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及不合格处方的界定标准
处方点评标准及奖惩细则(6篇)
![处方点评标准及奖惩细则(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3796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3.png)
处方点评标准及奖惩细则为规范临床用药使用管理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医院处方评价制度,确保处方规范的可持续监管。
医院医务科,药剂科共同进行监管。
监管部门定期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进行评价。
将处方点评细则列入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不合格处方进行通报并处罚。
处罚以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两个标准。
一、一般缺陷处方,每张扣个人____元,主任____元1.处方开具应当日有效,特殊情况需延期有效,需处方医师注明有效期。
有效期不得超过____天。
2.处方字迹统一深蓝的笔迹,字迹应当清晰,不能出现潦草,涂改,有修改处需签字及修改日期。
同张处方不得出现两种笔迹,或不同颜色的笔迹。
3.处方信息填写栏。
信息填写不完整,缺项漏填。
4.不得使用药品的商品名的开具处方。
5.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或口服药与注射药品同一处方书写,西药与中成药不可同一处方,均属不规范处方6.外用药不得同口服药,静脉用药同一张处方,需单独开具。
7.药品用法用量不准确与常用剂量比较,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给药时间不合理。
8.开具处方的空白处,下画斜线,以示处方开具完毕。
二、严重缺陷及不合格处方每张处方个人处罚____元,主任____元1.未经卫生部考核许可通过的医疗工作者不得从事开具处方工作。
2.未在本医疗机构进行注册和名样登记的医务工作者不得从事开具处方工作。
3.按药典要求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的处方。
4.药品的适应症与临床病情诊断明显不符合的处方5.存在有害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6.抗菌素没有严格按抗菌素合理使用条例的,使用超量,或没有临床依据的滥用抗菌素的处方。
7麻醉药品有书写错误,或为虚假病情开具处方。
8.西药口服药与中药方剂同一处方的,为不合格处方。
以上条例望各科室严格执行,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同时监督管理。
有不规范情况可以现场解决并进行处罚。
不合理用药及不合格处方的界定标准
![不合理用药及不合格处方的界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b98fe981c758f5f61f6775.png)
不合理用药及不合格处方的界定标准不合理用药及不合格处方的界定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不合理用药及不合格处方的界定标准》,请各科室认真执行。
一、不合格处方的界定1.处方缺项。
2.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一张处方超过5 种药物的(营养补液和皮肤特殊用药除外)。
4.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药品剂量和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6.门、急诊病人静脉给药一次处方量超过三天的。
7.门、急诊病人使用三线抗菌药物的。
8.超剂量用药的。
9.中药西制的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三、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1.无指征用药。
2.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3.丁级无菌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三天的;乙级、丙级无菌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五天的。
4.病情不需要的超疗程、超剂量用药。
5.不按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
6.感染病人体温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血象正常后,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三天的。
7.一种抗菌药物连续使用超过十四天的。
8.已明确的单一的普通细菌感染,使用二联以上抗菌药物的。
9.中药西制的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10.中药西制的心脑血管药物连续使用超过十天的。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424b43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9.png)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背景:医院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机构,合格处方和合理用药是医院工作的关键方面。
然而,一些医院存在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问题,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建立健全的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非常重要。
不合格处方:不合格处方包括处方内的错误或缺陷,如药物选择不当、药量不准确、用药时间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的健康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
为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发生,医院应加强对医生的处方培训和评估,并建立合格处方的标准和流程。
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是指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和应用不符合临床规范和科学依据。
这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
为避免不合理用药,医院应加强临床指导和规范制定,确保医生的用药决策符合科学、安全、合理的原则。
管理机制建议:1. 建立医院内部的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监测机制,定期对处方和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2. 强化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其处方和用药水平。
3. 设立专门的药学团队,提供药物治疗相关的咨询和监督。
4. 指定药师参与处方审核和临床用药决策,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理解和依从性。
结论:医院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处方和用药质量,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和社会。
参考资料:1. 张三,李四,王五. 医院合格处方和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医药管理杂志,2020,(4): 23-28.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监测通报解读. 2021.。
不合格处方的三种形式参考标准
![不合格处方的三种形式参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5e245d7783e0912a3162a7a.png)
不合格处方的三种形式参考标准
不规范处方
1、处方前、后记缺项
2、诊断与正文用药不符,诊断名称不规范
3、皮试药物未注明“皮试”或“继用”
4、用字不规范,Sig.书写不规范
5、药品未用通用名
6、药品缺剂型/规格/单位/数量/剂量/用法/次数
7、用法/用量笼统表达为:术中用/治疗用/自用等
8、西药与中药饮片同方
9、处方修改未签名未注明修改日期,超量用药未再签名
10、字迹潦草难辨误认
11、单处方超过五种药品
12、处方超量未注明理由
13、违犯麻、精、毒性药品处方有关规定
14、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超权限使用
15、处方书写结束必须有止划线
16、医师不签全名或签名无法辨认
17、印章与签名不一致
18、草药处方无“君臣佐使”顺序,无药物调剂、煎煮要求
不适宜处方
1、用药与适应证不适宜
2、药品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
3、用法、用量不适宜
4、联合用药不适宜
5、重复给不适宜药
6、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
超常处方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充分理由使用高价格药品
3、无充分依据超量用药
4、无充分理由同一处方使用2种以上相同药理作用药物。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2edde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1.png)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是指在医疗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处方药的不合理开具、不合理用药干预等。
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医生个体行为原因、药企销售策略原因、患者就医行为原因等。
本文将从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干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不合格处方是指医生开具的处方存在一些不符合规定的问题。
