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词的语素分析问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4份)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4份)解析:威尔尼克取受损的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可是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并且患者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本事人脑语言本事的研究成果2.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此刻一般认为大约是。
A.5-6岁B.7-8岁C.9-10岁D.12-13岁答案:D解析: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此刻一般认为最迟大约是12-13岁。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本事大脑的语言功能受临界期限制3. 老刘有三个孩子的蕴含义可能有。
A.老刘没有孩子B.老刘仅有三个孩子C.老刘有不止三个孩子D.老刘有孩子E.老刘没有三个孩子答案:BCD解析:蕴含义指说出的话中包含着其中某个词语的上位义或整体义,分为两种衍推义和隐含义。
D为衍推义,BC为隐含义。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蕴含义和预设义4.下头各对词语中,能表此刻同一语法位置上的有。
A.小孩-苹果[由整理]B.大-小C.红-红色D.写-在E.好-衣服答案:ABD解析:能表此刻同一个语法位置上词,他们是属于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得到的是词类。
A是名词,B是形容词,D是动词。
考点:语法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词的聚合:词类5.下头各项中属于词的有。
A.吃败仗B.转基因C.幼儿园D.小女儿E.玩游戏答案:BCD解析: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A属于语,长度相当于语法上的词组或句子,但意义和用法相对凝固的语言片段。
E属于短语。
考点:语汇语汇概说什么是语汇6.医生安慰重病人说:没什么大问题,好好回家休养明显违反了。
A.赞誉准则B.慷慨准则C.相关准则D.一致准则E.质量准则答案:CE解析:为了避免患者受到损害,遵守礼貌原则,医生被迫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相关原则和质量准则。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违反会话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7.下头各项属汉字字体演变不一样阶段的有。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E.繁体答案:ABCD解析: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这几个不一样字体的演变。
现代汉语简答题
现代汉语词汇简答题引申义与比喻义有何区别?基本词汇有何特点?下列各句中的“了”,哪些是一词多义?哪些是同音词?为什么?(1)没完没了。
(2)了如指掌。
(3)来不了。
1、如何鉴别语素?举例说明。
语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确定语素通常采用“同形替代法”。
例如“礼貌”和“馄饨”这两个词,要检测它们到底有几个语素,就看能不能用别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来替换其中的一个成分,如果替代以后仍然有意义,那么被替换的单位就是一个语素,否则就不是语素。
如“礼貌”可替换为“相貌”“容貌”;“礼节”“礼堂”,由此可见,“礼貌”这个语言单位是由“礼”和“貌”两个语素构成的。
至于“馄饨”,其中的“馄”和“饨”都不能被任何成分所替换,也没有独立的意义,所以它们不是语素。
2、语素和汉字、音节的关系如何?举例说明。
(三位一体)一般地说,一个语素就是一个音节,书面上就是一个汉字,有时候还是一个词——“三位一体”。
如,天、我、笔。
✧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
①汉字相同,读音不同。
如,乐(快乐/音乐)②汉字和读音相同,词性不同。
如,下(动词)雨——楼下(方位词)③汉字、读音、词性相同,意义不同。
如,公(公家、公物/公羊、公牛)✧一个语素可以是两个以上音节。
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但有时候,一个汉字并不代表一个语素,只代表一个音节,也就是说一个语素也可以是两个以上音节。
主要由三种情况:联绵词:窈窕、仿佛口语词:哆嗦、溜达、尴尬、嘀咕音译词:芭蕾、咖啡、奥利匹克等✧同一个汉字是否为语素因场合而异。
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场合,有的是语素,有的不是语素。
如马达(非语素)——马匹(语素)。
语素有哪些类别?举例说明。
语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按音节分:“单音节语素”(如,天,我,笔)和“多音节语素”,(如,窈窕、奥林匹克。
按成词与否:“成词语素”,如他、拉、高、就、了、呢、被、呢、和等,“不成词语素”,如民、伟、朗、历等按定位不定位:“定位语素”,如“老鼠”“老师”的“老”“不定位语素”,如“电”,可组合成“电器”也可组合成“闪电”。
词的理据法——汉语词的理据与汉语语素的认定
.
,
,
,
,
。
音 义 联 系任 意 的 人
。
门
。
词
” 、“
天
” 、 “
山
” 、 “ ” 、 “
2
.
