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企业品牌战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青岛啤酒战略管理分析

第 三 章
青岛啤酒战略环境分析
1.PEST模型分析 (1)政策 国家酒业总体政策是“限制高度酒的发展,鼓励发酵酒和低度酒的发展, 支持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的发展”。酒业以调整酒产品结构为主线,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酒产品 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朝着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高效益、无 污染的方向发展。 (2)经济 在人均消费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口越多,啤酒消费需求量必然越大,人 口规模与啤酒市场需求规模有着正相关关系。 (3)社会 啤酒消费不同于白酒,其消费量一般都较大,因此,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也与啤酒消费量和啤酒消费层次呈正相关关系。 (4)科技 气温与啤酒消费量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在其他情况一定的情况下,气温 愈高,啤酒消费量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啤酒,特别是冰冻啤酒不仅满足 了饮酒的需求,而且还能达到解暑之功效。
2.啤酒业面临的机遇 一:中国啤酒第一大国的优势将无人撼动,并保持长期优势!这种优势必将 转换成一种市场优势,有市场就有可能,中国啤酒行业做大已经有了市场保 障,做强无非是时间问题! 二:中国啤酒已经走入收官阶段。从全国几千家企业到目前只有不足三百家 企业,中国啤酒用了20年的时间,这期间的上半程是以收购为主流,下半程 尤其是经济危机来临前,企业开始考虑重点以建厂为主!原因在于收购对象 越来越少的同时,企业对于消化被购企业的消化及文化、品牌兼容都成为了 大问题。 三:中国啤酒的整体增幅趋稳并不再是高速增长。2008-2009年两年中,行 业增幅稳定在6%左右,之前啤酒行业的增幅远远高于10%。这种数字上的 变化也催生了啤酒行业理性回归,产能泡沫逐步消退的同时,企业对于基地 市场的打造,企业利润追求等方面将逐步加强。 四:行业格局将逐步清晰。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前提下,越过严冬的二 三线企业不仅会成为巨头们窥视、争夺的焦点,更将成为中国啤酒行业不可 或缺的一只力量!企业之间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规则依然存在,但是大鱼吃大 鱼故事也可能上演,甚至会出现小鱼吃大鱼的可能! 五:由于巨头间实力范围的存在,局部市场垄断依然是主题。在市场表现上 也就是价格带上全程覆盖,以及全渠道的密集铺货。品牌建设将会是企业越 来越重视的一个课题,但是品牌落地问题将会是考验企业营销能力的重点。
青岛农产品出口品牌战略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岛农产品出口品牌战略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蔡苏文 (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摘 要]青岛市积极实施了农产品品牌战略,在发达国家提高“技术壁垒”的不利影响下,农产品出口连年增长。
但与国内品牌发展的情况相比,青岛市农产品出口品牌发展还存在缺乏国际驰名的品牌农产品、自有品牌的出口比例较低、到国外注册商标的农产品数量少等问题,为此,青岛市政府及农产品出口企业要采取措施,加快实施农产品出口品牌战略步伐。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品牌;对策[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1-0075-04Research on curr ent situation and solu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por t br and stra tegy ofa gr icultur al products in Q ingdaoCAI Su-wen(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 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 dao 266061,China )Abstr act:Due to the detrimental effect from the dev eloped countries enhancing the Technical Barrier ,Qingdao city has implemented its brand strategy actively to improv e the quality of its agricultural product ,and its export has increased fo r several consecutive years steadily .How ever ,comparing with domestic agricultural brands and international ones ,sev eral problems emerge ,such as few dome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only a fewproducts are registered abroad w ith an official trademark ,the exportation of self-owned brands is below the desired level.Therefore ,the go vernment of Qingdao and the export enterpris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export strategy.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export brand;solution[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蔡苏文(63),女,山东胶州人,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青岛啤酒战略分析

青岛啤酒战略分析青岛啤酒是中国著名的啤酒品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
随着中国国内的啤酒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青岛啤酒对自己的定位、发展战略与市场策略不断调整和升级。
本文将对青岛啤酒的战略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品牌定位1.1品牌价值:青岛啤酒一直以来通过提高品质和品牌形象来提高其品牌价值。
在过去数年中,青岛啤酒推出了一系列的高品质产品,比如“青岛纯生啤酒”,“青岛金标啤酒”和“青岛原浆啤酒”等。
此外,青啤还将其品牌形象转化为现代感、潮流感和国际感,并与多个高端品牌如Porsche等联手推出联名产品,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1.2产品定位:青岛啤酒主要位于高档啤酒市场,以高品质和高档次定位为主,目标消费者为有高品位和追求品质的消费者。
二、营销战略2.1品牌营销战略:青岛啤酒实行差异化的品牌营销策略,利用其特有的青岛文化和历史,与不同的文化机构和商业伙伴展开合作,如山东大学合作举办“文化让城市更加有味道”系列活动等,让消费者对于青岛啤酒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2.2线上渠道营销战略:线上渠道营销是青岛啤酒倡导的营销方式。
青岛啤酒在网络上品牌推广方面做得非常好,通过百度关键词的投放、微信公众平台及官方网站的宣传等形式进行网络营销,增加青岛啤酒品牌在年轻人中的认知度和口碑。
2.3社交媒体营销战略:社交媒体营销也是青岛啤酒倡导的营销方式,其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在年轻受众中进行有声有色的品牌推广。
在推广方式上,青岛啤酒采用原创影视节目、音乐会演出、星体育比赛等形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互动内容,增加受众的关注度和忠诚度,并且青岛还投资电竞行业,在多项电竞赛事中作为赞助商。
三、产品战略3.1 产品的特点:青岛啤酒在啤酒市场的竞争中,通过不断推出新的品种创新和品质升级,使其产品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
