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二首2
第二单元 第5课 外国诗二首(二) 《帆》《信天翁》
作品:诗集《恶之花》;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 《浪漫主义艺术》;散文诗集《人工天国》和《巴黎的忧郁》。
二、背景回放 1.《帆》 莱蒙托夫是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他热情地憧憬 着法国启蒙思想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十二月党人的行动又让他看到了在 俄国实现这些理想的希望,他满怀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希望改变 俄罗斯沙皇专制下黑暗的现实。他厌恶自己周围那些贵族纨绔子弟所过 的空虚和懒散的生活,追求一种活跃的创造,渴望看到生活的暴风雨去 经受考验,以激发出自己更大的人生热情和力量。在碌碌无为、苟且偷 安而不求上进的贵族纨绔子弟中间,他感到孤独,但他的贵族教养和习 惯使他很难冲破周围庸俗的环境。想完成一番事业的心情,在《帆》中 作者以明快、质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蕴表达了这种矛盾的心情。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呼啸 ( xi ào ) . (3)祈 求( q í ) . (5)笨拙 ( zhu ō ) . (7)跛 脚( b ǒ ) . (2)桅 杆( w ãi) . (4)苦涩 ( sâ ) . (6)羞惭 ( cán ) . (8)步履 (l ǚ ) .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三、从自然中积累 朴实的大山拒绝狭隘,于是裂开身躯让瀑布倒挂前川,追求 到了心的广阔。憨厚的蜗牛拒绝平庸,于是在灼热的阳光下洒下 泪与血,追求到了乘着落叶遨游。倔强的荆棘鸟决绝生的安逸, 于是在破喉的一刹那完成人生的绝唱,追求到了梦中的天堂。
四、从历史中积累 汨罗河畔,浊浪滔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 醒”,为了追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宫 廷御苑,笙飞箫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为了 追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玉环磨墨,力士脱靴,成 为千古奇谈;精忠报国,驰骋疆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 戍轮台”,为了追求,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 棺 ”;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 追求,林则徐贬谪路上大修水利,造福人民,早已把生死度外。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3篇)
Life is to live beautifully and walk sonorously.(页眉可删)《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3篇)《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这是两首描绘大自然的诗歌。
抓住意象的特点,感受美好的意境,领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学生赏析诗歌的关键步骤。
教读本课,要先营造符合诗歌意境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诗歌中,用心去感受诗中美好的境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能够顺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情感。
⑵能抓住诗歌主要意象,体会诗歌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颂,整体感悟诗歌。
⑵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⑶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体会大自然的多面与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⑵揣摩诗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
2、分析领会诗人创作的意图及手法。
3、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型】课内自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准备】1、教师:查找与诗歌意境相符的音乐、练习有感情的范读诗歌、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复习现代诗赏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蝈蝈与蛐蛐一、导入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
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配乐范读老师先朗读一次《蝈蝈与蛐蛐》,请同学闭眼聆听,展开想象,假设自己置身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三、自由朗读,体会整体情感(播放欢快的轻音乐)想象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老师希望大家将自己化为画面中一员,进入诗歌意境中。
通过自由朗读,用心去体会诗歌的整体情感。
4、外国诗两首 (2)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明确:
三、研读赏析
1.教师范读.
观看多媒体画面
进入情境
一名学生指读,集体了解诗人生平爱好及相关作品,做好笔记.
