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中考数学最短路径问题(经典)
(完整版)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
![(完整版)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a1d1d7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e.png)
(完整版)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最短路径问题中,关键在于,我们善于作定点关于动点所在直线的对称点,或利⽤平移和展开图来处理。
这对于我们解决此类问题有事半功倍的作⽤。
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 “⽴体图形展开图”。
教材中的例题“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 “⽴体展开图”。
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
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
“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
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出题背景变式有⾓、三⾓形、菱形、矩形、正⽅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
⼀、两点在⼀条直线异侧例:已知:如图,A,B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求⼀点P,使得PA+PB h 最⼩。
解:连接AB,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P,就是所求。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在⼀条直线同侧例:图所⽰,要在街道旁修建⼀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解:只有A、C、B在⼀直线上时,才能使AC+BC最⼩.作点A关于直线“街道”的对称点A ',然后连接A ' B,交“街道”于点C,则点C就是所求的点.、⼀点在两相交直线内部例:已知:如图A是锐⾓/ MON内部任意⼀点,在/ 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点B,C,组成三⾓形,使三⾓形周长最⼩.解:分别作点A 关于0M , ON 的对称点AAOM , ON 于点B 、点C ,则点B 、点C 即为所求分析:当AB 、BC 和AC 三条边的长度恰好能够体现在⼀条直线上时,三⾓形的周长最⼩例:如图,A.B 两地在⼀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建⼀座桥MN ,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 到B 的路径AMNB 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解:1.将点B 沿垂直与河岸的⽅向平移⼀个河宽到 E ,2.连接AE 交河对岸与点M,则点M 为建桥的位置,MN 为所建的桥证明:由平移的性质,得 BN // EM 且 BN=EM, MN=CD, BD // CE, BD=CE,所以 A.B 两地的距:AM+MN+BN=AM+MN+EM=AE+MN, 若桥的位置建在 CD 处,连接AC.CD.DB.CE, 则AB 两地的距离为:AC+CD+DB=AC+CD+CE=AC+CE+MN,在⼛ACE 中AC+CE >AE,⼆ AC+CE+MN >AE+MN,即 AC+CD+DB >AM+MN+BN 所以桥的位置建在CD 处,AB 两地的路程最短。
【中考专题】2018年 中考数学专题 最短路程问题 (含答案)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最短路程问题一、选择题: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50°,∠B=∠D=90°,E,F分别是BC,DC上的点,当△AEF的周长最小时,∠EAF的度数为 ( )A.50°B.60°C.70°D.80°2.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8,点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点P在AC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E+PF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 )A.3 B.4 C.5 D.63.如图,菱形ABCD中,AB=2,∠A=120°,点P,Q,K分别为线段BC,CD,BD上的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 )A.2 B.C.D.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1)、B(2,3),若要在x轴上找一点P,使AP+BP最短,则点P的坐标为( )A.(0,0) B.(﹣2.5,0) C.(﹣1,0) D.(﹣0.25,0)5.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中,AE=1,AF=2,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EP+FP的最小值为()A.1 B.2 C.3 D.46.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的坐标为(3,4),D是OA的中点,点E在AB上,当△CDE 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为()A.(3,1)B.(3,)C.(3,)D.(3,2)二、填空题:7.如图,菱形ABCD中,AB=4,∠B=60°,E,F分别是BC,DC上的点,∠EAF=60°,连接EF,则△AEF的面积最小值是.8.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E是AB边上的一点,且AE=3,点Q为对角线AC上的动点,则△BEQ周长的最小值为.9.在⊙O中,AB是⊙O的直径,AB=8cm,==,M是AB上一动点,CM+DM的最小值是cm.10.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是直线y=x上的动点,A(1,0),B(2,0)是x轴上的两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______.1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点P是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M、N分别是BC、CD边上的中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点B(﹣2,1),在x轴上存在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P点的坐标是______.13.已知点A(1,5),B(3,1),点M在x轴上,当AM+BM最小时,点M的坐标为.14.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OP=5cm,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动点,PN+PM+MN的最小值是5cm,则∠AOB的度数是.15.如图,在锐角△ABC中,AB=4,∠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参考答案1.答案为:D;2.答案为:C.3.答案为:B.4.答案为:D.5.答案为:C6.答案为:D.7.答案为:.8.答案为:69.案为:8.10.答案为:.11.答案为:1012.答案为:(﹣1,0).13.答案为:(,0).14.答案为:30°.15.答案为:4.。
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最短路径问题中,关键在于,我们善于作定点关于动点所在直线的对称点,或利用平移和展开图来处理。
这对于我们解决此类问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立体图形展开图”。
教材中的例题“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立体展开图”。
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
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
“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
