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常识

重组细胞因子概述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以调节免疫应答为主的生物学作用。细胞因子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促进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等。

二、细胞因子的特征

1、低分子量;一般为<60kD的多肽或糖蛋白。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为二聚体,三聚体。

2、天然细胞因子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所分泌,通过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或内分泌(endocrine)方式在局部发挥短暂作用。

3、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同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4、需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5、具有高效性、多效性、叠性、拮抗性、协同性和网络性。

三、细胞因子的分类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s)

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

2、干扰素(interferon,IFN)

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分α、β和g三种类型。

3、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1975年发现的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

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

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包括G-CSF(粒细胞)、M-CSF(巨噬细胞)、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Multi-CSF(多重)(IL-3)、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生长因子(SCF)、血小板生成素(TPO)等。

5、趋化因子(chemokine)

主要功能是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特定的淋巴器官和组织以及感染发生的部位。根据趋化因子近N端半胱氨酸(Cys)的位置、排列方式和数量,可分为CC、CXC、C、CX3C四个亚家族。

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生长因子(GF)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

六、生物学活性质控

不同的细胞因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体外(in vitro)或体内(in vivo)活性检测。

重组细胞因子活性通常会以ED50(半数有效浓度)或units(活性单位)来标识。因此1mg细胞因子中所含的活性单位(units)可以理解为将1mg/ml细胞因子原液稀释成ED50的稀释倍数注:ED50 (半数有效浓度): 可诱导50%最大反应的细胞因子浓度

1) ED50=1.0ng/ml, 则1.0 ng/ml相当于1 unit;

2) 1mg PDGF-BB中含有多少个units呢?

Units=1mg/1.0 ng/ml=106

3)若测定的ED50为0.5ng/ml对应比活性为:

1mg/0.5ng/mg=2X106

七、纯度测定

纯度:由以下方法测定纯度大于95.0%

(a)高效液相色谱(SEC-HPLC);

(b)还原和非还原银染SDS-PAGE。

• SDS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

• 强还原剂能使半胱氨酸之间的二硫键断裂

变性凝胶电泳:

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还原剂的SDS溶液中,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SDS,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由于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进行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

非变性凝胶电泳:

非变性凝胶里面没加变性剂。非变性胶跑出来的蛋白能保持其活性一般用做功能试验,如EMSA。由于没有变性剂的原因非变性胶电泳时除了与蛋白分子量有关也会受都电荷的影响,因此对蛋白等电点的确定和缓冲液的酸碱性有注意,有时需要倒转电泳时的正负极。从跑的胶来看,变性胶会比较好看,带比较窄,非变性胶跑出来则比较粗糙。

1. 凝胶的配置中非变性凝胶不能加入SDS,而变性凝胶的有SDS。

2. 电泳载样缓冲液中非变性凝胶的不仅没有SDS,也没有巯基乙醇。

3. 在非变性凝胶中蛋白质的分离取决于它所带的电荷以及分子大小,不像SDS-PAGE电泳中蛋白质分离只与其分子量有关。

4. 非变性凝胶电泳中,酸性蛋白和碱性蛋白的分离是完全不同的,不像SDS-PAGE中所有蛋白都朝正极泳动。非变性凝胶电泳中碱性蛋白通常是在微酸性环境下进行,蛋白带正电荷,需要将阴极和阳极倒置才可以电泳。

5. 因为是非变性凝胶电泳,所有的电泳时候电流不能太大,以免电泳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导致蛋白变性,而且步骤都要在0-4度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才可以保持蛋白质的活性,也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水解作用。这点跟变性电泳也不一样。

八、分子量

还原SDS-PAGE测定

本法测得的分子量,除单链蛋白质外,均不是天然蛋白质的完整分子量,而是组成这些蛋白质的亚基或肽链的分子量。本法对一些电荷异常,或构象异常,或带有大辅基的蛋白质不适用,如组蛋白F1和某些糖蛋白等。对一些结构蛋白如胶原蛋白等也不适用。

准确度比较:点喷雾质谱法>还原的SDS-PAGE>非还原的SDS-PAGE>HPLC

此法测得的表观分子量由于翻译后修饰(磷酸化,糖基化),剪切,异构等原因,会比预期的分子量偏大。如:p53蛋白,其表观分子量是53kDa(这也是该蛋白名字的由来),但是根据氨基酸序列计算得到的分子量却是43kDa。

九、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

重组蛋白经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必要时应用SDS-PAGE, RP-HPLC和质谱(MS)检测其真实性。

十、内毒素对活性的影响

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产物。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在其它细胞时,表现毒性,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中的类脂A成分。

内毒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免疫反应,对细胞有较强的毒性作用。我们的产品均采用多种方法有效去除内毒素,使用鲎试剂(Limulus Amebocyte,LAL)测定含量小于0.1ng/ug (1 EU/ug)。

