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

合集下载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研究皮肤疾病的学科,其涉及的疾病范围广泛,包括传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等。

理解和掌握皮肤性病学中的一些常见术语和名词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皮肤性病学名词进行解释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1. 皮肤病(Dermatosis)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包括感染性、免疫性、过敏性、肿瘤性等多种类型。

皮肤病可由内部原因,如感染、代谢异常,或外部因素如物理、化学因素引起。

2. 皮疹(Rash)皮疹是皮肤上出现的红斑、丘疹、脓疱等病理性改变。

皮疹可以是一种独立疾病的症状,也可以是多种皮肤疾病的共同症状之一。

3. 白癜风(Vitiligo)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色素丧失区域,形成白斑。

白癜风的发生与遗传、自身免疫、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4. 银屑病(Psoriasis)银屑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病征是皮肤上出现红斑和鳞屑,常伴有瘙痒。

银屑病的发生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相关。

5. 湿疹(Eczema)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反应,主要特点是皮肤红肿、瘙痒、起水泡和渗液,导致皮肤发炎、脱屑。

湿疹的发生与过敏、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等因素密切相关。

6. 痤疮(Acne)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少年期。

其特征是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粉刺、丘疹、囊肿等病变。

7. 疱疹(Herpes)疱疹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组皮肤传染病。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口唇疱疹、生殖器疱疹等。

疱疹在皮肤上形成小水疱,破裂后形成浅表溃疡。

8. 子宫疣(Condyloma acuminatum)子宫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其特点是在生殖器和周围区域形成柔软的突起,有时形似菜花。

9. 黄褐斑(Melasma)黄褐斑是一种色素沉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出现褐色斑块。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

•第一章•表皮属于复层鳞状上皮,表皮由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组成。

•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的主要成分,根据其发展特点,可将表皮分为五层,由里向外分别是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基底细胞层位于表皮的最深层。

由一层排列呈栅栏状的圆柱状细胞组成。

其长轴与基底膜带垂直。

•基底膜带:基底层与表皮的交界面呈波浪状,表皮向真皮伸入的部分称表皮脚,真皮向表皮突出的部分称真皮乳头,两者相互镶嵌,其间交界处用PAS染色可见0.5-1.0um厚的紫红色的表皮下基底腰带。

相邻的基地细胞,棘细胞以桥粒相连。

•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外层。

由于细胞脱水变得比较坚韧,因此能抵抗摩擦,阻止水分、电解质及微生物的通过,起到屏障作用。

同时对一些理化因素,如酸碱、紫外线有一定的耐受力,起到保护作用。

•黑素细胞位于基底层,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以后移至皮肤中,分散至基底细胞之间,约占基底细胞的10%。

•朗格汉斯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免疫活性细胞。

主要分布于表皮中上部,约占表皮细胞的4%左右。

识别、处理入侵的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使之活化增殖,产生淋巴因子。

因此LC在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免疫和免疫监视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真皮来源于中胚层,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和基质构成。

真皮可分为两层,靠近表皮下方很薄的部分称乳头层,乳头层的下方是较厚的致密的网状层,两层间无明显的界限。

乳头层的乳头向上与表皮的表皮突犬牙交错,通过基底膜膜带将表皮与真皮紧密相连。

乳头层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并有游离神经末梢和Meissner小体。

网状层内有致密丰富的纤维和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皮肤附属器等结构。

真皮是整个皮肤的支架结构。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与毛囊、皮脂腺、小汗腺、顶泌(大)汗腺和指(趾)甲•毛发与毛囊:不同部位的毛发长短不同,这是由于它们的生长期、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时期长短不同所致。

•小汗腺有分泌汗液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一、概述皮肤性病学(Dermatology)是研究皮肤疾病的学科,涉及皮肤病理、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旨在对皮肤性病学的一些常用名词进行解释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二、常见名词解释1. 溃疡(Ulcer)溃疡是一种局部组织损伤的病变,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其特点是经历了坏死的过程,通常伴随有组织液的渗出。

溃疡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血液循环障碍、免疫介导损伤等。

2. 疣(Wart)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疣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它通常是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突起物,表面粗糙,可能呈灰色、棕色或黑色。

疣可以通过手部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公共场所的污染物传播。

3. 癣(Tinea)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皮肤感染疾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或毛癣菌引起。

癣常见于头皮、身体、手部和脚部等部位,病征包括红斑、瘙痒、脱屑和环形病变。

4. 牛皮癣(Psoriasis)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红色斑块覆盖着白色鳞屑。

它通常出现在关节、头皮、脚底、手掌以及其他身体部位。

牛皮癣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和环境因素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 痤疮(Acne)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是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反应。

