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一二单元电子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 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 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 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重点:1.正确进行口算。

2.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准备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48+2049-2056+328-9 24+9 35-20 46-798-90 78+9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坐过车吗?今天我们全校的同学准备乘车去参观“世博会”,操场上可热闹啦!在操场上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去看一看吧!多媒体课件出示教科书第9页主题图1.组织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从图画中了解信息,然后指名说一说每幅图画的信息。

2.根据画面上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车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教师选择相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三、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一(1)班有35人,一(2)班有34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1)引导学生根据图画中提供的数据信息列出算式。

(板书:35+34)(2)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35+34?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比较: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好?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2.二(1)班有39人,二(2)班有44人,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1)学生根据信息先列出算式。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3.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

四、巩固练习1.填花瓣。

2.(1)买一本《童话故事》和一本《少年文学》一共多少元?(2)买一本《少年文学》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多少元?(3)买以上三本书共需要多少钱?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六、课外作业完成练习册对应练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书

第一单元测量【单元整体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恰当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测量4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单元教学重点】1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实际长度,1吨实际质量2会用毫米、分米为单位量物体长度【单元教学难点】1对1千米长度和12【单元教学建议】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已了解一些测量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结合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测量硬币的厚度、课本、课桌的长、宽;利用多媒体显示路标,距离是1千米的两地,质量是1吨的物体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认知特点是对具体形象事物认识清、感受深,因此教学中,要多安排学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凭借经历和体验,对1毫米、1分米、1千米、1吨建立正确表象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估测能力估测在生活中用处很广,教师应结合本单元内容,培养学生自觉对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如教学中,先估测后测量,使之形成习惯,提高估测能力【单元课时安排】七课时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2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师:你们猜一猜,李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李老师的身高是1米75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想!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1(1)师:实际上,毫米就藏在你们的尺子上,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一些小格)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2师:你们猜一猜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呢?还是毫米大呢?生: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因为我发现1生1:我从刻度0数到刻度1,他们中间有10小格,所以1厘米=10生2:我也认为1厘米=10毫米,因为我从刻度1数到刻度2,发现他们之间也是10小课件演示:在刻度尺上数出1厘米之间有10小结:1厘米=103(1)找尺子上的1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发现了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你们能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吗?生1:我发现了1小格之间的长度是1生2:我发现了两条短线之间的距离是1(2)找身边的1师:你们已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四人小组合作找身边的1毫米)生1:我的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生2: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生3:我发现20页纸的厚度大约是1师:真不错,如果用手来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会吗?师生共同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4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那3毫米有多长呢?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演示尺子上3小格之间的距离就是3师:你能找到5毫米的长度吗?生:从0数5小格就是5生:尺子上刻度1到刻度2之间比毫米刻度线较长的那一条线之间的长度就是5师:6毫米呢?8毫米呢?