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来实现课程目标,我经过不断学习和思考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认真落实好三维目标,就是对新课标的忠实贯彻。下面我从两方面谈谈如何才能落实好三维目标:一.制定具体可行的课堂三维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应切实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养教育先进理念。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既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又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训练,不能顾此失彼。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理清3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时,要对各方面教学目标进行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教与学的发展。
例如“海水晒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使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培养其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
2.通过学生实验帮助其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切实落实三维目标
我所理解的有效化学课堂,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获得进步与发展,使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并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使教学过程探究化、教学内容问题化
新课标提出以科学探究为化学课程改革的主题,积极倡导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并在课程内容目标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仅新教材中安排探究活动就有30几个,足以体现探究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例如“海水晒盐”我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三个探究活动都运用相似的思维模式,即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例如;第一个探究活动的问题是在一定量溶剂(水)中能否无限溶解某种溶质?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运用所给的仪器、药品,设计了不同药品氯化钠、硝酸钾在一定水中的溶解实验,学生在得出结论的同时,试管里仍留有晶体的溶液,恰恰是引出本节重要概念“饱和溶液”的好素材。也是完成第二个探究活动的问题: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有什么关系?的好素材。这样设计,使新概念的教学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了探究意识、实验验证意识,更重要的的是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增强了自信心,高效课堂才能成为现实。
2 、改变评价方式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的涵养。这样的评价体系是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的,有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例如,“海水晒盐”的课堂训练我在一个问题题干下,设计了由易到难地设计了四个有梯度的问题要求:10min完成此题,5min交流,然后按下列标准做一个自我评价:完成第
(1)问为基本合格,完成第(2)问为合格,完成第(3)问为良好,完成第(4)问为优秀。
任务布置后,学生们的积极性较高。这种评价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增强了自信,促进了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基础上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合。
总之,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化学新课程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自觉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以及化学课程的施教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才能使“三维”教学目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和落实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名词术语,“三维目标”就是其中一个。虽然三维目标频频出现在我们口中,但什么是三维目标?三个维度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备课时,如何制定“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现在,我就自己在学习实践中的理解与体会,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什么是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过去我们把它叫“两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新课程赋予了语文能力新的内涵:它不仅仅指基础知识,还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知识与能力”是我们化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化学“知识与能力”来进行。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一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2、过程与方法。是相对过去较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较重视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的指导而提出来的。“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对学与教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等等。为此,化学课堂教学重点应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上,放在学生在探研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获取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上,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对传统化学课堂重视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而提出来的。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它是解决“能不能”学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是解决“想不想学”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推动过程与方法顺利进程,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催化剂或说中介力量。为此,化学课堂教学要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
二:三维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这三维度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没有“过程和方法”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难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没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化学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由此可见:三个维度目标虽各具内涵,但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我想用“渡河”来说明三维目标间的关系:我们到河的彼岸去,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