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常用浸出制剂

合集下载

浸出制剂 PPT课件34页PPT

浸出制剂 PPT课件34页PPT
蔗糖。 炼糖的目的是使糖的晶粒熔融、除去
水分、净化杂质和灭菌,还有促进蔗 糖转化防止“返砂”现象。膏滋放置 一定时间后常有蔗糖结晶产生(常称 “返砂”),从而影响煎膏的均匀性和 外观
第六节 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
药材 提取过程(制法) 浸出制剂的理化指标
含量控制----化学测定、生物测定、药 材比量法
乙醇量测定----酊剂、流浸膏等 鉴别与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卫生学标准)
第七节 浸出制剂的包装
液体——棕色瓶 固体——密封避光
本章要求
掌握浸出药剂的种类、特点及溶剂的 选用
掌握浸出方法与浸出工艺及浸出药剂 的制备
熟悉浸出原理及影响浸出的因素 熟悉浸出药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 了解常用中药成方制剂
浸出制剂 PPT课件
浸出制剂
第一节 概述
浸出制剂定义
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 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 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
汤剂、酊剂、流浸膏剂等 提取→精制 颗粒剂、口服液等
第一节 概述
特点
成分非单一,综合作用 作用缓和持久,毒性低 有效成分浓度高(与原药材相比) 容易变化,稳定性差
概念 浓度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
lml相当于原药材1g。
流浸膏规定有乙醇量项目检查。 制法 常采用渗漉法制备;包括渗漉、
浓缩及调整含量三个步骤。
第五 常用浸出制剂--浸膏剂
浸膏剂(extract)
概念 浓度规定 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1g相
当于原药材2—5g。
分稠浸膏剂和干浸膏剂两种 制法 浸出、精制、浓缩、干燥、调整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药剂学浸出制剂

药剂学浸出制剂
药剂学浸出制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v 流浸膏剂(fluid extracts) v 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
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 v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有药材1g。 v 制备流浸膏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少数以水
为溶剂。若以水为溶剂,成品应酌加20~25%的乙 醇作防腐剂。
第一节 概述
v 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 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制剂。主要供内服, 也可供制备其它制剂。
v 常见浸出制的种类有:
v 1.水浸出性浸出制剂 系指在一定条件下,以 水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而制得的浸出 制剂。
v 2.醇浸出性浸出制剂 系指在一定条件下,以 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 分而制得的浸出制剂。
如一定量浸出制剂相当于多少原药材的浸出成
分。
药剂学浸出制剂
v (三)乙醇含量测定 v 酒剂、酊剂、流浸膏需进行含醇量测定,
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附录IX M)乙醇量测定法。 v (四)微生物限度检查 v 按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XIII C)检 查,应符合规定。
药剂学浸出制剂
材制成酊剂的浓度为20%(g/ml),即20克药材制成 100ml酊剂。 v 含毒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g/ml),即10克药材 制成100ml酊剂。
药剂学浸出制剂
酊剂的制备
v 1.溶解法 v 2.稀释法 v 3.浸渍法 v 一般用冷浸法制酊剂。 v 4.渗漉法 v 该法是制备酊剂最常用的方法。
药剂学浸出制剂
汤剂的制备
v 汤剂主要用煎煮法制备。 v 一般加适量水浸泡中药饮片或粗粒,然
后加水覆盖药面。 v 加热沸腾后,保持微沸一定时间,滤取

