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进化的实质

合集下载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七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节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七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节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
因的频率=该基因总数/该等位基因总数×100%”,并结合题意可知,LM的基 因频率为(60×2+120)/(200×2)×100%=60%,则LN的基因频率为1-60%=40%,B符合题意。
教材素材变式
教材素材变式
2 斑马的染色体数为22对,驴的染色体数为31对,斑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兼具斑马和驴的特征,俗称“ 斑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斑驴”是一个新物种 B.“斑驴”体内没有可以联会的同源染色体 C.“斑驴”的出现说明斑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D.“斑驴”不可育是由于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教材素材变式
3 如图所示,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来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颈鹿个体之间许多性状存在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 B.当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超过生存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时往往会引起生存斗争 C.颈和前肢长一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答案
2.B由题可知,“斑驴”体内有一组来自斑马的染色体(22条)和组来自驴的染色体(31条),没有同源染色 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因此,“斑驴”是不可育的,基丕属于新物种,A、D错误,B正确。生殖隔 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斑驴”不可育, 说明斑马和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答案
3.D 由于可遗传变异的存在,种群中的个体之间许多性状存在差异,如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短,A正确。 每种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但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当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超过生存环境所能承 受的数量时往往会引起生存斗争,B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颈和前肢长一些的个体,在生 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C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使 长颈鹿个体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7章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7章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解析]
PA=2nA2An+AAn+Aan+Aanaa×100%=2×12
000+26 4002×30 000
Pa=1-0.64=0.36。
知识点2 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物种的概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 称“种”。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隔离的概念: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 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原始类型――突―变―、重―组―→变异类型―隔―离→变异积累形成新物种
被调查的种群中,Xb:5%+1%×2+7%=14%;XB+Xb +43%+5%+1%×2+7%=150%。所以,Xb的基因频率=X 14%/150%×100%=9.3%。
〔变式训练 1〕 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
人群中,蓝眼中有3 600人,褐眼的人26 400人,其中褐眼纯合
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A )
3.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为例,同一种地雀,从 后,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从而产生_地__理___隔离。
(1)内因:不同岛屿上的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__基__因__重 种群之间不发生__基__因__交__流__。
(2) 外 因 : 不 同 岛 屿 上 的 __食__物__ 和 __栖__息__条__件__ 互 不 相 同 , _基__因__频__率___发生的变化起的作用不同。
?思考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吗? 提示:不是。一个池塘中的鱼包括多个品种,而种群是同 的总和。 2.新物种的产生一定经过地理隔离才产生生殖隔离吗? 提示:不一定。如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产生经秋水 了不同的物种。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题组冲关]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新物种产生
B.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进化
C.物种的灭绝一定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表现是基因多样性
解析: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引起种群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因而
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
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
C.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型频 率的改变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 的基因库
解析: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则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 隔离;种群是一个地区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生物繁殖 和进化的基本单位;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 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某种群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 群的基因库。 答案:C
2.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2)爆发式
爆发式物种形成是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起源 于个体的染色体变异或远缘杂交以及染色体加倍等,如六倍 体普通小麦的形成。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内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变化后生物与 原生物关系
生殖隔离出现 属于不同物种
基因频率改变 可能属于一个物种
核心要点(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比较
(1)图中A属于地理隔离,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 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
(2)图中B属于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保持物种间基因的不可 交流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第二节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同步练习(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第二节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同步练习(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

第二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选择题1.(2018某某6月学考)人类对家鸡祖先经过数代的选育,获得了很多家鸡品种,这属于( )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定向变异D.生殖隔离2.达尔文认为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是( )A.可遗传变异B.生殖隔离C.自然选择D.适应,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并加强,促进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种群中的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C.人工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D.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协同进化,A项正确;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项错误;自然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C项错误;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与环境发生协同进化,D项错误。

4.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aa个体20只,Aa个体50只,AA个体30只,则基因a的频率为( ) A.30% B.35%C.40%D.45%,AA=30,Aa=50,aa=20,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a基因频率=(20×2+50)÷200×100%=45%。

