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性学习[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有关语文或与语文相关的研究专题,通过对问题的质疑、探究、讨论,最终获得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有关语文或与语文相关的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1.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形式,它不应局限于语文特定的知识体系,也不应局限于语文能力的某个方面,而是着眼于语文学科的整体,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只要与语文有关联的生活、社会,都是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2.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什么、怎么探究的问题都由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

3.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强调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获得知识,而不是将现成的结

论直接告诉学生。实验证明: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实践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

4.研究性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研究专题进行探究的学习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探究什么课题需要研究,课题如何进行也需要研究,解决课题本身的一些问题更需要研究。因而,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二、语文探究性学习模式

教无定法,探究性学习,也是如此。模式不等同于模式化,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决定了模式只是一个可操作性的参考框架,起一种参照作用。因此,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定是丰富多彩的。

1.“课堂探究性学习”模式

这是针对阅读课的一种学习形式。它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讨论为交流方式,课堂上的学习者都是研究者。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

(1)课前自主探究

学生运用读、疑、思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课文,找出疑难问题;运用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有关背景材料;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适当的自主探究,这样做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良好习

惯。

(2)导读激趣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引用诗文佳句,设疑造成悬念,借助多媒体手段等方式,创设意境,唤起学生探究的激情。并穿插读、议、讲,在疑难处点拨解答,在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

(3)师生重点探究

对于课文的重点段落,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反复精读,探究求解。在教学中,不仅教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在巧妙的点拨上,即在要点处点拨,在疑难处点拨,在学法上点拨,并让学生由模仿走向独立,举一反三,学会学习。

(4)学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也是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共同探究。使学生之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5)课后延伸探究

语文教学要突破课本的束缚,既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又要把学习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课文内容探究性拓展”模式

这是对涉及背景广、知识面宽的小说和诗歌而言的。学习这类课文,采用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探究性学习

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它的做法是:小组共同讨论,筛选和确立有价值的研究主题;采集信息,搜集整理资料;汇总、分析、整合资料信息,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按照方案共同实施探究活动,整理记录探究的成果;汇报、展示探究的过程和成果,师生共同反思和评价。

3.“课外延伸探究性”模式

这种探究性学习完全是在课外进行的,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它的做法是:自主选择探究目标;自主选择探究内容;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三、语文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创设情景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它能激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从而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参与。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教学中,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要鼓励不同层次学生提出学习需要的问题,以平等、公正之心善待每个学生提出的

问题,保护他们提问的热情、兴趣和勇气。

3.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的

学习运用,从中感受探究的乐趣,体验情感,丰富经验,升华认识,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学习,进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其次,要拓宽探究的范围,沟通课内外,融合学科间,让探究学习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第三,要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学习的体验中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形成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第四,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中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宽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