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

合集下载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ppt课件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ppt课件

Vse
d0
(b) 折算土层
式中 Vsi——第i层土的剪切波速,m/s di ——第i层土的厚度,m d0 —— 场地土计算厚度,取地面下20m,但不 深于场地覆盖层厚度,m n —— 土层数目
3.对丁类建筑及不超过10层且高度不超过30m的丙类 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 状,先估计各土层剪切波速,再计算等效剪切波速。
坚硬土 中硬土 软弱土 液化土
山丘 山嘴
滑坡
地裂 泥石流
不利的场地条件
水边地的地下水位 较高,土质也较松 软,容易在地震时 产生土壤滑动或地 层液化。
山坡地在地震时会 产生土壤滑动。冲 积地的土质松软, 地震时容易塌陷, 如果此处有地下水 层,还容易发生液 化。
用另外的土石來填 补地基,常有土壤 密实度不足情形, 导致建筑物在地震 时产生倾斜、沉陷。
9.5
9.5

190
37.8
28.3
淤泥质粘土
130
dov=63m
43.6
5.8

240
60.1
16.5
淤泥质粘土
200
(2)地面下20m以上场地土等效剪
63 69.5
2.9 6.5
细砂 砾混粗砂
310 520
切波速
vsed0/t
nd0di
20
15.92 m/s
9.5/190 1.05/130
v i1 si
不利的场地条件
临近悬崖,容易滑落。
谷地或低地,这里的建筑物容易 在地震发生时,受土石崩塌破坏。
不利的场地条件
断裂带是地质上的薄弱环节,浅 源地震多与断裂活动有关。
第二节 场 地
一、场地概念

抗震第二章习题及解析

抗震第二章习题及解析

1.建筑场地对建筑物震害的影响 软弱地基上,自振周期长的柔性结构容易遭到破坏,刚性 结构相应表现较好; 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表现不一。 如75年宁海、76年唐山地震。 深厚覆盖土层上建筑物的震害较重,而浅层土上建筑物的 震害则相对要轻些。
§2.1 建筑场地
1、场地土的划分
稍密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 f ak 200kP a 的粘性土和粉土, f ak 130kP a 的 填土,可塑黄土 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 土和粉土, f ak 130kP a 的填土,流塑黄土
500 v s 250
250 v s 140
按照表层土的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两个因素,将建筑场地分为Ⅰ~ Ⅳ四种类别,见表2.2所示:
等效剪切波速 (m/s)

Ⅰ 0 Ⅱ



Ⅲ Ⅳ
vse 500
500 vse 250
250 vse 140
140 vse
5m 3m 3m
5m
3~50 3~15
50
二. 液化判别与危害程度估计
1、液化判别和处理的一般原则:
1)对存在饱和砂土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 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对6度区一般情况 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敏感的乙类 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7-9度时, 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判 别和处理!
2)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 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 施。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场地:建筑物的所在地,其在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

场地地基基础抗震

场地地基基础抗震

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2.1概述场地:工程群体的所在地,其在平面上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区域范围。

地震作用下,场地下的土层,双重作用。

地震波传播介质,将地震动传给结构物;结构物的地基,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

建筑物的震害按照破坏性质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震害是由上部结构振动破坏引起的;一类建筑物的震害是由地基失效引起的.地面振动可使地基土丧失稳定,发生砂土液化或软土震地面振动可使地基土丧失稳定发生砂土液化或软土震陷,引起结构倾斜倒塌。

历史震害资料表明,建筑物震害还与场地的地质条件有关。

2.2.1局部地形的影响震害表明:局部孤突地形对地震有放大作用,震害加重。

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位于渭河河谷的姚庄烈度为7度2.2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位于渭河河谷的姚庄烈度为7度,相距2km的牛家庄,坐落在100m的黄土山嘴上,烈度9度。

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中,高差58m的两个测点,地面加速度相差1.84倍。

1994年云南昭通地震,芦家湾山梁长150m,顶部宽15m。

一端高60m,一端高50m,中烈度为8度间呈鞍较高端部的最大加速度0.632g, (9度)鞍部为0.257g (7度),较低端部为0.431g (8度)。

烈度为9度烈度为7度高突地形地震反应的总体趋势:1.高突地形距离基准面的高度愈大,高处的反应愈大;2.离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大,反应相对减小;3在同样地形条件下土质结构的反应比岩质结构大;3.在同样地形条件下,土质结构的反应比岩质结构大;4.高突地形顶面愈开阔,远离边缘的中心部位的反应明显减小;5.边坡愈陡,其顶部的放大效应相应加大。