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出题背景变式有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
一、两点在一条直线异侧例:已知:如图,A,B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求一点P,使得PA+PB最小。
解:连接AB,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P ,就是所求。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两点在一条直线同侧例: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解:只有A、C、B在一直线上时,才能使AC+BC最小.作点A关于直线“街道”的对称点A′,然后连接A′B,交“街道”于点C,则点C就是所求的点.三、一点在两相交直线内部例:已知:如图A是锐角∠MON内部任意一点,在∠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B,C,组成三角形,使三角形周长最小.解:分别作点A关于OM,ON的对称点A′,A″;连接A′,A″,分别交OM,ON 于点B、点C,则点B、点C即为所求分析:当AB、BC和AC三条边的长度恰好能够体现在一条直线上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小例:如图,A.B 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建一座桥MN ,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 到B 的路径AMNB 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解:1.将点B 沿垂直与河岸的方向平移一个河宽到E ,2.连接AE 交河对岸与点M,则点M 为建桥的位置,MN 为所建的桥。
(完整)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复习.doc

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
“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
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出题背景变式有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 ,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
一、两点在一条直线异侧例:已知:如图, A,B 在直线 L 的两侧,在 L 上求一点 P,使得 PA+PB 最小。
解:连接 AB, 线段 AB 与直线 L 的交点 P ,就是所求。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二、两点在一条直线同侧例: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 A、B 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 A、B 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解:只有 A、C、B 在一直线上时,才能使AC+ BC 最小.作点 A关于直线“街道”的对称点 A ′,然后连接A ′B,交“街道”于点C,则点 C 就是所求的点.三、一点在两相交直线内部例:已知:如图 A 是锐角∠ MON内部任意一点,在∠ 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 B,C,组成三角形,使三角形周长最小 .解:分别作点 A 关于 OM ,ON 的对称点 A ′, A ″;连接 A ′, A ″,分别交 OM ,ON 于点B 、点 C,则点 B、点C 即为所求分析:当 AB 、 BC 和 AC 三条边的长度恰好能够体现在一条直线上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小例:如图, A.B 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建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 A 到 B 的路径 AMNB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A·直)解: 1.将点 B 沿垂直与河岸的方向平移一个河宽到E,2.连接 AE 交河对岸与点M,则点 M 为建桥的位置,MN 为所建的桥。
证明:由平移的性质,得BN ∥ EM且BN=EM, MN=CD, BD∥CE, BD=CE,MNEB所以 A.B 两地的距 :AM+MN+BN=AM+MN+EM=AE+MN, 若桥的位置建在 CD 处,连接 AC.CD.DB.CE, 则 AB 两地的距离为:AC+CD+DB=AC+CD+CE=AC+CE+MN,在△ ACE 中,∵ AC+CE >AE, ∴ AC+CE+MN > AE+MN, 即 AC+CD+DB > AM+MN+BN所以桥的位置建在CD 处, AB 两地的路程最短。
中考数学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试题(带解析)

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1.一只蚂蚁从原点 0 出发来回爬行,爬行的各段路程依次为: +5,-3,+10,-8 ,-9,+12, -10.回答下列问题:(1)蚂蚁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 0;(2)在爬行过程中,如果每爬一个单位长度奖励 2 粒芝麻,则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 解:( 1)否, 0+5-3+10-8-9+12-10=-3 ,故没有回到 0; (2)( |+5|+|-3|+|+10|+|-8|+|-9|+|+12|+|-10|)×2=114 粒2. 如图,边长为 1 的正方体中,一只蚂蚁从顶点 A 出发沿着正方体的外表面爬到顶点B 的最短距离是 .3.(2006?茂名)如图,点 A 、B 分别是棱长为 2 的正方体左、右两侧面的中心,一蚂蚁从点 A 沿其表面爬到点 B 的最短路程是 cm解:如图将正方体展开,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线段 AB= 22 12 5 .AB 即为最短路线.B 的最短路程是两个棱长的长,即 2+2=4.4.如图,一只蚂蚁从正方体的底面 A 点处沿着表面爬行到点上面的B点处,它爬行的最短路线是()A.A? P? B B .A? Q? B C .A? R? B D .A? S? B解: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选A.故选A.5.如图,点 A 的正方体左侧面的中心,点 B 是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正方体的棱长为2,蚂蚁从点A沿其表面爬到点 B 的最短路程是()解:如图,AB= 1 2 2 12 10 .故选C.6.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 A 点爬行到M点的最短距离为()解:展开正方体的点M所在的面,∵BC的中点为M,1所以MC= BC=1,2在直角三角形中AM= = .7.如图,点A和点B分别是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盒子上相邻面的两个中心,一只蚂蚁在盒子表面由A处向 B 处爬行,所走最短路程是cm 。
故选C.8. 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 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A 点爬行到M 点的最短距离解:将正方体展开,连接M、D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MD=MC+CD=1+2,=3MD1= MD 2 DD1232 22139.如图所示一棱长为 3cm 的正方体, 把所有的面均分成 3×3个小正方形. 其边长都为 1cm ,假设一只蚂蚁每秒爬行 2cm ,则它从下底面点 A 沿表面爬行至侧面的 B 点,最少要用 2.5 秒钟解:因为爬行路径不唯一,故分情况分别计算,进行大、小比较,再从各个路线中确定最短 的路线.( 1)展开前面右面由勾股定理得 AB= = cm ;(2)展开底面右面由勾股定理得 AB==5cm ;所以最短路径长为 5cm ,用时最少: 5÷2=2.5 秒.10.(2009?恩施州)如图,长方体的长为 15,宽为 10,高为 20,点 B 离点 C 的距离为 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A 爬到点 B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微课.最短路径-2018黄冈中考13题

D P M N B
B
).
