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告别
长征组歌朗诵词
长征组歌朗诵词1、告别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XXX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2、突破封锁线路迢迢,秋风凉。
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XXX,迷雾途中盼太阳。
3、遵义会议放光辉XXX,旭日升。
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XXX,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4、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XXX用兵真如神。
5、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虎豹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XXX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6、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反动幻想高于天。
7、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绝壁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XXX。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8、XXX大雪飞,洗征尘。
敌进犯,送礼物。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XXX战场来指挥,全军奋发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擒。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定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9、报喜手足情,同志心。
长征组歌 两首
Email:lisayez@
Http://128.92.139.174/ww
2、为什么“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 难”?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体会其含义。
点明红军是由特殊材料铸成的,他们经过了千锤百 炼的考验,从而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 雄气概。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红军战士为什么“都是钢铁汉”?为什么“千锤百 炼不怕难”?因为他们官兵同甘共苦,充满革命理 想,这两个中心句点明了红军过雪山、穿草地无往 而不胜的根本原因。
执教:李耀中 Email:lisayez@ Http://128.92.139.174/ww
组歌
组歌是由内容上有联系但又有相对独立性的
一些歌曲连缀组合而成。组歌的演唱形式有 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1965年,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了《长征组 歌 红军不怕远征难》,当年由北京部队首 演于北京。
执教:李耀中
Email:lisayez@
Http://128.92.139.174/ww
3、试向你的同桌推荐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并 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滩逆战扎营盘。”句中的 “迎”用拟人的写法,生动活泼地写出了白雪皑皑 的雪山在红军面前低头,草地成为地毯,泥土成了 毡子,不禁使人破涕为笑的感觉,体现了战士以苦 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过雪山草地 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 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再次 突出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执教:李耀中
Email:lisayez@
Http://128.92.139.174/ww
写一写 通过对长征的了解和学 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有人 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是一次新的长征,你对这 句话又是如何理解?课外写 一篇心得笔记。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写一写 通过对长征的了解和 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有人说,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是一次新的长征, 你对这句话又是如何理解? 课外写一篇心得笔记。
《过雪山草地》
雪山草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雪山巍峨,草地茫茫,这是红军长征途中自然条件最艰苦的地方。 那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的雪山、那笼罩着浓雾的草地,为什么会在大 地上出现?为什么会给我们造成困难? 是地壳的运动造成了高山。来自地球内部的强大力量使地壳好像揉皱 了似地隆起四下,形成了重重的山峦,山愈高愈冷,高到一定程度竟能终 年积雪,整个山顶变得素裹银装。这就是雪山。
想一想
这首歌曲主要是表现什么样的主 题?说说你的理由。 这首歌曲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军 战士的?说说你的看法。
品一品 你认为歌曲中哪些词语用得比 较好?说说你的看法。
《过雪山草地》中的“迎”字, 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的可亲 可爱,写出红军的豪迈气概;把 “草地沼泽”说成“草毯泥毡” 突出红军“不怕难”的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
长征组歌 —— 红军不怕远征难
1、告别 2、突破封锁线 3、遵义会议放光辉 4、四渡赤水出奇兵20.10 5、飞渡大渡河 6、过雪山草地 7、到吴起镇 8、祝捷 9、报喜 10大会师
《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29西渡赤水 云南扎西,遇重兵围堵,放弃北渡。
知
前因: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准备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地区建立革命根据 地
为什么山高天气就特别寒冷?这是因为高山不如平地保暖。平地上空气稠密, 而且含有较多的水汽和尘埃,它们像盖在地球身上的棉被,不让地面的热向宇 宙太空中散失。 愈是高处空气愈稀薄,所含水汽、尘埃也愈少,整个大气层的质量约有90 %集中在高度九至十几千米以内这一层,在这一层中也是愈靠近地面空气愈稠 密,绝大部分水汽更是集中在高度只有二三千米左右的低层。 高山像一只锥子,刺破了盖在地球身上的棉被。在这里虽然少有空气、水 汽等的阻拦,阳光照射强烈,但是地面的热散失也很方便。收支相比,往往散 失的热更多,以致别处的热也移到这里溜走。据计算,平均每升高100米,气 温要降低0.5~0.6℃。如果把全世界的高山都削平,由于漏洞的消失,地球上 的气温将普遍升高0.7℃
红军长征歌曲:长征组歌歌词
红军长征歌曲:长征组歌歌词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告别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
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zhòng)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chóng)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