十一、贮存及复溶

产品均为无菌冻干粉剂,调整PH和盐浓度经0.2um过滤后分装冻干。

请使用手动化霜冰箱,由于每次冻融都会造成蛋白的部分变性,所以要适量分装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干粉状态在室温下存放3周,不影响活性;放于-18℃以下,可稳定保存至少一年。

复溶时依据说明书,大多数溶解在灭菌超纯水(18MΩ.cm)中,浓度不低于100μg/ml,以待进一步稀释至工作浓度。蛋白质在高浓度下稳定,所以有些加入载体蛋白,但是可能会对实验造成影响。我们的产品均不含carrier protein或其他添加物(如BSA、HAS、蔗糖等),而是以低盐的形式做冻干处理,微量的细胞因子在冻干过程中会沉积于管内,形成很薄或不可见的蛋白层。所以使用前先离心20-30s,使附于管盖或管壁的蛋白集于管底,有些产品复溶需要加入醋酸,因为含PBS的冻干粉中性时容易吸附管壁,加入酸溶于液体中,表面活性剂也防止吸附。

复溶后的细胞因子,4℃可稳定储存 2周;长期保存请分装后存放于-20℃以下,可稳定保存至少三个月。最好在-80℃保存。分装时浓度要>100ng/ul,体积要>20ul。

十二、重组细胞因子的交叉活性

• 大多数人类细胞因子对小鼠细胞都有活性。

• 许多小鼠细胞因子对人类细胞也有活力表现,但是比相应人类细胞因子活力低。

• 一些人类的细胞因子如IL-7在小鼠细胞中表现出比小鼠细胞因子更高的比活力。

• 干扰素、GM-CSF、IL-3 和IL-4 有物种特异性,对于非人类细胞几乎没有活性。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是高度保守的,在其它的动物细胞中也能表现很好的活性。

十三、细胞因子的应用

• 免疫学实验

• 细胞培养实验

• 细胞治疗

• 细胞调亡的研究

• 干细胞培养与扩增分化(ips)

• 细胞因子的功能性分析

• 体外生化分析

• 作为抗原,应用于生产高质量抗体

• 抗体分析中作为阳性对照

• ELISA和其他分析方法中作为标准品使用

•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细胞因子常识

重组细胞因子概述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以调节免疫应答为主的生物学作用。细胞因子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促进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等。 二、细胞因子的特征 1、低分子量;一般为<60kD的多肽或糖蛋白。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为二聚体,三聚体。 2、天然细胞因子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所分泌,通过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或内分泌(endocrine)方式在局部发挥短暂作用。 3、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同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4、需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5、具有高效性、多效性、叠性、拮抗性、协同性和网络性。 三、细胞因子的分类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s) 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 2、干扰素(interferon,IFN) 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分α、β和g三种类型。 3、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1975年发现的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 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 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包括G-CSF(粒细胞)、M-CSF(巨噬细胞)、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Multi-CSF(多重)(IL-3)、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生长因子(SCF)、血小板生成素(TPO)等。 5、趋化因子(chemokine) 主要功能是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特定的淋巴器官和组织以及感染发生的部位。根据趋化因子近N端半胱氨酸(Cys)的位置、排列方式和数量,可分为CC、CXC、C、CX3C四个亚家族。 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生长因子(GF)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常识

细胞因子常识 重组细胞因子概述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以调节免疫应答为主的生物学作用。细胞因子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促进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等。 二、细胞因子的特征 1、低分子量;一般为<60kD的多肽或糖蛋白。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为二聚体,三聚体。 2、天然细胞因子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所分泌,通过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或内分泌(endocrine)方式在局部发挥短暂作用。 3、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同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4、需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5、具有高效性、多效性、叠性、拮抗性、协同性和网络性。 三、细胞因子的分类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s) 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 2、干扰素(interferon,IFN) 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分α、β和g三种类型。 3、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1975年发现的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 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 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包括G-CSF(粒细胞)、M-CSF(巨噬细胞)、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Multi-CSF(多重)(IL-3)、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生长因子(SCF)、血小板生成素(TPO)等。 5、趋化因子(chemokine)

