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再造的含义与步骤
著名管理思想企业流程再造思想
![著名管理思想企业流程再造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6d44c734431b90d6d85c734.png)
著名管理思想企业流程再造思想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迈克尔·哈默:企业流程再造思想迈克尔·哈默的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流程理念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使现代经营管理领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他发明了“再造”一词,用来描述应用信息技术彻底对业务过程重新改造以实现业绩的突飞猛进。
他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初最有影响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思想概述】企业流程再造思想的提出是哈默对管理学所做的最大贡献。
关于企业流程再造思想,他是这样阐述的: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要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营模式,以显着提高企业效率。
哈默主要作品有《再造革命》、《再造企业——企业管理革命宣言》、《超越再造——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怎样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企业行动纲领》。
【背景故事】哈默出生于1948年,美国着名客理学家,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他曾经担任IBM公司的软件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授。
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动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又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来自顾客主导权、竞争方式和手段以及市场变化的严峻挑战。
在这些挑战下,传统的企业运作机制和组织体制受到了强烈冲击,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出现了“大企业病”现象。
工作效率低下、组织僵化、机构臃肿、缺乏柔性、销售成本高、忽视用用户满意度等,对于这种状况,运用选取进技术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疾风知劲弊端,也不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巨大潜力。
这就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它呼唤带有根本性变革的现代管理的出现。
在这种背景下,哈默和查皮在广泛深入地企业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再造”思想,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重新塑作业流程创造奇迹。
1993年,俩人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世,联名出版了专着《再造企业——企业管理革命宣言》。
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c8bc0f27284b73f3425051.png)
10.数据流图中不可夹带控制流
8数据字典p87
数据字典项目描述内容举例
1.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也就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2.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描述重点是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即说明这个数据结构包括哪些成分。一个数据结构可以
包括若干个数据元素或(和)数据结构。这些成分中有三种特殊情况:
。所有模块都必须严格地分类编码并建立归档文件
模块结构图
一个系统的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标准形式,变换型模块结构和事务型模块结构
§2详细设计
1代码设计
编码问题的关键在于分类。在实际分类时必须遵循如下几点:
·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容量,以包括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
·按属性系统化。
·分类要有一定的柔性,不至于在出现变更时破坏分类的结构。
5.业务流程分析p83
流程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各个业务流程的过程,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明确每个业务处理的意义,为业务流程的合理化改造提供建议,为系统的数据流程变化提供依据。
业务流程分析的步骤可以总结如下:
(1)通过调查掌握基本情况。
(2)描述现有业务流程—绘制业务流程图。
(3)确认现有业务流程。
(4)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知识和经验支持。
(5)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提出优化后的业务流程。
6.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
BPR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效率等,获得巨大的提高。
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它的特点是可以组合、分解和更换。一个模块应具备以下4个要素:·输入和输出·处理功能·内部数据·程序代码。
工作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工作分析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ed996e960590c69fc37696.png)
工作分析》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工作分析?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描述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侧重的方面不同,可以对工作分析给出不同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工作分析( Job Analysis )做出了许多定义比如:蒂芬&麦格米克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工作分析是针对某种目的,通过某种手段来收集和分析与工作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过程;高培德&阿特齐森定义:工作分析是组织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通过收集、分析、综合整理有关工作方面的信息,为组织计划、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管理职能提供基础性服务格雷· 代斯勒从工作分析的具体目的出发对工作分析做出定义:工作分析就是与此相关的一道程序,通过这一程序,我们可以确定某一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什么,以及哪些类型的人(从技能和经验的角度)适合被雇佣来从事这一工作具体说来,就是可以从组织层面与岗位层面来分别界定其含义:1.基于组织层面的工作分析基于组织层面的工作分析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侧重于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其研究的对象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岗位体系这一层面的工作分析更多的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因此需要对企业战略的透彻理解和对企业所处环境的透彻分析2.基于岗位层面的工作分析基于岗位层面的工作分析侧重于从组织的微观角度——即具体的岗位出发,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具体岗位的职责、工作范围以及胜任此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这一层面的工作分析是为了使具体岗位的职责、任职要求等要素更加规范合理,从而更科学、高效地对岗位任职者进行管理,以及对招聘、培训工作做出科学的指导2.简述组织层面工作分析和岗位层面工作分析的内容答:组织层面的工作分析,就是从组织的宏观角度出发,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来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再造及岗位再设计的目的的过程可以说,组织层面的工作分析,是实现组织战略传递的重要工具组织层面工作分析,主要分为三大方面内容,分别是:基于组织结构优化的组织层面工作分析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组织层面工作分析内容基于岗位再设计的组织层面工作分析内容岗位层面工作分析的内容包括如下六个方面:此项工作做什么(What)为何要完成此工作(Why)工作何时做(When)工作在哪里做(Where)如何完成工作(How)完成工作需要哪些条件(Which)3.工作分析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那些问题?如何解决答:工作分析这门科学进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从建国后才被正式引进,而且由于国情因素,工作分析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并不快,直至90 年代后才开始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并步上正规90 年代前,工作分析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正规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即为我国纺织业职位评价体系及劳动规范的建立和国企岗位责任制的建立上个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顺利发展,在不断涌现的民营企业和不断进入我国的外国企业的冲击下,市场竞争激残酷的时期在这种企业外部的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中国的本土老牌国企纷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他们面前的,已经不仅仅是能够继续独领风骚的问题,更多的是能否生存的考验在这种情势下,工作分析受到了众多国企的重视,被视为救命稻草,纷纷被引进到企业当中1、工作分析脱离企业战略2、工作分析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3、工作分析缺乏与流程的衔接4、工作分析缺乏相关人员的支持与配合5、工作分析的客体不正确6、工作分析方法技术不合理、不科学7、缺乏及时应用和动态管理工作分析的成果文件西方企业的工作分析已经日趋模糊化,因为它们早期已经通过工作分析建立了非常规范的职位管理制度,而此时它们更需要做的是为应对激烈的竞争而合并职位以及建立团队,并制定灵活的角色(作用)说明书而在国内企业中,工作分析这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石还没有奠定牢固,因此,国内企业不能盲目学习西方企业的管理方式,国内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做实工作分析,为其他人力资源活动奠定牢固的基础4. 