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

合集下载

贸易自由化、劳动力流动与分配均衡

贸易自由化、劳动力流动与分配均衡

贸易自由化、劳动力流动与分配均衡贸易自由化是指国际间取消或降低关税壁垒、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一种政策。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现象。

而分配均衡,则是指资源在经济系统内的合理分配和调节。

贸易自由化对于经济发展和分配均衡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贸易自由化扩大了市场规模,增加了商品和服务的供给。

这促使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

同时,贸易自由化也使得各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这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然而,贸易自由化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其中之一是劳动力流动的问题。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劳动力可以更自由地流动,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可能导致劳动力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分布,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

此外,劳动力流动还可能导致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供应过剩,造成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和工资的下降。

为了解决劳动力流动和分配不均的问题,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监管机制,确保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其次,加强劳动力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国家还应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引导合理的劳动力流动,避免过度的劳动力流入或流出。

总的来说,贸易自由化、劳动力流动与分配均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关系。

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但也可能引发劳动力流动和分配不均的问题。

为了确保贸易自由化的效益最大化,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劳动力流动和实现分配均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

二十世纪末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二十世纪末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二十世纪末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一、前言在二十世纪末,中国经历了一场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浩大改革。

这个历史时期中,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而社会则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

在此,我们将从五个方面探究中国二十世纪末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并列举相关案例,希望可以全面、准确地刻画这一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经济结构逐步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的推进,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具体来说,取而代之的是对外开放、市场计划和私有化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个方面,是对外开放的改变。

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外贸发展一直稳步增长。

1980年-1990年间,中国的进出口总值从201.6亿美元增长到了3072.9亿美元。

几乎是原来的15倍。

而在19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较高知名度扶植和对外贸易环节的技术升级,外贸增长的势头越来越强劲。

第二个方面,是市场计划的改变。

市场计划是经济计划体系逐步废弃后出现的一种混合经济计划模式,合理规范的市场竞争对于发展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7年中国经济危机后,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很有远见卓识的构想,就是寄希望于市场机制的建立和收入的逐渐增加来推动经济增长。

市场改革方案包括贸易、债券、股票、房地产、金融和企业改革等一系列领域的改革。

第三个方面,是私有化的改变。

随着社会变革,国企改革也越来越深入。

从零售商店到银行、工厂,如今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均占据重要地位。

除了国有外,我们还能看到大量的合资企业以及个人创业,这些都使得中国经济更加活跃、多元化。

三、抑制通货膨胀: 造就新的市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但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通货膨胀等问题。

但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推出,中国经济走出了通货膨胀的阴影。

一方面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措施,1994年后中国政府就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增值税、营业税、社会保障等,都对中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完整版)中国劳动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

(完整版)中国劳动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劳动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祝晏君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处于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种种劳动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增多,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

为适应变化的劳动关系需要,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以劳动法律和政策基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我国劳动关系现状(一)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关系状况还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

1. 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初步得到确立。

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基本明确。

国有企业在用人、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已成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

劳动者拥有了较大的择业自主权,初步成为能够拥有并自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独立主体。

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来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和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2. 劳动关系格局初步呈现多元化。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相互交错,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3. 劳动关系的建立初步实现契约化。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企业用的制度方面,通过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来替代固定工制度,使劳动关系逐步由过去的行政隶属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变。

4. 劳动关系的运行初步实现市场化。

劳动就业逐渐从过去的统包统配转向就业市场化和失业公开化,劳动关系的变更与终止逐渐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向市场调节方式,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由主体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决定,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基础调节作用开始得到发挥。

关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调查报告张洁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型进程的加速进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多的问题,要逐步减轻社会保障的压力,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保障制度。

为此,本人对这方面情况作了为期几月的一些社会调查,走访了一些单位、部门,从大量事实中列举出了一些较为代表性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参考改进意见,仅供大家讨论。

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制度运行存在突出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配套改革的产物,在减轻和均衡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负担方面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一是仅覆盖部分人群,扩面因存在“非公有制单位”的死角而进展不大,大多数公民缺乏必要保障。

根据中国统计公告,2001年城镇就业者为23940万人,而年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只有10630万人,仅占城镇就业者的44.4%,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就更少;非正规就业者、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和农民的社会保障目前几乎是空白。

二是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呈下降趋势,已参保人员流失情况(目前断保者已占参保人数的12.5%)不容忽视。