2023年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表面活性剂

2023年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表面活性剂

药剂学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表面活性剂一、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1.浸出操作与设备药材的来源于品种的鉴定药材品质检查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的测定药材的预解决含水量测定(9%~16%)药材的粉碎: 药物规定有特别细度, 或有刺激性, 毒性较大者, 则宜用湿法粉碎浸润、渗透过程(含多量脂肪油或蜡质的药材, 须先行脱脂或脱蜡解决后方可用水或乙醇浸出)解吸、溶解过程扩散过程(浸出成分的扩散速度可用Ficks第一扩散公式来说明)置换过程(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浓度梯度)适当用酸, 可以促进生物碱的浸出适当用碱, 可以促进某些有机酸的浸出溶剂具有适宜的pH值也有助于增长制剂中某些成分的稳定性应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常能提高浸出溶剂的浸出性能药材的粉碎限度: 适宜的粉碎限度有助于浸出, 但过细粉末并不适于浸出浸出温度: 一般药材的浸出在溶剂沸点温度下或接近于沸点温度进行比较有利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越大浸出速度越快浸出压力: 提高浸出压力有助于加快浸润过程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速度加快, 能使扩散边界层变薄或边界层更新加快, 而有助于浸出过程新技术的应用煎煮法浸渍法浸出方法渗漉法大口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单级浸出工艺间歇式提取器多级浸出工艺连续逆流浸出工艺自然蒸发沸腾蒸发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2.常用的浸出制剂剂型概念特点浸出方法汤剂(煎剂)是用中药材加水煎煮, 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制剂煎煮法酒剂指药材用蒸馏酒浸取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浸渍法、渗漉法酊剂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或用浸膏溶解制成具有毒剧药品的酊剂, 每100ml相称于原药物10g, 其他酊剂, 每100ml相称于原药物20g稀释法、溶解法浸渍法、渗漉法流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 蒸去部分溶剂, 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流浸膏剂每1ml相称于原药材1g渗滤法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 蒸去所有溶剂, 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所制成的膏状或粉状的固体制剂浸膏剂每1ml相称于原药材2~5g煎煮法、渗漉法煎膏剂(膏滋)指中药材用水煎煮, 去渣浓缩后, 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煎煮法颗粒剂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内服制剂分为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三类二、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1.药用溶剂的种类与性质水醇与多元醇类: 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200(400、600)、丁醇、苯甲醇醚类: 四氢糠醛聚乙二醇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酰胺类: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酯类: 三醋酸甘油酯、乳酸乙酯、油酸乙酯、苯甲酸苄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植物油类: 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红花油亚砜类: 二甲基亚砜介电常数: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极性大, 介电常数小的极性小。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讲解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讲解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讲解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常用浸出制剂》的教学设计讲解。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过程和活动安排、教学评价与反思。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次教学的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希望能够使学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浸出制剂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了解常用浸出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和储存条件;4)培养学生运用浸出制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的重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而教学的难点是要求学生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浸出制剂的概念和分类;2)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常用浸出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和储存条件。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结合实践的方式,通过介绍理论知识和实例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教学过程和活动安排。

本次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五个环节:1)导入与问题引导环节;2)知识讲解和导入实例分析环节;3)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4)展示与讨论环节;5)概念梳理和课堂总结环节。

在导入与问题引导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兴趣。

比如,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浸出制剂吗?能举些浸出制剂的例子吗?”在知识讲解和导入实例分析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黑板等多种媒介介绍浸出制剂的概念和分类,并举一些实例分析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比如,让学生想一下如何制备一种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浸出制剂。

在展示与讨论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浸出制剂 ppt课件

浸出制剂  ppt课件

浸出效率高
• 浸出液浓度高 • 浸出速度快
37
ppt课件
浸出液的浓缩
蒸发
适用范围:被蒸发溶液中的有效 成分是耐热的,而溶剂又无燃烧 系指借加热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气化并除去, 性的可采用此法。 定义:指在密闭的蒸发器中,通过 从而提高溶液浓度的工艺操作。 常压蒸发常用设备:蒸发锅 抽真空以降低其内部的压力,使 常用的蒸发方法: 溶液沸点降低 进行蒸发的操作。 适用范围:有效成分不耐热的浸 常压蒸发 出液的蒸发 定义:指使液体形成薄膜状态 减压蒸发 而快速进行蒸发的操作。 薄膜蒸发 适用范围:热敏性物料的蒸 发
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浸出速度。
浸出压力
组织坚实的药材,压力,润湿 ,浸出
新技术的应用
23 ppt课件
浸出的操作与设备