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祝捷大雪飞,洗征尘。
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擒。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报喜手足情,同志心。
飞捷报,传佳音。
依依惜别——听《长征组歌》曲一《告别》
依依惜别——听《长征组歌》曲一《告别》
幼彤
【期刊名称】《广播歌选》
【年(卷),期】2006(000)010
【摘要】出发,这是长征要表现的第一个镜头,歌词截取了历史横断面,艺术地记录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翁,通过军队与老百姓的依依惜别,再现了红色巨流在革命低潮时期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的宏观画面、即时情景。
音乐对歌词的艺术布局中,有益地吸取和运用了江西采茶调音乐风格,以群众歌曲的合唱形式,通过三个不同色彩的乐段展开。
“红旗飘军号响”3经过25特点的过度变奏,四、六声部混声合唱的缓慢、沉重起兴,浓郁的民族音乐语言与浑厚的军旅风格,首先绽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数十万中国工农红军大集结的群体画面。
诉说中表达了那种被迫转移的极不情愿、但却无奈与凝重思索。
(?)在为听众留下鲜明的旋律可记性同时,也为作品奠定了英武的红军音乐形象。
“王明
【总页数】1页(P60-60)
【作者】幼彤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欢呼历史性转折——听《长征组歌》曲三《遵义会议放光辉》 [J], ;
2.血染湘江——听《长征组歌》曲二《突破封锁线》 [J], 幼彤;
3.分析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的艺术性——以第一首《告别》与第十首《大会师》对比分析为例 [J], 王丽伟;李鑫;刘胜男
4.青春无限——听长征组歌曲一《告别》 [J], 幼彤
5.告别生命的最后乐章——听布鲁克纳的《第九交响曲》 [J], 牟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词作者:萧 华 曲作者:晨 耕 生 茂 唐 诃 李遇秋
整个组歌由十首歌曲组成 1、《告别》 2、《突破封锁线》 3、《遵义会议放光辉》 4、《四渡赤水出奇兵》 5、《飞越大渡河》 6、《过雪山草地》 7、《到吴起镇》 8、《祝捷》 9、《报喜》 10、《大会师》
积累词语: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重兵,
压黔境。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亲人送水来解渴,战士双脚走天下, 调虎离山袭金沙,
军民鱼水一家人。四渡赤水出奇兵。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四渡赤水
老山界
赤水河
1、你能找出这首歌词的中心句吗?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四渡赤水出奇兵》重在讲指挥作战者超人的 政治、军事头脑,故题目用“出奇兵”,从这里也 可以看出是正确的指挥保证了四渡赤水的胜利. 飞渡 乌江、威逼______ 贵阳 、佯攻_____ 昆明 、 四渡赤水、______ 巧渡 金沙江等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 ______ 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赞 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 用兵真如神 的军事艺术。 扬了毛主席____________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精神 和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更 越 一个“____” 字,一个“ ____”字,再 不怕难 次 突出了红军“_______”的精神。 “革命理想高于天” (夸张)
(对偶)
◇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 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 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理解: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 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 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 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申时度势,正确 决策,一往无前。
二、《长征组歌》两首
创作背景
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 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 重唱、齐唱、 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 式,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 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 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 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 事件, 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 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 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 军队的伟大胜利。 军队的伟大胜利。
品一品 你认为歌曲中哪些词语用得比 较好?说说你的看法。 较好?说说你的看法。
《过雪山草地》中的“迎”字,把雪 过雪山草地》中的“ 山拟人化,写出红军的可亲可爱, 山拟人化,写出红军的可亲可爱,写 出红军不怕难的豪迈气概; 出红军不怕难的豪迈气概;把“草地 沼泽”说成“草毯泥毡” 沼泽”说成“草毯泥毡”突出红军 不怕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不怕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草地》
红 军 翻 越 的 大 雪 山
红军走过的水草地
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欣赏歌曲、 欣赏歌曲、研读诗歌
1.找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明确歌词主 找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 找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 题。 2.请根据你的理解把这两首歌词划分层次, 请根据你的理解把这两首歌词划分层次 请根据你的理解把这两首歌词划分层次, 并归纳层意。 并归纳层意。 3. 两首歌曲用词非常准确生动,请你找 两首歌曲用词非常准确生动, 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分析其作用或妙处。 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分析其作用或妙处。 4.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 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
《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草地》 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 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 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 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 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 产主义信念。 产主义信念。