5.下列关于进化,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因素B.抗青霉素细菌的保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生物发生进化可能会产生新物种,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A项错误;抗青霉素细菌的保留,是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种群中的不定向的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使抗青霉素的细菌保留下来,淘汰了对青霉素没有抗性的细菌,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项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项错误;生物通过长期进化,随着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可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最终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使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即生物发生进化可能会产生新物种,D项正确。

2021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活进化理论 第2节有详细答案

2021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活进化理论 第2节有详细答案

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定向变异的结果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解析:选A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

2.英国的椒花蛾身体和翅都有浅色斑点。

随着工业发展,煤烟等污染物使该昆虫栖息的树干和墙壁变成黑色,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各工业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色椒花蛾,这种变化说明()A.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B.生物突变都是有害的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基因突变和重组是定向的解析:选C从所提供的资料中可知,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浅色个体易被淘汰,浅色基因频率逐渐减小,与环境颜色相近的黑色斑点基因频率越来越大,产生了适应环境的黑色椒花蛾,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解析:选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Ss个体对应的表现型为黑色,适应环境,通过选择,其基因型频率增加;通过自然选择,S基因的频率增加。

4.判断侵入甲岛和乙岛上的两个蜥蜴种群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其标志是看这两个种群的蜥蜴是否具有()A.特定的生理功能B.不同的形态结构C.地理隔离现象D.生殖隔离现象解析:选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练习含解析浙科版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练习含解析浙科版

第2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二)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种群中的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C。

人工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D。

选择是不定向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答案】A【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选择是定向的,环境对生物起着定向选择作用.2。

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

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1与新物种2可能是同一物种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C.图中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D。

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答案】C【解析】新物种1、新物种2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可能是同一物种;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由地理隔离产生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物种的模型;X是突变和基因重组,Y是自然选择,Z是生殖隔离,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均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

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

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

1单位/mL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B。

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提高C。

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D。

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答案】C【解析】在青霉素的影响下,不能抵抗抗生素的细菌死亡,存活的个体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升高;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后代仍然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不会改变;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使用青霉素时,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青霉素选择的结果,属于自然选择。

第2节-生物进化原因解析

第2节-生物进化原因解析

达尔文 (C.R.Darwin,18091882 ),英国博物 学家,生物进化论的 奠基人。1859年出版 的《物种起源》一书, 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 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 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 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竞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吸纳《人口论》中生 存斗争的观点
构建了自然选择学说
1850年:浅色多数,深色 1950年年以后,桦尺蛾由浅 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
,原因是什么?
长满地衣树干上的桦尺蛾 黑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发现现象:形态各异的生物具有相同的祖 先
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先相同的生物,其 后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人工选择 作出假设:大自然的选择 作用
人工选择:在人为条件下对生物进行的选择 称为人工选择。
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金鱼品种
人工选择的启示
野生鲫鱼变异个体 饲养
后代个体间性状差异 人们 意愿
保留有观赏价值个体 逐代 选择
各种各样的金鱼品种
联想: 自然界中是否也有一种选择作
用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呢? 设想:
与人工选择相似,生活在自然 界中的生物是受自然环境选择的。
自然选择学说
练习:你能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 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吗?
长颈鹿祖先产生变异 后代个体间性状差异
长颈长前肢生存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逐代选择
适者生存
变异 选择 遗传的综合作用
现代长颈鹿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 昆虫(见上图),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 无翅的昆虫特别多?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九章生物进化 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教案

第九章生物进化 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教案

第九章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一、教材分析: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例子证明生物是在进化的,但是,我们还无法用实验证实生物是怎样进化的,是达尔文创立的进化理论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

教材从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创立、内涵、发展及物种的形成和灭绝的机理。

首先简要介绍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来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进而说明达尔文进化论形成过程——“贝格尔号”舰的环球航行,以及代表著作《物种起源》。