应用案例题1.现在这家公司的工作分析存在那些问题?分析思路:没有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职位说明书描述过于定性化,过于简单、粗浅;没有人员要求的描述;工作分析的角度过于简化,只从工作本身进行2.如果你是小西,你会如何完成这项棘手的工作分析工作呢?分析思路:做好工作分析的计划:充分的沟通,与公司高层领导的沟通,分析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方向,还需要与员工的沟通;准备做好组织层面和岗位层面的工作分析,落实工作分析的内容;协调需要的人员和需要的资源,有必要的时候需要同事的帮忙或者外请专家和咨询服务第二章组织层面工作分析概述5.组织层面工作分析的内涵是什么?对企业有哪些方面的作用?组织层面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Based on Organization ),不同于某个具体岗位层面的工作分析,侧重于站在企业的角度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岗位体系三个主要研究对象组织层面工作分析对企业有如下两方面作用:(一)实现战略传递(二)提高企业竞争力6.战略主要分为哪些不同层面?各层面具体包含什么内容?请举例说明一般来讲,企业的战略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公司层面、业务层面和职能层面的战略1.公司层面的战略( corporate-level strategy)公司层面的战略主要描述一个公司的总体方向,关注的是公司的整体目标和活动范围及如何增加公司各个不同部门(业务单位)的价值2.业务层面的战略(business-level strategy)业务层面的战略涉及到与每个业务单元相适合的各种决策和行动,业务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使部门在它所面对的市场上更具竞争力3.职能层面的战略(Function-level strategy)职能层面的战略主要是指组织内的各个职能部分如何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流程和人员,通过最大化公司的资源产出率来支持公司层面的战略和业务层面的战略7.试分析战略与组织层面工作分析的相互关系(一)战略与组织的关系任何企业在确定了其使命、愿景和战略的基础上,必须使其在组织和管理上得以有效的落实与传递因此,组织就成为在企业的目标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间进行衔接的桥梁和纽带企业为了能在市场中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优化组织形式以应对不断发生的变化(二)战略与流程的关系战略是一个组织长期的发展方向和范围,它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资源配置以获取竞争优势在这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流程是战略实现的重要基石,承载着发展企业的重要使命它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来构建企业的业务流向,是战略达成的重要保障没有流程的支持,企业战略将无法实现(三)战略与岗位体系战略对组织、流程的决定作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岗位设置岗位是承载企业战略的最小单元,它呈现着企业为达成战略所需要承担的各项具体的工作战略的变化会改变企业的业务项目、业务深度、业务重要性等方面,最终通过岗位的增减、工作内容的变化等方面加以体现若企业的战略进行调整后,没有及时对岗位体系进行相应的改变,那么企业将难以实现既定的战略,更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威胁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8.应用案例分析思路:启示:(1)战略对组织的重要影响;(2)组织结构调整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3)产业链下企业效益的提升;(4)国际化竞争力与规模效应2、(1)分析国际竞争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劳动力成本的转移;不同文化对组织、人员适应性的锻炼与提升;挑战:文化冲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跨地域法律制度、相关法规的融合与平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市场机遇对企业管理水平、管控程度的要求;(2)分别从组织结构、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第三章基于组织结构优化的组织层面工作分析9.企业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组织结构优化?在现实情况下,企业需要进行组织优化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情况:(一)企业自身陷入“困境”这个“困境” ,实际上可以体现为两种可能:一是现有的组织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二是企业已然驻足不前,希望通过进行组织结构的局部调整和完善达成企业发展的目标(二)企业状况良好、期望飞越企业的管理者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希望通过组织结构优化达成企业的战略愿景,加大、加快企业前进的步伐,使企业能够提高到另外一个层次,发生质的飞越10.如何对组织结构进行诊断?组织结构通常会存在哪些问题?我们通常是从组织结构对企业贡献的这个角度来进行组织结构诊断的从对企业贡献的角度考虑,具体的贡献可以通过组织结构对企业价值创造所起到的功能大小来衡量,所有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效能、效率与安全效能是指实际产出与预期产出地比例,效率是指实际产出与实际投入的比例,安全则是现在对未来的投资组织结构通常会出现如下常见问题:1. 部门定位不清晰2. 结构设计不合理3.因人设岗现象较为严重4.权责设计不匹配11.简述企业实施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步骤组织优化的过程与内容与组织设计的过程与内容有所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针对性调整,需要组织不断地根据战略的变化而进行改变、优化,使之与组织战略相适应具体地讲,组织优化的程序和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步骤:(一)确定组织优化的目的(二)职能分解与优化(三)组织结构框架优化(四)纵、横向管控、协调关系的确立(五)运行保障调整(六)反馈和修正12.一般情况下,企业实施组织结构优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具体的对策是什么?(一)组织优化的过渡性为了避免优化方案的难以实施或是不同程度的妥协与修改,在进行组织优化时,有必要设计一个过渡性或试运转的组织,特别是当优化的方案有较大变革时,往往因各种原因而使现有的组织无法进行结构的转换在过渡组织中,不能出现与优化方案相矛盾或是在优化目的上做重大修改的临时措施(二)组织结构中的人性因素人在组织结构中是处处受到限制的职位、部门、管理规范、规章制度、流程等等方面都对人加以制约如何使组织对人的限制与人的需要在组织中的满足相结合,是进行组织结构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三)组织结构的合适性每个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优化时,都会参考标杆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模式,尤其会参照那些由于组织结构出众为企业带来巨大贡献的组织模式借鉴是有利的,它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考角度,但是一味的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只能学到表象,无法获得其精髓因此,企业需要找到最适合自身状况的部分加以借鉴,并根据自我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个性的需要13.为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内部运营的冲击与干扰,企业组织应如何应对?可以考虑增强组织的弹性以加强组织的适应性,尤其强调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组织设计;同时,加强对企业组织的动态化、持续化管理,通过制度等方面的有效保障以最大程度降低组织因环境骤变而受到的冲击14.应用案例分析思路:1、失败的原因:(1)在进行组织结构优化前没有进行足够细化的前期分析;(2)凡实施大的组织变革应注意过渡方案的设计,不易进行“休克疗法”;(3)应针对不同的利润中心,对市场竞争程度进行细化分析,根据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运作模式,不可“一刀切”2、不同意不是每次组织结构的调整都为企业的发展等方面提供可能,若组织未能审时度势、有针对性、过渡性的进行优化,那么不仅连可能性也没有,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正如案例所示,结合第一问,进一步扩展阐述第四章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组织层面工作分析15.什么是流程再造?它对企业的价值是什么?业务流程再造,是美国人汉默(Hamme)r 和钱匹(Champy)在1993 年提出来的,是指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在经营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本书的业务流程再造的涵义,主要侧重于对企业现有流程的一种再造,是一种系统化改造法,通过分析理解企业的现有流程,提出相应的再造方案,进而达到优化流程、提高绩效的目的对企业而言,高效的业务流程再造有利于整合跨职能流程、强化并提升与客户满意度有关的业务流程、强化企业风险管理和降低业务流程及相关成本16.什么样的企业需要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一般情况下,需要实施BPR 项目的企业大体可分成如下三类:(一)积重难返的企业这类企业身陷困境、走投无路,期望借助一套突破性的管理改进方案,冲出困境、柳暗花明(二)状况一般的企业存在潜在风险,适时的推行业务流程再造,以改进企业薄弱环节,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三)辉煌时刻的企业希望企业能够通过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勇攀高峰,再创新的辉煌17.如何进行现有业务流程的诊断?