急需革新的消费者口味趋势,青岛啤酒研究制作出新品种啤酒,如燃油啤酒、椰子味啤酒等,以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同时青岛啤酒也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使之成为中国最好的高档啤酒品牌,在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上获得较大的增长。
青岛国有企业(二)2024

青岛国有企业(二)引言概述:本文将探讨青岛国有企业的相关情况,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贸易港口,其国有企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促进市场竞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青岛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市场竞争力、创新发展、社会责任和未来展望。
正文:一、产业布局1. 青岛国有企业的主要产业领域概述2. 青岛国有企业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 青岛国有企业在海洋经济中的发展4. 青岛国有企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系5. 青岛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领先地位二、市场竞争力1. 青岛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2. 青岛国有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概述3. 青岛国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情况4. 青岛国有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努力和成就5. 青岛国有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三、创新发展1. 青岛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基础和条件2. 青岛国有企业在科技研发中的投入和成果3. 青岛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创新实践4. 青岛国有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情况5. 青岛国有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措施和成效四、社会责任1. 青岛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目标2. 青岛国有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努力和成果3. 青岛国有企业在公益慈善方面的参与和贡献4. 青岛国有企业在员工福利和培训方面的措施5. 青岛国有企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五、未来展望1. 青岛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 青岛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和规划3. 青岛国有企业在市场开拓和国际化方面的计划4. 青岛国有企业在创新科技领域的发展前景5. 青岛国有企业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中的发展机遇和角色总结:综上所述,青岛国有企业在产业布局、市场竞争力、创新发展、社会责任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青岛国有企业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加大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青岛国有企业有望在全球化竞争中发挥更为重要的角色,并为青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岛市市北区企业发展情况浅析

青岛市市北区企业发展情况浅析青岛市市北区企业发展情况浅析[摘要]本文在对青岛市市北辖区内有代表性的21家重点大企业和10个行业40家中小企业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大量翔实数据为依据,结合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及平时走访情况,对市北区企业劳动用工、企业融资等方面的需求情况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促进市北区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青岛市市北区;企业;管理;转型[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26-021 青岛市市北区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013年上半年,市北区企业总户数30234户,从业人员约14万人。
据统计,市北区内资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分别为2659户、26744户、831户,分别占市北区企业总数的8.79%、88.46%和2.75%。
1.1 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作用突出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龙头企业对我区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突出,尤其是山东青岛烟草有限公司等21个市北区经济发展咨询企业,2012年,经济发展咨询单位区级财政实得占全区财政实得的约23.3%,带动作用明显。
1.2 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市北区中小企业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上半年,辖区内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共有30234家,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实现税收41.7亿元,同比增长28.7%,占全区税收总量的69.3%。
1.3 企业品牌优势日渐显现市北区涌现出了“青岛啤酒”、“情满旅途”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名牌和商标。
截至目前,市北区拥有山东省名牌25个,山东省服务名牌18个;青岛名牌59个,青岛服务名牌12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48个、青岛市著名商标68个。
1.4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市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市北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技术中心总数位居青岛市前列。
青岛啤酒品牌发展战略【完整版】

青岛啤酒品牌发展战略【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青岛啤酒品牌开展战略酒业巨头位置将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随着啤酒行业整合力度的加大,各主要啤酒生企业的竞争正在向全方位、高层次开展,尤其表达为品牌的竞争。
今后国内主要大啤酒企业将利用资本和规模的实力继续进行着合纵连横,而目前零散的区域品牌将啤酒业巨头竞相争夺的目标。
各啤酒品牌加大渠道投入,提升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从全国啤酒行业的竞争格局看,无论是第一梯队的青啤、华润雪花、燕京还是珠啤、重啤、哈啤、金星为代表的第二梯队,都加大了在各自渠道市场的投入,以花为代表的啤酒企业加强了对基地市场终端控制力度及渠道垄断,以实现其产品结优化及利润增长。
国内啤酒市场目前根本上呈地域性分布,各自独霸一方:东北有润、哈啤,北方有燕京,东部有青啤,西部有蓝剑、重啤,南部有珠江,中部有金且青啤、燕京、华润在东北、北京、西南等市场上己经形成短兵相接之势。
伴随着基地市场的稳固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市场洗牌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惨烈的竞争更有利于整个啤酒行业的良胜开展,行业的前景也会愈来愈明朗化。