纯 音义 联 系 的
“
摹声 的 如 火
“
” 、“
风
鸡
鸭
猫
哇 等 派生 的如: 攻
”
,
“
” 、 “
卖
” 、 “
岭 等 借贷的 如
,
”
,
站
” 、“
克
” 、 “
吨 等
”
。
单 音 节 词 的理 据 还 有 一 种情 况 极 少 数 的 单 音 节 词 理 据 有 词 素 义 和 词 义 的 联 系 主 要 是 以
, , ,
“
”
汉 语 是 讲 究 理 据 的语 言 除 了 部分单 音 节 根 词 音 义 联 系 是 任 意 的 不 可 论 证 外 单 音节 的
,
,
派 生 词 全 部 合 成 词 都 是 有 理 据 的 所 以 我 们完 全 可 以 通 过 寻 求 理 据 来认 定 语 素 因 为 部分 单
,
音 节根 词 虽 然 没 有 理 据 但 是 很 容 易 确 定 它是 单 纯 词
布达
、
城 佩斯城 ? 肖 张 二 人 还 认 为 蘑 菇
“
、
” “
蝗 螂 都是 合 成 词 因 它 们有 嶂 螂 屹 螂 蝗 臂
”
,
” “
鲜蘑
100
白 蘑 香 菇 冬菇 等替 代 形 式
, ,
、
、
”
。
看见 看到
浅谈“看见”和“看到”——通过相同语素来辨析词汇 201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刘北北摘要:看见和看到是一组很特殊的词,一方面,它们极为常用,另一方面,它们却难以区分。
个人认为这两者的区别一方面在于其看到除了可以表示“看见”的意思,同时还在于“见”和“到”的区别。
以此可以看到一组词的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别。
从而利用语素分析法来指导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语素分析法看词汇教学等词同义辨析一,问题的产生经常有的留学生会问:“看见和看到有什么不一样。
“说实话,一时半会儿还真难给他们讲清楚。
看见和看到是一组极为常用的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
似乎在我们的语感中两个词几乎是一样的,而且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互换。
从村东面来的那个人,你看见了吗?从村东面来的那个人,你看到了吗?你看到桌子上的那封信了吗?你看见桌子上的那封信了吗?屋子里有点暗,我什么也看不见。
屋子里有点暗,我什么也看不到。
两个词意思这么近其实是有原因的,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看见的就是看到,就是说视线接触到了目的物,就是看见。
那么这也和看到没有任何实际的区别。
那么究竟两者有什么样的区别,是否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转化呢?下文会集中论述这个问题。
二、看见和看到的区别首先,眼睛所能接触到的事物可以分为具体和抽象两种形式,在具体的层面上,看见和看到都是物体映入眼帘的一种光学映像过程。
在这一点上两者确实没有什么分别,完全可以自由互换。
但是,在抽象层面的时候,看见和看到就不能自由地互换了。
在这一层面上,“看到”的使用频率要比“看见”大得多。
如:小光是个年轻干部,总是看不到事情的本质。
小光是个年轻干部,总是看不见事情的本质。
?看到事情的表象很容易,但是这往往会误导别人。
看见事情的表象很容易,但是这往往会误导别人。
?魔术都是假的,只要你能看到这其中的玄机。
魔术都是假的,只要你能看见这其中的玄机。
?这需要看到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这需要看见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上面选择的例子中,能看到的东西实际上是看不见的。
语素
一.语素和语素分类: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①单音节语素:如土、人、水、风、子、民、大、海等。
②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A.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踯躅、踌躇、仿佛、瓜葛、忐忑、淘汰、饕餮、倜傥、含糊、慷慨、叮当、蹊跷、玲珑、犹豫等。
B.叠韵,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灿烂、蜿蜒、苍茫、朦胧、苍莽、邋遢、罗嗦、怂恿、螳螂、桫椤、倥侗、蜻蜓、轰隆、当啷、惝恍、魍魉、缥缈、飘渺、耷拉等。
C.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蜈蚣、蓊郁、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铃铛、奚落、褡裢、茉莉、蚂螂、窟窿、伉俪、蝴蝶、笊篱、蹦达、蟪蛄、狡狯、狡猾、蛤蚧、蛤蜊、牡丹、磅礴、提溜等。
D.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
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哒爹等。
E.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
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③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语素按组词能力划分,可以分成:①自由语素——前后都可以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还可以单独成词。
如金——黄金、金条、白金、金黄,布——帆布、布匹、布衣、粗布等。
②不自由语素——只能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
如第——第一、第二、第三,老——老大、老二、老三,初——初一、初二、初三,子——桌子、椅子、盆子、李子、中子等。
③半自由语素——可以在前后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但不能单独成词。
如民——人民、民众、草民、民意,食——食物、饮食、粮食、食品等。
[即时练习]1.下列词语哪些是一个语素?哪些是两个语素?喽罗轱辘踉跄唆使山芋鱿鱼荸荠伶俐鼓词宣言良机师傅辉煌达卡伊朗2.下列哪些是联绵字?是什么类型?请作一分类。
现代汉语词汇构成的类别划分与分析
现代汉语词汇构成的类别划分与分析汉语是一个非常古老而丰富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语发生了诸多的变迁和演变。
而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更是一个非常深刻和重要的问题,一个好的词汇体系,是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基石,下面我们来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分类和分析进行一番探究。
1. 双音节以上的词语分类首先,我们来看双音节以上的词语构成。
1.1 词根类:由一个或多个词根拼合而成的单词,例如:中文、英文、汉语、日语等,这类词语中的词根是表示意义的主干,可以独立存在。
1.2 词缀类:是由某些特定的字母或字根组成,可以与词根或基本词缀相连而形成词语的一类词构成方式。
例如:大学生、希腊化、前缀、后缀等。
1.3 组成式类: 这类构成的方式是由多个词组成,例如:开踩踏、火车头、大眼睛、三十四亿多等。
这类词语主要是由短语组成,表示的是一种复合性的词汇结构。
1.4 语素类:语素是指不能独立存在但在构成词语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元素,例如:重、轻、好、坏、食、水、木、人等等。
这类词语并不是独立的单词,而是被归类为一个语素。
2. 单音节词语分类除了双音节以上的词语,现代汉语还有少量的单音节词语,这些单音节词语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构成方式,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番。
2.1 独音类:指由一个单一的音节构成的词语。
例如:人、车、山、水等。
这类词语的构成非常的简单,没有任何复杂的衍生和拼接。
2.2 叠音类:指由重复同一音素组成的汉字构成的词语,例如:咕噜、呀呀、咕叽等。