(一)关键业务流程的选择在进行业务流程诊断之前,首先要甄选关键业务流程,这是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命题和首要、关键的问题在进行关键业务流程的选择时,重点关注企业跨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绩效低的流程、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高的流程以及具备可行性的流程,具体可采用的方法包括:绩效表现-重要性矩阵,流程优先矩阵,成本-收益矩阵,学习五角星法(二)发现、研究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寻找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发生的根源,主要采用的“病症”诊断方法包括鱼骨分析法、标杆法、基于活动的成本分析方法、质量功能展开、时间动作研究、帕累托图18.简述业务流程再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一)业务流程再造的步骤1、在业务流程诊断的基础上,针对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主要的变更建议2、经过高层领导者通过后,拟定新的业务流程方案3、当新流程方案拟定且描述后,对拟订的方案进行验证4、试点结束后,企业就需要将优化后的新流程逐步引入实施,在企业中逐步推广(二)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时,可采用所谓的ESIA (E:eliminate, 消除;S:simply, 简化;I: integrate, 整合;A: automate,自动化)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应当在取得对待设计流程的理解之后,依次针对ESIA 的每个方面列出所有可能改进的清单,让所有人员通过讨论会的形式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在大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设计出新流程19.如何用流程增值分析模型实施流程的评估?流程增值分析模型是在波特的企业价值链模型思想的指导下,对流程中每一项作业活动进行增值分析的工具它的最主要用途是区别作业活动是否为企业增值的环节,并根据作业的增值属性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 )是指能为顾客增加价值的作业活动,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 )就是那些无法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活动企业是通过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得利润若企业完成业务流程再造后,非增值作业的比例增加,或者是原本预计消除的非增值作业活动没有得以消除或改善,那么业务流程再造的效果必然不会像我们事先预计的那样,效率的提高幅度也会大打折扣甚至降低需要注意的时,对于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非增值活动,并不能一视同仁有些非增值活动的存在,确保了流程本身的有序性,为流程的正常运转起支持作用,不能随意进行删减因此,在进行流程增值分析过程时,企业需要对发现的非增值活动做进一步分析,力争把无效的非增值作业活动数量最小化20.应用案例分析思路:1、成功的主要因素:(1)选择了恰当的时机,做战略调整下的灵活应对;(2)为迅速应对市场采取了以市场链为纽带的组织形式,大幅提高工作效率;(3)注重流程、结构变化下员工理念的转变、素质的提升2、学习到了:企业在做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时机选择、方式转变等方面的经验;充分了解企业在战略调整下的分析与抉择第五章基于岗位再设计的组织层面工作分析21.岗位再设计的含义是什么?岗位再设计是为了配合组织优化和业务流程再造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在已有岗位的基础上对岗位进行重新设计的动态过程22.岗位再设计的内容是什么?岗位再设计的内容就是在岗位再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包括三个方面: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和工作关系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的广度、深度、完整性、自主性和反馈性岗位职责主要包括岗位责任、权利、工作方法、相互沟通和合作工作关系主要体现为协作、监督等关系23.岗位再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岗位再设计主要遵循一下原则:系统原则、因事设岗原则、整分合原则、最少岗位数原则、规范化原则、动静结合原则、能级原则、一般性原则和客户导向原则24.岗位再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一个成功有效的岗位再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较多,具体来讲包括如下七个因素:组织的目标和功能、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技术/ 工艺/ 设备的要求、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以及对人员的开发与激励25.岗位设置诊断的内容是什么?(1)组织内是否存在职能职责的缺失或重叠;(2)组织内人员与岗位是否能合理匹配;(3)组织内人员发展问题26.岗位设置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是什么?企业中一般都会存在以下几种不应该出现的违反岗位设置原则的情况:(1)多头领导;(2)副职设置过多;(3)岗位交叉、重叠;(4)以技术岗位或业务代替行政管理岗位;(5)缺少岗位晋升路线对策:(1)针对管理层次过少导致管理幅度过大, 企业可以设中间层管理人员实现上传下达, 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2)针对企业的部门职能划分不合理、组织结构不健全情况,企业应该对各个职能进行分析,把相近的职能划分到一个部门,性质不同的职能放在不同的部门;(3)针对组织职责不清问题,企业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严格界定各部门的职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于职责过多问题,要在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平衡,对于任务过多的部门可以考虑另设新的部门,将其中一部分职能分解出来;(4)针对组合子的业务流程不合理的问题,企业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流程精简的原则,对其进行岗位改进或重塑,通过改变作业或服务的顺序,减少流程周转时间;(5)针对岗位设置不合理和岗位职责不清的问题,企业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合理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或撤消,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6)针对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权限和职位晋升路线不明确的问题,企业应该建立明确的层次结构图27.岗位再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从方法论上可以概括为传统的岗位再设计方法、激励型的岗位再设计方法和人性化的岗位再设计方法三类传统的岗位再设计方法包括机械型岗位再设计方法、生物型岗位再设计方法和知觉运动型岗位再设计方法激励型的岗位再设计方法包括: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人性化的岗位再设计方法包括自主性工作团队、工作生活质量和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28.应用案例分析思路:1、说明:充分体现出在进行岗位再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激励型设计的重要性和优越性2、启发:(1)如何在注重人性化设计的同时对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寻求到粗放与细化管理的平衡点;(2)团队作业中考核的难度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针对每个人又如何进行细化的量化考核?(3)如何有效控制劳动力成本?第六章29.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工作分析?答:对于一个组织来说, 当组织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 为了保证组织能够继续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组织实施工作分析这里所说的重大变革,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 组织体制上的变革当组织由于国家政策导向要求,或者出于自身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希望更好的生存下去的目的而不得不进行体制改革的时候——比如中国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等,组织应该进行工作分析因为随着组织体制的转变,组织的一系列工作要素都将发生重大改变如果不及时进行工作分析而实现良性调整,或者只是追求形式上的转变,那么改革不仅对于组织无益,还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 组织结构上的变革当组织内部根据战略调整或者业务流程的变化需要而建立了新的部门,或者对原有部门设置进行了局部的调整的时候;应该进行工作分析这是因为,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组织内部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方法与职责都有可能或多或少的产生改变,如果继续沿用旧有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规范的话,将可能导致与现行制度不适应,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整个组织发展3.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产生导致工作方法发生重大变化时,应该进行工作分析这是因为工作方法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了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以及技能要求等要素30.选择工作分析实施主体时通常要考虑哪些因素?答:其工作方式、效率、以及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的因素比如:成本、时间、工作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工作的效率等,31.工作分析参与人员有哪些?他们在工作分析过程中的角色是什么?答:工作分析是一个组织全员都要参与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甚至几个人。
工作流程再造的名词解释
![工作流程再造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6d571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3.png)
工作流程再造的名词解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寻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方法。
其中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战略就是工作流程再造。
工作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重新设计和重组,以实现更高效、更灵活和更有竞争力的运营模式。