由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地域优势明显,地方品牌消费日渐突出,形成了以青雪花、燕京为一线品牌,二线以金星、珠江、蓝剑、重庆、哈尔滨、漓泉、汉斯、河等为强势品牌的格局,在各自的区域和辐射半径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
至于目300家啤酒厂家中众多的三线、四线品牌,再经过假设干年的整合后,这些品牌将会为人们记忆中的品牌。
竞争日趋国际化,而国际啤酒资本的整合也引发了我国啤酒行业格局变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开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国际资本进入国内啤酒行业提供了松的外部环境。
国际资本对国内啤酒行业的渗透也使国内啤酒市场显现出“蝴蝶应〞,主要表现为国际啤酒资本的整合也同时能引发我国啤酒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动今年以来英博对AB的要约收购,AB与青岛啤酒的分手就对国内的啤酒市场产生大的震动,而嘉士伯和喜力联手收购纽卡斯尔就对我国西部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冲击出于对国内啤酒企业的保护,国家商务部曾发布了英博和AB合并的限制性条款,强了对国际资本运作的监管力度;日后大规模企业之间的股权变动将愈发困难。
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新

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究引言青岛作为中国的重要沿海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探讨。
现状分析1. 产业结构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和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逐渐减少,而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 主要发展领域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发展领域包括金融、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旅游服务等。
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青岛市占据重要地位。
信息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3. 人才培养青岛市注重人才培养,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青年人才创业,提供支持和优惠政策。
4. 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消费水平提高,人们对于更便捷、高效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加,这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发展路径探索1. 加强创新能力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创新能力。
政府应加大科研投入,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和创新,培养更多的技术研发人才。
同时,建立创新平台和孵化器,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和保障。
2. 深化产业融合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政府应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产业和企业的合作,提高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3. 提升服务质量青岛市现代服务业要提升服务质量,注重客户体验,建立良好的服务品牌。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管和评估,鼓励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4. 培育市场主体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
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到现代服务业中,推动市场竞争,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活力。
5. 加强国际合作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引进国际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管理经验。
青岛市民营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青岛市民营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一、现状分析首先,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青岛市的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其次,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由于信贷政策的限制和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较高风险偏好,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导致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再次,青岛市民营经济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方面相对不足,导致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难以与国际市场竞争。
最后,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政策制度上的问题。
政府在政策支持方面不够到位,没有提供足够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建议针对青岛市民营经济的现状及问题,以下是对其发展的建议:首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民营企业的成本负担,提供融资、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减少无效竞争,促进优胜劣汰。
其次,加强融资支持。
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提高民营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引导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融资门槛,提供个性化融资解决方案。
再次,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科研与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加强产业链的建设。
通过发展新的产业链,加强市场竞争力。
政府可以鼓励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时,鼓励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形成合力。
综上所述,青岛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应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融资、创新和产业链的建设等方面的举措,推动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青岛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岛啤酒的市场分析

