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模具设计)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精编

合集下载

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应用作者:***来源:《专用汽车》2023年第10期摘要:隨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传统的制造技术现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与需求,而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最大化地提升了汽车机械模具制造业的水平与质量,并且投资成本低,确保了信息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主要对数控加工技术与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究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应用,为后期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控加工技术;汽车;机械模具;制造;应用中图分类号:U469 收稿日期:2023-05-22DOI:10.19999/ki.1004-0226.2023.10.0241 前言伴随着新时代人工智能、数字化、信息技术等产生与发展,加工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

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机械模具制造中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还能促进汽车企业占据明显的优势。

加工技术与汽车模具制造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而在模具加工技术制造中,汽车模具又是较为重要的基础之一。

数控加工技术是现代化先进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汽车机械模具制造中尤为重要的一种关键性技术,其中数控机床现已成为模具加工环节中核心加工的重要代表[1]。

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与智能化、现代化等普及,汽车行业的市场环境得到不断完善与提升,人们对汽车制造的质量越来越关注,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为汽车机械模具制造与生产效益等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此次研究主要探讨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2 数控加工技术概述数控加工技术属于比较先进的一项新型制造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数据信息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

与以往的加工技术相对比,数控技术各方面均更有优势,其自动化、高效率等是数控技术的主要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a.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程序编码等是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在编码程序完成后,还需全面解析加工构件,如构件材料、构件尺寸等,随后通过应用程序来进行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机械加工,并对加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从而为柔性制造系统等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2]。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全图解教程案例介绍(系统)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全图解教程案例介绍(系统)
is Engineering Inc. DFM Review
18
内分型核心技术
Silver Basis Engineering Inc. DFM Review
19
如上图所示,为汽车内分型保险杠二次变轨(又称双节变轨)运行轨迹图,共4种 运行轨迹,分别为a,b,c,d四种。下面详细分析4种二次变轨运动轨迹: 图a所示分为3段,分别为L1,L2,L3。 横向斜顶由运动导轨控制其运动,在L1这段距离内,横向斜顶保持不变。 在L2这段距离内,横向斜顶向内拉动制品变形,脱出定模倒扣。
用。
对于汽车保险杠塑件,一般有外分型与内分型两种分型方式。针对所有的汽车 保险杠两侧的大面积倒扣,即可以采用外分型也可以采用内分型。这两种分型方式 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最终客户汽车主机厂对保险杠的要求,一般欧美汽车大多采用内 分型技术,日系汽车大多采用外分型。两种分型方式各有优缺点,外分型的保险杠 需要处理夹线,增加了加工工序,但外分型保险杠在模具成本与技术难度要低于内 分型保险杠。内分型的保险杠通过二次变轨轨道控制技术,一次性完美的将保险杠 注塑出来,从而保证了保险杠的外观质量,节省了塑件加工工序与加工成本。但缺
接着继续运行,横向斜顶保持不变,制品脱离大斜顶。在L3这段距离内,制品完成 脱模,接着机械手取件。
图b所示分为4段,分别为L1,L2,L3,L4。 1. 横向斜顶由运动导轨控制其运动,在L1这段距离内,横向斜顶保持不变。
2. 在L2这段距离内,横向斜顶在向内拉动制品变形,脱出定模倒扣。 3. 接着继续运行,横向斜顶保持不变,在L3这段距离内,制品脱离大斜顶。
Silver Basis Engineering Inc. DFM Review
图d所示分为4段,分别为L1,L2,L3,L4。

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

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

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汽车模具工艺是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汽车的质量及生产效率。

在汽车行业中,好的模具工艺能够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

本文将以某汽车制造公司的汽车模具工艺为案例,进行分析。

一、背景介绍该汽车制造公司是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制造企业,拥有完整的生产线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其生产的汽车在国内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汽车模具工艺在其生产线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了提高汽车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该公司不断进行模具工艺改进与升级。

二、分析主题该公司的模具工艺主要包括:钣金模具和塑料模具。

其中,钣金模具是生产整车重要构件的关键工艺之一。

通过对其模具工艺分析,我们可以研究其优秀的生产工艺。

三、分析内容(一)工艺流程该公司的模具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折弯、冲压、撞压、胶合、切割、焊接、钣金抛光、模具调整等步骤。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该公司注重人员培训,力求使操作人员对工艺流程熟练掌握。

(二)模具设计该公司的模具设计部门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先进的CAD/CAM技术,能够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高效的模具设计方案。

在设计阶段,该公司采用多级审批,确保模具设计质量。

同时,在模具设计方案中,该公司注重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减少模具的磨损和故障。

(三)设备投入该公司在模具制造方面,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如自动化模具加工中心、激光切割机、数控冲床等。

这些设备的投入,使模具制造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该公司还注重维护设备,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四)质量控制该公司在模具工艺生产的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保证了模具的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

该公司还在质量控制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纠正不良的工艺,降低废品率,达到了很高的质量可靠性。

四、总结以上就是该公司汽车模具工艺的案例分析。

通过对其模具工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注重工艺流程的规范化、模具设计的质量和稳定性、设备的投入和维护,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汽车模具加工解决方案

汽车模具加工解决方案

汽车模具加工解决方案标题:汽车模具加工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汽车模具加工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提高汽车模具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一直是汽车制造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汽车模具加工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一、优化设计方案1.1 利用先进的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实现自动化设计和优化。

1.2 采用模拟仿真技术,对模具设计进行验证和优化,减少试验次数。

1.3 使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二、提高加工精度2.1 采用高精度数控加工设备,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2.2 使用先进的刀具和刀具润滑技术,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磨损和热变形。

2.3 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模具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三、提升生产效率3.1 实施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3.2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生产环节和提高生产效率。

3.3 实施定制化生产方案,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四、降低成本4.1 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成本。

