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八种关于动机的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中八种关于动机的理论

一、动机的理论

(一)动机的本能理论

1、本能概念:个体生而具有的,程序化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

2、弗洛伊德: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2.1生的本能:力比多(libido),弗洛伊德用力比多这个词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如饮食、性、自爱、他爱等个人所从事的任何愉快的活动。

2.2死的本能:萨那托斯(thanatos),像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死的本能。

3、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比作冰山,露出水面的小部分为意识领域,水面下的大部分为无意识领域。这个无意识的大部分是冲动、被压抑的愿望和情感。

4、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等方法来揭示无意识的动机过程。

(二)动机的驱力理论

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平衡。

1、1918年,伍德沃斯在《动力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内驱力概念。

1、赫尔: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

2.1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需要状态相伴随,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的联系。

2.2继发性内驱力,指情景而言,后天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驱力。

(三)动机的强化理论

1、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

1.1正强化,积极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映概论增加。

1.2负强化,消极强化,当某种刺激在环境中减少或消失,使行为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是有机体力图避开的那种刺激。

2、强化的安排:

2.1立即强化与延缓强化

2.1.1立即强化,个体出现正确反应后,立即给予奖赏,其效果较佳。

2.1.2延缓强化,正确反应出现后,过一段时间再给奖赏,其效果较差。

2.2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

2.2.1连续强化,只要个体做出正确反应,均给予强化,这种强化方式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取消强化,其学到的行为很快消退。

2.2.2部分强化,只在部分正确反应之后给予强化,如果部分强化适度,就可以达到或超过连续强化的学习效果。

3、强化理论的应用。

3.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3.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3.4及时反馈,就是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结果告诉行动者。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予以强化。

3.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四)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

1、默里,在对成就的鉴定中首次提出成就动机的概念。“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

2、麦克莱伦、阿特金森“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

2.1麦克莱伦,把人的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

2.2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Ts=Ms*Ps*is

2.2.1成功诱因值(is),对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

2.2.2某项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大小(Ps),

2.2.3成就需要,即主体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Ms)

这三个因素发生综合影响作用,其结果使个人接近与成就有关的目标倾向(Ts),即成就动机。

2.2.4阿特金森认为,当人面临各种任务时,他们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会产生不同的动机倾向。

第一,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就,并选择能够带来成就的任务,这种人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他们对完全不可能完成或稳操胜券的任务,动机水平反而下降。

第二,力求失败的人,在预计自己成功的机会大约有50%时,会采取回避态度,他们不敢面对挑战。他们往往选择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任务,以使自己免遭失败。或者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这样即使失败,也可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借口。

(五)奥苏泊尔的学习动机理论

1、认知内驱力,指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在各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的和稳定的的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学生为了考好而努力学习的动机。

3、附属内驱力,学生想获得认可和赏识的欲望,如有的学生求的学业成就,不是为了赢得地位,而是从长着那里获得赞许或认可。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都属于外部动机,容易诱发学生的竞争心、功利心、虚荣心,但一般不具有持久的推动力量。

(六)动机的归因理论

1、海德,1958《人际关系心理学》,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2、维纳(韦纳)完善了归因理论。

2.1稳定性。

2.1.1稳定。(能力)

2.1.2不稳定。(努力、运气、身心状况、其他因素)

2.2可控性。

2.2.1可控(努力)

2.2.2不可控(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因素)

2.3因素源。

2.3.1外部。(任务难度、运气)

2.3.2内部。(能力、努力、身心状况)

2.3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

2.3.1维纳认为,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把行为结果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制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

3、习得性无助,如果多次失败,并将失败归因于像能力这种不可控制的因素,

那么他们就会听任失败,表现出冷漠、压抑、自暴自弃或“丧失动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心理特征表现:

3.1低成就动机

3.2低自我概念

3.3低自我效能感

3.4消极的定势

(七)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对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第二,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的。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

第三,有的需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动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第四,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

(八)班杜拉的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

1、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知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认为除了结果的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即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简言之,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务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2.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这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如果把成功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会降低效能感。

2.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观察者与榜样情况的一致性越强,这一影响越大。

2.3别人的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稳定的。

2.4情绪唤醒。情绪唤醒能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发展与保持,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

2.5学会激发你的自我效能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