青岛啤酒的市场分析引言概述:青岛啤酒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一直以来都在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青岛啤酒的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市场地位、竞争对手、消费者群体、市场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地位1.1 品牌知名度:青岛啤酒作为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使其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1.2 市场份额:青岛啤酒在中国啤酒市场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
其稳定的市场表现使其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1.3 地域优势:青岛啤酒源自山东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其地域优势为青岛啤酒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竞争对手2.1 国内竞争对手:青岛啤酒在国内面临着来自其他知名啤酒品牌的竞争,如雪花、燕京等。
这些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与青岛啤酒相当,竞争激烈。
2.2 国际竞争对手: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青岛啤酒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啤酒品牌的竞争,如百威、海尔斯等。
这些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渗透力不断增强。
2.3 新兴竞争对手:随着中国啤酒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本土啤酒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它们以独特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挑战着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
三、消费者群体3.1 年龄层次:青岛啤酒的消费者群体主要集中在18-4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对于啤酒的消费需求较高。
3.2 地域特点:青岛啤酒的消费者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
这与其地域优势和品牌渊源有关。
3.3 消费行为:青岛啤酒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口感,他们愿意为高品质的啤酒支付较高的价格,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较高。
四、市场趋势4.1 健康饮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市场对于低度啤酒和无酒精啤酒的需求逐渐增加。
青岛啤酒可以通过推出健康饮品系列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
4.2 电商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电商渠道购买啤酒。
青岛啤酒可以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
论民营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互动——以青岛市为例

2 0 年 第4 08 期
论民 企 实 牌 略 产 研 作 新的 动 营 业 施品 化战 和 学 合 创 互
— —
以青 岛市为例
张 同 功
( 青岛科技 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山东 青岛 266 ) 60 1
摘 要: 青岛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着实施品牌战略 问题 , 学研合作可以为民营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提供 产
收入 日期 :2 0 — 5 2 08 0— 9
亿元 , 实现利税 8 亿元 , 比分别 增长 3 . 和 . 7 同 1% 3 3 .%。其 中 ,0 的入选 企 业 营业 收 入 和利 润 同 08 3%
比增 长 均超 过 3 %, 入 高 成长 型 中小 企 业 行列 。 0 进
作者简介 :张同功 ( 93 17一),男
1.%; 66 百强 民营企 业 实现 销售 收 入 同 比增 长 2 % 0 以上 。⑥ 中小 企 业 发 展 势 头 强 劲 。 纳入 “ 中小企 业 成 长 工 程 ”的 20户 企 业 共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2 2 0 9
民营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必须集借助产学研合作 的助力 。 本文拟 以青岛市民营企业的发展为背景 , 研究品牌化战略的实施与产学研合作创新之间千
关键 词 : 营企 业 ; 民 品牌 化 战略 ; 学研 合 作 产 中 图分类 号 : 11 文 献标 识码 : F 2 A 文章 编 号 : 05 7 1 2 0 ) 4 07 — 5 10 — 10( 08 0— 0 1 0
随着 中国经济 的高速发展 , 民营经济 已成 为
中 国 经 济 发展 的 主 要 动 力 。但 是 , 国 民营 企 业 中
发展 的同时也面 临着树立 品牌 的问题 , 专家指 出
寻标与对标,青企100强找差距

32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青岛企业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战略环境,但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基本条件没有变。
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根基,在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发布的《关于聚力打造“六个城市”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意见》的六个城市定位中,第一项即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青岛企业百强作为青岛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要发展优势弥补不足,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基础。
通过寻标、对标,横向评价青岛企业100强的发展水平,可以从比较中发现差距、从差距中找到努力改进的方向。
本评价报告选取中国500强企业、山东100强企业,以及宁波市100强企业进行对标分析,以给青岛企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2022青岛企业收入100强与中国企业收入500强对标一般认为,国内企业的第一强阵和学习的标杆主要集中在国内500强的企业,它们一般具有较长的经营历史,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强的盈利能力,不仅是国内经济的主力军,还是国际市场的强有力的竞争者,更是国家经济势力的体现。
因此,青岛企业收入100强企业作为青岛区域经济的代表,将中国收入500强企业作为对标分析对象,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出青岛区域的经济实力与全国经济实力的差异,也能够通过对标分析,帮助青岛企业收入100强找出与中国企业收入500强的差距,并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促使企业为发展壮大而努力。
(一)部分营运能力指标对标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主业经营运行能力,核心是企业运用各项资产资源的配置效率经营主业产品或服务以赚取利润的能力。
能够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很多,例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这些指标都各自显示了企业资产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
且由于部分能够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体现为比率,很好地剔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便于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一部研究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的得力之作