它通常表现为粉刺、脓疱和结节状病变。

痤疮多见于青少年期,但也有可能在成年人出现。

6. 白癜风(Vitiligo)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失调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白色斑块,这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受损或消失导致的。

白癜风可以影响任何部位的皮肤,但最常见于面部、手臂和腿部等暴露部位。

7. 牛疱疮(Herpes Zoster)牛疱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

其特点是病变沿某一神经分布的皮肤区域出现,常伴随着疼痛、灼热和瘙痒感。

牛疱疮通常沿着躯干或头部的一侧分布,且在病程中会逐渐愈合。

三、结论本文对皮肤性病学的一些常见名词进行了解释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皮肤性病学ppt课件

皮肤性病学ppt课件

性传播疾病与皮肤病
皮炎是一类皮肤炎症性疾病,而湿疹 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两者在临 床表现和治疗上有一定区别。
一些性传播疾病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 皮肤症状,如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 等,需要与普通皮肤病进行鉴别。
银屑病与脂溢性皮炎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 现为红色斑块上覆有银白色鳞屑,而 脂溢性皮炎则表现为皮肤油腻、红斑 和鳞屑。
04
皮肤性病的并发症与康复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感染
皮肤性病可能导致皮肤屏障 受损,增加感染风险。处理 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抗炎 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疼痛
某些皮肤性病可能导致疼痛 ,如带状疱疹。处理方法包 括使用止痛药和抗炎药,以 及物理治疗如按摩和热敷。
瘙痒
瘙痒是许多皮肤性病的常见 症状,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 组胺药和外用药物,避免搔 抓以免加重症状。
皮肤性病案例的启示与教训
重视早期诊断
许多皮肤性病在早期阶段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应提高对早期诊断的重视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 疗措施。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同皮肤性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不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 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THANKS。
诱发因素和家族史。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颜色、 大小、质地等,以及是否有淋 巴结肿大等其他异常。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尿液等相关实验室 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和病情 严重程度。
病理学检查
对于一些疑似恶性皮肤肿瘤, 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显 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和病变特征

皮肤性病的鉴别诊断
皮炎与湿疹
前景
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皮肤性病学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例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 方法将会在皮肤性病的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人们对皮肤健康和美容需求的增加,皮肤性病学的 研究和应用范围也将会不断扩大。

皮肤性病学讲稿

皮肤性病学讲稿

VS
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基因组、表型等 特征,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治疗方案。在皮 肤性病学领域,个体化治疗将成为未来的 发展趋势之一,有助于提高皮肤疾病的治 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如鱼鳞病、色素痣等
皮肤性病的诊断方法
1 2 3
临床表现
通过观察患者的皮损部位、形状、颜色等特点 ,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进行初 步诊断
皮肤活检
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皮肤疾病,可以通过皮肤 活检的方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 诊断
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 ,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为皮肤病的诊 断提供依据
3
皮肤性病学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皮肤性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皮肤性病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当时已有关于皮肤病 和性病的记载。
02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医生开始对皮肤病进行分类
和描述。
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皮肤性病学得到
03
了快速发展。
过度治疗
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焦虑或急切治 愈,盲目使用多种药物或过度治 疗,导致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产 生。
忽视预防
有些患者可能只注重治疗而忽视 预防,不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 生,导致再次感染。
06
皮肤性病学的研究进展
皮肤性病学的研究热点
皮肤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皮肤肿瘤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 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皮肤肿瘤的早期 发现和治疗水平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生物制剂疗法
对于难治性银屑病,可采用生物制剂疗法 ,以去除体内的致病因子。

皮肤性病学教学课件

皮肤性病学教学课件

职业规划:制定职业发展 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目 标和发展方向,不断提升 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THANK YOU
汇报人:XX
07
皮肤性病的教学与培训
皮肤性病学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临床实践和
病例分析
课程设置:包括 皮肤性病的基础 知识、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等
实践教学:包括 临床实习、病例 讨论和手术观摩

考核方式:包括 笔试、临床技能 考核和病例分析

添加标题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 保持皮肤清洁等
添加 标题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化学品、 紫外线等
添加 标题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和治 疗皮肤性病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 张和焦虑
添加 标题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 辣刺激性食物
添加 标题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 皮肤性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保持皮 肤清洁、避免过度 日晒、避免接触刺 激性物质等。
皮肤性病的康复和护理
皮肤性病的康复: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皮肤性病的护理:包括皮肤清洁、保湿、防晒等日常护理措施 皮肤性病的预防:包括避免接触致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皮肤性病的康复和护理注意事项:包括遵医嘱、定期复查等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层下方,由脂肪细胞和 结缔组织组成,具有保温和缓冲作用
皮肤附属器:包括汗腺、皮脂腺、毛囊和指 甲,具有分泌和排泄作用
皮肤神经: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具有 感觉和运动功能
皮肤的生理功能
调节体温:皮肤通过汗腺分泌 汗液,调节体温,保持身体恒 温。