三、巩固与练习1量一量:量一根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5分硬币的厚度是( )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 )2钢笔长14( )楼房高20( )粉笔长75( )电脑键盘长约5( )图钉长10( )教室宽6( )蜡笔长6( )跳绳长2( )课桌高7( )小明的身高是140( )3做书第69页第1、24请学请几个同学汇报测量的1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2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理由】学生已经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产中经常用到的比较大的计量单位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2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教学重点】建立11提出问题(1)(2)同桌同学互相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1分米的长度、1厘米的长度、1(3)(4)导入课题:如果要表示巩义到郑州的距离,选用哪个单位比较合适?(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100千米、可以发现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千米做单位所以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这2(1)①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像出1000米有多长吗?②回顾体育课的100米短跑的路长及时间,思考并想像1000米有几条这样的路长?算一算,跑完1000米你大约需要几分钟?③出示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想像,标准运动场的跑道,1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大约就是1000④请学生走一走,说一说距离学校门口大约1000(2)①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②引导学生对上面式题等号两端进行比较:用等号连结,说明它们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想一想:“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的几个“0”?1000中的几个“0”相当于一个“千”?3(1)教学例4①3千米=( )学生先说出括号里应填几?你是怎么想的?然后教师总结算法: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么3千米里有3个1000米,就是3②同桌出题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④试一试:8千米=( )米 ( )米=54000米=( )千米 9000米=( )6千米=( )米 ( )米=74350米=( )千米( )米 2千米500米=( )6千米720米=( )(3)①思考:长度不变,单位由高(低)变低(高),数的大小怎样变化?你能用这个规律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吗?②根据前面“千”和0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你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4)小结:表示同一物体的长度,使用的单位可以不一样;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或者把低级单位变成高级单位,同样是要根据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来进行推算4(1)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投影显示)①小明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20( )②两个县城间的公路长80( )③一本日记本长110( )④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 )⑤一根旗杆高8( )(2)课本第9页的第2、第3(3)“米”和“千米”单位间的化聚(课本第10页的第45两题)(4)①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6千米,汽车每小时比摩托车慢多少千米?②要筑1千米长的公路,已经筑了650米,还要再筑多少米?5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吨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11—13页例6、例7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2312谈话:这是什么动物?你熟悉他们吗?你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恐龙吗?34师:这只恐龙的体重是多少?(1吨)5师:①对1吨你想了解什么(1吨有多少千克)②对1吨你还想了解些什么?(1吨是不是很轻?师:也就是1吨有多重1吨是不是1000千克?师:也就是吨与千克的关系)6①吨有什么作用;②哪些物体重1二、感受体验——(一)了解1师:吨非常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呢?那就听听吨的自我介绍吧谁听的认真,吨就会把1小朋友好,我是“吨”,平时你们常用千克来计量物体的重量,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我就派上大用场了,比如大象的体重是4吨、一卡车的稻谷约3吨等要说1吨有多重,三言两语说不清,就让我来展示一下吧(出示:50千克的一袋大米,接着出示20袋大米)小朋友,你对我了解些了吗?如果还不够的话,没关系,认真听课,对我还会加深印象的师:听了“吨”的自我介绍,你获得了那些信息?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质量用吨做单位1吨=10002师:原来1吨=1000千克,1吨有多重,你想感受一下吗?请1个同学搬50千克的大米,说说你的感受换一个同学来试试请4个同学来帮忙如果1吨的大米全班同学要几次搬完?(二)1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吨=()千克6000千克=27吨=9000千克=1800千克800千克=1吨600千克=1熊猫狗大象50吨 80千克 6千克 4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3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1小卡车的载重量约是1000千克大卡车的载重量约是5师:这两句话你能换个说法使他意思不变?什么是载重量?小卡车和大卡车最多能装多少吨货物?大卡车的载重量是小卡车的几倍?两幅恐龙图:犹他猛龙重1吨,原角龙重300师:谁重?两幅动物图:大象体重4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32师:你能提个数学的问题考考同桌吗?2看,吨、千克和克一块跑到小朋友的日记里了,你能看看所用的单位名称合适吗?请你改2005年9月2今天早上6:30,我就起了床,很快的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一个50千克的鸡蛋,喝了一杯大约250克的牛奶,就背起2克重的书包匆匆忙忙上学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一看,发现原来是我们班体重只有20吨的瘦个子李林于是我和他边走边聊,正准备过马路时,不巧一辆载满60千克水泥的大货车开过来了,我们只好收住脚步,让车先行等我们跑到教室,其他同学早就在读书了3师:听,什么声音?原来质量王国因为来了吨,他们之间的关系糊涂了,你有办法用形象的方法来整理一下学过的质量单位吗?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材分本单元是在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和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法(和在一百以内)的口算,会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估算,本单元就是三位数加减的延伸,并把加减法运算结合起来,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使验算更加多样化123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估算意识和提高估算能力,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良好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12341加法32减法3课3加减法的验算24整理和复习1第一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科书第15—16页例1,练习四1—31教科书第15师:同学们,我特别喜欢动物,如:鸳鸯、鸵鸟、孔雀等等……,它们特别美丽、可爱,你们呢?