截止2002年6月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10567万人,比2001年底有明显减少,其中企业参保职工为9033万人,比2001年底减少165万人。

全国实际缴费人数为9253万人,比2001年底减少344万人,其中企业缴费人数为7949万人,比2001年底减少252万人。

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员为10095万人,比2001年底减少260万人。

到2002年9月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068万人。

三是基金收支矛盾突出。

养老保险基金在社会保险基金中所占比重最大,但目前这项基金收支形势非常严峻。

1997年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全国为5个,1998年扩大到21个,1999年又增至25个;2000年基金缺口为300亿元,2002年缺口增加到400亿元,已占年养老保险金支付总额的1/4.(二)制度设计存在明显缺陷一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是针对有固定用人单位的正规就业形式设计的,在费用征缴、待遇支付等基础管理方面都是基于正规单位,且存在“三高”(基数高、费率高、待遇高)的特征,正规单位都难以承受,那末,日渐增多的非正规就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民工乃至广大农民就更加难以承受。

论中国转轨模式的普适性——关于经济转轨过程的一个人力资本理论

论中国转轨模式的普适性——关于经济转轨过程的一个人力资本理论


引 言
下 ,中国改革 以及实 行 的财政 分权 制度 严重 破坏 了
经济 赖 以发展 的规 模经 济 和专 业 化分 工 ,因 而是 没
从 2 0世纪 7 O年 代末 开始 的经 济转 轨 ,到 现在 已有 3 O年 的历 史 了 ,我 国经 济 取得 了令 人 瞩 目的 成 就 ,而其 他转 轨 国家在 转轨 过程 中则 遇到 了不 少
划经 济 的体制特 征及 其要 求 。这种 人力 资本 与企 业
业 , 么就 能够 充分 发 挥后 发 优 势 , 速 提 升 要 素 那 快 禀赋 结构 ,以 “ 小步 快跑 ” 的方 式进 行产 业 和 技术 升 级 。要 在经 济持 续快 速增 长 的 同时取得 改革 的成
功 ,一个 重要 保证 是选 择 相对具 有 帕累托 改进 的渐 进式 改革 道 路 。 l L 廷 惠也 从 不 同 角 度 论 证 了 [l 王 。 J 渐进 式 改革是 优 于突变 式 改革 的一种 转轨 形式 。 _ 8
[ 摘 要 ]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经济 的成 功 转轨 引起 了学 术界 关于 中国转轨 模 式普 适 性 的讨论 。许 多 学者
认 为 , 中国转 轨 的成 功是 偶 然 的,不具 有 普适 性 ,但本 文认 为 ,从人 力 资本 积 累角度 分析 ,渐进 式改 革更适 合 经济 转轨 国家 , 因此 中国转 轨模 式具 有普 适 性 。 [ 键词 ] 关 转轨 经济 ;人 力资 本 ;渐进 式 改革
萨 克 斯 和 胡 ( a h n o ,杨 ( n ) S c sa d Wo ) Ya g , 萨克 斯 、胡 和杨 ( ah s Wo n n )通 过理 S c e , oa dYa g

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在世界各地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经济发展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发展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对全球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篇1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摘要]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对世界各国都是有利有弊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

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它,在充分的利用其有利的一面的同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本文主要就经济全球化的弊端简要地予以评价,并探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经济发展。

1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早在150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震撼世界、震撼历史的《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历史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论断。

因为当年的“世界性”,现在已“全球化”了。

事实上自20世纪晚期随着冷战告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最时髦的议题。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在职博士班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在职博士班

中国社科院人力资源管理在职博士班招生简章(人口与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第一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承担了一批国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研究项目,完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

2000年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是唯一国家级别专项科研中心。

随着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开设本专业为培养既能全面了解经济学和管理学,又能系统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操作实务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部分师资介绍:(以课表为准)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

李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李海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张承耀: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周文霞: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职业开发与管理系主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分会秘书长。

肖鸣政: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博导。

文跃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著名薪酬管理与激励专家。

张智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著名招聘与选拔专家、领导力专家,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助理;劳动经济学教授、博导。

林新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白玲: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特聘职业生涯规划专家。