4.2 实施节能减排措施,降低生产能耗和环境污染。

4.3 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和维护成本。

五、持续改进和创新5.1 建立模具加工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优化生产流程。

5.2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引入新技术和工艺,提升竞争力。

5.3 加强人才培训和团队建设,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

结语:汽车模具加工是汽车制造的关键环节,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加工精度、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持续改进创新,可以实现汽车模具加工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为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在汽车模具加工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汽车模具工艺设计实训报告

汽车模具工艺设计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模具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汽车模具作为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环节,其设计与制造水平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质量和成本。

为了提高汽车模具工艺设计水平,本次实训报告以汽车模具工艺设计为主题,通过对模具设计、制造、检验等方面的学习与实践,对汽车模具工艺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汽车模具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及特点。

2. 掌握汽车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流程。

3. 熟悉汽车模具制造工艺及检验方法。

4. 提高汽车模具工艺设计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汽车模具基本概念及分类汽车模具是指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模具,包括冲压模具、注塑模具、铸造模具等。

根据模具的结构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冲压模具:用于生产汽车车身覆盖件、结构件等。

(2)注塑模具:用于生产汽车内饰、外饰、电子部件等。

(3)铸造模具:用于生产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铸件。

2. 汽车模具设计原则及方法(1)设计原则汽车模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可靠性:确保模具在长时间、高负荷、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②安全性:模具结构设计应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③经济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④可维修性:便于模具维修和更换。

(2)设计方法汽车模具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分析产品结构、尺寸、材料等要求。

②确定模具类型和结构。

③进行模具零件设计。

④绘制模具总装图。

⑤编制模具制造工艺文件。

3. 汽车模具制造工艺及检验方法(1)制造工艺汽车模具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模具设计: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模具设计。

②模具加工:采用数控机床、线切割、电火花等加工方法,加工模具零件。

③模具装配:将加工好的模具零件进行装配,形成完整的模具。

④模具调试:对装配好的模具进行调试,确保模具满足生产要求。

(2)检验方法汽车模具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外观检验:检查模具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划伤、裂纹等缺陷。

模具swot分析案例范文

模具swot分析案例范文

模具swot分析案例范文一、优势(Strengths)1. 技术实力。

咱这模具公司啊,那技术团队可都是些个“技术大拿”。

就说老王吧,在模具制造这行摸爬滚打了二三十年了,什么样的复杂模具他没见过?不管是那种有着奇奇怪怪形状的汽车零部件模具,还是那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电子设备模具,老王带着团队都能给鼓捣出来。

而且咱公司在模具设计软件的运用上那也是相当溜,像SolidWorks 这些软件,就跟玩儿似的,设计出来的模具又精准又高效。

2. 优质的客户服务。

我们对待客户那可是真心实意的,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客户有啥要求,不管是大半夜还是节假日,我们都能及时响应。

有一次,一个老客户突然打电话说他们的生产线模具出了点紧急状况,要是不尽快解决,那损失可就大了。

我们的售后团队二话不说,立马就派人过去了,到那之后麻溜儿地就把问题解决了。

就因为这个,好多客户都跟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说我们靠谱,值得信赖。

3. 良好的地理位置。

我们公司这地理位置可太占优势了。

正好位于好几个工业城市的中间,交通那叫一个便利。

原材料运进来方便,做好的模具运出去也容易。

而且周边有很多配套的供应商,要是缺个啥小零件或者原材料啥的,打个电话,没多久就能送到,就像住在超市旁边一样方便,这可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

二、劣势(Weaknesses)1. 设备老化。

咱公司有些设备啊,那可真是有点年头了。

就像那几台老冲压机,每次启动的时候都嘎吱嘎吱响,就跟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似的,干活儿的速度也慢。

这就导致我们在生产一些大批量订单的时候,效率跟不上。

而且因为设备老化,维修成本也高,时不时就得请维修师傅来看看,那些维修师傅都快成我们公司的常客了。

2. 资金紧张。

公司的钱袋子一直有点瘪。

想更新设备吧,没钱;想多招几个技术高手吧,也没钱。

每次看到那些新的模具制造技术,我们都眼馋得很,可是没办法,没有资金投入,就只能干看着。

有时候因为资金紧张,原材料的采购都得小心翼翼的,就怕买多了资金周转不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的连续性。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科学分析后,制订出最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对各工序模具设计提出具体要求 的模具布置。
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制定又称工法设计,简称DL设计。工法图也称DL图。
覆盖件的主要冲压工序有: 落料、拉延、整形、修边、切断、翻边、冲孔等,其中最关键的工序是拉延
工序。绝大多数覆盖件通过拉延工序得到全部或部分形状。确定拉延工艺方案是 覆盖件冲压分析的第一步。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ppt 课件
工艺分析的概念
绝大多数覆盖件由3到5套模具冲压得到,即3到5道冲压工序 ,以下是常见 的几种工序排布方案:
1、拉延(DR)→修边冲孔(TR+PI)→整形(RST) 2、拉延(DR) →修边冲孔(TR+PI) →整形(翻边)(RST)→整形 (侧整、侧修、侧修)(RST+CTR+CPI) 3、落料(BL)→拉延(DR) →修边冲孔(TR+PI) →整形)(RST) → 整形)(RST)
顶盖前横梁没有翻边,形状不复杂,不需要整形。其有两处翻孔,翻孔的工 艺应考虑为先冲孔再翻孔。综上所述,顶盖前横梁应有三道工序:拉延→修边冲 孔→翻孔。考虑到冲孔较多,如果在第二序修边时冲完所有的孔,模具设计有困 难,上模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弹簧、导板、限位螺栓等,模具强度弱,所以应 移一部分孔到3/3工序。
中文 废料 基准侧 公差 CAD数据 刃口间隙 让空 冲压 粗加工 下模重量 上模重量 总重量 冲压方向 送料行程 双凸轮 水平凸轮
英文 UPPER DIE BASE MATCH FACE TRIM STEEL FL UP FL DOWN MATERIAL FINISH CONCAVE CONVEX DIE HEIGHT FEED LEVEL PUNCH RETAINER START POINT PART DRAWING CHECKING FIXTURE

