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数-答案

, x1x2
4m2 12 3 4k 2
,
4k 2
m2
3
0.
由
k1
k2
1 ,整理得 (2k
1)x1x2
k
m
5 2
(
x1
x2 )
2m
4
0
,
即 (m 4k)(2m 2k 3) 0 .
当
m
k
3 2
时,此时,直线
l
过
P
点,不符合题意;
当 m 4k 时, 4k 2 m2 3 0 有解,此时直线 l: y k(x 4) 过定点 (4,0) .
10.令 F (x)
ex
ln x ,则 F (x)
ex
1 x
,则存在
x0
1 2
,
2 2
,使得
F
(
x0
)
e x0
1 x0
0
,
所以
F(x) 在
x0
取得最小值,
F (x0 )
e x0
ln
x0
1 x0
x0
,在
1, 2
2 2
上单调递减,所以
有
32 2
|
PQ |min
5 2
,故选
B.
11.设 A(x1,y1) , B(x2,y2 ) ,则过 A,B 的切线方程分别为 yy1 px px1 , yy2 px px2 ,
(2)由(1)知: m 4 ,即 a b c 4 ,所以 a 1 b 1 c 1 1,
由柯西不等式:
1 a 1
1 b 1
c
1 1
1 a 1
1 b 1
c
1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菊花黄菊花肖复兴玉生下楼送走“大了”,又仔细看了看楼门对面用帆布扎起的一座临时大棚,棚子里挤满了亲朋好友和单位送来的花圈和花篮。
门右侧贴着的一张门报,白纸黑字,上面写着“申家丧事,恕报不周”八个字。
这一切都是“大了”一手经办的,办得很是仔细,周到。
已经很多年了,这座城市各家办丧事的时候,都要找一位“大了”。
“大了”从头到尾帮助你把丧事料理清爽,包括最后葬礼的司仪主持。
一条龙服务,“大了”的“了”,就是了结一切的意思。
父亲死得突然,多亏了这位老同学“大了”,帮了玉生不少忙。
玉生上楼的时候,没有注意有一位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士,跟着一起上了楼。
玉生的姐姐开的房门,一眼看见了这位女士,叫了声:申姐。
进了屋,这位申姐没有坐,沉着脸,对姐姐说了句:你别忙乎了,我就问你一句话,当初你找我租房的时候,说是就你兄弟一个人住,可没说还有一位老爷子吧?玉生明白了,是房东。
连续两天了,申姐接到了好几位老街坊的电话,关心地问她家老爷子丧事的情况。
这让她很奇怪,自己的老爷子活得好好的,怎么突如其来来了这样的事?她以为是人家弄错了,或者是谁有意在编排她。
可人家说你家楼门口明明贴着门报,上面写着“申家丧事,恕报不周”呀。
她今天过来一看,还真的是这样。
哪个房东愿意让家里变成灵堂,变得乱糟糟的,散不掉的烧纸、香灰和来苏水味儿?心里充塞着晦气,怒气冲冲上了楼。
你们立马搬家,丧事爱到哪儿办到哪儿办去。
一下子,房间的空气紧张得有些让玉生窒息,只有遗像上的老爷子还在抿着嘴角徽微笑着。
这时候,门敲响了,玉生转身开门,是“大了”。
他不知道房间里刚才发生的事情,进门就对玉生说:我走在半路上忽然想到,你这屋里缺个金山银山,得摆在老爷子遗像两边,等火化那一天,搬到火葬场一起火化,为的是让老爷子到了阴间有钱花。
你买一盆白菊花,一盆黄菊花,就代表金山银山了。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短短十余年,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BDS)从无到有,进而投入产业化运营。
“北斗之父”孙家栋强调,时间、空间信息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中国需要在北斗导航系统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探索和其他卫星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提高定位精度与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地面应用的发展。
从2017年8月初开始,中国和俄罗斯专家进行了两国导航卫星的联合在轨试验,以测试北斗和格洛纳斯两个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控问题。
卫星的兼容,涉及频谱、轨道的协调,目前协调难度还不是很大;但互相操作显得有些复杂,与独立自主有一定冲突,不太容易协调。
(摘编自《“北斗之父”孙家栋:中国发展北斗导航不排斥GPS》)材料二:(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材料三:在全球卫星导航服务领域,BDS仅占9%的份额,而GPS在中国市场占95%的份额。
美国已把GPS做到了极致,BDS布局全球很难再走美国的老路。
BDS如果紧跟美国,即使最后成功了,也可能会在很多方面难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
中国的“北斗”正面临重大的转折,要想做到跨越式发展,就要提出一套新的体系。
主推“服务”被认为是一大出路。
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宏指出,我们要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以泛在高精度的融合应用为抓手,在“源、端、云、服务”等方面打造位置生态链。
只有把BDS的服务做到无缝泛在,做到精准和融合,才可能走出一条特色道路。
(摘编自李惠钰《北斗布局全球应抓住“牛鼻子”》)材料四: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几个系统相比,具有短报通信功能,这使得用户在沙漠、海洋等正常通讯无法覆盖的区域可以实现位置信息的回传,从而达到报警和救援的目的。
再就是,卫星新增自主运行管理能力,即可不依赖地面控制系统,而靠空间运行卫星的星间链路构成管理新体系,这可以减少对地面测控站的依赖,有效降低系统运动管理成本和减少地面测控站发生灾难时对卫星的影响等。
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杜甫B. 王勃C. 白居易D. 李白2.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第一位仙姑是?A. 警幻仙子B. 绛珠仙子C. 碧痕仙子D. 琼花仙子3. 下列成语中,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蛇添足B. 狐假虎威C. 退避三舍D. 完璧归赵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诗出自哪首诗?A. 《离骚》B. 《诗经·国风·周南》C. 《诗经·国风·郑风》D. 《诗经·国风·卫风》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野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中,宋江的原名是宋公明。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杜甫的《登高》。
()3.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4.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
()5.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史。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3.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描写了“______,______”的壮丽景象。