画面与音乐共同引入,很快就进入课堂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相关知识链接,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诗人,扩大学生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赏析诗歌
(1)学生自由诵读,想象入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它的歌声一直使济慈快活异常。
有天早上,济慈从餐桌旁拉过一把椅子,在葡萄树下的草地上坐了整整一个上午。临了,查尔斯发现他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又不声不响地把手中的碎纸片塞到书架后。趁济慈不注意的时候,查尔斯把那些碎纸片拣了起来。大致可以看出,那是一首关于夜莺的诗。查尔斯把它们复原了,这就是那首人人喜欢的《夜莺颂》。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拓展延伸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聆听导语
进入情境
了解作者
交换信息
听读录音
感受夜景
小组交流
品读课文
走近诗人心灵深处,感知诗人情怀
四.课堂小结
大自然周而复始,昼夜更替,四季轮转,生命在这其中生生不息。在生命的演进中,小动物们用它们靓丽的歌喉吟唱出一首首动人的乐曲,演奏出一曲曲美丽和谐的天籁之音,为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所以同学们,用我们敏感而多情的心,去感受我们身边的世界吧,愿大家在大自然的跳跃和宁静中找到生命的真谛。
《外国诗二首》教案(精选
《外国诗二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九章《外国诗歌赏鉴》部分,内容包括两首外国诗:《荒原》和《我听到一只苍蝇的嗡嗡声》。
通过分析两首诗歌的背景、作者、意象、结构、韵律等方面,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欣赏外国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首外国诗歌的基本内容、背景和作者信息。
2. 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结构和韵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外国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结构和韵律的分析。
教学重点:两首诗歌的基本内容、背景和作者信息;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首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诗歌的主题。
2. 背景和作者介绍:简要介绍两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
3. 诗歌赏鉴:(1) 《荒原》①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如“荒原”、“风”、“火”等,探讨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② 结构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如起承转合等。
③ 韵律分析: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如押韵、节奏等。
(2) 《我听到一只苍蝇的嗡嗡声》① 意象分析:关注诗歌中的“苍蝇”、“窗户”等意象,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② 结构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
③ 韵律分析: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
4. 例题讲解:针对两首诗歌,设置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外国诗二首》2. 板书内容:《荒原》:背景、作者、意象、结构、韵律《我听到一只苍蝇的嗡嗡声》:背景、作者、意象、结构、韵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分析《荒原》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 比较两首诗歌的结构特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3) 摘抄《我听到一只苍蝇的嗡嗡声》中的典型句子,并进行赏析。
第20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练习,尝试仿写一首诗歌,运用所学意象和情感表达。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外国诗歌的基本特点、意象的运用和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外国诗歌的基本特点。外国诗歌在韵律、节奏和意象方面与我国诗歌有所不同,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丰富的人生感悟。这些诗歌是了解外国文化、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雪莱的《自由颂》这两个具体的案例。它们展示了外国诗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生活、坚定信念。
3.语言表达与交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技巧。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诗歌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意象与情感表达:使学生掌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普希金如何运用意象表达情感,以及《自由颂》中雪莱如何通过诗歌传递自由精神。
七下外国诗二首原文
七下外国诗二首原文
以下是七下外国诗二首的原文及其拓展。
1. 原文: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And my heart grew sick with longing for you,
My dear, my dear!
拓展:
这首诗是由英国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 (William Butler Yeats) 所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叶芝是 20 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现代派的影响。
这首诗表达了叶芝对于爱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的描述和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2. 原文:
I met a man who said he was a poet,
He said his name was Robert Frost,
And he asked me if I would like to see
A beautiful place where nature was.
拓展:
这首诗是由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 (Robert Frost) 所写,是他的作品之一。
弗罗斯特是 20 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著称。
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人性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述一个陌生人问他是否想去看看美丽的自然景象,来表现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求和对于人性的反思。
第20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外国诗歌的基本特点、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两首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诗歌,从中获得启发和力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20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感到困惑或失落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的智慧和力量。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外国诗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比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自由颂》这两首诗歌,他们能够逐步理解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几点反思: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以学生们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提出与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更贴近他们。