刘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中国首位劳动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招生对象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2、拥有硕士学位或具备研究生同等学力(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只具有学士学位者需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开具推荐信,情况优秀者可酌情录取;课程模式基础课:马克思理论、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前沿专业课: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与劳动关系、战略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管理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研究、培训与开发、社会保障专题拓展课:国学类课程、修养类课程高端论坛:专业性讲座、沙龙、高端论坛。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一、自然失业率概念的提出自然失业率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提出,它是相对于市场失业率来说的。

弗里德曼所说的市场失业率是指市场上实际存有的失业率,而自然失业率则是指在没有货币干扰的情况下,让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正如弗里德曼所说:“在任何时候,都存有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合的某种均衡失业水平”,这种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模型可用下图表示。

在下图中,横轴为劳动数量,纵轴为实际工资水平。

Ld为劳动需求曲线,Ls0为劳动供给曲线。

设市场不存有任何功能障碍和缺陷,市场机制充分作用能够出清劳动力市场,均衡点E0反映了这个机制。

但因为市场存有某些功能障碍和缺陷,如信息不畅,部门之间的劳动力供求结构性较强,劳动力培训成本高等,实际的劳动供给曲线为Ls1,实际均衡点为E1,实际工资水平为W1。

在W1工资水平下,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为L2,也就是说有意愿参加工作的人的数量为L2,而实际上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力的需求仅为L1,所以实际工资水平的提升使数量为L1L2的劳动人口相对于Ls0来说成为非自愿失业人口。

这种非自愿失业按定义属于自然失业,不是由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不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当过高的实际工资具有刚性时,这种非自愿失业就成为一种持续的经济现象。

这种工资刚性可能是因为制度性因素或者效率工资等原因造成的。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市场的功能障碍多种多样,其引起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工资的机制也多种多样。

近几十年来,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机制实行研究,形成了诸多的解释模型如效率工资模型,隐含合同理论,职业搜寻理论,内部人———外部人模型等。

二、自然失业率是不能控制和消除的弗里德曼认为,在资本主义竞争的条件下,实际工资是有伸缩性的,它随失业人数的多少而有所变化,“较低的失业水平是劳动力需求过量的迹象,它将迫使实际工资率上涨,失业水平较高则表示劳动力供求过量,它将迫使实际工资下跌。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公管院——公事于梦雪03080302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至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三个阶段在计划经济时期。

初创阶段:1949年至1957年,建国初期,国家对社会保障给予了特殊的关注。

1950年5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开始了创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

同期,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医疗、女工保护、退休退职、伤亡抚恤等规定。

机关和企业两套社会保障体系的待遇大体相同,与当时实行的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模式相适应。

第二阶段从1958年至1965年,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补充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通过并发布了大量社会保障的《规定》、《通则》、《办法》等法律文件,根据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对社会保障框架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国家从企业按工资总额提取一定比例的劳动保险基金,机关和事业单位则由财政部门负责所需资金,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征集、管理、调整、使用的制度。

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动乱,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一时期遭受严重破坏,最突出的是1969年财政部决定国营企业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社会保障及其他劳保费用在营业外列支。

这一“改革”意见完全破坏了社会保障的统筹调剂作用,造成企业间负担失衡,也使积累基金调节人口老龄化负担高峰的职能完全丧失,成为当前面临的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许多新的情况,作出了许多变革,正在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

1978年到1994年是新制度孕育、酝酿的时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第四阶段。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地区差别、行业差别等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社会对保障制度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包含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待抚恤四个方面的内容。

对20世纪90年代中俄贸易的实证分析

对20世纪90年代中俄贸易的实证分析

对20世纪90年代中俄贸易的实证分析刘巍;王金亮【摘要】本书对自苏联解体至上个世纪末的中俄贸易做了实证分析.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大环境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数量关系说明,影响中俄两国之间贸易额的主要因素是两国的国民收入.在上个世纪末,对两国贸易负面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俄罗斯国民收入的持续走低.新世纪已经来临,中俄两国贸易是否会有大幅度进展?两国领导人的积极努力虽有一定作用,但关键取决于俄国经济的复苏程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实际国民收入变动1%,中国对俄出口额就同向变动2.28%,呈强弹性;中国国民收入变动1%,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额就同向变动2.62%,弹性极强.【期刊名称】《南开经济研究》【年(卷),期】2000(000)003【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中俄贸易;进口额;出口额;弹性【作者】刘巍;王金亮【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金融系;黑龙江大学国际经济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经济财政南开经济研究, 2000 年第 3 期 17对20世纪90 年代中俄贸易的实证分析黑龙江大学金融系主任刘巍黑龙江大学国际经济系王金亮摘要:本书对自苏联解体至上个世纪末的中俄贸易做了实证分析。

