到学科课堂教学之中。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科课堂教学,应该努力从多方面入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从目前学科教学的实际来看,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操作。
一、把教学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二、构建紧密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 素质教育要通过学科教育来实现,首要的应取决于教学内容。
构建紧密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是最为迫切、最为关键的一件大事。
三、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当前我国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
教师素质低下,对教育教学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十分突出。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仍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能动性的基础上,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还在于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体系。
《综合素质》简答题集锦
1.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给否定了。
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炸刺”了。
请根据尊重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蕴涵的思想观念,分析说明本例中教师的表现会产生什么危害?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情?(1)主要问题是师道尊严的不良反映。
(2)主要危害:如此下去将束缚或压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主动性,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正确做法:对学生动脑思考、爱问问题在态度和行为上给予肯定;以这一问题激活全班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共同寻求合理的结论。
(4)理由:这是新的师生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联系案例展开论述。
2.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于是对8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
经过自学,他们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
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高效率的发展。
3.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学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简答题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简答题复习资料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3)没有专门的教师、固定的学生,没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和场所;(4)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5)没有阶级性。
记忆口诀:两生三没2.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6)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记忆口诀:等升内地房租3.简述近现代社会教育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口诀:公义世法4.简述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5.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记忆口诀:意面特饥渴6.(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1)课题选择;(2)查找文献资料;(3)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4)实施研究,收集资料;(5)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
记忆口诀:可找设施分赚钱7.简述课题选择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适宜性原则;(5)伦理性原则。
记忆口诀:教轮椅践行8.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1)顺查法;(2)逆查法;(3)引文查找法;(4)综合查找法。
记忆口诀:顺逆查文综9.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1)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2)全面、准确的检索教育文献;(3)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记忆口诀:内外全面撰10.简述行动研究的特征(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3)教学与研究合一;(4)研究的循环性。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
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三)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口诀:四个转向二、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口诀:二独一发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二)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你我他它四、教师职业道德(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五、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口诀:寻(循序渐进)直(直观)发(启发)巩(巩固)俐(量力)联(理论联系实际)姻(应材施教)。
综合素质二级简答题
综合素质二级简答题1、23.________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单选题] *A.道德B.法律(正确答案)C.法治D.法制2、70 .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________,完全彻底为人民奋斗,哪里有敌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A.同呼吸(正确答案)B.共命运(正确答案)C.手牵手D.心连心(正确答案)3、31 .现代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________为基础。
[单选题] *A.人工DNA 重组B.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正确答案)C.基因或基因组D.现代工程技术手段4、22 .________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先导性、决定性、根本性作用。
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要求我们把其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单选题] *A.制度引领B.政治引领(正确答案)C.文化引领D.科技引领5、65.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B.太阳活动能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直接或者间接地能量C.太阳活动可能会造成地球长波无线电通信衰减或中断(正确答案)D.太阳活动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导致“磁暴”6、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为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
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B、强制检定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行的定点定期检定。
当地不能检定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综合素质》简答题模板
综合素质》简答题模板1)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3)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材料作答:总:材料中某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符合(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值得我们研究或倡导(或者引以为戒)。
1)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材料分析考点: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歧视、不侮辱、不体罚学生。
正例:尊重学生,不歧视、不侮辱、不体罚学生。
反例:歧视、侮辱、体罚学生。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材料分析考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正例: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反例: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刀切。
3)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材料分析考点: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正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反例:只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材料回答: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材料中某老师。
三、教师观以身作则”的教师观口诀:两讲一做,三严三实1)讲诚信,讲规矩2)讲敬业,讲奉献3)做模范,做表率4)严要求,严自律,严管理5)实关爱,实关心,实帮助材料作答:总:材料中某老师的教学行为是符合(不符合)“以身作则”的教师观的,值得我们研究或倡导(或者引以为戒)。
1)讲诚信,讲规矩材料分析考点:教师应讲诚信,讲规矩,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正例:讲诚信,讲规矩,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反例:不讲诚信,不讲规矩,言行不一致。
2)讲敬业,讲奉献材料分析考点:教师应讲敬业,讲奉献,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