1. 工作流程再造的目的工作流程再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彻底的改变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竞争优势。
通过重新设计和重组工作流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决策速度,以及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工作流程再造旨在使企业实现从“如何工作”到“如何更好地工作”的转变。
2. 工作流程再造的实施步骤工作流程再造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明确目标和范围:企业需要明确工作流程再造的目标,确定需要重新设计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范围和重点。
•分析现状:企业需要对当前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瓶颈和改进空间。
•重新设计:基于对现状的分析,企业需要对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确定优化方案和实施策略。
•实施变革: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组织资源和人力,推动工作流程再造的变革和实施。
•监控和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再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监控和评估变革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流程,以保持竞争优势。
3. 工作流程再造的优势和挑战工作流程再造可以带来多方面的优势,包括:•提高效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增强竞争力:优化的工作流程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响应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从而提高竞争力。
•改善服务质量:重新设计的工作流程可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然而,工作流程再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领导层支持不足:工作流程再造需要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如果领导层意识不够,变革难以实施。
学习型组织与流程再造的相互关系
![学习型组织与流程再造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d84f68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e.png)
学习型组织与流程再造的相互关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学习型组织与流程再造的含义。
学习型组织是指能够不断学习、创新和改进的组织。
流程再造的含义与步骤
![流程再造的含义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5f7f0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5.png)
流程再造的目标
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通过简化流程、消除冗余环节和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
提升客户满意度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 意度和忠诚度。
降低成本
通过减少浪费、降低资源消耗和优化管理,实现 企业成本的降低。
CATALOGUE
流程再造的步骤
分析现有流程
识别现有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
01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现有流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确定
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收集数据和信息
02
收集与现有流程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流程图、时间表、成
本分析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流程的运作情况。
分析流程的效率和效果
03
评估现有流程的效率和效果,找出低效和无效的环节,提出改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难题
总结词
技术难题是流程再造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挑战,可能影响新流程的实施和效果。
详细描述
在引入新技术或对现有技术进行升级时,可能会遇到技术不成熟、兼容性问题、操作复杂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 问题,企业需要提前进行技术评估和测试,确保技术能够满足流程再造的需求,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
资源限制
流程再造的含义 与步骤
目 录
• 流程再造的含义 • 流程再造的步骤 • 流程再造的案例 • 流程再造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流程再造的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流程再造的含义
流程再造的定义
01
流程再造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 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 计,以实现企业运营和管理的重 要目标。
政府流程再造
![政府流程再造](https://img.taocdn.com/s3/m/eed437ed2e3f5727a4e96286.png)
2.1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渊源
2.1.2 政府再造理论
⑴政府再造的新模式
参与式政府模式 主张对传统政府组织的层级关系进行大幅度调整,下放权 力(尤其是决策权力)于基层行政机关和人员,以达到开 发基层人力资源、调动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和重塑政府的 目的。建立各种委员会或机构,改自上而下的集权式决策 方式为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决策方式,将基层行政人员直接 吸收于行政决策过程;组织内部的参与管理,强调全方位 信息沟通,推行参与管理新技术,如全面质量管理(TQM )。
13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3 政府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定义
⑵系统化改造说
在政治氛围中检查、反思、重新设计未来的公共服务,通 过持续不断地评价、调整和改进流程,不管从公众还是政 府职员的角度来看都实现了组织绩效的巨大改善。 体现“渐进性和改进性”。
⑵管理流程设计理念:从盈利中心向受成本约束的 服务管理中心转变。
⑶权利还原与多元权利的社会结构再造; ⑷权利下移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再造; ⑸权利制衡与权利的自动监督机制再造; ⑹权利规范与公开、透明的权利运行程序再造。
23
1.2 政府流程再造的内容与特征
1.2.2 政府流程再造的特征
⑴再造主体和目标的公共性; ⑵对象需求与绩效评价的多样性; ⑶再造环境的复杂性与再造过程的长期性。
或输入)和管理的终点(管理的输出或结果)。在这个流 程中,依照管理的目标,将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按照执行 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按照顺序从 起点依次进行到终点,由此完成整个管理活动。
10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2 流程与政府流程 ⑵政府流程
企业流程再造(BPR)
![企业流程再造(BPR)](https://img.taocdn.com/s3/m/52bc0e93daef5ef7ba0d3c4a.png)
企业流程再造(BPR)8.4.1 企业流程再造的概念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
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等。
电子商务流程再造是组织为满足顾客的要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充分利用Internet /Intranet技术,对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商务流程进行重新的设计和建立,以达到资源及时准确共享的目的,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
BPR从现代组织学的观点看,属于组织转型的范畴;从管理理论学派划分的角度看,起源于管理过程学派,是对管理过程学派的创新;从管理理论的经济学原理看,是对古典分工理论的否定,提出了"合工"的思想。
BPR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电子商务时代的一种管理技术。
BPR是供应链、工作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接口,是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重要技术方法。
基于因特网、WWW和电子商务的企业流程再造是使企业最大限度地连接到全世界,成为包括全球性的企业,不断改变、修正和重组企业过程,包括供应、购买、销售生产和企业运营的全过程,是企业进行理顺和规范化的管理技术。
将ERP与BPR相结合,对企业总体结构、组织、流程以及所有的环节进行考察和重组,建立新的管理程序,真正实现企业合理化和现代化。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了解企业流程再造的概念:(1)企业流程再造需要从根本上(Fundamental)重新思考企业业已形成的基本信念,即对长期以来企业在经营中遵循的基本概念如分工思想、等级制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官僚体制进行重新思考。
需要打破定势,进行创造性思维;(2)企业流程再造是一次彻底的(Radical)变革,是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抛弃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以及成规陋习,而不是修修补补;(3)企业流程再造可望取得显著的(Dramatic)进步;(4)企业流程再造从重新设计业务流程(Processes)入手。
业务流程再造名词解释
![业务流程再造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4e644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7.png)
业务流程再造名词解释
业务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管理方法。
在当今竞争激烈
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地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以适