【精编】《皮肤性病学》总论详解

【精编】《皮肤性病学》总论详解

皮肤性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
01
古代医学文献中已有关于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的记载,如《黄
帝内经》等。
近代
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皮肤性病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
科,并不断完善。
现代
03
现代皮肤性病学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
等,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皮肤性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 案。
05
皮肤性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皮肤性病的研究进展
皮肤性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和分子被发 现与皮肤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 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皮肤性病的免疫学研究
免疫学在皮肤性病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 免疫系统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 出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皮肤性病的特点,未来将加大新型药物的研发力度,包括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细 胞治疗等。
皮肤性病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皮肤性病与微生物学的交叉
皮肤微生物群与皮肤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机 制。
皮肤性病与药理学、药物学的交叉
新药研发需要药理学、药物学等多学科的协作,通过深入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提高药物的疗 效和安全性。
和营养物质流失。
感觉功能
皮肤分布有大量神经末梢,能够感知 外界刺激,如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

调节体温
皮肤通过血管收缩和扩张来调节体温 ,维持体内温度的稳定。
排泄和吸收功能

皮肤性病学完整版

皮肤性病学完整版

《皮肤性病学》总论第二章皮肤的结构1.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以及附属器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

皮肤中除各种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等外,还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

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眼睑、外阴、乳房的皮肤最薄,掌趾部位皮肤最厚。

3.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又称树突状细胞)4.表皮细胞80%以上为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其特征为在分化过程中可产生角蛋白。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与下层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特殊的连接如桥粒和半桥粒。

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其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其中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

5.基底层:位于表皮底层,由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

胞质呈嗜碱性,核分裂象较常见。

(突出特点)(1)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22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

(P6)角质形成细胞分类及特点6.棘层: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细胞呈棘刺样形态,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形成桥粒。

电镜下可见角质小体或Odland小体。

(特征)7.颗粒层:位于棘层上方,富含透明角质颗粒,由梭形和扁平细胞构成。

细胞核和细胞器溶解,胞质可见透明角质颗粒8.透明层: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仅见于掌趾等表皮较厚的部位,由2-3层扁平细胞构成9.角质层:角质细胞成熟的最终形态,位于表皮最上层,由5-20层已死亡的扁平细胞构成。

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胞质中充满角质蛋白。

角质层上部细胞间桥粒消失或形成残体,故易脱落。

(没有细胞核,但有丰富的角质蛋白)(1)角化不全/角化不良——角质层细胞出现细胞核——可形成银屑(2)角化过度——超过周期角质未脱落——皮肤会变得肥厚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特点10.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脊,位于基底层和毛囊(1)分布:基底层、毛囊、粘膜、眼色素层、暴露部位、乳晕、腋窝、生殖器、会阴部(2)作用:遮挡和反射紫外线、保护真皮及深部组织(3)电镜下胞质内可见特征性黑素小体(4)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细胞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表皮黑素单元11.朗格汉斯细胞:起源于骨髓及脾的免疫活性细胞(1)主要分布于表皮中部及毛囊上皮(2)作用:免疫识别(吞噬、吞饮、摄取)、抗原呈递等12.梅克尔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细胞之间,细胞有短指状突起,胞质中有许多神经内分泌颗粒。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一、引言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疾病的学科,该学科主要涉及诊断、治疗和预防与皮肤相关的各种疾病。

皮肤性病学是皮肤科医生的专业领域,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皮肤症状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皮肤性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皮肤炎症、感染、过敏反应和肿瘤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皮肤性病,并讨论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常见皮肤性病1. 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的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红色而且覆盖着白色鳞屑的斑块。

银屑病主要影响皮肤和关节,尤其是手肘、膝盖和头皮等部位。

病因方面,银屑病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其发病起影响。

在诊断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皮肤组织活检等综合分析来确定诊断结果。

治疗方法方面,银屑病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光疗和口服药物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 湿疹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和潮湿的情况。

湿疹通常是一种过敏反应导致的,也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湿疹的诊断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症状和病史来确定,一些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皮肤刮片检查。

