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合集下载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核心,它们代表了文学作品所要追求的高尚境界和终极目标:
1.真(Truth):真指作品反映了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的真实
性和真理性。

作品应该追求真实还原生活的本质、探索人
类的存在和内在世界,以及揭示人性、社会和历史的真相。

作品通过真实性,使读者能够在其创作中感受到人类经验
的共性和价值,并引起共鸣。

2.善(Goodness):善指作品体现了道德和伦理的规范和价
值。

作品应该通过创作形象、情节和主题,探讨伦理和道
德问题,呈现出人类美好的一面。

作品可以启发人们思考
善良、正义、友善、关爱等道德价值观,并传递积极向上
的情感和信念。

3.美(Beauty):美是文学作品所要追求的最直观和核心的
审美价值。

美指作品在形式、结构、语言、艺术构思等方
面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作品通过其美感,给读者带来审美
的享受,触动情感、激发想象力,使人感受到美的力量和
魅力。

"真、善、美"的统一是指在文学创作中,这三个价值维度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并统一于作品中。

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真实性、善良性和美感,通过表达真实与真理塑造出良好而美丽的形象和情节,引发读者思考、
体验和欣赏。

通过追求"真、善、美",文学创造可以成为人们探索和了解生活、人性和社会的途径,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感和思索意识,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审美的价值追求,提升了作品的内在意义和文化价值。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文学评价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文学评价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文学评价1. 引言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递思想、情感和社会价值观。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文学评价成为了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文学评价进行探讨。

2.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艺术方面和社会价值方面两个层面。

2.1 艺术方面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通过精心构思和形象描写,展现出艺术的魅力。

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带来审美的愉悦。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韵律的句子,表达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浮华,使读者感受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2.2 社会价值方面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读者能够深入思考和认识社会现象以及人类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钻石项链》中,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遭遇,作者探讨了社会阶层的困局、人心的追求和人生的意义,激发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3. 文学评价的标准文学评价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评判和评价的过程。

主要根据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性和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性来评价其质量。

3.1 表现形式的评价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和结构等方面。

对于小说和诗歌等文学作品,评价其语言的凝练性、富有感染力和形象的描写能力等,而对于戏剧作品则评价其对话的逻辑性和舞台效果等。

3.2 艺术性的评价艺术性主要评价文学作品的创意和独特性。

作品的创意和独特性体现在情节的构思和人物的刻画等方面。

一个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独特而富有创造力的故事情节,以及立体而鲜活的人物形象。

3.3 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性评价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也与其对现实社会的关联性息息相关。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通过反映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引发读者的共鸣,并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注。

4. 文学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文学评价既有客观标准,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

客观标准是根据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来评判,而主观因素则是评价者的个人喜好和价值观的影响。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

本章即通过对“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基本范畴的诠释,揭示文学创造的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 艺术真实本节概述:“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文学创造要求“真实”。

然而这种“真实”不是简单的摹写原物,像照相机照相一样,不是将人物变为“席勒式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而是要求文学创造的艺术真实。

它要求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人物精神的“莎士比亚化”。

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和诗艺的真实。

知识点1:认识与艺术真实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知识点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重点)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

1.内蕴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

文学创造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对某些抒情诗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文学求“真”的价值取向是在假定性情境的创造中实现的,而假定性情境的创造归根到底又基于一个“真”字:真事理,真情感。

《文学概论》复习题

《文学概论》复习题

《文学概论》复习题一.填空1.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家、作品、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

2.艺术构思的方式: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陌生化。

3.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与无意识。

4.陌生化的提出者为苏联学者什克洛夫斯基。

5.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真、善、美。

其中,要义是求“真",核心是尚“善",境界是呈“美”。

“真实性”是衡量文学创造成就的首要标准。

6.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7.在艺术概括的“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中分为席勒式和歌德式。

8.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

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

9.对诗艺术形式的三种态度:重内容轻形式、重形式轻内容、内容形式并重.10.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11.高尔基的《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12.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为格里高尔。

13.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着重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剧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社会生活、集中地表现人物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14.我们大体将文学文本划分为三个层次:文学言语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15.马克思提出的“特征性原则”成为了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人类思想、情感和经验。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它们更承载着审美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进行讨论。