解决方法: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并学会表达。
(4)诗歌的背诵与默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诗歌的背诵和默写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解决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分段背诵、整体背诵等方法,逐步提高背诵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诗歌默写练习,巩固记忆。
四、教学流程
第20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一、教学容
第20课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4.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人生选择的角度,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意义。
5.诗歌创意写作: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模仿《未选择的路》写一首关于人生选择的择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人生选择的问题时,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尝试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效果还不错。大多数同学能够迅速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选择。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这个环节显得有些拘谨,可能是我提出的问题还不够开放,未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问题的设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虽然我通过举例和比较来解释,但仍有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惑。这可能是因为我对意象的解析还不够深入,或者讲解方式不够生动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象,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意象的美。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创意写作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导致讨论效果不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确保讨论内容紧扣主题。
(3)诗歌主题的个性化解读: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可能受到局限,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突破方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借鉴他人的思考,丰富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4)诗歌创意写作:学生在创作诗歌时,可能缺乏灵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思考。
外国诗二首的精彩句段
外国诗二首的精彩句段1. 第一首诗:《飞鸟集》- 泰戈尔孤立,却怀着对整个世界的热爱。
这是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主题之一。
他通过短小的句子展现了万物间微妙的联系。
以下是这部作品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月亮会打动我的心灵,但我无法触摸它。
”- “我不寻求比自己更高尚的事物,只是比我自己更真实的自己。
”- “黄昏中的天空,是我对你深深的祝福。
”- “时间是我的财富,蜷缩在时间的怀抱中,我永远年轻。
”- “爱是翱翔在自由之中的鸟儿。
”这些句子用简洁而灵动的语言表达出泰戈尔对生活、自然和爱的独特感悟。
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对内心世界的深思和对人生的热望。
2. 第二首诗:《狂人日记》- 鲁迅《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小说以幽默的笔调和尖锐的批评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夜里,我一个人坐在天井里看书,看到很晚。
有时候睡觉,觉得许多黑暗的眼睛都看着我。
”- “骗吃骗喝的人那样高抬他,痛打一顿的聪明人,倒像被人拣高了放下。
”- “我终于在一九二0年下半年认得他,从一个人的土炕上爬起来。
”- “我总是碰不上他,起初以为他躲在一片草丛之后,一头鹿似的,向我藏身。
”- “怀表对我说:‘你看过的岁月是不会回来的,所以你要看东西要看紧一点儿。
’”这些句子展现了鲁迅尖锐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他用夸张和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现实。
这些精彩句段使读者深思并思考社会问题。
总结:以上是两首外国诗歌中的精彩句段。
泰戈尔的《飞鸟集》描绘了内心世界的美好和对自然、爱的热爱。
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幽默的方式批判社会现象,并透露出对人性的深层思考。
这些句子展示了诗人们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度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泰戈尔的诗句还是鲁迅的小说,都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和思考。
高中语文 2.5 外国诗二首课件(二)语文版必修5
日 积
益
月
课 硬的光芒,仿佛一名刚毅挺拔的军人。
累
前
自 主 导 学
②如今,这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言语中不时闪烁 (闪 耀/闪烁)着幽默和智慧的 83 岁耄耋老人仍然活跃在亚太地区
备 课 资
自
料
主 文
政治舞台上。
链 接
本
初 研
(2)祈求·乞求
课
二者都是动词。
课
堂 互
“祈求”指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时 作
堂
时
互 动
以新情节、新图案翻版,日复一日,以即兴的方式,做戏剧
作 业
探
究 性演出。
菜单
YW ·语文 必修5
晨
读 开
我们忘了看云,我们遗落了许多闲适的心情,我们失去
素 材
卷
日
有 益
了许多凝眸冥想的乐趣,那真是生活的一种损失。当看云的
积 月
课 前
时候,我们专注的神采里,往往有广大的平和,那也常是我
累
自
主 导 学
们脸上表情最舒缓自然的时刻。随着云朵的幻化飘移,不论
备 课
自
在山巅,在海滨,在辽阔的草原,在狭窄的阳台,在陋巷的
资 料
主
链
文 沟边,或在囚室高不可攀的小窗下,我们都很容易自人间种 接
本
初
研 种难以理清的纠葛中游离出来。许多抓紧的、执著的、无可
课 堂
释放的怨憎伤痛,也都在此时淡了,远了,松了,舒展了,
课 前
不起来。
累
自
主 导 学
清隽无言而永恒的云,其实就是我们仰首之际,所能读 备 课
自 到的最好的诗篇、散文、小说和戏剧啊。
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歌 仿 假如考试悲催了你 写 请不要悲伤,不要难过
痛苦的心情里需要坚定
努力吧,
迷雾中的曙光终会出现
心儿要永远向往着美好 现在却常是郁闷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深刻地记忆
有哪些关于“路”的诗句或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从语速、重 音、停顿、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感情四个方 面朗诵诗歌 ,试评价其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小 口吻和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 结
