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二首》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3篇)
Life is to live beautifully and walk sonorously.(页眉可删)《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3篇)《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这是两首描绘大自然的诗歌。
抓住意象的特点,感受美好的意境,领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学生赏析诗歌的关键步骤。
教读本课,要先营造符合诗歌意境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诗歌中,用心去感受诗中美好的境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能够顺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情感。
⑵能抓住诗歌主要意象,体会诗歌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颂,整体感悟诗歌。
⑵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⑶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体会大自然的多面与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⑵揣摩诗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
2、分析领会诗人创作的意图及手法。
3、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型】课内自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准备】1、教师:查找与诗歌意境相符的音乐、练习有感情的范读诗歌、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复习现代诗赏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蝈蝈与蛐蛐一、导入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
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配乐范读老师先朗读一次《蝈蝈与蛐蛐》,请同学闭眼聆听,展开想象,假设自己置身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三、自由朗读,体会整体情感(播放欢快的轻音乐)想象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老师希望大家将自己化为画面中一员,进入诗歌意境中。
通过自由朗读,用心去体会诗歌的整体情感。
《外国诗二首》笔记
《外国诗二首》笔记(一)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 - 1837),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国文学之父”。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诗歌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诗歌内容。
1. 整体感知。
- 诗歌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虽然诗题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但诗中并没有具体描述生活是如何欺骗“你”的,而是强调在面对这种被欺骗的感觉时应有的态度。
2. 诗句分析。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开篇直接点明主题,“欺骗”一词将生活拟人化,生活可能会给人带来挫折、苦难,让人感觉被欺骗。
诗人告诉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不要陷入悲伤和急躁的情绪中。
-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忧郁的日子”指的是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时期。
诗人强调要保持镇静,因为他坚信快乐的日子终将到来,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这里将“心儿向往未来”和“现在的忧郁”形成对比,表达出虽然当下可能痛苦,但不应被眼前的困境束缚,因为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
-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是全诗的经典语句,当人们度过艰难时期后,回首往事,那些曾经的痛苦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充满温情的回忆,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豁达的胸怀。
(四)诗歌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身处逆境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的阐述,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告诉人们要珍惜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五)艺术特色。
1. 语言简洁。
-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用词简洁明了,却能准确地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如“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等语句,简单直白却富有力量。
第20课《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0课《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首外国诗歌: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和约翰·济慈的《夜莺颂》。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
1.理解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诗人在人生道路选择和生命意义思考上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主题思想的领悟:《未选择的路》传达了人生选择的重要性,而《夜莺颂》则表达了对生命、美和永恒的追求。教师需引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主题,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艺术特色的分析:弗罗斯特的象征手法和济慈的浪漫主义风格是两首诗歌的核心艺术特点。教学中应重点讲解这些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如弗罗斯特如何通过两条路的象征来表现人生选择的困境,济慈如何通过夜莺的形象来抒发对美的向往。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对人生选择和生命意义进行深入思考。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恰当的诗歌朗读技巧,准确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探索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未选择的路》和《夜莺颂》这两首诗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诗歌主题思想的领悟。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主题,但在深入探讨人生选择和生命意义方面,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和哲理。
《外国诗二首》教案(精选
《外国诗二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九章《外国诗歌赏鉴》部分,内容包括两首外国诗:《荒原》和《我听到一只苍蝇的嗡嗡声》。
通过分析两首诗歌的背景、作者、意象、结构、韵律等方面,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欣赏外国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首外国诗歌的基本内容、背景和作者信息。
2. 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结构和韵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外国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结构和韵律的分析。
教学重点:两首诗歌的基本内容、背景和作者信息;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首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诗歌的主题。
2. 背景和作者介绍:简要介绍两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
3. 诗歌赏鉴:(1) 《荒原》①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如“荒原”、“风”、“火”等,探讨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② 结构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如起承转合等。
③ 韵律分析: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如押韵、节奏等。
(2) 《我听到一只苍蝇的嗡嗡声》① 意象分析:关注诗歌中的“苍蝇”、“窗户”等意象,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② 结构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