4. 《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发生在______。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论语》的主要内容。
2.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3. 请解释“文以载道”的含义。
4. 请列举唐代诗人杜甫的三个代表作品。
5.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以“月夜”为题,写一段描绘性的文字。
2. 请根据《史记》中的故事,谈谈你对“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认识。
3. 请分析《离骚》中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考数学适应性月考卷(一)文.doc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考数学适应性月考卷(一)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21,(,)1M x y x N x y y x ==+==-+, 则MN=A.{}1B. (0, 1)C. φD. {}(0,1) 2.在复平面内,复数21ii-+ (i 为复数单位)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函数()27xf x e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A.(0,1)B.(1,2)C.(2,3)D. (3,4) 4.已知tan 2α=,则sin(2)2πα+=A.35 B. 45 C. 35- D. 45- 5.电影《达.芬奇密码》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故事女主人公的祖父雅克.索尼埃为了告诉孙女一个惊天的秘密又不被他人所知,就留下了一串奇异的数字13-3-2-21-1-1-8-5,将这串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就成为1-1-2-3-5-8-13-21, 其特点是从第3个数字起,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前面两个数字的和,它来自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有紧密的联系,苹果公司的logo(如图1乙和丙)就是利用半径成斐波那契数列(1, 1, 2, 3, 5, 8, 13)的圆切割而成,在图甲的矩形ABCD 中,任取一点,则该点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A.731092π B. 891092π C 1621092π. D. 161092π6.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3, 0),且点F 到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1,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2 B.324 C 33D. 37.如图2,在∆ABC 中, AC=3, AB=2, ∠CAB=60°, 点D 是BC 边上靠近B 的三等分点, 则AD =379743438.在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 11a =,前三项的和为7,若存在,m n N *∈使得14m n a a a =,则19m n+的最小值为 A. 23 B. 43 C. 83 D. 1149.如图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均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56 B. 83 C.1 D. 16310.设动直线x=t 与曲线xy e =以及曲线ln y x =分别交于P, Q 两点,min PQ 表示PQ 的最小值,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min 2PQ =B.min 32522PQ << C. min 3222PQ <<D. min 3PQ > 11.过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F 作抛物线的弦,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分别过A, B 两点作抛物线的切线l 1,l 2相交于点P.,∆PAB 又常被称作阿基米德三角形.∆PAB 的面积S 的最小值为:A.23pB. 22p C. 2p 2212.已知函数2212cos ()2cos 2x xx x e x e f x x -+-+=+,则122019()()()202020202020f f f +++= A.2021 B.2020 C.4038 D.404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实数x , y 满足0210210x y y x x y -≤⎧⎪--≤⎨⎪+-≥⎩,则z =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4.过原点于曲线ln y x =相切的切线方程为为_____________15.已知P 是直线l : 260x y ++= 上一动点,过点P 作圆C: 22230x y x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则四边形PACB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参考答案1.(3分)A 【解析】“生活中通文的人,脑子里总装满经史子集”错误,原文说“旧时代的,脑子里装满《庄》《骚》《史》《汉》,新时代的,脑子里装满鲁迅、巴金”。
2.(3分)D 【解析】“并且适时穿插引用和对比论证”错误,本文并未使用对比论证。
3.(3分)D 【解析】A 项“不少读书人为了追求高雅,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文,这与他们的阅读密切相关”强加因果。
B 项“可见白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不上文言”于文无据。
C 项“打通了文言的障碍,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错误,“打通文言的障碍”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
4.(3分)C 【解析】“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达到97%以上”错误,以偏概全,原文说“我国目前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7%以上”。
5.(3分)B 【解析】我国处于中长期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的原因除了B 项中所提到的两点外,还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惊人。