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
首先,业务流程再造是一种全面的、系统性的管理方法,它不
仅仅是对某一个环节或部门进行改进,而是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重
新审视和调整。
这需要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全局的视野和战略
思维,能够对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流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和优化。
其次,业务流程再造是一种持续改进的过程。
随着市场环境和
客户需求的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因此,业务流程再造需要企业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敏锐的洞察力,能
够及时地对变化做出反应,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再次,业务流程再造是一种跨部门、跨岗位的协同工作。
在进
行业务流程再造时,需要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同合作的文化氛围,使得
各个部门和岗位能够共同参与到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
最后,业务流程再造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时,需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和体验,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为目标。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改进和优化自身的业务流程,以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服务,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综上所述,业务流程再造是一种全面、持续、协同、客户导向的管理方法,它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不断地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功。
生产流程再造
![生产流程再造](https://img.taocdn.com/s3/m/1588ec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2.png)
生产流程再造
生产流程再造是指企业对现有的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重新设计
和优化,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运作。
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重新构思
和重建生产流程,消除浪费,减少非价值增加的活动,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
在进行生产流程再造时,企业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如以顾客为
中心的原则,强调全员参与的原则,注重全面优化的原则,以及持
续改进的原则等。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在进行生产流程再造时,
更加科学、系统地进行规划和实施,确保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实施生产流程再造时,企业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如价
值流分析、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深入分
析和识别生产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找出改进的方向和重点,从而
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生产流程再造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确定再造目标、分析现状、设计未来状态、实施改进和持续改进等。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
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生产流程再造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效果。
总之,生产流程再造是企业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重新审视和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管理学名词解释重要理论整理
![管理学名词解释重要理论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0c87e37c1cfad6195fa7fc.png)
18、风险型决策: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事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是我们 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 (如果连概率也不知道,就属于不确定型决策) 19、小中取大法:决策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坏的情况。决策时,对各种 方案都按它带来的最低收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虑,然后比较哪种方案的最低收益最高。 企业竞争模拟: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企业的竞争环境,供模拟参加者进行经营决策的练习。 20、计划: (1) 、名词: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示的,组织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 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2) 、动词: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战略性计划: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 5 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 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特点是有长期性和整体性。 21、职能部门化:按照生产、财务管理、营销、人事、研发等基本活动相似或者技能相似的 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22、组织层级化:组织在纵向结构设计中需要确定层级数目和有效的管理幅度,需要根据组 织集权化的程度, 规定纵向各层级之间的权责关系, 最终形成一个能够对内外环境要求做出 动态反应的有效组织结构形式。 23、授权: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授权的含义略大于分权, 授权是上级把权力授予下级, 分权是上级把决策权力分配给下级 机构和部门负责人。 ) 24、彼得原理:员工在被提拔后会经历从“表现平平”到“超越职务需要”的过程,但当其被 提拔到某个高层次的职务后, 可能能力达不到职务要求, 即所谓爬到了“能力所不逮的阶层”。 对个人来说,失去了继续晋升的机会,对组织来说则会引起效率的下降甚至滑坡。 (通过设
流程再造的含义与步骤
![流程再造的含义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7bad7f2192e45361166f56b.png)
4
企业过去在执行订单方面的一般工作流程
(1)客户服务部门接收客户订单,登记,查看订单填 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交给财务部门; (2)财务部门审核客户信用; (3)销售部门对所订之货确定价格; (4)仓储部门查看是否有现货,如无现货,交生产计 划部门,并确定交货时间表; (5)运输部门确定运输方式、路线和承运人; (6)生产部门按要求生产,完成后交付于仓储部门; (7)运输部门从仓库提货,核对订单,装运,将货物 委托给承运人 ; (8)承运人将货物运送给客户。
9
根本的改变:以流程为中心
3C要求企业有灵活应变能力,能迅速作出反应。 一切从头做起,一切从零开始。 必须以流程(而不是以职能)为中心去工作。 继亚当·斯密劳动专业化之后的又一次革命。
10
面向职能和面向过程的管理
研发 生产销售 职能金子塔组织
顾
研发 生产 销售
客
面向职能的管理
顾
研发 生产 销售
客
33
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
有高级经理组成的决策机构,策划本公司 总的再造策略并监督再造进度。 是企业再造管理机制可选择的一种做法。 通常包括流程主持人和其他人员,主席由 再造领导人担任。 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再造项目的有限次序和相 应的资源配置。 解决流程主持人遇到的自己无法解决的问 题,调停不同流程主持人之间的冲突。
28
企业经营体系菱形图
பைடு நூலகம்业务流程
工作职位和结构
价值观和信念
浅谈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
![浅谈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d377b408ba1aa8114431d9a2.png)
浅谈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中文题目)[摘要]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竞争力,它是对企业整个流程进行彻底的变革,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要求同时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应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组织形式上达到能迅速响应环境变化、便于管理层注重整体利益以及员工能人尽其才的要求,本文简单介绍了企业流程再造的产生和概念,企业流程再造的方法,基本原则,主要程序,企业流程再造实施中的误区,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的结果:产生了新的组织形式——流程型组织,以及企业流程再造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企业流程再造组织变革Preliminary Discussion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OrganizationalChange[Abstract] The theory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orporation, which absolutely reform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rporation, but not works isolated. It requires reforming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imultaneously, and the change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customers’ requirements. The reform must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spond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at the aspect of the organizational make-up so as to make the management echelon lay stress on entirety interest and the staff’s request of making the best possible us e of themselves.