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变迁的原因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那么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黄河变化历程,欢迎阅读。
黄河变化原因:河道变迁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
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
但在改道后,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最近因为风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黄河变化原因:气温转寒,暴雨集中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黄河变化原因:人口迅速增长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
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
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期,在陕甘宁盆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
以后地面又抬升,形成黄土高原。
接着,又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各个盆地逐渐联通,最后切过我国地势上以地质构造不同为其骨架的三大阶梯,自西向东,由高及低,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成为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成为它的中游,华北平原是它的下游。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及其许多主要支流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由于流经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流域条件差异较大,加上输沙过程中的冲淤影响,所以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也十分复杂。
黄河中游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加。
从下游来看,黄河水沙的来源和组成,本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因此,探讨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过程,无疑对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改道。
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它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推进入黄海,来回滚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痕迹。
第三章黄河变迁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
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 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 -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 1 .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2 .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
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 .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 河故道-平原
• (4)中河 • 康熙年间靳辅主持开凿,自宿迁至清河,避 开了宿迁以南的黄河河道。至此,黄、运完全分 离。 • 江、淮之间南河的治理 • (1)永乐十三年(1415年),总漕运陈瑄在淮安 开凿“清江浦渠”,避开黄、淮、运交汇的清江 浦。 • (2)清江浦以下实现了湖、运分离 ,避免了漕 舟行驶湖上的风涛之险。 • (3)对南河入江口的疏浚和新运口的开凿。
通州
• 运河聊城风光
杭州
济宁
无锡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
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
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 (6/10)
•
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
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 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 入淮。
(五)第五次重大改道
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 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 夺濉入淮。 2.夺汴入淮。3. 夺涡入淮。 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 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 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 鲁河”。 • 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 -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 主要有:1.夺颍入淮(大黄河)。2.贾鲁河(小黄河)。3.夺涡 入淮。4.夺濉入淮。5.由曹县、沛县入运河。6.曹县、鱼台入运 河。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温状况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
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在3000多年的时间内决口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
在先秦时期,黄河主要在今天津附近进入渤海,为北流时期;在汉唐时期,黄河主流在进山东入渤海,为东流时期;南宋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夺淮从今江苏入黄海,为南流时期;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恢复了东流,结束了700多年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历史。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沼比现在多得多,但历史时期多数湖沼是由大变小,乃至淤灭,如圃田泽、孟渚泽、菏泽、雷夏泽、巨野泽、大陆泽等。
但随着黄河的改道,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湖泊,如南四湖、洪泽湖等。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河湖演变既有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因素的制约,也有认为的作用。
总的来说,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是地表水总体减少时一个重要原因,而人类无节制地用水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黄河断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历史时期长江的河湖地貌变化也很大,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变化最明显,影响甚大。
古代的云梦是指包括今湖北东南大部分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只是其中的湖沼地貌部分,占据着今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
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形成后,云梦泽瓦解。
由于各种原因使荆江河道的河曲高度发育,使得洪水灾害的频率更高和强度更大。
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变化显著,一方面洞庭湖从新石器时代的平原景观演变成为明代“方八九百里”的大湖,而鄱阳湖则是从新世中期的古彭蠡泽演变成为今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从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温便前来看,总的趋势是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这既表现在黄河及其支流上,也表现在长江的一些支流上。
同时,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等一些河流总的来看是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缩小而干涸消失。
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自然内部变化的不可回归和不可逆转的因素,也有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因。