6.(6分)①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将处于粮食供需的紧平衡状态;②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粮食进口不确定性增加;③触目惊心的粮食浪费现状。
(每点2分,三点6分,意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7.(3分)B 【解析】“也揭示了昆明人生活的极度贫困”于文无据。
8.(6分)①暗示了文章的内容,全文都在写昆明的特色饮食及作者对这些食物的独特感受。
②出自《诗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文学色彩。
③本文发生在上世纪的抗战年代,标题暗示了远离故乡到昆明求学的学子们生活的艰辛不易。
(每点2分,共6分。
《采薇》的出处亦可答伯夷和叔齐在殷末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以“采薇”指归隐。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9.(6分)①呈现真实的生活。
汪曾祺善于观察生活,把老昆明丰富的日常饮食写进散文,读来生动有趣。
②乐观豁达的态度。
虽然生活艰辛,只能吃“八宝饭”、昆虫,但作者仍苦中作乐、乐观豁达。
云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答案和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答案【答案】1.B 2.D 3.C4.①受传记繁荣、泛滥的影响,有意甚至刻意讳言传主之“恶”。
②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故意拔高人物,人为编造美化。
③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或者为了哗众取宠,以“重写历史”为旗号,有意回避或者淡化其在历史上的负面形象。
5.①写作传记应秉持史家春秋笔法,追求全面真实是基本要求。
②不能因为某些因素影响,而讳言人恶,歪解曲解历史。
③遵循历史事实,也要通过细节、对话、环境渲染等塑造人物。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
B.“‘泛生命体’拥有珍贵的文献和学术价值”错误,张冠李戴,由“而是工程、城市、部队、江河湖海渠等‘泛生命体’。
在作家眼中,这些事物似乎都变成了有生命的物体和存在,……这些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史志史传、文献和学术价值”可知,具有文献和学术价值的是作家写出的作品,而不是“工程、城市、故选B。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
A.“是因为他们的个人经历对读者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启示意义”错误,变或然为必然,且以偏概全,由“这或许是因为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创作道路,对其他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具有启示与感召意义,同时又具有文学史价值”可知,原文说的是“或许是因为”,且还有“具有文学史价值”这点原因。
B.“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错误,无中生有,材料一1-4段分析现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特点,5、6段指出当下存在的问题,并未给出建议。
C.“它决定了传记的真实程度”错误,以偏概全,由“主要不是看它写了什么样的历史而是怎么写历史”可知,怎么写历史只是传记真实与否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能就决定了传记的真实程度。
故选D。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A.体现了为“泛生命体”立传的特点。
B.“以见证者的身份讲述路遥在人世间最后二年的生存状况和经历”体现了“传记文学在写作手法上也在努力出新出奇”的特点。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温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浅阅读是大体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阅读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他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
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进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参与。
阅读内容主如果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
(摘编自百度百材料二:固然,课外不念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
他们是想念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这次调查中取得验证。
由81.44%的受访者以为。
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
主如果因为作业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念书。
也因此有54.64%的学生以为即便要念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
可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
他担忧长此下去这部份学生会换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
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
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急躁之心。
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
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
杨教授所称的那些包含深刻思想的读本。
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何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
这是今世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
(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行浅阅读归天》)材料三:另外,大学生平均天天上网时间是3.27小时,而天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念书时间少。
