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讲义控制过程与标准
企业内部控制--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3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3企业内部控制考点二:企业层面控制企业层面控制,是指对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直接相关的控制。
在此,侧重介绍与内部环境直接相关的有关控制。
一、组织架构控制:主要风险;设计环节;运行环节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一)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主要风险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2.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二)组织架构设计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1)董监高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等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明确,企业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应当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2)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3)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4)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
组织架构中的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
(5)企业应当制定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岗(职)位说明书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
(三)组织架构运行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1.全面梳理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最新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讲义PPT课件
讨论:
▪ 以上教学活动体现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哪 些特点?
第二节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 构成要素与教学原则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 教师:组织者、指导者、支持者 ▪ 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体验和创造的过程 ▪ 幼儿: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存在种种差别
教师应将学习者的幼儿和幼儿的学习视为教学活 动中的关键因素。 ▪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 五大领域 教学内容是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完成教育 目标的中介。 ▪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
学习能力作出科学的估计。 ▪ 3.科学选材:教育教学内容深浅难易要适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
一般应有一定的难度,略高于现有的发展水平,又不超过发展的可能性,要 求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 ▪ 4. 方法科学: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按照知识的逻辑 顺序和幼儿认识能力在发展的最近区域进行教学,使幼儿利用已有的知 识去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同时发展智力。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
本章内容提要
▪ 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 ▪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与教学原
则 ▪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
第一节 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
▪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涵义 ▪ 1.涵义: ▪ 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根据
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 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以增进幼儿对周围 环境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幼儿获 取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幼儿叙述“沉”与“浮”的物品: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 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 (二)变魔术“鹌鹑蛋浮起来”: 提问:鹌鹑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 教师做实验——鹌鹑蛋沉入水底 教师假装变魔术,出示一杯放了盐的水,放入鹌鹑蛋,鹌 鹑蛋浮出水面。 教师:你知道我是怎么让鹌鹑蛋浮的吗? 教师:我在水里加了一样神秘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出示盐、糖、味精 提问: 我就是往水里加了这三个好朋友中的一个,你们 猜猜是谁呀?今天我不告诉你们,让你们自己去发现!
小学科学教育,讲义 第七章
第七章小学科学教育的评价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点;了解国外科学教育标准对学生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理解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三维目标的基本含义;了解国外青少年科学素养评价项目的主要特点;领会评价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种主要方法。
第一节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点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课程模式,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目标模式由泰勒创立,也称工学模式或泰勒模式,过程模式由著名课程理论家斯腾豪斯提出。
一、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斯克利文在《评价方法论》一文中,根据功能将教育评价区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其中,总结性评价关注结果,重在判定,是着眼于“过去”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实施;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重在改进,是着眼于未来的评价,教师、同学、家长、学生、自己等都可以参与评价。
二、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相结合所谓教学性目标,是在课程计划中预先规定好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几项学习活动后应获得的具体行为,通常是从已有文化成果引出,并以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表述,也称为行为目标。
所谓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倩境和教育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的新颖的反映形式,而不是预先规定的结果,也称为展开性目标。
三、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也称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作出定量的价值判断。
量化评价的认识论基础是科学实证主义,关注可测性的品质与行为、追求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
然而,量化评价过分依赖标准化测验。
质性评价也被称为自然主义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反对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字,主张评价应全面反映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教育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因此质性评价本质上是一个一个连续性的、动态的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种连续评价、不断反馈的模。
目前人们认识到,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是统一的、互补的。
一方面质性分析量化分析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量化分析是质性分析的深化和细化。
企业内部控制--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7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7企业内部控制六、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结论性成果,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2.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3.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4.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6.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
7.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
8.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报出前发生重大缺陷应调整报告结论。
(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1.编制时间:定期和不定期;2.编制主体:单个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母公司3.编制程序:复核底稿;搜集资料;撰写;上报(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报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经董事会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主管部门。
●上市公司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必须向社会公开披露,接受社会监督,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决策提供依据;●非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须按规定报送财政等监管部门,接受政府的监督检查。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通常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
(四)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使用者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中介机构、研究机构等。
考点五内部控制审计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控制外部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专门的鉴证业务。
●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限于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应当就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书面认定。
●责任划分。
注意:内部控制审计与相关业务的区别1.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属于注册会计师外部评价,内部控制评价属于企业董事会自我评价,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责任主体不同。
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讲义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 会基本特征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 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失去了它的镇压对象和必要性,作 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到共产主 义社会,战争也不复存在。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 业的差别、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 差别”必然归于消失。
感谢聆听!