药材预处理


溶剂的选择
常用的浸出方法
浸出工艺与设备
浸出液的浓缩
24
ppt课件
药材预处理
药材品质检查 药材来源与品种的鉴定
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酊剂

酊剂的概念
制备方法:稀释法、溶解法、浸渍法、渗漉法 药物含量:毒剧药:100ml →10g原药物 其 它:100ml →20g原药物
【课堂讨论】试分析酊剂与酒剂异同点,并举出日 常生活中常见的酊剂。
【实例分析】橙皮酊
47 ppt课件
【实例分析】橙皮酊
[处方] 橙皮(粗粉) 20 g
70%乙醇
[制法] 干燥橙皮粗粉20 g 加70%乙醇100 ml
适量
置广口瓶中 密盖,浸渍3日
共制100 ml
过滤
倾取上层清液 药渣挤出液 即得

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操作与设备 (二)浸出工艺及设备
四、浸出方法及设备
3.连续逆流浸出工艺:药材与浸出溶剂在浸出器 中沿相反方向逆流流动,溶剂由下部进入浸出有 效成分后,浸出液由上部流出。浸取效率高,浸 出速度快。
第二节 浸出操作与设备
五、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 (一)蒸发 1. 概述:蒸发系指用加热方法使溶液中的部 分溶剂气化并除去,从而提高溶液浓度的工艺操 作。由于溶液中的溶质通常是不挥发的,蒸发是 挥发性溶剂与不挥发溶质的分离过程。 蒸发分为沸腾蒸发与自然蒸发两种。 蒸发必要条件:供给热能,及时排除汽化的 溶剂蒸气。最广泛的供热方法水蒸气夹层加热, 供热蒸气称加热蒸气或一次蒸气,从溶液中汽化 出来的蒸气叫二次蒸气。如将二次蒸气利用作其 它蒸发器的热源时,则称多效蒸发。
dM dc DF dt dx 3.扩散过程:Ficks第一扩散公式 RT 1
4.置换过程:保持最大浓度梯度
D
N

6r
药材粉粒 高浓度溶液 渗透压
第二节 浸出操作与设备
三、影响浸出的因素 (一)浸出溶剂 1.水:对极性物质如生物碱盐、苷、水溶性有机 酸、鞣质、糖类、氨基酸等有较好溶解性能。 2.乙醇:90%以上适宜提挥发油、有机酸、内酯、 树脂等;50%~70%时浸提生物碱、苷类等 50%以下浸提蒽醌类。40%时能延缓苷、酯的水 解,20%以上防腐。 3.浸出辅助剂:酸、碱、表面活性剂等 (二)药材粉碎粒度 颗粒越小,F越大,浸取效率高
第二节 浸出操作与设备
四、浸出方法及设备 (一)浸出方法 1.煎煮法: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浸没药材,冷水浸 泡20~60min,水量为药材的3~8倍,每次煎1~2h,煎2~3 次。乙醇为溶剂用加热回流法。 本法适于有效成分溶于水且对湿热稳定的药材 该法符合中医用药习惯,因此有效成分不明的通常 采用此法。

浸出制剂(药物制剂技术课件)

浸出制剂(药物制剂技术课件)
【处方】桂枝111 g 白芍222 g 甘草(蜜炙)74 g 生姜111 g 大枣 111 g
(主药) (主药) (主药) (主药) (主药)