(完整版)汽车零部件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版)汽车零部件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
2012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汽车零部件冷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系(部、院):*******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2年* 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前完成,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2. 学生应按照统一要求(从教务处网站下载开题报告标准格式电子文档)填写开题报告,其中:字体小4号宋体,行距20磅,日期的填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6年1月17日”或“2006-01-17”;
3. 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学生应查阅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不包括辞典、手册);
4. 完成后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2012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数控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精编

(数控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精编

(数控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第二节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实例壹、摩托车侧盖前支承冲压工艺设计二、微型汽车水泵叶轮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壹、摩托车侧盖前支承冲压工艺设计图12-1所示为摩托车侧盖前支承零件示意图,材料Q215钢,厚度1.5mm,年生产量5万件,要求编制该冲压工艺方案。

⒈零件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摩托车侧盖前支承零件是以2个mm的凸包定位且焊接组合在车架的电气元件支架上,腰圆孔用于侧盖的装配,故腰圆孔位置是该零件需要保证的重点。

另外,该零件属隐蔽件,被侧盖完全遮蔽,外观上要求不高,只需平整。

图12-1侧盖前支承零件示意图该零件端部四角为尖角,若采用落料工艺,则工艺性较差,根据该零件的装配使用情况,为了改善落料的工艺性,故将四角修改为圆角,取圆角半径为2mm。

此外零件的“腿”较长,若能有效地利用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则能够得到形状和尺寸比较准确的零件。

腰圆孔边至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为2.5mm。

大于材料厚度(1.5mm),从而腰圆孔位于变形区之外,弯曲时不会引起孔变形,故该孔可在弯曲前冲出。

⒉确定工艺方案首先根据零件形状确定冲压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

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剪切(或落料)、冲腰圆孔、壹次弯曲、二次弯曲和冲凸包。

其中弯曲决定了零件的总体形状和尺寸,因此选择合理的弯曲方法十分重要。

(1)弯曲变形的方法及比较该零件弯曲变形的方法可采用如图12-2所示中的任何壹种。

第壹种方法(图12-2a)为壹次成形,其优点是用壹副模具成形,能够提高生产率,减少所需设备和操作人员。

缺点是毛坯的整个面积几乎都参和激烈的变形,零件表面擦伤严重,且擦伤面积大,零件形状和尺寸都不精确,弯曲处变薄严重,这些缺陷将随零件“腿”长的增加和“腿”长的减小而愈加明显。

第二种方法(图12-2b)是先用壹副模具弯曲端部俩角,然后在另壹副模具上弯曲中间俩角。

这显然比第壹种方法弯曲变形的激烈程度缓和的多,但回弹现象难以控制,且增加了模具、设备和操作人员。

浅析UG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模具加工中的应用

浅析UG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模具加工中的应用

【 关键词 】 汽车模具 ; UGN X数控加 工技术 ;加工工艺
引 言
数控机床 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能够实现柔性制造 ,因而在汽车 模具行业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 。汽车模具多为复杂 的三维异形件 ,制 造要求很高,普通机床无法达到成型要求。u G软件基于参数化建模 系统 ,具有强大 的三维造型功 能,具有 很强 的 C A D / c A E / C A M集成性 。 对于 u G本身或其他三维软件绘出的三维 图, 利用N x数控加工模块 , 可 以生产精细 的加工路径 。用户可 以再直观 的图形方式下编译刀具 走位 ,并模拟整 个加工 过程 。u G本身具有 的后 处理模块可 以将刀具 路 径 转 换 为 专 用 的数 控 机 床 程 序 语 言 。
种多样 。UG 在数控加工阶段提供 了很 多选择 ,如果各种操作 在粗 加 工、半精加工和精] m. Y - 阶段 运 用 合 适 的 加 工 方 案 ,便 能 使模 具 加 工质量和精度大大提 高。同时在汽 车模具加 工中利用 NX 数控 加工 技 术 ,可 以 大 大 提 升 工 作 效 率 。
图 2 牛 鼻 刀开 粗 加 工 图 开粗后用直径 3 O的球刀先进行单路径清根,再进行半精加工 , 采用型腔 铣、往 复式加工 ,步进值 1 . 5 m m ,余量 0 . 2 5 a r m 往 复式加 工简单直观 ,效率高、精度好 ,相比随型铣 是一大进 步。 目前 多以 9 O 。 或 1 8 0 。 的角度进 行往复加工 。如图 3所示 。而后仍用直径 3 0的 球刀进行精加工 ,拟用往复式型面铣 ,步进值 0 . 4 m m,加工到制 定 尺寸 ,不留余量 。最后用 2 5 、 由1 5 、 由1 0 、 8球 刀清 根。特别 注意 的是 2 5球刀要用单路清根 ,以提高效率。后三种刀具采用多 路清根,达到较理想的表面质量 。

汽车模具介绍(详细)

汽车模具介绍(详细)
汽车零部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结构 和功能,以及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等因素。
汽车检具与夹具
汽车检具与夹具是用于检测汽车零部 件尺寸和位置的工具,如检具、夹具、 定位器等。这些工具通常采用高精度 钢材和铝合金制造,以确保其测量精 度和稳定性。
汽车检具与夹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 分考虑到产品的测量要求和使用环境 等因素,以确保能够准确测量汽车零 部件的尺寸和位置。
调试
通过试模对模具进行调试,检查模 具的成型效果、尺寸精度和稳定性 等,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03
汽车模具的应用领域
汽车覆盖件模具
汽车覆盖件模具主要用于生产汽车车身覆盖件,如车门、引 擎盖、后备箱盖等。这些模具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并 经过精密加工和热处理,以确保其尺寸精度和耐用性。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形状、 尺寸、材料特性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以确保能够生产出高 质量的汽车覆盖件。
更换易损件
定期更换模具中的易损件,如密封圈、导柱等, 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
调整和优化
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模具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模具 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THANKS
模具设计
01
02
03
零件分析
对汽车零件的结构、材料、 工艺要求等进行详细分析, 为模具设计提供依据。
模具结构设计
根据零件特点和生产要求, 进行模具整体和各部分的 结构设计,确保模具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浇注系统设计
合理设计浇注系统的流道、 进料口和溢流槽等,以保 证注塑过程中的填充均匀 和无缺陷。
模具加工
粗加工
去除大部分材料,初步形 成模具型腔和结构。
精加工
对模具型腔和结构进行精 细加工,确保尺寸精度和 表面质量。