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 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 会基本特征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 国的飞跃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 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人的发展是 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 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 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 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那时, 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 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 人的发展为代价。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 学立场和方法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 详尽的细节摧绘
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 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 的实践去回答。恩格斯也明确表示:“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 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 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 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 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第7章现代控制理论上课讲义
dl (dx)2(dy)2
单元弧长变化率
dl 1 y&2 dx 因而 A 、 B 两点间曲线长度
J y(x) l x2 1 y&2dx x1
其值取决于函数 y(x) 的选取。
1
tdt
0
1 2
t2
1 0
1 2
J (x)
1
sin tdt
( cos t) 1
1 cos1
0
0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定积分 J (x) x(t)dt 并不是一个泛函,因为无论函数 x(t)
如何选取, J (x(t)) 没有一个确定的值。
2020年6月28日
第7章第11页
又如平面上给定两点之间的曲线长度是一个泛函。设 ( x, y) 平面上有 A 、B 两点,其坐标
J (C1x1(t) C2 x2 (t)) C1J ( x1(t)) C2J ( x2 (t)) ,且其增量可以表示为
m ( t ) 飞船登月舱质量 h ( t ) 高度 v ( t ) 垂直速度
u ( t ) 发动机推力 g 月球重力加速度为常数
M 飞船登月舱不含燃料时的质量 F 登月舱所载燃料质量 h 0 登月舱登月时的初始高度 v 0 初始垂直速度
2020年6月28日
第7章第3页
登月舱的运动方程
h&( t ) v ( t )
本节在简要地介绍泛函及变分学的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阐 述无约束条件的最优控制变分求解和有等式约束条件的最优控制 变分求解方法。
2020年6月28日
第7章第9页
7.2.1 泛函与变分法的基本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2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2企业内部控制(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检查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
2.授权审批控制:常规授权和特殊授权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
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3.会计系统控制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进行的控制。
4.财产保护控制财产保护控制是指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财产是企业资金、财物及民事权利义务的总和,按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分为有形财产(如资金、财物)和无形财产(如著作权、发明权),按民事权利义务,分为积极财产(如金钱、财物及各种权益)和消极财产(如债务)。
财产是企业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企业财产物资的保护。
5.预算控制预算是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计划。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中使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控制措施。
通过预算控制,使得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各个岗位以至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作为各责任企业的约束条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教育法学,讲义 第七章
第七章学制讲义第一节学制概述一、什么是学制(一)学制的概念(识记)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利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
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利的分配关系。
学制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任何一个学制总是和一定时期、一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伴随的。
(二)学制构成的基本要素(领会)•学校的类型:实施哪种性质的教育•学校的级别:学校在学制系统中所处阶段以及在同类性质的学校中所处的地位•学校的结构:(三)学制的类型(领会)•双轨制:英国;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规定了不同的受教育权利•单轨制:美国;确立了包括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教育制度,“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分支型学制:前苏联,学制的分支是在初中的教育阶段以后进行二、我国近现代学制发展的过程(领会)学制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
一个完整的学制的产生需要有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刺激了社会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的需求,从而使得学校的发展量呈现潜在的势头;二是国家教育权的出现;三是学校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模。
我国在古代社会初期,虽然有学校的产生但还没有构成学制系统1、近代学制①壬寅学制是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于1902年主持拟定的,名为《钦定学堂章程》。
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
(未实施)②癸卯学制亦称1904年学制,由张百熙、荣禄、张之洞三人主持拟定。
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校学制。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都是取法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③壬子癸丑学制是1912年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制定的中国近代第二部学制。
2、现代学制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学制。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起点,而壬戌学制是在“五四”运动影响下,随着外国教育理论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