③ 韵律分析: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
4. 例题讲解:针对两首诗歌,设置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外国诗二首》2. 板书内容:《荒原》:背景、作者、意象、结构、韵律《我听到一只苍蝇的嗡嗡声》:背景、作者、意象、结构、韵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分析《荒原》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 比较两首诗歌的结构特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3) 摘抄《我听到一只苍蝇的嗡嗡声》中的典型句子,并进行赏析。
《外国诗二首》教案(精选
《外国诗二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国诗二首》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两首经典的外国诗篇:英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路不拾遗》和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哦,白昼》。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深入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外国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首外国诗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及表现手法。
2. 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两首诗的韵律特点及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诗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首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讲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作者背景及创作背景。
3. 诗歌朗读: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例题讲解:分析两首诗的韵律特点及表现手法,以《路不拾遗》为例,讲解如何鉴赏诗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哦,白昼》的韵律特点及表现手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的寓意和审美价值。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诗歌、作者及创作背景。
2. 黑板右侧:两首诗的韵律特点、表现手法及鉴赏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路不拾遗》和《哦,白昼》的异同点。
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具有鲜明的韵律特点,表现手法独特。
不同点:《路不拾遗》以叙事为主,寓意深刻;《哦,白昼》以抒情为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2. 拓展延伸:请学生课后查找其他外国诗歌,尝试进行鉴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两首外国诗,让学生了解了外国诗歌的魅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延伸,阅读更多外国诗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确信
须要:镇静对待
面光
永远:向往未来
对明 挫未
一切:都将会过去,成为怀恋 折 来
课后练习
假如生活中遇到了困苦,我们不要怎样, 应该怎样,坚信什么?仿照诗作第一节中 作者的思路,结合自身的认识和体会说一 说、写一写。
例如: 假如 生活中遇到了困苦 , 不要 惊慌 ,不要 沮丧 !
阴暗的日子里 须要 信心 。 相信吧, 开心的日子定会到来 。
可以送给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
保持乐观的态度
写作特色
说理方式独特
这首诗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诗人以
平等的语气娓娓道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
,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
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
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课堂小结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我们面对苦 难,要勇敢,要坚定信念,要相信苦难必将 过去,快乐终将到来,过去的,会成为人生 财富,让人回味。
文章主旨
《未选择的路》这首诗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 然界的道路,但实质上暗示的是人生之路。它 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 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在 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 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写作特色
1.富有哲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是一首不借助 于形象的说理小诗,诗人以平和的语气娓娓道来 ,语调亲切和婉,热诚坦率,似乎是在与你倾心 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 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 大的胸襟和坚强乐观的性格。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能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 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第20课《外国诗二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0课《外国诗二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外国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蕴含的哲理。
3.体会普希金的人生态度和弗罗斯特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蕴含的哲理。
2.体会普希金的人生态度和弗罗斯特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文体知识哲理诗哲理诗是表现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它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睿智思索和深刻体察的结果。
哲理诗往往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来描写鲜明的形象,以精彩的议论来揭示人生感悟、社会哲理,促人联想,启人心扉。
哲理诗一般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含蓄隽永,意境深远。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新课导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
可现实生活总喜欢和我们开各种不大不小的玩笑,将我们推入一个又一个迷魂阵中。
假如有一天,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仔细聆听这位伟大诗人的谆谆教诲吧!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19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是“生活的百科全书”。
他的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充分反映了渴望自由、反对沙皇专制的思想。
2.背景链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二、整体感知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因为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七下外国诗二首原文
七下外国诗二首原文
以下是七下外国诗二首的原文及其拓展。
1. 原文: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And my heart grew sick with longing for you,
My dear, my dear!
拓展:
这首诗是由英国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 (William Butler Yeats) 所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叶芝是 20 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现代派的影响。
这首诗表达了叶芝对于爱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的描述和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2. 原文:
I met a man who said he was a poet,
He said his name was Robert Frost,
And he asked me if I would like to see
A beautiful place where nature was.