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师生交流,学生畅谈)教学过程说明:以谈话自然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同时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师:同学们看(电脑出示或教师出示主体图片),这些动物漂亮吗?(漂亮)这些动物是我国的特级保护动物,你知道咱们国家动物有多少种吗?多少种已经快离我们而去了吗?请看:(课件出示第15页统计表)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吗?(可能有些同学不懂什么是哺乳类两栖类,还可能不懂什么是濒危等,老师要解释)数学生(有的提问题,有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要保护它们应从小做起,更重要是学好知识,才知道如何保护它们!请看(出示第15页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师:中国特有的动物种数(边问边板书)鸟类有几种?生:(答),师板书,爬行类有多少?生(答),师板书(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生:(答)学生提出这两种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生:(列出算式)98+25师:从哪一位算起:相加满十怎么办?进位的数怎么办?个位:8加5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9加2得11,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得12,这时十位上写2,向百位进1百位:因为十位满了一个十,所以向百位进1,此时百位就写1(1)完成第16(2)完成第17页1—3教学反思:第二课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科书第18—1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五1—4123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蓝猫淘气三千问》吗?你最喜欢谁?(学生交流)师:蓝猫得知我们同学学习了很多知识,今天它来到我们教室想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吗?(有)(课件出示)76 99 59+47 +32 +85——————(全班做,指名演板,结合情况进行评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蓝猫”这个让孩子们心动的形象出现,更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前面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1(课件显示画面,配有画外音)蓝猫:同学们,你们前面表现的真棒!我在电脑中搜索到“中国部分动物已知种数”,大家看(点击,显示第18页例2统计表)师:谁能就题中给我们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了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讨论,生:(列出算式)376+284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生(1):376接近380,284接近280,380+280=660,所以376+284的和大约是660生(2):376不到400,284也不到300,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师:(小结),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师:蓝猫想知道一个精确数,你们说怎么办?(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讨论,最后平台展示,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此环节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最后平台展示,不但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生(1):把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百位上3+2+1=6生(2):也就是,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4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蓝猫为奖励大家用电脑为我们送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你仔细听,认真看,最后说一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电脑随录音逐一动态显示画面或教师直接讲下面的故事)有一天,数字姐姐369来到草地上,看到美丽的大自然,不由得坐下欣赏起来,这时数字妹妹278也来到这里,被这景色吸引住了,她想坐下来和姐姐一起欣赏,可是究竟坐哪儿呢?姐姐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提醒她说:“我的3是百位,6是十位,9是个位”妹妹高兴地说:“噢,我知道了,我们应相同数位对齐坐”突然,9和8说话了,“我们坐不下了,我们相加满十了,要向前一位进1”6和7也说,“我们相加也满十了,也要向前一位进1”她们的前一位友好地收下了各自的新朋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数学知识编成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师:你从蓝猫的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再发言汇报)生1生2:我学到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生3:我还学到了在计算时,别忘记加上进位的1(1)师:蓝猫夸同学们棒极了,学到了这么多知识,(电脑显示)咦,蓝猫还为我们准备了智慧果,想要吗?(想)你答对里面的题,果子一定属于你(课件说明,有4个智慧果,点击哪个,哪个打开,学生做题,做后奖励智慧果)此环节得用游戏形式出现,再一次激起学习欲望,学生为能得到“智慧果”而积极、主a你来当医生(第20页7题)b飞机安全着陆(任选一题做)师:这里有三架飞机,你来当飞行员,只要能正确进行笔算,你驾驶的飞机就能安全着陆(飞机上写着下面各题)638+93= 532+407= 986+114=c第19页第3d金星后面藏着谁?(2)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得高兴吗?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教科书第20—21页练习五的第5—912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0+560 68+35 737+26 280+500 45+19150+60 620+80 3×9+5263 354 748+605 +76 +252—————————三、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五的第5提问:你想怎样?(提醒学生先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相同得数的两个算式用线连接起来)四、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五的第6五、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的第7135+69———825427 162+543 +959——————960 1011②两个数相加,哪个数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说:个位上的7加3等10,满十了,要在个位上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2加4等于6,要加上个位上进上的1③错误的原因:两个数相加,哪一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这一道题个位上的2加9等于11,个位上写1,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6加5等于11,要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是12,这时要在十位上写2,向百位进1,百位上的1加9等于10,要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是11,这时要在百位上写1,向千位进1,而这道题十位和百位都没有加上进位进上来的1六、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你想怎样做?