单片机讲义第七章
一、中断的起因
什么可以引起中断? 生活中很多事件可以引起中断:有人 按了门铃了,电话铃响了,你的闹钟闹响 了,你烧的水开了….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 我们把可以引起中断的称之为中断源,单 片机中也有一些可以引起中断的事件, 8051中一共有5个:两个外部中断,两个 计数/定时器中断,一个串行口中断。
三、中断的响应过程
当有事件产生,进入中断之前我们必须先记住现 在看书的第几页了,或拿一个书签放在当前页的位置, 然后去处理不同的事情(因为处理完了,我们还要回 来继续看书):电话铃响我们要到放电话的地方去, 门铃响我们要到门那边去,也说是不同的中断,我们 要在不同的地点处理,而这个地点通常还是固定的。 89C51中也是采用的这种方法,五个中断源,每个 中断产生后都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去找处理这个中断的 程序,当然在去之前首先要保存下面将执行的指令的 地址,以便处理完中断后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往下执 行程序。
二、中断的嵌套与优先级处理
设想一下,我们正在看书,电话铃响了,同时又 有人按了门铃,你该先做那样呢?如果你正是在等一 个很重要的电话,你一般不会去理会门铃的,而反之, 你正在等一个重要的客人,则可能就不会去理会电话 了。如果不是这两者(即不等电话,也不是等人上 门),你可能会按你通常的习惯去处理。总之这里存 在一个优先级的问题, 单片机中也是如此,也有优先级的问题。优先级 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两个中断同时产生的情况,也发 生在一个中断已产生,又有一个中断产生的情况,比 如你正接电话,有人按门铃的情况,或你正开门与人 交谈,又有电话响了情况。考虑一下我们会怎么办吧。
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的清除
对于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CPU响应中断后, 虽然也是由硬件清除了相应的标志位,但是不 能对外部引脚上的电平进行处理,也就是说, 这时如果外部引脚上的低电平依然存在,会造 成重复中断,因此我们应该在电路上增加对外 部引起中断的信号进行处理。P148图7-5是一 个可行的方案之一。通过I/O口输出一个信号, 使得外部引脚上的中断请求信号变为高电平。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七章
第七章课程与教学评价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涵义、功能与类型一、何谓课程与教学的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1需要评估;2课程诊断与修订;3课程比较与选择;4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5成效的判断三、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1.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
2.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收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
3.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计划或活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
4.目标本位评价: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
特点;标准清晰,任务重点集中,易于把握。
实施条件:必须要陈述一个表达清晰的目标。
5.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
特点:灵活性,多样性。
实施条件:对实际课程与教学结果的全面性考察,有一个清晰的价值判断标准。
6.效果评价: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它注重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或教师所产生的变化,以至于课程运作的具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原因等被置之度外、这种评价也被称为"暗箱式评价"。
7.内在评价:是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课程计划可能有的效果。
8.内部人员评价:是指评价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
9.外部人员评价:是指评价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以外的其他人来实施。
10.量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
11.质的评价:是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复习讲义
第七章力复习讲义重点:力的三要素,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示意图的画法,弹力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摩擦力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难点:力的概念理解,重力方向画法,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实验法,图像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转换法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 1】力1、力的概念:(1)力是作用。
力不能离开单独存在,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物体之间存在力的作用(一定/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如果把前者叫做施力物体,则后者就叫做。
2、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是: 和。
3、力三要素是、、。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_______。
【知识点 2】弹力1、弹性是指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2、弹力是物体由于产生的力。
符号是。
3、力的测量工具是。
4、它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弹簧伸得越_______。
5、使用方法:测力计在使用前,要观察和,注意指针是否在,使用前要轻轻来回拉动几次,以免,使用时作用在挂钩上的力应与弹簧的轴线保持一致,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 3】重力1、重力: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符号是。
2,重力的方向是,施力物体是,大小计算公式是。
3、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4、重力的由来: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二、练习成长站【类型1】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B. 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C. 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 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类型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①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①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第7章 第2节 第1课时 乙烯(讲义)【新教材】
化学方程式: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
①和酸性KMnO 4溶液反应 现象: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结论:乙烯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
(2)加成反应①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现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化学方程式:。