长征组歌朗诵词
1、告别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2、突破封锁线路迢迢,秋风凉。
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3、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
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4、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5、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6、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7、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8、祝捷大雪飞,洗征尘。
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擒。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9、报喜手足情,同志心。
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
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长征组歌台词
长征组歌台词七十年来,长征已经成为革命教育的典范,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先进性本质。
告别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突破封锁线路迢迢,秋风凉。
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
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zhòng)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chóng)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dàng)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jì)。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祝捷大雪飞,洗征尘。
敌进犯,送礼品。
《长征组歌》歌词
《长征组歌》歌词1.告别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2.突破封锁线路迢迢,秋风凉。
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3.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
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呼,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主席,..革命磅礴向前进。
4.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低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5.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6.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7.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8. 祝捷大雪飞,洗征尘。
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9.报喜手足情,同志心。
飞捷报,传佳音。
2《长征组歌》两首
四渡赤水
前因: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准备北渡长江,在 川西北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29西渡赤水 云南扎西,遇重兵围堵, 放弃北渡。 2月18日东渡赤水 主力占桐梓、娄山关、遵义城, 遵义地区作战,击溃和歼灭两个师八个团,俘三千人。 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后遇敌南北夹击,再次西进。 3月16日西渡赤水 川南古蔺 3月21日东渡赤水 小部牵制,主力向南二渡乌江, 将几十万敌军甩在江北 后果:佯攻息烽,兵临贵阳,进军云南,威逼昆明, 巧渡金沙,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 了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胜利。
《四渡赤水》歌词中哪些地方表现毛 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中展现了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 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 几次重大战斗场面。表现了毛主席用兵 真如神。 这些场面有: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 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
一场战争的胜利,指挥者的指挥得当 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原因,从 这首歌词看,你能找出红军克敌制胜 的其他原因吗?
2、自读课文,你从这首歌词中感受到了什么?谈谈你感受最 深的一点。
【合作探究】
1、小组比赛朗诵课文,看谁读的有感情。歌词内容包 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说说你的理由, 并说说在歌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2、歌词艺术性强、用词准确生动,请你分别从敌人、 红军两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分析其作用或 妙处。 3、歌词中为什么用了两次“横断山,路难行”,是简 单的重复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四渡赤水》歌词中哪些地方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 5、一场战争的胜利,指挥者的指挥得当固然重要,但 也不是唯一的原因,从这首歌词看,你能找出红军克 敌制胜的其他原因吗?
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说说你的 理由,并说说在歌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
《长征组歌》
词作者:肖 华 曲作者:晨 耕 生 茂 唐 诃 李遇秋
整个组歌由十首歌曲组成 1、《告别》 2、《突破封锁线》 3、《遵义会议放光辉》 4、《四渡赤水出奇兵》 5、《飞越大渡河》 6、《过雪山草地》 7、《到吴起镇》 8、《祝捷》 9、《报喜》 10、《大会师》 组歌:由若干首内容情节或音乐材 料有关联的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
背景介绍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 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 “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 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 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 2月中下旬,二渡赤水; 3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 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四渡赤水
老山界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水,突 破天险,摆脱敌人
整首歌曲,想表达的一个中心是什么? 哪句歌词能够代表这个中心?