治疗方面,湿疹的治疗主要包括使用外用药物、保湿剂和避免过敏原等。

对于严重病例,口服抗过敏药物也可能用于治疗。

3. 疱疹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感染。

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水疱、疼痛和刺痛的症状,常见于身体的一侧。

疱疹的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来确定,有时可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方面,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外用药物,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粉刺和丘疹,严重病例可能还伴有囊肿和疤痕。

痤疮的病因主要与皮脂腺过度活跃和角质堵塞有关,青春期的激素变化也是导致痤疮发生的原因之一。

诊断方面,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皮肤表现来确诊。

《皮肤性病学总论》PPT课件

《皮肤性病学总论》PPT课件

1 2
手术切除
对于较小的皮肤肿瘤或赘生物可手术切除。
皮肤移植
如皮瓣移植、植皮等,用于修复皮肤缺损。
3
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需专业医生操作,术后需护理和康复。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
如冷冻、电疗等。
化学疗法
使用化学药物局部涂抹,如鬼臼毒素等。
其他治疗方法注意事项
需专业医生操作,注意治疗副作用和禁忌症。
05
CATALOGUE
提高公众的皮肤保健意识,定期进行 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皮 肤问题,有助于维护皮肤健康。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皮肤性病的发病机制, 探索新的治疗靶点,为新药研发 和治疗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
临床研究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验证新型药物和技术的疗效和 安全性,推动其在临床上的广泛 应用。
01
适度锻炼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02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
03
定期检查身体
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提高身体抵抗力。
06
CATALOGUE
皮肤性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型药物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皮肤性病的新型药物不断涌现,如靶向药物、 免疫疗法等,这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注意药物副作 用和相互作用,定期复查 。
光疗与激光治疗
UVB光疗
用于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
激光治疗
如脉冲染料激光、二氧化碳激光等,用于治 疗血管瘤、疣等。
PUVA光疗
用于治疗银屑病、蕈样肉芽肿等。

临床医学皮肤性病学课件

临床医学皮肤性病学课件
皮肤的功能包括保护、调节体温、感觉、分泌和排泄等。皮 肤可以抵御外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损伤,调节体温以适应 环境变化,感受外界刺激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分泌汗液和 皮脂等物质,以及排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02
皮肤性病的常见类型
感染性皮肤性病
总结词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
详细描述
随着精准医学的进步,针 对不同患者的基因、环境 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将成为可能。
免疫疗法
利用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开发针对皮肤肿瘤和其 他炎症性疾病的新型免疫 疗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临床医学皮肤性病学课件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皮肤性病学的概述 • 皮肤性病的常见类型 • 皮肤性病的诊断和治疗 • 皮肤性病的护理和保健 • 皮肤性病学的研究进展
01
皮肤性病学的概述
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研究皮肤和性传播疾病的学 科,它涵盖了皮肤结构和功能的各个方面,以 及各种皮肤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和治疗,以避免恶化和转移。
03
皮肤性病的诊断和治疗
皮肤性病的诊断方法
皮肤镜
利用皮肤镜对皮肤表面进行观 察,有助于发现肉眼难以察觉
的微小病变。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取皮肤组织进行显微镜检 查,能够确诊皮肤肿瘤等严重 疾病。
皮肤活检
对可疑病变进行手术切除或穿 刺,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 检查。
免疫学检查
研究目的
旨在了解各种皮肤疾病的病因、发病 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和 预防措施,提高皮肤疾病的诊疗水平 ,促进人类皮肤健康。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结构组成。表皮是皮肤的 表层,具有角质化、细胞分裂和更新等功能;真皮含有丰富 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维持皮肤的弹性和张力;皮下组织 由脂肪细胞组成,具有保温和缓冲作用。

《皮肤性病学概述》课件

《皮肤性病学概述》课件

皮肤性病的未来展望
皮肤性病的研究方向
未来,皮肤性病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全面,涉及基因、环境、生活 方式等多个方面。
皮肤性病的治疗前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出现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 治疗方法。
皮肤性病的预防策略
未来将更加注重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降低皮肤性病的发 病率。
皮肤性病的研究热点与挑战
01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体格检查,对皮肤性病进行初步
诊断。
实验室诊断
02
通过实验室检查,如病理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对皮肤性病
进行确诊。
影像学诊断
03
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对皮肤性病
进行辅助诊断。
皮肤性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概述
介绍皮肤性病诊断标准的意义、制定原则和制定依据。
皮肤性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
早在古埃及和罗马时代就有关于皮肤疾病的记载 和治疗。
19世纪
随着细菌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许多皮肤疾病的病 因得到阐明。
ABCD
中世纪
随着欧洲黑死病的流行,梅毒成为当时的主要性 传播疾病。
20世纪至今
皮肤性病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皮肤镜、皮肤活检等技术的应用。
02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的组织结构
表皮层
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 基底层组成,具有保护、吸收、感知 和更新等功能。
真皮层
含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 等,具有支撑和弹性作用。
皮下组织
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有分 泌、排泄和调节体温等功能。
常见皮肤性病诊断标准
列举常见皮肤性病的诊断标准,如湿疹、荨麻疹的诊断标准等。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1. 简介皮肤性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和诊治与皮肤相关的性病。

