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
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展现了现阶段素质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学研究的层次性。
然而,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以学生为本,将历史现象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深入挖掘教材,探究历史现象之下的真相与规律
在新课改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调动课堂气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但是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做一个历史知识的传授者,也应该是能力培养、品德教育的桥梁,并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应该正确地查找、筛选资料,适合教学内容的就用,不适合教学的坚决不用;还应该适时适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一堂历史课也如同一首交响乐,抑扬顿挫、有舒缓、有高潮,这样课才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应有的效果。
于是我在备课时首先进行知识的梳理,理清重点和难点,把它们设计成高潮部分,让学生能在情感上有所触动,理解上有所突破。
教材所写的都是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而这些事件和现象的背后蕴涵着的规律、经验教训是需要我们去挖掘的。
以前我在挖掘教材时只局限于“有什么”、“是什么”,即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内
容、表现、发展过程以及其阶段性特征等。
后来我意识到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挖掘“为什么”,即历史事件或现象发生的背景或原因、目的、条件等,有时还需要具体分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因和外因等多种角度。
实际上这仍不够,教师还要挖掘“这说明什么”、“从中认识到什么”,让学生去客观评价某一史实,得出自己的历史结论、观点或启示。
二、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在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阅读教材的方法。
历史是开卷考试,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就尤为重要了。
“一标多本”下的初中历史教材的阅读、有效预习也是讲究方法的,掌握了正确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学会阅读目录。
这是学生了解历史、熟悉历史的宏观学习方法。
教材目录会把整册书分成几个单元,而每一单元的标题往往就是对本单元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能让学生首先形成一个总体历史知识网络,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某一历史时期时,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就会先有大致了解。
(2)精读正文部分。
教材有几种字体,字体较大的宋体字内容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应该精读。
在预习课文时要标示好重要史实
的时间、地点、过程、性质、意义、作用等,并且标出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或疑问。
同时课文中其他字体的内容也应该熟悉一下,包括图片资料、自由阅读卡以及活动课等,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特别是图片资料,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读图、识图、析图和用图,要求学生学会看标题、指方位、讲事件、懂符号、记地名,把地理概念和历史知识的落实有机结合起来。
(3)抓关键,找规律。
历史知识的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到底应该掌握些什么?怎么去掌握?这时,我教给了他们几个字:“抓关键,找规律”。
历史知识的学习是要遵循一定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二)解答试题的技巧。
新课改下的历史考试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题型多样灵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归纳、综合能力,答题时要分主次、抓重点。
(1)善用归纳法。
有许多历史试题只要掌握了它的解题思路、解题方向就可以把它们进行一定的分类归纳,类似的题目答法几乎是大同小异的。
(2)善用比较法。
“历史是今天和昨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它虽然不能循环,却能反复再现许多惊人相似的历史现象。
比较类的题型是现在历史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学生很难应对的题型。
应告诉学生,比较题首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①列表,把要比较的各种要素列入表格中,进行逐一比较;②用文字叙述,把要比
较的要素逐一列出进行比较。
其次是找到有可比性的要素。
三、精心设计历史活动,增添课堂教学的生机活力
适当开展历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及提高运用能力,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在新课的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让学生思考、参与、设计的活动,课堂气氛一下就会变得活跃起来。
历史活动的设计要新颖、别致,形式可以丰富多样;但每一堂课的活动都应该适度,精心设计,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即可,否则就会脱离教学主题,违背教学的初衷。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根据学生不同的自我认知方式,有效提升历史情感体验,追求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