中心: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 《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 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 兵》、《飞越大渡河》、《过 雪山草地》、《到吴起镇》、 《祝捷》、《报喜》和《大会 师》10个部分。 这部组曲以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浓郁的民 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热情讴歌了中国工 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 精神,歌颂了红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颂 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几十年过去了,《长征组歌》已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其中的许多唱段家喻户晓,传唱至今。在这熟悉的旋律中,闪 动的是真正的激情和最美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告别: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突破封锁线: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线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
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
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报喜:手足情,同志心。
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
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大会师:红旗飘,军号响。
战马吼,歌声亮。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长征组歌
1.告别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2.突破封锁线路迢迢,秋风凉。
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3.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
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呼,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4.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低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5.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6.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7.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8. 祝捷大雪飞,洗征尘。
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9.报喜手足情,同志心。
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
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告别》《过雪山草地》(《长征组歌》选段)
思考1: 演唱形式?
男高音领唱 与混声合唱
思考2: 音乐是如
何与诗歌的语 调和意境相吻 合的?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思考:时隔40多年,艺术表现发生了哪些 变化,又融进了哪些新的元素?
(舞台、灯光、编舞等等)
历史是艺术的源泉,而艺术作品却不仅仅反映历 史、折射时代,更因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推动历 史的前进。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用时两年 (1934--1936年),长驱二万五千里, 纵横十四个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追堵, 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完成了从南 向北的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为开展 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 件。
江 西 瑞 金
张文源 《红军过草地》 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突破封锁线》
《告别》
过雪山草地
执着追求 激昂
雪皑皑,野茫茫, 渲染环境 高原寒,炊断粮。 轻、缓 红军都是钢铁汉, 坚定的 千锤百炼不怕难。 英雄气概 雪山低头迎远客, 拟人化 草毯泥毡扎营盘。 喜悦、豪迈 风雨侵衣骨更硬,
饥寒交迫
野菜充饥志越坚。 情感递进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讨论:诗中最打动你的一句 说说你的感想
肖华将军
1965年,长征胜利30周年。
《告别》 《突破封锁线》 《遵义会议放光芒》
长征组歌告别拼音全文
长征组歌告别拼音全文摘要:一、前言二、长征组歌的背景及创作意图三、长征组歌告别拼音的全文内容四、全文总结与感想正文:一、前言《长征组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郑律成根据毛泽东的诗词《长征》创作的歌曲。
该作品以宏大的音乐手法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既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又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
告别拼音全文版的《长征组歌》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征的历史,传承长征精神。
二、长征组歌的背景及创作意图《长征组歌》创作于1935 年,正值红军长征时期。
毛泽东的诗词《长征》真实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定信念。
作曲家郑律成深受诗词的感染,将其谱成歌曲,以音乐的形式将长征精神传承下来。
三、长征组歌告别拼音的全文内容告别拼音全文版的《长征组歌》共有十个乐章,分别为:1.《告别》(Bài Guì)2.《突破乌江》(Tū Chā Wū Jiāng)3.《遵义会议放光辉》(Zhǔi Yì Huì Yìng Fàng Guāng Huī)4.《四渡赤水》(Sì Dù Chì Shuǐ)5.《飞跃大渡河》(Fēi Yuè Dà Dù Hé)6.《过雪山草地》(Guò Xuě Shān Cǎo Dì)7.《到吴起镇》(Dào Wú Qǐ Zhèn)8.《会宁会师》(Huì Níng Huì Shī)9.《长征胜利》(Cháng Zēng ShèNG)10.《向陕北》(Xiàng Běi Huá)全文通过拼音的形式,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地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
四、全文总结与感想告别拼音全文版的《长征组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长征的历史和精神。
2《长征组歌》两首(修改版):
读歌词,说说红军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①严酷的自然环境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 ②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敌重兵,压黔境。
读歌词,说说红军赤水之战取得成功的原因?