A
C
B. 1
C.
2
D. 2
2.(2018 泸州)如图,等腰 三角形ABC的底边BC=20,面积为120.点F在边BC上, 且BF=3FC,EG是边AC的垂直平分线.若点D在EG上运动,则三角形CDF周长的 最小值为 18 .
B E
A G D F C
谢
谢
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看!
A B
作点B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 B ,连接AB 交直线l
于点P,则PA+PB最小.PA+PB最小值为AB .
P
B
l
2018年黄冈中考数学13题 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4cm,底面周长为32cm,在杯内壁离杯底5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 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3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A处到内壁B 处的最短距离为 cm.(杯壁厚度不计)
2018年黄冈中考数学13题
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黄冈 叶学林
知识与方法
“将军饮马”问题主要利用构造轴对称图形解决两条线段和差、三角形周长、 四边形周长等一类最值问题,会与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抛物线等 图形结合,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而且大多以压轴题出现. 当两定点A、B在直线l 的同侧时,在直线l上确定点P,使得PA+PB最小.
A B
A
D
P
M
E
A C
G
B
N
F
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
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018年中考数学最短路径问题举例
1. (2018 新疆建设兵团) 如图,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 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MP+PN的最小值是(
中考数学《最短路径问题2》专题复习

中考压轴题(5)最短路径问题2【典型例题】1.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2,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AC于点E、F,若点D为底边BC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BDM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2.图①、图②均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M、N均在格点上.要求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①中的线段MN上确定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2)在图②中的线段MN上确定两点C、D,使CD=2,且AC+CD+DB的值最小.知识点思想方法步骤其他【对应练习】3.如图,在Rt ABC中,90ACB∠︒=,6AC=,8BC=,AD平分CAB∠交BC于D点,E,F分别是AD,AC上的动点,求CE EF+的最小值.4.如图,在锐角ABC中,7AC cm=,221ABCS cm=,AD平分BAC∠,M N、分别是AD和AB 上的动点,求BM MN+的最小值并说明理由.5.如图1,△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分别交AB,AC于点D,E.(1)若∠C=70°,则∠A的大小为;(2)若AE=BC,求∠A的度数;(3)如图2,点M是边BC上的一个定点,若点N在直线DE上,当BN+MN最小时,点N在何处?请用无刻度直尺作出点N的位置.(不需要说明理由,保留作图痕迹)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在x 轴上,点(0,6)B ,AB AC =,AB AC ⊥,30BAO ∠=︒.(1)如图①,若点D 为AB 的中点,求OD 的长;(2)如图②,若点E 在x 轴上,且45OEB ∠=︒,求ACE ∠的度数;(3)如图③,设BF 平分ABO ∠交x 轴于点P ,点M 是射线BF 上一动点,点N 是射线PA 上一动点,OM MN -的最大值为m ,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点M ,N ,使m 的值最小?若存在,请在答题卷上作出点M ,N ,并直接写出作法和m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阅读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11,A x y ,()22,B x y 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形; ①如果ABx 轴,则12y y =,12AB x x =-②如果AB y ∥轴,则12x x =,12AB y y =-③如果AB 与x 轴、y 轴均不平行,如图,过点A 作与x 轴的平行线与过点B 作与y 轴的平行线相交于点C ,则点C 坐标为()21,x y ,由①得12AC x x =-;由②得12BC y y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的距离公式()()221212AB x x y y =-+-. (1)若点A 坐标为(4,6),点B 坐标为(1,2)则AB =________; (2)若点A 坐标为(3,3),点B 坐标为(6,6),点P 是x 轴上的动点,直接写出AP PB +最小值=_______;(3)已知22(6)16(3)4M x x =-++-+,22(6)16(3)4N x x =-+--+根据数形结合,求出M的最小值?N 的最大值?。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最短路径专题 PDF含答案

是 Rt
‸ 斜边
的中点.
重合时, ‴ 与 ′ 的位置关系是
上一动点(不与 , 重合),分别过 , 向直线 ‸ 作垂线, , ‴ 与 ′ 的数量关系
(2)如图 ,当点 明;
在线段
上不与点
重合时,试判断 ‴ 与 ′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
(3)如图 ,当点
在线段
(或
)的延长线上时,此时( )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
cm,底面直径 周 cm,在圆柱下底面的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
8. 如图 ,是一个长方体盒子,长
h 周,宽 ‸ h ,高 ‸ h .
