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

合集下载

日本园林_精品文档

日本园林_精品文档

大德寺(だいとくじ)创建于日本镰 仓年间(公元1325年),位于今日本 国京都市北区,是洛北最大的寺院, 也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其中尤以茶 道文化而闻名。
日本京都大德寺
Japan Kyoto Dade Temple
大德寺大仙院
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 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
细部处理 Detail processing
庭院在细部处理 上也做得十分成 功。例如,各种 不同寓意的石灯 笼和手水钵,还 有飞石、延段、 角飞石和自然石 飞石等人工加工 的材料使用在园 中
桂离宫庭院天之桥立
桂离宫庭园池岸飞石
总结 Summary
桂离宫的整体布局,是许多优秀建筑经过严密的构 思设计组织在一起的。其中的茶室是古茶室之一, 分春、夏、秋、冬 4间,与天然景观和谐地结合在 一起。。
③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Tea gardens, more precise name is “open field”.
日本园林的特点(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apanese garden)
• 1 源于自然 ,匠心独运。 From nature, imaginative.
日本园林的类型(The type of the Japanese
garden )
•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①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Chi-chuen garden: the theme of water. ②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Dry landscape garden, is a white sand instead of water to landscaping.

日本古典园林,历程

日本古典园林,历程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1、日本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
• 日本的佛教建筑基本上是中国式的,但日本的民用建筑却 与中国大不相同,最具日本特色。他的居住建筑不用内向 院落(天井式)房间双向布置,所以住宅四面开窗,结构
也不全是平行梁架式的,而大多以轻型结构灵活架搭,内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茶室~田舍风
• 田舍风:在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 宅,称为数寄屋(Sukiya)。作为住宅,它比茶室多讲究一 些实用,比较整齐,少一些造作的野趣,因此更显得自然
平易。木材也通常漆成黝黑色,障壁上画水墨画,这也是
数寄屋的特点之一。数寄屋的风格同样也影响了当时大型 的书院造府邸。突出的例子是17世纪上办叶京都府的桂离 宫书院、修学院离宫书院和神奈川县的三溪园临春阁。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寝殿造
东三条城模型
伽罗御所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主殿造
• (2)11——15世纪,主殿造:十一世纪,上层贵族因皇权式微而用 材拮据,采用了简化的寝殿造,非对称式风格逐渐占据了上风。下层 贵族的府邸离曾是更远一些,通常只有一个配屋,另一个以廊子代替, 或者一个小寝殿。12世纪末,建立的幕府制,武士阶层当权,他们不 像贵族那样保守,囿于礼仪,府邸的形制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第一个 变化,不仅放弃了寝殿造的总格局,而且寝殿本身也不对称了。经常 没有配屋,在寝殿的西南角直接向前伸出西中廊,不长,前端以西中 门结束。
• (5)地席与模数:日本人民惯于席地坐卧,所以房屋多架空木地板。 后来,在局部常坐的地方铺上用蔺草编的席子。15世纪,同书院造府 邸的形成过程平行,逐渐产生了在室内满铺地席的做法。16世纪,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席商品化了,因此,就要求它有统一的规格, 从而使建筑趋向模数化。而地席便是统一的模数单元。经过政府的规 定和长期演进,在几个地区形成了略有差别的体系。使用范围最广的 是京间系,以6.5尺为模数,地席的幅面是6.30 X3. 15尺。房间的面 积以地席的数量表示,如四叠半茶室。大于四叠半的,叫广间,小的, 叫小间。地席的排列也有定式。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发展简史
一、日本的历史与自然环境介绍
二、借鉴异质 : 日本园林历史沿革
(一)自然之神:日本神道殿堂 自然之神: 平安时代(公元781-1185年) (二)天堂中的诗意 :平安时代(公元 年 (三)空即是色: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空即是色: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四)精神的通道:室町园林(公元1333-1573年) 精神的通道:室町园林(公元 年 (五)华丽与约束: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华丽与约束:桃山时期(公元 年 (六)私人生境:江户时期(公元1603-1867年) 私人生境:江户时期(公元 年
三宝院
茶室
五、华丽与约束: 华丽与约束: 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桃山时期(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德川以其僵化封闭的专政而著名,失宠 德川以其僵化封闭的专政而著名, 的贵族投身艺术事业 桂离宫、修学院离宫 桂离宫、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茶道风味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禅思想、净土思想 禅思想、 金阁寺、银阁寺和大仙院 金阁寺、 枯山风格,简约 枯山风格,
金阁寺
银阁寺
大仙院
五、华丽与约束: 华丽与约束: 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桃山时期(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短暂而动荡,却是园林发展的高潮 短暂而动荡, 三宝院的园子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茶道风味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
凤凰堂
平等院庭院
三、空即是色: 空即是色: 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镰仓园林(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日本全面接受中国禅宗, 日本全面接受中国禅宗,武士阶层推崇 简单朴素的禅宗 龙安的寺庙林园 枯山水,借景手法 枯山水,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