通过对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遗传变异、繁殖过剩、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以及自然选择作用例子的介绍,向学生展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生物是进化的,人们对进化原理的认识也是在深入和发展的,达尔文以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有关生物进化的学说,教材选择为最广大学者接受的现代进化理论为例,介绍进化理论的新的认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用基因和基因频率等遗传学概念解释生物进化机理,并从基因交流角度讨论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最后通过对重大灭绝事件的归类总结,告诉学生新物种替代旧物种是生物进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事件。

由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含义。

二、课题:第九章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论点。

能说出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意义。

能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能说出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能解释基因库并正确计算基因频率。

2、过程与方法:关注达尔文的生平和主要科学活动。

能描述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种形成和灭绝的了解,初步感悟生命延续的规律以及保护野生生物的重要性,铅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到的四个基本论点。

现代进化理论。

物种的形成和灭绝。

难点:生物的适应性。

自然选择的作用。

基因频率。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八、板书:第九章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一、达尔文于进化论的创立二、自然选择学说1、遗传和变异2、繁殖过剩3、生存斗争4、适者生存三、自然选择的作用四、现代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3、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4、隔离室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九、评价:用进化理论解释马的进化并交流.十、反思: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进化理论要作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对生物进化问题的认识演进.容量还是大了些,课件要消减容量.2013-0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不同的基因库
地理隔离
产生不同的突 不同的 变和基因重组
种群
自然选择 不同的种群的
生殖隔离
基因库出现明 显差异
不同的物种
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种地雀形成图解
原始地雀
分布于不同岛屿 上(地理隔离)
各地雀种群出现不同 突变和基因重组
不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不同变化
不同种群间无基因交流
各岛屿环境不同,自然选择导致 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有所差异
隔离
产生生物 进化的原 材料
新物种形成 的必要条件
种群是 生物进 化的基 本单位
隔离是新 物种形成 的必要条 件
生物进化的 实质是种群 基因频率的 改变
现代生物进 化理论的基 本观点
自然选择 决定生物 进化的方 向
突变和基因 重组产生生 物进化的原 材料
总结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我的祖先会是 恐龙吗?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以来, 人们普遍接受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这一 观点,但是生物为什么会进化?生物是 怎样进化的?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人 们对生物的进化的解释不断深入,出现 了一系列的进化论观点,在众多进化论 中有一种学说被大多数人所公认,这种 学说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现代生 物进化理论”••••••
哈迪-温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律)
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提 出关于基因稳定性的见解。他们指出,一个有性生殖的 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 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 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 这五个条件是: 1、种群很大 2、个体之间随机交配 3、没有突变产生 4、没有个体迁入迁出 5、没有自然选择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生物的进化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2节 自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生物的进化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2节 自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1.基于化石的直接证据,认同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2.运用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间接证据,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3.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适应的形成,说明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生命观念——结合实例理解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科学思维——比较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文尔的自然选择学说,深刻理解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社会责任——认同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当今的各种生物来自共同祖先。

知识点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2.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3.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知识点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1.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作化石。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3)不同种真核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有差异,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

(√)(4)同源器官和痕迹器官属于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5)达尔文完全否定了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强调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6)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基因突变在细菌抗药性产生中的作用。

(×)教材P102“图6-3”拓展1.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与人的上肢骨骼相比,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而且排列顺序也基本一致,这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可能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2)这四种前(上)肢内部结构模式非常一致,但功能迥异,在形态上差别也很大,这说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教材P106“思考·讨论”拓展2.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提示极地狐狸耳朵短而圆,有利于减少散热,非洲沙狐耳朵长而大,有利于增加散热。

第7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陆德平)

第7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陆德平)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 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现代生 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
确的是( B )
第一年 第二年
AA(%) 30 25
Aa(%) Aa(%) 40 30 50 25
A .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C.70%,21% D.70%,42%
2.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时
金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其中a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aa、XaXa、
XaY等均为纯合子)。现取一对金鱼杂交,F1金鱼共
67只,其中雄金鱼21只,则F1金鱼自由交配所得F2成 活个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 C ) A.1/8 C.1/11 B.1/6 D.1/14
(1)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三、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
内容 标志
物种形成 出现生殖隔离
生物进化 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生物与生物 关系
二者关系
可能属于同一 物种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 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 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 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 进化是量变,物种形成是质变;
自交和随机交配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自交:
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 随机交配: 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不变
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 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 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丙苯酮尿症隐性致 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 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1%和0.99% B.1%和1.98% )