汽车模具开发过程应用分析

汽车模具开发过程应用分析

关键词:汽车模具;模具开发;模具设计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装备是模具,模具是通过将制造业的产品零件成型加工专用的工具,国内汽车模具企业也在不断地追求汽车模具的高质量,不断地缩短研究的周期,增加汽车模具的寿命。

我国的汽车模具开发由单纯的追求技术的进步逐渐演变为对开发手段进行创新改造,并且扩大了汽车模具的开发能力。

对汽车模具成形率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汽车模具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并且对整个流程的并行性进行了开发,通过多方面加强汽车模具的开发水平,使汽车模具逐渐适应我国市场的需求。

为了满足个性化及市场需求,汽车的寿命不断变短。

随之而来的就是汽车模具寿命及开发周期也在缩短。

目前,主流主机厂模具开发周期已经从原来的24个月压缩到现在16~18个月。

我们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目前,已经将模具开发周期(数据冻结到小批量)压缩到7个月,极大程度减少了模具开发周期,同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模具开发的风险。

1汽车模具的成本评估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水平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为了节省汽车模具的成本,就要优先地选择国内的厂家来完成汽车模具的制造,这样既可以保证汽车模具的质量,也可以对汽车模具进行很好的成本控制。

以具有成熟生产车间和熟练专业人员配置的主机厂为例,在主机厂进行新品车型的模具开发时,其投资成本也是较高的,因此,如果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把握模具的成本,就会对整个车的开发方案有很好的优化,并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

2汽车模具的开发特点目前,国内的汽车模具主要的生产模式是订单式的生产模式,通过客户提供车型的模型,来让生产商以客户的要求进行模具的生产。

在整个汽车模具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跨领域大、动态性强、协作能力高等特点。

进行汽车车型的开发以及汽车模具的开发设计要同步进行,这也是汽车制造业不断创新发展的要求。

汽车模具生产时通过整合客户的要求进行工艺方案的制造,同时,应用计算机辅助工具来进行模具的分析,并对模具进行实体的设计,最终对模型进行制造,完成模具的生产。

汽车nvh件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流程

汽车nvh件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流程

车辆工程技术22车辆技术1 引言 NVH是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

汽车NHV性能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能,汽车NVH件是影响汽车NVH性能指标的关键零部件(诸如顶棚、主地毯、前围下垫、行李箱侧饰板、发动机仓隔热垫等)。

此类产品不仅要求具有声学性能,而且对其外观、装配也有极高的要求(外观平整、无脏污、压死缺陷、装配性能良好)。

像这种软内饰产品,其成型工艺虽不复杂,但其生产过程质量缺陷较多,若模具开发不合理,会造成产能低下,工艺不合理且成型模具会多次修改,甚至报废。

现于多年产品设计与开发基础上,针对汽车NVH件成型模具的特点,设计方法,工艺要素进行总结,形成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数据库,并广泛应用于实际产品开发。

2 汽车NVH件常用材料特性 NVH件用料:顶棚--PET+PU复合板;地毯—PET+PE/ PVC+PET;前围下垫--PVC+PET/PU;行李箱侧饰板--PET+PP;发动机仓隔热垫—PET+PET/PU。

材料特性:顶棚、发动机仓隔热垫材料拉延性差,受热成型产品变形小;而地毯、前围下垫、行李箱侧饰板材料拉延性良好,受热成型产品变形较大。

3 模具设计分析3.1 顶棚成型模具分析 根据顶棚用料特性,生产工艺(烘烤→成型→水切→修整)以及其前期开发整车装配不稳定,其模具开发一般不会采用一次性冲切成型,因此,顶棚模具无须加热且不带切断刀口。

又因其模具重量、锈迹及其导热性原因,通常建议模具主体不采用钢材而为铝合金材料(铝模)。

而且顶棚易变形,应考虑让其快速冷却,模具上应增加冷却装置。

3.2 发动机仓隔热垫成型模具分析 根据发动机仓隔热垫用料特性,生产工艺(热压成型→修整),其模具的开发方式一般采用一次冲切成型,也就是模具须加热与带切断刀口。

通常建议模具主体采用钢材(钢模)。

4 顶棚模具设计 (1)模具主体采用铸铝,模具型面无气孔,龟裂,缺料,破损等缺陷。

汽车模具加工解决方案

汽车模具加工解决方案

汽车模具加工解决方案一、引言汽车模具加工是指根据汽车零部件的设计要求,通过模具制造工艺,将金属材料加工成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零部件。

汽车模具加工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模具加工的解决方案,包括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二、模具设计1.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是汽车模具加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根据汽车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合理设计模具的结构,确保模具能够精确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

模具结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类型:根据零部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类型,如冲压模具、注塑模具等。

(2)模具材料:选择适合的模具材料,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磨性,以确保模具寿命和加工精度。

(3)模具分型:合理设计模具的分型面和分型线,以便于模具的装卸和零部件的脱模。

(4)模具导向:设计合理的导向装置,确保模具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2. 模具零部件设计模具零部件设计是模具加工的重要部分,其中包括模具底板、模具腔、模具芯等。

在设计模具零部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模具底板: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确保模具底板的刚性和稳定性。

(2)模具腔: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要求,设计模具腔的结构和尺寸,确保零部件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3)模具芯:设计合理的模具芯结构,以确保零部件的内部形状和尺寸的加工精度。

三、材料选择1. 模具材料模具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模具的寿命和加工质量。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硬质合金等。

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耐磨性: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够承受长时间的高强度加工。

(2)刚性:模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以确保模具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3)热稳定性: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尺寸和形状。