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大环境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数量关系说明,影响中俄两国之间贸易额的主要因素是两国的国民收入。

在上个世纪末,对两国贸易负面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俄罗斯国民收入的持续走低。

新世纪已经来临,中俄两国贸易是否会有大幅度进展?两国领导人的积极努力虽有一定作用,但关键取决于俄国经济的复苏程度。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实际国民收入变动1% ,中国对俄出口额就同向变动2.28% ,呈强弹性;中国国民收入变动 1% ,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额就同向变动2.62% ,弹性极强。

关键词:中俄贸易;进口额;出口额;弹性 Kev Words:Sino-RussiaTrade; VolumeofImport;Volumeof Export;Elastic当今世界,任何一国经济问题的核心均在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又是国民收入的增长。

我国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的阻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的阻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是当代中国最主要的劳动力流动形式。

它促进了城乡交流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尤其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从主观层面来看,劳动者自身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等人力资本因素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关键因素;从客观层面来看,制度、市场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本文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演变、现状和困境着手,着重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的三种阻碍因素——人力资本、制度和市场,及其所带来的风险。

最后,就如何降低风险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人力资本制度市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labor flow. It has promot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and increased farmer’s income, especially has momentous meaning in advancing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village economy structure. The migration in China is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Looking from subjective aspect, the human capital such as the labor’s culture trait and vocational skills is the key factor which restricts the rural labors’ migration; looking from objective aspect, system, market etc. are also restrict the rural labors’ migration in great degree. The thesis embarks on the evolution, actuality and puzzledom of the rural labors’migr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n analyses the three uncertain factors influenced the rural labors’ migration——human capital, system and market, and the risk brought from them。

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

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

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1979~1998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转轨。

从政治上看,中国开始告别传统的高度集权化的政治体制,逐渐步入现代型民主政治体制;从社会上看,中国开始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法治化、文明化的社会;从经济上看,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开放化、市现化的经济转轨。

在这三个层次中,经济转轨是先导,是基础;政治转轨与社会转轨是经济转轨的后果与延伸。

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道路与特征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起点是传统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型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的基本特征,归结到一点,就是采用纯粹的指令型计划手段动员和配置资源,排斥市场机制的能动作用。

经过20年的改革,这一体制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转轨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到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已经成为典型的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并存的“双轨型”经济体制。

计划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缩减,市场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增强。

计划手段在宏观经济运行与中长期经济运行与调节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手段在微观经济运行与即时经济调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整体上判断,市场因素的成长与作用已经达到了成为资源配置主体机制的临界点,其标志是:(1)作为传统计划经济存在的重要依据和特征的短缺现象已基本消失,作为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运作基础的买方市场格局已初见端倪。

中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型向市场约束型转变。

短缺现象的消失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和作用的前提与基础条件,也是市场体制因素的成长和作用已达到相当程度的标志。

(2)市场性价格机制已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价格形式。

在资源配置的直接手段中,市场价格机制已占支配地位。

就生产资料的配置来看,1997年,我国实行计划价格的生产资料有11种,到1998年,下降为5种。

劳动力、资本等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是伴随着对旧体制的改革而展开的。

因此,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道路实际上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是一致的。

托达罗基本模型的启示_发展和运用

托达罗基本模型的启示_发展和运用

经济改革与发展《财经研究》1999年第6期 总第211期 □ 许 峰托达罗基本模型的启示、发展和运用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我国的经济结构作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包括:许亦平(1997)的新二元经济结构,陈吉元(1994)的三元经济结构和徐庆(1996)的四元经济结构。

本文在分析托达罗模型的过程中得以启示,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托达罗模型加以发展和运用,最终得出了我国形成三元经济结构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措施。

一、托达罗基本模型:就业概率,收入差距和迁移决策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在196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欠发达国家中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失业的模型》中提出了他的模型。

该模型是在传统人口流动模式不能解释人口流动和城市失业并存现象的条件下产生的,它能对这两个相对矛盾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它受到经济学家的普遍赞扬。