①加成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书写下列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聚合反应①定义: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聚合物的反应。
①乙烯自身加成生成聚乙烯的方程式:该反应是聚合反应,同时也是加成反应,这样的反应又被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其中,—CH 2—CH 2—称为链节,n 称为聚合度,小分子乙烯称为聚乙烯的单体。
例题2 实验室制乙烯并验证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乙醇为原料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某同学欲使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乙烯,请改正其中的错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中出现黑色固体,这会导致生成的乙烯中含有杂质气体。
用如图2所示装置验证乙烯的化学性质(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请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盛试剂。
(4)有些同学提出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若以溴乙烷为原料,图2中虚线框内的装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省略,请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 (1)CH 3CH 2OH →△浓硫酸CH 2=CH 2+H 2O(2)未加温度计(3)(4)CH 3CH 2Br→NaOH 的醇溶液,加热CH 2=CH 2+HBr ;不能;生成的乙烯会带走醇溶液的醇,故检验乙烯前要除去醇解析(1)CH 3CH 2OH →△浓硫酸CH 2=CH 2+H 2O(2)未加温度计,乙醇的消去反应要控制温度在170摄氏度,否则会发生副反应 (3)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乙烯当中的乙醇的,故试剂为水,接导管为长进短出 (4)CH 3CH 2Br→NaOH 的醇溶液,加热CH 2=CH 2+HBr ;不能省略,生成的乙烯会带走醇溶液的醇,故检验乙烯前要除去醇 三、乙烯的用途1.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用来制聚乙烯塑料、聚乙烯纤维、乙醇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讲义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气体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一节气体吸收一概述1.定义:吸收净化法是利用废气中各混合组分在选定的吸收剂中溶解度不同,或者其中某一种或多种组分与吸收剂中活性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将有害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净化废气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吸收2.分类:( 1)物理吸收:可看成是单纯的物理溶解过程。
如:水吸收HCL 、 CO2等。
吸收限度取决于气体在液体中的平衡浓度;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污染物从气相转入液相的扩散速度。
( 2)化学吸收:吸收过程中组分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
如:碱液吸收CO2、 SO2等;酸液吸收NH 3等。
吸收限度同时取决于气液平衡和液相反应的平衡条件;吸收速率同时取决于扩散速度和反应速度。
(3)异同点:同:两类吸收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以及所采用的吸收设备大致相同。
异:一般来说,化学反应的存在能提高反应速度,并是吸收的程度更趋于完全。
结合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中所需净化治理的废气,具有气量大,污染物浓度低等特点,实际中多采用化学吸收法。
二吸收净化的基本原理1.气液相平衡(1)定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发生接触后,吸收质便由气象向液相移动,随着液体中吸收质浓度的逐渐增加,吸收速率逐渐渐少,解析速率逐渐增大,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吸收速率和解析速率相等,即吸收质在气象中的分压和在液相中的浓度不再变化,此时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简称相平衡。
在平衡状态下,被吸收气体在溶液上方的分压称为平衡分压,可溶气体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或平衡溶解度,溶解度。
( 2)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在100kg 水中溶解气体的千克数。
参见 P241 图 7-4,常见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知:①不同性质的气体在同一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不同;②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多数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③温度一定时,溶解度随溶质分压升高而增大。
在吸收系统中,增加气相总压,组分的分压会增加,溶解度也随之增加。
2.亨利定律( 1)定义:对于稀溶液,在较低压力下,x— p 是通过原点的直线,但在压力偏高时与直线偏差很大,这样在较低压力下,我们就可用“亨利定律”来表示。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讲义,第七章
第七章中小学生学业发展与辅导第一节中小学生学业发展概述一、学习的内涵及相关理论的发展(一)学习的概念具体来说,学习行为的产生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学习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现象,其主体包括人和动物。
学习既包括狭义的学习,即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诸如学校学习,也包括广义的学习,即日常生活中的随机学习。
2.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引发的,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与外界信息有意识的相互作用。
3.个体在学习后发生较为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行为、思维、信念等。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看来,学习会引发行为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一定会立刻显现,所以会有“行为潜能”的说法,而认知心理学家则认为“行为潜能”就是思维、信念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个体所有的变化都能被称为学习,由于本能、疲劳、适应、生理成熟等因素所引发的变化不属于学习的范畴。
(二)学习的意义1.学习是个体内在与外部环境取得平衡的必要条件。
2.学习可以影响机体的成熟。
3.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三)当前主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主要回答以下三方面的问题:①学习的实质,即学习使个体发生了哪些变化;②学习的过程,即个体的学习是如何实现的;③学习的规律,即学习过程受哪些因素影响。
当前主要的学习理论有如下流派: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即是刺激与反应建立联结的过程,强化是加强这种联结的重要手段。
巴甫洛夫(lvan Pavlov)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奠定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桑代克(E.L.Thorndike)提出了高效率学习要遵循的三个重要原则:(1)准备律:即有学习倾向的准备且学习得以进行;(2)练习律:即增加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次数;(3)效果律:即在刺激反应的联结后给予积极反馈。
斯金纳(B.F.Skinner)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个体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并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理论。