一部研究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的得力之作张体勤 2005年11月青岛市被授予“中国品牌之都”的荣誉称号,时隔一年半,即2007年7月由山东经济学院黄少英博士撰写、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牌成长战略———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研究》就面世了,这不仅是因为作者出手快,更是作者长期从事青岛名牌企业研究的结果。
通读全书,认为该书是一部研究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的得力之作。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分析青岛“中国品牌之都”形成的原因,颇有新意。
该书认为铸造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的宏观原因主要为:世界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其千载难逢的机遇;青岛市政府率先实施“名牌战略”是其重要环节;地理优势是其得天独厚的条件;齐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其文化基础;殖民者以近代化技术和理念塑造青岛,商品经济观念相对较强表明青岛发展经济的基础好,起点高。
铸造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的微观原因是企业主体、企业家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结果。
其成功经验有八条:企业家在打造名牌的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把“人才战略”作为“第一战略”是青岛企业成功的重要原因;重视“质量”是青岛企业创建名牌的基石;重视“科技研发”是青岛企业创百年品牌的智力支撑;“管理创新”是青岛企业充满活力的源泉;“服务意识”强是青岛企业成功的真诚付出和保护屏障;“品牌意识”强是青岛企业成功的思想动力。
作者的分析不仅比较全面,而且颇有新意。
第二,研究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的基础深厚。
该书对青岛市12家名牌企业进行了深入、全面的个案研究。
首先从各名牌企业的发展历史入手,然后对各名牌企业的人才战略、质量战略、科技战略、企业文化战略、服务战略、营销战略、名牌战略等分别进行总结、论述,并对每个企业的特色进行重点论述。
如在研究海信集团时,作者突出研究海信“信芯”的诞生,以此为契机,探索海信的科技创新机制、人才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等,认为海信目前的机制基本上是一个能够自主创新的良性发展系统。
市场营销-青岛啤酒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2019年青岛啤酒以458.73亿的品牌价值居国内啤酒业首位,这份成绩离不开其产品、品牌、定价和营销渠道策略。
另一方面,品牌策略实施顾此失彼、高端品牌形象不足和宣传策略过度依赖传统媒体诸营销弊端阻碍青岛啤酒更上一层楼。
鉴此,本文提出完善产品品牌策略、提升高端品牌形象、加强电商推广和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传播等方面具体措施。
关键词:青岛啤酒;营销;策略AbstractTsingtao Brewery ranks first in the domestic beer industry with a brand value of 45.873 billion in 2019. This achieve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its product, brand, pricing and marketing channel strategy. On the other h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strategy, the lack of high-end brand image and the excessive reliance on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media have hampered Tsingtao Beer to a higher level.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product brand strategy, enhance high-end brand image, strengthen e-commerce promotion and actively use new media for promotion and communication.Key words:Tsingtao Beer; Marketing ;Strategy目录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2)2.1 选题意义 (2)2.1.1 理论意义 (2)2.1.2 实际意义 (2)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1 国外研究现状 (3)2.2.2 国内研究现状 (3)3 青岛啤酒营销策略 (4)3.1 产品策略 (4)3.1.1 产品定位和组合策略 (4)3.1.2 品牌策略 (5)3.2 定价策略 (5)3.3 营销渠道 (6)3.3.1传统营销渠道 (6)3.3.2新型营销渠道 (6)3.3.3海外营销渠道 (6)3.4 宣传策略 (7)3.4.1广告策略 (7)3.4.2事件营销 (7)4 青岛啤酒营销策略问题 (7)4.1品牌策略实施顾此失彼 (7)4.2高端品牌形象不足 (8)4.3宣传策略过度依赖传统媒体 (9)5 建议 (10)5.1 完善产品品牌策略 (10)5.2提升高端品牌形象 (10)5.3 兼顾传统推广与新媒体推广 (11)5.3.1加强电商推广 (11)5.3.2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传播 (12)6 结语 (13)参考文献 (13)致谢 (15)青岛啤酒营销策略分析1 引言近年来,中国啤酒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国内各个啤酒企业不断加快了发展步伐,中国啤酒行业的在市面上的销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因此啤酒行业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收购活动。
青岛啤酒的战略分析

青岛啤酒的战略分析
1.背景
青岛啤酒是中国最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始创于1903年。
随着中国饮料市场的不断发展,青岛啤酒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中国知名的啤酒品牌,随着市场变化,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青岛啤酒需要制定新的战略,以适应目前的市场情况和未来的市场趋势。
2.战略分析
(1)产品和品牌:青岛啤酒作为知名啤酒品牌,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中,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在业内一直具有非常高的关注度。
为了保持这种领先优势,青岛啤酒在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上需要更进一步的创新和提升。
例如开发更适合年轻人、女性等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啤酒口味,并加强品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3)市场营销:与许多竞争对手相比,青岛啤酒的市场营销策略可能略显单一,仅仅以宣传青岛啤酒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作为市场营销的主要手段。
未来,青岛啤酒需要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加深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喜爱。
(4)产业链布局:青岛啤酒在产业链上需要加强整合,并优化产业链布局。
首先是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优化采购和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其次是加强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即建立一个完整的经销网络,增加经销商的盈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合作将变得越来越有成效,因为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3.结论