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数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3.69%,大部份学生上网仍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
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中有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
29.86%的同窗以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书价钱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
仅有8.72%的学生以为社会上“念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致使学校缺乏念书气氛。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参考答案1.(3分)D 【解析】A .强加因果,“已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表述不准确,原文是“已初具理论体系”;B .原文“许多人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选项“后人都以他的观点为据”理解错误;C .曲解文意,原文是“并无显著的差别”。
2.(3分)D 【解析】原文说“《人间词话》与旧日诗词论著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称得上一部极有见地的作品”,说明文章是直接阐述其优缺点,没有对比论证。
3.(3分)C 【解析】原文中说:“他对于文学有一种本体意义上的定位,反对社会功利性,政治性。
这跟后来五四的个人主义有一定相似的地方,而感人只可以说是它的效果,不能起着一个根本上的定位。
”曲解文意。
4.(3分)A 【解析】原句“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就是中国科幻电影一起步就已经找到了一个很高的起点”,曲解文意。
5.(3分)B 【解析】没有“消解主题”,话题的转换有利于将访谈引向深入。
6.(6分)参考答案:①以受访人为中心,以问题事件为中心。
记者只单纯围绕作者刘慈欣采访,同时以特定问题“如何评价两部影片的成功”为焦点进行访谈;②准备充分,信息收集及时。
记者提前做了功课,熟悉了相关电影和小说的内容,并对相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与受访者共同建构新的认知平台;③尊重对方观点,恰当进行反推。
如,当刘说到两部电影的优点时,记者及时提出“病灶”一说,使话题由表象陈述引申为创作层面的探讨,引导谈话层层深入展开。
(答对一点给2分)7.(3分)A 【解析】不是“直接描写”,而是“侧面烘托”。
8.(6分)参考答案:作者写星期天看花的历程分为四个层次:①一层开门见山,涉笔点题,写明了进园登山的路程。
②二层写远看,描写花潮的总体态势和氛围,表明游人观“花”的兴致意趣。
③三层写近看,描写花潮的形态,勾抹出了一幅浓淡相宜的花树图卷,用花树的盎然生机和青春活力,衬托了游人的雅兴逸致。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科综合-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C D C A C D C B A C 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C B A B D A B D D C D 题号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B D C A A C B B A B A【解析】1.由“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境内山岭起伏”可知,冬季秦岭阻挡北方南下冷空气,使该地冬无严寒;夏季由于山地地形,海拔较高,相对凉爽,B正确;柞水县纬度不低,且同纬东部地区,冬季也容易受寒潮影响;深居内陆,会加大气温年较差;森林对气温的影响较小,A、C、D错误。
故选B。
2.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应该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品牌产品,才更容易在政策扶持下发展壮大,从而带动就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发展经济加快脱贫;该县属于贫困县,技术和交通优势不大;劳动力成本低并非突出优势。
故选D。
3.木耳种植规模骤增,可能会使柞木需求增加,但由于培植木耳的柞木可重复利用,不会使森林面积锐减;该区地处湿润地区(秦岭南麓),水资源较充足;木耳产量增加,价格可能下降。
黑木耳在培育过程中,为防止病虫害,需对土壤消毒杀菌,会加剧土壤污染。
故选C。
4.查干湖是霍林河末端河道泥沙淤积形成的堰塞湖,说明霍林河含沙量大,泥沙易淤积;流量季节变化大,才有冲淤变化,使河道不断拓宽成为湖泊。
故选D。
5.由图中湖泊上游段的水库、季节性河流图例可知,查干湖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干涸的原因,主要是霍林河上游修建水库,截留用水,使补给水量减少导致;全球变暖近百年有加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11页)剧趋势,但现在的查干湖却生态良好,可见干涸主要与补给量有关;地壳抬升将会改变湖床形态,不符合现实情况;材料中显示当时查干湖盐碱度超标,不可能作为农田。
2021年云南师大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云南师大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萧乾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更怕看死人的。
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
夜半,即便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
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却诚笃的脸,一个个都像脚跟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着。
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
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
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身体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
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孩子,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他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
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