自公元前2000 年以来的4 000 年中,黄河下游有两个泛流区(徐福龄,1996) :1) 从“禹王故道”到唐宋时期的河道,均在华北平原摆动,注入渤海,约有3 000 多年;2)1128—1855 年,黄河河道在黄淮平原摆动,注入黄海,约有700 多年。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关于黄河变化原因和治理过程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黄河变化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和成果,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更加完整、更加科学的黄河形象。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思考:
1. 黄河变化的原因:文章提到了黄河变化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
其中,人类活动对黄河的影响最大,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行为,导致黄河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2. 黄河变化的现状:文章描述了黄河的现状,包括河床抬高、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黄河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 治理黄河的措施:文章介绍了治理黄河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改善黄河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4. 治理黄河的成果:文章提到了治理黄河的成果,包括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等。
这些成果表明,治理黄河的措施是有效的,可以为其他河流的治理提供借鉴。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
识背景,深入思考黄河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治理黄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黄河径流量变化的人文原因
黄河径流量变化的人文原因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它源于青海的昆仑山脉,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的径流量是评估一个地区水资源的重要指标,其变化受到多种人文因素的影响。
第一,人口增长与城市化。
中国人口众多,特别是黄河流域的人口密度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满足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需求,黄河径流量逐渐减少。
农业用水的增加,尤其是大规模灌溉,导致了黄河的调水量增加,从而减少了其径流量。
第二,水资源管理政策。
黄河径流量的变化还与水资源管理政策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政策,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这些政策包括水资源定额分配、水资源价格改革、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补偿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黄河径流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农民耕地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等。
第三,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导致黄河径流量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进而影响黄河的径流量。
一些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了黄河径流量的减少,特别是在黄河源区和中游地区。
第四,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的变化也是导致黄河径流量变化的因素之一。
随着农田面积的减少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了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了黄河的径流量。
黄河径流量变化的人文原因包括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资源管理政策、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黄河的径流量。
为了保护黄河这一宝贵的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黄河继续流淌,为中国人民带来福祉。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据文献记载,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的黄淮海大平原上留下了其变迁的历史痕迹(如题头图)。
笔者借鉴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①,史海钩沉,勾勒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情形,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了解相关史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1.先秦西汉时期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
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
三河皆北流入海。
“堤防之作,近起战国。
壅防百川,各以自利。
”②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
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
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西汉时,黄河决溢11次,主要是在中后期。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西汉最著名的一次决溢,历时20余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归故道。
其后,黄河多有决溢。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久不堵塞,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直到东汉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
2.东汉至隋唐五代时期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因势利导,筑起了西自荥阳(今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滨州市蒲城)海口的大堤,黄河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由利津附近入海。
这种状况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末没有变化,史称此为东汉河道。
从王景治河迄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重大变迁,决溢较少。
黄河在这一时期的安流,除王景治河的作用外,主要是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滥垦滥伐的现象大为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3)水绥沙沉
黄河出峡谷进入平原,比降骤 然减小,流速降低。由于防洪 问题未彻底解决,下游河道的 上段十分宽浅。因此中游带来 的大量泥沙,不能全部送入海 洋,必然产生严重淤积。
2、社会因素
(1)黄河上中游地区植被 遭到破坏,加大了水土流失 的程度。
(2)政治中心的东移。
(3)宋、元以后为了保证 京畿地带的安全及政治上和 经济上的统一,加固黄河大 堤,这种人为的因素,对黄 河的决徙及流向影响很大。
明弘治年间,筑断黄陵冈,堵 塞黄河北流的通道。
黄河河道由兰阳、考城,迳归 德、徐州、宿迂,南入运河, 会淮水东注于海。
筑断黄陵冈和兴建太行堤的结 果,“北流于是永绝,始以清 口一线受万里长河之水。” (《明史。河渠志》)
六、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下游河道
咸丰五年六月,河决铜瓦厢, 至长垣县兰通集,分两股:
鄂陵湖
湖的面积为628平方公里,平 均水深17.6米,最深可达30多 米,蓄水量为107亿立方米。
积石山
3、黄河中游
从托克托至桃花屿 特点:黄河流经山陕黄土高原 的峡谷之中,流速较快,由于 穿行黄土高原之间,黄河中泥 沙含量主要泥沙含量主要源于 此。但由于流速较快,泥沙的 沉积不突出。
4、黄河的下游
黄河的决口和泛滥,在北 至津沽南达江淮的二十五万 平方公里的广大范围内,曾 制造了无数次田园、城镇和 人口被吞噬的惨剧。
(1)西汉武帝元光三年 (前132年)瓠子决口,洪 水泛滥所及达十六郡,历时 二十余年,“城郭坏沮,稸 积漂流,百姓木栖,千里无 庐。”
(2)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 的一次决口,洪水在河、济之 间泛滥达六十年之久。
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 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 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 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 北行。在今河北曲周县南, 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 北过大陆泽,在今天津市东 南入于海。
4学时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章-水文(10)
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源水系之一
长 江 源 水 系 之 二
长 江 源 头
长 江 源 头 通 天 河 ( 一 )
——
长 江 源 头 通 天 河 ( 二 )
——
长江第一湾
泸沽湖
玉龙雪山
虎跳峡
金 沙 江
金沙江白鹤滩江段
雅砻江源头
乌江
嘉陵江长江汇合处的“九曲回肠”是如何形成?