(1)一只蚂蚁从盒子下底面的点 9. 如图, ‸ 中, h ‸, ‴
沿盒子表面爬到点 ,求它所行走的最短路线的长. ‸ 于点 ‴ , ‴ ‸ 于点 ‴ , ‴ h 周 , ‴ 与 ‴ 交于
cm.蜘蛛沿圆柱爬到
点吃苍蝇,请你算出蜘蛛爬行的
h
cm,在
6. 一只蜘蛛在一个正方体的顶点 路线有几条?
处,一只蚊子在正方体的顶点
处,如图所示,假设蚊子不动,
现在蜘蛛想尽快地捉到这只蚊子,那么它所走的最短路线是怎样的,在图上画出来,这样的最短
7. 如图,圆柱的高为 与 点相对的
点处的食物,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厘米? π
16.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2)若 ‴ h ,′ 为 ‴ 的中点,求 发.在侧面上爬行一周又回到
(1)求证:‸′ 与
相切; 的长. h 高 cm ,现在有一只蚂蚁从底边上一点 出 h 高 cm ,高
点,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
17. 已知,点
(1)如图 ,当点 是 ;
垂足分别为 ‴,′, 为斜边 与点
最短路径(将军饮马)问题(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人教版)(教师版) 24-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专题13.10最短路径(将军饮马)问题(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第一部分【知识点归纳】【模型一:两定交点型】如图1,直线l和l的异侧两点A.B,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PA+PB 最小;图1【模型二:两定一动型】如图2,直线l和l的同侧两点A.B,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PA+PB 最小(同侧转化为异侧);图2【模型三:一定两动型】如图3,点P是∠MON内的一点,分别在OM,ON上作点A,B。
使△PAB的周长最小。
图3【模型四:两定两动型】如图4,点P,Q为∠MON内的两点,分别在OM,ON上作点A,B。
使四边形PAQB的周长最小。
图4【模型五:一定两动(垂线段最短)型】如图5,点A是∠MON外的一点,在射线ON上作点P,使PA与点P到射线OM的距离之和最小。
图5【模型六:一定两动,找(作)对称点转化型】如图6,点A是∠MON内的一点,在射线ON 上作点P,使PA与点P到射线OM的距离之和最小。
图6【考点1】两定一动型;【考点2】一定两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型;【考点3】一定两动(垂线段最短)型;【考点4】两定两动型;【考点5】一定两动(等线段)转化型;.第二部分【题型展示与方法点拨】【考点1】两定一动型;【例1】(23-24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如图,在ABC ∆中,3,4AB AC ==,EF 垂直平分BC ,交AC 于点D ,则ABP 周长的最小值是()A .12B .6C .7D .8【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找出P 的位置.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轴对称变换来解决,根据题意知点B 关于直线EF 的对称点为点C ,故当点P 与点D 重合时,AP BP +的值最小,即可得到ABP 周长最小.解:∵EF 垂直平分BC ,∴点B ,C 关于EF 对称.∴当点P 和点D 重合时,AP BP +的值最小.此时AP BP AC +=,∵3,4AB AC ==,ABP ∴ 周长的最小值是347AP BP AB AB AC ++=+=+=,故选:C .【变式】(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如图,在ABC V 中,1216AB AC ==,,20BC =.将ABC V 沿射线BM 折叠,使点A 与BC 边上的点D 重合,E 为射线BM 上的一个动点,则CDE 周长的最小值.【答案】24【详解】设BM 与AC 的交点为点F ,连接AE ,DF 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12BD AB ==,DF AF =,DE AE =,BDF BAF ∠=∠,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当点E 与点F 重合时,CDE 周长最小,进而求解即可.解:如图,设BM 与AC 的交点为点F ,连接AE ,DF ,由折叠的性质得:12BD AB ==,DF AF =,DE AE =,BDF BAF ∠=∠,20128CD BC BD ∴=-=-=,CDE ∴ 周长8CD DE CE AE CE =++=++,要使CDE 周长最小,只需AE CE +最小,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点E 与点F 重合时,最小值为AC ,∴CDE 周长为:681624AC +=+=.故答案为:24.【点拨】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考点2】一定两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型;【例2】(23-24八年级上·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如图,45MON ∠=︒,P 为MON ∠内一点,A 为OM 上一点,B 为ON 上一点,当PAB 的周长取最小值时,APB ∠的度数为()A .45︒B .90︒C .100︒D .135︒【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最短路线问题、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轴对称的性质等知识点,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如图:作P 点关于OM ON 、的对称点A B ''、,连接A B '',此时PAB 的周长最小为A B '',求出A B ''即可.解:如图:作P 点关于OM ON 、的对称点A B ''、,然后连接A B '',∵点A '与点P 关于直线OM 对称,点B '与点P 关于ON 对称,∴A P OM B P ON A A AP B B BP ''''⊥⊥==,,,,∴A APA B BPB ''''∠=∠∠=∠,,∵A P OM B P ON ''⊥⊥,,∴180MON A PB ''∠+∠=︒,∴18045135A PB ''∠=︒-︒=︒,在A B P ''△中,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18013545A B ''∠+∠=︒-︒=︒,∴45A PA BPB ''∠+∠=︒,∴1354590APB ∠=︒-︒=︒.