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oncept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the methods, basic principles, main procedures of it.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deals with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enforcement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its prospects.[Keyword]Corporatio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前言 (4)一、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概述 (5)(一)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的相关概念 (5)(二)对企业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的认识 (5)二、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的原因分析 (6)(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6)(二)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及现行组织结构的弊端 (7)(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促使企业寻求变革 (8)三、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的过程分析 (8)(一)企业流程再造的方法 (8)(二)企业流程再造的原则 (9)(三)企业流程再造的程序 (10)(四)企业流程再造实施中的误区 (11)四、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的结果分析 (12)(一)产生了新的组织形式——流程型组织 (12)(二)流程型组织与其他组织形式相比具有的优势 (13)(三)企业流程再造的未来前景 (13)结论 (15)参考文献 (17)前言: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企业流程再造(BPR)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成功实施BPR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
组织再造
![组织再造](https://img.taocdn.com/s3/m/b2a2d62b0722192e4536f6c7.png)
组织再造组织再造是一种全新的并且仍向前发展的组织调整方法。
给再造(改革)下定义: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
四个关键词:基本的,彻底的,显著的,流程;所谓企业再造,是指为了获取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绩效进行衡量的显著的成就,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关键性的再设计。
这一定义揭示了企业流程再造的核心。
来源于美国著名管理专家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和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y)合著并于1993年出版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宣言》一书。
早期的应用强调的是识别需要再造的业务流程和对工作流程进行技术性评估。
最近已经扩大到了管理变革方面,例如,如何处理变革中的阻力和如何对待组织向新工作流程转变进行管理。
一、组织再造的含义:组织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也叫企业流程再造,通常指企业再造,按照哈默与昌佩所下的定义,是指“为了飞越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 process)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
企业流程再造强调在以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的理念下,对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加以彻底改造。
这种改造不是对现有流程的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或改进,而是一切从头做起,突破以往的所有约束(包括成功的经验),从根本上重新思考、重新设计企业的生产流程或服务流程,以求再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业绩上质的飞跃和突破。
可见组织再造的核心是工作流程的再造。
这也就是为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组织必须抛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
组织再造的目的是试图创造一个使人们可以平等参与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不必耗费精力去竞争职位和权势,而只需以个人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独特思维方式去参与、创造,以实现其“文化人”的价值。
流程再造的含义与步骤
![流程再造的含义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5e3b6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9.png)
流程再造的含义与步骤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与改造,目的是将传统的线性流程改变为以价值链为导向的协同流程,以提高企业的效率、质量、灵活性和竞争力。
流程再造是一种全面的、根本性的变革方法,通过重新思考和重组企业的流程来实现持续的改进和创新。
1.明确目标:首先确定流程再造的目标,包括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质量改进等。
这需要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
2.评估现状: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了解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痛点。
这可以包括了解流程的复杂度、低效性、信息流程的延时和错误等。
3.重新设计:基于对现状的评估,重新设计流程以提高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和满足客户需求。
在重新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流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并利用技术工具来支持流程的优化。
4.测试和验证:在实施前,需要对重新设计的流程进行测试和验证。
这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原型来完成。
在测试和验证过程中,可以识别并解决可能引发问题的路线,确保流程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顺利运作。
5.实施与培训:在测试和验证过程结束后,开始实施新的流程,并向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这包括向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工具和培训,以适应新的流程要求。
6.监控与改进:流程再造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持续的监控和改进。
监控可以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和使用报告系统来实现。
根据监控结果,可以对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质量。
在流程再造的实施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导向:流程再造的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
重新设计的流程应该能够实现企业的目标,并能够在持续改进中不断适应变化的战略。
2.跨部门合作:流程再造需要跨部门的合作与协同。
这意味着各个部门需要共同参与和支持重新设计的流程,相互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和协调。
3.技术支持:流程再造需要借助适当的技术工具和系统来支持流程的优化和自动化。
最新流程再造(BPR)、流程改进(BPI)、流程梳理(BPM)三者区别、联系和案例(1)
![最新流程再造(BPR)、流程改进(BPI)、流程梳理(BPM)三者区别、联系和案例(1)](https://img.taocdn.com/s3/m/7a666d6cbceb19e8b9f6ba9e.png)
流程再造(B P R)、流程改进(B P I)、流程梳理(B P M)三者区别、联系和案例(1)流程再造(BPR)、流程改进(BPI)、流程梳理(BPM)三者区别、联系和案例应用流程再造(BPR)和流程改进(BPI)理论改造企业流程探索2011/3/23 来源:万方数据作者:李鹏飞何桢本文认为,BPI与BPR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二者在存在着区别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企业在实际的流程改造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学界和企业界掀起了流程变革的浪潮。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学家首先提出了流程改进(BPI)。
BPI理论强调过程连续的、渐进的变革和改善。
随着BPI理论的应用,人们发现。
BPI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面临的挑战。
企业需要更加彻底的变革。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的Hammer博士提出了流程再造(BPR)理论。
流程再造的含义是指:“彻底的分析流程,并予以重新设计,以在各项指标上有突破的进展。
”这个定义核心内容是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性和流程。