托达罗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预期城乡收入差距[d(t)]的反应,它等于现代工业部门某年的实际收入[Y u(t)]与就业概率[Π(t)]的乘积再减去农业部门的实际收入[Y R (t)],而农业劳动力流动的规模[M(t)]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即: d(t)=w(t)Π(t)-Y R(t), Y u=w M(t)=f[d(t)], f’>0 而后,托达罗又对就业概率下了定义,即: Π(t)=ΧN(t) S(t)-N(t) 上式中,Χ表示现代部门的工作创造率,N表示现代部门总就业人数,S表示城市地区总劳动力规模。

其次,托达罗指出,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等于工业产出增长率(Κ)减去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Θ),即Χ=Κ-Θ 上面给出的人口流动模型是一个总量模型,对个人而言,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迁移决策由未来某期前就业概率的累加值[P(t)]决定的净收入贴现值[V(o)],即: Τ(o)=∫n t=o[p(t)Y u(t)-Y R(t)]e-rt d(t)-c(o) 其中,r表示贴现率,c(o)表示迁移成本。

探寻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密码

探寻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密码

探寻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密码作者:高帆来源:《人民论坛》2021年第33期【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奇迹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对中国发展史和世界发展史都具有重大影响,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不仅异常突出、举世瞩目,而且对其他领域的成就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取得决定性成就。

正如《公报》所指出的“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呈现出向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快速追赶态势,并已成为对世界经济具有显著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大国,无论是基于中国历史的时序比较,还是基于不同国家的横向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都堪称“奇迹”,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罕见的成就,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确凿无疑的特征事实。

作为人口规模占据世界第一位的国家,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具有超越国境的世界意义,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也因此成为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议题。

特别是,人们需要追问: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是怎样取得的?中国经济绩效的产生“密码”和理论含义是什么?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其他国家以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什么?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在界定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内涵的基础上,评述已有针对中国经济奇迹的解释理论,进而从中国本土化的经济制度特征(特别是强调经济制度体系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组合)出发,探究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制度逻辑,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密码”。

中国经济转轨研究的四种经济学范式-经济学动态2011.4

中国经济转轨研究的四种经济学范式-经济学动态2011.4

中国经济转轨研究的四种经济学范式《经济学动态》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不断地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从官方到学界都积极探索,努力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经济转轨的内容、路径与实现方式,从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多种转轨经济学范式。

从其基本内容与主要影响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轨的研究主要有四种经济学范式,即新制度经济学范式、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范式与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转轨研究范式。

认真分析这些转轨经济学范式,对于我们科学地总结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与转轨的实践经验,科学地推进转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正确而有效地指导我国未来经济转轨实践,是十分必要、非常重要的。

一、新制度经济学:“转轨成本-转轨收益”范式以制度变迁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是对我国经济改革与转轨的理论与实践影响较大的西方经济学理论。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财产权为逻辑起点,全面研究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证明了市场机制在法律制度领域的适用性,从而把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与对权利配置效率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用新制度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转轨问题。

特别是中国的许多年轻学者,将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一个制度变迁和产权重新界定过程的理论,由此逐步形成了转轨经济学的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

新制度经济学转轨范式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转轨的理论研究,另一个是对转轨中经济运行的实证或经验研究。

转轨理论研究主要是在一种转轨定义下探讨如何推进转轨的基本理论,提供一个可以用于转轨经济研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