故选:B .【变式】(23-24八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如图,45AOB ∠=︒,点M N 、分别在射线OA OB 、上,5MN =,15OMN S = ,点P 是直线MN 上的一个动点,点P 关于OA 的对称点为1P ,点P 关于OB 的对称点为2P ,连接1OP 、2OP 、12PP ,当点P 在直线MN 上运动时,则12OPP 面积的最小值是.【考点3】一定两动型(垂线段最短);【例3】(22-23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如图,在ABC V 中,3AB =,4BC =,5AC =,AB BC ⊥,点P 、Q 分别是边BC 、AC 上的动点,则AP PQ +的最小值等于()A .4B .245C .5D .275【答案】B 【分析】作A 过于BC 的对称点A ',过点A '作A Q AC '⊥,交AC 于点Q ,交BC 于点P ,根据对称可得:AP PQ A P PQ A Q ''+=+≥,得到当,,A P Q '三点共线时,AP PQ +最小,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到A Q AC '⊥时,A Q '最小,进行求解即可.解:作A 过于BC 的对称点A ',过点A '作A Q AC '⊥,交AC 于点Q ,交BC 于点P ,【变式】(23-24七年级下·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AC =,4BC =,5AB =,AD 是ABC V 的角平分线,若P Q 、分别是AD 和AC 边上的动点,则PC PQ +的最小值是.AD 是BAC ∠的平分线,1QAD Q AD∴∠=∠在AQD 与1AQ D 中【考点4】两定两动型;【例4】如图,已知24AOB ∠=︒,OP 平分AOB ∠,1OP =,C 在OA 上,D 在OB 上,E 在OP 上.当CP CD DE ++取最小值时,此时PCD ∠的度数为()A .36︒B .48︒C .60︒D .72︒【答案】D 【分析】作点P 关于OA 的对称点P',作点E 关于OB 的对称点'E ,连接'OP 、'PP 、'OE 、'EE 、''P E ,则由轴对称知识可知=''CP CD DE CP CD DE ++++,所以依据垂线段最短知:当''P C D E 、、、在一条直线上,且'''P E OE ⊥时,CP CD DE ++取最小值,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以'P C PC =,'E D ED =,'1OP OP ==,=''CP CD DE CP CD DE ++++,'P OE ∠''P C D E 、、、在一条直线上,且''P E ''=9048=42OP E ∠︒-︒︒,'='''=7842CP P OP P OP E ∠∠-∠︒-︒=【答案】44βα-=︒【分析】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OQM OQM NQP '∴∠=∠=∠,OPQ ∠∴1(180)2PQN AOB α∠=︒-=∠+∠44βα∴-=︒,故答案为:44βα-=︒.【考点5】一定两动(等线段)转化型;【例5】(20-21八年级上·湖北鄂州·期中)如图,AD 为等腰△ABC 的高,其中∠ACB =50°,AC =BC ,E ,F 分别为线段AD ,AC 上的动点,且AE =CF ,当BF +CE 取最小值时,∠AFB 的度数为()A .75°B .90°C .95°D .105°【答案】C 【分析】先构造△CFH 全等于△AEC ,得到△BC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FH=CE ,当FH+BF 最小时,即是BF+CE 最小时,此时求出∠AFB 的度数即可.解:如图,作CH ⊥BC ,且CH=BC ,连接HB ,交AC 于F ,此时△BC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FH+BF 最小,∵AC=BC ,∴CH=AC ,∵∠HCB=90°,AD ⊥BC ,∴AD//CH ,∵∠ACB=50°,∴∠ACH=∠CAE=40°,∴△CFH ≌△AEC ,∴FH=CE ,∴FH+BF=CE+BF 最小,此时∠AFB=∠ACB+∠HBC=50°+45°=95°.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最短路径问题,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有一定难度.【变式】(23-24七年级下·四川宜宾·期末)在ABC V 中,80CAB ∠=︒,2AB =,3AC =,点E 是边AB 的中点,CAB ∠的角平分线交BC 于点D .作直线AD ,在直线AD 上有一点P ,连结PC 、PE ,则PC PE -的最大值是.∵CAB ∠的角平分线交∴FAP ∠∠=∵AP AP =,∴APF APE ≌∴PF PE =,第三部分【中考链接与拓展延伸】1、直通中考【例1】(2020·湖北·中考真题)如图,D 是等边三角形ABC 外一点.若8,6BD CD ==,连接AD ,则AD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答案】12【分析】以CD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CDE ,连接BE ,可证得△ECB ≌△DCA 从而得到BE=AD ,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解:如图1,以CD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CDE ,连接BE ,∵CE=CD ,CB=CA ,∠ECD=∠BCA=60°,∴∠ECB=∠DCA ,∴△ECB ≌△DCA (SAS ),∴BE=AD ,∵DE=CD=6,BD=8,∴8-6<BE<8+6,∴2<BE<14,∴2<AD<14.∴则AD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2.故答案为:12【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关键在于添加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把AD 转化为BE 从而求解,是一道较好的中考题.【例2】(2020·新疆·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V 中,90,60,4A B AB ∠=∠=︒=︒,若D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2AD DC +的最小值为.