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
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真
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怀。
再次诵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1)读出娓娓道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来的语气;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读出热烈深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沉的情感; 现在/却常是/忧郁: (3)读出乐观坚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强的人生态度。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 假如让你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中找一句座 找 右铭,你想找哪一句?为什么?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外国诗二首》PPT
课堂·小结
假
不要悲伤
亲 密
如 否定错误态度
和
生 活
不要心急
婉 热
诚
人情味坦哲理味
积 极
欺
率
乐
骗
须要镇定
观
了 指出正确态度
你
向往未来
课堂·导入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 彩的描写,同学们就课外积累的说说看。
•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辛弃疾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鲁迅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五
单元
外国诗二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课堂·导入
假
如
普 希
生 活
金欺
骗
了
你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 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 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 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 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 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 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 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 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 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 斗而死,年仅38岁。
瞬息(s)hùn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yōujì 幽静寂寞。 延绵()yán 延续不断。 萋萋()qī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忧郁(y)ōu 愁闷 伫立(z)hù 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shè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x)iàng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
希望得到或达到。
问题·探究
语文版必修五《外国诗二首(二)》
o bà (3) o bà
暴 风雨 爆 冷门
翼 羽 yì (5) 冀 希 jì
3.近义辨析
(1)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身临其境:表示亲自 到了那个境地。多指亲自去体验。可以独自成 句,可以加否定副词“非”“不”表否定,可 用作“想”的状语。设身处地:是指设想自己 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形容替别人着想。 例句1:摄影记者,一群冲在新闻最前端的人 身临其境 们,总是为读者送上最真实、最生动的现场图 设身处地 片,让每一个读者对于每一条新闻都有 ________的感觉。 例句2:怎样能________为患者着想,把患者 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把给予患者的幸福当
哲思短章
然 鹰 歌 坦然是诗的情,是画的意,是音的韵。 坦然如清风拂杨柳,坦然如细雨润桃李。坦然 如白云,轻轻地飘;坦然如清泉,涓涓地流。 坦然是蝴蝶的翩翩起舞,坦然是小鱼的悠悠闲 游。拥有一份坦然的心情,生活就多一份色彩
坦
坦然是对权贵的蔑视,如诗仙李白的“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陶渊明 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 折腰的高尚情操。 坦然是对名利的淡泊,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 泊无以明志。名利如过眼云烟,如果一个人心 里老是装着功名利禄,那么就活得很苦、很 累„„如果一个人坦然地面对世间万事万物, 那么就想得很远、很深„„如果你遇到不开心 的事,不妨抬头看看万里无云的天空,那是多 么的深邃;不妨放眼眺望风平浪静的大海,那 是多么的宽阔;不妨来到花丛轻闻花香,不妨 走到林间细看叶落,感受宁静。这一切的一切
3.审美视窗
我钉在/我的诗歌的十字架上/我献出了/我的忧
伤的花朵/尽管它被轻蔑,踩成一片泥泞/我献出 了/我最初的天真/虽然它被亵渎,罩着怀疑的阴 云/我纯洁而又腼腆地伸出双手/恳求所有离去的 人/都回转过身/我不掩饰我的软弱/就连我的黑发 的摆动/也成了世界的一部分/红房子,老榕树, 海湾上的渔灯/在我的眼睛里变成文字/文字产生 了声音/波浪般向四周涌去/为了感动/至今尚未感 动的心灵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语文第20课 外国诗两首 知识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第20课外国诗两首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1.《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的原因。
2.诗歌的象征手法。
知识点01 作者与背景【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该篇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成为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从农村生活中吸取题材,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代表作品有诗集《波士顿以北》,还有《林间空地》《雪夜林边小驻》等。
【创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1825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这首诗是普希金在流放期间为邻居家的小女孩写的,题在她的纪念册上。
知识精讲《未选择的路》首次发表在1915年8月的《大西洋月刊》上。
第二年作者又把它作为首篇编入诗歌集《山间低地》。
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
弗罗斯特读高中时就开始写诗,17岁发表了处女作。
以后一直坚持写诗,但很少能发表,20年中仅在小刊物上发表了6篇。
他抱着当诗人的梦想打算去英国发展。
那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还是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
【微点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从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外国诗二首(二)》(帆、信天翁)最新版
帆
在30年代风雨如磐的俄罗斯,年
轻诗人的心中早就充满着反抗情绪,
渴望着以行动和斗争去冲破重重黑
暗。这首诗创作于大学时代,是诗
人早期抒情诗中的名篇。
帆是诗人人格、理想的象征,是
诗人倔强高傲、不甘平庸、奋勇进
取人格的象征。孤帆在海中航行,
象征诗人在人生道路上所进行的傲
视不群的追求。在诗中,莱蒙托夫
把自己的命运比作在波涛胸的大海
这是一支怎样的帆?