对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产生的放大作用(增大系数)。

局部突出地形顶部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6.11<+=ξαλλ---局部突出地形顶部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α---局部突出地形地震动参数的增大幅度,见表2.1ξ---附加调整系数H1L L 0.30.61.0ξ5.2/1<H L 5/5.21<≤H L5/1≥H L 2.2.2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断裂分为发震断裂和非发震断裂:(1)发震断裂:具有潜在地震活动的断裂,多与地震活动有关,地震时,发震断层可能出现很大的错动,建筑物严重破坏。

建筑抗震设计-第2章-场地、地基与基础

建筑抗震设计-第2章-场地、地基与基础

中硬 土
中软
500≥ vs >250 250≥ vs >140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 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
稍密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 fak

≤200的粘性土和粉土, fak ≥130的填土 ,可塑黄土
软弱 vs ≤140
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
1、液化判别和处理的一般原则:

筑 抗 震 设
1)对存在饱和砂土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 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对6度区一般情况 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敏感的乙类 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

2)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
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du=5.5m
db=2m
其下为砂土,地下水位深度
dw=6m
为dw=6m.基础埋深db=2m,该
场地为8度区。确定是否考

虑液化影响。
筑 解:按土层液化判别图确定
抗 震
du=5.5m

dw=6m
du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须进一步判别区

3
需要考虑液化影响。

会加重。
震 • 在软弱地基上,建筑物的破坏有时是结构破坏所造成

,有时是由于沙土液化、软土震陷和地基不均匀沉降

等造成的地基失效所致。
• 就地面建筑物总的破坏现象来说,在软弱地基上的比 坚硬地基上的要严重。
• 场地土的刚性一般用土的剪切波速表示。

2.场地与地基

2.场地与地基
• 注:剪切波速均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不计,火山 岩硬夹层不计厚度。
• 土层越厚,震害越严重
等效剪切波速
• 当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明显不同时(分层), 可采用等效剪切波速
• 等效剪切波速以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 各层土中的传播的时间不变的原则,来定 义的土层平均剪切波速:

t d i / vsi vse d 0 / t
液化指数
• 对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探明各液化土层的深度和厚度, 按下式计算每个钻孔的液化指数:
n-在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
Ni、Ncri-分别为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 值时应取临界值的数值;
di-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可采用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上、下两标 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上界不高于地下水位深度,下界不深于液化 深度; Wi-i土层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单位为m-1 )。当该层中点深 度不大于5m时应采用10,等于20m时应采用零值,5~20m 时应按线性内 插法取值。
• 当饱和土标准贯人锤击数(未经杆长修 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 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 • 当有成熟经验时,尚可采用其他判别方 法。
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
标准贯入试验的实质是对土的密实度作出评价,由此间接地评 判土层液化的可能性。
N cr N 0 ln 0.6d s 1.5 0.1d w 3 / c
• 地下水位深度:地下水位越深,越不易液化
• 地震烈度和持时:烈度越高,持时越长,越容易 液化
2.地基土的液化判别
• 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液化判别和 地基处理,6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 和处理,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 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7~9度时乙类建筑可 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 • 二阶段判别法: • 初步判别法:根据土层的地质年代、土的组成、 覆盖层厚度和地下水位的深度等定性判别不液 化土. • 第二步判别,采用标准贯入度法。若标贯击数 小于临界击数,需进一步确定液化指数,选择 抗液化措施。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第2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第2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1
2.1 场 地
2.1.1 建筑场地的选用 场地是指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或平面 面积不小于0.5km2,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的工程群体 所在地。场地震害主要为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 石流、断层、地表错位以及砂土液化和震陷等。 表2.1按场地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情况进 行了分类。
第2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本章要点 本章系统地介绍场地、地基和基础。场 地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按土层等效 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建筑场地划分为四类。讨 论了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液化土的判别及抗震 措施、桩基础的抗震验算。此外,介绍了地震动的特性 和地震动主动土压力等问题。
2
3
4
2.1.2 建筑场地的类别 场地土是指场地范围内的地基土。震害调查和对场 地土输入地震波的动态分析表明,影响地表震动的主要 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场地土的刚度,其二是场地覆盖土 层厚度。震害调查表明,土质愈软,覆盖土层愈厚,建 筑物震害愈重。 土的软硬一般用土的剪切波速vs表示。因此,《规 范》采用了以平均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为评定指标来 划分场地类别的双参数分类法。
25
2.3.1 可不进行验算的范围 我国多次强烈地震的震害表明,在遭受破坏的建筑 中,因地基失效导致的破坏较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 破坏为少。而遭受破坏的地基主要由饱和松砂、软弱粘 性土和成因岩性状态严重不均匀的土层组成。大量的一 般天然地基都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因此,《规范》规 定,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 算: ①砌体房屋; ②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一 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和8层、高度25m以下的一 般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抗震验算的建筑。 以上规定中,软弱粘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 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80、100和120kPa的土 层。