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的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的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
十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来说变了滋味,变成鲜艳颜色。
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了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考语文适应性月考试题(二)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考语文适应性月考试题(二)(扫描版)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7.(10分)翻译:(1)(5分)因为他的母亲年龄大了,就赐给车舆冠服和坐几拐杖,和四季珍奇珍贵的食物,那时的人都以为这是超级荣耀的情形。
(得分点:以、四时、荣各1分,大意通顺2分)(2)(5分)不久朝廷就起用他令他返职处置政事,薛濬多次陈述诚恳,请求完成守孝丧制。
(得分点:寻、视事、陈各1分,大意通顺2分)11.(25分)(1)(5分)EC (答E得3分,答C 得2分,答B得1分)【解析】B.信息不完整;A.“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明白得错误;D.“尽管他‘英雄气短’”误解原文意思。
(2)(6分)①交谈之前,英气逼人,志向远大,沉醉于战争,希望建功立业,期望在战争中表现自己的英雄形象;②交谈以后,内心有所触动,换上平民,放下宝刀,说明现在的周瑜形象开始转变,也开始试探回归一般生活。
(答出两点,有简单分析即可,每点3分)(3)(6分)①第一次显现“鼓角声”,“我”是因为听到了“鼓角声”才发觉了周瑜,引出了周瑜的出场,暗示了一场战争即将在这安静的旷野中迸发,推动了情节进展。
②第二次“鼓角声”是在“我”与周瑜相遇并谈话后显现,周瑜“敲鼓”,塑造了周瑜沉醉于战争的形象;③第三次文末“再也不有鼓角声”,暗示了一般女子的一般的期望和对英雄的观点让周瑜内心掀起了战争,现在的他已经在试探做个一般英雄,暗示了主题。
(每点2分,各点要有分析,点明作用)(4)(8分)①英雄的梦:周瑜是历史上因战争而成绩的“战争英雄”,“我”在梦中期望遇见周瑜,只因为周瑜是“我”最喜爱的“英雄人物”;②一般的梦:但是当“我”真的面对身披铠甲、英气逼人的英雄周瑜的时候,却宁愿如此的英雄倒下,成为一个平民,成为回到世俗社会的“一般英雄”。
③文章写出了“我”不喜爱战争中的“英雄”,“我”只钟情于平淡朴实、和谐自然的生活和一般的人一辈子,喜爱的是“一般的英雄”,从而表现了作者反对战争,期望和平与爱的理想与愿望。
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 页。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写作“无中生有”,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
“无”不是“没有”,而是潜藏的“有”。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致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徽。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可见,“有…‘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在场语言呈现于文字,不在场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
站在作者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
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他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来尽的余音。
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在恰当的指法下弹奏出来的漂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地被释义。
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对话,它以“至言无言”的方式为诗歌命名。
海德格尔有时器皿的特征的精彩描述:“空,或虚空,才是使壶具有盛水功能的东西。
空间,壶的空无,正是壶作为空器之所是。
”空,构成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它接受着人们倾进去的东西,又为它的倾听者无私地奉献它的倾出。
云南省2021 2021年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高考模拟)语文

云南省2021 2021年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高考模拟)语文云南省2021-2021年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高考模拟)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一卷(阅读问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以下课文并完成以下问题。
9分经筵于春秋两季气候温和之时举行,每月三次。
经筵举行的时间一般在早朝之后,皇帝在大汉将军20人的保卫下首先驾到。
在这文质彬彬的场合中,大汉将军也免除甲胄而穿上袍服,但仍携带金瓜等必不可少的武器。
皇帝在文华殿面南坐定,传谕百官进入,行礼如仪。
至此,鸿胪寺官员将书案一张摆在御座之前,专供圣鉴;另一张摆设在数步之外,为讲官所用。
参加听讲的官员鱼贯而入,分列书案左右。
像所有其他仪式一样,圣经盛宴必须在视觉和听觉之间保持对称平衡。
第一天用正楷书写的讲义此时已显示在桌子上。
在敬礼官的呼喊声中,两位身着红色服装的讲师和两位身着蓝色服装的图书展览官员排成了长队。
他们都是翰林学院的优秀人才。
演讲者面对皇帝,而参展商则在书柜的两侧反对东西方。
然后演讲者磕头。
在磕头之后,左边的书展官员走到膝盖上的书柜前,打开皇家书籍讲义,用铜尺子将其夷为平地。
这时,左边的演讲者也向前走,站在中间位置开始讲话。
讲座结束后,书的封面与之前一样,讲师和参展商退到原来的位置,以便右边的同事能够完成他们的任务。
左边的讲师教授“四书”,右边的讲师教授历史。
此种节目,历时大半天。
只有讲官可以口讲指划,其他人员都要凝神静听,即使皇帝亦不能例外。
如果当今天子偶然失去了庄重的仪态,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之上,讲官就会停止讲授而朗诵:“为人君者,可不敬哉?”这样的责难不断重复,决无宽贷,一直到这个为人君者突然发现自己的不当而加以改正,恢复端坐的形态为止。
这种繁文缛节是当时该国的一项重要制度。
《圣经》盛宴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圣经》的精髓,指出历史的教训,但它仍然经常总结为现实,以便古为今用。
有能力的讲师必须完成这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