• 一支孤帆,一支在茫茫大海中行进的孤 帆,但它并不是寻求什么幸福,也不是 在找什么宁静的港湾,相反,晴天碧海, 阳光灿烂,还反而会让它感到不安。
写作背景
写于18岁的《帆》是莱蒙托夫一首有名的咏物抒情诗, 也是西方咏物诗中的名篇。莱蒙托夫是在十二月党人 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他热情地憧憬着法国启蒙 思想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十二月党人的行动又让他看 到了在俄国实现这些理想的希望,他满怀着干一番事 业的雄心壮志,希望改变俄罗斯沙皇专制下黑暗的现 实。他厌恶自己周围那些贵族纨袴子弟所过的空虚和 懒散的生活,追求一种活跃的创造,渴望看到生活的 暴风雨去经受考验,以激发出自己更大的人生热情和 力量。在碌碌无为、苟且偷安而不求上进的贵族纨子 弟中间,他感到孤独,但他的贵族教养和习惯使他很 难冲破周围庸俗的环境,在《帆》中作者以明快、质 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蕴表达了这种矛盾的心情。
整体把握
• 1、课题为“信天翁”,但课本对之未做 解释,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是一种什么 事物?
整体把握
2、但现在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是怎么样的呢? 请概括各节诗歌的内容。
探究思考
• “信天翁”与“诗人”意象是什么关系? 诗人通过这个事物表达怎样的感情?
背景简介
• 社会历史: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颓靡之风盛行,18世纪 的大革命后带给人们的并不是美好的现实,而是丑恶 的谎言蔓延,世界显得荒谬,人们普遍感到“上帝死 了”。一些先觉者则以揭示和表现世界的丑恶、罪恶 和病态来对抗这个世界,波德莱尔就成长在这样一个 社会环境之中,并成为现代主义的先觉者。 个人:诗人六岁丧父,母亲性格乖张,这给他幼年的 心灵蒙上了阴郁的暗影,从而形成了他成年以后的 “永远孤独的命运感”。
外国诗二首《送娘曲》《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正式版
总结
• 启蒙主义让莱蒙托夫等先进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在 思想上已经进入更加文明、先进的社会,但是却 不得不身处黑暗的沙皇统治之下的现实。而这些 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改变这一黑暗现实。具体说 来,莱蒙托夫属于被十二月党人唤醒的一代青年, 他继承了那些贵族出身的革命者们热爱祖国,追 求政治自由的传统。而十二月党人被镇压后更加 黑暗,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使得经历了更多的艰 难困苦和反动政府的重压。正因为这样,在他身 上,更多的是悲痛 的孤独感、无路可走的彷徨感 和苦闷感。而《帆》表达的正是诗人不甘平庸、 积极的渴盼风暴生活的态度。
《帆》写作特色
1.全诗采用象征手法,寓意深刻。 帆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者却赋 予它以深刻的含义,借孤帆在海上的飘 泊来象征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抒 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2.借景抒情,语言含蓄精练。 全诗每节都是先写景,再抒情,这 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比兴手法有相似之 处。语言含蓄精练,诗虽不长,但含义 悠远,启发人们思考人生中的一些问题。
整体感知
• 齐读诗歌,看诗歌究竟写了什么内 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在艺术上有 什么特色。
鉴赏诗歌的方法
•
学会抓意象
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
华兹华斯
•
威廉·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湖畔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曾在英国西部山地的湖 畔聚居,其诗作又多描写湖畔而得名),1843年被宫廷 奉为“桂冠诗人”。1798年,不到28岁的华兹华斯与 塞缪尔· 柯勒律治(1772—1834)合作出版了一本小诗集 《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 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认为自然美景能给 人力量和愉悦,具有心理治疗作用,使人的心灵得到净 化和升华。他注意吸收民间诗歌的艺术特色,采用民间 生动、淳朴的口语。这使他的诗独辟蹊径,呈现出清新、 质朴、天然成趣的特点,被称为伟大的“自然诗人”和 “诗的风景画家”,从而结束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 治,对英国诗歌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他的主要作品有 长诗《序曲》《远游》,组诗《露西》等,此外还有 《我们是七个》《丁登寺》《孤独的收割人》等收在 《抒情歌谣集》的著名抒情诗。
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哲理诗是表现诗⼈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原⽂ 假如⽣活欺骗了你 普希⾦ 假如⽣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急! 忧郁的⽇⼦⾥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将会来临。
⼼⼉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切都是瞬息, ⼀切都将会过去; ⽽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原⽂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的树林⾥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 我在那路⼝久久伫⽴, 我向着⼀条路极⽬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条路, 它荒草萋萋,⼗分幽寂, 显得更诱⼈,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路上, 很少留下旅⼈的⾜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条路等改⽇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树林⾥分出两条路 ⽽我选择了⼈迹更少的⼀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道路。
3.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知识点 【整体结构】 1.《假如⽣活欺骗了你》 第⼀部分:写如果⾝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性等待,快乐的⽇⼦⼀定到来。
第⼆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2.《未选择的路》 第⼀节:写诗⼈站在林间交叉路⼝,久久踌躇,做出决定。
第⼆节:诗⼈选择了其中⼀条少有⼈⾛的路。
第三节:诗⼈踏上了⾃⼰选择的⼩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第四节:诗⼈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