该理论提出后,BPR以其思想的先进性和变革的彻底性吸引了许多企业的注意,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先后通过实施BPR实现了企业的巨大飞跃。
但是近年来,人们根据统计结果发现,有70%的BPR项目5年后归于失败,投资于流程再造的数百亿美元中,有62.5%的投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企业一时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流程变革,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本文认为,BPI与BPR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二者在存在着区别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企业在实际的流程改造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l BPI与BPR理论的比较1.1两种理论的联系作为流程变革的两种方式,BPI与BPR有着许多共同特性,这些共同特性包括:(1)强调以顾客为导向,以提高顾客忠诚度为重要目的。
流程再造是什么意思
![流程再造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42f115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73.png)
流程再造是什么意思流程再造是什么意思?流程再造,是对企业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和作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构建的过程。
流程再造是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主要运营基础,从根本上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实现对企业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巨大提升。
流程再造是什么意思流程再造是什么意思?流程再造,是对企业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和作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构建的过程。
流程再造是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主要运营基础,从根本上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实现对企业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巨大提升。
流程再造常常伴随着组织变革。
流程再造的核心,是面向顾客满意度的业务流程,核心思想是要打破根据职能设置部门的管理模式,代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管理过程,从整体上确认企业的作业流程,达到全局最优,而非个别最优。
企业流程再造包括四个含义: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性和业务流程。
(1)根本性:重新思考长期以来在企业管理中所遵循的基本信念,比如分工思想、等级制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等思想,打破原先的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思维。
(2)彻底性:流程再造不是对企业表面的调整和修复,而是彻底改造,抛弃现有的业务流程以及组织结构。
(3)显著性:流程再造追求的是飞跃式的进步,例如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减时间等。
(4)业务流程:流程再造从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开始,因为业务流程决定企业的运作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
什么是流程再造?其目的是什么什么是流程再造?其目的是什么?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流程,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
流程再造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
流程再造的目的也是要通过对企业和产业流程的梳理、精简,来实施流程化管理,以达到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什么是流程再造?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流程,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
流程再造、流程改进、流程梳理三者区别、联系和案例
![流程再造、流程改进、流程梳理三者区别、联系和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9591f860740be1e650e9ad9.png)
流程再造(BPR)、流程改进(BPI)、流程梳理(BPM)三者区别、联系和案例应用流程再造(BPR)和流程改进(BPI)理论改造企业流程探索2011/3/23 来源:万方数据作者:李鹏飞何桢本文认为,BPI与BPR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二者在存在着区别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企业在实际的流程改造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学界和企业界掀起了流程变革的浪潮。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学家首先提出了流程改进(BPI)。
BPI理论强调过程连续的、渐进的变革和改善。
随着BPI理论的应用,人们发现。
BPI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面临的挑战。
企业需要更加彻底的变革。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的Hammer博士提出了流程再造(BPR)理论。
流程再造的含义是指:“彻底的分析流程,并予以重新设计,以在各项指标上有突破的进展。
”这个定义核心内容是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性和流程。
该理论提出后,BPR以其思想的先进性和变革的彻底性吸引了许多企业的注意,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先后通过实施BPR实现了企业的巨大飞跃。
但是近年来,人们根据统计结果发现,有70%的BPR项目5年后归于失败,投资于流程再造的数百亿美元中,有%的投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企业一时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流程变革,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本文认为,BPI与BPR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二者在存在着区别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企业在实际的流程改造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l BPI与BPR理论的比较1.1两种理论的联系作为流程变革的两种方式,BPI与BPR有着许多共同特性,这些共同特性包括:(1)强调以顾客为导向,以提高顾客忠诚度为重要目的。
(2)二者均强调流程变革应该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企业的业绩服务。
二者都强调使用质量、成本、灵活性、满意度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第15章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第15章企业业务流程再造](https://img.taocdn.com/s3/m/a888d76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0.png)
❖(6) 强调运用信息工具的重要性,以自动化、电 子化来体现信息流增加效率。
15.2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理
❖ 3. 流程化管理模式的特点及与职能管理模式的区别 ❖ 职能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 (1) 根据垂直职能的不同划分部门; ❖ (2) 建立层层的行政管理控制体系,企业管理体系就是一个层
❖ 15.3.3 企业业务流程重构的原则 ❖ BPR是对现行业务运行方式的再思考和再设计,应遵循
以下基本原则。 ❖ 1. 以企业目标为导向调整组织结构 ❖ 2. 让执行工作者有决策的权力 ❖ 4. 选择适当的流程进行重组 ❖ 5. 建立通畅的交流渠道
15.3 企业组织与业务流程的再造与改善
❖ 5. 建立通畅的交流渠道 ❖ 从企业决定实施BPR开始,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就要
15.3 企业组织与业务流程的再造与改善
❖ 生产运作流程的选择设计对于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来说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时必须 做的工作,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考虑这一问题,这些情 况包括:
❖ (1) 企业引入一项新产品或新服务时; ❖ (2) 企业的竞争重点发生变化时; ❖ (3) 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发生变化时; ❖ (4) 资源成本或可得性发生了变化时; ❖ (5) 企业业务流程需要再造时等。 ❖ 生产运作流程的概念可以用流程图很方便地表示出来。
15.2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理
❖ BPR是伴随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而产生 的一个新思想,是企业实现高效益、高质量、高 柔性、低成本的战略措施。
❖ BPR的核心思想是要打破企业按职能设置部门的 管理方式,代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 业管理过程,因而受到了改革中企业的欢迎,得 到了企业管理学术界的重视。而企业实践和学术 研究的结果,又推进了BPR研究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2)
“根本的”(Radical)
从事物的根本进行重新设计,不是现有事物 的表面变动。
应把旧的一套组织、流程、做法统统抛弃, 另辟新的途径,重建新的业务流程。
关键词(3)
“显著的”(Dramatic)
不是业绩的点滴改进或渐渐提高,而取得显 著的改进效果。不是百分之几的提高,而是 百分之几百的跃进。
根本的改变:以流程为中心
3C要求企业有灵活应变能力,能迅速作出反应。 一切从头做起,一切从零开始。 必须以流程(而不是以职能)为中心去工作。 继亚当·斯密劳动专业化之后的又一次革命。
面向职能和面向过程的管理
研发 生产 销售 职能金子塔组织
顾
研发 生产 销售
客
面向职能的管理
顾
研发 生产 销售
四个关键词: “基本的”,“根本的”,“显著的”,
“流程”。
关键词(1)
“基本的”(Fundamental)
对现状提出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要做?为什 么要这样做?