这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处方错误:这是一种常见的不合格处方,包括剂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服用时间错误等。
这种错误可能是因为医生忙碌或疏忽所致,也可能是因为医生没有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而导致的。
2.滥用药物:这是另一种常见的不合格处方问题。
有些医生为了赚取更高的费用或满足患者的需求,会过度开具一些药物。
这些药物可能具有潜在的风险,包括药物依赖性、副作用等。
此外,有些医生可能会开具不必要的抗生素等药物,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
3.过度治疗:有些医生为了满足患者的期望或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可能会过度治疗。
这包括开具过多的药物、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和手术等。
过度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不合理用药干预是指药企或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医生的用药决策产生干预的行为。
这种干预可能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导致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药企推广:有些药企会通过在医学会议上的演讲、研究经费的提供等方式来影响医生的用药决策。
这种推广可能存在片面性,使得医生只关注其中一种药物或治疗方式,而忽视了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
2.贿赂行为:有些药企可能会采取贿赂的方式来影响医生的用药决策。
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医生开具不必要的药物或使用不合理的治疗方法,从而让患者承担不必要的治疗费用。
3.奖励机制:有些药企会通过奖励机制来鼓励医生使用其产品。
这种奖励可能导致医生以商业利益为导向,而非患者的最佳利益为准则,从而产生用药不合理的问题。
面对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不 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不 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bdfedb3d8e9951e79b8927dc.png)
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4.早产儿、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体重或日、月龄的;5.化学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5种药品的;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包括处方颜色、用量、证明文件等);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1.适应证不适宜的;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7.重复给药的;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9.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1.无适应证用药;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机制相同药物的。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模板与医院处方点评奖惩制度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模板与医院处方点评奖惩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0b584d65ce050877321369.png)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模板与医院处方点评奖惩制度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模板1.目的:建立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2.责任者。
医务科、药剂科。
3.制度:⑴处方点评的形式:定期对书写规范和对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并记录在专用表格。
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评价依据:各种文献资料及药品说明书,如遇到文献资料与药品说明书不符,以药品说明书为准。
⑵合格处方评价的标准:《处方管理办法》。
⑶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4.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⑴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⑵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⑶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⑷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⑸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⑹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⑺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⑻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⑼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第1 页共25 页的;⑽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⑾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⑿无特殊情况的,普通处方超过___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___日用量;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处方用药天数未加说明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⑴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未注明皮试的;⑵药品的适应征与临床主要诊断明显不符合的;⑶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⑷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⑸药品用法用量欠妥。
包括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药品剂量与用法不准确(与常用剂量相比给药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等);⑹联合用药不适宜的;⑺有重复给药现象的;⑻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⑼选药不合理,存在用药禁忌;5.处方点评的方法:⑴依据处方评价标准的各个项目,制成表格;⑵采用月底随机抽检不合格处方的方式,并由药师负责登记;⑶医务科和药剂科___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处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提出合理建议;第二篇: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医院处方点评制度一、为加强医院处方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纠正医生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医院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治疗质量,根据卫生厅转发___部___《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__通知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不合格处方判定标准
![不合格处方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55dbaa102768e9950e73826.png)
不合格处方判定标准1.前记中“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麻、精一处方)、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栏目有缺项。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前记除以上栏目外,缺少了必需的“患者身份证明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号。
2.正文无Rp或R标示。
3.后记中“医师签名、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等栏目有缺项。
4.处方用纸颜色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普通处方和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应分别为淡红色、白色。
二、处方书写:5.医师未签全名、不具备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具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
6.年龄未写实足年龄而写为“成人”。
7.西药或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但中成药与西药可不必分别开具)。
8.用商品名、用不规范的中文或英文书写药品名称,用自行编制的药品缩写名或使用代号。
9.药品的剂量、规格、用法、用量书写不正确或不清楚,如使用“遵医嘱”、“自用”、“按说明书服用”等含糊不清字句(如处方开具抗菌药物时,用法应写为“、“、“,而不应该用“。