抗震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抗震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9.5/1701.05/130
v i1 si
抗震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
例: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 土层资料如表所示,试确定 该建筑场地的类别。
解:
(1)确定地面下20m表层 土的场地土类型
层底深度(m) 土层厚度(m) 土的名称
9.5
9.5

37.8
28.3
淤泥质粘土
43.6
5.8
比较而言,软弱场地上的建筑物震害一般重 于坚硬场地。
抗震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
场地的地震效应 地震波
场地 (放大器,滤波器)
软弱地基 坚硬地基
以长周期为主。 以短周期为主。
当建筑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周期相近时,振动会放大,
使破坏更大,相反则小。 共振效应
抗震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1 场地
场地: 是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 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 km2的平面面积。
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很大。
地段类别 有利地段 不利地段
危险地段
地质、地形、地貌
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 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 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破裂带、暗 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等
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
场地土类型的划分
抗震规范将建筑场地划分成四个类别:坚硬、中 硬、中软及软弱。考虑因素为:场地土的坚硬程度 和土层的组成。
土层的坚硬程度可用剪切波的传播速度来确定( 根据波在坚硬物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软弱物体中的 传播速度)。

抗震结构设计 场地地基基础

抗震结构设计 场地地基基础

例: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 土层资料如表所示,试确定 该建筑场地的类别。
解:
(1)确定地面下20m表层土 的场地土类型
vse d0 / t
d0 n di
v i1 si
20
9.5 /170 10.5 /130
146.3577m/s
层底深度(m) 土层厚度(m) 土的名称
9.5
9.5

37.8
28.3
场地的卓越周期:指的是引起建筑场地振动最显著的某条或 某类地震波的一个谐波分量的周期,该周期与场地覆土厚度 及土的剪切波速有关。对同一个场地而言,不同类型的地震 波会得出不同的卓越周期。
场地的特征周期:是指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 反应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型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所 对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 几点说明:
一般地段 不属于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不利地段 危险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 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 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破裂带、暗 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等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 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由多层土组成的厚度很大的沉积层,当深部传来的剪切波通 过它向地面传播时就会发生多次反射,由于波的叠加而增强,使 长周期的波尤为卓越。巨厚冲积层上低加速度的远震,可以使自 振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物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共振。
卓越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即当地震波的振动周期与地表 岩土体的自振周期相同时,由于共振作用而使地表振动加强。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4.1.5条)
vse d0 / t
n
t di / vsi i 1

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

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
vs 4
d0
式中: Vse d0
d4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
两者的较小值
t
——剪切波在地表与计算深度之间传播的时
间(s)
di
《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设计》 ——土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厚度(m)
——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剪切波速(m/s)
1.1
1.0
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的砂、填土,新近堆积黄土及流塑黄土
《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设计》
三、 天然地基抗震验算
p
步骤:
M
1.根据静力设计的要求确定基础尺寸
对地基进行强度和沉降量的核算
2.地基抗震强度验算 :
平均压应力分布
p
实际压应力分布
M
(荷载组合;基础底面的压力取为直线分布 )
基础底面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 p f aE 合的平均压力值 基础边缘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 pmax 1.2 f aE 合的最大压力值
土层剪切 速范围(m/s)
vs 500
500 vs 250
250 vs 140
fak 200 的粘性土和粉土, f 130 的填土 ak
ak
稍密的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可塑黄土,
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 的填土,流塑黄土 f 130
140 vs
f ak ---由荷载试验等方法得到的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
《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设计》
三、场地覆盖层厚度
※场地覆盖层厚度定义:
指从地表到地下基岩面的距离。
当下部土层的剪切波速达到上 部土层剪切波速的2.5倍,且 下部土层没有剪切波速小于 400m/s的岩土层时,该下部土 层就可以近似看作基岩