以上,是对青岛啤酒战略分析的整体阐述,可以看出青岛啤酒在开发新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市场推广、产业链优化、创新和技术等方面还需做出更好的努力。
尽管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青岛啤酒仍然可以依靠其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和质量口碑,继续保持在中国的领先地位,并在国外市场中逐渐发展壮大。
新时代促进青岛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新时代促进青岛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王红蕾 吴英珏 青岛黄海学院摘要: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企业家的底色。
民营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性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
本文首先分析青岛市民营企业发展的优势,其次找出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4-0486-02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步骤,并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整个青岛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青岛市大约五分之四的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是促进青岛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青岛市民营企业面临更多特殊的机遇和商机。
“后峰会时代”、“一带一路”、“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等诸多领域的机遇,为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民营企业舞台广阔、大有可为。
一、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1.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是第一个设置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城市。
该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是帮扶、协调和服务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的融资、创业等提供整体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打破市场准入的门槛,促进青岛市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胜利召开,青岛市逐步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时代,从而为青岛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当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依托青岛口岸,进行多式联运,遵循“物流先导、贸易拓展、产能合作、跨境发展、双园互动”运作模式。
在境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国际贸易、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五大产业集群,并将拓展面向日韩、东盟、南亚乃至“一带一路”更广泛区域的转口贸易及跨境电商等商务合作,一定会将给民营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
青岛中瑞集团现状分析报告

青岛中瑞集团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青岛中瑞集团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总部位于中国青岛。
集团致力于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商业运营管理、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的经营活动。
本报告将对青岛中瑞集团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就一些关键问题提出建议。
2. 公司概述青岛中瑞集团自成立以来,不断壮大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综合企业集团。
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商业运营管理和金融投资。
公司在青岛市内拥有多个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和酒店等,涵盖了各个细分市场。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在一些国际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
3. 优势分析青岛中瑞集团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公司在青岛市的地盘资源相对充足,拥有足够的土地储备,可以灵活规划和开发各类地产项目。
其次,公司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人才,能够保证项目的科学合理性和先进性。
此外,公司在物业管理和商业运营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 问题分析然而,青岛中瑞集团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过于分散,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困难。
其次,公司在某些领域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品牌建设。
此外,公司在国内外市场拓展中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5. 建议和对策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青岛中瑞集团应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资源整合集团应加强内部资源整合,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
可以通过建立内部沟通平台、加强项目联动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同发展。
市场调研和品牌建设集团应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优化。
同时,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国内外市场拓展集团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可以通过与国外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扩大在海外市场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
人才引进和培养集团应加大对高层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青岛城投集团发展战略

青岛城投集团发展战略3青岛城投集团现状分析城投类企业的发展战略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的完善,但受制于企业的体制和政府背景,城投类企业的发展战略基本都是围绕地方城市的发展规划布局展开,以土地为主要资源,以融资为主要功能。
结合市政资源的注入、政府资产的经营,在特有的运转环境下生存。
因此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盈利模式决定了城投类企业的战略选择。