性病是指通过性接触或传播媒介传播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

皮肤性病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对性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进行深入的探讨。

2. 常见的皮肤性病2.1 阴道炎阴道炎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性病之一。

常见的阴道炎症状包括阴道瘙痒、异味、异常分泌物等。

常见的病因包括念珠菌感染、滴虫感染和细菌感染等。

2.2 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疱疹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性病。

病毒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性接触,症状包括生殖器部位的疱疹、疼痛和溃疡等。

生殖器疱疹一旦感染,往往会周期性复发。

2.3 梅毒梅毒是一种由螺旋体病毒引起的性病。

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性接触,患者可能会出现初期的潜伏期,随后出现溃疡、皮疹、斑疹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梅毒可能会进一步发展至内脏结节。

2.4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是一种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毒感染。

常见的症状包括生殖器疣、子宫颈病变和生殖道癌症等。

预防 HPV 感染的方法包括疫苗接种和安全性行为。

3. 皮肤性病的诊断3.1 体格检查对于疑似患有性病的患者,在诊断时可以通过简单的体格检查来观察皮肤的变化,例如溃疡、疱疹和疣等。

3.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确定性病的诊断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病损物的细菌培养等。

4. 皮肤性病的治疗4.1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性病类型和病情,皮肤性病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

4.2 外科手术在某些情况下,如生殖器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外科手术可能会被考虑。

外科手术的目的是切除或摘除感染部位,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4.3 疫苗接种针对某些性病,例如 HPV,疫苗接种也是一种重要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1.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和诊断治疗皮肤疾病的学科,包括了各种皮肤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2.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一种由外源性或内源性激素引起的皮炎反应,表现为慢性复发性皮炎,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停药后可出现反跳现象。

3. 脱发(病发性脱发):是指头发过早、过量或过度脱落的现象,可以分为局限性脱发和弥漫性脱发两种类型,常见原因有遗传、内分泌失调、药物作用等。

4. 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常见疣有普通疣、扁平疣、寻常疣等,表现为皮肤上的乳头状或扁平状丘疹。

5. 疥疮:是一种由疥螨引起的皮肤传染病,病症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瘙痒,皮肤上可见红色小丘疹、结节和线状疱疹。

6. 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水疱、糜烂和溃疡,常见疱疹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

7. 白癜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脱色性皮肤病,患者皮肤上可出现不同大小、不规则形状的白斑,病因尚不明确。

8.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上的红斑、鳞屑和病损的成批性分布为特征,常伴有关节痛症状。

9. 狼疮:是一种以皮肤为主要累及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症主要表现为皮疹、关节炎、肾脏损害等,狼疮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肤狼疮两种类型。

10. 红斑狼疮:是一种以皮肤红斑、关节炎和多系统损伤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各种自身抗体的阳性。

11. 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的鳞屑和病损,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

12. 葡萄球菌感染: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疾病,常见感染包括蜂窝组织炎、疖肿、脓疱和表皮脓疱病等。

13. 真菌感染: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疾病,常见感染包括白癜风、皮肤癣、念珠菌感染等。

14. 毛囊炎:是一种毛囊周围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毛囊周围的红斑、脓疱和痛痒。

15.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青少年期,表现为面部的丘疹、脓疱和痘痘。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

风团:为暂时性、隆起性皮损,由真皮乳头层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所致苔藓样变:为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常由搔抓、摩擦及皮肤慢性炎症所致,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男,42岁,个体户,全身发红疹伴瘙痒2周。

曾用抗组胺药治疗无效。

平素体健。

专科检查:躯干四肢多发红色丘疹,表面无鳞屑。

掌跖部有类似皮疹。

肛周皮肤见数颗红褐色丘疹或结节样赘生物,直径约0.5-1.0cm,表面湿润。

⑴诊断:二期梅毒疹:1、毛囊性梅毒疹2、扁平湿疣⑵需进一步做什么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RPR和TPHA及皮肤粘膜皮损暗视眼显微镜检查,肛门赘生物醋酸白试验⑶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玫瑰糠疹,疥疮,脂溢性皮炎,尖锐湿疣。