在Rt DFC △中,30DCF ∠=︒,12DF DC ∴=,122()2AD DC AD DC +=+2()AD DF =+,∴当A ,D ,F 在同一直线上,即此时,60B ADB ∠=∠=︒,2、拓展延伸【例1】(23-24八年级上·江苏镇江·阶段练习)如图,AC 、BD 在AB 的同侧,点M 为线段AB 中点,2AC =,8BD =,8AB =,若120CMD ∠=︒,则CD 的最大值为()A .18B .16C .14D .12【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如图,作点A 关于CM 的对称点A ',点B 关于DM 的对称点B ',证明'' A MB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解:如图,作点A 关于CM 的对称点A ',点B 关于DM 的对称点B ',∵120CMD ∠=︒,∴60∠+∠=︒AMC DMB ,∴60''∠+∠=︒CMA DMB ,∴60''∠=︒A MB ,∵MA MB MA MB ''===,∴'' A MB 为等边三角形∵14CD CA A B B D CA AM BD ''''<++=++=,∴CD 的最大值为14,故选:C .【例2】(22-23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如图,锐角ABC V 中,302A BC ∠=︒=,,ABC V 的面积是6,D 、E 、F 分别是三边上的动点,则DEF 周长的最小值是()A .3B .4C .6D .7∴AM AE AN ==,MF =∵BAC BAD DAC ∠=∠+∠∴MAN MAB BAD ∠=∠+∠∴(2MAN BAE EAC ∠=∠+∠。
中考数学考点解读复习试题(求最短路径问题)

求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问题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类问题一般与垂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关系密切.类型1 利用“垂线段最短”求最短路径问题如图所示,AB是一条河流,要铺设管道将河水引到C,D两个用水点,现有两种铺设管道的方案.方案一:分别过C,D作A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沿CE,DF铺设管道;方案二:连接CD交AB于点P,沿PC、PD铺设管道.问:这两种铺设管道的方案中哪一种更节省材料,为什么?【思路点拨】方案一管道长为CE+DF,方案二管道长为PC+PD,利用垂线段最短即可比较出大小.【解答】按方案一铺设管道更节省材料.理由如下:∵CE⊥AB,DF⊥AB,而AB与CD不垂直,∴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DF<DP,CE<CP,∴CE+DF<CP+DP,∴沿CE、DF铺设管道更节省材料.本题易错误的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解答时需要准确识图,找到图形对应的知识点.1.(保定一模)如图,点A的坐标为(-1,0),点B(a,a),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 )A.(0,0) B.(22,-22) C.(-22,-22) D.(-12,-12)2.(杭州模拟)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落在直线x-2y+6=0上,O为坐标原点,则|OP|的最小值为( )A.352B.3 5 C.655D.103.(内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过点A(13,0),直线y=kx-3k+4与⊙O交于B、C两点,则弦BC的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4.(碑林区期中)如图,平原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1)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H点的位置,使它到四个村庄距离之和最小;(2)计划把河水引入蓄水池H中,怎样开渠最短并说明根据.类型2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最短路径问题(乐陵模拟)(1)如图1,直线同侧有两点A,B,在直线MN上求一点C,使它到A、B之和最小;(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知识拓展:如图2,点P在∠AOB内部,试在OA、OB上分别找出两点E、F,使△PEF周长最短;(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3)解决问题:①如图3,在五边形ABCDE中,在BC,DE上分别找一点M,N,使得△AMN周长最小;(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②若∠BAE=125°,∠B=∠E=90°,AB=BC,AE=DE,∠AMN+∠ANM的度数为________.【思路点拨】(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A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E,连接BE交直线MN 于C,即可解决;(2)作P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交OA、OB于E、F,此时△PEF周长有最小值;(3)①取点A关于BC的对称点P,关于DE的对称点Q,连接PQ与BC相交于点M,与DE相交于点N,PQ的长度即为△AMN的周长最小值;②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P+∠Q,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知识运用整体思想解决.【解答】(1)作A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E,连接BE交直线MN于C,连接AC,BC,则此时C 点符合要求.图1 图2 图3(2)作图如图.(3)①作图如图.②∵∠BAE=125°,∴∠P+∠Q=180°-125°=55°.∵∠AMN=∠P+∠PAM=2∠P,∠ANM=∠Q+∠QAN=2∠Q,∴∠AMN+∠ANM=2(∠P+∠Q)=2×55°=110°.“两点(直线同侧)一线型”在直线上求一点到两点的和最短时,利用轴对称的知识作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另一点与直线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一点两线型”求三角形周长最短问题,作点关于两直线的对称点,连接两个对称点与两直线分别有两个交点,顺次连接所给的点与两交点即可得三角形;“两点两线型”求四边形的周长最短类比“一点两线型”即可.1.(内江)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A. 3 B.2 3 C.2 6 D. 62.