对转轨中经济运行的实证研究主要是根据俄罗斯、东欧和中国的转轨实践来总结转轨经济的基本经验和比较不同的转轨路径、转轨模式。

其中,有些经济学家对转轨进行更为理论化的探索。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图2—6
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W
S2
S0
S1
b
W0
a
c
O
L2
L0
L1
L
三 收入与闲暇的替代模型
个人劳动力 供给分析的基本 模式
• 收入与闲暇的替代是从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 从劳动者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分析,即分析效 用函数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那首先我们要了 解效用的含义以及效用的相关理论。
(一) 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 (2) 应用,普林斯顿大学W。A刘易斯教授 为首的许多研究发展问题的专家认为,由于发 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家务劳动或贸易活动存 在“就业不充分”的劳动力,他们收入微薄, 因此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提供Wo的工资,就可 以获得“无限的劳动供给”。
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
• 反映整个行业或某种职业可能的一种状态。工 资增加时(相对于别处的工资)就会有较多的 人提供服务,而工资减少时,愿意工资的人就 减少了,弹性越大,为吸引一定数量劳动者进 入或退出一种行业职业所必须的工资变动就越 小。
主体对于劳动收入与闲暇的组合的评价或选 择,如果出现这样一种情况:A种组合与B种组合 对他提供的效用相同,他不能区别何种组合的效 用高或何种组合的选择顺序在前,此时,A,B两 种组合对于主体来说是无差异的。那么,将与A 点所示的劳动收入与闲暇的组合具有相同效用的 所有组合点连接起来,得到的曲线即为无差异曲 线,如图所示。
无差异曲线
Y
ya
a
a’
yb
b
ya
ya
o
ha
ha’hbH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 (1)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 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效用水平相同,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不同。 • (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 线不相交。 • (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 向原点的曲线。 • (4)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 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劳动收入替代闲暇 的不同比率。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动力源变化:对中国经济转轨的实证考察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动力源变化:对中国经济转轨的实证考察
阶段 性假 设 。这 里 将 17 98~20 00年 期 间 中 国
激励机制 , 释放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第 二 阶 段是 从 18 94~1 9 9 1年 。农 业改 革 的
成 功 使 改 革 逐 渐 地 扩 展 开 来 , 管 改 革 涉 及 到 尽
的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从 17 98
维普资讯
第2卷第6 4 期
20 0 6年 1 2月
常 州 工 学 院 学 报( 科版) 社
Jun l f h n zo s tt o eh oo y Sc l c ne di ) o ra o a gh uI tue f c n lg ( oi i c Eio C ni T aS e tn
维普资讯
第 6期
郭为 , 徐伟 : 经济 增 长 的阶段性 和 动力 源变化 : 中 国经 济转轨 的实 证考 察 对
3 l
因此 , 以 认 为 经 济 增 长 的 源 泉 在 于 劳 动 力 的 可 转 移 , 济 增 长 属 于 劳 动 驱 动 型 。 经 济 的 快 速 经 发 展 , 生 了通货 膨 胀 的压 力 , 央政 府 对 宏 观 产 中 经 济 的 控 制 出 现 了 困难 。2 O世 纪 8 O年 代 后 期 经济 进 入 “ 整 ” 调 阶段 , 革 步 伐 开 始 放 慢 , 家 改 国
略了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 , 随 伴 着经济 的阶段性变化, 经济增长 的动力源可能也 随着 发 生 了改 变 。本 文 将 检 验 17 20 9 8~ 00年 间 中国经济发展 的阶段性假说 , 并考查每个阶段 的
动力 源 。

镇企业廉价的劳动力来源 ; ③增加的收入缺乏有 吸 引力 的储 蓄 场所 , 为农 民手 中可 自由支 配 的 成 剩余资金 , 这又成为乡镇企业建立或扩张的重 要

论中国现阶段开展FDI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论中国现阶段开展FDI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论中国现阶段开展FDI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作者:赵晨曦来源:《商情》2013年第04期【摘要】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从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开始的,并伴随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而逐步发展。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又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特别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对外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

在此情形下,我国现阶段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现阶段一、引言国际投资是国际间资金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投资者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将其资本投向国外的一种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的对外投资和本国接受的外国投资。

按照投资方式的不同,国际投资又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一国的对外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将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原材料和零件、管理经验、销售情报等)投放到东道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

中国一直坚持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投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

这与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有极大的相关性。

理论的更新和重新审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现阶段中国开展FDI的必要性;对开展FDI给中国带来实际效果的讨论,则有助于我们理解现阶段中国开展FDI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一)借鉴西方FDI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卡森的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家生产折衷论,都强调一个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是要具有一定的优势竞争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上有自己的既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只要国外存在可供利用的而国内暂时没有或难以取得的有利经营条件,他们就可以通过FDI来谋求这种优势。

而费农的产品生产周期理论认为,产品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的阶段。

现阶段中国既有在创新方面比较落后的领域,又有很多居于领先水平的产品。

加强市场调研,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内容,以对外直接投资为手段,可以延缓这些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是按照两个改革战略向前推进的,一是在传统的计划体制部门中逐步地引入市场机制,使其逐渐地转化为市场引导型的经济部门,这一战略的主要表现是在转变国有企业运行机制方面作出的种种努力和尝试。

