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作业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作业
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马克恩主义的基车观点,是吴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特殊规律的科学认识。
()3.马克恩主义在当今也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4.学习马克恩主义,不能停留在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上,还要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5.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
()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利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支独立的政治力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4、“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5.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则,犯了(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B.类似詭辩论的错误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6.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现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7、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A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错误B.难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C.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D.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10. 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A成本价格B生产价格C.利润D.利息11.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竟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 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1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 -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难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5.中国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的同- -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I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17.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8. 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难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难物主义19. 从认识论上说,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互相依存的关系D.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20.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A.真理变成现实B.谬论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1. 量变:2. 质变:3 .哲学基本问题: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主观能动性:简答题:(共2题,每题9分)1、什么是马克恩主义?2、述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吴系,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原理作业
作业一、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要求它的思想必须与时俱进,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60年前,所以他们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2、意识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
3、人们做事之前先有目的、计划,而后有行动,所以意识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的。
4、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5、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二、简答题:1、为什么我们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为什么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试用该原理分析建设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
3、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4、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三、论述题运用辩证否定原理,结合社会和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一、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不对。
马克思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但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之后又在中国实现。
而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发展。
2、意识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
正确,包含有不依赖于人的意思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形式为感觉知觉表象和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观形式3、人们做事之前先有目的、计划,而后有行动,所以意识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的。
错误,①具体科学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譬如,天体演化的理论证明了宇宙中的天体是统一的;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证明了无机物和有机物是统一的;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证明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是统一的。
马克思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一、单选题(共20题,100分)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
”从根本上来说,这两大阵营划分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世界的同一性B、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C、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D、对意识有无能动性的不同回答正确答案: B2、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这种观点是一种(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 A3、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
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
没有食料,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去。
”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 B4、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最终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的基础上,把哲学物质观提高到现代水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变革的突出表现是( )A、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人类实践活动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C、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D、实践是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环节正确答案: B5、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的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 A6、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已具备了相当发达的“大脑”。
维诺格勒在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里制作的机器人能独自行走和拿起一定的物品,能“看到”东西并分析看到的东西,能服从指令并用人类语言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理解”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1. ( 单选题 )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本题2.0分)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2. ( 单选题 ) 世界观是( )。
(本题2.0分)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3. ( 单选题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本题2.0分)A、时间具有一维性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C、时间具有有限性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4. ( 单选题 )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
(本题2.0分)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 ( 单选题 ) 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本题2.0分)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6. ( 单选题 ) 下列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说法是( )(本题2.0分)A、意识是主观自生的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7. ( 单选题 )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本题2.0分)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B、前者是能动反映论,后者是机械反映论C、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D、前者是唯理论,后者是经验论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8. ( 单选题 )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本题2.0分)A、兴趣爱好B、社会实践C、求知欲望D、好奇心理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9. ( 单选题 )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本题2.0分)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识、表象C、抽象、具体、再抽象D、分析、归纳、综合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10. ( 单选题 )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本题2.0分)A、绝对性B、相对性C、全面性D、片面性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11. ( 单选题 ) 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
马克思实践教学作业(3篇)
马克思主义认为,住房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实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现实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其应用于解决我国社会矛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3. 探索马克思理论在当代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作业内容
1.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阶级斗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3)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阶段。
2. 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4. 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引发社会矛盾。
5. 住房问题
我国住房问题突出,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普通百姓购房压力巨大。农村地区、中小城市住房条件相对较好,但人口流动导致城市住房需求增加,住房问题成为社会矛盾之一。
(3)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应用
(1)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许多国家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
(2)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国际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解决国际争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3)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推动人类文化繁荣。
四、作业实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14.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
15.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
A.消灭利益差别
D.唯一动力
18.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9. 金融寡头的统治( )。
A.经济上通过“参与制”
B.政治上通过”个人联合”
C.生产上通过“企业联合’
D.管理上通过“经理负责制”
10.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A.错误
B.正确
18.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
A.错误
B.正确
19.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A.错误
B.正确
20.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A.错误
B.正确