(遵义)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50°,∠B=∠D=90°,E、F分别是BC、DC上的点,当△AEF的周长最小时,∠EAF的度数为( )A.50°B.60° C.70° D.80°3.(攀枝花)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ABC中,D为BC的中点,E是AC边上一点,则BE+DE 的最小值为________.4.(鄂州)如图,∠AOB=30°,点M、N分别是射线OA、OB上的动点,OP平分∠AOB,且OP=6,当△PMN的周长取最小值时,四边形PMON的面积为________.5.(凉山)菱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B(2,0),∠DOB =60°,点P 是对角线OC 上一个动点,E(0,-1),当EP +BP 最短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6.(广元改编)如图,已知抛物线y =-1m (x +2)(x -m)(m >0)与x 轴相交于点A ,B ,与y 轴相交于点C ,且点A 在点B 的左侧.(1)若抛物线过点G(2,2),求实数m 的值;(2)在(1)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 ,使AH +CH 最小,并求出点H 的坐标.7.(成都改编)如图,一次函数y =-x +4的图象与反比例y =3x (k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A +PB 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8.如图所示,已知点A 是半圆上的三等分点,B 是AN ︵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的一动点,⊙O 的半径为1,请问:P 在MN 上什么位置时,AP +BP 的值最小?并给出AP +BP 的最小值.9.(达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边O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AOC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D ,E 为BC 的中点,已知A(0,4)、C(5,0),二次函数y =45x 2+bx +c 的图象抛物线经过A ,C 两点.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F 、G 分别为x 轴,y 轴上的动点,顺次连接D 、E 、F 、G 构成四边形DEFG ,求四边形DEFG 周长的最小值;(3)抛物线上是否在点P ,使△ODP 的面积为12?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类型1 利用“垂线段最短”求最短路径问题 1.D 2.C3.24 提示:∵直线y =kx -3k +4必过点D(3,4), ∴当BC 过点D 且BC ⊥OD 时最小.∵点D 的坐标是(3,4),∴OD =5.∵OB =OA =13,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D =12.∴BC 的长的最小值为24.4.(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AD ,BC 交于H ,则H 为蓄水池位置,它到四个村庄距离之和最小.(2)过H 作HG ⊥EF ,垂足为G.则沿HG 开渠最短,根据垂线段最短.类型2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最短路径问题1.B 2.D 3.7 提示:作B 关于AC 的对称点B ′,连接AD 、AB ′、BB ′、B ′D ,交AC 于E ,此时BE +ED =B ′E +ED =B ′D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B ′D 就是BE +ED 的最小值,∵B 、B ′关于AC 对称,∴AC 、BB ′互相垂直平分.∴四边形ABCB ′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ABC 是边长为2,∵D 为BC 的中点,∴AD ⊥BC.∴AD =3,BD =CD =1,BB ′=2AD =23,作B ′G ⊥BC 的延长线于G ,∴B ′G =AD =3,在Rt △B ′BG 中,BG =BB ′2-B ′G 2=(23)2-(3)2=3.∴DG =BG -BD =3-1=2.在Rt △B ′DG 中,B ′D =DG 2-B ′G 2=22+(3)2=7.故BE +ED 的最小值为7.4.363-545.(23-3,2-3)6.(1)抛物线过点G(2,2)时,-1m(2+2)(2-m)=2,即m =4.(2)∵m =4,∴y =-14(x +2)(x -4).令y =0,则-14(x +2)(x -4)=0,解得x 1=-2,x 2=4.∴A(-2,0),B(4,0).∴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2+42=1.令x =0,则y =2,∴C(0,2).∵B 点与A 点关于对称轴对称,∴连接BC ,BC 与对称轴的交点便为所求点H.∵B(4,0),C(0,2),∴求得线段BC 所在直线为y =-12x +2.当x =1时,y =32,∴H(1,32).7.联立⎩⎨⎧y =-x +4,y =3x ,解得⎩⎨⎧x =1,y =3,或⎩⎨⎧x =3,y =1.∴A(1,3),B(3,1).B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坐标为(3,-1), 连接AB ′交x 轴于点P ′,连接BP ′.设直线AB ′为y =kx +b ,联立得⎩⎨⎧k +b =3,3k +b =-1.解得⎩⎨⎧k =-2,b =5.∴y =-2x +5.令y =0,得x =52.∴P ′(52,0).即满足条件的P 的坐标为(52,0).8.作A 关于MN 的对称点A ′,根据圆的对称性,则A ′必在圆上,连接BA ′交MN 于P ,连接PA ,则PA +PB 最小,此时PA +PB =PA ′+PB =A ′B.连接OA 、OA ′、OB ,∵AN ︵=13MN ︵,∴∠AON =∠A ′ON =60°.∵AB ︵=BN ︵, ∴∠BON =12∠AON =30°.∴∠A ′OB =90°.∴A ′B =OA ′2+OB 2=12+12=2,即AP +BP 的最小值是 2.9.(1)将A(0,4)、C(5,0)代入二次函数y =45x 2+bx +c ,得⎩⎨⎧20+5b +c =0,c =4,解得⎩⎨⎧b =-245,c =4.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 =45x 2-245x +4.