建筑结构抗震第2章

建筑结构抗震第2章

土层剪切波 速范围(m/s) 速范围
vs > 500 500 ≥ vs > 250
稍密的的砾, 除松散外的细, 稍密的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 可 中砂 除松散外的细 粉砂,可 250 ≥ vs > 140 塑黄土, 的粘性土和粉土, 塑黄土f ak ≤ 200 的粘性土和粉土 ak > 130 的填 f 土 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 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 140 ≥ vs 和粉土, 的填土, 和粉土, f ak ≤ 130 的填土,流塑黄土
n ---土层总数 hi ----i层厚度 ---土层总数
vsi ----i层剪切波速
2. 场地的地震效应 场地土对于从基岩传来的地震波具有防大 滤波作用 防大和 作用. 场地土对于从基岩传来的地震波具有防大和滤波作用. 坚硬土层上的刚性建筑,软弱土上的柔性建筑破坏严重. 坚硬土层上的刚性建筑,软弱土上的柔性建筑破坏严重.
危险地段
水边地的地下 水位较高, 水位较高,土质也 较松软, 较松软,容易在地 震时产生土壤滑动 或地层液化. 或地层液化.
山坡地在地震 时会产生土壤滑动 冲积地的土质 松软, 松软,地震时容易 塌陷, 塌陷,如果此处有 地下水层, 地下水层,还容易 发生液化. 发生液化.
用另外的土石 来填补地基, 来填补地基,常有 土壤密实度不足情 形,导致建筑物在 地震时产生倾斜, 地震时产生倾斜, 沉陷. 沉陷.
> 80
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 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 500m/s的土层顶面 1.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 2. 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 当地面5 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 的下卧土层,且下卧土层的剪切波速不小于400m/s时 400m/s 的下卧土层,且下卧土层的剪切波速不小于400m/s时, 可按地面至该下卧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可按地面至该下卧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500m/s的孤石 3. 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4. 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 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 土层中扣除. 土层中扣除.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1~3章)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1~3章)

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D.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
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9.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 7 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8 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7 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 8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7 度采用 D.地震作用按 7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8 度采用
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不同 D. 震级表达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烈度表达地震释
放的能量大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 地震烈度和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 A. 地震的震级 B. 地震的持续时间 C. 震中距 D. 地震的类型Fra bibliotek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1.1 地震的基本知识
1. 建筑抗震设计中所提到的地震主要指( ) A. 构造地震 B. 火山地震 C. 陷落地震 D. 诱发地震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 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震波只有纵波和横波两种 B. 纵波相对于横波来说,周期较短,振幅较小 C. 横波的传播
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D.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

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答案

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第二章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请双面打印)一、选择题1、选择建筑物场地时,首先应知道该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对建筑抗震是否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坚硬土、液化土和地震时可能滑坡的地段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B.坚硬土、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和液化土分布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C.密实的中硬土、软弱土和半填半挖地基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D.坚硬土、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的部位和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部位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2、划分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因素有:I.地质 II.地形 III.地貌 IV.场地覆盖层厚度V.建筑物的重要性 VI.基础类型,其中正确的是:[ ]A.I、II、IIIB.IV、V、VIC.I、IV、VD.II、V、VI3、下列何种措施不能减轻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 ]A.选择合适的基础埋深;B.调整基础底面积;C.加强基础强度;D.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

二、填空题1、我国将建筑场地划分为个类别,各类别根据和。

2、场地土的类型按土层剪切波速大小划分为、、、。

3、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可以分为初步判别和_ 判别两大步骤。

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大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别为_ _。

三、名词解释沙土液化: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四、简答题1、建筑地段划分成几类;选址原则是什么?2、建筑场地的类别是如何划分的,共分几类?五、计算题1、已知某建筑场地的地质钻探资料如表2.1所示,要求:试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

场地的地质钻探资料表2.1层底深度(m) 土层厚度(m) 土层名称土层剪切波速(m/s)9.5 9.5 砂17037.8 28.3 淤泥质粘土13548.6 10.8 砂24060.1 11.5 淤泥质粉质粘土20068.0 7.9 细砂33086.5 18.5 砾石夹砂5502、已知某建筑场地的地质钻探资料如表2.1所示,要求:试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场地、地基和基础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场地、地基和基础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场地、 地基和基础
• 抗震设计概述 • 场地选择与抗震设计 • 地基与抗震设计 • 基础与抗震设计 • 案例分析
01
抗震设计概述
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01
02
03
建筑物损坏
地震产生的震动会导致建 筑物结构破坏,如开裂、 倒塌等。
设备损坏
地震会导致建筑内的设 备、管道等设施损坏,影 响建筑物使用功能。
基础局部稳定性评价
分析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局部稳定性,防止基础开裂、屈曲等现 象。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总结词
考虑多种因素,综合抗震措施
详细描述
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结构特点,在抗震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震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 建筑材料等。设计时需要采取综合抗震措施,包括加强结构整体性、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提高结构延性等,以确 保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 具有施工简便、造价低
廉的特点。
条形基础
适用于荷载较大的高层 建筑,能够提供较大的
承载能力。
筏形基础
适用于软弱地基或地下 室结构,能够提供较大
的整体刚度。
桩基基础
适用于高层或大跨度结 构,能够提供较高的竖 向承载力和水平抗震能
力。
基础抗震承载力分析
静力分析法
基于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地震作用下的基础内力 和变形。
局和保护也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
THANKS
感谢观看
构破坏。
02
场地选择与抗震设计
场地分类与选择
场地分类
根据地震活动性、地质条件和地 形地貌等因素,将场地划分为有 利、一般和不利三类。
场地选择原则