10.字迹难以辩认、修改处缺签名、未注明修改日期。
11.须进行皮试的药品,处方上未注明(应注明“续用”)。
12.开具处方的空白处未划斜线(单张处方已开5种药品,且处方下无空白者,下划线可省略)。
13.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等栏目中无药学专业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或调配复核非双人签名或盖章。
三、合理用药:14.药品的适应症有与临床主要诊断不符合的(如临床诊断一栏为“病毒感染疾病”而用抗菌药物治疗等按临床诊断不必使用抗菌药物而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15.药品间有配伍禁忌(如β-内酰胺类不应该用InjGS溶解,特殊情况用InjGS 溶解时应现用现配并避免长时间静滴;而氟喹诺酮类一般不应该用InjNS溶解,药品说明书注明可加入InjNS者除外)。
最新不合格处方的判定
![最新不合格处方的判定](https://img.taocdn.com/s3/m/59f154dcc5da50e2534d7f6c.png)
不合格处方包括:1、不规范处方;2、不适宜处方;3、超常处方(1)不规范处方: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新生儿未写明体重的;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此项我区处方点评不作要求,点评明显表中已删除。
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用药不适宜处方:2-1.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2-2.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2-3.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2-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5.重复给药的;(同类或药理作用相似的2种药物合用)2-6.联合用药不适宜(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或抗菌药物多联使用的)2-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2(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3-1.无适应证用药;3-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3-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3-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95aa2ce7cd184254a35350b.png)
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为了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处理1.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处方退回。
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并进行登记。
2.属于书写规范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用药的情况下,调剂发药。
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到调剂室更改。
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修改,进行登记由药学部定期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3.处方评价检查出的不合理处方,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二.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1.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通知主管医生整改。
2.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3.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罚。
三.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务部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2.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水平。
3.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附: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界定标准一、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界定1.处方缺项。
2.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一张处方超过5 种药物的(营养补液和皮肤特殊用药除外)。
4.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药品剂量和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2b696ca25c52cc58ad6be6b.png)
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为了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处理1.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处方退回。
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并进行登记。
2.属于书写规范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用药的情况下,调剂发药。
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到调剂室更改。
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修改,进行登记由药学部定期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3.处方评价检查出的不合理处方,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二.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1.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通知主管医生整改。
2.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3.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罚。
三.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务部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2.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水平。
3.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附: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界定标准一、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界定1、处方缺项。
2、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一张处方超过5 种药物的(营养补液与皮肤特殊用药除外)。
4、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药品剂量与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5、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e4b7b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3.png)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物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合理使用药物,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成为当前医疗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建立和完善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对于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现状1. 不合格处方不合格处方是指在处方开具、审核、调配、发放和使用过程中,违反药品管理法规、医疗操作规程和处方开具原则的处方。
不合格处方包括处方格式不规范、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用药途径、医师签名等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不合格处方可能导致患者用药错误、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相互作用加剧等问题。
2. 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违反药物使用原则、药物配伍禁忌、药物剂量、用药途径、用药时间等规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病情加重等问题。
不合理用药可能由医师对药物知识掌握不足、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准确、对药物相互作用了解不全面等原因造成。
二、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的建立1. 完善处方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规范处方开具、审核、调配、发放和使用流程。