2. 零部件材料零部件材料的选择也是汽车模具加工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零部件的功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

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doc 35页)

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doc 35页)

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一、工艺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拿到冲压件进行工艺设计前,必须查阅有关资料,以便明确产品的具体要求、现有的条件等,为设计合理而可行的冲压工艺做好必要的准备。

这些资料主要有:1,零件图或产品图,可以参考的模型。

2,冲压件的公差。

3,类似零件的成型性及作业性的有关资料、曾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4,关于产品所用钢材的有关资料,如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值,表面质量等。

5,各种摸具设计的标准和模具零件的规格。

6,现有压力机的参数和附属装置、生产率等方面的资料。

7,产量和要求的时间。

通过对零件图和拉深件图的研究,应该了解该零件所应具有的功能、所要求的单个零件的强度,表面质量以及相关零件之间所要求的相关精度。

并明确下列事项:1,零件轮廓、法兰、侧壁及底部是否有形状急剧变化的部分、负角的部位等,以及其他成形困难的形状。

2,该零件和有关零件的焊接面、装配面、镶嵌面有什么要求。

3,孔的精度(直径、位置)、孔和孔的间距的要求,这些孔的位置在何处(平面部分、倾斜部分、侧壁部分)。

4,各个凸缘精度允许达到什么程度(包括长度、凸缘面的位置、回弹)。

5,焊接、装配的基准面和孔在何处。

6,零件冲压成形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有哪些。

7,材料的利用率如何。

在进行工艺设计之前,必须对冲压件进行合理全面的工艺分析。

根据冲压件本身原始信息(包含产品的材质,料厚,产品形状),冲压件的公差和车身中装配位置,客户和本工厂的压力机参数和生产方式(自动线,手工线),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大小以及客户提出的模具设计的技术要求来进行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下面我们以东风项目中前碰撞梁为例零件名称:前碰撞梁材料:DC04料厚:2.0mm根据零件的数模和提供的基本信息,以及客户的技术要求我们来进行零件的前碰撞梁的工艺分析,并确定通过几道冲压工序来获得我们的零件。

冲压零件不论复杂或简单我们可以概括为它都是通过两类模具来获得的:1成形类模具(包括拉延模,成形模,整形模,翻边模,侧翻和侧整模),2修边类模具(包括修边模,落料模,冲孔模,侧修和侧冲孔模具),成形类模具是通过不同的成形来完成我们的产品形状,修边类模具则是切除零件在成形后的废料以达到产品的尺寸精度。

汽车模具加工工艺与制造成本

汽车模具加工工艺与制造成本

汽车模具加工工艺与制造成本发表时间:2020-08-05T14:33:11.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作者:吴红彬朱玉荣[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汽车模具加工工艺也越来越精细,在这个制造过程中,工艺设计确定了模具的制造过程以及在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这不仅仅是完成模具产品设计到产品制造的重要因素,其对模具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开发中心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2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天津市 300463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汽车模具加工工艺也越来越精细,在这个制造过程中,工艺设计确定了模具的制造过程以及在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这不仅仅是完成模具产品设计到产品制造的重要因素,其对模具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介绍了汽车模具加工工艺的设计和制造成本的现状,并对汽车模具加工工艺的方法改进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汽车模具加工工艺与制造成本上的问题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汽车模具;模具加工;加工工艺;制造成本近些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了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张,汽车的产销量和使用量都在迅速的提升,那么随之而来的汽车行业市场竞争也与日俱增,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优势并稳定占领市场份额,就需要相关企业和商家不断的推出新的车型和功能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汽车的模具加工是在车型开发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可以有效提升汽车模具加工工艺和制造水平,对于直接提升汽车企业在行业内的重要实力有巨大的影响意义和现实价值。

1汽车模具的ant在汽车结构中,各类配件都配备了多样的加工模具。

常见构件包含了汽车围板、发动机罩构件、水箱及散热器搭配的外罩。

各类工艺都有着差异性的成本,针对加工精度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保障。

应能选取优良刚性的机床,最好维持于每分钟6000转或更高的机床转速。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全图解教程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全图解教程

经典模图-X01-结构分析
产品开模后顶针板带动整个行位一起顶出
6
经典模图-X01-结构分析
步骤1
步骤2
产品顶出一定高度后,油缸带动直顶块将产品从
行位镶件上强脱。
7
经典模图-X02
行位走斜顶
8
9
经典模图-X02-产品分析 此产品这几处的倒扣为特殊结构,不好出模
10
经典模图-X01-结构分析 前模斜顶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全图解教程
SilverBasisEngineeringInc.DFMReview 1 1 1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全图解 教程》-预订会员赠送图档及
资料介绍
2
3
经典模图-X01
横向顶出
4
经典模图-X01-产品分析
产品此次倒扣常规行位无法出模,需利用行位顶 出,再油缸带动推块横向顶出产品 5
动,不会干涉。
29
经典模图-X106-结构分析 底板先开20,脱镶针,斜抽行位有运动空间
经典模图-X01-结构分析 ຫໍສະໝຸດ -B板开69,扣鸡限位,给斜抽预留空间
经典模图-05结构分析 托板与B板开65脱外侧行位,此时A-B板继续开模
经典模图-05结构分析 先合A-B板→再合外侧行位→合底板镶针回位
经典模图-X05-结构分析
步骤2
后模芯子继续脱开后, 为行位运动留开空间。
步骤3 行位向内侧运动脱扣 25
经典模图-X06
缩针—斜抽
26
27
经典模图-X06-产品分析
产品此处倒扣需斜抽,而后模镶针垂直出模,与 斜抽方向干涉,为本案例难点
28
经典模图-X06结构分析