场地、地基和基础(简化版)资料

场地、地基和基础(简化版)资料

2. 液化危害
液化即由固体转变成液体(从应力状态出发,液化的 条件是土的法向有效应力为零,土不具有任何抵抗剪切 的能力),是一种地基失效形式。土体液化主要在饱和 松散粉细沙土或粉土中发生。饱和砂土和粉土在静荷载 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但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液化时, 轻微时使地基土强度降低,严重时则完全失效,其强度 完全丧失,建筑物如同处于液体之上。
剪切波速
土层厚度
v do / t; se
n
t (di / vsi) i 1
剪切波穿过 土层的时间
B、近似划分法: 对于丁类建筑及丙类中不超过10层、 高度不超过24m的多层建筑的场地土,没有土层剪切波 速资料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近似划分。按下表场地 土类型和剪切波速范围,结合当地经验估算各土层的剪 切波速。
土或粉土液化的标准贯入实验判别公式: (满足该式为 液化)
N N
63.5
cr
N N d d
[1 0.1( 3) 0.1( 2)] 3
cr
0
s
w
c
N 0[0.9
0.1(d s
d
)]
w
3
c
N63.5 — 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未经杆长修正) N0 — 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
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o
地基抗震承载力:faE=a•fa a —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1.0 根据岩土的性质不同, a 在1-1.5之间
fa — 深度宽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注:软弱土的抗震承载能力不予提高。 三、天然地基抗震验算 地基平均压力设计值 P≤ faE 地基最大压力设计值 Pmax ≤ 1.2 faE 零应力区不大于底面积的15%。
这种确定在技术上现在较为困难, 因为该厚度可能大至几百米深。

建筑抗震课件(第二章场地、地基与基础)优选全文

建筑抗震课件(第二章场地、地基与基础)优选全文
筑 建筑物有增长周期、改变振型和增大阻尼的作用。在软弱地 抗 基上,柔性结构最容易破坏,刚性结构则较好;坚硬地基上,
柔性结构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总的来说,
震 软弱地基更为不利。
2.1 场地

一般认为,对抗震有利的地段是指地震时地面无残余

地、 变形的坚硬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范围或地区;而
筑 震验算时应尽量考虑结构、基础和地基的相互作用影响,
抗 使之能反映地基基础在不同阶段上的工作状态。

2.2地基基础抗震验算

场 (2)可不进行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看,得到下面结论:

基 ①只有少数房屋是由地基的原因而导致上部结构的破坏
与 ②导致上部结构破坏的地基大多是液化地基、易产生震陷的
1、定义: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
与 和砂土和粉土的土颗粒结构受到地
基 础
震作用时将趋于密实,使孔隙水压
力急剧上升,而在地震作用的短暂
建 时间内,但因孔隙水来不及排出, 使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形成如液
筑 体一样。这时,土体完全失去抗剪 液化的宏观标志是 抗 强度而显示出近于液体的特性。这 在地表出现喷砂冒水 震 种现象称为液化。
《抗震规范》规定,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
地、 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地 基
1 、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与 基 础
2、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 筑:
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2)砌体房屋;
建 3)不3.超1.2过抗8层震且设高防度烈在度2为4m6度以时下,的除一本般规民范用有框具架体和规框定架外-抗,震 筑 墙房对屋乙;、丙、丁类的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2019年整理】抗震设计第二章 (2)