二是在传统计划体制之外发展新型的市场主导部门,改变过去的部门和企业的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创造更加充分的竞争环境。

虽然这两种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一大特征(樊纲,1993),但是从改革战略的成本―效益分析上看,也正如中国十几年来经济改革的实际经验所显示的那样,我们不能不承认后一种改革战略是更为成功的②。

新的市场主导部门的快速发展既是产业和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

因而,在现有的经济制度条件下,对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生产资源是如何从传统的政府控制部门流向新兴的市场主导部门的过程和机制进行研究和描述,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和一般意义上的渐进式经济改革过程都是有意义的。

本文选择劳动力的流动机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的一个范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为了使得研究的主题相对集中,具有分析的边界和研究上的可行性,同时又不乏有一般意义。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把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村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经济中的二元体制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从中试图发现劳动力流动与经济结构变迁和经济体制变迁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工资的制度性特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是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二元结构。

在经济改革初期的1980年,占全国劳动力75%的农村劳动力被限制就业于农村这块土地上;仅占全国劳动力25%的城市劳动力在城市中享有就业优先权。

这种优先权是以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和排斥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就业来实现的。

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劳动力流动限制的放松和劳动力流动经验的积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是应该看到的是,这种流动并非意味着城市劳动力统一市场的形成。

虽然农村劳动力流动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的认同,各级城市政府对外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或者采取“总量控制”的措施,或者采取“划地为牢”的政策。

因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机会是有限的,也是不公平的。

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仅仅是一种城市政府行为,并非是企业行为。

对于企业来说,农村劳动力除了具有供给价格低这一绝对优势之外,还具有品质和行为上的一些相对优势。

因而企业对农村劳动力有着更大的需求。

由于制度和相应政策的限制,只有那些较少受到限制的,新兴的市场化程度高的部门和企业才有可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中,城市经济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体制部门。

一种是政府控制部门,一种是市场主导部门。

这两种部门在劳动力就业和工资制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性差异。

政府控制部门所吸收的就业者主要来自城市劳动力,在招收农村劳动力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

政府控制部门中的就业者一般都享有长期的,甚至终身的就业保障。

部门内部的工资受到统一的控制,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小,个人人力资本的报酬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职工的一般工资水平具有刚性的特点。

与此相反,市场主导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采取歧视的做法,按照市场法则招收和使用劳动力。

对就业职工不实行终身雇佣制,企业和职工都可以根据雇佣合同保留着解雇和辞职的自由和权力。

企业有充分的制定工资的自主权利,根据职工的劳动生产率和贡献的大小实行有差别的工资水平。

与任何现代经济社会一样,中国城市经济也存在着劳动力的异质性的现实。

造成劳动力异质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力之间人力资本禀赋的差异。

劳动力就业前受到的教育程度的高低,就业后技术培训和工作经验积累都是产生这种差异的直接来源。

中国传统的劳动管理体制对劳动力异质性的重视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一般市场经济的国家。

“干部编制”与“工人编制”的严格划分,“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分离都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三、基本理论模型1.模型的假定条件以上讨论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工资决定的制度因素是我们理论模型建立的背景条件,同时也是我们模型所依据的假定条件的经验前提。

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抽象出以下四个假定条件。

它们不仅是我们理论模型必不可少的前提,可以说又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制度的特征表现。

(1)城市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一个是政府控制部门,该部门的特点是政府实行统一控制的较为平均的工资率,并且不考虑或者低估人力资本的收益率。

另一个部门是市场主导部门,该部门就业人员的工资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

(2)城市经济中存在着两部分异质劳动力。

一部分是专业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基本上受到过专业教育和训练。

拥有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

另一部分是非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无需专业训练,或经过简单训练就可以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作人员。

在短期内,后者对前者不产生替代效应,即替代率=0。

因此,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劳动力市场仍被“分割”为两个分市场。

两部分人员的市场工资率完全是由两个分市场的劳动力的供求决定的。

(3)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工资率明显高于其在农村就业的工资率,其差异足以诱使他们无限地流向城市劳动力市场。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假定农村劳动力流动在我们的模型中仅仅被看作为一个外生变量。

(4)农村劳动力基本上都是非专业技术型。

他们流入城市后,主要进入市场主导部门。

而政府控制部门对他们的进入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因而他们的流入只对市场主导部门的工资率产生影响,不会直接影响到政府控制部门的工资率。

