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专题练习(二十)有答案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课下限时集训(二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Word版含解析
课下限时集训(二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金华期末)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
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
材料中的“分地”()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2.观察下图,你如果想在厂房里挂上一条标语,最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合肥无线电二厂电视机生产线A.“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B.“努力生产,为‘革命’加油”C.“提高质量,抢占市场”D.“一定要完成生产计划”3.(2016·厦门调研)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包字进城,一包则灵”的现象。
这是因为“包字进城”的做法() A.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促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D.发展了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4.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5.如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
其中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较高的直接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2016·佛山调研)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7.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大考点二十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大考点二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2015·天津文综·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
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考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和苏俄都实行开放的政策,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故A项正确;苏俄和中国并不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尤其是在苏俄时期,美国对苏俄是敌视的态度,故B项错误;苏俄和中国是引进外资和发展经济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与哈默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5·重庆文综·8)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
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考点】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据材料“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
”结合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使得人民公社这一行政机构逐渐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建设的瓶颈,有必要进行政权改革,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标志是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是在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在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后,时间晚于题干,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5·广东文综·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校模拟:专题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解析版)
名校模拟1.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及发表的文章。
它们反映出报刊文章《农村工作通讯》《分田单干必须纠正》《湖南日报》《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湖北日报》《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大众日报》《不容开历史倒车》A.媒体宣传对改革具有双重作用 B.改革必须坚持阶级斗争C.媒体对改革缺乏责任意识 D.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
当时“国内外发展大局”应该包括①两极格局下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②美苏结束了“冷战”状态,两国关系趋向缓和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合理国际经济新秩序④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这里的“拢合”与“散伙”分别是指A.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B.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5.下图是“中国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徽标,这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改革分配形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改革产权制度,建设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6.2013年1~7月份,我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3 832亿元,其中民间投资额比重占63.9%。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二第九单元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含答案
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A.有利于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B.农民获得了土地买卖的自主权C.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取代D.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选A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
2.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观察下面图表,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C.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92年之后,A项在1956年底基本完成;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故B项正确;我国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70年代,排除C项;D项是2001年。
3.《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 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
”此后,我国政府()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D.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解析:选C从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十年实践”,所以此后的实践活动当在1990年以来。
结合所学,A 项为1980年,B项为1984年,D项为1985年,时间均不符,排除。
1990年,上海浦东开放,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选C项。
4.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
这说明当时()A.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C.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而不是供给方面的,故可排除B项;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到了90年代国务院颁布相关规定条例就是为了推动改革的深化,故选C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可排除D项。
《创新方案》2021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0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Word版含答案
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考纲呈现:(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热点提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和意义;(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和特点;(4)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
考点1 从方案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年月1.宏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①经济状况: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思想基础: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指导思想: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都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经济方针: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①1978年,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②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①农夫有了生产和安排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乐观性②全国农业得到大进展③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①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②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调动了各方面的乐观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进展,效益显著③全部制: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④安排制度:实行按劳安排为主、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制度提高[点拨]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转变土地公有制,农夫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全部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练案改革开放后的新局面(含解析)
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战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因是()A.新一代领导人上台改变了原来的外交政策B.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C.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D.适应第三世界共同反霸斗争的需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规律的认识能力。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战略的调整是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作出的。
【答案】 B2.当今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方针与政策是()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睦邻政策③不结盟政策④对外开放政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①②③④均是我国政府当今奉行的外交方针与政策。
【答案】 A3.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不结盟运动,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A.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随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的B.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美国对华态度决定的C.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D.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化是由国家实力变化决定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理解、认识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是国家利益决定的这一结论或观点,即可正确选择。
【答案】 C4.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解析】A选项主要考查学生对亚太地区国家群体的多样性的理解和把握,中国不可能仅仅抱着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目的。