请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讨论,然后把讨论563≈600915≈900464≈500646≈600792≈800351≈40085≈100208≈200873≈900127≈100然后再估一估,哪两个数相加等于1000(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多动脑筋,多思考)七、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五的第9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星期天的早晨,小君要去哪几个地方?让学生分工合作,小君有几种走法可供选择?(要求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一一列举出来)再回答走哪条路最近?419 368 3430 462+506 +679 1691 +2079————————————————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并说一说,两个数相加应该怎样算?一艘客船有乘客278人,到了一个港口上来56人这时船上有乘客多少人?新华书店运来一批《十万个为什么》,卖了247本,还剩103本,运来了多少本?这两道题均可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再教学反思:课题2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教科书第22—23页例1(1)(2)(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1直接讲出得2340170376+284720350说出笔算时应注意些什么?此环节运用了知识迁移规律,既是对旧知的回顾又是为新知的铺垫,从而顺畅地进入正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怎样安排假期生活的呢?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教学的开展2同学们在假期中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今天小精灵聪聪将带大家一起到美丽的云南去走一走、看一看,小精灵为我们安排了三个景点供大家游览(出示情景图)他是怎样安排观光路线的呢?你们能看懂吗?(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情景图中,丽江风景图是“玉龙雪山”,大理的标志性景点是“三塔”,昆明的标志性景点是“石林”渗透人文地理知识)学生的知识性学习与能力的提高,都最终服务于生活,这里,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能看懂路线图的标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3识图能力的培养不是易事,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图意,需要直观与抽象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如何解决两地间的距离问题生1:我们了解到昆明到大理要走348生2:我们知道昆明到丽江要走517生3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细心,都从图中了解到了部分信息如果按同学们讲的从昆明出发,到大理要走多远呢?(边说边画线段图)再到丽江呢,还要走多远呢?图上没有告诉大家,那517千米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项内容,在学生参与估算时,尊重学生的选择,对于学生不同的合理估计都给予肯定,允许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是算法多样化的较好生1:我把517看作500,348看作350,大理到丽江大约150生2:我把517看作500,348看作300,大理到丽江大约200生3:我把517看作520,348看作350,大理到丽江大约170师: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来估算大理到丽江大约有多远,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能用坚式计算出准确结果吗?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6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知识作铺垫,老师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感悟,让学生把由衷而发的感受讲给同学们听,在学生交流中产生共鸣,效果更佳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当被减数连续两次不够减,要连续两次由前一位退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应酌情突出重点加以引导,加强联系,建立清晰的表象生1:我在计算时,先是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我从十位退1再减,接着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我就从百位退1生2:我发现原先学习的只一次退位,这次计算要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的新发现,像这样需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再减的题,我们称为连续退位减法,这也是今天大家探索的问题,(板书课题)谁再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答略)小结:我们在计算517348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十位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和十位上的数(要少看1)加起来再减设置多种情景,自始至终都使学生处于旅游当中,使学生仿佛参与游戏活动中,使其乐于向往,不知疲倦,在解决诸多问题中,使学生思维得以释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师:我们已经搞清路线,可以乘车出发,途中小精灵给同学们又提出了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解答好吗?1云南的昆明有很多新鲜的水果,咱们跟着小精灵一起到宋庄果园看一看吧!出示第23知识的延伸,益于学生多角度地,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在此对学生努力学习,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给予及时肯定和赞扬,从而给予学生人文关怀3生1:苹果比桃树多多少棵?生2:416169=247(棵)生3:桃树和梨树共多少棵?生4:169+358=527(棵)四、拓展思维,课中(课后)1小红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家到学校只有155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学生试着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解题)今天我们围绕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老师为大家精彩的表现表示祝贺.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课本第24页例2、例3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2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12316 4987-217 -2998————————1教学例2 507-348。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共分为10个单元,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组合、几何形体、长度、质量、时间、容积等基本概念和初步运算方法。