这类词语构成的方式非常的特殊,只有汉语才会有这样的构成方式。
2.3 韵母类:这类词语是由一个音节的声母跟韵母组成的词语,例如:语、歌、鞋、突等等。
这类词汇主要由两个元素构成,虽然它没有词缀一类的基本结构,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色。
3. 构词法总结对于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几个重要的认识:3.1 汉语词留意不被赋予任何音节比较寻常的词汇。
例如:一、三、百、来、去、本、身等等。
当下网络语言中出现的特殊语法现象分析
当下网络语言中出现的特殊语法现象分析作者:李文玉来源:《神州·中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时代也有一时代之语言。
发生于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语言学转向”不仅给哲学发展带来极大变革,语言也突破过去的工具理性观愈来愈突显出自身存在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而对于网络时代催生的网络语言在近几年才引起学者等的重视,因此,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可研究的地方,本文通过列举,针对网络语言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进行一些浅要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法;变异一、词性的转换“社会”一般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而在网络语境下,“社会”从一个名词性的词语,变成了含义丰富的形容词,表示一个人很厉害,很有经验,有排面:(1)社会我X哥,人狠话不多。
(2)抱拳:社会!社会!(3)*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第三句的例句中的“社会人”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会人”,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人”是一种相对于“经济人”而言的社会学概念,指的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而在第三句例句中的“社会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词汇,而是“社会+人”组成的偏正结构,“社会”用来形容“人”,使这里的“人”拥有了“社会”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因此“社会”在这里依旧为形容词。
二、无限制性的重复叠加在汉语的一般使用中,AA式的用法非常常见,分属于重叠词与叠音词,前者指两个相同的语素相叠,属合成词,如“星星”“痒痒”等,后者指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属单纯词,如“狒狒”“蛐蛐”等。
在句中的用法一般为:(1)红红的太阳。
(2)一只大狒狒。
而同样是重叠,在网络用语中却完全打破了AA式的语法规范,不仅重叠的词性不再受限制,甚至重叠的“个数”也没有严格的要求:(1)哎,我跟你说,那个xxx真的超超超超超好看。
(2)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3)下课我们一起去吃饭饭吧。
(4)啊,我好怕怕哦。
第三章 语素研究
第四节 有关汉语语素研究的几个问题
四、“剩余语素”
最早由朱德熙在北大讲课时提出。 1983年卞觉非在论文《略论语素、词、短语的分辨及其区分方法》中引用, 并定义为:除了在特定的格式里出现之外,从不跟别的语素结合的语素。 1991年阎立羽《汉语的独一无二成分》采用布龙菲尔德的叫法,将其称 之为“独一无二的成分”。“从理论上来讲,一个语言成分的一部分是语素, 那么这个语素的剩余部分也是一个语素”。 1993年石安石《论语素的结合能力和一用语素》认为任何语素都有组合 能力,据此将语素分为组合能力有限与无限两类。其中只与某一特定语素组合 的称为一用语素。文中还对对一用语素又做了下位分类。 1997年陈保亚《对剩余语素提取法的限制》,提出通过剩余法确定剩余 语素及其条件限制:与剩余语素结合的另一成分必须有资格出现在其他可以双 项对比的言语片段中。 鲜果:鲜肉 鲜鱼 鲜菜 鲜果:硕果 水果 糖果
第一节 语素名称的演变
第一个使用“语素”术语的是吕叔湘,《汉语里“词”的问题概述》:“在 现代汉语里,很多‘字’已是一个语素。”发表在国外,影响不大。 国内第一个采用“语素”的是朱德熙,《说“的”》的附注中对“语素”与 “词素”的不同作了分析,明确“语素”是指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此后,”语素“这一术语被普遍采用,并逐渐代替”词素“。 79年,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强调了语素研究的重要性,指出使用” 语素“比”词素“更好,因为”语素的划分可以先于词的划分,词素的划分 必得后于词的划分,而汉语的词的划分是问题比较多的”。从此,语素说得 到学术界的公认。理由有三: 一、从语言的发展历史看,语素在复合词产生之前就存在。 二、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语素说可以更合理的解释某些比词大的语言单位。 三、从一些特殊语言现象看,语素说对离合词及某些词的临时分解用法有很强的 解释力。 语素和词素各有特定含义,谁也不能取代谁,应该两个术语并用而各有分工: 作为独立的语法单位之一称为“语素”,在构词法中作构词成分时则可称为 “词素”。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分析题笔记小抄
30.以下面几个组合为例,说明消除歧义的常用方法。
烤红薯我想起来了鸡不吃了33.利用以下材料分析什么是变音类型中的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33.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①分[fən]+配[p‘ei]→分配[fəm p‘ei]②喇[lA]+叭[pA]→喇叭[1A bə]③豆[təu]+腐[fu]→豆腐[təuf]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 mar]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⑥in[in](在……上)+bed[bed](床)→in bed[im bed]A.同化:①⑤⑥B.异化:④C.弱化:②D.脱落:③30.请先将下表绘制在答题卡上,用汉语拼音为汉字注音并分析其音节结构(填表)31.按照传统“六书”理论,分析下面汉字的结构:33.比较和归纳下列汉语普通话音节和英语音节在音节类型上的异同。
34.请分别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断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说明这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在语音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A.想起来了 B.北京人多33.根据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将下列复合词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34.用义素分析法的矩阵图分析和描写“叔叔、舅舅、姑姑、婶婶”这组亲属词语的语义差别。
在答题纸上列表作答。
30.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走了员工好吗胖乎乎朋友答:成词语素:走了好吗胖不定位语素:走员工好胖朋友32.分析下面组合中变元的语义角色答:吃食堂喝开水写文章飘雪花涂蜡笔读课文(住所)(受事)(结果)(随事)(工具)(受事)33.用适当的方法证明[p][p‘][t][t‘][m][n]在汉语普通话中分属不同的音位,并根据在汉语普通话音节中所能占据的位置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