D.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6. 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 )。
马克思实践作业已完成带答案
马克思实践作业已完成带答案综合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D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B )A.预见性B.能动性C.对象性D.绝对性7.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C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8.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C )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B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0.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 )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11.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D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1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13.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B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依据劳动二重性原理,具体劳动( A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超额剩余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17.资本有机构成可以表示为( C )A.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B.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比率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18.在充分市场竞争条件下,某资本主义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20%,由此而形成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部分是( D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剩余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A.议会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20.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B )A.以生产工具形式存在的资本B.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D.以厂房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根本的特点是( A )A.生产过剩B.商品短缺C.长期萧条D.持续高涨22.超额利润是( C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3.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 B )A.货币资本使用权的价格B.剩余价值的特殊化形式C.借贷资本的报酬D.平均利润的特殊化形式24.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B )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监事会D.工会25.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 B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26.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C )A.“参与制”来实现B.资本控制来实现C.“个人联合”来实现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27.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C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28.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D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B.工人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1.第1题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A.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B.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激烈的政治斗争D.各种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武装斗争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2题哲学是()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3题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 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 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4.第4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5题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6题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B.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C.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D.认识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7.第7题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A.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B.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C.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8.第8题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9题社会存在是指()A.社会管理体制B.社会政治法律制度C.社会精神生活过程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0.第11题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觉-知觉-表象B.意识-物质-意识C.实践-认识-实践D.概念-判断-推理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1.第12题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大作业(一)【单选题】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正确答案:A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正确答案:C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正确答案:C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正确答案:B7.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正确答案:C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正确答案:B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正确答案:A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答案:D11.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正确答案:A12.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答案:D13.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培根、洛克英国B.圣西门法国、欧文英国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英国正确答案:C14.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1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答案:C16.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正确答案:A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1.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或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作业3
综合作业31. (单选题)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本题5.0分)A、同一性B、普遍性C、绝对性D、客观性标准答案:B2. (单选题)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本题5.0分)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标准答案:B3. (单选题) 概念、判断、推理是( )(本题5.0分)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标准答案:D4.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哪个( )(本题5.0分)A、形象性B、间接性C、全面性D、主观性标准答案:A5. (单选题)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本题5.0分)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C、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标准答案:A6. (单选题)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本题5.0分)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标准答案:D7. (单选题) 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 )(本题5.0分)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标准答案:A8.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本题5.0分)A、维护社会安定的机关B、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机关C、阶级统治的工具D、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标准答案:C9. (单选题)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本题5.0分)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标准答案:C10. (单选题)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 )(本题5.0分)A、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C、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D、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11. (单选题) 从本质上看,科学是( )(本题5.0分)A、知识的理论体系B、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C、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D、一切知识的总汇标准答案:B12. (单选题) 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 )(本题5.0分)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B、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C、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D、杰出人物既有功绩又有错误标准答案:C13.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 )(本题5.0分)A、必要准备B、外在表现C、一种特殊状态D、一种必然结果标准答案:C14. (单选题) 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 )(本题5.0分)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标准答案:A15.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本题5.0分)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16.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 )(本题5.0分)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实践与理论的关系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标准答案:D17. (单选题)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本题5.0分)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标准答案:C18.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本题5.0分)A、形象性B、间接性C、全面性D、客观性标准答案:A19. (单选题)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 )(本题5.0分)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决定社会进步的发展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标准答案:D20. (单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本题5.0分)A、阶级性B、继承性C、社会性D、主观性标准答案:B。
马克思作业实习题目(15道)
第一道:立统一规律,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二道: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第三道:实践的特征、基本形式是什么?
第四道 :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价值观?
第五道: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第六道: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第七道: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八题:什么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第九题: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什么?
第十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什么,主要有哪些表现?
第十一题: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世界发展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间,
第十二题: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有哪些?为什么说垄断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第十三题: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及空想社会主义贡献及其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是不能实现的空想理论?