下面将根据单元列表一一进行介绍。

第一单元:认识数0-1000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数的认识、读写、数码大小等基本内容,通过认识数的构成及大小关系,培养学生对数的初步认知能力。

第二单元:加法(一)本单元以简单加法为主线,让学生注意数的聚合及加法的简便性质,锻炼其口算、心算和填空能力。

第三单元:加法(二)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加法口算技能,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减法(一)开始引进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从加减的关系出发,领会、掌握减法的本质和特点。

第五单元:减法(二)在第四单元的基础上,本单元深入解析了减法的各个方面,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复杂的减法计算。

第六单元:整数加减法通过互补数的引入和一系列计算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正、负整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方法。

第七单元:小数(一)本单元介绍了小数的概念、运算及应用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升其数学实践能力。

第八单元:小数(二)在第七单元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小数的运算规律和方法,并对小数进一步进行了拓展和应用。

第九单元:图形的认识(一)本单元引入了常见的平面图形,通过形状、边数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区分各种平面图形,提高自我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十单元:图形的认识(二)在第九单元的基础上,深入介绍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性质及应用,让学生了解图形在几何方面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人教版(共20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人教版(共20张PPT)

对于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加法,也可以 对于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加法,也可以采用凑整法来口算。
先算39+40=79,再算79加4。
76+23=
27+34=
57+33=
采用凑整法来口算。如39+44,可以把39看成40,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先算50+20=____,再算____+____=____,最后算____+____=____。
天练习两小时的琴,小熊上午
练习了44分钟,下午练习了50
分钟。
我还要练习多久呢?
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熊算一算吗?
二 新课探究
教科书第10页 例1(1)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5+34=
你会口算吗?
35+34=
对于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加法,也可以采用凑整法来口算。
和同学交流你的口算方法吧。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一 情境导入
71=( 70)+( 1) 29=( 20)+( 9) 15=( 10)+( 5) 43=( 40)+( )3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 的数,要分成整十 数和一位数来计算。
为了参加动物王国举办的
艺术表演,熊爸爸要求小熊每
35+34是不进位的加法,39+44 是进位的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在计算时要注意: 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10页做一做)
1. 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
的题目,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重点
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旧知
(多媒体课件2)
口算下面各题。
36+30 45+20 48-20 56+4
25+9 35-10 43-7 98-70
二、情境导入
1.谈话引出问题: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准备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请大家认真观察画面,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多媒体课件3)
六、作业设计
完成主题课堂作业对应内容。
个人二次备课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35+34=69
(1)35+30=65 65+4=69




……
只要学生算法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鼓励。
3.观察比较。
师:你们看看这三种方法,哪两种方法比较相似?
教师总结几种口算方法。(多媒体课件7)
4.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四、巩固拓展
“自主课堂”三年级数学学科活页教案
备 课 人: 研讨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人:
本组成员: 总节数: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峨岭镇二小学科电子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第一单元)授课时间:1课时课题:秒的认识课型:新授课首次备课人。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通过生活情境交流,让学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研究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具:时钟模型、课件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认识秒这个新的时间单位。