周代以前,下荆江处于漫流阶段;至唐宋时期,云梦泽湮灭消失, 统一河床形成;到元末明初,由于洞庭湖等的顶托作用,泥沙堆 积,心滩变成边滩,穴口沙洲消失,形成蜿蜒性河型。 河水通过弯道时,由于螺旋流及离心力作用,凹岸受侵蚀易于坍 塌后退,凸岸则易淤,河湾逐渐延长。 南宋起,汉人南迁荆州,沿江修筑堤垸垦殖,巩固凸岸河床,弯 曲度加大。
第二章
黄河与长江的变迁
第一节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一、黄河概述
1、 水文情况
2、 历史变迁三阶段
二、黄河下游的改道
黄河,原名河水,是我国第二大河,自 古多泥沙。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 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 “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汉 书· 沟洫志》), 大量泥沙使水色发黄,故名。 到汉代时,已经出现了“黄河”的字样, “使黄河如带”(《史记· 高惠高后文功臣 表》),唐代时,“黄河”之名正式产生, 其泥沙有增无减。
太湖
长江水系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围湖造田;泥沙沉积,湖床抬高; 工农业用水量增多,使湖水减少等。
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 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加剧长江洪灾
日 益 萎 缩 的 洞 庭 湖
(二)荆江河曲的形成
长江从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的420公里河 段,因流经古荆州地区,故又称荆江。荆江迂回东流 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 上荆江与下荆江两段。上荆江长180公里,以弯曲性 和周期性展宽为特征,河床曲折率为1.7左右,属一 般性弯曲型河道。河道中心滩与江心洲众多,具有分 汊型河床特色。下荆江长240公里,两端直距仅80公 里,江流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河床曲折率约为3,以 自然截弯取直为特征,仅百年来就发生自然截弯十余 次(最近发生的是1972年石首县六合垸自然截弯), 属典型蜿蜒型河道,有“九曲回肠”之称,因此有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黄河的历史变迁
文字记载以来的各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的推测
作出过重大贡献,足以与河道变形时代相比附, 作用和反应的时期尺度(时序和历时)和变化的 数量级难以适当地贴合对应而进行令人信服的解
释说明.把最近二三千年的黄河格局变化的主要
原因推到气象变化是很困难的.
6/15/2020
• 2 植被条件
•
地表的植被由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而变化,
• 1·初始格局
• 在新生代以前燕山运动的地壳褶皱已造就了黄河形成发育一切活动的 北部边界屏障.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我国 境内广大范围都属于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地区,是形成我国现代地貌轮 廓的主要动力.
• 在当时黄河还分为4段: • ①由源头经古札陵湖、古鄂陵湖向东流入古若尔盖湖 • ②由拉加寺峡谷向北进入古青海共和地盆. • ③从刘家峡以下经兰州盆地流入古银川湖. • ④由河曲向南,穿过一系列小湖泊进入汾渭湖盆,(到中更新世,积
6 隋唐时代
公元7~12世纪,是人类活动大力干预黄河发育的时代,是进一步加强黄 淮海(甚至长江)互相联通的时代,也是黄河下游开始离海河而并淮河的 过渡时代.这段时期是黄河干流河道大体稳定而黄河总格局大转变的时 期. 隋唐之际,更为兴盛,内河航运在隋代是我国历史上开拓发展的顶 峰,由中游而下游,由利用干支流天然河道、辅以人工筑渠而进入人工开 凿长渠以联通天然干支流,由局部单线建设变为同时伸向全黄淮海冲积平 原东北、西南的整个边界.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难以伦比.
• d.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 • e.20世纪中叶恰是黄河四千年周游遍布黄淮海平原而结
束发育塑造了完整一轮任务的时期.