提取方法:渗漉法
7
小建中合剂
【制法】
桂枝蒸馏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及馏液与甘草、大枣加 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约560ml;白芍 、生姜按渗漉法用50%乙醇作浸出溶剂,浸渍24 h后进行渗 漉,漉液浓缩后,与上液合并,静置、过滤,另加饴糖 370g,再浓缩至约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 g与桂枝挥发 油,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即得。
之。
4
二、浸出制剂的分类
水浸出制剂:加热,以水溶剂 含醇浸出制剂:以适当浓度乙醇或酒为溶剂 含糖浸出制剂:在水浸出剂型的基础上,经浓缩
等处理后,加入适量蔗糖(蜂蜜)或其他赋形剂 制成 精制浸出制剂:用适当溶剂浸出后,将浸出液经 过适当处理(如大孔树脂洗脱、超临界萃取等分 离纯化)后而制成的制剂
8
小建中合剂
【作用与用途】
本品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 ,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心悸,胃及十二指肠 溃疡。 【用法用量】口服, 20~30ml/次, 3次/日。注意: 用时摇匀。
9
常用浸出制剂
汤剂 合剂与口服液 酒剂 酊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煎膏剂
10
一、汤剂
14
五、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流浸膏剂: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 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如 甘草流浸膏。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有药材1g。
除少数直接使用,多数用作合剂、糖浆剂、酊剂的原料。 浸膏剂: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全
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所制成的膏状或粉状的固 体制剂,如刺五加浸膏。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有药材2 -5g。 除少数直接使用,多数用作散剂、颗粒剂、片剂等固体 制剂的原料。

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

dM dc DF dt dx 3.扩散过程:Ficks第一扩散公式 RT 1 D 4.置换过程:保持最大浓度梯度 N 6r
药材粉粒 高浓度溶液 渗透压
第二节 浸出操作与设备
三、影响浸出的因素 (一)浸出溶剂 1.水:对极性物质如生物碱盐、苷、水溶性有机 酸、鞣质、糖类、氨基酸等有较好溶解性能。 2.乙醇:90%以上适宜提挥发油、有机酸、内酯、 树脂等;50%~70%时浸提生物碱、苷类等 50%以下浸提蒽醌类。40%时能延缓苷、酯的水 解,20%以上防腐。 3.浸出辅助剂:酸、碱、表面活性剂等 (二)药材粉碎粒度 颗粒越小,F越大,浸取效率高
第八章 浸出技术 与中药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的概念 浸出技术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 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的工 艺技术。以浸出的有效成分为原料制得的 制剂称为浸出制剂。凡以中药材为原料制 备的各类制剂称为中药制剂。 二、中药制剂的进展 传统:丸、散、膏、丹、酒、汤、胶等。 进展:注射剂、滴丸、口服液、软胶囊等
第二节 浸出操作与设备
五、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
(一)蒸发 2.影响蒸发效率的因素 ⑶传热系数(K):提高K是提高蒸发效率的主要 手段。增大K值的主要途径是减少热阻。管壁热 阻可忽略不计。 ①及时排除不凝性气体否则热阻增大; ②及时排除溶液侧垢层(重要因素),加强溶液 层循环或搅拌,定期清理垢层。 ③ 不易结垢溶液蒸发,管内溶液沸腾传热膜系数 是主要因素。垂直管内沿管长方向分六段三区, 沸腾区膜状流动段K最大。要求溶液在管内有一 定高度循环良好速度适宜传热膜系数最大。
第二节 浸出操作与设备 (二)浸出工艺及设备
四、浸出方法及设备
1.单级浸出工艺与间歇式提取器:单级浸出即药材 和溶剂一次加入提取器中,一定时间后收集浸液, 排除药渣的操作。水浸用煎煮法,乙醇浸取用浸渍 法或渗滤法。采用间歇式提取器。 2.多级浸出工艺(重浸渍法):将药材置于浸出罐 中,浸出溶剂分次加入。亦可将药材分别装入一组 浸罐中,溶剂分次先进第一罐,浸出液再进第二罐, 依次至全部浸出罐,成品或浓浸液由最后一罐流入 接收器。当第一罐浸取完全后,关闭进出液阀,卸 出药渣,回收溶剂。再续加溶剂则先进第二罐直至 各罐浸出完毕。多级浸出有效地利用固液两相浓度 差,减少药渣吸液,避免成分损失。