2.市场主导部门模型3.政府控制部门模型4.政府控制部门和市场主导部门共存的模型四、进一步修正的模型既然“效率工资假说”可以用来解释政府控制部门中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那么它是否也可以用来解释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对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实行高于市场工资率的工资率就会激励他们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如果他们提高劳动生产率后产生的效益能够补偿由专业技术型劳动力降低劳动生产率带来的损失,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有“得”也有“失”,因而上述提到的制度效率损失可能是不存在的。

应该说这种情形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是可能出现的。

但是对于我们这里讨论的两部门模型来说它是不可能出现的。

理由有两点。

第一,政府控制部门对劳动力进入实行控制,存在着制度上的进入障碍。

这样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涌入不会冲击到政府控制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更不存在对原有劳动力替代的可能性。

其次是政府控制部门实行的“铁饭碗”就业制度。

这对于就业于政府控制部门中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来说,意味着市场工资率不会成为他们现在就业的机会成本,他们现有的工资率也不会成为其将来失业的机会成本①,因为他们失业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五、理论模型的经济含义与结论根据以上对几个模型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经济含义和结论。

(1)由于政府控制部门制定的统一工资率与两个劳动力分市场的工资率之间形成两个落差,这会引起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流动,从而进一步引起两部门劳动力供给的变化。

这里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是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受到市场主导部门较高的人力资本收益的吸引,会纷纷从政府控制部门向市场主导部门转移。

相反,政府控制部门中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则不会流向市场主导部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市场主导部门中的工资率低于他们已有的工资率。

更可能的情况是市场主导部门中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却有着想进入政府控制部门的强烈动机。

(2)政府控制部门中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低于其市场工资率的另一个结果是他们在受到流动制度障碍时会降低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制度效率损失。

由于这部分损失起因于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因而它的规模和程度是会受到劳动力流动限制条件强弱的影响。

具体来说,如果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流动受到的限制越大,因此而产生的制度效率损失就越大。

(4)由于政府控制部门中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低于其劳动生产率,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高于其劳动生产率,这会激励政府控制部门去努力发展使用较大比例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以获取较多的财政收入和发展资金。

同时忽视那些使用较多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这样一种发展战略所产生的消极效应是多方面的。

政府控制部门一方面对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有着很强的需求动力,另一方面对这部分劳动力进行低效率使用。

这不能不说是政府控制部门的一大难题。

政府控制部门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忽视,加上市场主导部门中同类产业的竞争,会使得政府控制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企业的境况每况愈下,这可以说是政府控制部门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5)模型隐含的收入分配的含义是,在现行收入分配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与经济体制转轨相伴随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会加速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扩大的过程。

应该指出的是,这一过程是以人力资本收益率的上升为主导因素的。

因此,它是对传统的工资政策和分配政策的一种修正。

六、相关体制和政策选择的模拟分析政府控制部门中平均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的分离给该部门带来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种分离或者会导致该部门利润率的不断下降,或者表现为部分企业的亏损。

在后一种情况下,政府为了维持亏损企业的正常运行,不得不拿出一定的补贴。

不论是利润率的下降,还是补贴亏损企业,都会给政府部门带来财政上的压力。

有了压力也就有了改革的动力。

因而,我们接下来逐一地考察政府部门可能做出的几种相关的政策选择。

(1)政府部门采取控制实际工资的办法,使得工资率的增长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这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办法。

这种办法适用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但是对于我们所考察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的情况,政府部门是难以下调实际工资的。

另外,这种办法并不能阻止专业技术劳动力的外流和由此引起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的趋势。

(3)政府部门对亏损企业采取积极破产的办法,以提高整个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从而减少政府的财政补贴。

这样一来,破产企业的职工被迫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市场主导部门。

应该看到,在工资决定机制不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这样一个过程将是长期的。

应该说明的是,以上考虑到的四种政策选择并非是相互排斥的。

在现实中,政府部门完全可以同时选择四种政策。

相比而言,四种选择的性质是有所不同的。

前两种选择属于控制型政策。

后两种选择则属于机制调整型。

综合四种选择来考虑,改革的含义是非常明确的。

如果政府控制部门不进行第四种选择,即按照市场规则确定工资率,那么专业技术劳动力的外流,企业的亏损、破产就是不可避免的。

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控制部门的萎缩是不可避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