免疫学知识点

1、抗体的基本结构 ●单体结构:所有种类Ig的单体分子结构都是相似的,即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 同的轻链四条肽链构成的“Y”字形的分子。 (1)重链与轻链 重链由420-4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50-75kDa,根据重链的不同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IgG、IgM、IgA、IgD、IgE。 轻链:又称L链,由210-2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25kDa,轻链分为κ、λ两种。每个单体Ig分子只具有一种轻链。 (2)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Ig轻链氨基末端(N端)的1/2,重链N端的1/4(λ、α、δ)或1/5(μ、ε)肽段,其氨基酸种类及排列顺序多变,故将此区称为可变区(V区)。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轻链羧基末端(C端)1/2及重链C端3/4或4/5肽段,氨基酸组成和排列较恒定,称为恒定区。 (3)超变区和骨架区 超变区(HV区):在V区中某些特定位置的氨基酸残基更加变化多端,因抗体特异性不同呈现极大的变异性,故称这些部位为超变区。它是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超变区也叫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 骨架区:CDR以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VH和VL各有4个FR。 (4)铰链区 铰链区:位于CH1、CH2之间有10-60个氨基酸,富含大量脯氨酸和二硫键,不易形成α螺旋,对蛋白酶处理很敏感。张合自如,可展开至180度。适与抗原结合部位与不同距离的抗原决定簇结合。使补体结合点暴露,为活化补体创造条件。 (5)水解片段和生物学活性 基本结构: 1)四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组成H2L2 重链:450aa, Mr.5X104,五类(a、g、m、d、e) 轻链:214aa, Mr.2.5X104 ,两型(k、l) 2)分三个功能区: 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H/VL, Fv):结合抗原 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H/CL):次级反应、抗原性 绞链区(Hinge region)CH1-CH2间, 30aa,2-5链间二硫键 3)蛋白酶可酶解 木瓜蛋白酶(papain):Fab、Fc 胃蛋白酶(pepsin):F(ab’)2 →2XFab’、pFc’ 2、抗体的主要功能 1)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Fv 2)激活补体: 3)细胞亲嗜性:结合FcR,促吞噬(opsonization),调理作用;介导过敏,介导细胞毒(ADCC) 4)穿过胎盘和粘膜 5)调节免疫功能 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与功能 ●IgG:(单体) (1)分4个亚类:IgG1、IgG2、IgG3、IgG4

《免疫学》知识点

《免疫学》学问点 1.免疫的概念、特性及功能 概念: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排解“非己”,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响。 特性: 识别:“自己”与“非己” 特异性:能识别非自身物质间的微小差异如:同分异构体、旋光性等 免疫记忆: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更多、更快、反响更猛烈 如:传染病康复后或疫苗免疫后,能获得长期免疫力 功能: 免疫防范:针对外来侵入者—抗原,免疫细胞会释放一种抗体,消灭异物,起免疫保护作用----病原微生物感染 自身稳定:免疫细胞会把体内废物去除出体外。废物包括异物残渣、老死细胞、外来的杂质等 --- 抗年轻 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准时识别、去除体内突变或畸变的细胞,是一种生理保护功能---- 抗肿瘤 2.生物体的防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构成,增加机体的抵抗力的方法与途径 ( 1) 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 ( 2〕吞噬细胞、NK 细胞、抗菌蛋白、炎症应答 ---- 淋巴系统 (3〕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抗体。 免疫系统: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法氏囊〔禽类〕胸腺 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淋巴组织 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NK 细胞〕 免疫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其它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分泌型: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膜型:TCR、BCR、CD、MHC 等 睡眠充分、不要酗酒、保持乐观,多参与运动、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的免疫作用 淋巴结: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淋巴液〕

【免疫】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免疫】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本文为药学院本科课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免疫学部分的复习资料】 【感谢中国药理学会/复旦大学俞神供稿】 一、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成分self和异己物质non-self,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应答过程,最后排除异物,对自身组织形成耐受,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功能: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非己”抗原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3、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4、免疫学immunology: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新兴学科。起源于微生物学,以研究抗感染免疫为主,现已成为多分支交叉科学。 5、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和疾病的机制,并用免疫方法进行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学科。 6、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又称初级(一级)淋巴器官primary lymphoid organ,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骨髓和鸟类腔上囊。 7、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又称次级(二级)淋巴器官secondary lymphoid organ,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 8、抗原Antigen,Ag: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3篇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1.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石。细胞生物学 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分化和增殖等方面的学科。以下是细胞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点: 1.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及各种 细胞器组成,其中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等。 2.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由磷脂双分子层和 各种膜蛋白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的稳定性,调节物质的进出等。 3.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的区域,包括 许多细胞器和其他结构。细胞质中含有各种溶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4.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DNA。DNA具有存储遗传信息的功能。 5. 内质网:内质网是由膜系统结构组成的系统,包括粗 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包装细胞的蛋白质和脂类。 6.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一种膜系统结构,在 内质网合成的物质被包装成小囊泡后,通过高尔基体进行修改、分类和包装。 7. 溶酶体:溶酶体是细胞内包膜结构,主要用于消化细 胞摄取的外物,例如病菌、细胞内垃圾等。