6/15/2020
6/15/2020
三河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属世界长河之一,全长约5464公里。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从远古走来的黄河中国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含沙量一般都较高,导致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为干预的因素,河道变迁极其复杂。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
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自北到南大范围的泛滥区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
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
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
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黄河历史上的重大迁徙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曾多次发生改变。
在战国初期,人们将古黄河下游河道称为“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或者称之为“山经大河”。
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清苑县折而东流,经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天津市东北入海。
西汉末年,《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
黄河多次改道的自然原因
黄河多次改道的自然原因
1.泥沙淤积严重:黄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壤质地疏松、植被覆盖率低,雨水冲刷导致大量泥沙被携带入河。
到了下游平原地带,水流速度减缓,携沙能力减弱,造成泥沙大量沉积,使得河床逐年抬升。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善淤”,是黄河改道的根本原因之一。
2.地形地貌影响:黄河中下游地形平缓,河道坡度小,河水流动易受地势左右。
在山东丘陵和华北平原交界处,黄河面临北上或南下的选择,受到地质构造活动及地壳变迁的影响,原有的河道可能因地形变化而无法继续维持,从而寻找新的出海口。
3.洪水灾害频繁:黄河流域降雨分布不均,夏秋季节集中且强度大,容易形成山洪暴发,河流流量突增,对原本已经抬高的河床构成巨大冲击力,易于发生决口甚至大规模改道。
4.河漫滩演变与湖泊洼地作用:黄河在历史上曾经通过一系列湖泊洼地和河漫滩区域,这些地方往往成为洪水时的天然滞洪区。
当洪水过后,河流可能会改变原有路径,流向更容易排水的新通道。
黄河河口演变的基本特征
黄河河口是指黄河流经山东省东部进入渤海的地区。
黄河河口的演变是指黄河河口地区在长期的河流冲积和海洋侵蚀作用下,河口位置、河道形态和河口湾的变化过程。
黄河河口演变的基本特征如下:
1. 河口位置变迁:黄河河口的位置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变迁。
由于黄河的泥沙沉积和海洋侵蚀的作用,河口位置会不断向东或向西移动。
在过去几千年中,黄河河口的位置曾经移动了数十公里。
2. 河道形态变化:黄河河口的河道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河流的冲积作用,河道会不断淤积,形成河床的抬高和河道的变宽。
同时,海洋的侵蚀作用也会导致河道的侵蚀和淤泥的搬运,使河道形态发生变化。
3. 河口湾的变化:黄河河口湾是指黄河在注入渤海之前形成的湾区。
由于河流的冲积和海洋的侵蚀作用,河口湾的形状和大小会发生变化。
在过去几千年中,黄河河口湾的面积曾经扩大和缩小过多次。
4. 河流泥沙的沉积:黄河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之一,每
年带来大量的泥沙。
这些泥沙在河口地区会沉积下来,形成河床的抬高和河口湾的填埋。
这种泥沙的沉积是黄河河口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黄河河口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河流冲积和海洋侵蚀的双重作用影响。
这种演变对于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黄河的水利工程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杰出的水利科学技术创造,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理解和智慧。
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在夏禹治水时期就形成了著名的“鲧堵”法;春秋战国之际为引沁入汾;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重要的改道变迁有四:其一,由壶口到铜瓦厢;其二,从中游到下游,横贯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及河套地区,东至清口(即河口);其三,由兰州经宁夏甘肃青海湖附近至大通;其四,由上游经河西走廊达金城。
【2017年整理】黄河变迁的原因
黄河变迁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
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历代对河源的探索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对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古文化摇篮的河流发源地,曾进行过长期探索。
1.古代“河出昆仑”及“伏流重源”的臆说《尚书·禹贡》最早就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
说明远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当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中原地区与西部河源地区还没有发生直接联系的时候,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黄河是发源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一带①。
成书于《禹贡》之前的《山经》说:“昆仑之丘,……河水出焉”②。
《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
”《淮南子》:“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
”据胡渭考证,“自汉以前,但知昆仑在中国西北,终未明在外国某地也”③。
说明人们对当时为戎羌诸族所占居的黄河上源一带的真相,还不很清楚,所云黄河出于昆仑,可能来自间接传闻或是一种臆度。