一、审美价值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学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创作者的审美理念和情感体验。

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都融入了作家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

这些情感和追求通过作品表达出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体验到与作家相似的审美感受,从而产生一种美的享受。

其次,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和艺术形式展现了审美的魅力。

作家通过精巧的文笔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将平凡的事物赋予美的意义,使作品更具艺术性。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练的语言将平凡的夜晚描述得如诗如画,使读者沉浸在诗歌的美好中。

再次,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多样化的审美世界。

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主题和题材,使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和理解美。

无论是爱情、友情、家庭,还是社会、历史、人性,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丰富而多样的审美表现。

最后,文学作品通过呈现人类生活经验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审美思考的空间。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享受,更是一种思考生命和人类存在的方式。

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读者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道德的选择,以及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审美体验。

二、意义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审美层面,它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首先,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思想和生活。

文学作品承载着人类的记忆和经验,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其次,文学作品是思想启蒙的重要资源。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理解和思考这些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

比如,读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我们不仅会体验到戏剧的魅力,还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抉择。

关于真善美的教育理念 [真善美――文学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关于真善美的教育理念 [真善美――文学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关于真善美的教育理念[真善美――文学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关键词:真善美文学艺术创造人文关怀形式创造摘要:真、善、美是人们生活中所崇尚的道德品质。

由于对生活真实性的遵循,对艺术形式美的追求,及抑“恶”扬“善”给读者所带来的积极向上的影响,使得真、善、美成为文学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同时,也是文艺理论批评的重要衡量尺度。

本文就真、善、美在文学艺术创造中各自的作用、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予以具体阐述。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其本质在于反映生活的真实。

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的核心是尚“善”,表现“人文关怀”。

而形象反映生活的特点,构成文艺作品的特殊品质,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显出美的境界。

真善美构成了文学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也构成了文艺理论批评的标准。

文学艺术需要怎样的“真”?何为文学艺术的“美”?善与“真”、“美”的关系如何?本文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以阐述。

一、真,文学艺术创造的客观标准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家、艺术家、美学家,在文艺实践中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因而极力提倡文学艺术的真实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他认为文词的华美,想象的奇特都不能有损于文艺的真实。

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曾基于创作经验断言:“获得全世界文明的不朽的成功秘密在于真实”,“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

”①俄国杰出的文学批评理论家别林斯基则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强调,“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这样的作品越多,“你和它之间的内在情意和联系也就越深入,实切而不可分割”②。

真实性对文学艺术创造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其主要特征在于:第一,对生活现象虚构的合理性。

即艺术的真实。

生活真实虽然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在根本上受社会现实生活的决定和制约的同时,又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

这是因为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心理意识归根到底都是主体心理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的产物。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2、假定的真实 p155
假定性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 活的内蕴是一切文艺的共同特征。
普希金生前参加过“扮演普希金”比赛
结果普希金本人 只得了第三。也 就是说有两人比 他更象“普希 金”。
生活的真实是—是;艺术的真实是—象(假定)。
(1)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
或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成一 个荒诞不经的情境世界,或完全抛开现实的形 象而以虚拟的形象世界取而代之。 P155-2-8
“真”是“善”的基础。
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p177 -4
情感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 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文学在创造艺术 真实时运用“内在的尺度”,实际已把情感 评价融入其中,因此,艺术形象都是理智与 情感的统一,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 性。文学创造正是以这一本质属性,在向人 们呈现着意义——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因伦理评价而引发的情感表现是文学 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 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社会性 需要与态度。 P161↑1 -162.1
艺术是情感的符号,情感是艺术 之根本。艺术形象是因情而动人。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书上动物图像精确,却不动人,而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却能动人心情。
一、审美理想的烛照 (一)审美理想的特征 (二)审美理想的功能
(一)审美理想的特征 p171
首先,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 在的鉴赏的原型好最高典范。
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 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
例:艾青《礁石》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追求

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追求

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追求人类自古以来就与艺术密不可分。

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艺术作品通过独特的方式来传递审美价值,引发观者在感知与思考中获得启迪与满足。