拓展:
这首诗是由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 (Robert Frost) 所写,是他的作品之一。
弗罗斯特是 20 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著称。
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人性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述一个陌生人问他是否想去看看美丽的自然景象,来表现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求和对于人性的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我计划在课后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通过举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外国诗二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勇敢面对困难或作出重要选择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的智慧和勇气。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外国诗歌的主题思想、语言特点和意境描绘。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诗歌,从中获得启示和力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讲授诗歌的理论知识时,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和手法理解不够深入。为此,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比和举例,帮助学生逐步消化和理解这些难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诗歌朗诵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展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的参与度,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外国诗二首》评课稿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外国诗二首》评课稿一、引言本文是对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材中的《外国诗二首》进行评课的文档。
该课文是教材中的一篇诗歌,通过对两首外国诗歌的学习和欣赏,旨在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析和总结。
二、教学目标•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表达意境和情感,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外国诗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教学内容1. 《夜宿山寺》内容简介该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寺庙过夜的情景。
通过对山寺的描写和自身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宁静、信仰的追求。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阅读诗歌并带领学生理解诗意。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的意义。
•分析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
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内容简介该诗以诗人送别好友的情景为线索,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净慈寺和周围的自然景色。
通过对山川、禽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阅读诗歌并带领学生理解诗意。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的意义。
•分析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
四、教学模式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思考。
2. 阅读诗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齐读诗歌并逐句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词汇学习针对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教师提供词汇解释和用法,并进行示范性的句子造句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并加以运用。
4. 诗歌分析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美好之处并加以赏析。
第20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外国诗歌的基本特点、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两首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诗歌,从中获得启发和力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20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感到困惑或失落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的智慧和力量。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外国诗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比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自由颂》这两首诗歌,他们能够逐步理解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几点反思: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以学生们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提出与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更贴近他们。
解决方法: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并学会表达。
(4)诗歌的背诵与默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诗歌的背诵和默写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解决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分段背诵、整体背诵等方法,逐步提高背诵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诗歌默写练习,巩固记忆。
四、教学流程
第20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一、教学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外国诗两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外国诗两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外国诗两首》课文原文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外国诗两首》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
他用诗歌来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也曾身陷囹圄,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
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二、故事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问题归纳1.如何理解标题中的“假如”二字?作者把真实的压迫和束缚说成“假如”,表现了他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
诗人以饱满乐观的情绪在劝告自己,更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
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歌 仿 假如考试悲催了你 写 请不要悲伤,不要难过
痛苦的心情里需要坚定
努力吧,
迷雾中的曙光终会出现
心儿要永远向往着美好 现在却常是郁闷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深刻地记忆
有哪些关于“路”的诗句或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从语速、重 音、停顿、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感情四个方 面朗诵诗歌 ,试评价其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小 口吻和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 结
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
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真
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怀。
再次诵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1)读出娓娓道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来的语气;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读出热烈深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沉的情感; 现在/却常是/忧郁: (3)读出乐观坚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强的人生态度。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 假如让你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中找一句座 找 右铭,你想找哪一句?为什么?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外国诗二首》PPT
课堂·小结
假
不要悲伤
亲 密
如 否定错误态度
和
生 活
不要心急
婉 热
诚
人情味坦哲理味
积 极
欺
率
乐
骗
须要镇定
观
了 指出正确态度
你
向往未来
课堂·导入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 彩的描写,同学们就课外积累的说说看。
•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辛弃疾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鲁迅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五
单元
外国诗二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课堂·导入
假
如
普 希
生 活
金欺
骗
了