【⽂章主旨】 1.《假如⽣活欺骗了你》:这⾸诗以劝慰的⼝吻告诉⼈们:在⽣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对挫折的时候,不要沉湎于悲伤和痛苦中,要积极乐观地⾯对,要对未来充满信⼼。
全诗表现了诗⼈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
2.《未选择的路》:本诗借⾃然界的路来写⼈⽣之路,告诫⼈们⼈⽣的道路虽有千万条,但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条,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外国诗二首作者简介
外国诗二首作者简介
外国诗二首是由不同的外国诗人所创作的两首诗歌作品。
以下是这两位诗人的简介。
1. 约翰基茨(John Keats)
约翰基茨(John Keats,1795年-1821年)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以其精致的诗意和感性的表达而闻名于世。
基茨的诗歌作品多以自然、爱情和美为主题,常常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他的作品包括《琼楼玉宇》、《杜鹃颂》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2.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886年)是美国著名的诗人。
她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而被誉为美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狄金森的诗歌充满了隐喻、象征和短小精炼的语言,常常探讨生死、爱情和宗教等主题。
尽管她的作品在她生前几乎未被发表,但在她去世后,她的诗歌被广泛出版并受到赞誉。
她的作品包括《希望是那种有羽毛的东西》、《我不在乎》和《酷暑夜晚的静默》等。
这两位诗人各自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文学风格。
基茨的作品富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和理想主义的思想,而狄金森的作品则更加
独立、内省和探索性。
他们的诗歌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了后来的诗人,也为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感受。
20外国诗二首
20外国诗二首诗歌是一种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都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以下是20首外国诗的精选,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思考和感受。
1. 《飞鸟集》 - 泰戈尔(印度)泰戈尔是印度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飞鸟集》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迅速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2. 《野草》 - 萨贝尔(日本)日本诗人萨贝尔以其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洞察力而闻名。
他的《野草》集中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
3. 《秋夜长》 - 谢霆锋(中国)谢霆锋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歌手,他的《秋夜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夜晚的美丽景色和内心的孤独。
4. 《乌鸦》 - 埃德加·爱伦·坡(美国)坡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乌鸦》以黑暗和神秘的氛围探索了人类内心的恐惧和痛苦。
5. 《夏日风暴》 - 纳尔维克(挪威)挪威诗人纳尔维克以其探索人类存在的深度和激情而闻名。
他的《夏日风暴》以强烈的意象和情绪描绘了一个夏天的动荡和挣扎。
6. 《晚霞》 - 约翰·基茨(英国)英国诗人约翰·基茨以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情感的敏感而著称。
他的《晚霞》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情的诗句打动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7. 《感伤的人》 - 弗里德里希·尼采(德国)尼采是德国哲学家和诗人,他的《感伤的人》以抒发对现代文明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思考而著称。
8. 《静夜思》 - 李白(中国)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静夜思》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离乡别井的思念之情。
9. 《诗人与村庄》 - 瓦西里·瓦西列维奇·罗日丁(俄罗斯)俄罗斯诗人罗日丁以其对农村生活和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描绘而闻名。
他的《诗人与村庄》以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10. 《爱的哲学》 - 奥玛尔·海亚姆(波斯)波斯诗人奥玛尔·海亚姆以其对爱和哲学的诗意探索而闻名。
外国诗两首2
4 外国诗两首
祖国 黑人谈河流
祖国
莱蒙托夫 莱蒙托夫是俄罗斯和苏维 埃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被 经典作家誉为“民族诗人” 经典作家誉为“民族诗人” 别林斯基语) (别林斯基语)的天才作 家之一。 家之一。 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当代 英雄》 英雄》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三节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这三节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我对祖国奇异的“爱情” 我对祖国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的自然风景 我爱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我对祖国的爱是奇异的,体现在哪里? 我对祖国的爱是奇异的,体现在哪里? 无论……都… 都 无论 鲜血换来的光荣 沙皇统治集团镇压国内外人民起义得来 的胜利。 的胜利。 高傲的虔信的宁静 农奴主对农奴制的信念和对东正教的迷信 远古朝代神圣的传言 远古传说虚构出来的祖先的英雄业绩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黑人对河流的追溯, 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 追溯, 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表达 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 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