二、新授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询问学生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让学生观察钟表。

2、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秒针走得最快,每1小格是1秒,每1大格是5秒。

3、体验1秒钟,闭上眼睛听“滴答”声,做拍手练,数数练。

4、边拨秒针,让学生计算经过的秒数。

5、探索秒针走到哪儿表示经过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让学生思考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分针是否有变化。

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二、时间单位的认识:1、教师通过时钟模型,向学生讲解秒针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自主探索,了解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让学生体验一分钟的时间长度,可以通过观察钟表、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等活动来感受时间的长度。

3、通过研究,让学生认识到秒、分、时的分工合作,准确为人们报时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1、让学生做练一1、2题,巩固时间单位的认识。

2、通过跑步比赛,让学生通过钟表显示运动员的成绩,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3、通过整理书包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时间的紧迫感,珍惜时间。

四、板书:1分=60秒秒的认识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秒针走一格是1秒,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秒针走一圈是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通过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时间单位的概念和认识,同时也要注意时间单位的转换和计算方法的教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求经过的时间》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求经过的时间》课件
过60的问题 6.阳阳每天坚持练习50分钟钢琴,如果他每天晚上7:
30开始练习,那么他每天晚上什么时间练完?
7时30分+50分钟=8时20分 答:他每天晚上8时20分练完。
7.从上海开往某地的火车应该9:45发车,结果今天晚 点了15分钟,王叔叔赶到车站时火车只差5分钟就 开了。王叔叔是什么时间到达车站的?
11.(选题源于教材P8第11题)
(4)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 规律吗?请你填出第 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上午)
7:40
到校
7:50—8:10
早操
8:20—9:00 第一节课
9:10—9:50 第二节课
10:00—10:05 眼保健操
10:05—10:45 第三节课
第四节课
每节课用时40 分钟,课间休息10 分钟,上完第一、 二节课,休息10 分钟后,做5 分钟的眼保健操, 再开始上第三、四节课。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为: 10:55—11:35。
1分=60秒,2分 就是120秒,所 以120秒=2分。
探究点2 计算经过的时间




7:30离家, 7:45到校。
一从你起图能看上提看你出老知一师道些给哪数大家 带些学来信问什息题么?吗问?题呢?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7:30离家, 7:45到校。
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3)如果你从家到学校要 走10分钟,你最晚什 么时候从家里出发? 说说你的理由。
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上午)
7:40
到校
7:50—8:10
早操
8:20—9:00 第一节课
9:10—9:50 第二节课

2023秋部编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及课文内容

2023秋部编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及课文内容

2023秋部编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及课文内容目录1.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介绍- 1.2 整数的比较- 1.3 整数的加法- 1.4 整数的减法2. 第二章:数的表达方式- 2.1 单位的认识- 2.2 数的读法和写法- 2.3 数的拆分与组合3. 第三章:长度- 3.1 长短的认识- 3.2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3 长度单位换算4. 第四章:时间- 4.1 时刻的认识- 4.2 日期的认识- 4.3 时间的比较5. 第五章:图形与空间- 5.1 图形的认识- 5.2 图形的分类- 5.3 图形的变换课文内容第一章:整数1.1 整数介绍本课主要介绍了整数的概念和整数的正负之分,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整数的实际意义。

1.2 整数的比较学生将研究如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并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1.3 整数的加法本课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1.4 整数的减法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整数的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数的表达方式2.1 单位的认识本课将帮助学生认识到单位在数的表达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当的单位来表达数值。

2.2 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将研究如何正确读写数值,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3 数的拆分与组合本课将教授学生如何将数拆分为更小的数或通过组合形成更大的数,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第三章:长度3.1 长短的认识学生将研究如何认识和描述物体的长短,并通过比较大小来巩固所学概念。

3.2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本课将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

3.3 长度单位换算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并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