改革应没有因袭的前提和规则,不以现状为 起点。任何现有事物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应 注重事情“应该”怎样,而不是“现在”怎 样。
(2)财务部门审核客户信用; (3)销售部门对所订之货确定价格; (4)仓储部门查看是否有现货,如无现货,交生产计
划部门,并确定交货时间表; (5)运输部门确定运输方式、路线和承运人; (6)生产部门按要求生产,完成后交付于仓储部门; (7)运输部门从仓库提货,核对订单,装运,将货物
再造的几个要求
以流程为导向 雄心壮志(点滴细小的改良是不够的) 打破常规 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
不要误解再造
不同于改进经营计划和采取短期的补救性措施。 不同于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 不同于重组、精简机构和缩减规模。 不同于TQM等提高质量的方法。
再造是重新开始,在一张白纸上重新开始设计。 把过去的种种假设和前提、习以为常的做法统统 搁在一边。
客
面向过程的管理
面向职能(Focused on Function)
总裁 President
研究与开发 R&D
工程
制造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营销 Marketing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AB
C
AB
CAB
CA B
C
面向流程(Focused on Process)
委托给承运人 ; (8)承运人将货物运送给客户。
传统做法的优、缺点
不必雇用高级人员,使工作简单化; 各部门承担各自的工作责任; 便于进行严密的控制。
没有一个人具体负责整个流程和结果; 容易出错; 延误时间; 对顾客要求反应慢,服务差。
传统做法的前提条件
企业现有的工作、组织方式的前提是:企业外部环 境的变化都是不大的,而且都是可以预见的。因而 把一个完整的流程分解成七零八落的种种任务,通 过设置各种专业部门去完成。
BPR与TQM的比较
ʵ ÖÊ × Å ÊÖ ´¦ ± ä »¯ ³Ì ¶È ± ä »¯ Ƶ ÂÊ ± ä »¯ Àà ÐÍ Ëù Ðè Ê±ä¼ ÍÆ Ð · ½ Ïò · ¶ Χ · ç ÏÕ »ù ± ¾ ¹¤ß¾
TQM
¸Ä Á¼ ÏÖ ÓÐ Á÷̳ ½¥ ½ø µÄ ¾ ³£ µÄ ÎÄ »¯ µÄ ½Ï ¶Ì × Ô Ï ¶ø ÉÏ ½Ï Õ £¬ Ö°ÜÄ ÄÚ ²¿ ÖÐ µÈ ͳ ¼Æ ¼ Êõ
点点滴滴的改进只需微调,显著的改进则需 破旧立新。
关键词(4)
“流程”(Process)
将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 一系列活动。
应以流程为导向,而不是以将流程分解后的 具体任务为重点。如果流程不通,顾客得不 到所需产品和服务,所有任务都毫无价值。
最重要的,但又是最难做到的。
业务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业务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
一、背景 二、流程再造的含义 三、实施流程再造的人 四、流程再造的步骤 五、案例
一、背景
麦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
总裁 President
研究与开发 R&D
工程
制造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营销 Marketing
流程团队 A 负责人
流程团队 B 负责人
流程团队 C 负责人
流程A 流程B 流程C
组织的支柱
环境 人
顾客 产品/服务
过程
技术
二、再造(Reengineering)的含义
再造(Reengineering):“针对企业业务流程 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创 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 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方面取得显 著的进展。”
这是19世纪的“产物”,20世纪运行得不错,但是 ,在21世纪却举步维艰。
企业内部分工太细,规模庞大,机构臃肿,机制不 灵,本位官僚,无人负责,因循守旧,重任务轻顾 客,……。
当前的环境(3C )
顾客(Customers):买方市场,需求多样化。想买什 么?什么时候购买?怎样购买?怎么付款?
《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
Michael Hammer,James Champy: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1993.
企业过去在执行订单方面的一般工作流程
(1)客户服务部门接收客户订单,登记,查看订单填 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交给类,质量,时间,服 务。资金,技术,人员,知识。
变化(Change):无所不在,持续不断,越来越快。 产品寿命周期在缩短,开发和推出新产品的时间在缩 短。
新的环境要求新的工作方式
在一种环境下有效运行的模式,在另一种新环境下 不一定也能有效运行。
过去有过许多方法:目标管理,多种经营,质量控 制,分权管理,计算机辅助管理,自动化等等,虽 有一定成效,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真正改进企业 的绩效。因为基本的做法或运行模式没变,即官僚 指挥体系下的以分工负责为基础的、面向职能的做 事方式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