然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追求并非一成不变,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

首先,艺术的审美价值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古代,艺术作品往往追求的是表达主题的技巧与形式。

比如,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文人们追求的是优美的韵脚和文辞,以及精湛的笔墨技巧。

而古代绘画则追求形似而神生,崇尚“仿神造形”之美。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产生了转变。

如今,人们更加注重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追求带有深刻意义的艺术作品。

其次,艺术的审美价值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

每个文化背后都有着独特的审美标准和观念,这也为艺术的追求提供了多样性。

比如,在日本的传统艺术中,强调的是自然的美和极简主义,而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艺术的黄金时代,强调的是对人体的完美呈现和神话故事的描绘。

这些不同的审美观念相互交融,使得艺术的审美价值越发多元化。

此外,艺术的审美价值也受到个人经历和情感的影响。

每个个体都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这也决定了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评价。

一位悲观主义者可能更加倾向于对忧郁的作品产生共鸣,而一位乐观主义者则更容易被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作品所吸引。

因此,在艺术的追求中,人们也会因为个人经历和情感倾向而对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偏好。

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追求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所体现的,也和观众的主观感受有关。

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与其进行精神对话,通过欣赏和参与去追求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艺术的追求使人们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体验到另一种境界的美。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思考人生、探索世界和面对内心,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这种审美的追求使得艺术作品更具有社会和文化的价值,促使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追求也更加多元化。

综上所述,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追求不仅受到时代、文化和个体因素的影响,也与每个人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有关。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导言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创作性的艺术形式,追求着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对美的喜悦和理解,文学创造通过情感、语言和结构等手段,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以呈现艺术的美丽和真理。

本文将探讨文学创造追求审美价值的过程和意义。

文学创造的审美手段文学作品通过情感、语言和结构等手段,实现审美价值的追求。

情感表达文学创造通过情感表达,将作者的情感传递给读者,激发读者共鸣和情感共振。

通过对人类情感的表达,文学作品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世界,引发情感共鸣,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快乐、悲伤、希望等情感体验。

语言运用文学作品通过独特而精炼的语言运用,达到审美的效果。

文学创作者运用富有想象力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打造独特的文学语境,使读者沉浸其中。

同时,文学作品还通过修辞手法、对比、象征等艺术手段,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审美价值。

结构安排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也是实现审美价值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结构安排能够使文学作品更加美感和感染力。

例如,小说中的起承转合、诗歌中的韵律和押韵、戏剧中的情节冲突等,都是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展现出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

文学创造的审美意义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对于个体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个体层面文学作品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带来快乐和愉悦。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个体能够沉浸其中,忘却日常烦恼和压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

同时,文学作品中对人性、社会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也能够引发个体对自身的思考和成长,提升个体的审美修养和思辨能力。

社会层面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对社会也有积极的影响。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文学作品中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思考,促使社会对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同时,文学作品还能够传递积极的精神力量,激发社会成员的创造力和价值观的更新。

通过共同阅读、讨论和研究文学作品,社会成员能够促进交流和理解,提高社会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结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是文学作品引发审美感受和心灵共鸣的重要原因。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答:对“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理解:(1)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实践活动,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并激发人的丰富情感。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饱含真情实感的形象“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体现为“文体升华”。

总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

(2)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世界。

(3)“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是与“善”“美”共生共存的审美化的真实;“善”是高尚的品格和利他的取向,求真是尚善的基础,没有真,善就流于无历史内容的虚伪的“爱的呓语”;真和善的表现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时,还要完成美的创造;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

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追求。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答:(1)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①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②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

(2)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①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