汉朝通西域后,“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①从此,将今新疆西部的于阗河当作黄河源,于阗河所出的于阗南山称为昆仑山,成了河出昆仑说的根据。
张骞向汉武帝汇报在西域的传闻,于阗河“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①。
其后,班固更进一步加以引申说:“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
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③古代“导河积石”和“河出昆仑”的传说,便这样与西域流传而来的“潜流复出”的说法揉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伏流重源”的谬说。
2.晋、唐时期对青海河源地区的初步认识魏、晋时期,内地人民从对吐谷浑所据青海地区的密切往还中,逐渐了解到河源不在新疆,而在青海境内。
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第一次提出“源出星宿”④。
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
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
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壳运动:黄河流域地壳的隆升或沉降等地质变动会导致
河流的改道。
地壳运动可能引起地势的抬升或下降,导致黄河改变原有的流向。
2.季节性洪水:黄河自古以来就以其洪水泛滥而出名,特别
是夏季。
大量的季节性洪水可能改变河流的排水方向,导致河道发生变动。
3.泥沙淤积: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泥沙搬运河流之一,长期以
来带来大量的泥沙。
泥沙的淤积和沉积可能改变河床的形态,引起黄河改道。
人为因素:
1.河道疏浚和护岸工程:为了控制洪水和提高航运能力,人
们进行了大量的河道疏浚和护岸工程。
这些工程有时会改变黄河的原始河道,导致河流改道。
2.水利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水库、人工堤坝等,
用于控制黄河的水流和水位。
这些工程改变了黄河的自然流向,并可能导致河道变动。
3.城市建设和农田开发:人们的城市建设和农田开发也会改
变河流的流向和排水系统。
大规模的人工填埋、道路和建筑物的兴建可能改变黄河下游地区的局部水流情况。
这些自然和人为因素可能相互作用,导致黄河下游河道的频繁变迁和改道。
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河流,其改道对沿岸地区的环境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黄河的管理、治理和保护一直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1)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
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再到黄土高原。
特别是在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颗粒细,孔隙多,耐冲性差,遇水则变为泥流,到下游华北平原堆积形成悬河。
(2)气候环境因素。
黄河流域全年降水的70%都集中在夏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形成暴涨暴落,极易冲坏河堤。
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侵蚀中自然侵蚀占70%,而人类加速侵占只占30%,这就是说自然地貌、土壤和气候环境是造成黄土高原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3)人类活动因素。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特别是采伐不节制,使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受极大大的摧残,水土流失因此越来越严重,黄河水患也越来越酷烈。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第一次大改道之前的河道,从前把它称为“禹河故道”,以为是大禹治水时疏导而成的河道。
这是春秋战国时人们所记过的一条古河道,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条河道。
自今武陟东北流经河南北部,折北穿过河北中部,折东入海。
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
自今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
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
到汉武帝以后后,又经常闹决口,尤其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30年到公元70年)的百年之间,黄河决口改道决口,整治无用,后来封建统治者干脆不管,任其横流。
春秋时期的黄河中游的水大概就这么清澈第二次大改道,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
黄河主流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又60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在水利工程师王景规划主持下,才把河决流,疏导成为固定的河道,百年河患至是方息,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第三次改道,是在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
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北流循今卫河入海。
王景固定河道后,自今濮阳以西别故道,往东行,经流今黄河以北,至利津入海。
东汉大河稳定了700多年,到宋朝又是屡决屡塞,于是至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濮阳东。
第四次改道,在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
黄河决口于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
第三次改道后12年,又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出一股,东北循马颊河入海。
自北宋亡数十年,黄河主流有时行东股,有时行北股,有时二股并行,还有决徙在二股以外。
北宋既亡,华北平原在女真落后民族统治之下,黄河局势陷入大混乱。
黄河下游游塞,决口日渐向西发展,决流散漫无归,往往同时存在着好几条河道,彼此互为主流。
经过60余年之久,至章宗明昌五年,河决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其十分之二、三的水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其十分之七、八的水由南清河(泗水)入淮,这就是第四次改道。