法规精讲讲义第七章
2Z207000第七章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2Z207000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保修制度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工程建设标准2Z207010 工程建设标准1、标准的分类2、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实施管理工程建设标准的分类(P260)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推荐性标准★保障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
团体标准强制性标准(最低标准要求)推荐性标准一、国家标准1、国标强制性标准的制定机关:(1)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2)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立项、编号、对外通报(3)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授权批准发布。
强制性国家标准免费向社会公开公开。
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
2、(一)提出立项建议:(1)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2)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及公民。
(二)决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3、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4、国标制订的程序:准备、征求意见、送审和报批二、行业标准1、没有国家推荐性标准,需要在全国某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2、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备案。
3、行业标准不得与国标相抵触。
当与国标不一致时,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理由,并经标准审批部门批准。
4、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应当及时修订或废止。
【例1】关于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说,正确的是()。
A. 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负责B. 工程建设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C.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包括地方标准D. 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标准只能由国务院批准发布解析:综合型选择题。
答案:A三、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1、地方标准:(1)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2)设区的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本辖区的地方标准。
企业内部控制--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6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6企业内部控制考点四:内部控制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新趋势是实行“控制自我评估”,即每个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应当定期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
评价主体: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评价性质:自我评价评价内容:內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內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实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或其他专门机构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一)全面性原则涵盖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风险为导向;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客观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确保评价结果有充足且适当的证据支持。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与核心指标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具体内容与核心指标见大纲。
注意:应与本章第一部分的五要素比照学习。
(一)内部环境的评价●第一部分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
●本部分内部环境评价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政策、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内部审计。
企业应以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环境的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
(二)风险评估的评价●第一部分风险评估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本部分风险评估评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企业应以基本规范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认定和评价。
(三)控制活动的评价●本章第一部分控制活动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
简述控制的基本过程。
简述控制的基本过程
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工作绩效、纠正偏差。
1. 制定控制标准:这是控制工作的首要环节,目的是为衡量工作绩效提供一个明确、可操作的标准。
控制标准通常来源于计划,管理者需要从整个计划和所有目标中挑选关键的指标,作为控制标准。
这些标准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以便于实施控制。
2. 衡量工作绩效:在制定了控制标准之后,下一步是衡量实际工作绩效与控制标准的符合程度。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来评估工作绩效。
评估结果可以提供关于工作进展的反馈,帮助管理者了解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或调整。
3. 纠正偏差:在衡量工作绩效之后,如果发现实际工作绩效与控制标准存在偏差,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偏差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如资源不足、沟通不畅、技术问题等。
纠正偏差的目的是使实际工作重新回到控制标准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制定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以确保组织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幼儿教育学讲义第七章-幼儿园课程
幼儿教育学讲义第七章幼儿园课程一、幼儿园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1.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幼儿园课程的范畴。
2.课程的要素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它包括教育教学计划、学习材料及活动设计、环境创设与布置、教育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等。