日本古典园林艺术 枯山水
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 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 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 力量。枯山水是一种古代大陆文化,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 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 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为何称之为池泉园
因为以泉源为中心,构筑水池,池中布置五个岛屿,岛屿之 间用桥相连。这五个岛屿和水池是日本国土的象征。岛上堆 土山,山上建亭子,有些中国山水园的影子。中心小岛上立 石灯笼,小石板拱桥相缀,沿水岸边用鹅卵石铺成洲浜.
是书院造庭园
以大书院为主体建筑,书院分 为古书院、新书院、新御殿( 图:大书院),这里是亲王居 住和读书的地方,内有乐器房 、剑房、书房、画室等。相当 于中国皇家园林的主殿和书房 ,与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区相 似。建筑体量大,面积大,但 是,平面富于变化,进退有致 ,成雁行式布局,是日本书院 建筑的代表。
日本古典园 林
制作者:郭强 学号:1114010424
简介:
日本古典园林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方园林中 亦是仅次于中国园林,位居第二。日本园林发源于中国, 飞鸟时代(593-710)和奈良时代(711-794),派遣隋 使和遣唐使进入中国学习园林建设,在日本以泉源为基地, 创立池泉园,即中国的山水园。在平安时代(794-1185) 大加模仿中国唐朝的山水园,由唐风园林发展为寝殿造园 林。在镰仓时代(1185-133),佛教传入,掀起了佛教园 林的创作,创立了有唐风山水园的净土式园林。在日本南 北朝时期(1333-1392),开始了枯山水的实践。室町时 代(1393-1573),创立了茶庭。江户时代(16031867),把池泉园、枯山水、茶庭融于一园之中,形成综 合性园林。

日本古典园林

日本古典园林

四、日本园林代表作
金阁寺(日语:きんか くじ),正式名称其实 是鹿苑寺(日语:ろく おんじ),因为建筑物 外面包有金箔,故又名 金阁寺。是一座位于京 都、最早完成于1397年 (应永四年)的日本古 刹,除了是知名的观光 旅游景点之外,也是被 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 并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 化遗产的重要历史建筑。
(四)特色植物 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 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 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 主景植物,再选用另 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 植物,层次清楚形式 简洁,但十分美观。 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 ,花卉较少,且多有特 别的含义,如 松树代表长寿, 樱花代表完美, 鸢尾代表纯洁等。
(一)自然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 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园林具有耐看、 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 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的思索和领悟。
(二)清纯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 “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 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 境界。
(五)佛禅印象 公元538年的时候, 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 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 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 文化。13世纪时,源自 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 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 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 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 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 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 如常绿树、苔藓、沙、 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 素,营造枯山水庭园, 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 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 修行的目的。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

冈山后乐园
鹿儿岛的仙岩园
2. 江户时代(1603 年—1867 年)江户时代的日本园林,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从园主来看,表现为皇家、武家、僧家三足鼎立的状态,尤以武家造园为盛,佛家造园有所收敛,大型池泉园较少,小型的枯山水多见,反映了思想他移、流行时尚转变、经济实力下降等几方面的因素。
第10章 日本园林
目录
1
2
3
4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重 要 实 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3. 室町时代(1393 年—1573 年)室町时代,日本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到了室町时代,政治中心又回到了美丽的京都。由于财富和权力的扩大,统治阶级内造园的风气盛行。此时的造园技术发达,著名造园家辈出,不仅是在京都,在其他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艺术价值的园林作品。日本的造园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泉园。

日本园林植物造景

日本园林植物造景
生旳灌木或自然风景中旳小树。在落叶树下, 能够用阔叶 常绿树, 如蜘蛛抱蛋, 桃叶珊瑚, 山茶, 栒子, 冬青, 山地月 桂树,十大功绩属植物, 杜鹃花等。在针叶常绿树下, 能够 种某些被称为红浆果旳植物, 如紫金牛, 栒子等, 为旳是取 得色彩友好。因为日本园林以森林气氛著称, 木本植物极 少用在远离树荫旳强烈阳光下旳开敞地带。
日本园林植物根据植物旳形态可划分有乔木类、 灌木类、苔草类。
乔木植物在日本园林中旳应用
在乔木方面, 日本人喜欢象征长寿旳植物和体现生命 意义旳植物。松、柏、铁树因为它们旳长寿而入主园 林。最基本旳植物是常绿树木, 它们被称作是最主要旳 造园材料之一。常绿植物不但能够常年保持园林风貌, 也为色泽浅亮旳观花或彩叶植物提供了一道天然背景。 常绿植物为主旳园林并不一定色彩单调, 它们旳绿色也 有从黄绿到蓝绿甚至墨绿色旳区别。另外, 有些常绿植 物在春季还会长出浅绿色旳针叶和球果, 有些在秋季结 红色或蓝色旳浆果, 从而使园林色彩更为丰富。
▪ 日本园林在主体建筑前旳吉祥植物对植, 讲究对称中 旳不对称。对植旳植物能够不同种类, 不同树形, 不同 大小。如京都御所紫宸殿前旳对植植物, 左边是樱花, 右边是橘子, 树形树种根本不同。凉爽殿前面对植植物 左为细叶吴竹, 右为宽叶汉竹。仙洞御所常御殿前对植 植物左边是白梅, 右边是红梅。
▪ 植物旳吉配, 在日本叫嘉祥配, 就是从这种对植物特殊 了解而发展起来旳。植物旳吉配中趋利避害是配植旳主要 原则。在园林植物中有某些吉祥组合, 如一年三秀、一枯 一荣、二友、三益友、三君子、四友、四清、四天王树、 五果、五木、六研、八百余春、八草、八仙花、八珍草、 九秋、十友、十二客、二十客、三十客、百事大吉、百子 长生、百子同室、百事如意、百春平安、百龄食禄、万年 祝寿等。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日本传统园林有三类:筑山庭。