模具swot分析案例范文

模具swot分析案例范文

模具swot分析案例范文一、优势(Strengths)1. 经验丰富的团队。

咱这模具企业啊,有一帮老伙计在这行摸爬滚打了好些年。

就像那老工匠,闭着眼都能知道模具的各种门道。

他们可都是从学徒一点点熬出来的,做过的模具类型多得数不清,从简单的小塑料模具到复杂得像迷宫一样的金属冲压模具,那经验丰富得就像一本行走的模具百科全书。

比如说上次有家汽车厂要做一个高精度的发动机模具,别的公司都有点犯怵,咱这团队就跟玩儿似的,几下子就把设计图给搞定了,而且做出来的模具那精度,比汽车厂要求的还高,就跟用放大镜都挑不出毛病似的。

2. 先进的设备。

咱厂的设备那可都是响当当的。

新购进的那几台数控机床,就像是模具制造界的超级英雄。

加工精度那叫一个高,能把模具零件加工得像艺术品一样精致。

而且加工速度还特别快,就像开了挂似的。

以前用老设备做一个复杂模具得好几天,现在用新设备,一天多就能搞定。

还有那些检测设备,跟火眼金睛似的,模具上有一点点小瑕疵都能给揪出来,这就保证了咱做出来的模具质量杠杠的,在市场上那就是质量的代名词。

3. 良好的客户关系。

咱这企业在客户里的口碑那是相当不错。

为啥呢?因为咱一直把客户当上帝,当然不是那种光嘴上说说的。

就说有一次,一家老客户临时要修改一个已经下单的模具设计,按道理说这是挺麻烦的事儿,但是咱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加班加点地给人家弄好,还没多收一分钱。

这客户啊,感动得不行,后来给咱介绍了好几个新客户呢。

咱就靠着这种诚信和贴心的服务,跟好多客户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就像老朋友一样,他们有啥模具需求第一个就想到咱。

二、劣势(Weaknesses)1. 资金压力。

哎,说起来这资金啊,就像紧箍咒一样勒着咱的脖子。

模具这东西,从研发设计到制造,那都得大把大把地往里砸钱。

原材料得买好的吧,设备也得不断更新换代,这都需要钱。

有时候订单多了,还得扩大生产,可钱从哪儿来呢?银行贷款吧,利息也不低,就像一个吸血鬼一样,每个月还款的时候都心疼得要命。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设计实例:汽车车门内板冲压模具1.需求分析首先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客户对产品的要求。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的客户要求生产汽车车门内板,需要模具能够冲压出符合要求的车门内板。

2.零件设计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车门内板零件。

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材料和工艺要求,确定车门内板的形状、尺寸和厚度等。

3.工艺设计根据车门内板的形状和材料特性,确定冲压工艺。

包括冲压次数、冲压力度、冲裁布局等。

4.模具设计根据上述工艺要求,开始进行冲压模具的设计。

主要步骤如下:(1)模具结构设计: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导套等部件。

(2)模具材料选择: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和生产批量确定模具材料。

汽车车门内板的生产通常使用耐磨性、强度高的工具钢。

(3)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的要求,设计模具的每个零件,包括上模、下模、剪切刀等。

(4)组件装配设计:将每个零件进行装配设计,确保零件可以精准地定位和配合。

(5)冲裁布局设计:根据冲裁过程的要求,确定上模、下模和冲裁刀的位置和布局,确保冲裁过程稳定和准确。

(6)模具热处理设计:由于模具在冲压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应力和摩擦力,需要进行热处理,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7)模具安装设计:考虑到模具的使用和维护,设计合理的模具安装方式,方便更换模具和进行维护。

5.模具加工制造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模具加工制造。

包括数控加工、磨削、电火花等工艺。

确保模具加工精度和质量。

6.模具调试和试产完成模具制造后,进行模具的调试和试产。

包括模具的安装和调整,冲压参数的调整等。

确保模具运行稳定和冲压产品质量合格。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一套汽车车门内板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程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工艺、机械、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冲压模具。

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一、工艺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拿到冲压件进行工艺设计前,必须查阅有关资料,以便明确产品的具体要求、现有的条件等,为设计合理而可行的冲压工艺做好必要的准备。

这些资料主要有:1,零件图或产品图,可以参考的模型.2,冲压件的公差。

3,类似零件的成型性及作业性的有关资料、曾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4,关于产品所用钢材的有关资料,如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值,表面质量等。

5,各种摸具设计的标准和模具零件的规格。

6,现有压力机的参数和附属装置、生产率等方面的资料。

7,产量和要求的时间。

通过对零件图和拉深件图的研究,应该了解该零件所应具有的功能、所要求的单个零件的强度,表面质量以及相关零件之间所要求的相关精度。

并明确下列事项:1,零件轮廓、法兰、侧壁及底部是否有形状急剧变化的部分、负角的部位等,以及其他成形困难的形状。

2,该零件和有关零件的焊接面、装配面、镶嵌面有什么要求。

3,孔的精度(直径、位置)、孔和孔的间距的要求,这些孔的位置在何处(平面部分、倾斜部分、侧壁部分)。

4,各个凸缘精度允许达到什么程度(包括长度、凸缘面的位置、回弹)。

5,焊接、装配的基准面和孔在何处。

6,零件冲压成形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有哪些。

7,材料的利用率如何.在进行工艺设计之前,必须对冲压件进行合理全面的工艺分析。

根据冲压件本身原始信息(包含产品的材质,料厚,产品形状),冲压件的公差和车身中装配位置,客户和本工厂的压力机参数和生产方式(自动线,手工线),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大小以及客户提出的模具设计的技术要求来进行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下面我们以东风项目中前碰撞梁为例零件名称:前碰撞梁材料:DC04料厚:2。

0mm根据零件的数模和提供的基本信息,以及客户的技术要求我们来进行零件的前碰撞梁的工艺分析,并确定通过几道冲压工序来获得我们的零件.冲压零件不论复杂或简单我们可以概括为它都是通过两类模具来获得的:1成形类模具(包括拉延模,成形模,整形模,翻边模,侧翻和侧整模),2修边类模具(包括修边模,落料模,冲孔模,侧修和侧冲孔模具),成形类模具是通过不同的成形来完成我们的产品形状,修边类模具则是切除零件在成形后的废料以达到产品的尺寸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模具设计)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壹、工艺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拿到冲压件进行工艺设计前,必须查阅有关资料,以便明确产品的具体要求、现有的条件等,为设计合理而可行的冲压工艺做好必要的准备。