8. 线粒体:线粒体是能量生产的中心,是细胞内的一种细胞器,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大量的能量。 9. 微管和微丝:微管和微丝是细胞内的细胞骨架,通过细胞质的相关蛋白质,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器的位置。 2. 生物化学知识点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中化学组成和化学作用的学科。以下是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点: 1. 氨基酸:氨基酸是生物体中蛋白质合成的基础单元,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它们的结构中都含有氨基、羧基以及不同的侧链。 2. 蛋白质结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其结构分为四个级别:一级结构指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中的局部折叠形式,三级结构是完整多肽链的折叠形式,四级结构是多肽链之间的相互作用。 3. 糖类:糖类是生物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等。其中,葡萄糖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单糖,它是细胞内葡萄糖代谢的基础。 4. 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循环是细胞内的一种氧化代谢过程,主要用于产生能量。该过程中产生的ATP供给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5. 酶:酶是在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其作用是加速生化反应的速率。酶的催化作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6. 脂类:脂类是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化学成分,它们分为:甘油三酯、磷酰胆碱、角质素等。脂类在人体内发挥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7. 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的另一种重要分子,具有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核酸由核苷酸基础单元构成。

医学免疫学大题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系统基本功能 (1)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 (2)免疫监视:机体能监察出体内突变和早期肿瘤细胞并予以清除 (3)免疫耐受:机体对某种抗原表现出低应答或无应答状态 (4)免疫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参与整体的调节,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构成网络调节系统,既调节免疫系统本身,又调节机体整体功能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获得高效价的抗体? 抗原原因①异物性:非自身成分,非与宿主胚胎期接触的物质。②抗原分子的理化性状:分子质量大小、结构的复杂性、化学性质和分子构象、易接近性和物理状态等。 机体因素:遗传背景、免疫状况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皮内》皮下》静脉注射》口服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要想获得高效价的抗体,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动物的遗传背景、年龄、健康状态、抗原的剂量、免疫的途径、次数等。必要时应加一定量的免疫佐剂。 补体系统可通过以下方式介导炎症反应 (1)激肽样作用:C2a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 (2)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 可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炎症性充血、水肿; (3)趋化作用:C3a、C5a 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引起炎性细胞侵润。 简述细胞因子共同的基本特征。 ①细胞因子通常为低相对分子质量(15~30kD)的可溶性蛋白;②天然的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③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④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也无MHC限制性;⑤细胞因子具有高效性;⑥细胞因子作用时具有多效性、重叠性以及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⑦多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及内分泌形式在局部或远处发挥作用。 简述屏障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 (1)皮肤及粘膜屏障 组成:皮肤、黏膜及相关腺体 主要作用: ①物理屏障作用:具有机械阻挡和排除病原体作用; ②化学屏障作用:分泌多种化学物质可发挥杀菌、抑菌作用; ③微生物屏障作用:正常菌群对某些病原菌的定居与生长有拮抗作用 (2)体内屏障 ①血脑屏障:阻挡血液中病原体和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从而对中枢神经 系统产生保护作用 ②血胎屏障:防止母体内病原体及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 ③限制大分子抗原物质进入胸腺实质 NK细胞的功能有: ⑴能直接识别和杀伤某些肿瘤和病毒感染的异常细胞(2)ADCC (3)免疫调节作用:,可产生IFN-γ,与IL-12共同作用,可使Th0细胞转向Th1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应答。(4)抗肿瘤和早期抗病毒的免疫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 参与成分皮肤、黏膜屏障,固有免疫 APC T细胞、B细胞 细胞和免疫分子

免疫活性物质知识点总结

免疫活性物质知识点总结 一、免疫活性物质的分类 免疫活性物质根据其来源、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几类,主要包括细胞因子、细胞调节因子、趋化因子、炎症介质等。 1.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蛋白质,包括淋巴细胞因子、单核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因子和其他免疫细胞因子等。它们可以促进或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通过细 胞间相互作用来调节和协调免疫应答。 2. 细胞调节因子 细胞调节因子主要是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的蛋白质,包括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T 细胞辅助因子(T细胞协同因子)、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T细胞生长因子、调节 T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抑制因子等。 3.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趋化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包括促进炎性细胞趋化和定向迁移的趋化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它们在炎症和感染时 能够吸引炎性细胞向受损组织迁移,参与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4. 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是一类在炎症反应中产生并参与调节炎症过程的生物活性分子,包括炎症介质因子、补体蛋白、凝血因子等。它们能够介导炎症细胞的活化、炎症病理过程的发生,并参 与调节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的发展。 二、免疫活性物质的功能 免疫活性物质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以及通过细胞因子网络相互作用来调节和协 调免疫应答,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1. 促进免疫应答的发生和发展 免疫活性物质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调节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以及增 强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从而参与调节和协调免疫应答的发生和发展。 2. 调节免疫平衡 免疫活性物质能够调节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分化、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调节炎性细胞的趋化和活化,以及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平衡,从而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状态。