(4)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以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为教育行政部门鉴定课程方案提供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课程实践者完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宜性提供调整的信息。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程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它们相互作用、互相制约、互相调节,从而使课程处于良性循环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与目标,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决定的。
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在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人(离)园等.另外,从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看,由于幼儿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而是注重幼儿全面和谐的整体培养。
因此,在内容上就不仅仅限于几门学科,还必须能够满足幼儿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性的以及沟通与创造等各方面的发展需要.而如此多的内容只通过作业课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综合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途径,特别是通过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使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幼儿园课程.2.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00054管理学原理 讲义 第七章
第七章组织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的含义、分类、特点与职权等基本概念;理解部门设计、层级设计及职权设计的方法;掌握集权、分权、授权的内容,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第一节组织概述一、组织及其特征(一)组织的概念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组织有以下含义:(1)作为静态的组织,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人与单位的有序结构,使人能在这种结构里进行有效的协同工作。
(2)作为动态的组织,是指把分散的人或事物进行安排,使之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比例性,形成一个协调系统。
(二)组织的特征1.具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不是组织,而仅是一个人群。
目标是组织的愿望,只有确立了目标后组织才能确定方向,才能有号召力和吸引力去组建一支队伍。
2.拥有资源组织的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
其中人是组织最大的资源,是组织创造力的源泉。
拥有资源是组织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同时,组织通过管理活动的配置整合,能够促进资源增值,为组织及其成员带来利益。
3.具有一定的权责结构管理组织的内涵是人们在职、责、权等方面的划分与互相联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这个结构体系可简称为权责结构,表现为层次清晰,任务有明确的承担者,并且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
二、组织分类组织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1)按照组织规模大小,可以把组织划分为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和大型组织。
不同规模的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不同。
这种划分具有普遍性,是对组织现象表面的认识。
(2)按照组织的性质,可以把组织划分为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
(3)按照组织目标的不同,可以把组织划分为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公共组织。
营利性组织是指以获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如工厂、商店、酒店、旅行社、银行等。
非营利性组织指除公共组织外,一切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如各类社团、宗教组织、慈善机构等。
公共组织是负责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组织,如立法机构、司法机构、政府机构、军事机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就是观察那些作用于系统的各种可
以测量的输入量和主要扰动量,分析它们对系统 输出的影响关系,在它们还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以 前,采取预防措施。 前馈控制的目的
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
现场控制
现场控制 主管人员通过深入现场亲自监
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 动。 现场控制的特点
理理原 理
非预 预算 算控 控制 制
控制概述
控制的含义 控制的特点 控制的目的 控制的重要性
1
控制的含义
控制就是按既定计划、标准和方法对 工作进行对照检查,发现偏差,分析 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实 现的过程。
控制的三个要点:
有很强的目的性 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 控制是一个过程
第七章控制过程与标 准
课程导航
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 案例讨论 课后练习 参考书目
学习目标
理论知识方面 能力培养方面
理论知识方面
控制的含义 控制的目的 控制的类型 控制的原理 控制的技术方法 控制职能发展趋势的展望
能力培养方面
学会观察与思考
基于教学层面:分析问题的逻辑 基于实践层面:生活中的管理现象
非预算控制
管理审核、计划评审技术、损
益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统计报告
法、专题报告和分析等。
5
预算控制
预算的含义 预算就是用数字化的计划,是
控制的特点
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 有两个前提条件 有一定实施步骤 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在纠正偏差时要有一定的投入和措施 控制工作有两个目的
控制的目的
控制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维持现状(基本目的) 第二个目的:打破现状
组织有两类问题:
“急性”问题:指经常产生、可迅速、直接影响组织日常 活动的问题;
反映计划要求原理
组织适宜性原理
控制关键点原理
控制趋势原理
例外原理
直接控制原理
4
有效控制的要求
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控制系统应切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 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 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 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 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
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预算控制
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专门预 算及全面预算体系。
提升:独立判断能力
结构框图
控制
控制 概述
控制工 作过程
控制工 作类型
控制工 作原理
控制技 术方法
控控控控 制制制制 的的的的 重目特含 要的点义 性
采分衡确 取析量定 管衡工标 理量作准 行结 动果
前现反 馈场馈 控控控 制制制
间直 接接 控控 制制
直例控控组反 接外制制织映 控原趋关适计 制理势键宜划 原 原点性要 理 理原原求
通过
否
标准是可 是 识别差异
接受的吗?