34.下面都是“动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构成的词组。
试判别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词组(词组的结构类型),并分别填入各项中:3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结构一位昨天才从部队下来的干部答:34.试将下面给出的词组按照(A)体词词组、谓词词组,(B)向心词组、离心词组,(C)基本词组、特殊词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分别将词组前面的序号填入各项中:①学习汉语②汉语学习③学习汉语的④汉语的学习⑤汉语学习过⑥学习的是汉语⑦对汉语学习(有兴趣)(A1)体词词组:②③④(A2)谓词词组:①⑤⑥⑦(B1)向心词组:①②④(B2)离心词组:③⑤⑥⑦(C1)基本词组:①②④⑤⑥(C2)特殊词组:③⑦33.在下列词语后的括号内填写词语所包含的语素数量,并根据构词方式将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各项中。
高中语文常用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常用答题技巧高中语文考试非常重要,把握必要的技巧能让语文考试成果极大的提升,轻松的学习语文,学好语文,下面我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常用答题技巧,盼望大家喜爱!高中语文常用答题技巧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方:……采纳了比方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纳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对……的感情,非常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纳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的情感,联想奇怪,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纳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剧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剧烈。
⑤排比:……采纳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加了语言的气概。
⑥对偶:……采纳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纳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仆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判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纳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谈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白……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晰。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供应活动环境。
③大事:以……的大事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亮。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最适合高考同学的书,淘宝搜寻《高考蝶变》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梳理(1)诗歌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美丽)+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详细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__内容+抒发(寄寓/揭露)__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__手法+抒发__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缘由题:客观缘由+主观缘由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依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3)小说独特答题模式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__人的__事,歌颂了(批判了)__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支配+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4)有用文独特答题模式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擅长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3.写__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5)积累——现代文1.长句:A容量大,气概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简单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简单造成一种急促的气概+C便于表达丰富的心情,剧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进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详细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准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其次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沟通+C布满气概,态度鲜亮+D自由敏捷9.第三人称:A直接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敏捷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呈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共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画,简洁精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详细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亮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大事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爱好+B读起来波澜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蓄势(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谈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现代汉语词汇.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词汇》作业答案(第一批次)判断题1.题目: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错误2.题目:“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正确3.