【2019年整理】抗震设计第二章 (2)
(一)初步判别法 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 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1. 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7、 8 度时可判为不液化。 2. 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 0.005mm 的颗粒)含量百 分率,7 度、8 度和 9 度分别不小于 10、13 和 16 时,可 判为不液化土。
4d ov T vs1 2
(2-19)
场地土的卓越周期随dov的增大而加大,随vs1的增大而减小。 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等或接近时,建筑 物的震害都有加重的趋势。在抗震设计时,应使建筑物的自振 周期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
第2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
二、强震时的地面运动 地震工程的基本数据-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时程曲 线)。 强震地面运动的物理量-加速度峰值、持续时间、主要周期。
7
6 6 5
8
7 7 6
9
9 9 7
第2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
4. 土的密实度:越大越不易发生液化; 5. 土层埋深:越大越不易发生液化; 6. 地震烈度和震级:烈度大、时间长易发生液化。 三、液化土的判别
对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抗震设防烈度6 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其他情况要判别。
3. 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可综合采用下列各项 措施: (1) 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 (2) 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第2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
(3) 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 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 (4) 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 合理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 (5) 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 4. 液化等级为中等液化和严重液化的故河道、现代河滨、 海滨,当有液化侧向扩展或流滑可能时,在距常时水线约 100m 以内不宜修建永久性建筑,否则应进行抗滑动验算、 采取防土体滑动措施或结构抗裂措施。

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

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

地基处理方法
压实法
通过压实土壤,提高其密实度, 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换土法
将软弱土层去除,换填为强度较 高的材料,如砂石、碎石等。
桩基法
通过设置桩基,将建筑物荷载传 递到深层土壤或岩石中,提高地
基的承载能力。
地基抗震加固技术
增设增设抗震墙,提高建筑 物的抗侧向刚度,减小地震作用下的 变形。
场地分类、地基处理、基础设计等方面 究和解决,如地震动特性、土-结构相
的研究。
互作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场地评估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地震动特性、 土-结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以 提高对地震作用下的场地、地基和基 础行为的认知和理解。
在基础设计方面,应探索更为高效、 可靠和环保的基础设计方法和技术, 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维护社会稳定
良好的场地、地基和基础 抗震工作可以减少地震对 社会的影响,维护社会稳 定。
02 场地选择与抗震
场地分类与抗震性能
场地分类
根据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震活动等特征,将场地分为有 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等类别。不同类别的场地抗震性能不 同,危险场地抗震性能最差,容易发生地震灾害。
场地抗震性能
05 工程实例分析
场地抗震实例分析
场地地质勘查
在地震多发区进行场地地质勘查,了解场地地质构造、岩土性质 和地下水位等情况,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场地分类与评价
根据场地地质勘查结果,对场地进行分类和评价,确定场地的抗震 设防等级和设计地震动参数。
场地抗震措施
根据场地分类与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加强地基、加 固结构、设置隔震沟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地基抗震实例分析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原理
48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一.按地震成因分类 二.按震源深浅分类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 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 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 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 很大影响等特点。
太少 气象方面
板块活动
重力作用
地震、海啸、火山爆发
泥石流、雪崩
与动物、微生物有关 蝗虫、白蚁等 虫害 疾病︰如伤寒、“非典”、 瘟疫 与植物有关 病害︰如小麦的铁锈病 野草蔓延、赤潮
唐山市 开滦煤矿救 护楼,为砖 混结构人字 木屋架的三 层楼房,墙 倒顶塌。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原理
20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唐山市河北省煤矿设计院,砖混结构的楼房 局部倒塌。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原理
21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唐山地区 交通局,砖混 结构的三层办 公楼遭到破坏。 (此处为唐山 地震重点保护 遗迹之一。)
10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柱子内埋设管线(水、 排水、电、煤气、电话)等, 虽然节省了空间,但大大降 低了柱子的有效承重截面积, 造成破坏。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原理
11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原理
12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原理
13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原理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原理
37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喜马拉雅—— 地中海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原理
38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2.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 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 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 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 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 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20世纪全球两次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均发生于我国。 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8.5级)死亡23.4万人。 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7.8级)死亡24.2万人。

第二章 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第二章 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3)建筑性能要求
“小震不坏”,要求建筑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满 足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要求和建筑弹性变形不超过 规定的弹性变形限值。 “基本地震可修”,要求建筑结构具有相当的延性 能力(变形能力),不发生不可修复的脆性破坏, 用结构延性设计来解决。 “大震不倒”,要求建筑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其 弹塑性变形不超过规定的弹塑性变形限值。
2.1.2 地震的类型与成因
1.地震类型
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和 崩塌而造成的地震叫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 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叫构造 地震
2.1.2 地震的类型与成因
2.构造地震的成因
2.1.1地球的构造
地球
地壳:平均厚度30km 地幔:厚度2900km 地核:半径3500km
(1)地壳:地壳由各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世界上绝
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这一薄薄的地壳内。
2.1.1地球的构造
(2)地幔:地幔主要由质地坚硬的橄榄岩组成,这种
物质具有粘弹性;地幔内部物质在热状态下和不均 衡压力作用下缓慢地运动着。这可能是地壳运动的 根源。到目前为止,所观测到的最深的地震发生在 地下700km左右处,可见地震仅发生在地球的地壳 和地幔上部。 (3)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分为外核(厚 2100km)和内核,其主要构成物质是镍和铁。据 推测,外核可能处于液态,而内核可能是固态。