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性的情境之中。

因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

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马
自由与奔放
诗意的裁判” “诗意的裁判”
裁判:情感评价“ 裁判:情感评价“善”的价值取向追求 功利性 高尚性 诗意:情感评价“ 诗意:情感评价“美”的实现方式 诚挚性 艺术性 “真”的实现
诚挚性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 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 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 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 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庄子 ——庄子
第一节 艺术真实
1、论真实 、
庄子: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 庄子:“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 人。”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 “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 密在于真实” 不真实的作品“ 密在于真实”,不真实的作品“现在与将来都不会 有任何价值” 有任何价值”。 别林斯基: 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 别林斯基:“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 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 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
毛诗序: 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为情而造文,……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 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 刘 勰:为情而造文,……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 诗者,由情生者也。 袁 枚:诗者,由情生者也。
2、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
文学创造以情感评价发挥着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文学创造以情感评价发挥着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情感评价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本质属性。 情感评价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本质属性。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从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从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 齐白石的虾、 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 比如《人间喜剧》和《追忆似水年华》
• 巴尔扎克表现人类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 横断面的《人间喜剧》
2020/12/13
《追忆似水年华》
• 普鲁斯特通过自己的感觉表现 客体世界的《追忆似水年华》 。
• 普鲁斯特用了与巴尔扎克不同 的艺术概括手法。
2020/12/13
艺术概括的规定性
• 艺术概括的规定性
三、艺术概括
• 含义
➢ 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 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 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创造既具有鲜明 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 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教材,162)
2020/12/13
艺术概括的作用
➢ 艺术概括是实现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生活原型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一个 贵族青年提出同一个女囚犯结婚,得到同 意。举行婚礼时,女囚犯却突然死亡。托 尔斯泰把《复活》的艺术形象上升为典型 ,使艺术概括的力度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中达到了顶峰。
《 复 活 》 插 图
2020/12/13
四、生存论的艺术真实
• 以上讲的是认识论的艺术真实,也许我 们还应从生存论的角度讲艺术真实。
➢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
➢ 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 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 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2020/12/13
屠格涅夫
2020/12/13
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某一位费克拉· 安德烈耶夫娜、某一位彼得、某 一位伊凡,……我仔细观察他,他 或她使我产生了特殊的印象;我 反复思索,后来这个费克拉、这 个彼得、这个伊凡离远了,不知 流落到哪里去了,但是他们所造 成的印象,却深印下来,逐渐成 熟。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文字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载体,由于其深厚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其在人们心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并分析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一、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审美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情感和理性的交融状态,而文学作品则是审美体验的重要载体。

通过创作者的艺术创造力,文学作品能够通过情节、语言、形象等元素,给人带来强烈的审美享受。

例如,作家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品中所刻画的场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1. 增强审美能力:文学作品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创造出美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读者能够对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培养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启发思考与反思: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引发读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例如,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性、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揭示,让读者深入思考并思索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3. 传递情感与共鸣:文学作品能够通过细腻的叙事和情感描写,唤起读者的共鸣。

当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发生情感共鸣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三、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1. 传承文化与价值观:文学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价值观念,通过作品的传播和阅读,能够传承和弘扬社会的文化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例如,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优秀品质和道德观念,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拓宽视野与培养共情能力:文学作品往往揭示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和故事,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人们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

同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能够培养人们的共情能力,增强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

四、文学作品对个人的影响1. 提供情感寄托与安慰:在人生的起伏和挫折中,文学作品能够提供情感上的寄托和安慰。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1.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2.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3.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4.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5.文学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精神性、超越性的特点。

二、解释基本概念: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间接性1.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首先,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

其次,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2.文学的形象性:形象性是指文学创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首先,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其次,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3.文学的间接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中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它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中介,通过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三、问答题: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人的观念领域的反应,同时又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以及与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革,所以,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2.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

(1)认识性。

认识性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首先,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可以通过文学认识丰富的社会生活。

其次,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可以通过文学参悟生活的真谛。

第三,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可以通过文学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1.艺术真实的概念: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之一,是作家在假定性的艺术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而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

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也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

2.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艺术真实指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而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

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也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

与生活真实相比,它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是内蕴的真实,又是假定的真实。

内蕴真实指它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内蕴;假定的真实指它描绘的艺术情境是虚构的、假定的。

与科学真实相比,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主观真实指文学创造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体性或主观性。

诗艺真实指它是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真实,是一种修辞学意义的真实,能引起人的艺术美感。

3. 鲁迅先生认为艺术是“以假为真”、“假中见真”的。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认识。

(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第23-24页)鲁迅先生的这些话是说明文学艺术的“真实性”问题的,“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科学真实都有区别,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