从目前来看,城投类企业越来越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为了实现自已造血的功能,提高盈利能力,提高资金运作的效率和收益,城投类企业围绕企业的生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任务加快组织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经验,不断的完成企业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
受政治因素和地方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城投类公司的发展战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中城市城投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公用领域经营,此类公司的经营性资产运行普遍较好,再融资和多渠道融资的能力较强。
该类公司的战略是朝着多元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第二类是二、三线城市的城投公司,目前还是以市政公用和房地产为主要业务,资产规模庞大,但企业运营能力较弱。
此类公司的发展战略多是向新领域发展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发展方向。
第三类是处于“纯融资平台、建设不运营”的状态。
由于缺乏经营能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企业体制比较落后,没有活力。
该类企业主要战略发展方向是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市场化经营。
在初步了解全国城投类企业发展战略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以青岛城投集团为例,重点研究青岛城投集团发展战略现状,以及该战略类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1基本情况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经青岛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市属国有投资公司。
它由原青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青岛东奥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城市建设投资中心等三家法人单位整建合并而成。
自2008年3 月集团公司正式组建运营以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以城市建设和运营为中心,以资金筹集为重点,积极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与开发、市政府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和房产项目的投资开发,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与运营,实现了“快速组建、迅速发展”的目标。
青岛中小海运企业SWOT分析及其对策

足, 不稳定。 以, 所 应该多从客户的角度 出发 , 尽量提供低成本、 高质 量、 高率的服务 , 少顾客 的存货和储 存成本。这样也可以使企业与 减 客户结成双赢 的战略。 中小 海运企业 向物流企业 转型 ,特别是 向 3 L转型 , P 为货主提供一体 化的物流服务 , 发展 的重心由 自身转 将 向货主 , 由输赢关系转变为双赢关 系, 与货主共享信息 、 共担风 险、 共同获利 , 建立一种战略合作伙伴 的关系。 2 综合 物流导 向服务。 、 对此青岛中小海运企业应从 以下几方面 2 0  ̄-0 6年来青 岛港货物吞吐量 01 20 单 位 : 吨 万 入 手 , 快传 统 货代 向综 合 物流 方 向转 型 。 1 开 发和 完 善 物流 信 息 加 () 系 统 , 化 企 业 核 心 竞争 力 。海 运 公 司 应 利 用 第 三 方 物流 信 息 管理 强 系统 , 为顾 客供 应链 管理 提供 一 条 “ 光 通 道 ” 为其 制订 采 购 、 阳 , 制造 和 营 销 计 划 提 供 基 础 资料 , 顾 实 现 快 速 周 转 、 低 成 本 和 改 善 服 为 降 数 据 来 源 : 东统 计 年 鉴 山 2 中小 海 运 企业 应 进 一 步 投 资 , 善流 设 施 和 物流 技 完 表 :3) 岛有 良好 的 内 陆 集疏 运通 道 、 上 支线 网络 与 电子 资 讯 网 务 创造 条件 。( ) ( 青 海 术 。例 如 , 用 条码 技 术 对 货 物进 行 动 态 管理 和 跟 踪 : 用 先 进 的物 采 采 络 。铁 路 运 输 通 过胶 济线 和 胶 黄 线 与全 国铁 路 运 输 网相 联 , 路 运 公 料搬运 设备和识别系统 , 提高搬运效率 , 降低货损、 货差等。 3 强化 () 输通过济青、 环胶州湾、 青烟高 速公路与全 国公路运输 网相联 , 口 港 国际业 务能 力, 建立和完 善国际网络。海运公司应利用 自身国内网 年 通过 能 力 超 过 亿 吨 。( 中小 海 运 企 业经 营灵 活 。由于 规模 效 益 , 4) 络和业务优势 , 通过与实力雄厚 的国外物流公司合作 , 引进先进 的 远 洋 海运 企 业 其 集 装 箱船 一般 都 在 2 0 T U 以上 ,一 般 散 货 及 干 00E 达到提高 国内物流 市场 占有率 , 并且快速跻 货船 也趋大型化, 主要适合环太平洋与欧西航线。 5 中小海运企业 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 , () 在 劳动 力 成 本 、 资 能 力 方面 有 一 定 的优 势 。首 先 , 小航 运 企 业 用 身 国 际 物流 市 场 的 目的 。 融 中 3 建立虚拟企业物流联 盟。 、 我国物流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拥有 工制度 比各大远洋公司更灵活 。其从各大远洋公司招聘船 员, 虽说 工 资较 高 , 无 需 高 额 的 培 训 费 及 一 些福 利 , 没 有 老职 工 负担 , 但 也 所 物流功能实物资产 的中小 物流 企业 ,他们只 能提供 较低层次 的服 而且物流设施的利用不足 , 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中小海运企 常 以其 成 本 相 对 来 说 是 低 的 。其 次 , 小 海 运 企业 绝 大部 分 有 地 方 政 务 , 中 业 可 以 签订 合 约 的方 式 与 他 们 建 立 战 略联 盟 , 同 提 供 综 合性 的物 共 府 的参 与 支 持 , 以都 有一 定 的 融 资 能 力 。 所 流服务 。 在战略合作过程 中, 海运企业可 以发挥其信息优势 , 以网络 2 劣 势 : 1绝 大 部 分 中小 海 运 企 业 , 、 () 服务 简 单 , 乏增 值 服 务 , 缺 为 平 台 , 揽 货 源 , 用 电子 商 务 完 成 各 项 结 算 工作 , 可 协助 与其 广 利 还 缺 乏核 心 竞 争 力 , 低价 竞争 导 致 营 利 下 降 。 {) 海 高企 给 中小 海 运 企业 带 来 不 小 的成 本压 力。 ( 石油 石油价格不断攀升, 增加 了海运企业的运输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企业品牌战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马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青岛以本土培育的大企业为主体形成了品牌经济。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青岛要想保持并提高自己的区域竞争优势,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品牌经济的发展。
文章旨在探讨青岛市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案,以期促进品牌战略更有效地实施,提升品牌竞争力。
【关键词】品牌经济品牌战略产权意识
一、引言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进行的,围绕着企业及其产品的品牌而展开的形象塑造活动。
它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青岛作为东部沿海新兴的经济中心,一个重要的外贸口岸,更是驰名中外的“品牌之都”,近年来在打造品牌,以品牌推动企业发展方面成果丰硕,但同时也存在着品牌战略实施行业分布不均衡、政策不健全等不足,制约着青岛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青岛市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现状1.青岛市品牌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5月,全市拥有中国名牌68个、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52件、山东省名牌产品354个、山东省著名商标303件、青岛名牌483个、青岛市著名商标265件,工业品牌经济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5%左右。