(4) 如何治疗:1、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d共10天。

或苄星青霉素240万u,qw,共2次。

2、青霉素过敏者:a、盐酸四环素或红霉素500mg,一天四次共15天。

b、多西环素100mg,BID,共15天。

3、治疗后应随访2~3年,疗后第一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观察临床症状该变及血清反应滴度下降情况,若有临床症状复发,血清滴度上升4倍以上,除应剂量加倍进行复治外,还需作脑脊液检查以除外神经梅毒病案讨论一般情况:患者女,27岁。

主诉:阴道口出现菜花状赘生物3月。

现病史:患者3月前偶尔发现阴道口出现数颗米粒大小淡红色丘疹,不伴任何症状,未行特殊处理。

随后皮损迅速增多,融合形成菜花状的赘生物。

既往史及家族史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皮肤科检查阴道口见淡红色、菜花样赘生物。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正常。

问题:患者的诊断是什么?可做何种实验室诊断?可选用哪些治疗方案?答案:诊断为尖锐湿疣。

可做醋酸白试验或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方案可选用:1.外用药物治疗(1)0.5%足叶草毒素酊(鬼臼毒素酊):为抗病毒有丝分裂药物。

用法为每天2次外用,连用3天停药4天为1个疗程,可根据病变程度连续用1~3个疗程,治愈率较高。

皮肤性病学概述

皮肤性病学概述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取皮肤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可确诊皮肤肿 瘤和其他深层皮肤疾病。
血液检查
如血常规和免疫学检查,有助于了解全身健康状 况和免疫状态。
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和 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法。
预防为主
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
强调预防措施,如保持皮肤 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皮肤的结构
表皮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 、棘层和基底层组成,具有保护、调节体温和感受 外界刺激等功能。
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由结缔组织组成,含有丰富的 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维持皮肤的弹性和张力。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具 有保温、缓冲和保护作用。
皮肤的功能
皮肤性病学概述

CONTENCT

• 皮肤性病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 皮肤性病的常见类型与症状 • 皮肤性病的诊断与治疗 • 皮肤性病的预防与护理
01
皮肤性病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皮肤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的学科,涉及 皮肤异常的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皮肤性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已经 开始使用各种天然药物来治疗皮肤病。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皮肤性病学逐渐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并不断发展和壮大。
现代皮肤性病学融合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 医学等多学科知识,为皮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 了更全面和专业的支持。
02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不要自行 更改治疗方案或停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大纲皮肤性病学Dermatovenereology(供临床医学五年制用)主编曾抗副主编周再高谭仲楷张堂德编者后桂荣兰海梅李建华李莉梁刘萍彭学标孙乐栋于娜沙周冼苡审阅张树军杨洪波刘杰郭煜二0 0 四年十月前言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研究发生在皮肤、粘膜以及皮肤、粘膜有关疾病的学科,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同时又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皮肤性病学也相应地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并分出许多分支:如皮肤组织病理学、皮肤生理学、皮肤免疫学、皮肤真菌学、皮肤遗传学、皮肤美容学、皮肤外科学等。

课程目标(一)目的使学员获得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诊疗技术,以期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技术,对常见皮肤性病进行防治,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打好基础。

(二)要求1.基本理论知识(1)重点掌握内容:皮肤解剖、组织学、生理功能;皮肤病的症状、诊断、皮肤组织病理及治疗的基本知识;常见皮肤病,包括脓疱病、花斑癣、体癣、手足癣、甲真菌病、带状疱疹、虫类引起的皮肤病、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疹、荨麻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红斑性狼疮、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

(2)一般了解内容:头癣、念珠菌病、疣、皮肤结核病、麻风、AIDS、多形红斑、玫瑰糠疹、瘙痒症、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寻常性痤疮、皮脂溢出、酒渣鼻、斑秃及鸡眼。

2.基本技能(1)掌握皮肤病的病史采集,皮疹检查方法与其形态、分布的描述,外用药应用原则及方法,真菌直接镜检,活检组织采取法。

(2)了解滤过紫外线检查法,皮肤过敏试验,淋菌、疥虫检查法,梅毒及HIV血清学试验,皮肤病的放射治疗(X线、电子束及放射性同位素),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光(化学)疗法,高频电刀、微波疗法及一般皮肤外科手术。

教学组织与方法(一)教学组织教研室组成教学小组,依据教学大纲实施教学。

皮肤科的教学,应在学员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基础上进行。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整体观念”及“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式;从形象入手,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临床病例及各种教学媒体。

(二)教学方法1.讲课讲课前教员必须充分备课,讲课时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对于重点内容必须讲深讲透,以重点带一般。

为加强学员的理解与吸收,讲课过程中除联系临床经验外,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典型病例示教,注意启发学员独立思考能力。

