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
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
第一章绪论
识记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四.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活动等方面的因素。
行为主义学说:
1.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
2.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
(1)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
(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
(4)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认知发展学说:
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是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1.他强调观察学习2.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观察学习的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替代强化的概念: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人的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第三章幼儿的感知觉和注意
感觉: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反映现实世界最基础、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差别感觉阈限:在已有感觉的基础上,为引起一个差别感觉,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量。一个人能够分辨的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抑制努力的注意。
错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现象。
观察力:观察是指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感知能力。
理解感觉的特性及应用:无。
知觉的特性及应用(无):特性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影响幼儿注意发展的因素:幼儿的注意不稳定,易转移。
首先,与外界刺激本身的特点、性质有关。
第二,与幼儿的兴趣、需要有关。
第三,与幼儿的生理成熟水平有关。
第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有关。
另外,幼儿注意力的发展与其身体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无。
应用幼儿注意及观察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1.必须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必须对幼儿有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要求;3.用语言组织、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4.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5.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
第四章幼儿的记忆与想象
识记记忆: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
想象:想象就是对表象进行主观加工和改造,从而产生出新形象的过程。
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外界没有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形象。
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则有一定目的性,需要意志努力,自觉主动的进行的想象。
理解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与回忆。
幼儿记忆的特点:(一)以无意识记为主导。
(二)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均有发展。
(三)记忆的恢复现象。
(四)回忆的发展1.杰出的再认能力。2.回忆水平的提高。3.长时记忆的发展。
幼儿想象的特点:(一)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
(四)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记忆的分类及其应用(无):1.按内容的不同将记忆分为四种: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2.从大脑的加工方式与保持时间的长短的不同划分为三种: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想象的分类及其应用(无):(一)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二)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幼儿记忆的培养:(一)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二)丰富生活经验
(三)培养有意记忆
(四)教授记忆策略 1.复述 2.组织 3.选择性注意。
幼儿想象的培养:(一)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主动性。(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三)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四)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想象力。(五)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六)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第五章幼儿的记忆与想象
识记思维:思维是借助动作、表象或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性和间接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的问题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思维活动不在头脑中进行而表现为动作。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表象来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抽象性质的任务,需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成为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人们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时,凭直觉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分析思维:分析思维即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结论的过程。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基于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维。
集中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去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推理出新的结论。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以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如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语言: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