这些资料主要有:1,零件图或产品图,能够参考的模型。

2,冲压件的公差。

3,类似零件的成型性及作业性的有关资料、曾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4,关于产品所用钢材的有关资料,如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值,表面质量等。

5,各种摸具设计的标准和模具零件的规格。

6,现有压力机的参数和附属装置、生产率等方面的资料。

7,产量和要求的时间。

通过对零件图和拉深件图的研究,应该了解该零件所应具有的功能、所要求的单个零件的强度,表面质量以及相关零件之间所要求的相关精度。

且明确下列事项:1,零件轮廓、法兰、侧壁及底部是否有形状急剧变化的部分、负角的部位等,以及其他成形困难的形状。

2,该零件和有关零件的焊接面、装配面、镶嵌面有什么要求。

3,孔的精度(直径、位置)、孔和孔的间距的要求,这些孔的位置在何处(平面部分、倾斜部分、侧壁部分)。

4,各个凸缘精度允许达到什么程度(包括长度、凸缘面的位置、回弹)。

5,焊接、装配的基准面和孔在何处。

6,零件冲压成形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有哪些。

7,材料的利用率如何。

在进行工艺设计之前,必须对冲压件进行合理全面的工艺分析。

根据冲压件本身原始信息(包含产品的材质,料厚,产品形状),冲压件的公差和车身中装配位置,客户和本工厂的压力机参数和生产方式(自动线,手工线),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大小以及客户提出的模具设计的技术要求来进行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下面我们以东风项目中前碰撞梁为例零件名称:前碰撞梁材料:DC04料厚:2.0mm根据零件的数模和提供的基本信息,以及客户的技术要求我们来进行零件的前碰撞梁的工艺分析,且确定通过几道冲压工序来获得我们的零件。

冲压零件不论复杂或简单我们能够概括为它都是通过俩类模具来获得的:1成形类模具(包括拉延模,成形模,整形模,翻边模,侧翻和侧整模),2修边类模具(包括修边模,落料模,冲孔模,侧修和侧冲孔模具),成形类模具是通过不同的成形来完成我们的产品形状,修边类模具则是切除零件在成形后的废料以达到产品的尺寸精度。

如上图所示,首先我们根据零件数模能够确定该零件拉深的成形难度不是太高,形状不是很复杂,产品车身状态不存在负角,唯壹需要考虑的或者说零件成形的唯壹风险性就是产品反弹,如图示梁类件是典型易反弹的形状,所以我们在成形类模具中必须考虑产品的反弹量,零件所有形状能够通过壹次拉延全部完成。

如上图所示,我们能够由零件数模了解零件壹共有8个孔位,6个在产品平面的区域,2个在产品侧壁区域,产品轮廓线比较规则能够在拉延的冲压方向下保证垂直修边。

所以我们在了解产品的装配关系和孔的精度,公差后,我们能够把零件的全部工序确定下来。

零件工序确定如下:1,拉延2,修边+冲孔3,冲孔+侧冲孔。

三、拉延件的设计零件成形的确定就是其实确定拉延工序,是编制覆盖件冲压工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使之不但能够方便于拉延,而且拉延后仍要能够方便于修边,又要为翻边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拉延件确定下来以后覆盖件冲压工艺也就基本上确定了。

确定拉延工序,我们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重点:确定零件的冲压方向确定冲压方向是确定拉延件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它不但决定能否拉延出满意的拉延件来,而且影响到工艺补充部分的多少和压料面形状。

有些形状复杂的拉延件往往会由于冲压方向确定不当,而拉延不出满意的拉延件来,只好改变冲压方向,这样就需要修改拉延模,同时仍必须相应地修改拉延以后的冲模,回造成很大的成本损失,所以冲压方向必须慎重考虑确定之。

确定冲压方向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重点:a)保证凸模能够顺利进入凹模,尽量避免负角b)凸模开始拉延时和拉延的毛坯的接触状态,接触面积要大,尽量靠近中间,接触地方要多,要分散c)压料面各部分进料阻力要均匀依之上原则,上图所示零件的冲压方向我们就能够确定下来。

图示Z轴坐标方向为该零件的冲压方向,该冲压方向和零件顶面垂直,不存在负角,凸模开始拉延时和毛坯的接触状态面积大且且都在零件的中间部分有利于拉延,同时后工序修边冲孔都能够保证垂直修边和冲孔,所以拉延和后工序修边、冲孔都可使用该冲压方向。

确定零件的压料面(分模面)和分模线压料面是工艺补充部分的壹部分,指凹模圆角半径以外的那壹部分。

压料圈将拉延毛坯压紧在凹模压料面上,凸模对拉延毛坯拉延,不但要使压料面上的材料不皱,更重要的是保证拉入凹模的材料不皱又不裂,分模线是凸模和压边圈的分界线,通常是指压料面和凸模面延伸所产生的那条线。

基本上压料面和分模线的形状和好坏很大部分决定冲压件的拉延状态好坏。

压料面壹般有俩种情况:1.压料面就是覆盖件本身的凸缘部分。

2.压料面是工艺补充补充成的。

确定压料面的形状我们必须考虑下面的问题:a)尽量降低拉延深度。

b)凸模对拉延毛坯壹定要有拉延状态产生压料面的展开长度必须比凸模展开长度短,压料面所形成的夹角必须比凸模的夹角要大。

c)压料面形状尽量简单化,尽量采用水平压料面。

d)压料面应使成形深度小且各部分深度接近壹致。

e)压料面应使毛坯在拉深成形和修边工序中有可靠定位,且考虑送料和取件方便。

f)当覆盖件底部有反成形时,压料面必须高于反成形形状的最高点。

g)不要在某壹方向产生很大的侧向力。

接下对上图所示零件进行压料面和分模线的创建。

根据零件数模我们能够有俩种方法创建零件的压料面:1压料面就直接使用覆盖件本身的凸缘部分,2压料面由工艺补充够成即自己创建。

对俩种方法分别进行分析,首先如果直接使用覆盖件的凸缘为压料面,我们能够节省毛坯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但从工艺上考虑则会给零件带来起皱的现象,且且不利于克制和避免零件的反弹,前面就有提到过梁类件是零件中典型的易反弹件,所以直接使用零件凸缘为压料面不可行的,只能根据之上我们提到过的创建压料面的原则通过工艺补充自己创建压料面。