2.2.1 抗震设计总则
(4)两阶段设计步骤
第一阶段,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 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和结构弹性变形验算,对各 类结构按规范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第二阶段,对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 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一、选择题1、选择建筑物场地时,首先应知道该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对建筑抗震是否有利、不利和危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坚硬土、液化土和地震时可能滑坡的地段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B.坚硬土、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和液化土分布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C.密实的中硬土、软弱土和半填半挖地基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D.坚硬土、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的部位和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部位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2、划分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因素有:I.地质 II.地形 III.地貌 IV.场地覆盖层厚度V.建筑物的重要性 VI.基础类型,其中正确的是:[A]A.I、II、IIIB.IV、V、VIC.I、IV、VD.II、V、VI3、下列何种措施不能减轻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C]A.选择合适的基础埋深;B.调整基础底面积;C.加强基础强度;D.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

二、填空题1、我国将建筑场地划分为四个类别,各类别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确定。

2、场地土的类型按土层剪切波速大小划分为坚硬土或岩石、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

3、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可以分为初步判别和_标准贯入试验判别两大步骤。

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大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别为_不液化_。

4、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 。

三、名词解释活断层:地质历史上形成的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且将来有可能再度活动的断裂。

发震断层:具有潜在地震活动的断层,不属场地烈度问题所考虑的范围。

沙土液化: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的松砂和粉上在地震作用下,上颗粒之间有变密的趋势。

但因孔隙水来不及排出,使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形成如液体一样,这种现象就称为上的液化。

影响土的液化的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和组成;土层的相对密度;土层的埋深和地下水位的深度;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等。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钻孔至试验土层上15cm处,用63.5公斤穿心锤,落距为76cm,打击土层,打入30cm所用的锤击数记作N63.5,称为标贯击数。

用N63.5与规范规定的临界值Ncr比较来确定是否会液化。

四、简答题1、建筑地段划分成几类;选址原则是什么?答:根据对各种因素的综合情况及影响程度不同,场地地段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选址原则:尽量选择对结构抗震有利的地段;尽可能避开对结构抗震不利的地段;除非特殊需要,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上建造工程结构。

2、建筑场地的类别是如何划分的,共分几类?答:建筑场地的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3、简述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原则。

哪些情况下可不进行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答: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原则是由规范规定只要求对地基抗震承载力进行验算,至于地基变形条件,则通过对上部结构或地基基础采取一定抗震措施来弥补。

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 (1)砌体房屋。

(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2)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3)基础荷载与2)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3)抗震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4、如何判别场地是否会发生沙土液化?答:1)初判:以地质年代、粘粒含量、地下水位及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等作为判断条件。

(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以前时,7、8度可判为不液化;(2)当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 的颗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3)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 化影响。

2) 细判:当饱和可液化土的标贯击数N63.5的值小于Ncr 值时,判为液化,否则判为不液化。

五、计算题102u b d d d >+-03w b d d d >+-01.52 4.5u w b d d d d +>+-答案:(1)确定地面下20m 范围内土的类型剪切波从地表到20m 深度范围的传播时间:等效剪切波速:因等效剪切波速250m/s>se ν>140m/s , 故表层土属于中软土。

(2)确定覆盖层厚度由表2-1可知68m 以下的土层为砾石夹砂,土层剪切波速大于500m//s ,覆盖层厚度应定为68m 。

(3)确定建筑场地的类别根据表层土的等效剪切波速250m/s>se ν>140m/s 和覆盖层厚度大于50m 两个条件,查规范,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属Ⅲ类。

2答案:(1)第三层泥岩的波速为395m/s 大于相邻上层波速135m/s 的2.5倍(337.5m/s )而泥岩又处于 地下5m 以下,且泥岩下卧层波速均大于400m/s ,因此按确定覆盖层厚度要求的第二款,该例 覆盖层厚度应为8.5m 。

确定地面下8.5m 范围内土的类型 剪切波从地表到8.5m 深度范围的传播时间:等效剪切波速: 因等效剪切波速250m/s>se ν>140m/s , 故表层土属于中软土。