(2)延长EC 至E ′,使E ′C =EC ,延长DA 至D ′,使D ′A =DA ,连接D ′E ′,交x 轴于F 点,交y 轴于G 点,连接DG ,EF ,DE ,GD =GD ′,EF =E ′F ,(DG +GF +EF +ED)最小=D ′E ′+DE , 由E 点坐标为(5,2),D(4,4),得D ′(-4,4),E ′(5,-2).由勾股定理, 得DE =22+12=5,D ′E ′=(5+4)2+(4+2)2=313,∴(DG +GF +EF +ED)最小=D ′E ′+DE =313+5,即四边形DEFG 周长的最小值为313+ 5. (3)如下图:OD =AO 2+AD 2=4 2. ∵S △ODP =12.∴点P 到OD 的距离=2S △OPDOD =2×1242=3 2.过点O 作OF ⊥OD ,取OF =32,过点F 作直线FG ∥OD ,交y 轴于G 点,交抛物线于点P 1,P 2,在Rt △OGF 中,OG =OF 2+FG 2=(32)2+(32)2=6.∴直线GF 的解析式为y =x -6.将y =x -6代入y =45x 2-245x +4得:x -6=45x 2-245x +4.解得x 1=29+418,x 2=29-418.将x 1,x 2的值代入y =x -6得:y 1=-19+418,y 2=-19-418. ∴点P 1(29-418,-19-418),P 2(29+418,-19+418). 如下图所示:过点O 作OF ⊥OD ,取OF =32,过点F 作直线FG ,交y 轴于G 点,交抛物线于P 3,P 4,在Rt △GFO 中,OG =OF 2+GF 2=6. ∴直线FG 的解析式为y =x +6.将y =x +6代入y =45x 2-245x +4得:x +6=45x 2-245x +4.解得x 1=29+ 1 0018,x 2=29- 1 0018.y 1=x 1+6=77+ 1 0018,y 2=x 2+6=77- 1 0018, ∴P 3(29- 1 0018,77- 1 0018),P 4(29+ 1 0018,77+ 1 0018).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为(29-418,-19-418)或(29+418,-19+418)或(29- 1 0018,77- 1 0018) 或(29+ 1 0018,77+ 1 0018).。
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经典版)分析

最短路径问题(经典版)
【问题概述】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
①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②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③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④全局最短路径问题- 求图中所有的最短路径.
【问题原型】“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费马点”.
【涉及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轴对称”,“平移”.【出题背景】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思路】找对称点实现“折”转“直”,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
【十二个基本问题】。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 最短路径问题 24张

●
A' ●
P
B ● l
最短路径问题是初中阶段图论研究中的经典算 法问题,旨在寻找图(有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 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形式包括:
一、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二、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三、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四、全局最短路径问题
问题原型 “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费马点”
作B关于l 的对称点B ',作直线 A B'与l 交点即为P
.
图形
原理
三角形任意两边 之差小于第三边 ︱PA-PB︱≤AB'. ︱PA-PB︱最大值 =AB'
问题12 “费马点”
作法
图形
原理
所求点为“费马点”,
既满足
△ABC中每一 内角都小于
∠APB=∠BPC=∠ APC=1200.以AB、
1200,在 △ABC内求一
AM+MN+NB的 值最小.
作点A关于l2的 对称点A',作 点B关于l1的对 称点B',连A 'B'交l2于M
,交l1于N.
图形
原理
两点之间线段 最短.
AM+MN+NB 的最小值为线 段A'B'的
长
问题9
作法
A
B l
在直线l上求一 点P,使︱PAPB︱的值最小
连AB, 作AB的 中垂线与 直线l的交 点即为P
AC为边向外作等边 △ABD、△ACE,连
点P,使
CD、BE相交于P,
PA+PB+PC最 点P即为所求点.
小.
两点之间 线段最
短.PA+PB+ PC最小值
=CD.
随堂练习一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点M为BC边的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概述】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
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
①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②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③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④全局最短路径问题- 求图中所有的最短路径.
【问题原型】“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费马点”.
【涉及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轴对称”,“平移”.【出题背景】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思路】找对称点实现“折”转“直”,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十二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