2.见习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在门诊或病房轮回见习。

见习时先由教员示教,讨论病员的诊断、治疗等。

并安排真菌及其他病原体检查,诊疗操作示教等。

后2~3次见习中,在教员指导下,学员分组接诊病人,询问病史,进行检查,书写门诊病历,提出初步诊断及治疗意见,由教员审查。

每次见习结束前,教员有计划组织讨论、小结及解答问题。

大纲中注明见习时讲解的内容可在轮回见习时讲解。

见习过程中,教员注意自己的模范行动,培养学员的良好医德医风,完全彻底为病人服务,并注意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辅导教员应深入了解学员接受情况,注意因材施教,指导学习方法,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其自学能力。

4.考核课程结束时,利用病例或笔试进行考查,以检查教学效果。

教学时数安排总表篇章教学内容学时一1-3 皮肤结构、功能 24 皮肤病的症状与诊断 25 皮肤组织病理学6 皮肤病的治疗 2二7 病毒性皮肤病 28 细菌性皮肤病9 真菌性皮肤病 210 动物性皮肤病11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212 荨麻疹、药疹 213 物理性皮肤病 214 瘙痒性皮肤病15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216 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 317 大疱性皮肤病 218 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 219 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2合计27理论教学内容下划“”的内容为重点掌握内容,未划线的内容为一般了解内容.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导论了解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第二章皮肤病的总论第三章简述皮肤的防护作用,吸收作用,感觉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体液调节作用,代谢作用,皮肤免疫系统。

第四章一、症状(一)主观症状痒、痛、灼热、感觉异常及全身症状。

二、诊断(一)病史基本上同内科,但应注意皮肤病史的特殊性。

(二)体格检查全身检查:同内科。

查。

第六章皮肤性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一、免疫病理检查二、真菌检查三、变应原检测四、滤过红外线检查五、性病检查包括梅毒螺旋体、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毛滴虫、疥螨、阴虱检查,醋酸白(甲苯胺蓝)试验。

第七章皮肤病的治疗一、内用药物(包括中西药)疗法镇静剂、抗组胺药、抗真菌剂、抗菌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疟药及维甲酸类药。

二、外用药物(包括中西药)疗法外用药物性质:止痒剂、收敛剂、保护剂、角质离解剂、角质促成剂、抗菌剂、抗真菌剂、杀虫剂及腐蚀剂等各类常用药物及其浓度。

外用药物剂型:溶液、粉剂、刷剂(洗剂、振荡剂)酒精剂、油剂、乳剂、凝胶剂、糊膏、软膏、硬膏及涂膜剂等组成、作用、适应症及用法。

阐述湿敷的作用、适应症及用法。

外用药物的应用原则。

三、物理及其它疗法电凝、电解、电烙、微波、冷冻疗法、紫外线、光化学疗法、X线及放射性同位素、激光等的作用及其适应症。

四、皮肤外科疗法。

第二篇各论第八章病毒性皮肤病第一节单纯疱疹一、病因病毒及发病机制二、症状病变特点、部位、复发性、自觉症状。

三、诊断症状特点。

四、治疗内服阿昔洛韦、万乃洛韦,反复发作者可用胸腺肽、干扰素或试种牛痘。

局部治疗。

一、病因病毒及发病机制二、症状病变特点、部位(注意特殊部位)、排列、神经痛。

三、诊断症状特点及神经痛。

四、治疗(一)抗病毒剂阿昔洛韦、万乃洛韦、干扰素。

(二)其他药物止痛剂、维生素、类固醇激素、干扰素、胸腺肽及中药等。

(三)局部治疗止痛、保护及预防感染。

第三节疣一、病因病毒二、类型及症状寻常疣(包括跖疣)、青年扁平疣之症状特点及发病部位。

三、诊断症状特点。

叙述跖疣、鸡眼、胼胝之鉴别。

四、治疗(一)内用药物中药,聚肌胞,乌洛托品等。

(二)局部治疗锐匙刮除,外用药物(5-氟脲嘧啶、肽丁胺、咪喹莫特),物理疗法。

第四节传染性软疣一、病因病毒。

二、症状好发年龄,部位,损害特点。

三、诊断症状特点。

四、治疗刮除法,外用药物疗法,避免搔抓。

第五节手、足口病一、病因病毒。

二、症状好发年龄,部位,损害特点。

三、诊断症状特点。

四、治疗对症和支持疗法为主。

第九章细菌性皮肤病一、病因病原菌及发病因素二、类型及症状(二)大疱性脓疱病附:新生儿脓疱病(三)深脓疱病(四)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三、诊断四、鉴别诊断五、治疗局部和全身治疗第二节毛囊炎、疖、痈、丹毒、类丹毒阐述其病因、症状及治疗第三节皮肤结核病一、概述发病率,防治情况,分类简介。