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高中

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高中 细胞免疫是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的一种主要免疫方式,通过细胞介导的方式来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解释细胞 免疫的原理、细胞免疫的细胞类型、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免疫记忆和免疫调节等方面 的知识点。 一、细胞免疫的原理 细胞免疫的原理是机体通过巨噬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来清除体内的病 原微生物。这些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侵入机体的病原体,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细 胞免疫基于对抗外源抗原,免疫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免疫应答,进而清除病原体。 细胞免疫的原理还包括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细胞因子的参与以及免疫调节等。这些机 制共同作用,形成了细胞免疫的整体免疫反应。 二、细胞免疫的细胞类型 1.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免疫细胞,具有吞噬和杀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还能分泌多 种免疫调节因子,参与免疫应答。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中, 主要生存在组织间隙,并在组织感染或损伤时活跃起来。 2.T 细胞 T细胞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免疫细胞,主要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两大类。辅助性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细胞毒性T 细胞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是细胞免疫的重要执行细胞。 3.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感染细胞能力的淋巴细胞,无需抗原的激活,能 够迅速杀伤侵入机体的异常细胞,是机体维持免疫平衡的重要保护细胞。 4.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具有抗原递呈功能的专门免疫细胞,能够摄取外源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并促进免疫应答。 5.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指被活化后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或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关 键执行细胞。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免疫调节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它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分子和信号通路的协同作用。本文将从免疫调节的概念、类型、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免疫调节的概念 免疫调节是指机体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和分子调节机制,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它包括免疫应答的激活和抑制两个方面,以保持机体免疫的正常功能。 二、免疫调节的类型 1. 自身免疫调节:机体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机制,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这一机制涉及到T和B细胞的负向选择、免疫耐受细胞的生成等。 2. 免疫应答调节:机体在应对病原体感染时,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这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抑制性细胞因子和免疫检查点等。 三、免疫调节的机制 1. 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信号分子,能够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功能和相互作用。例如,IL-10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2. 免疫检查点调节: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参与T细胞的激活和抑制

过程。PD-1和CTLA-4是两个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它们通过与配体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以避免过度免疫应答。 3. 调节性T细胞调节: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T细胞亚群。它们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四、免疫调节与相关疾病 1. 免疫缺陷病:免疫调节的失调会导致免疫缺陷病的发生。例如,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会破坏T细胞的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2. 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由于自身免疫调节失衡而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就是免疫调节紊乱的结果。 3. 免疫逃逸:某些病原体能够通过干扰免疫调节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例如,艾滋病病毒能够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 免疫调节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重要机制之一。它通过细胞因子调节、免疫检查点调节和调节性T细胞调节等多种机制,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免疫调节的失衡会导致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和免疫逃逸等相关疾病的发生。深入了解免疫调节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免疫学 总学时数:32 先修课及后续课: 《免疫学》是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免疫学》是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现象的原理和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医学免疫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及其调节,熟悉和掌握免疫学防治及免疫诊断原则、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免疫病理学的基本知识。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非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能够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以后学习其他医学等课程及从事医药相关职业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在临床疾病的形成、预防、诊断、治疗中应用的一门学科。依据这一宗旨,本课程内容包括抗原、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学应用及临床免疫等内容,其中临床免疫为学生自学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抗原刺激机体,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及规律。了解和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及其调节,熟悉和掌握免疫学防治及免疫诊断原则、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免疫病理学的基本知识。 总学时按30学时安排。 4、教学重点、难点 绪论 重点:1、免疫的基本概念2、免疫的生理功能(防御、自稳、监视)3、免疫的类型第一篇抗原重点:1、抗原的概念和性质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3、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一一抗原决定簇(AD) 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难点:1、抗原决定簇的概念、种类2、抗原决定簇与抗原特异性的关系第二篇免疫系统 重点:1、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3、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功能4、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共同特性5、MHC、HLA、HLA复合体概念6、HLA的生物学功能及与医学的关系7、CD分子和粘附分子的概念8、中枢免疫器官场所9、外周免疫器官10、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11、抗原提呈细胞12、自然杀伤细胞 难点:1、免疫球蛋白的结构(CDR与HVR概念、功能区、水解片段)2、补体活化的三条途径3、HLA复合体结构4、HLA复合体遗传特征5、重要的CD分子的功能5、粘附分子的