医疗机构应制定统一的处方格式,明确处方书写规范,加强对医师的处方培训,提高医师对处方规范性的认识。
2. 加强药师审核作用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药师应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对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提出意见,并与医师沟通协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建立健全药物监测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物监测体系,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处方点评细则及打分标准
![处方点评细则及打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d3dd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0.png)
处方点评细则及打分标准1. 背景处方点评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旨在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估和审核,并评定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为了保证点评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本细则及打分标准。
2. 打分标准2.1 处方合理性评分- 优秀(A级):处方合理性得分在90分及以上,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及相关规范要求。
- 良好(B级):处方合理性得分在80-89分,符合大部分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及相关规范要求。
- 合格(C级):处方合理性得分在70-79分,基本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及相关规范要求。
- 不合格(D级):处方合理性得分在60-69分,存在一些不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及相关规范要求的问题。
- 不合理(E级):处方合理性得分在0-59分,严重不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及相关规范要求。
2.2 过程规范评分- 优秀(A级):处方过程规范得分在90分及以上,符合科学的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且操作规范、细致。
- 良好(B级):处方过程规范得分在80-89分,符合大部分科学的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且操作基本规范。
- 合格(C级):处方过程规范得分在70-79分,基本符合科学的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但操作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
- 不合格(D级):处方过程规范得分在60-69分,存在一些不符合科学的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的问题,且操作较不规范。
- 不规范(E级):处方过程规范得分在0-59分,严重不符合科学的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操作非常不规范。
2.3 评估综合得分根据处方合理性评分和过程规范评分的综合得分,综合评估被点评处方的质量和合理性。
- 优秀(A级):综合得分在90分及以上。
- 良好(B级):综合得分在80-89分。
- 合格(C级):综合得分在70-79分。
- 不合格(D级):综合得分在60-69分。
- 不合理(E级):综合得分在0-59分。
3. 点评细则根据处方合理性评分和过程规范评分的打分标准,对处方进行点评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处方合理性评分考虑因素- 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否符合要求;- 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是否合理;- 药物选择是否符合常规治疗原则;-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不合格处方的判定
![不合格处方的判定](https://img.taocdn.com/s3/m/e0d04a76941ea76e58fa04b2.png)
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
的;
1/4下载文档可编辑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
xx的;
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
句的;
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
全的;
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
的;
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处方:
3-1.无适应证用
药;
3-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3-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同类或药理作用相似的3种或3重以上药物合用)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4/4下载文档可编辑
不合格处方包括:1、不规范处方;2、不适宜处方;3、超常处方(1)不规范处方: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2/4下载文档可编辑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
处方点评制度(标准版)
![处方点评制度(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35a126240c844768eaee43.png)
处方点评制度一、目的:建立中心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二、责任者:医务科、药剂科。
三、制度:⑴处方点评的形式:定期对书写规范和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按5%的比例抽取处方,并记录在专用表格。
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评价依据:各种文献资料及药品说明书,如遇到文献资料与药品说明书不符,以药品说明书为准。
⑵合格处方评价的标准:《处方管理办法》。
⑶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四、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⑴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⑵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⑶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⑷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⑸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⑹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⑺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⑻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⑼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⑽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⑾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⑿无特殊情况的,普通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处方用药天数未加说明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⑴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未注明皮试的;⑵药品的适应征与临床主要诊断明显不符合的;⑶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⑷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⑸药品用法用量欠妥。
包括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药品剂量与用法不准确(与常用剂量相比给药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等);⑹联合用药不适宜的;⑺有重复给药现象的;⑻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⑼选药不合理,存在用药禁忌;五、处方点评的方法:⑴依据处方评价标准的各个项目,制成表格;⑵采用月底随机抽检不合格处方的方式,并由药师负责登记;⑶医务科和药剂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处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提出合理建议。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16e6d2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7.png)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引言本文档旨在探讨医院中存在的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的问题。
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药物管理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了解和解决。