正例:讲敬业,讲奉献,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
反例:不讲敬业,不讲奉献,敷衍了事。
3)做模范,做表率材料分析考点:教师应做模范,做表率,成为学生的榜样。
正例:做模范,做表率,成为学生的榜样。
反例:不做模范,不做表率,言行不一致。
4)严要求,严自律,严管理材料分析考点:教师应严要求,严自律,严管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考试宝典】综合素质中必考简答题
【考试宝典】综合素质中必考简答题综合素质考卷中,材料分析题有一道阅读理解题,而且内容相对较抽象,不易总结和概括,另两个材料题,需要背下职业理念和职业素养,知识点小而碎,容易混乱。
简答题答题策略一、教师职业素养有哪些?1、道德素养(1)思想素养包括:①科学的世界;②积极的人生观;③崇高的职业理想(2)政治素养包括:①教师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②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③教师应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的奋斗方向(3)职业道德素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国委员会共同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规定,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中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习。
2、知识素养(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能力素养(1)基础能力素养: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言语能力素养(口语、体语能力素养)(2)职业能力素养:教学能力素养(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施教能力)、育人能力素养(心理沟通能力、行为辅导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5、身体素养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二、德育原则有哪些?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7、长善救失原则8、灵活施教原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三、教学原则有哪些?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量力性原则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给否定了。
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炸刺”了。
请根据尊重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蕴涵的思想观念,分析说明本例中教师的表现会产生什么危害?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情?(1)主要问题是师道尊严的不良反映。
(2)主要危害:如此下去将束缚或压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主动性,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正确做法:对学生动脑思考、爱问问题在态度和行为上给予肯定;以这一问题激活全班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共同寻求合理的结论。
(4)理由:这是新的师生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联系案例展开论述。
2.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于是对8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
经过自学,他们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
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高效率的发展。
3.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学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
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
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赛结束后,有一个班获得冠军,至于是哪个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只注重比赛成绩。
从动员比赛到比赛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1.某校初中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李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于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一个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
最后老师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
请分析上面教学片断中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该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的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善于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中教师利用一学生的提问诱发同学们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
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使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本案例中教师使用了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即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
该案例中教师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思维兴奋,通过问题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一步步地获取新知,并在最后进行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
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订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
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
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
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
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1.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
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
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
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不得开除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因为身体状况需要休学,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案例中某初三学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校应当依法保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的方式,来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另外,今后如果因为学生学习差就将学生“劝退”,也不符合“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条)、“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第三十五条)、以及使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条)等法律规定。
关于材料中学生,有课堂自律差且干扰其他学生的行为,依据法律的规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批评教育,对学生负有教育的义务,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推出校门,更不能随意劝退、开除学生。
如果学生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转送入专门的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并接受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2.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
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
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
(1)评价是一种手段,旨在通过评价,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进程,优化教学过程,明确努力方向,对于激发教师发扬优势,克服缺点,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不无裨益。
(2)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应该最有发言权。
案情中,学生参与评教,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认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考虑欠妥,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甚至往往出现“倒挂”的现象,一旦哪位教师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就会遭到学生的非议,被学生认定为“不好教师”,普遍不受欢迎;而如果教师对学生放松要求,时时处处迁就忍让,和学生称兄道弟,对学生不负责任,反被说成是“好教师”,深受喜欢。
(3)学校在组织评教时,不能盲目追求“时髦”效应,哗众取宠,注重形式,否则评教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在课堂上运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地引导学生主动去质疑、调查、探究“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课堂案例]为什么老师给你们看的这幅画也分别画出了一大、一小的两个人物,却不能让我们产生纵深的空间感?我们来做个实验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