历史地理黄河改道
黄河由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 各诸侯国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大量地修筑黄河堤 防以抵御洪水,大陆泽产生严重淤积,不断抬高的洪水 水位使得黄河经常发生满溢或溃决。特别是北面的淤高 不断增加,使黄河河道有了持续南向迁移的趋势。《汉 书·沟洫志》中记载:“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 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也被称为“周宿胥口河迁。 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luò)川,右经滑台城(滑 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
《山海经》中以昆仑为坐标记述了黄河经禹治理 后的流路,“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 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东”《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 至于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 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 同为逆河入于海”(自积石山导河,曲折流至山、 陕交界的龙门,南到华山的北面,再向东经过洛 河转弯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流入大 陆泽,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然后注入渤海)。
பைடு நூலகம்
1、根本原因:黄河搬运堆积泥沙形成的堆积地貌是决 口的根本原因。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 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洪水期淤滩, 枯水期淤积河槽,长期以往河床抬升。黄河水少沙多, 水沙严重失调是黄河问题的症结。 2、气候环境因素:黄河流域全年降水的70%都集中在夏 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形成暴涨 暴落,极易冲坏河堤。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侵蚀中自然侵 蚀占70%,而人类加速侵占只占30%,这就是说自然地 貌、土壤和气候环境是造成黄土高原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下流既淤,必决上流,终于在庆历八年发生了商胡 决口改道。这一次大河径直向东北方向分流,经河 北大名至滨州入海,黄河自此离开行水千年的东汉 河道(京东故道),形成了所谓的“横陇河道”。 “京东故道”和“横陇河道”基本上被归入“东流” 的范畴。庆历八年(1048年),在濮阳的横陇决口 点上游商胡县发生决口,决口形成的新河道进一步 向北摆动,经大名至乾宁军(今沧州北,宋时与辽 国交界)入海,其所经行的路线称“北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变迁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
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历代对河源的探索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对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古文化摇篮的河流发源地,曾进行过长期探索。
1.古代“河出昆仑”及“伏流重源”的臆说《尚书·禹贡》最早就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
说明远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当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中原地区与西部河源地区还没有发生直接联系的时候,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黄河是发源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一带①。
成书于《禹贡》之前的《山经》说:“昆仑之丘,……河水出焉”②。
《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
”《淮南子》:“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
”据胡渭考证,“自汉以前,但知昆仑在中国西北,终未明在外国某地也”③。
说明人们对当时为戎羌诸族所占居的黄河上源一带的真相,还不很清楚,所云黄河出于昆仑,可能来自间接传闻或是一种臆度。
汉朝通西域后,“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①从此,将今新疆西部的于阗河当作黄河源,于阗河所出的于阗南山称为昆仑山,成了河出昆仑说的根据。
张骞向汉武帝汇报在西域的传闻,于阗河“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①。
其后,班固更进一步加以引申说:“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
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③古代“导河积石”和“河出昆仑”的传说,便这样与西域流传而来的“潜流复出”的说法揉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伏流重源”的谬说。
2.晋、唐时期对青海河源地区的初步认识魏、晋时期,内地人民从对吐谷浑所据青海地区的密切往还中,逐渐了解到河源不在新疆,而在青海境内。
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第一次提出“源出星宿”④。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平定吐谷浑后,在今青海贵德以西黄河上源地区设置河源郡,也表明了当时人们对河源所出地区的确认。
及至唐代,和青海、西藏等地的羌、藏族人民交往频繁,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到达河源地区:“阅月,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观河源。
”⑤按星宿川唐《十道图》别作“星宿海”。
柏海当即今黄河源上的扎陵湖。
藏语扎陵系白而长之意,“白”与“柏”同音。
后吐谷浑为吐蕃所并,唐蕃之间来往不断,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松赞干布曾“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⑥。