浸出制剂的分类

浸出制剂的分类

浸出制剂的分类浸出是一种常用的制剂制备方法,通过将药物或化合物与溶剂接触,使其溶解或扩散到溶剂中,从而得到所需的浸出制剂。

根据溶剂的性质和制剂的用途,浸出制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水性浸出制剂水性浸出制剂是指以水为溶剂的浸出制剂,通常适用于水溶性药物的制备。

水性浸出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溶性,常见的有水溶液、水乳剂等。

水性浸出制剂广泛用于口服药物、注射剂、洗剂等制剂中。

2. 有机溶剂浸出制剂有机溶剂浸出制剂是指以有机溶剂为溶剂的浸出制剂,常见的有乙醇、丙酮、甲醇等。

有机溶剂浸出制剂适用于溶解脂溶性药物和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

有机溶剂浸出制剂常见于外用药物、口服液、口服胶囊等制剂中。

3. 混合溶剂浸出制剂混合溶剂浸出制剂是指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溶剂组成的浸出制剂。

混合溶剂浸出制剂常用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常见的组合有水乙醇、水丙酮、水甘油等。

混合溶剂浸出制剂常见于口服溶液、口服胶囊、注射剂等制剂中。

4. 气体浸出制剂气体浸出制剂是指利用气体作为浸出剂的制剂。

常见的气体浸出制剂有氧气、氮气等。

气体浸出制剂主要用于制备气溶胶剂、喷雾剂等制剂中。

5. 超临界流体浸出制剂超临界流体浸出制剂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超过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作为浸出剂的制剂。

超临界流体浸出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渗透性,主要用于制备高纯度的药物和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

总结起来,浸出制剂是一种常用的制剂制备方法,根据溶剂的性质和制剂的用途,可以分为水性浸出制剂、有机溶剂浸出制剂、混合溶剂浸出制剂、气体浸出制剂和超临界流体浸出制剂等不同分类。

不同类型的浸出制剂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药物制剂和天然产物提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导语:常用的浸出制剂可分以下四类:水浸出剂型,如汤剂、合剂等,含醇浸出剂型,如酊剂、酒剂,流浸膏剂等,含糖浸出剂型,如冲剂、内服膏剂等,精制浸出剂型,如安瓿口服液、滴剂、注射剂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考试内容吧。

一、最佳选择题1.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或以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为()A.药酒B.酊剂C.糖浆剂D.浸膏剂E.煎膏剂2.下列关于酒剂与酊剂质量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酒剂不要求乙醇含量测定B.酒剂的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C.普通药物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ml相当于原饮片lgD.酒剂、酊剂不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E.含剧毒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10g3.下列需要做不溶物检查的制剂是()A.合剂B.口服液C.糖浆剂D.煎膏剂E.浸膏剂4.下列浸出制剂需进行含醇量测定的是()A.杞菊地黄口服液B.金银花糖浆C.益母草膏D.舒筋活络酒E.颠茄浸膏5.最能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的剂型是()A.散剂B.浸出制剂C.半固体制剂D.肢体制剂E.液体制剂6.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分类,流浸膏属于()A.水浸出剂型B.含醇浸出剂型C.含糖浸出剂型D.无菌浸出剂型E.其他浸出剂型7.下列属于含糖浸出剂型的是()A.浸膏剂B.煎膏剂C.汤剂D.合剂E.流浸膏剂8.煎膏剂中加人炼蜜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A.2倍B.3倍C.4倍D.5倍E.6倍9.流浸膏剂常用的制备方法是()A.浸渍法B.回流法D.蒸馏法E.渗漉法10.合剂与口服液的区别是()A.合剂不需要灭菌B.合剂不需要浓缩C.口服液为单剂量包装D.口服液不需要添加防腐剂E.口服液需注明“用前摇匀”11.下列关于流浸膏与浸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流浸膏剂多用渗漉法制备B.浸膏剂的制备可采用渗漉法、煎煮法C.可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D.流浸膏可用浸膏剂稀释制成E.流浸膏每lg相当于原饮片2~5g二、配伍选择题[1~3]1.制备煎膏剂常用()A.稀释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E.水蒸气蒸馏法2.以中药流浸膏为原料制备酊剂应采用()A.稀释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E.水蒸气蒸馏法3.制备流浸膏剂,饮片提取常用()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E.水蒸气蒸馏法[4-7]4.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lml相当于原饮片lg标准的液体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5.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6.药材用适宜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lg相当于原饮片2~5g标准的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7.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8-11]8.除另有规定外,普通药物酊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9.除另有规定外,毒性药物酊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10.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11.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一、最佳选择题1.B2.E3.D4.D5.B6.B7.B8.B9.E10.C11.E【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知识点之浸出制剂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知识点之浸出制剂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知识点之浸出制剂浸出制剂1、属于浸出药剂的是A、甘油剂B、溶液剂C、含漱剂D、酊剂E、胶囊剂【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中药常见的浸出制剂有:汤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煎膏剂、颗粒剂(冲剂)。