第7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014-10-20

第7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014-10-2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突变
2 P
116
可遗传的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1
P
复习回顾: 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 多 不 普 随 低 害 定 遍 机 频 少 向 性 性 性 利 性 性
升高
降低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5% (S)
95% ( s) 19世纪
95%
5% 20世纪
自然选择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 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 体的出生率吗?为什么? 会影响;因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 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P117
(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 还是表现型? 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表现型) 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
实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
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4 P
116
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 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突变
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生物不断进化
种群出现大量 可遗传的变异
突变和重组:随机、不定向、变异数大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5 P
116 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的交流。
物种的形成: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几种地雀 因地理隔离 导致生殖隔 离比较常见
南美洲地雀
新物种形成 的标志: 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高中生物二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二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7章第2节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现代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理论观点不同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答案]C[解析] 达尔文进化理论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决定其生存或淘汰,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而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因此A、B、D都符合达尔文观点,由于他没有研究透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因此也就不知道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2.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A.一个池塘内的全部蝌蚪B.一块农田中的全部杂草C.一个森林中的全部鸟D.一滴水中的双核草履虫[答案] D[解析]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只有D符合题意。

3.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代代相传的是()A.基因B.个体数量C.基因型D.基因频率[答案]A[解析]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基因代代相传。

4.基因库是指( )A.一个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C.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D.一个生态系统中全部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答案] B5.某一种群的个体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521,则该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为()A.75%B.62.5%C.60%D.50%[答案]A6.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不包括( )A.基因频率改变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D.染色体变异[答案]A[解析]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7.现代进化理论中的突变是指( )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答案] C[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8.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各种可遗传变异D.自然选择[答案] D[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9.一个果蝇种群有108个个体,果蝇的基因数约为104对,假如该果蝇种群每一代出现的突变基因数为2×107,则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A.1×10-5B.2×10-5C.1×10-6D.2×10-5[答案] A二、非选择题10.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决定进化的方向;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含义 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 变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 生殖隔离:a.生态隔离;b.季节隔离;c.性别隔离、心理隔
离或行为隔离;d.机械隔离;e.不亲合性;f.杂种不活;g. 杂种不育。
• 由地理隔离发展到生殖隔离是大多数物种形成的基本因 素,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就
形成了不同的物种。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2、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基因频率:某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 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总个体数
• 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能世代不变吗?为什么? ① 该种群非常大 ② 所有的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 ③ 没有迁入和迁出 ④ 自然选择对不同表现型的生 物个体没有作用 ⑤ 这对基因不发生突变和携带者对 基因的染色体不发生异常。
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 一个生物“种”或“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
物种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自然界的不同区域,只 有在可以发生随即交配、繁衍,使基因能够世代传 得一定区域内的同种全部个体的集合才是一个种群。 自然界的物种实际上是以一个个种群存在的, 种群是物种繁衍、进化的基本(二)突变与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种群中基因突变的特点: • 突变数大,不定向。 2、 种群中基因重组的结果: • 产生更多的变异,不定向。 结论: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第七章 第2节 (二)生物进化机制

第七章 第2节 (二)生物进化机制

变黑的环境使控制浅色的s基因 频率减少,S基因频率增加。 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 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结果: 淘汰不利变异基因、积累有利变异基因 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生物进化机制:
1.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隔离与物种形成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 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 “种”。
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 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
隔离 地理隔离
隔离在物种的形成中的作用
22岁那年,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贝格尔” 号远航考察船,随船进行为期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
物种的形成
• 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 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7
个体 种群
生物进化机制:
1.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二、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
探究活动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1)根据前面所学的你能做出假设吗? 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探究活动
(2)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SS 10% ;Ss 20%;ss 70%,在树干变黑这一 环境条件下,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 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以后的 几年内,桦尺蠖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与 基因频率是多少呢?
一、可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
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突变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 因频率改变的基础。