题目: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正确4.题目: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错误5.题目: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错误6.题目: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错误7.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8.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错误9.题目: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错误10.题目: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11.题目:“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12.题目: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13.题目:“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错误14.题目:“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错误15.题目: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错误16.题目: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错误17.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18.题目:“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19.题目:“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20.题目: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错误《现代汉语词汇》在线作业答案(第二批次)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答:(1).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
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2).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
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
语素
语素定义:汉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分类:(1)单音节语素:如:山、水、灯(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2)双音节语素:一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连绵词,如:蜻蜓、琵琶、(拆开就不表达完整的意思);另一种是音译外来词,如:坦克、沙发、吉普(拆开也不表达完整的意思,或者说表达的意思与词语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3)多音节语素:如,马铃薯;多是音译外来词,如:阿莫西林,君士坦丁堡练习:思考: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吗?举例说明思考:两个汉字肯定是两个语素吗?举例说明汉字定义: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是书写基本单元,传说是仓颉所创造的。
汉字的演变:其使用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魏碑、宋体、仿宋、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狂草、行楷、行草等诸般书体变化。
汉字的分类:汉字根据其构成方式可分为六种,即六书。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
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
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瓜是一个象形字。
“瓜”字中,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
“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瓜”的本义。
“形状像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种;“瓜皮船”是船的一种。
“像切瓜一样”,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义。
人们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
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土地。
“傻瓜”,表示不聪明,这一词来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时期生活在瓜州(甘肃敦煌一带)姜姓人被称为“瓜子族”,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一用语素和代表语素
一用语素和代表语素詹人凤提要:在汉语的历史发展中构词的双音节化过程十分明显。
现代汉语一用语素的增多和代表语素的产生都是这一过程的表现。
结构上一用语素可分三类,其中大部分在古汉语中为成词语素,语义明确,只有少部分“很难描写”。
代表语素是代表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专职构造新词的语素,构造新词时它可以是语素,但在原词中则不是语素。
第三部分指出,讨论上述特殊语素时应遵循共时原则。
同时从释文体例上说明《说文解字》《玉篇》以来的字书均把“蛱蜨”或“胡蝶”作单纯词处理。
关键词:一用语素代表语素双音节单纯词共时原则最近一个时期发表了一些讨论特殊类型的语素的文章,其中多数又特别关注“蝴蝶”一词,并且认为“蝴蝶”中“蝴”和“蝶”都是语素,“蝴”只在“蝴蝶”中出现,只跟“蝶”组合,可以称为“一用语素”,即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说的“独一无二的成分”(unique elements)①。
但是就现代汉语而言,此前并无人认为“蝴”是一个语素,早在王力先生《中国语法理论》中就说:“古代除了极少数的双音词(dissyllabic words,如“仓庚”“蝴蝶”)之外,每一个字就代表一个词。
”②周祖谟先生在《汉语词汇讲话》中则直接把“蝴蝶”归于单纯词,在列举了“玻璃、葡萄、枇杷、萝卜、蜻蜓、蝴蝶、鹦鹉……”将近20个词之后,说:它们“都是双音词,这些词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只是一个词素,既不能拆开来说,也不能从汉字上去分开来讲,所以都是单纯词。
”③后出的如武占坤、王勤的《现代汉语词汇概要》以及一些现代汉语教材也多认为“蝴蝶”是单纯词。
特别是一些现代汉语字典、词典虽然把“蝴”列为词目(字头)但都只把它看作“蝴蝶”的一部分,没有给“蝴”进行语义解释的。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有关个别词的语素分析问题,其实它牵涉到为数不少的一些特殊类型的语素,牵涉到划分语素的原则和标准,也将影响到现代汉语词汇教学和词典编纂的实践。
尤其是虽然传统对此曾有过一致看法,但并没有作过认真的探索,因此确有讨论的必要。
电大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
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这个分层装置的运转是组合和替换,即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电大天堂【语言学概论】形考作业二: 第三章 语 音 一、名词解释(10 分,每小题 1 分)