2、以下是浸出制剂的特点的是A、不具有多成分的综合疗效B、适用于不明成分的药材制备C、不能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D、药效缓和持久E、毒性较大【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浸出制剂的特点有:具有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作用,有利于发挥某些成分的多效性;作用缓和持久,毒性较低;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减少剂量,便于服用等。

故本题答案选择D。

3、浸出的过程为A、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B、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D、溶剂的浸润、渗透E、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溶解与过滤【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一般药材浸出过程包括浸润、渗透过程;解吸、溶解过程;扩散过程和置换过程等几步。

4、以下不是影响浸出的因素的是A、药材粒度B、药材成分C、浸出温度、时间D、浸出压力E、浸出溶剂【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影响浸出的因素有浸出溶剂、药材的粉碎粒度、浸出温度和时间、浓度梯度、浸出压力、药材与溶剂的相对运动速度以及浸出技术等。

故本题答案选择B。

5、为提高浸出效率,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选择适宜的溶剂B、升高温度,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浸出效率C、减少浓度差D、将药材粉碎得越细越好E、不能加入表面活性剂【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药材浸出的目的是尽量提取出有效成分而除去无效成分,这有利于提高药效,减小制剂体积。

浸出方法很多,不同方法浸出的效果是不同的。

为了提高浸出效率,们常采取各种措施。

浸出溶剂选择得当,可缩短平衡时间,提高浸出效率;一般提高浸出温度使有效成分向溶剂中扩散速度加快,能迅速达到平衡,提高浸出效率,药材内外有效成分浓度差是浸出的动力,及时更换溶剂有利于增加浓度差;加人表面活性剂有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分解吸附,提高浸出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引导,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备注
授课记录
授课顺序及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场所
1
17级药学3班
20181120
S513
2
17级药学1班
20181123
S513
3
17级药学2班
20181123
S513
注:授课形式分为理论课、实验实训、理实一体化课、合堂课、集中复习等。
5、药物的加入顺序与特别处理
饮片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煎煮次数
浸泡:冷水室温20~30min(花、叶茎),60min(根、根茎、果实、种子)
煎煮次数:2~3次
火候:武火(未沸前)→文火(沸后)
煎煮时间:一般头煎20~25min,二煎15~20min
解表药头煎10~15min,二煎10min
滋补药头煎30~40min,二煎25~30min
质量要求:①含有毒剧药品(药材)的酊剂,每100ml相当10g;
②其它酊剂每100ml相当原药物20g。
制备与储藏注意:选择适宜乙醇浓度,最低浓度为30%;久贮发生沉淀,可过滤除去,调整乙醇含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至规定标准,仍可使用。
酊剂的制备方法:
①溶解法
按处方称取药物,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溶解至需要量,即得。适用于制备化学药物及少数的中药酊剂。
受溶媒的限制,有些脂溶性成分和难溶性成分煎出不完全,而且病人自制,质量不易保证和统一;
须临时煎制,使用和携带不变,易霉变;
口服体积大,味苦等缺点。
汤剂的制备方法
1、煎器的选择:砂锅、陶器、搪瓷、不锈钢
2、药材的加工:切制成饮片或粗颗粒
3、药材的加水量:药材量的5~10倍
4、饮片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煎煮次数
教案
(封面)
20 18 ~20 1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药剂学
课程类别:考试课
所属系部:药学检验系
任课教师:季冬青
职称:助教
使用教材:《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教案纸