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向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的话,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这也应该是我们对待文学艺术应有的情感态度和评价。

“假”是指文学艺术通过艺术的虚构来创设假定的艺术情境,包括假定的人物、关系、场景、故事情节等要素,但是在这假定的艺术情境中,我们看到感受到的则是“真”:“真情感”和“真事理”,是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课后习题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课后习题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答:对“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理解:(1)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实践活动,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并激发人的丰富情感。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饱含真情实感的形象“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体现为“文体升华”。

总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

(2)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世界。

(3)“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是与“善”“美”共生共存的审美化的真实;“善”是高尚的品格和利他的取向,求真是尚善的基础,没有真,善就流于无历史内容的虚伪的“爱的呓语”;真和善的表现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时,还要完成美的创造;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

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追求。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答:(1)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①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②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

(2)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①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

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性的情境之中。

因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精神创造的一种形式,在塑造人们审美情趣和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更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思考的艺术形式。

因此,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成为人们评价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首先,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其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上。

作家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对人、物、事件的描写和刻画,以及情节的构建,展示了世界的多样性和生活的丰富性。

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的独特表达,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世界和价值的问题,启迪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和共鸣。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其次,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还在于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文学作品通常以人们的生活为素材,以小说、故事、诗歌等形式来再现和反映社会现实。

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作者塑造了一系列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呈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思考和行动。

这些作品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人性困惑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了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认知和思考。

第三,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还在于它所传递的情感和智慧。

作品中的情感质朴真实,或者刚强挣扎,或者细腻婉转,使人们对于人性的探索和理解更加深入。

同时,作者通过作品传达的智慧和思考,启发读者的智慧和思考,引导人们思考人性、人生和社会问题等等。

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使读者从中获得启迪和指引,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最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其对语言的运用上。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的优美和表达的独特性提高了其艺术的感染力和观赏性。

作品中的词句选取恰如其分,句式结构独特,修辞手法巧妙娴熟,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享受语言的美感和艺术的乐趣。

语言的运用成为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作品与其他形式表达的区别所在。

总之,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多维度而多元化的。

它不仅仅关乎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更关乎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情感和智慧的交流。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语言运用使人们在欣赏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艺术的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一节艺术真实⏹认识与艺术真实⏹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艺术概括认识与艺术真实⏹文学作为认识活动文学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旨在其蕴藉中创造认识与审美相统一的形象体系作品“真实性”的品格:历史理性“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基础,巴尔扎克论真实、别林斯基论真实巴尔扎克论真实“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不真实的作品“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巴尔扎克别林斯基论真实“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这样的作品越是多读,“你和它之间的内在情意和联系也就越深入、实切而不可分割。

”——别林斯基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与生活真实不同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与科学真实不同主观的真实诗艺性内蕴的真实⏹何谓内蕴的真实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社会生活内蕴的层次真相事理层历史文化层哲学意味层文本赏析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假定的真实⏹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如《西游记》、《变形记》以虚拟形象世界取代现实的形象⏹现实型作品艺术情境是虚构的、假定的,如《雷雨》⏹假定与“真”:真事理/真情感,如《牡丹亭》《西游记》、《变形记》⏹唐僧(现实形象)与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神仙、妖魔(非现实形象)的结合⏹《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里变成甲壳虫(非现实形象)与周围其他人(现实形象)的结合《雷雨》假定性情境:让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发生在两个场合(周家客厅与鲁家住宅)及一昼夜之内,冲突集中而强烈。

《牡丹亭》《牡丹亭》中杜丽娘“梦而死”、“死而生”式追求爱情幸福的离奇情节,由于情感真挚,人们就会从心理倾向上忽略其他而“以假为真”。

主观的真实⏹文学创造有主体性或主观性文学提供的“真实”都被主观化、心灵化艺术创造自由地把客体世界变成主体的认识与感悟、情感与意志的对象物文本赏析当太阳破晓时光,它呐喊着,打开了黑沉沉宇宙的大门。