通过综合之上原因和条件,前碰撞梁零件的压料面我们创建如下图所示当压料面确定下来后,接下来就要确定拉延件的分模线。

分模线的作用就是分开了凸模和压料圈俩个工作部件,从成形角度来说就是分开了实际拉延的压料部分和拉延成形部分,通常分模线的轮廓形状结合压料面的型面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零件拉延的初始状态好坏和最终零件是否起皱、开裂、反弹、刚性不足等缺陷,所以分模线也是对拉延件的成形起决定性作用的。

创建分模线时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1分模线轮廓形状尽量不要发生急剧的变化,2分模线创建时要结合压料面的形状,3分模线创建时要结合产品零件的修边轮廓准确计算尺寸保证工艺补充合适,保证修边的余量,4分模线创建时要考虑到零件接近分模线位置的形状是否变化剧烈,是否易产生开裂和起皱等缺陷,应如何适当的改变分模线的形状来避免,来优化零件的拉延状态。

依据之上几点,前碰撞梁零件的分模线我们确定如下:拉延件合理的工艺补充工艺补充是指为了顺利拉深成形出合格的制件、在冲压件的基础上添加的那部分材料。

由于这部分材料是成形需要而不是零件需要,故在拉深成形后的修边工序要将工艺补充部分切除掉。

工艺补充是拉深件设计的主要内容,不仅对拉深成形起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后面的修边、整形、翻边等工序的方案也有影响。

工艺补充部分有俩大类:壹类是零件内部的工艺补充,即填补内部孔洞,这部分工艺补充不增加材料消耗,而且在冲内孔后,这部分材料仍可适当利用;另壹类工艺补充是在零件沿轮廓边缘展开的基础上添加上去的,它包括拉深部分的补充和压料面俩部分。

由于这种工艺补充是在零件的外部增加上去的,称为外工艺补充,它是为了选择合理的冲压方向、创造良好的拉深成形条件而增加,它增加了零件的材料消耗。

工艺补充部分制定的合理和否,是冲压工艺设计先进和否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影响到拉深成形时工艺参数、毛坯的变形条件、变形量大小、变形分布、表面质量、破裂、起皱等质量问题的产生等。

工艺补充设计的基本原则:1,内孔封闭补充原则对零件内部的空首先进行封闭补充,使零件成为无内孔的制作。

2,简化拉深件结构形状原则零件外部的工艺补充要有利于拉深件的拉延,有利于毛坯的均匀流动和均匀变形。

3,保证良好的塑性变形条件对于壹些深度较浅、曲率较小的汽车覆盖件来说,必须保证毛坯在成形过程中有足够的塑性变形量,才能保证其能有较好的形状精度和刚度。

4,外工艺补充部分尽量小由于外工艺补充不是零件本体,以后将被切掉变成废料,因此在保证拉深件具有良好的拉深件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这部分工艺补充,以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

5,对后工序要有利原则工艺补充要考虑对后工序的影响,要有利于后工序的定位稳定,尽量保证能够垂直修边等。

6,双件拉深工艺补充当冲压件为左/右件时,往往为了节省成本而进行双件拉深。

当左/右件合做时,拉深件的深度尽量浅,中间工艺补充部分要有壹定的宽度,才能够保证修边修边模的强度。

根据之上工艺补充基本原则,零件整个拉延工艺补充如图:外部工艺补充整个拉延工序的工序数模如上图,除开零件产品数模部分其余都是零件拉延工艺补充,零件外部的补充为外部工艺补充,内部的补充为内部工艺补充,其中包括:压料面,拉延筋,到底标记工艺造型,和预防起皱缺陷的余肉造型等,具体从零件数模到完成整个拉延工序的工序数模下面壹壹解析:a)拿到零件数模,首先确定零件的冲压方向,再根据零件车身坐标百分线位置确定零件的数模中心(数模中心startpointX,Y,Z坐标壹般以百为单位),数模中心确定后将产品数模由数模中心移至CAD软件的绝对坐标处(这里以UG软件为例),再确认冲压方向和Z轴是否重合是否需要旋转角度,具体整个移动和旋转的坐标值和角度值我们都需要记录下来,以保证下壹次数模更新时能很快的和旧数模进行对比。

b)当数模位置和冲压方向确定后,接下就是进行拉延压料面的创建。

前面进行压料面分析时已经提过不能直接使用零件的凸缘面为压料面,需要我们自己来创建。

根据前面所说创建压料面的基本原则将压料面按图示尺寸创建如下,壹般保证压料面和零件最低部分距离为20mm左右,太多会加大补充造型浪费材料,太少则对成形的意义不大,压料面的趋势大致按照零件顶部的趋势保证零件拉延时的初始状态尽量最多区域的拉延,零件顶部形状转角区域压料面能够创建转角,压料面形状不能存在尖角,每个尖角部分都要进行倒圆角,圆角的大小不宜太小,壹般能够R500,R1000,倒圆角要结合零件的型面趋势,左右形状大致壹样的零件能够直接做出壹半再进行镜像的操作。

c) 压了面创建成功后,接下来就是分模线的如何创建,前面说到分模线对零件的拉延成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创建拉延分模线时要结合产品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压料面的形状。

依据之上创建拉延分模线的要点,零件拉延分模线创建如下:创建出之上尺寸的分模线,在不清楚怎样,通过什么方法确定之上尺寸时可能会感到要确定下这些尺寸会无从下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