第2节 生物进化的实质

第2节 生物进化的实质
(1)生物性状上:不利变异不断被 淘汰 ,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基因频率 会发生定向改变。 (2)基因上:种群 基因频率 3.自然选择的实质:就是种群 的定向改变, 自然选择 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高中·生物
〚判断〛 (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 × ) (2)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 (3)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 √ )
解析:种群中,A 基因频率=16%+1/2×(1-16%-36%)=40%,a 基因频率为 60%。根据 遗传平衡定律可知,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不变。16%AA 率=16%+12%=28%,A 基因频率=28%+1/2×24%=40%。 16%AA;48%Aa 48% (1/4AA∶1/2Aa∶1/4aa),即 12%AA∶24%Aa∶12%aa;因此自交产生的后代中 AA 频
高中·生物
(2)该种群中海龟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其中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来源于 ,但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只是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进化 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3)海龟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解析 :(2) 该种群中海龟有多种多样的类型 , 其中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来源 于基因重组,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3) 根据题意可知 , 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 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 的标志。 答案:(2)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3)是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3)突变是可遗传变异,都会在种群中长期保留。(
× )
× )
(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高中·生物
三、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因素
阅读教材第102~104页,完成以下问题。
1.自然选择: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特征延续下来,并最终取代不利于生 物生存特征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

AA、Aa、aa 三种基因型频率和为 p2+2pq+q2=1,即为 (p+q)2=p2+2pq+q2=1。 如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m,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m。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相互交配并 可育后代 且产生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 2.隔离 (1)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 自由交流 基因不能__________的现象。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 之间 范围 生物与无机环境 之间 概念 结果: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种群中任何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 1,各种基因型 频率之和也等于 1。 1 一个等位基因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频率+ ×杂合子 2 频率 1 PA=PAA+ PAa 2 1 Pa=Paa+ PAa 2
(3)X 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B b X X b XB 基因频率= B b,X 基因频率= B X +X X +Xb 不涉及 Y 染色体,XB+Xb=1
[思考探讨] 1.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哪 些? 2.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一个种群吗?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种 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提示: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染色体变异等都能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2.不是,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 3.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判断 的依据是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

基因库
[思考探讨] 4.新物种的产生一定经过地理隔 离才产生生殖隔离吗? 5.如何判断两种动物是否为同一物种? 提示: 4.不一定。如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 西瓜的产生经秋水仙素诱导就形成了不同的 物种。 5.两种动物杂交,若产生可育后代则为同一 物种,否则不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生物进化的实质测控导航表A级合格性水平训练1.(2017·重庆期中)下列关于基因库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基因库是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解析: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基因库不会因个体死亡而消失,应代代相传;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可遗传的变异均可能改变基因库的组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实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越大进化越快B.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但许多变异不会导致进化C.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D.变异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解析:种群越大,基因频率的变化越不明显,进化越慢;变异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不一定导致进化;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变异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3.(2017·湖南长沙月考)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40%,aa基因型个体占20%,Aa基因型个体占40%。

则A的基因频率为( A )A.0.6B.0.4C.0.3D.0.2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A=40%,aa=20%,则Aa=1-40%-20%=40%,则A 的基因频率=40%+1/2×40%=60%。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产生新基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C.有性生殖的出现,推动了生物进化、增强了生物的变异D.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畴解析:产生新基因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有性生殖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推动了生物进化;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生物就发生了进化。

5.(2017·山东潍坊月考)现有一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无自然选择。

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由于人类干扰使种群中AA个体30%死亡,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 C )A.24%B.56%C.75.2%D.60.8%解析:依题意可知,在人类干扰之前,该种群中基因型AA的频率= 80%×80%=64%,基因型Aa的频率=2×20%×80%=32%,基因型aa的频率=20%×20%=4%;在人类干扰之后,该种群中的基因型AA∶Aa∶aa= 64%×(1-30%)∶32%∶4%=11.2∶8∶1,所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11.2×2+8)÷(11.2×2+8×2+1×2)×100%≈75.2%。