第四章:时间4.1 时刻的认识本课将帮助学生认识时刻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读写时钟所指示的时间。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共5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共5篇)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24+9 35-20 46-7 98-90 78+9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20 3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

(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在线阅读请点击链接查看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1】获取三年级语文、三年级数学、三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什么是人教版课本“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

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

也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各版本的区别是什么小学数学教材各版本的教学大纲是一样的,但呈现方式和特色是不同的,从内容上讲,各版本学年跨度范围内知识点几近相同,具体内容的编排和设置还是有一些区别。

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详解一、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①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提示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及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②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许多例题插图中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多个信息,供教师选择使用,或进行创造性地发挥。

例如,第一册中,小猪帮小兔盖房的插图包含了学习“比多少”的多方面的信息,教材提出“还可以比什么?”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通过丰富的变式,使学生加深对“同样多”、“多”、“少”的理解。

③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例如,第一册中,小猪帮小兔盖房、野生动物园、小猴吃水果、叠纸鹤、看谁拿得对、喂小鸡、快乐的周末、郊游、堆雪人等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例:钟面上走的最快的针是()走的最慢的针是()。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例:1分=()秒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例: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4、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例:1时=()分240分=()时5分=()秒5、会用合适的时间单位。

例:小学生每天睡8();小刚跑100米用18()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例:1、小明7时25分从家出发去上学,20分钟后到学校,到校时间是()。

2、学校8时开始上课,乐乐每天在上学路上要走15分钟,那么他最晚应在什么时候出发才不会迟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例:一支铅笔长15();数学课本厚6()一棵大树高10();汽车每小时行驶60()2、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3、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例:80厘米=()分米5千米=()米6厘米=()毫米4000米=()千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例:30厘米+20分米=()分米6分米9厘米=()厘米8千米- 6000米=()米30毫米- 2厘米=()毫米5、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册数学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力求体现数学的科学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单元《测量》,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认识分数》。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本册教材共计18周,每周4课时。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第一周: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周: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三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四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五周:第三单元《测量》第六周:第三单元《测量》第七周: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周: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九周: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十周: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十一周: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十二周: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十三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十四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十五周: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六周: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七周:复习第十八周:期末考试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组合作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课时《时间单位的换算》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课时《时间单位的换算》
学习了如何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知道了时与分,分与秒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六、作业设计
完成主题课堂作业对应内容。(多媒体课件8)
个人二次备课

学板书时间单位来自换算2时=(120)分
想:1时等于60分,2时里面有2个60分,就是120分。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习例 1。(多媒体课件3)
(1)2 时 = ( )分
学生自由说一说括号里应该填多少,是怎么想的?
教师总结归纳:1 时等于 60 分可以推出 2 时就是 2 个 60 ,等于 120 分。
(2)练一练。
4 时 = ( )分
2 分 = ( )秒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3)(多媒体课件4)
1 分 20 秒 = ( )秒
110 秒 = ( )分( )秒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一个题目要先把 1 分转化为 60 秒,再用 60 秒加 20 秒,得 80 秒。第二个题目要看 110 秒里面有几个 60 秒,还剩多少秒,有 1 个 60 秒就是 1 分,还剩 50 秒。
(4)生生之间互相出题,进行抢答比赛。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3)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单位的换算”。(板书课题)
难点
掌握时间换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全单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全单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反思:
课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例2及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名师课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授课+作业