第十四题: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第十五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1、运动答:运动是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
2、商品答: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矛盾答: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相互对立、排斥、反对,又相互联结、统一、贯通的趋势与属性。
4、资本答:资本就是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价值。
5、实践答: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探索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动的对象化活动。
6、物质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7、生产力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并影响自然、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8、剩余价值答:当劳动过程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的那个点,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这个过程,工人不仅生产出与劳动力价值相等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9、理性认识答: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概括的思维特点,主要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10、价值规律答:价值规律是整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11、社会存在答:社会存在是指维持一个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所有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
12、经济危机答:对剩余价值的盲目追求,使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和再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会日益突出,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13、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思想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
14、矛盾分析方法答: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15、辩证的否定观答:辩证的否定观强调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强调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21. ( 单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本题2.0分)A、实践性B、阶级性C、深刻性D、批判性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2. ( 单选题 )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本题2.0分)A、培根和洛克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C、斯密和李嘉图D、圣西门和傅里叶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3. ( 单选题 )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本题2.0分)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4. ( 单选题 ) 规律的两个特点是( )(本题2.0分)A、客观性和普遍性B、客观性和历史性C、普遍性和持久性D、普遍性和自觉性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5. ( 单选题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本题2.0分)A、要注重分析矛盾的同一性B、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斗争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6. ( 单选题 ) 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本题2.0分)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得分:27. ( 单选题 ) 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 )。
(本题2.0分)A、唯心主义先验论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C、唯物主义反映论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8. ( 单选题 ) 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 )。
(本题2.0分)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9. ( 单选题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
马克思作业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他的理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理论,我参加了一次马克思作业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越来越深入。
然而,对于许多青年学生来说,马克思理论的学习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理论,我们组织了一次马克思作业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实践内容1. 实践目的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了解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内容,提高他们对马克思理论的认识和兴趣;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我们组织了一次马克思理论讲座,邀请了一位马克思理论专家为我们讲解马克思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意义。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对马克思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
(2)分组讨论我们将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马克思理论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
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课题的相关问题。
(3)撰写作业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撰写了一份马克思作业。
作业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研究背景、马克思理论的相关原理、小组讨论成果、实践心得等。
(4)成果展示在完成作业后,我们组织了一次成果展示活动。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心得。
展示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提高了对马克思理论的认识。
3. 实践成果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对马克思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
以下是部分实践成果:(1)课题研究背景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理论的相关原理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深入学习了马克思理论的相关原理,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3)小组讨论成果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共同完成了课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6分(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世界的统一性在于()A、它的存在性B、它的物质性C、它的可知性D、它的矛盾性5、事物的规律是()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B、事物的普遍的联系C、现象之间的联系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6、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7、“扬弃”是()A、既克服又保留B、抛弃C、既保留又继承D、矛盾的调和8、事物的肯定方面是()A、该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B、破坏现存事物的方面C、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D、促进事物灭亡的方面9、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1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A、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D、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1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2、唯物辩证法主张,事物的质是( )A、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B、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D、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等规定性13、把金木水火土看成万物本原的观点可归为()A、辩证唯物主义B、物质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4、对()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作业环工01 李柯宇1508030111(一)原因和结果1原因和结果的联系答:(1)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引起的现象是结果.\x0d(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x0d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x0d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x0d第一,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x0d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x0d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x0d(3)意义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x0d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引起的现象是结果.\x0d(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x0d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x0d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x0d第一,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x0d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x0d 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x0d(3)意义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x0d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引起的现象是结果.\x0d(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x0d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x0d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x0d第一,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x0d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x0d 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x0d(3)意义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x0d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二)必然性和偶然性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的方面来反映事物间不同类型联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必然性是指现实中由本质因素决定的确定不移的联系和唯一可能的趋势;偶然性是指现实中由非本质的、互相交错的因素决定的以多种可能状态存在的联系。