①沿途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有群众基础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②红军战士的艰苦战斗,英勇无畏 战士双脚走天下 ③毛主席用兵如神 乌江天险重飞渡,……调虎离山袭金沙。
(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 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 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 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 再次 突出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1、《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答]: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2、为什么说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 怕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红军官兵同甘共苦,充满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理想,也点明了红军过雪山草地无往而不
——萧华
萧华(1916—1985)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 级将领。参加过土地革 命战争、长征、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 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 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 予上将军衔。萧华谱写 的《长征组歌》被评为 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 作品之一。
组歌是由内容上 有联系但又有相对独 立性的一些歌曲组成 的声乐套曲,组歌的 演唱形式有独唱、重 唱、对唱、齐唱、合 唱等。 本文选自《长征 组歌· 红军不怕远征 难》,1965年为纪念 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 而作,北京部队战友 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 京。
分析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的艺术性——以第一首《告别》与第十首《大会师》对比分析为例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分析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的艺术性——以第一首《告别》与第十首《大会师》对比分析为例王丽伟 李 鑫 刘胜男(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摘要】《长征组歌》是为纪念我国红军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
本文主要选取组歌中的第一首《告别》和第十首《大会师》进行分析,这两首曲子有诸多的相同之处,笔者将对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及差异性进行针对式地提取,选用对比的手法,从音乐美学、社会音乐学、风格学的角度去分析、探讨其艺术性,并阐释其对当下中国梦时期新长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长征;《长征组歌》;《告别》;《大会师》【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长征组歌》创作于1965年,由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依据肖华同志的《长征组诗》进行选词和编曲创作而成。
《长征组歌》共十首,每一首都融合了不同地区的民歌小调和气势恢宏的红歌曲风。
纵观全曲,首曲《告别》与尾曲《大会师》分别对应征途的开始和革命的胜利。
《大会师》给人的听觉感受是熟悉的,又与《告别》迥异;《大会师》对《告别》的意义不仅是形式的相通,更是红军对“告别”时的誓言进行到底的行动与证明。
一、音乐结构的艺术性《长征组歌》的每一首歌曲都包含朗诵和歌唱两个部分的内容。
《大会师》的朗诵内容在歌曲前和歌曲中都进行了编排,朗诵的二次呈现并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后者是为前者的补充和递进。
《告别》是在赣南采茶戏的调式基础上创作的,采用赣南采茶戏一板三眼(4/4拍)的正规节奏,“依字行腔”的典型曲调,使主题的发展既富有变化,又保持了风格的统一。
从整体来看,两首曲子的主调均为B大调。
《大会师》的引子与《告别》相比较丰富,是交响乐、朗诵、歌唱三位一体的综合形式。
《告别》的引子部分只有交响乐烘托气氛,奠定全曲的基调。
《告别》全曲主题鲜明,调性一致。
《大会师》在引子部分中的第20小节将降B大调转调至F大调,进行近关系调间的属功能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告别
肖华词
演唱:《长征组歌》合唱团
music
(男诵)红旗飘,
军号响;
子弟兵,
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
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急切上征途,
战略转移去远方。
(女诵)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
亲人何时返故乡。
(男诵)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
敌人终将被埋葬。
music
(合)红旗飘,
军号响;
子弟兵,
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
五次围剿敌猖狂;
王明路线滔天罪,
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旗飘,
军号响;
子弟兵,
别故乡。
红军急切上征途,
战略转移去远方。
红军急切上征途,
战略转移去远方。
music
(女声)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
亲人何时返故乡。
亲人何时返故乡。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
亲人何时返故乡。
亲人,亲人何时返故乡。
(合)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
敌人终将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