不合格处方的问题不合格处方指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不符合医学规范和标准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不合格处方问题:1. 药物选择不当:医生在处方中选择药物时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导致药物选择不当。
2. 用药剂量错误:医生在处方中的药物剂量计算上出现错误,可能导致患者用药过量或剂量不足。
3. 无效或过期药物:医生在处方中使用无效或过期的药物,不能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并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4. 药物相互作用:医生在处方中未充分考虑患者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的问题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指医院在药物管理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问题:1. 药物储存不当:医院药房或药物分发部门在药物储存方面存在问题,如药物保存环境不符合规定、药物存放混乱等。
2. 缺乏药物监测与反馈机制:医院缺乏对药物使用情况的有效监测和反馈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药物管理中的问题。
3. 药物配发不当:医院在药物配发方面存在问题,如缺乏有效的配发流程、配发人员技能不足等,可能导致错误的药物配发和管理。
4. 药物库存管理混乱:医院药物库存管理存在混乱,如无法及时发现库存过多或过少的药物,导致药物的合理利用和管理难以实施。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医院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规范的处方审核机制:医院应建立严格的处方审核机制,确保处方符合医学规范和标准。
2. 加强药物知识培训:医院应加强医生和药物管理人员的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其药物选择和管理的水平。
3. 设立药事委员会:医院可以成立药事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药物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药物管理质量评估。
处方评价及处罚标准
![处方评价及处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7cadee4028915f804dc277.png)
处方评价及处罚标准
为提报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医务科、药剂科定期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评价,并列入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不合格处方进行通报并处罚。
一、一般缺陷处方,每张扣10元。
1、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书写欠准确、规范或不清楚,如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2、处方书写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或加盖签章;
3、处方前记诊断栏只写“待查”、“咨询”“体检”等不明确术语;
4、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或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用药;
5、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签名。
普通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处方用药天数未加说明;麻醉的药品、精神药品用量超过《麻醉的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要求
6、药品用法用量欠妥。
包括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药品计量与用法不准确(与常用剂量相比给药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等);
二、严重缺陷处方,每张扣50元
1、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药品的适应症与临床主要诊断明显不符合;
3、有重复给药现象;
4、存在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选药不合理,存在用药禁忌;
6、抗感染药物滥用;
7、麻醉药品处方书写存在错误。
不合格处方的判定
![不合格处方的判定](https://img.taocdn.com/s3/m/ed37a1d94a7302768f993991.png)
不合格处方包括:1、不规范处方;2、不适宜处方;3、超常处方(1)不规范处方:1-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新生儿未写明体重的;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此项我区处方点评不作要求,点评明显表中已删除。
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10.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3.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14.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 15. 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用药不适宜处方:2- 1.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2- 2.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2- 3.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2- 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5.重复给药的;(同类或药理作用相似的2种药物合用)2-6.联合用药不适宜(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或抗菌药物多联使用的)2-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3- 1. 无适应证用药;3- 2. 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3- 3.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3-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不合格处方的类型
![不合格处方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3f632e3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2.png)
不合格处方的类型不合格处方的类型一、不规范处方: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3.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4.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二、用药不适宜处方:1.适应证不适宜的;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7.重复给药的;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三、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1.无适应证用药;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理用药及不合格处方的界定标准
不合理用药及不合格处方的界定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不合理用药及不合格处方的界定标准》,请各科室认真执行。
一、不合格处方的界定
1.处方缺项。
2.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一张处方超过5 种药物的。
4.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药品剂量和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6.门、急诊病人静脉给药一次处方量超过三天的。
7.门、急诊病人使用三线抗菌药物的。
8.超剂量用药的。
9.中药西制的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三、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无指征用药。
2.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3.丁级无菌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三天的;乙级、丙级无菌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五天的。
4.病情不需要的超疗程、超剂量用药。
5.不按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
6.感染病人体温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血象正常后,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三天的。
7.一种抗菌药物连续使用超过十四天的。
8.已明确的单一的普通细菌感染,使用二联以上抗菌药物的。
9.中药西制的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10.中药西制的心脑血管药物连续使用超过十天的。
11.与临床特殊病理、生理状况相对峙的用药。
12.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13.医保及其他商业保险病人不按医保用药规定用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