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1.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是指机体通过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过程。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固有免疫的特点是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性。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是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中枢免疫器官是T、B淋巴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B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5.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组织或器官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6.淋巴细胞妇巢:成熟的淋巴细胞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归巢。 7.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抗原是指能够与T、B细胞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的双重属性指的是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8.半抗原:半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 9.表位(AD):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区域或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10.异嗜性抗原:在不同种属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存在着的共同抗原,最初由ForSSn1.an发现,又称为Forssman抗原。 11.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2.T细胞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APC和Th的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绝大多数的天然抗原属于TD-Ag。其特点是均为蛋白质抗原,分子量大,结构复杂,表位种类多,含有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但每种表位的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均。 13.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T1-Ag):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的辅助的抗原。其特点为分子量大,分子结构呈长链,含有B细胞表位,单一且重复排列,能够与多个BCR交联,单独激活B细胞。 14.抗体的概念: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够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5.可变区:H链和1.链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较大,称为可变区(V区),H链和1.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1.O 16.超变区:VH和V1.中各有三个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变化更大,这些区域称为高变区(HVR)oVU和V1.的6个HVR组成了1g的抗原结合部位。 17.互补决定区:HVR与抗原表位在空间结构上互补,故又称之为互补决定区(CDR)o 18.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1)免疫球蛋白V区的生物学活性:免疫球蛋白V区主要发挥中和作用,可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相应抗原,其HVR(CDR)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免疫球蛋白通过其V区与病原体及其产物结合后,可产生中和毒素、阻止病原体入侵等作用。 (2)免疫球蛋白C区的生物学活性:激活补体,结合细胞一一调理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介导1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和粘膜、免疫调节作用。 19.ADCC:当1gG类抗体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其FC段可与NK细胞、巨噬细胞等杀伤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促使上述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简称ADCC 效应。 20.调理作用:1gG类抗体与相应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相应Fe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上述抗原的吞噬及杀伤作用,称为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 21.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及生物学功能: (1)1gG:占血清1g总量的75%-80%,以单体形式存在;1gG主要由脾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为再次免疫应答时的主要抗体;半衰期约23天,在所有免疫球蛋白中半衰期最长;在人类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 (2)1gM:是初次免疫应答时的主要免疫球蛋白;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是种系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可在胚胎晚期合成,脐带血1gM升高提示胎儿宫内感染。

免疫学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与抗原,如病原微生物或同种、异种、自身抗原接触时,免疫系统所发生的功能活动,包括多抗原的识别,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和效应。 2、抗原:是指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表位:T、B细胞借助其各受体识别一个大分子抗原特定部分,即表位或决定簇。 4、APC:抗原提呈细胞是指能摄取和在细胞内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5、抗体:抗体是由抗原刺激而产生并能与刺激其产生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糖蛋白。 6、免疫球蛋白: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蛋白的γ球蛋白区,因此通常把血清或血浆中的抗体成分称为免疫球蛋白。 7、补体系统:补体并非单一分子,可与其相关的调节因子和膜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反应系统,即补体系统。 8、细胞因子(CK):细胞因子是一类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9、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在组织细胞表面存在一组能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其中能引起较强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命名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MHS),其编码的基因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0、超敏反应:在某些情况下,过度或不适当的免疫应答可引起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紊乱,这种免疫应答通常称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 二、简答题 1.比较完全抗原及半抗原的异同点: 答:具有免疫原性及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只能与抗体结合而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者称为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多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很小,本身没有免疫原性,但与蛋白载体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 载体通常是大分子蛋白质,它们能与做为抗原决定簇的半抗原分子结合,从而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这种复合物通常具有半抗原和载体蛋白特异的免疫原性,或只具有半抗原特异的免疫原性。 2.简述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功能: 答: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鸟类)法氏囊。中枢器官主导免疫活性细胞的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对外周淋巴器官发育和全身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粘膜伴随淋巴组织等,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也是成熟T细胞和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3.简述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答:①对玻璃和塑料表面有很强的黏附能力,借此可将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彼此分离 ②具有很强大的吞噬、杀菌、清除凋亡细胞及其他异物的能力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模拟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模拟 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填空题 4.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5. A1型题 6. B1型题7. B1型题 1.细胞因子: 正确答案: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表达并分泌的活性物质,其生物学功能是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涉及知识点:细胞因子 2.CD(clusterofdifferentiation): 正确答案:CD最初是指分化群,是与人类细胞发育、分化、活化有关的膜抗原。涉及知识点:细胞因子 3.简述细胞因子的特性。 正确答案:(1)为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2)相应细胞受到抗原和丝裂原等刺激后合成释放。(3)生物半衰期和发挥作用的时间均较短。(4)多在细胞间发生短距离作用。(5)很低水平就表现生物学活性。(6)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7)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8)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和协同性。涉及知识点:细胞因子 4.简述HLA分子在临床医学上的意义。 正确答案:HLA在医学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HLA与疾病的关系,即携带某一HLA型别的个体对特定疾病表现为易感性或抗性的现象,如携带HLA~B22者易患强直性脊柱炎。(2)HLA抗原表达异常与疾病有关,如多种肿瘤细胞HLA一工类抗原表达减少或缺如,而自身免疫病的靶细胞异常表达HLA—II类抗原。(3)器官移植时,供者与受者间组织相容性即HLA型别吻合程度,决定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与否或发生强度。(4)HLA型别分析应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5)对于需要多次接受输血者应注意选择HLA 涉及知识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5.WHO将众多的细胞分化抗原统一命名为________抗原群。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1.免疫的现代概念: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 能。 2.固有免疫的特点(先天性~/天然~/非特异性~):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 3.适应性免疫的特点(获得性~/特异性~):后天获得特异性有免疫记忆性 4.免疫系统的功能:①免疫防御②免疫自稳③免疫监视 5.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 中枢:骨髓(是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和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主要场所)。; 外周:淋巴结、脾脏(最大的淋巴器官)、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功能: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定义:能与BCR或TCR特异性结合,诱导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并能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性:①免疫原性(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②免疫反应性(抗原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具备两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仅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7.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8.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无免疫原性仅有抗原性的物质。 9.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抗原分子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区域或基团,它是抗原受体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10.异嗜性抗原:在不同种类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11.抗体: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2.可变区:H链和L链近N段的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较大,称为V区,H

