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哲学主观题万能答案整理

合集下载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1.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二者结合+反对错误倾向+其他角度①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⑤从辩证法角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2.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要素:物质决定作用+意识能动作用+规律客观性+其他观点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要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真理特点+认识过程①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高考哲学主观题万能答案整理(无敌版本)

高考哲学主观题万能答案整理(无敌版本)

高考哲学主观题万能答案整理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5.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二)发展观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充满信心,又要克服困难;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三)矛盾观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求我们⑴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⑵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主观题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主观题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一)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有时会是“意识的相关知识”)【参考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错误的,树立正确的意识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参考答案】(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在运动变化中利用规律。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守旧思想。

4、规律的有关知识(规律的含义回答)【参考答案】①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5、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核心知识【参考答案】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或者答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③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⑤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有其存在发展的规律,要尊重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政治哲学主观题解答方法与万能答题模板

政治哲学主观题解答方法与万能答题模板

政治哲学主观题解答方法与万能答题模板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答“四步骤”法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呢?一般地说,“四步骤”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四步骤”法,就是指在解答哲学主观题时,要按“材料层次化,层次要点化,要点观点化,观点材料一体化”四个步骤进行。

下面以一道试题为例,来谈谈“四步骤”法的运用。

例:我国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而江苏省委提出了江苏在全国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总体构想是:到201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呈扩大趋势,苏南发展势头极好,而经济薄弱县几乎都在苏北地区。

2002年,苏南人均GDP为3456美元,苏中为1360美元,苏北为924美元。

针对这种情况,江苏对苏南、苏中、苏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2007年前,苏南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前,苏中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2017年前,苏北先于全国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中部分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进一步提高现代化水平。

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提出和制定的哲学依据是什么?解答步骤:一是材料层次化。

即分解材料,分清其层次,把握其要旨。

本题的材料较长,按照题意,我们必须从材料中找出江苏省提出和制定了哪些目标,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通过材料的层次化,我们可以理出两大层次:江苏省提出了“两个率先”的目标;江苏省制定了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目标。

这样就把复杂的材料简单化、明确化了,抓住了材料的要旨,为下一步解题打好了基础。

二是层次要点化。

即紧扣题意从材料每一层次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出每一层次的要点,这是第一步工作的深化和细化。

江苏省为什么要在全国提出“两个率先”的目标?江苏省为什么要制定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目标?原因和意义各是什么?通过对每一层次中有效信息的分析,我们不难概括出以下要点:①从原因上看,江苏省根据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两个率先”的目标;根据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制定了三大区域发展目标。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区别。

答案: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或精神,意识或精神决定物质。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看法不同。

2. 什么是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辩证法是一种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变化性和联系性。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唯物性和辩证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它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

唯物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辩证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这三个特征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体系。

2. 结合实际,论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特殊性则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任何具体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矛盾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普遍性也存在于特殊性之中,通过对特殊矛盾的分析和解决,可以揭示矛盾的普遍规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也要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某社区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居民对于改造方案有不同的意见和需求。

请结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分析社区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答案:在处理旧城改造的问题时,社区首先应该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即认识到改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利益和需求的矛盾。

高考复习:哲学类主观题答题归纳

高考复习:哲学类主观题答题归纳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意识具有反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 设问模式:材料中的×××是怎样做到从实际出发的? 答题模板: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
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
答题要素: 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答题要素: ①联系观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 ②发展观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
③矛盾观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
④创新意识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
【训练5】(2012·山东文综·T30(3))材料三
境的过程)。
【训练2】(2014·银川模拟)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
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要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 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 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 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
折发展——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曲折性;机遇大于挑战——矛
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答案: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国际 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 统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体现了矛盾主要方面
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六)有关“社会历史观”的命题 1.根据材料领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设问模式: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对材料进行分

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

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

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运动 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意识能够反 作用于客观事物。
(2)材料中由于乱砍滥伐使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后来,由于实 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使环境逐步好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说明事物是普遍 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抓重点就是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
3.只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 才能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社会各种矛盾的解 决,才能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题型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1、树立辩证思想: 辨析题的实质和核心是辩证,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已看 不到完全正确和完全错误的辨析题,而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 因此,我们切不可肯定一切、否定一切,要善于辩证思维 2、严格审题,明确辨析题的类型,以便对症下药 3、寻找辨析点,点点分析,简要总结, 4、对于背景材料辨析题,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演绎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的?
答案:
该地区的做法是: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求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 转为根据本地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 己地区客观的真切了解。
(2)辨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 自己的有利条件,做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体现了对 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 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则体现了对变化发展的实际的正确把握。

哲学主观题大范围答题模版

哲学主观题大范围答题模版

范围
原理名 称
原理主干内容
方法论主干内容
发展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 普遍性 是变化发展的 题
•发 展 的 观 点
发展 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 积极支持新事物的 实质 的前进和上升,是新 成长 事物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 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 对未来充满信心,克 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服前进道路上的各 趋势 (前进 种困难 性与曲
矛 盾 的 观 点
1.对立统一观点 2.矛盾的普遍性 3.矛盾的特殊性 4.矛盾普遍性和特 殊性辨证关系 5.主次矛盾原理 6矛盾的主次方面 原. 7.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原理
范围
原理名称 1.对立统 一观点 2.矛盾的 普遍性
原理主干内容
方法论主干内容
任何事物都包含 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 着既对立又统一 的两个方面 矛盾时时有,处 处有,矛盾具有 普遍性
范围
原理名称
原理主干内容
方法论主干内容
•矛 盾 的 6矛盾的 观 主次方 点 面的原 理
与重点 论相统 一原理
4矛盾的 普遍性 和特殊 性辨证 关系 5矛盾主 次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 都是普遍性和特 殊性的统一
主要矛盾对事物 发展起决定性作 用 事物的性质主要 是由矛盾的主要 方面决定的
①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 解决主要矛盾;②要学会统筹 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 清主流和支流。
人生价值 的创造与 实现
A与B一起用
确定范围
审 题
确定题型
摸清对象
哲学主观题大范围答题模版

• 大范围
• 结合材料,分析灾后恢复重建宝贵经验 的哲学依据 •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原理对国务 院决策变化的正确性做个总结性的 发言 •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的 成长历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辨证法的 发展观 • 分析材料体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哪些观点? • 结合志愿者精神,谈谈你对实现人生价值 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哲学主观题万能答案整理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二)发展观
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充满信心,又要克服困难;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三)矛盾观
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求我们⑴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⑵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它们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6.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在着重把握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四)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

四、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人生观价值观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4.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附:《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①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⑤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