章节
第6章第3、4节总第43、44课时
课题
浸出制剂概述
授课形式
理论课
教学目标
(含技能)
知识目标:
二、酒剂
酒剂(medicinal liquor):指药材用蒸馏酒浸取的澄清的液体制剂,又名药酒。药酒多供内服,为矫味着色可加适量糖或蜂蜜。
制备方法:(1)冷浸法
(2)热浸法
(3)渗漉法
(4)回流提取法
注意事项:①澄清度
②蒸馏酒浓度
三、酊剂(tincture)
定义: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用。
制备方法:煎煮法
举例:益母草膏、二冬膏、秋梨膏
煎膏剂的制备流程:煎煮——浓缩——收膏
煎膏剂质量检查项目
不溶物检查:焦屑、药渣等异物
相对密度测定
外观:质地细腻,稠度适宜,无浮沫,无反砂,用手捻之无粗粒感,无异臭和酸败,储藏一定时间后,仅允许少量细腻的沉淀物,但不得霉败变质。
菌检
装量差异限度检查
第四节浸出制剂的质量
一、控制药材的质量
二、严格控制提取过程
三、控制浸出制剂的理化指标
1、鉴别:多采用TLC法鉴定
2、含量控制
(1)药材比量法
(2)化学测定法
(3)生物测定法
(4)鉴别及检查
重点难点
重点:1、常用浸出制剂有哪些
难点:1、各浸出制剂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积极性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高
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教学辅助设备及资源
浸膏剂(extracts):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所制成的膏状或粉状的固体制剂,如刺五加浸膏。
五、煎膏剂
煎膏剂(electuary):系指中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亦称膏滋。
特点:浓度高、体积小、有良好的保存性,便于服用;药性滋润,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
多媒体、ppt课件
参考资料
《药剂学》
教学设计(理论或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步骤、方法等)
组织形式:本次课组织学生在教室上理论课。
步骤:1、启发学生回想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中成药类型—回到课本知识的学习
2、结合实例讲解本次课出现的概念
3、归纳总结
方法:讲授+多媒体药物展示
作业布置
1、常用浸出制剂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类型:
(1)煮剂
(2)煎剂
(3)煮散
(4)沸水泡药
用途:
①内服(口服)
②外用(洗浴、熏蒸、含漱用)
汤剂的特点
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
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价格低廉;
多为复方,充分发挥药多种成分的综合疗效和特点;
具备液体制剂的特点,即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
汤剂所含成分相当复杂,是真溶液、胶体、混悬和乳浊液的混合液;
②稀释法
以药物的流浸膏或浸膏为原料,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稀释至需要量,混合后静置至澄明,分取上清液,残液滤过,合并即得。
③浸渍法
常用冷浸法
④渗漉法
制备酊剂较常用的方法
四、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流浸膏剂(fluid extracts):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如甘草流浸膏。
1、掌握汤剂、口服液、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的定义
2、熟悉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
能力目标:
1、根据不同药材特性选取不同浸出方法
思想目标:
1、使学生理解浸出制剂的特点
教学主要内容
(知识点)
第六章浸出药剂
第三节常用浸出制剂
一、汤剂
汤剂(decoction):指中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亦称汤液。
服药法
服药温度
温服、冷服、热服
服药时间
一般在早晚各服一次或在两餐之间服
服药剂量
分服、顿服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中药合剂:指中药材经提取、浓缩而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又称浓煎剂,属于汤剂改进的剂型。
协定处方、浸出方法多样、可适量加防腐剂与矫味剂、便于服用携带和储存。
汤剂改革的探讨:
处方、工艺、分发形式等的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