(3)确定建筑场地的类别根据表层土的等效剪切波速250m/s>se ν>140m/s 和覆盖层厚度8.5m 两个条件,查规范,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属II 类。

3、某建筑物的室内柱基础,如图2.1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其内力标准组合值在室内地坪(000.0±)处为:kN V m kN M kN F 90,600,820=⋅==基底尺寸b X L =3.0 X 3.2m ,基础埋深d =2.2m ,G 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 平均重度γ=20kN /m 3;建筑场地均是红粘土,其重度0γ=18kN /m 3。

含水比w a >0.8,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160=。

要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地基规范》)复核地基抗震承载力。

sv d t si i ni 134.0135/5.10170/5.9/1=+==∑=s m t d v se /3.149134.0/20/0===s v d t si i ni 0624.0135/8160/5.0/1=+==∑=s m t d v se /2.1360624.0/5.8/0===答案:(1)基础底面的压力值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标准值G :G=3.2mX3.0mX2.2mX20kN/m 3=422.4kN F+ G=820+422. 4=1242.4kN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矩值M :M=600kN ·m 十90kNX2.2m=798kN ·m偏心距e=M/N=798/1242.4=0.643m ,a=0.5b —e=0.5X3.0—0.643=0.857m>b/6=3.0/6=0.5m P k =(F+G)/A=1242.4/9.6=129.4kN/m 2P max =2(F+G)/3l a=2X1242.4/(9.6X0.857)=302kN/m 2 (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查表得含水比w a >0.8的红粘土的0=b η,2.1=d η所以:2/7.196)5.02.2(182.1160)5.0(m kN d f f m d ak a =-⨯⨯+=-+=γη300150<<ak f 的粘性土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3.1=s ξ,地基抗震承载力设计值:m kN f f a s aE /7.2557.1963.1=⨯==ξ(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验算22/5.255/4.129m kN f m kN p aE =<=22m a x /8.3062.1/302m kN f m kN p aE =<= 满足要求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的长度为:b —3a=3.0—3X0.857=0.429m<15%Xb=0.45 满足“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15%”的要求。

4、液化等级确定:一场地地层为第四纪全新世冲积层及新近沉积层,地下水位埋深2.8m,基础埋深2m ,当地地震烈度8度。

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深度为15m ,土层自上而下为5层: ①粉细砂,稍湿-饱和,松散,h 1=3.5m; ②细砂,饱和,松散,层厚h 2=3.7m; ③中-粗砂,稍密-中密,层厚h 3=3.1m; ④粉质黏土,可塑-硬塑,层厚h 4=3.2m; ⑤粉土,硬塑。

要求:(1)判别此地基砂土是否会液化;(2)若为液化土,试判别液化等级。

答案:(1)液化判别1)初步判别①从地质年代判别:此场地为第四纪全新世冲积层及新近沉积层,在第四纪全更新世之后,因此不能判别为不液化土。

②场地表土即为粉细砂,地下水埋深d w =2.80m ,上覆非液化土层即d=2.80m 。

对于烈度8度区的砂土,特征深度do=8m 。

m d d d u b 8.220=>-+;m d d d w b 8.230=>-+m d d d d b w u 5.115.42285.15.425.16.58.28.20=-⨯+⨯=-+<=+=+都不符合要求,故需进一步进行判别。

2)标准贯人试验法判别①深度2.15~2.45m 处:位于地下水位(m d w 8.2=)以上,因此不会液化。

②深度3.15~3.45m 处:No=lO ,d s =3.30m,ρc =3,则标准贯人临界锤击数[]cw s cr d d N N ρ/3)(1.09.00-+=[]25.93/3)80.230.3(1.09.010=>=-+=N 为液化土。

③同理,对其余各点有:深度4.15~4.45m 处: 25.10=>=N N cr ,为液化土。

深度5.65~5.95m 处: 40.12=>=N N cr ,为液化土。

深度6.65~6.95m 处: 80.13=>=N N cr ,为液化土。

深度7.65~7.95m 处: 130.14=>=N N cr ,为液化土。

深度8.65~8.95m 处: 180.15=<=N N cr ,为非液化土。

(2)液化等级 1) 计算液化指数I LE20.7,0.1;20.8,0.1;32.9,25.1;10,25.1;10,0.155********==========w m d w m d w d w m d w m d 将以上数据代入I LE 的表达式:∑==-=ni i i criiLE w d N N I 144.29)1( 2) 液化等级判别:1544.29>=I LE ,为严重液化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