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大理寺卿刘元鼎作会盟使出使吐蕃,进入黄河上源“虏曰闷摩黎山”①。
据吴景傲《西垂史地研究》考证,闷摩黎山即今巴颜喀拉山,对河源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可见唐代对处于入藏通道的河源地区已有所了解。
3.元、明、清三代对河源地区的考察与成就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派满族人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②。
都实所率领的河源勘察队进行了我国历史上对河源地区的第一次大规模考察。
潘昂霄著《河源志》一书,记载此行时曾越过黄河上源的两巨泽“阿剌脑儿”(指扎陵、鄂陵二湖),及“粲若列星”的“火敦脑儿”(指星宿海)。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河源考察的珍贵文献。
与都实同时期的临川人朱思本,得帝师巴尔济苏所藏梵文图本,译为汉文,其内容与潘昂霄的《河源志》互有详略。
但他提到河源“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东北流百余里,汇为大泽,曰‘火敦脑儿’”②。
已明确指出河源来自星宿海西南百余里,正是今天卡日曲的位置。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僧侣宗泐往返西域,途经河源,在其所作《望河源》诗序中自记:“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则流入牦牛河,东北所出之水是为河源”④。
按藏语“抹必力赤巴山”就是黄河与长江上源分界之山,即巴颜喀拉山。
牦牛河即长江上源通天河。
今卡日曲和通天河支流正是一山之隔,两源相去仅十多公里。
由此可见,宗泐所见的河源,也是卡日曲,和朱思本所指河源是一致的。
方舟网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以拉钖、舒兰为首的考察团,在探寻河源后,所进呈的《星宿海河源图》中,发现星宿海以西黄河有三条源流,“三河往东顺流入于扎陵”①。
五十六年(1717年)清政府在全国进行大规模测量后所绘《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完成的新《皇舆全图》,以及当时人齐召南所著《水道提纲》②,都误将三条上源的中支“阿尔坦”认作黄河正源。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遣“阿弥达前往青海,务穷河源”③。
据《湟中杂记》记述,阿弥达“查看鄂墩他拉共有三溪流出。
自北面及中间流出者,水系绿色;从西南流出者水系黄色;……西面一山,山间有泉流出,其色黄。
询之蒙、蕃等,其水名阿勒坦郭勒,此即河源也”④。
阿弥达所见到的阿勒坦郭勒,据傅乐焕考证⑤,和朱思本、宗泐的发现是一致的,都是黄河正源“卡日曲”。
藏语“卡日”意为铜色,“曲”为河的意思。
因其流经第三纪红色地层,洪水期河水呈铜色,故名。
阿弥达所发现的另外两支相汇于星宿海的源流,北面一支较小,今名扎曲;中间一支即《皇舆全览图》和《水道提纲》所说的“阿尔坦”,今名“约古宗列曲”。
4.解放后对黄河河源的考察及其再认识解放后,根据国家大规模建设以及开发和治理黄河的需要,1952年8月,派遣一支河源查勘队对河源地区进行了实际考察。
由于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调查也欠周密,在其报告中误将约古宗列曲认作黄河正源,及在其西北三十公里处的海拔五千二百一十四点八米的雅合拉达合泽山为黄河发源地。
他们并轻信当地藏民的称呼,提出黄河源上的两湖应鄂陵湖在西、扎陵湖在东⑥,以致1953年以后的出版物和地图,都根据他们的报告作了错误的修订。
并由此而引起学术界的争议。
1978年7月,青海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河源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队根据十万分之一航测地图进行测量的结果,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曲长约30公里。
其源头有五条来自各姿各雅山的泉水,流量比后者丰富,流域面积达三千一百二十六平方公里,也远比后者为广。
根据源远流长,水量丰富及流域宽广等原则,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
同时,根据实地调查和对照历史文献,重新确认了黄河源上的两湖应为“西扎东鄂”①。
图2-1黄河河源以上历史证明,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早在元代对黄河发源地即有了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都实、朱思本、宗泐和阿弥达等,对探明黄河源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方舟网讯: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第三条见于文献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是《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
胡渭说:“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②。
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这条“大河故渎”的具体径流是: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胡渭叙述较详;过长寿津后,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东入海。
谭其骧考订,认为这条河道始于周定王五年河徙说虽不足凭信,但这条“大河故渎”的形成很可能早于《禹贡》、《山经》河,在春秋战国时代,它们曾长期并存,造为主次。
“约在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赵、魏各在《汉志》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
此后,《禹贡》、《山经》河即断流,专走《汉志》河,一直沿袭到汉代”③。
战国中期下游河道全面筑堤后,发挥了蓄洪拦沙作用,因而河床比较固定。
其间虽曾决溢过九次,最著名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南注钜野(巨野泽,在今山东西南部),通于淮、泗”①。
这是历史记载黄河夺淮入海的第一次。
洪水“汜郡十六”②,历时二十余年,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予堵塞。
以后的几次决口大多经过数年即被堵住,河复故道。
这条河道稳定了四百七十五年。
但到西汉末年,由于泥沙长期堆积,“河水高于平地”③,重大改道,已势不可免。
3.东汉至宋初河道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
“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
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