阅读《手推车》 阅读《手推车》,完成练习 1、北方特有的“手推车” 、北方特有的“手推车” 2、阴暗的苍穹、干枯的河底、冰雪的凝 、阴暗的苍穹、干枯的河底、 冻、灰黄的土层 3、加强诗歌的抒情意蕴,表现诗歌的主题: 、加强诗歌的抒情意蕴,表现诗歌的主题: 下层劳动者在抗战背景下的悲苦生活 4、诗人以特定背景下的人物命运来折射时 、 代风云, 代风云,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背景下的 苦难生存。 苦难生存。
黑人谈了哪几条河流? 黑人谈了哪几条河流?为什么要谈这几 条河流? 条河流? 幼发拉底河 刚果河 尼罗河 密西西比河 用夸张的手法回顾黑 人的历史, 人的历史,说明黑人 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 的种族, 的种族,见证了人类 的历史,黑人的灵魂 的历史, 里积淀着人类文明和 文化的成果。 文化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外国诗二首
第1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品析诗歌语言,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3.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体会其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一、导入新课
“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事,请你不必太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歌词)这首歌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的。
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把握内容
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
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1.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朗读诗歌。
具体朗读步骤如下:
①听录音,划分节奏,把握语气。
②师范读,生听读,把握读音。
③自由诵读,组内齐读。
3.朗读后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劝告)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希望) 目标导学二:再读诗歌,体会哲理
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含的哲理和表现的手法。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
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明确: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明确: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逆境也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明确: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哲理。
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目标导学三: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1.请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并背诵诗歌。
2.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生活,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未选择的路》
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体会哲理及其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3.比较两首诗歌,感受两首诗歌写法上的异同。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鲁迅: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研讨诗义
1.背景资料。
1912年弗罗斯特做了一个重要的选择,要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要么去英国。
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不能同时去涉足”。
况且当时诗人的待遇并不好,“穷就穷吧”(弗罗斯特语),他毅然选择了诗歌。
这首诗就是有感于人生选择而作。
2.全诗共四小节,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
(伫立、思索)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决定、选择)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
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选择之后的怅惘)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
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请同学们谈谈最令自己感动的诗句或词,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目标导学二:分析学习象征手法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这是一种象征手法。
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
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
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
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
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
人生之路有很多,但却只能选择一条。
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
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选择,更要慎重对待。
目标导学三:对比分析,获得启发
1.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有什么不同?
明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2.这两首诗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明确:两首诗都富有哲理,且都富有人情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对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教师小结: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
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
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们要注重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
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