你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 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 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 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 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 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 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 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 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 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 斗而死,年仅38岁。
瞬息(s)hùn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yōujì 幽静寂寞。 延绵()yán 延续不断。 萋萋()qī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忧郁(y)ōu 愁闷 伫立(z)hù 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shè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x)iàng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
希望得到或达到。
问题·探究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外国诗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资料。
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潜力目标: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潜力。
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资料的潜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资料。
2、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二)难点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
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用心性。
四、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五、教学媒体投影仪六、课时安排1课时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⑵ 写景诗的特点。
⑶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2、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问题研究: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创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在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 子里。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 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 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 正义必胜。
创作背景
《未选择的路》1912年弗罗斯特做了一个重要的选 择,要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要么去英国。 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 “不能同时去涉足”。况且当时诗人的待遇并不好, “穷就穷吧”(弗罗斯特语),他毅然选择了诗歌。 这首诗就是有感于人生选择而作。
指 导 朗读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假如生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识 记 生字
忧郁( yōu yù ) 幽寂( jì ) 荒草萋萋( qī )
诱人( yòu ) 延绵( mián) 伫立( zhù )
瞬息( shùn ) 涉足( shè )
理 解 词语
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延绵:延续不断。 幽寂:幽静,寂寞。
指 导 朗读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语文第20课 外国诗两首 知识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第20课外国诗两首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1.《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的原因。
2.诗歌的象征手法。
知识点01 作者与背景【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该篇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成为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从农村生活中吸取题材,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代表作品有诗集《波士顿以北》,还有《林间空地》《雪夜林边小驻》等。
【创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1825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这首诗是普希金在流放期间为邻居家的小女孩写的,题在她的纪念册上。
知识精讲《未选择的路》首次发表在1915年8月的《大西洋月刊》上。
第二年作者又把它作为首篇编入诗歌集《山间低地》。
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
弗罗斯特读高中时就开始写诗,17岁发表了处女作。
以后一直坚持写诗,但很少能发表,20年中仅在小刊物上发表了6篇。
他抱着当诗人的梦想打算去英国发展。
那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还是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
【微点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从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哲理诗是表现诗⼈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原⽂ 假如⽣活欺骗了你 普希⾦ 假如⽣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急! 忧郁的⽇⼦⾥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将会来临。
⼼⼉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切都是瞬息, ⼀切都将会过去; ⽽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原⽂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的树林⾥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 我在那路⼝久久伫⽴, 我向着⼀条路极⽬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条路, 它荒草萋萋,⼗分幽寂, 显得更诱⼈,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路上, 很少留下旅⼈的⾜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条路等改⽇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树林⾥分出两条路 ⽽我选择了⼈迹更少的⼀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道路。
3.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知识点 【整体结构】 1.《假如⽣活欺骗了你》 第⼀部分:写如果⾝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性等待,快乐的⽇⼦⼀定到来。
第⼆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2.《未选择的路》 第⼀节:写诗⼈站在林间交叉路⼝,久久踌躇,做出决定。
第⼆节:诗⼈选择了其中⼀条少有⼈⾛的路。
第三节:诗⼈踏上了⾃⼰选择的⼩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第四节:诗⼈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
【⽂章主旨】 1.《假如⽣活欺骗了你》:这⾸诗以劝慰的⼝吻告诉⼈们:在⽣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对挫折的时候,不要沉湎于悲伤和痛苦中,要积极乐观地⾯对,要对未来充满信⼼。
全诗表现了诗⼈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
2.《未选择的路》:本诗借⾃然界的路来写⼈⽣之路,告诫⼈们⼈⽣的道路虽有千万条,但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条,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外国诗二首》
参考:“托物言志”的手法。
讲解:这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一首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这首诗里,莱蒙托夫借“帆”这个形象寄托了自己人生的选择和理想的追求。诗的主要意象是大海中一片小小的白帆,诗人借“帆”表达的人生追求,显示了作者卓尔不群、不甘平庸的人生态度。
4.请简要概括《帆》的内容?
讲解:诗歌最强烈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感情强烈;有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精练地反映社会生活;语言精练而形象。诗歌作者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2.《帆》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参考:每节前两行写海景,后两行抒发感情。
讲解:《帆》全诗三节,每节四行,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每节前两行写海景,由远及近;后两行则借孤帆抒发感情。
3.怎样理解《飞鸟集》中“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兽类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是歌唱着的;但是人类却兼有了海里的沉默,地上的喧闹,与空中的音乐”?
参考:漂泊的鱼有着海洋的沉默。无知的动物有着地上的喧闹。任性的鸟儿有着空气中的音乐。而我们却有海洋的沉默,地上的喧闹和空气中的音乐。
讲解:我们的青春拥有海洋的沉默,拥有海洋的广阔。我们只有在青春最沉默的那一刻感受痛苦或者幸福,只有在青春最辽阔的海面感觉自己的渺小与生命的恢弘。
参考:没有无根的枝,也没有无枝的根。
讲解:枝因为根的存在而繁茂,根因为枝的繁茂而深入。根有着不同的含义,如:游子是努力向天空伸展的树枝,那么家乡便是他的根。
难点理解:
1.按照《帆》的内容,展开想象,概括三幅画面?