那时,它红得那样发亮、发烫,然后把红光普照大地。

于是大地苏醒了,树叶从沉睡中扬起头,水波从凝静中张开眼,一切曾经被黑夜掩盖了的,都露出了鲜红的笑靥,花朵带着珍珠般的露珠,在第一线战颤的阳光中,显得那样的鲜艳可爱。

——刘白羽:《平明小札》诗艺性⏹含义诗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作用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必然要讲究“诗艺”假定性情境是在“诗艺”中生成没有“诗艺”运用便没有艺术真实文本赏析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三、艺术概括⏹含义作家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创造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作用艺术概括是实现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

比如《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普鲁斯特通过自己的感觉表现客体世界的《追忆似水年华》⏹巴尔扎克表现人类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横断面的《人间喜剧》三、艺术概括⏹艺术概括的规定性“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我在生活中遇到了某一位费克拉·安德烈耶夫娜、某一位彼得、某一位伊凡,……我仔细观察他,他或她使我产生了特殊的印象;我反复思索,后来这个费克拉、这个彼得、这个伊凡离远了,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但是他们所造成的印象,却深印下来,逐渐成熟。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生活原型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一个贵族青年提出同一个女囚犯结婚,得到同意。

举行婚礼时,女囚犯却突然死亡。

托尔斯泰把《复活》的艺术形象上升为典型,使艺术概括的力度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达到了顶峰。

第二节情感评价⏹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一、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认识与情感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客观反映,情感是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认识是情感形成的依凭,情感是渗透着认识的情感文学创造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和情感评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一、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文学创造以情感评价发挥着审美意识形态作用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从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

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二、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诗意的裁判”善与美的统一,对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和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的内涵情感评价与善的价值追求高尚的品格功利的取向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诚挚的情态艺术的呈示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善”的终极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人文主义是文学的灵魂和存在的根据⏹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第三节形式创造⏹文学与艺术形式⏹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形式美问题一、文学与艺术形式⏹文学的精神价值的理想: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文体升华三者之间保持张力和平衡。

⏹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是两个实体,活在一起,如钱谷融所言钱谷融我们接触到一篇作品的形式,自然也就接触到了它的内容,而我们要知道一篇作品的全盘内容,也非接受它的整个形式不可。

——钱谷融:《形式与内容》一、文学与艺术形式⏹两种相反的观念和理论⏹重内容轻形式传统文论:“文以载道”,“言之有物”西欧古典文论:“再现”说,“表现”说⏹形式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捷克与法国的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派一、文学与艺术形式⏹小结⏹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内容是它的这一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它的这一内容的形式⏹形式创造是建立在形式与内容关系基础上的互动过程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内容形式化⏹作品:内容与形式完全融合,如黑格尔所说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体形式创造是内容形式化的过程,如别林斯基所说内容的形式化以审美价值追求为催化剂,如我国作家王汶石所说黑格尔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

——黑格尔:《美学》别林斯基对文学作品而言,“它的形式对它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它自己所特有的那种内容的发展。

——别林斯基王汶石……当我们一旦明白了它(指素材)的内在意义,获得一个深刻而新颖的思想,找到了主题,情况立刻就不同了。

思想的火光一旦燃起,所有的生活事实、细节,都被通统照亮,活动了起来,向主题思想的光点聚集,各找各的位置,各显各的面目;一个作品的轮廓就明显起来,形成起来。

——王汶石:《漫谈艺术构思》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形式内容化⏹形式创造具有塑造内容或者帮助其生成的作用文学创造之初,形式创造已经开始。

匈牙利现代艺术理论家巴拉兹曾说形式的生成作用使内容能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巴拉兹(作家)“观察整个生活现实,不过只是从他们的那种艺术形式的观点来观察,这种艺术形式已成为他们表现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巴拉兹:《电影美学》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小结⏹形式创造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三、形式美问题⏹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有意味的形式”理论⏹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如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有意味的形式”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英国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指出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曹操的白脸脸谱是奸诈的象征⏹关云长的红脸脸谱是忠义的象征本章小结思考问题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3.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作出评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鲁迅语)思考问题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5.阐明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示之含义。

6.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对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思考问题7.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8.阐释“内容形式化”“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10.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包括各民族语言及古今文之间),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