客观世界的一切过程都是受因果关系制约的,在影响事物运动变化的诸因素中,有本质的原因和非本质原因的区别。
本质的、根本性的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过程有确定的、稳定的方向,决定着该事物在给定条件下只能以唯一的方式存在并以唯一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即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但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又有非本质的、次要的原因复杂交错的作用,因而使总体上确定不移的过程在具体环节上又表现出非确定的、不稳固的特点,即现象事件的偶然性。
特定的偶然性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以另外的方式出现。
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了对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的探讨。
唯物主义哲学家肯定客观必然性的存在,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如德谟克利特、B.斯宾诺莎、P.-H.D.霍尔巴赫却完全否定偶然性,认为世界上一切细小的现象都服从于直接的、绝对的必然性,偶然性只是反映人们无知的主观概念。
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如D.休谟、I.康德断言必然性是由感觉造成的或只是先验的范畴。
唯心主义哲学家G.W.F.黑格尔则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范畴看作是客观精神的产物,但他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些自然科学家既承认有必然现象也承认有偶然现象存在,但他们却认为一种过程或者只能是必然的,或者只能是偶然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绝对对立起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任何关系、任何过程都具有必然和偶然的双重属性。
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纯粹的必然性。
对于受动力学规律支配的单个客体的行为,可以由它的某一瞬间的状况准确地预言其相继状况,明显表现出必然性特征;同时,这类对象的运动还要受到许多次要的、附带的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总方向确定的过程呈现出种种不确定的偏离。
只承认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这就混淆了非本质因素的影响和本质因素的作用,把非本质因素等同于本质因素,陷入机械的决定论和宿命论。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在种种偶然性的过程中都包含着必然的东西,没有纯粹的偶然性。
受动力学规律支配的单个客体的行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偏离总的方向,偶然性是在必然性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不确定性。
对于非动力学规律支配的单个客体的行为,由于影响因素极为复杂或对象本身的特殊性,单个客体的运动状态是偶然的,但它们在总体上仍表现出统计的必然性。
单个客体的偶然性是总体必然性的特殊表现,对总体起作用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必然地影响着每一个个体。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是相对的。
从特定层次、特定关系上来看是由非本质的因素产生的偶然联系,从另一种层次、另一种关系上看可能是由本质因素所决定的必然联系。
反之亦然。
在一定条件下,非本质的因素由于自身的积累和条件的改变会转化为本质的因素,由这种因素所决定的不确定的、偶然的联系就转变为必然的联系;本质的因素也会因自身的演化和条件的改变不再有根本性的意义,由这种因素所决定的确定的、必然的联系就转变为偶然的东西。
正确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对于科学研究和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有重要的意义。
必然性是规律性的主要特征,只有认识必然性才能把握规律性。
在科学活动中不能抛开偶然性去追究必然性,也不能只停留于考察个别对象的偶然细节。
科学探索的任务是要透过大量的偶然性揭示其中的必然性,使认识运动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经验到理论的过渡。
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经常会碰到人们未曾料到的偶然机遇,认真分析机遇现象,可以从中取得新的知识。
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自觉利用,在革命实践中只有正确地认识必然性才会有行动上的自由。
偶然性能够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必然进程,要善于抓住有利的偶然事变,使它成为促进事物发展的契机。
对于可能出现的有害的偶然变故,要防患于未然,当它出现时要尽量限制其作用的范围。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二者是统一的,其表现是:第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和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4)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指导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重大意义。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1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含义现实性(或现实)是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事物和现象的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①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②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较为充分根据,在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和条件,因此在将来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③要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做事情应从最坏的可能着想,争取使事物向最好的可能方面发展.④要区分不同程度的可能性.对于可能性还要注重量上的区别,区分可能性程度的大小,努力增大有利的可能,减少和避免有害的可能.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不同.可能不是现实,现实不是可能,二者不能等同.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考研中会考到这个问题,考研政治中唯物辩证法关于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创造条件使有利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从而获得实践活动的成功.第一,可能性包含在现实性之中,因此,我们必须使理想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我们向往未来必须重视现在,树立理想必须面对现实.每一个当代青年都应该有理想,有了理想,生活便有了远大的目标,内心世界便是充实的,行动也就有了强大的动力.但理想要成为现实,就必须立足于现实,否则就只能是空想.要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从当前的实际出发,所谓‚眼往高山,脚踏实地‛就是这个意思.面对现实而不甘于现实,从现实出发去改造现实.第二,可能向现实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动性,才可以创造有益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第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也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四)内容和形式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
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
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
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叠态的影象。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
但形式又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
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它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反之,就起严重的阻碍作用。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又是相对的,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可以成为另一形式的内容。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要求观察问题时,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同时也不忽视形式和作用。
由于历史的发展,特定社会的需求,在内容发展了的同时,必须有新的形式与之相适应,所以,要打破旧的形式,创立新形式。
而这新形式又必须在旧形式上的继承和扬弃,使之能为新内容而服务。
3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首先,内容决定形式。
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必须首先注意事物的内容。
其次,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
我们不能忽视形式,选择、利用和创造适当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把充实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结合起来。
(五)现象与本质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