参考:“雾霭茫茫图”“海风呼啸图”“碧流清澈图”。
讲解:第一节,一片孤帆在雾霭茫茫的蓝色大海上“闪着白光”。这只在雾海上孤独航行的白帆船,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第二节,诗人展开了一幅孤帆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画面。波涛汹涌,海风呼啸,海上的风暴惊心动魄。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它在全力抗争,要战胜风浪。第三节,风暴过去了,帆儿在碧波与阳光之中体会着胜利的喜悦。
外国诗二首作者简介
外国诗二首作者简介
外国诗二首是由不同的外国诗人所创作的两首诗歌作品。
以下是这两位诗人的简介。
1. 约翰基茨(John Keats)
约翰基茨(John Keats,1795年-1821年)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以其精致的诗意和感性的表达而闻名于世。
基茨的诗歌作品多以自然、爱情和美为主题,常常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他的作品包括《琼楼玉宇》、《杜鹃颂》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2.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886年)是美国著名的诗人。
她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而被誉为美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狄金森的诗歌充满了隐喻、象征和短小精炼的语言,常常探讨生死、爱情和宗教等主题。
尽管她的作品在她生前几乎未被发表,但在她去世后,她的诗歌被广泛出版并受到赞誉。
她的作品包括《希望是那种有羽毛的东西》、《我不在乎》和《酷暑夜晚的静默》等。
这两位诗人各自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文学风格。
基茨的作品富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和理想主义的思想,而狄金森的作品则更加
独立、内省和探索性。
他们的诗歌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了后来的诗人,也为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诗意看人生
——七下《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胡丽敏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读懂简易现代诗歌,积累字词句;
2.能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诗歌内涵;
3.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和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读诗歌的方法,培养学生结合生活理解文学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
1.问题引领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时】 1课时
【预学导学案】
一、阅读关于诗人的简介。
1.普希金俄国伟大的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被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
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限的艺术魅力。
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 弗罗斯特,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代表作品有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有《少年的意志》、《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
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
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二、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难字和重点字词形音义,并写在下面。
三、自主朗读两首诗歌,并思考: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欺骗”,你是怎样理解的?
2.《未选择的路》中的“路”,你认为有哪些含义?
【合学导学案】
一、读诗识字句。
1.请两名同学起来朗读两首诗歌,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找出他们读错的
字音并纠正。
2.齐声朗读两首诗歌,要求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请同学们注意节奏和情感变化。
4.自由朗读两首诗歌,要求有节奏感和感情充沛。
5.个别同学朗读。
(让同学们自荐展示,及时鼓励和朗读指导)
二、品诗看生活。
1.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欺骗”,你是怎样理解的?(2)《未选择的路》中的“路”,你认为有哪些含义?
2.老师朗读自己的日记,请同学们结合两首诗的句子动笔给老师写一段话,要
求格式如下:
老师,请记住《》中的这句话“”,
因为这句话。
(教学提示:在学生展示分析的时候,老师点拨句子的修辞、写法技巧、遣词
造句等知识点。
)
老师的日记:(配乐)上周的梅雨天气,让一切都湿漉漉的,包括了我的心情!想当年,高考的时候,同学们都劝我跟她们一起选择考理科,认为出来
找工作更容易,而我却坚守了小时候的理想——当一名语文老师。
现在可好了,经常比别人都早上班,看早读;经常比别人要晚休息,看晚修。
上班累啊,下
了班还得加班出试卷、改作文,还要做家务。
假如,读小学时候没有那个单纯
得可笑的理想,后来就不会做出那么糊里糊涂的选择,就不会有后来狼狈的生活,现在就不用羡慕老同学们饱饱的钱包和润润的日子了!哎……
3.小组交流,挑选大家都认为最好的那一段话,找同学作为代表,当堂告诉老师。
要求:(1)展示的小组一起有感情朗诵所选择的诗句。
(2)小组一人代表讲分析。
(3)班里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做好笔记。
(老师从旁点拨)
4.老师小结。
感谢同学们的鼓励,人生路上总会有很多的选择,偶尔也会碰到挫折和困难,但是老师一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向前,热爱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现在送大
家一首小诗,与大家互勉!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不会懊悔,
不会抱怨,
坚守金色的初心,
向蔚蓝的天地风雨兼程。
【延学导学案】
一、颂诗悟人生。
(一)看视频。
(央视《朗诵者》选段)
(二)朗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第五册“寻找自己的天空”板块中的三首诗歌,自由高声朗读一次,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或一首朗诵,开启感悟人
生之门。
1.《如果生活将你欺骗》
2.《寻找自己的天空》
3.《走向远方》
展示格式:先朗诵,然后谈谈自己喜欢这一节或者这一首诗歌的原因。
二、作业。
把《丛书》里的其它诗歌读完,并且每一首都做阅读批注,赏析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