的原因
否
修改标准
纠正绩效
控制工作的类型
根据纠正措施的作用环节可分为:
前馈控制 现场控制 反馈控制
根据主管人员改变其工作的方式的 不同可分为:
直接控制 间接控制
3
控制的类型
输入
过程
输出
前馈控制 预计问题
同期控制
当问题发生时 对其进行纠正
反馈控制
问题发生后 加以纠正
纠正措施是作用在正在进行的 计划执行过程。
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是以系统输出的变化信息作 为馈入信息,纠正偏差。
反馈控制的目的
防止已经发生或将出现的偏差继续发 展或今后再度发生。
三种控制的主要区别
馈入信息不同 前馈控制是以系统的输入信息为馈入信息 反馈控制是以系统的输出信息为馈入信息 现场控制是以系统计划执行信息为馈入信息
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着眼于培养更好的主管人员,使他们能熟 练地应用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原理,能以系统 的观点来进行和改善他们的管理工作,从而防 止出现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间接控制
着眼于通过事先制定标准,然后对工作过 程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纠正偏差并做出评 价,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控制工作的原理
控制工作的过程
控制工作的基本步骤:
确定控制标准 衡量工作成效 分析衡量结果 采取管理行动
2
确定控制标准
标准是评定成效的尺度。 时间标准(如交货期) 生产率标准(如产量定额) 消耗标准(单位产品消耗定额) 质量标准(产品等级率、合格率) 行为标准
管理情景
奉行 “质量优良、服务周到、清洁卫 生、价格合理” 宗旨的美国著名的麦当劳 公司,为确保其经营宗旨得到贯彻,制订了 可度量的如下几条工作标准:95%以上的顾 客进餐馆后三分钟内,服务员必须迎上前去 接待顾客;事先准备好的汉堡包必须在五分 钟内热好供应顾客;服务员必须在就餐人离 开后五分钟内把餐桌打扫干净。
判断偏差程度
允许上限 标准
允许下限
1234 56
差异的 允许范围
找出偏差原因
竞争对手 销售量
新产品
销
质量
售
利
润
消耗
下
材料价格
降
生产成本
鱼刺图
采取管理行动
什么也不做 改进实际绩效 修订标准
控制过程
将实际绩效 与标准进行
比较
目标
标准
衡量 实际绩效
标准正被 是
打倒吗?
通过
否
差异是可 是
接受的吗?
确定标准的方法
统计方法,即根据组织的历史数据记录 或对比同类组织的水平,用统计学的方 法确定标准。
工程方法,即指以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实 测的数据为基础制定的标准。
经验估算法,即指由经验丰富的管理者 来制定标准。
衡量工作成效
收集实际工作绩效信息的方法:
个人观察 统计报告 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 抽样检验
目的不同 前馈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入控制 反馈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出控制 现场控制是对系统的作业控制
三种控制类型的关系
输入
பைடு நூலகம்
过程
输出
前馈 控制
现场 控制
反馈 控制
管理情景
小张下岗后开了一间小型餐饮店。 他知道,要取得经营成功,除了要有可 口的饭菜外,周到的服务和与顾客的良 好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他采取 了如下控制措施:在店内显眼的位置挂 一本顾客意见簿,欢迎顾客提出意见和 批评;让领班严密地监视服务人员的行 为,并对棘手的问题的处理提供协助和 建议;在员工上岗之前进行工作技能和 态度的培训。
“慢性”问题:指长期存在,影响组织素质的问题
解决“急性问题”多是为了维持现状; 解决“慢性问题”必须要打破现状
控制的重要性
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 主要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使计划
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差,因而控制 是必要的 控制与管理的其他职能有密切的联系
控制与管理其他职能紧密联系,使 管理活动真正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