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海尔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本土品牌。
2005年荣
获“中国品牌之都”的称号,确定了青岛在全国品牌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
但青岛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多集中于第二产业,且多在大企业中,中小企业品牌意识与具体措施还相对落后。
2.青岛市名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2.1个别企业品牌实现突破。
以青岛市的“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为代表的名牌五朵金花已形成,并拉动青岛市中国名牌、山东省名牌和青岛市名牌,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目前青岛是拥有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最多的城市之一。
2.2名牌的发展呈辐射扩散状态。
这种状态表现为:一、品牌企业内部实现聚集扩散,表现为企业自身不同产品出现名牌。
二、挖掘激活一批老牌子。
目前,青岛市有关部门为避免品牌经济、文化的损失,着手从吊销企业中“打捞”出17家老字号和老品牌,如震泰、青岛牌葡萄酒、四味特等受保护的字号和品牌。
三、青岛市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五朵金花”到品牌经济的形成,青岛市企业在品牌之战上已经打出了不俗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权意识薄弱。
因为创新所需投资的风险性大,除去一些大型企业之外,更多中小企业宁愿把钱花在购买别人先进成熟的技术上也不愿自主开发,最终只能老跟在别人后面捡技术,落得被动。
产权意识薄弱,研究开发经费R&D投入少,只占当期产品销售
收入的3%~5%。
比较一下国外一些大企业集团公司,R&D投入至少在5%,世界500强中,具有著名品牌的制造业企业大都在10%左右,更有很多在500强排位在前的企业R&D投入能达到20%。
2.跟风贴牌生产,利润大量外流。
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把一大批具备“洋大腕”的技术、管理、质量等要求的中国企业纳入他们麾下,成为他们的贴牌生产基地。
如青岛的"美好毛巾被"等优质产品95%以上还在靠贴牌出口。
不能忽略这样一个数据:这些跨国名企,拿走产品80%~90%以上的利润,而国内企业得到不过20%甚至相当微薄的利润,可谓“碾米者吃糠”。
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这样讲述上世纪90年代初与美国瑞克公司的合作,“所谓合作生产,就是搞来料加工,一双高帮‘抛尼’鞋在美国市场卖100美元左右,但美方却只付给双星8美元加工费”。
3.小型企业品牌战略滞后,行业覆盖分布窄。
小型企业在竞争中品牌意识薄弱,品牌战略实施滞后。
青岛的品牌经济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特别是轻工行业,覆盖面明显偏窄。
第三产业企业中只有一些正在成长中的名牌,如交运集团的“情满旅途”、公交集团的“日新巴士”、天泰集团的“天泰”。
但是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养殖和种植业品牌意识还不强;建筑业冒尖企业缺位。
4.培育品牌土壤贫瘠。
市场环境严重制约着企业品牌的培育和提升,市场经济秩序仍需进一步整顿规范。
在品牌战略推进方面,在市场上突出地表现为市场地区分割仍然大量存在,假冒名牌产品现象
屡禁不止。
四、青岛市品牌战略实施对策与建议1.注重自主创新,强化产权意识。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选择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企业设立专项科研开发基金,按一定的产值比例,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
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给予宽松的创新环境,促进人员大胆积极地创新技术产品,并制定与创新成果直接挂钩的奖励制度。
青岛市政府、经贸委等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会议等,以加强企业管理者的品牌意识,帮助其有效地维护自有品牌。
2.冷静对待贴牌生产,坚持创出自有品牌。
增强品牌意识,不放弃自创品牌的道路,保持稳定冷静的心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弱小,不足以支持其可以赖以生存的自有品牌之前。
可以通过贴牌加工的方式,磨练职工队伍,积累原始资本。
但应始终牢记根本目的在于创出自己的品牌,即选择贴牌和创牌两条腿走路,像双星一样成功地走出依靠贴牌生产的泥潭。
政府对于这样的企业可以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宽松的环境。
3.夯实中小企业基础,扩大行业覆盖面分布。
重视中小企业培养与发展,为品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后继发展力量。
在财力、人力、技术上对品牌形成三维一体的支持,确保品牌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为品牌培育创造有利环境。
做强第二产业,在核心领域、关键行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培
育出像海尔、海信一样的知名企业,以点带面,带动所在行业的品牌经济发展。
利用青岛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发挥第二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发展港口、旅游经济。
利用国际时装周、航博会、海洋节等节庆发展会展经济。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将第二产业品牌建设经验借鉴、应用于第一和第三产业。
4.加强市区间的协作,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市场地区分割妨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青岛市政府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市场发展规划,引导市内各区中各市场之间的协作,加强产品的流动,企业间的合作、沟通,以点带片形成覆盖全市的品牌之网。
青岛市工商部门加大力气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作用,运用法律保护名牌产品和知识产权。
维护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加大打假治假、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查处虚假广告的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名牌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五、结论品牌战略的实施需要市场指明方向,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制定目标。
予以实施,更需要政府的鼎力相助和引导监督。
青岛已经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品牌经济,但较之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其它大城市或发达国家而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应当继续坚持品牌战略的实施,将青岛更多的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打造世界的品牌之都。
参考文献:
(美)大卫·A·艾克、埃里克·乔基姆塞勒著.《品牌领导》.新华出版社.2007-10.
林刚.青岛品牌经济再升级.青岛日报.2012.5.
石磊.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常见问题及建议.2012-02.
周纯英.企业文化的力量.中国企业内刊网.2006-02.张乃侠.我国贴牌生产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商业现代化.2008-05.32实证分析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