1.音素 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元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3.辅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4.自由变体 单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 5.发音部位 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四、问答题(50 分,每小题 5) 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第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一个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语言就是一 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语言是在劳动 过程中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人类社会、人的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语言的发展受社会制约,语 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总之,语言的一切自始至终 都与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语言带来影响,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社会性可以说是语言的本质特性。 语言是社会现象,这是由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语言中的语音表示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 样的语音形式来表达,都是与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斯大林指出:“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从 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的存在。”语言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存在也离不开语言,语言 是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因素。人类或者说一定社会集团中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需要
汉语中外来词语的规范问题
汉语中外来词语的规范问题汉语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语言,自古以来,汉语已经不断地从外界消化吸收外来词语,改变着汉语的特色和构成,并且尽管汉语本身有着独特的语言特性,但在汉语中也有着大量外来词语的存在。
与英语中的外来词语常常形成了混淆集群,增加了词汇的选择多样性,汉语的外来词语在语言的发展历程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们给汉语增添了丰富的语义内容,改变了汉语的特色,并且增加了许多新的语言。
然而,由于汉语的独特性,汉语的外来词语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面临着许多问题,那么具体来说,汉语中外来词语的规范问题到底有哪些呢?首先,外来词语在汉语中的发音问题。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从古代开始,就有大量的外来词语汇入汉语,而这些词语的原有的发音与汉语的发音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没有完全的对应发音,所以在使用这些外来词语时,在发音上总会有些微的出入。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结合汉语本身的规律,采用一种折中的方式将外来词语的发音与汉语的发音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汉语发音的准确性。
其次,外来词语在汉语中的书面表达和写法问题。
由于中文和其它语言之间的差异,在汉语中使用外来词语,书写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汉字的古体与现体的混合使用,以及外来词语的拼写错误等问题。
而且,由于许多外来词语有着自身的特殊语法结构,在改写的时候也需要遵循汉语的规范,以保证汉语的语言准确性。
最后,对汉语中外来词语的书写也应当有一定的规范,严格按照汉语的书写格式,正确使用外来词语,这样才能确保书写正确。
此外,外来词语在汉语中的语素和特殊符号问题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外来词语在汉语中出现后,为了使这些词语统一起来,就需要给这些词语赋予一些相对应的语素和特殊符号,以便更容易识别。
这些特殊的符号可以遵循汉语的语素符号方法,或者是采用外来语言的方法,使其能够统一起来。
但是,这些语素和特殊符号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旧的字形和符号被替换成新的字形和符号,统一的语素符号缺乏统一性,等等问题。
现代维吾尔语语素的确定方法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1 现代 维 吾 尔语 语 素 的研 究概 况及 语 素 确 定 的基 本依 据
“ 素 ” 说 , 自结 构 主 义 语 言 学 的 n r 语 一 来 o. p e 。在结 构 主 义 经 典 理 论 中 , 素 的确 定 是 完 hme 语 全 根据其 分 布替换 法 则 进 行 的 , 够 替 换 的最 小 的 能 语 言形式 就 是 有 意 义 的语 言 单 位 , “ 别 的任 何 而 跟 形 式在语 音 一语 义 上 没 有 任 何 部 分 相 似 的语 言 形
Ab ta t T i p p rsu i st e d vd n r cp e o d m g rmo p e s a d t e od n r ii i g meh d .a d ma e o sr c h s a e t d e h ii i g p i i l fmo e Uy u r h me n h r i ay dv dn t o s n k s af — n c s d sae n b u h x e t n fd vd n fUy u r h me n h i e t n ,h p n o ma e c nrb t n o h sa - u e t tme ta o tt e e c pi s o i i ig o g rmo e s a d te rt a me t o i g t k o t u i sf rt e e tb o p r i o
准。因为我们立足于现代 , 着眼于现代 , 研究的是共
时语 法 。
2 2 1 关 句 法 上 没 有独 立 性 。5、 语 语 素具有 重 复性 , 即语素 重 复出现在 各种 词 中 , 其重 复 性表 明语 素不是 语 言 中再 创 造 的产物 , 是语 言 中 而 重复 出现 的单位 。以上五个 基本 特征 是现 代维吾 尔 语语 素确定 的基本 依据 。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问题辨疑
摘要:信奉现代联绵字理论者多把其所谓“联绵词――双音单纯词”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三类。
本文以黄廖本《现代汉语》所举“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为例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它们都不是什么“联绵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所以致误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黄廖本《现代汉语》成见在胸历史观点现代联绵字理论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明,已经流行数十年了。