试验基础知识细胞因子

一、TN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可分为TNF α和TNFβ两种,前者来自单核巨噬细胞,后者由活化T细胞产生,是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存在于细胞上的TNF 受体主要有两种:TNFRⅠ和TNFRⅡ,血清中存在的是可溶性的TNFR(s TNFRⅠ, s TNFRⅡ),它们的相互作用不仅对多种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还与炎症和发热反应、关节炎、败血症及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1.TNF的产生 (1)TNF-α是一种单核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LPS是较强的刺激剂。IFN-γ、M-CSF、GM-CSF对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TNF-α有刺激作用,而PGE则有抑制作用。前单核细胞系U937、前髓细胞系HL-60在PMA刺激下可产生较高水平的TNF-α。T淋巴细胞、T细胞杂交瘤、T淋巴样细胞系以NK细胞等在PMA刺激下也可分泌TNF-α。SAC、PMA、抗IgM可刺激正常B细胞产生TNF-α。此外,中性粒细胞、LAK、星状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亦可产生TNF-α。 (2)TNF-β是一种淋巴因子,抗原和丝裂原均可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TNF-β。PMA刺激RPMI1788B淋巴母细胞可分泌高水平TNF-β。 3.TNF的受体 (1)TNF-R的分型:TNF-R可分为两型:Ⅰ型TNF-R,55kDa,CD120a,439氨基酸残基,此型受体可能在溶细胞活性上起主要作用;Ⅱ型TNF-R,75kDa CD120b,426氨基酸残基,此型受体可能与信号传递和T细胞增殖有关。两型TNF-R均包括胞膜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三个部分,胞膜外区有28%的同源,但在有包浆区无同源性,可能与介导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TNF-R属于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超家族。TNF-α和TNF-β的受体可能是同一的。TNF-R存在于多种正常及肿瘤细胞表面,一般每个细胞受体数目有103~104,如ME-180肿瘤细胞系TNF-αR约2000/个细胞,Kd为2*10-10M。不同细胞表面TNF-αR的数目和亲和力似乎与细胞对TNF-α的敏感性并不平行。TNF-α与相应受体结合后信号传递的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活化蛋白激酶C(PKC),催化受体蛋白磷酸化有关。 (2)可溶性TNFR:TNF结合蛋白(TNF-BP)是TNFR的可溶性形式,有sTNf RⅠ(TNF-BPI)和sTNFR Ⅱ(TNF-BPⅡ)两种。一般认为sTNFR具有局限TNF活性,或稳定TNF的作用,在细胞因子网络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Seckiner 1988年发现发热患者尿中有TNF抑制物,分子量为33kDa。Olsson 1989年在慢性肾功不全患者血和尿中也发现有TNF-BP。TNF-BP可与TNF特异结合,抑制TNF活性,如抑制其细胞毒活性和诱导IL-1产生,可促进皮下接种Meth A肉毒的生长,可见于正常妊娠尿中。炎症、内毒素血症、脑膜炎双球菌感染、SLE、HIV感染、肾功不全时以及肿瘤时可升高。可溶性TNFR可有效地减轻佐剂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以及败血症休克。 4.TNF的生物学活性 TNF-α与TNF-β的生物学作用极为相似,这可能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和受体的同一性有关。但有某些生物学作用方面也有不同之处。 (1)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TNF在体内、体外均能杀死某些肿瘤细胞(cytolytic action),或抑制增殖作用(cytostatic action)。肿瘤细胞株对TNF-α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TNF-α对极少数肿瘤细胞甚至有刺激作用。用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C、放线菌酮等处理肿瘤细胞(如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可明显增强TNF-α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体内肿瘤对TNF-α的反应也有很大的差异,与其体外细胞株对TNF-α的敏感性并不平行。同一细胞系可能有敏感株和抵抗株如L929-S和L929-R。此外,靶细胞内源性TNF的表达可能会使细胞抵抗外源性TNF的细胞毒作用,因此,TNF巨噬细胞膜结合型的敏感性。TNF的表达可改变细胞对外源性TNF通过诱导或抑制内源性. 可能参与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TNF杀伤肿瘤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与补体或穿孔素(perforin)杀伤细胞相比,TNF杀伤细胞没有穿孔现象,而且杀伤过程相对比较缓慢。TNF杀伤肿瘤组织细胞可能与以下机理有关。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生长全过程及其形态变化脂肪母细胞,是指能向脂肪细胞分化的ADSCs在激素、生物活性因子、寒冷等因素刺激下均能逐渐分化成为单能干细胞。它可保持着干细胞增殖活跃的特性,脂肪母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前脂肪细胞,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脂肪细胞前体。前脂肪细胞再经历细胞融合、接触抑制和克隆扩增等步骤启动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并在胰岛素、地塞米松等诱导剂作用下完成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分化。全过程可以表示为:多能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生长期前脂肪细胞的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经诱导分化,其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发生变化,开始进入不成熟细胞向成熟细胞转变。细胞形态由成纤维细胞样逐渐趋于类圆或圆形,胞体逐渐增大,胞质中开始出现小脂滴,脂质开始累积,以后小脂滴增多并融合为较大的脂滴,可经油红“O”染色等方法于显微镜下显色,从而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此时的细胞无分裂增殖能力,为脂肪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 张高娜,梁正翠.动物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9,30(2):42-44. 脂肪细胞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形成,按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发展。前脂肪细胞在多种转录因子调控下,激活脂肪组织相关基因,并在这些基因的顺序性调控下,经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张艳.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事件[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1):56-57.