二、病因病原菌、传染途径及发病因素。

三、类型及症状(一)寻常性狼疮(二)疣状皮肤结核(三)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四)硬结性红斑四、病理简述皮肤结核之病理特点。

五、诊断病史,全身检查,病变特点,病理及结核真菌素试验等。

六、鉴别诊断(一)寻常性狼疮盘状红斑狼疮、麻风。

(二)疣状皮肤结核着色芽生菌病。

(三)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毛囊炎、痤疮、血管炎。

(四)硬结性红斑结节性红斑七、治疗一般疗法,内用药物质(抗结核药物),局部治疗,物理疗法。

一、概述流行情况,解放后防治成就。

二、病因病原菌,传染方式,发病因素及潜伏期。

三、类型及症状(一)类型结核样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中间界线类、界线类偏瘤型、瘤型。

(二)各类型麻风的临床表现(三)麻风反应诱发因素及症状。

(四)各型麻风的病理特点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病史,临床特点,细菌检查,组织病理检查,麻风菌素试验及其它检查(出汗试验、组织胺试验等)。

(二)鉴别诊断体癣,股外侧皮神经炎,白癜风,脊髓空洞症。

五、治疗(一)一般治疗(二)药物疗法砜类,硫脲类,抗生素类,氯苯吩嗪,中药,联合化学疗法。

(三)麻风反应的治疗反应停,雷公藤、封闭疗法,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素B12等。

六、预后七、预防隔离,接种卡介苗。

第十章真菌性皮肤病概述:真菌病的定义、分类及流行情况。

第一节浅部真菌病一、病因病原菌(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属及糠秕孢子菌)。

二、流行因素传染方式(直接、间接)及真菌生活力,个体因素及卫生情况,季节、温度、湿度及地理环境之影响。

三、类型与症状(五)癣菌疹(六)花斑癣(七)马拉色菌毛囊炎四、诊断症状特点、真菌直接镜检(方法、意义)、滤过紫外线。

(一)内服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及用法。

(二)外用药外用抗真菌剂,如水杨酸、苯甲酸、硫磺、碘、咪唑衍生物、环已罗司及特比萘芬等。

(三)各种癣病的治疗方法头癣:服药、搽药、理发、洗头、消毒。

体癣(股癣):外用药物。

手足癣;:不同类型的处理原则。

外用药物、内服药物。

甲真菌病:内服药物、外用药物、拔甲硬膏、拔甲、服药。

花斑癣:外用药物。

六、预防宣传教育,彻底治疗,足癣及头癣的隔离,消毒及个人卫生。

第二节念珠菌病一、病因病原菌,传染途径(内源、外源)及发病因素(新生儿机体抵抗力降低,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之应用,恶病质及烧伤等)。

二、症状(一)皮肤念珠菌病甲周炎(三)系统性念珠菌病三、诊断症状特点,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血清学试验。

四、治疗(一)局部治疗清洁,干燥,抗真菌药物。

(二)全身治疗除去发病因素,内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第三节着色芽生菌病、一、病因病原菌及发病因素、二、症状三、诊断症状特点,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四、治疗局部治疗,内用药治疗。

第十一章动物性皮肤病第一节疥疮一、病因损害特点,部位,自觉症状及可能之并发症。

三、诊断症状特点,疥虫检查。

四、治疗外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五、预防个人卫生,及时治疗,隔离。

一、病因螨二、症状三、诊断病史,症状特点。

四、防治个人防护,对症治疗。

第三节隐翅虫皮炎一、病因病原及发病因素。

二、症状损害特点(条、片状红斑、脓疱)部位,自觉症状。

三、诊断症状特点。

四、治疗病因治疗,症状治疗。

五、预防搞好环境卫生,个人防护。

四、鉴别诊断急性湿疹,丹毒。

五、治疗去除病因,外用药物,内用药物。

第二节湿疹一、变态反应,神经功能失调,个体素质,内外因素(食物、病灶、理化因子及微生物等)。

(二)特殊类型湿疹特点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二)鉴别诊断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

(一)一般疗法及除去病因(二)内服药物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其它非特异性脱敏疗法和中药等。

(三)外用药物依不同症状进行治疗。

(四)其他疗法物理疗法。

第三节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二、症状、分期及特点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四、治疗外用药物疗法、外用药物疗法第四节自身敏感性皮炎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症状皮损特点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四、治疗第五节淤积性皮炎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