信奉这一理论者以为古汉语里有特殊的构词法,可创造双音单纯词,并把这种“双音单纯词”叫做“联绵字”,分之为“双声联绵字”“叠韵联绵字”和“非双声叠韵联绵字”三类。
但考察发现,汉语里实际上没有什么特殊的构词法,也没有时人说的“联绵字”。
[1]但近二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人又改称“联绵词”。
本文只考察其所谓“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问题。
为此,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考察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中的例词,看看它们究竟是一些怎样的词。
这里试举黄廖本《现代汉语》(2011:211))中列举的“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例词“蝴蝶”“芙蓉”“蝙蝠”“鸳鸯”“蛤蚧”为例[2]。
黄廖本《现代汉语》是一部统编教材,30多年以来先后修订九次,发行总量近千万套,且始终宣传现代联绵字理论,影响极为广泛。
今举它为例,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大的现实意义。
下面来看它的“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蝴蝶】已考见它是偏正式合成词[3],不再重复。
【芙蓉】动宾式合成词。
《广雅?释草》:“菡萏,芙蓉也。
”王念孙《疏证》:“芙蓉之言敷?也。
”敷?即敷荣。
《尔雅?释草》“?…”条下,郭璞注:“?,犹敷?,亦花之貌。
”高步瀛疏:“杜宗玉曰:‘敷’训花开,取铺花义;‘?’训荣,亦敷花义。
”菡萏所以又叫芙蓉,就是因为它花始开――敷荣。
由此看来,“芙蓉(夫容)←敷荣←敷?”是动宾式合成词,而不是什么“联绵词――双音单纯词”。
【蝙蝠】也是偏正式合成词。
李实(1990:357)《释蝠》曰:“从这个字的图形文字和演变过程看,字本为动物名,是象形字,在金文中为族徽字,在契文中用为人名、方国名。
汉语语素的提取问题及切分程序
汉语语素的提取问题及切分程序冯佳【摘要】语素的切分是各种语法理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汉语语素的切分与提取存在各种争议.对汉语素切分中存在的问题,从方法论角度分析了汉语语素提取中的双项对比、不定位双项对比以及剩余语素的解释力,提出汉语语素切分的两个必要条件:1.平行;2.切分出的最小音义结合体能够在构词层面直接参与构词.此外,从共时角度,在重新认识汉语语素的基础上提出汉语语素的切分程序.【期刊名称】《昆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5)001【总页数】4页(P132-135)【关键词】汉语语素;语素切分;语素提取;切分程序【作者】冯佳【作者单位】昆明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2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09结构语言学视野下,语素(morpheme)的确定和切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论题。
其后的各种语法理论都不能回避语素的提取问题。
语素的提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较之词和句的概念,“语素”这一概念进入汉语研究的时间相对较晚。
20世纪50年代在汉语构词法的研究中引入了“词素”这一概念,80年代前后,在吕叔湘先生的提倡下,“语素”作为最低一级语言单位得到了语言学界的认同。
但是,语素的切分与提取却存在着各种争议。
究其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研究者站在各自的角度和立场从一个侧面论述某一个方法的可行性,而没有较完备地提炼出一条适用于汉语语素切分与提取的切分程序,以至于汉语语素的提取存在着各种麻烦和问题。
一、现代汉语语素提取中的问题(一)替换的方向及其解释力汉语语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来自于美国的描写主义语言学的“替换”,从本质上来说,“替换”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替换的基础是可对比性。
替换在汉语研究中确实有效地指导了汉语语素的切分与提取,比如表1。
表1 替换法实例红花(左项替换)红花(右项替换)白花红叶黄花红布因为“红花”两端都能进行音义同一性替换,所以可以把它切分为两个语素:“红”和“花”。
替换的基础是Bloomfield(1933年)提出的音义部分相似原则(音义同一性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词的语素分析问题秦存钢语素的辨析语素研究和语素教学的难点,特殊词的语素辨析就更加复杂,本文想就以下几类特殊词的语素分析问题,谈点粗浅的意见,以就教于广大同仁。
一、外来词由于现代汉语对外来词吸收的方式不同,语素分析也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外来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完全音译的。
例如:休克、沙发、巧克力、冬不拉、布尔什维克等。
(2)一半音译一半音译的。
例如:马克思主义、英吉利海峡、美利坚合众国等。
(3)音译又加表义成分的。
例如:卡车、啤酒、沙皇、芭蕾舞、冰淇淋、新西兰、南斯拉夫等。
(4)音义巧合双关的。
例如:引擎、逻辑、乌托邦、俱乐部、拖拉机等。
(5)从日语借形的。
例如:场合、服务、克服、积极、消极、目的、手段、具体、抽象、景气等。
以上第(1)类词,一个词就是一个语素。
单个的汉字在这种情况下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词义与字义没有联系。
在初翻译过来时,一个词往往有许多种写法。
如“巧克力”还写作“巧格力”、“巧克利”,“海洛英”和“海洛因”、“安洛因”、“海龙英”并用,直至后来才保留一种规范写法。
文字学家唐兰先生说得好:“…字‟是书写的,一个中国字,是一个方块,也只代表一个音节。
而…语‟(我们现在称之为“语素”)是语言的,在语言里是一个不可分析的单位,写成文字时,有时可以只是一个字,但碰上双音节语或三音节语,就必须写两个或三个字。
”“这种情形,如其用翻译名词来讲,是很容易清楚的,像…葡萄‟,我们决不能拆开来,那一点是…葡‟,那一点是…萄‟,尽管写做两个方块字,实际只是一个…语‟。
…葡萄‟是汉代的外来语,但是上古的中国语,也就是这个样子。
”(唐兰《中国文字学》第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
对于第(2)类、第(3)类词,可以把音译的部分看作一个语素,意译的部分和外加的表义成分按汉语的语言成分分析,包含几个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就分为几个语素。
例如,“马克思主义”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三个语素,“卡车”可以切分为“卡/车”两个语素。
第(4)类的情况比较特殊,本来是完全音译的,但所采用的记录外语语音的几个汉字,在汉语里的意义正好与扬弃外语的词义相近。
对于这种词的语素分析可以和第(1)类一样看待,一串音节(几个汉字)算一个语素(“拖拉机”之类的可以把“拖拉”和“机”分开,因为“机”是外加的表义成分。
从结构形式上来说,“拖拉机”和第(3)类词相仿,只不过音译的“拖拉”在汉语里的意义比较明显,刚好和汉语里的“拖”和“拉”有联系);也可以和本族词语一样分析。
二者比较起来,后一种方法比较好些。
因为汉语受方块汉字的影响,在吸收外来词时是以意译为主,汉语对外来词的融化能力比较强,后一种方法比较符合汉语的特点和汉族人的心理。
第(5)类比较麻烦。
在近代日语里,有很多用汉字书写的新造或意译的词,汉语在借用时就按照原来汉字的形式把这样的词从日语里直接拿来运用。
对于这种词,需要不需要区别哪是汉语的原有词,哪是日语里的新造词?汉语原有词从日语又回到汉语算是“回娘家”,但又今非昔比,他们的“身份”毕竟变了,“出嫁”前与“回娘家”后的意义迥然不同。