【名师课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授课+作业

估成整十
比500大
比400小
2. [教材P18 练习三 第12题]
邮局、电影院和学校 在创业大路的一旁。
邮局距学校 280 米, 电影院距学校350米。 邮局距离电影院多少米?
情况一:
280米
?米
350米
邮局
学校
电影院
2. [教材P18 练习三 第12题]
邮局、电影院和学校 在创业大路的一旁。
邮局距学校 280 米, 电影院距学校350米。 邮局距离电影院多少米?
326 > 320 , 342 > 340, 320 + 340 = 660(件) 326 + 342 一定大于 600,这些快递一天不能送完。
谢谢
练习课(第3~4课时)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90 + 350 = 540
190 + 31 5 0
540
340 + 170 = 510
340 + 11 7 0
我们还能用前 面的方法来解 决吗?说说你 是怎么想的?
两个旅游团分别有 196和226名团员。
1.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 196 名和 226 名团员, 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196<200,226<230 200+230=430, 430<441,坐得下。
两个旅游团分别有 196和226名团员。
235080+127010 334090++222060 772000--111020 110060++443080
886040--224030 552050--223090 111090++220010 661090-2-20030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带目录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带目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第一单元《时、分、秒》 (3)第1课时《时、分、秒》 (3)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8)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1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3)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4)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6)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9)第4课时《估算》 (23)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6)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30)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33)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36)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40)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44)第6课时《解决问题》 (48)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节) (51) 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51)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52)第三课时:连续进位加 (53)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54)第五课时: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6)第六课时: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8)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 (59)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 (61)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63)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65)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66)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1节) (68)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68)第二课时 (69):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69)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69) 第四课时:练习课 (70)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71) 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72)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 (73)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74)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74)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75)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 (76)※数字编码 (77)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6节) (80)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80)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81)第三课时:周长 (81)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83)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84)第六课时:估计 (8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3节) (85)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85)第二课时:几分之几 (87)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88)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89)第十单元总复习(3节) (91)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件

方案一:
用口算。 因为38+55=93, 所以 380+550=930。
方案二:
380 + 51 5 0
930
互动新授
为什么得数的百位上不是8呢?
因为十位上的百位上8+5=13,向百位进了1, 百位上应该就是3=5=1=9。
互动新授
2.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还个“海宝”?
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
34人 44人 36人 38人 42人 38人
互动新授
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5+34=?
先算35+30=65, 再算65+4=69。
35+34= 69 30 4
65
互动新授
先算30+30=60, 再算5+4=9, 再算60+9=69。
35 + 34= 69 30 5 30 4
60 9
互动新授
3.在口算时可以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 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两位数减两位数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教 学 分 析 1.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能正确口算100以内数的两位数减
两位数。
2.培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导入新课
19
76-
49
48
63-
17
14
88- 39 92- 53 34- 17 55- 27
课堂小结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
方法: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教 学 分 析 1.学习几百几十加 、减几百几十,能正确地计算,并掌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例4)《估算》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例4)《估算》课件

乙说得对不对?
乙的钱数没估小前可能是99、98、97、96、95、94、93、92、91。 因此乙的钱数有可能小于95元,也有可能等于或大于95元。乙说得不对。 但假设乙的钱数估大后是90元。 那乙的钱数没估小前可能是89、88、87、86、85…… 因此乙的钱数一定小于95元。
结论:要确保两个数相加小于一个数,就一定要估大。
答:400元不够买这两件商品。
课本17页 练习三 5. 按要求把下面的数填在相应的圈中。
(1) 203 195 123 285 308
接近100
接近200
215 114 接近300
123 114
203 195 215
285 308
(2) 452 441 接近440
447 459 436 接近450
450 > 441
答: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
为什么是估小,而不是估大呢?
估大后大于一个数,并不能说明没估大之前就大于这个数。
例如:
我有95元。

我的钱数估大后是100元。
我的钱比你多!

乙说得对不对?
乙的钱数没估大前可能是99、98、97、96、95、94、93、92、91。 因此乙的钱数有可能大于95元,也有可能等于或小于95元。乙说得不对。 但假设乙的钱数估小后是100元。 那乙的钱数没估小前可能是101、102、103、104、105…… 因此乙的钱数一定大于95元。
估小:50 + 20 = 70
估小:220 - 170 = 50
54 + 28 ≈ 90
223 - 178 ≈ 50
或:54 + 28 ≈ 70
故答案不唯一。(若再考虑一个估大一个估小的情况,答案就更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