平庭。

茶亭。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①池泉式庭园(后期为回游式庭园)②枯山水庭园③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古代园林(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形式:早期池泉园、宅院式的寝殿造庭园、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代表作:平等院凤凰堂,金阁寺中世园林(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形式:武家式样和书院式样的宅院,宗教园林中枯山水园林流行•代表作:京都的大仙院和龙安寺近世园林(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主要形式:比较大尺度的回游式庭园以及茶庭•代表作:桂离宫现代园林(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时代)桂离宫及仙洞御所、修学院离宫、京都御所,号称京都的四大名园池泉庭园所谓池泉庭园,就是挖坑造园,坑里注满水,里面建上岛屿、钓鱼台、小桥、港湾这样的缩景,并用游廊连接,园子里种植花木,这就是最初的池泉庭园寝殿造庭园寝殿造园林形式是中轴式,轴线为南北向。

园中设大池,池中设中岛,岛南北用桥通,池北有广庭,广庭之北为园林主体建筑寝殿。

寝殿平面形式与唐风时期不同,不再是左右对称,而是较自由的非对称。

池南为堆山,引水分两路,一路从廊下过,一路从假山中形成瀑布流入池中,池岸点缀石组,园中植梅、松、枫和柳等植物。

人们在湖中荡漾着小舟,有音乐的伴奏,吟诗作歌或举行酒宴等活动。

不过这只是一种规范的描述,因地形的变化,湖的形状、建筑的配置等都随之自由地变化。

净土庭园在佛教进一步巩固地位的过程中,平安末期(12世纪70年代)源空开创净土宗,佛家按寝殿造园林格局演化为净土园林,流行于寺院园林之中。

许多舍宅为寺的寺园和皇家敕建或贵族捐建的寺院大多体现了净土园林特点。

园林格局依旧是中轴式、中池式和中岛式,但建筑的对称性明显保留下来。

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是大门、桥、水池、桥、岛、桥、金堂和三尊石(指仿佛教的三座菩萨的石组)。

为与宗教仪式相结合,园林与戒坛结合,用植栽、木牌、垣墙、地形、地物、道路或帷幕把道佛界和俗界分开,石组布局用三尊佛教菩萨作为象征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离宫以借 景见长,规模 较少程式 通过借景扩 大了景物的深 度和广度,丰 富了游赏的内 容
桂离宫庭园中心有广大的水池,池 心有三岛,并且有桥相连。园中道路曲 折徊环。池岸崎岖,山岛有亭,水边有 桥,轩阁庭院有树木掩映。
石灯笼、蹲配 石组布置期间
• 桂离宫内茶亭通过淡雅 的色彩、大量苔藓、潮 湿路和步石表现一种与 世隔绝的清幽和宁静
枯山水庭院:山石作有 “瀑布”状态,以此象征 峰峦起伏的山景,用白沙铺 成“溪水”并耙出流淌的 波纹借以高度概括出无水 似有水,无声寓有声的山 水境界
江户时期日本园林
江户时期是一个封闭而稳定 且繁荣昌盛的时代。此时期 许多庭院都是对早期池岛庭 院和枯山水庭院的模仿,同 时借景在造园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回游式庭园
回游式庭园是江户时期产生 的一种具有民族特征的庭园类 型。主要组成部分是人工小山 (用于鸟瞰全园)、人工水池、 弯弯曲曲的溪流和瀑布,岛山、 置石强调阴、阳、石的关系。 在植物使用上更注重修剪。
• 这类庭院通常有蜿 蜒回游式作为游览 路线,并在全园设 计许多景点,使游 人在游览中达到步 移景异的效果。
• 典型的回游式庭园。这个园 林兼备李格非所提出的“宏 大、幽邃、人力、苍古、水 泉、眺望”的名园条件,所 以命名为兼六园
兼 六 园
离宫书院庭园
• 由回游式庭园、茶庭、枯山 水庭园、和借景庭院的要素 结合起来的大型庭园 • 其典型代表桂离宫庭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