把从日语里借来的“新造词”看作是一个语素,问题不大;但把借词中汉语里的原有词和日语的“新造词”一样看待,又似乎不妥。
最好还是把“回娘家”的“女儿”当成一家人。
至于纯粹用意译的方法来仿造其他民族语言的词,例如“飞机、足球”等,不是真正的外来词,在语素分析时也不宜作外来词对待。
关于音译的外来词,以上只是说的一般情况,对于某些音节较长,其中的某个部分又有构词能力的,似乎不应都看成一个语素。
例如“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呼和浩特”、“锡林浩特”都是音译的城市名,但“列宁”、“斯大林”在汉语中能够单独使用,是成词语素,“格勒”是不成词语素;同理“浩特”有构词能力,是语素,“呼和”、“锡林”也应看作语素——剩余语素。
再如我国有个湖叫“罗布淖尔”,但“罗布”“淖尔”在汉语里还有其他构词能力,如“罗布泊”(“罗布淖尔”的一半音译,一半意译)、“达里淖尔”(亦为湖名)。
所以,“罗布”、“淖尔”各是一个语素。
再如“捷克斯洛伐克”指“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汉语中就有“捷克人”“斯洛伐克”语之类的说法,因此可以把“捷克斯洛伐克”看成包含两个语素的音译词。
至于有人把“布达佩斯”也看成两个语素,就不合适了。
“布达佩斯”虽然包含“布达”和“佩斯”两个城,在匈牙利人的心目中,它们是不同的语素,但在我们汉族人看来,“布达佩斯”只是一个城市名,是匈牙利的首都。
因为在汉语里“布达”和“佩斯”既不能独立成词,又不能构成其他词和短语,所以只是一个语素。
二、联绵词古代流传下来的不能拆开解释的词叫“联绵词”。
例如:双声的:伶俐 玲珑 澎湃 逍遥叠韵的:叮咛 玫瑰 堂皇、从容无双声叠韵关系的:芙蓉 骆驼 蟋蟀这些词既然单个字不表意,有能拆开解释,把它们各自看成一个成词语素,比较容易处理。
难处理的是其中的某个或两个汉字在个别情况下有构词能力。
例如“螳螂”的的“螳”还出现在“螳斧”“螳臂挡车”等词语中;“蘑菇”的“蘑”和“菇”都有构词能力,如“鲜蘑”“口蘑”、“香菇”“冬菇”等。
有人因此而把这类联绵词都看成两个语素(唐发铙《怎样确定汉语的语素》,《语文学习》1984年第3期),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
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作为词是“全称”与“简称”的问题,作为语素是同一语素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问题,即语素变体问题。
“螳螂——螳”是同一个语素的两个变体,“蘑菇——蘑——菇”是同一个语素的三个变体。
汉语语素的辨别,必然要受到汉字形体的影响。
比如“蝴蝶”,不少人认为它是双音节单纯词,但近年来有人考证它是一个“偏正式合成词”。
“蝴蝶”,在宋代以前多写作“胡蝶”,每个汉字各记录一个语素(刘萍《“蝴蝶”考》,《中国语文》1999年第6期)。
还有人进一步分析这两个语素的意义,指出:“胡蝶”的“胡”含义是“大”;“蝶”是从“枼”得声的形声字,从声训的角度看,“枼”有“扁薄”之义,该词中指“薄翼”。
两者相加就是“有阔大而扁平翅膀的虫子”,这正是根据蝶类昆虫的外表特征来取名的(严修鸿《也谈“蝴蝶”命名的理据》,《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
我同意“胡蝶”是两个语素的观点。
但该词中的“胡”,宋代以后写作了“蝴”,“蝴”除了在“蝴蝶”中出现外没有任何构词能力,这种写法的“蝴蝶”应和“芙蓉”一样看作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词形的变化反映了人们认识的变化,否则我们很难解释这个“蝴”的出现。
既然把“蝴蝶”看成一个语素,那么“粉蝶、彩蝶、蝶恋花、蝶形花冠、蜂围蝶绕”等中的“蝶”又如何解释呢?“蝴蝶——蝶”是同一语素的两个变体。
音译词也有全称和简称之分。
如“赫兹”可以简缩为“赫”,“瓦特”可以简缩为“瓦”,现在这两个量词的简称反而比全称用得普遍,可能受汉语原有度量衡单位大都是单音节的影响。
“佛”是“佛陀”之简缩,“菩萨”是“菩提萨埵”的之简缩。
联绵词、纯音译词的全称和简称,都可以归纳了同一语素。
所不同的是联绵词简缩后一般只作为构词的成分,而音译词简缩后大都能独立成词。
对于联绵词的语素分析,还要区别对待古人的“误释”问题。
唐兰曾指出:“旧式的训诂学家,往往不懂得…字‟和…语‟的分别,被字面所误,把双音节语拆开来,一个一个去解释”(唐兰《中国文字学》第2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
例如,“琵琶”本来是个联绵词,一种乐器之名,两个音节算一个语素;可有人却解释成“向前弹拨为琵,向后弹拨为琶”杨雄在《方言》中曾对一些联绵词分开解释。
比如:窈窕:美状为窕,美心为窈。
(卷二)褴褛:楚谓无缘之衣曰褴,衣谓之褛。
(卷四)“窈窕”,本来是个叠韵联绵词,是不能拆开来解释的,可是古代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甚至认为凡字都有一定的意义。
《经典释文》引王肃云:“善心曰窈,善容曰窕。
”这与杨雄的解释是一致的。
现代有人考证,窈窕是一个语素,本义是形容人类住的洞穴,因穴道多呈深曲状,故“窈窕”亦引申有了婉曲修长之意。
而此一意义与少女体态之娇柔美好相融合,便具有了形容女性体态美的意义。
(刘毓庆《“窈窕”考》,《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再如“犹豫不决”的“犹豫”也不应拆开训释,可是《老子》上却说“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这也难怪后人把这个词当成两种多疑的兽来解释了。
但这种解释流传并不广,对现代人基本上没有多少影响,况且其中的单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构词能力,我们仍然把“琵琶、窈窕、褴褛、犹豫”等词看成由一个语素组成的双音节单纯词。
但对于一些流传较广,且成为构成其他词语理据的基础的“误释”,就应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了。
例如“狼狈”本来也是联绵词,可唐代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却根据字形附会说:“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乖者称狼狈。
”这种牵强附会地推测出的词源,在词汇学上称之为“俗词源”。
“狼狈为奸”这个成语,就是建立在这个解说基础上的。
那么,“狼狈”在“狼狈不堪”、“狼狈逃窜”中仍可看作一个语素,在“狼狈为奸”中只好看作两个语素。
“凤凰”一词与此相似,它本来表示传说中的鸟王,在解释时只能“浑言”,不能“析言”。
可是后来有人偏要分出雌雄,说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这种流传比较广,还有“凤求凰”之类的说法。
在“凤求凰”这个短语里,我们可以把“凤”“凰”各看成一个语素。
现代汉语里,“凤”还可以构成许多词语,如“凤梨”“凤仙花”“凤尾竹”“凤毛麟角”等,显然这里的“凤”不是专指雄性的鸟,而是指雄雌不明的“凤凰”,至于“龙凤呈祥”中的“凤”,还是比喻女性的呢。
“凤”是“凤凰”的变体,二者为同一语素。
这种拆解,到明清时代仍然延续着。
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中对“麒麟”的解说是:“圣王之世,和气熏蒸,出生一种麒麟仁兽,雄者为麒,雌者为麟。
”还有人把“鸳鸯”也按雄雌分成“鸳”和“鸯”。
这都是不科学的。
有的联绵词还可以拆开加进一些成分。
例如:“伶俐——伶牙俐齿、百伶百俐”,“堂皇——堂而皇之”。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把未拆之前看成一个语素,拆开后,每个音节看成一个语素。
但联绵词这种能拆开用的并不多,可以当作特殊情况对待。
三、合音词本来是两个音节,因快读而产生变体,合两个音节而成一个音节,在书面上也用一个汉字记录,这种词叫合音词。
例如“诸”,《小尔雅·广训训释说:“诸,之乎也。
”“诸”这是合音词。
合音词大体有以下三类:(1)甭(不用)(2)诸(之乎) 盍(何不) 消(需要)(3)孔(窟窿) 浑(囫囵) 飙(扶摇)第(1)组“甭”为“不用”的合音合体,作为两个语素人们比较好接受。
第(2)组的字只是两个音节的合音,从字形上找不出与记录这两个音节的汉字的关系,不是合体,作为两个语素看待似乎不如“甭”字理由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