6.(2017·山东胶州月考)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出现耐药性,长此以往,应对细菌感染,人类将无药可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B.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病菌发生了进化D.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是细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且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不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群落;“耐药性”基因突变导致基因频率改变,进而导致细菌进化;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实质是抗生素对细菌选择的结果,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

7.(2017·湖北武汉月考)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观察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不同岛屿的环境直接对地雀的基因型进行选择B.不同岛屿上地雀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定向改变D.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可能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不同岛屿的环境直接对地雀的表现型进行选择;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自然选择使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定向改变;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同岛屿的环境条件不同,地雀种群可能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8.自然界中,桦尺蠖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

当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时,绝大多数为黑色桦尺蠖;在灰色环境中,绝大多数为灰色桦尺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是两个不同物种B.不同的环境条件中,灰色基因和黑色基因的频率不同C.灰色桦尺蠖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D.在深暗的环境中,大多数灰色桦尺蠖突变成了黑色桦尺蠖解析: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是同一物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中,灰色基因和黑色基因的频率不同,灰色环境中,绝大多数为灰色桦尺蠖,灰色基因频率高;基因库指的是该物种的全部基因;当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时,绝大多数为黑色桦尺蠖,灰色容易被天敌捕食而被淘汰。

9.(2017·河北张家口月考)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2)害虫抗药性变异产生于农药使用(填“前”或“后”)。

由于农药的反复使用,害虫的抗药性状逐代积累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是不定向的,但是定向的。

(3)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

解析:(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种群,该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是种群的基因库。

(2)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在农药使用前就已经产生;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但自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3)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1)种群基因库(2)前变异自然选择(3)基因频率B级等级性水平训练10.有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如此周期性的变化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为抗药性个体)。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B )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种群生物进化的方向B.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第二年时若使用农药,抗药基因频率增加是由于农药使更多个体发生变异D.害虫的敏感性基因频率逐年升高,说明该种群肯定退化了解析: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由图可知,图中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农药只是起到选择作用,农药不能促进细菌发生变异;具有敏感性基因的个体耐寒冷,具有抗药基因的个体不耐寒冷,这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的不同,不能说明种群退化了。

11.(2017·山东济宁期中)经调查在某一种群内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Aa的基因型频率为60%,aa的基因型(基因致死型)频率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AA的基因型频率占49/91B.Aa的基因型频率占42/100C.自然选择过程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D.该种群未发生进化解析:因种群内AA=40%,Aa=60%,可求出A基因频率为70%,a基因频率为30%,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A基因频率的平方,即49/100;aa基因型频率为a基因频率的平方,即9/100,Aa基因型频率为42/100,又由于aa基因型是致死的,因此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占49/91,Aa的基因型频率占42/91;自然选择过程是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后代中A基因频率为49/91+1/2×42/91=70/91,亲代A基因频率为70%,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12.(2017·山东济南期末)若选取基因型为Aa,性别比例为1∶1的某种昆虫组成一个种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a不利时,a的基因频率会降为零B.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唯一因素C.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A和a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D.该种群随机交配一次会引起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解析: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a不利时,隐性性状会被淘汰,但杂合子Aa不会被淘汰,所以a基因频率不会降为0;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等;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由题意知,该种群只有Aa一种基因型,随机交配一次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1/4、Aa 基因型频率为1/2、aa基因型频率为1/4。

13.某昆虫的种群非常大,第一年AA占10%,Aa占20%,aa占70%,种群内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

假设由于环境条件改变,种群中显性个体每年增加10%,隐性个体每年减少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环境条件的改变一定会影响隐性个体的出生率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C.第二年隐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60%D.若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解析:环境条件的改变不一定会影响隐性个体的出生率,也可能是影响其死亡率;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从而导致基因型的频率发生改变;第二年隐性个体数量减少10%,假设第一年个体数为100个,则环境改变后AA为11个,Aa为22个,aa为63个,所以aa基因型频率为63/(11+22+63)×100%=65.6%;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迁入、迁出、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等。

14.(2017·四川雅安期中)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不产生、没有、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和;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