间充质干细胞 概念: 不同文献中,分别命名为抽脂处理细胞(processed lipoaspirate cells, PLA),脂肪基质微管碎片细胞(stromal vascularfraction cells, SVF),脂肪组织源基质细胞(adipose-tissue derived stromal cells, ATSCs),脂肪源中胚层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odermal stem cells, ADMSCs)等。这些不一致的名称均指从脂肪组织中分离的、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李惠侠,屈长青. 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2) 脂肪细胞是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逐步分化、发育而来,MSC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和骨髓中。脂肪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两类细胞系为多能干细胞系和前体脂肪细胞系,前者为不定向的细胞系,能转变为稳定的脂肪细胞、肌细胞和软骨细胞,后者为定向的细胞系,是目前体外研究脂肪细胞分化应用最为广泛的细胞系。 庞卫军,李影. 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事件[J].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27: 497-500.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s)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是一种 具有潜力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是骨髓来源的MSCs,但骨髓中的间 充质干细胞数量很少(约占细胞总数的1/105),且存在取材困难等问题。MSCs广泛分布于 其他组织中,包括肌肉、血管、肝脏、胰腺和脂肪等。 ADMSCs表面有CD29、CD44、CD71、CD90、CD105/SH-2、SH-3、STRO-1等多 种抗原标志。 李冬艳,宇丽.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进[J]. 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6). 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 Zuk等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出了一种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它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形态相似,称之为脂肪干细胞(ADSCs),平均每300 ml脂肪组织可获得2×108~ 6×108个这样的细胞。ADSCs和MSCs具有相同的表现型,对CD29、CD44、CD71、 CD70、CD105/SH2和SH3为阳性反应,对CD31、CD34和CD45为阴性反应。此外, 它们还具有各自特征性的表达分化抗原:ADSCs具有特征性表达分化抗原CD49d,而MSCs具有特征性表达分化抗原CD106。 张高娜, 梁正翠. 动物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 饲料工业,2009,30(2)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具备干细胞特点的细胞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长期的活性和多系分化潜能。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以其取材方便、来源丰富等多种优势逐渐取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免疫表型:研究发现ADSCs主要表达CD13、CD44、CD73、CD90、CD105、CD106、CD166、CD29、CD49e和HLA-ABC,而不表达CD34、CD3、CD19、CD45、CD14、CD117、CD31、CD62L、CD95L和HLA-DR。这个结果和其他的MSCs几乎一致。但ADSCs与BMSCs也有差别:大部分BMSCs表达CD10,而表达CD10的ADSCs仅占5%~20%;几乎所有的ADSCs表达CD49f和CD54,而BMSCs极少表达。 周苏娜,张明鑫.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12(1). 不同细胞的表面标志是不同的,脂肪干细胞的表面标记为:CD9、CD10、CD13、CD29、CD10、CD44、CD49e、CD49d、CD54、CD55、CD59、CD90、CD105、CD107、CD14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