B选项进一步重点考查学生对APEC本身政府间组织性质的认知,会议参加者的身份和政府代表性质,充分说明这并不是民间的交往;D选项主要考查学生对国际关系史上屡见不鲜的结盟关系的理解,没有永恒的盟友;C选项最恰当,学生结合本题的设问,可以较容易地判断是正确的。
【答案】 C5.到2010年底,有1 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试题二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_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8·海门一模)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读者来信。
信中陈述了对农村分田到组或到户的不满,号召纠正错误做法,稳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
不久安徽的肥西县委,还专门发文要求停止包产到户。
这表明()A.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B.安徽的农村所有制形式开始发生转变C.包产到户违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效果不佳解析:选A据材料“对农村分田到组或到户的不满”“要求停止包产到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遇到阻碍,并非一帆风顺,故A项正确。
2.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B.是土地私有制的变型C.符合当时中国农村的实际D.推动农业生产的巨变解析:选C材料中“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表明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种责任制克服过去人民公社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保留了公有制,故C项正确。
3.(2018·盐城期中)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销售收入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
到1990年,国家定价占30%,国家指导价占25%,市场调节价占45%。
这种变化表明()A.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C.计划指导不再成为经济生活主导D.传统经济体制发生一定改变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从1978年和1990年对比来看,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大幅度的降低,市场调节上升,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一定改变,D项正确。
高考历史复习课时作业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命题报告难易度考查点简单中档稍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 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 3 4、5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及2 12意义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6、10 8、9 7高考历史复习课时作业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解析:本题关键在于读取信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社会主义建设重新焕发生机”,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符合题意的是C。
而A、B、D都是具体的单方面的表现。
答案:C2.如右图,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经济也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答案:D3.汉高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苏俄推行“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邓小平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共同的经济根源是 ( ) A.农民渴望增加收入 B.小农为主体的生产方式C.政府希望农民富裕D.封建生产方式解析:无论是汉高祖、苏俄还是邓小平,都是以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而农民是农业的主体。
答案:B4.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农民富,国家昌。
吸取历史经验,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 )A.重视农业生产的投资,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力B.主要致力于改革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C.强调发展农村乡镇企业D.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的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包括1950年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高考历史一轮限时特训:第9单元-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改革开放的新局面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1.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不久前做出的断言。
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B. 1978年,中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D. 1978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慢慢改变解析:由“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可知,该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
由“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可知,这一变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政策有关,C正确。
答案:C2. 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A. 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B.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D. 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和B所述不符合人民公社化运动,D项所述不符合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家庭联产承包,故选C。
这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答案:C3. 我国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找到了一条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圈地运动”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那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这道路是( )A.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 实施生态农业战略C. 稳定农村劳动力市场D.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解析: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和“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并根据所学可知应该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答案:A4.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20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第力莘元竽以讲1.(2013丰台模拟)某地区的民谣说:“端掉’大锅饭’,懒汉变勤汉,实行’大包干’,粮食大增产。
”这首歌谣创作于()A •建国初经济恢复时期B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黑析:根据题干提供的倍息和气学史丈:该是出亿任十一届三申全会后,我国停止'似阶级斗争为4T的错溟路践,实行了“叹鳌济建诠]心即的工作重心的转变,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故答案选戊答秦* D2•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
歌词中的“大会”是()A •中共七大B •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九大 D •十三届二中全会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提示“1978年”、“讨论真理的标准”可知应是1978年^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B3.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 •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華歹:我国的经济休制改革闻*条管理怎別、所棗制姑构和分配三个方面的改革,而城市经济休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墨鶯理休制改革即实行眉『分开,増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栽益,因业D项为正确撵案.答差D4. 2012年9月26日吴邦国在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讲话中强调: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下列关于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全覆盖:国内所有地区逐步对外开放B •多层次:形成“点线面”的对外开放格局C.全方位:中国向所有国家开放D •宽领域:对外开放涉及科技、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C、D三项都是正确表述;A项错误,没有“全覆盖”这一观点,故答案选A。
2017年高考历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专题练习(二十)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安徽摸底)2015年7月15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
凤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
小岗人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的农村改革( )A.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向私有的转变B.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C.完全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2.1978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党的政策必须落实,自留地上桃树不能砍》的文章,对浙江某地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次日,头版再刊《鼓励社员经营正当家庭副业》的文章,批评了四川某地干涉社员发展正当家庭副业的错误做法。
两篇文章传达了怎样的政治导向( )A.农村政策即将进行重大调整B.工作重心将向经济建设转移C.“姓社姓资”的争论将有定论D.家庭联产承包制将推向全国3.197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
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
材料表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B.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C.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D.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4.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
这个变化说明( )A.分田到户的小岗村道路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B.分田到户的小岗村做法不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C.分田到户没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农业发展D.小岗村走合作经济的道路是历史的倒退和否定5.结合所学,对于1972年到1985年期间的中美贸易解读正确的是( )A.中美贸易中国处于出超状态B.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势缓和C.体制改革缩小中国贸易逆差D.美国是中国的第一贸易国6.下表所显示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产品出口的走势,从中可以反映出我国( )A.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B.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D.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之一纪*教育网7.据统计,1987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
(江苏)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二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含解析)人民版
课时检测(二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8·扬州调研)《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载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
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大了。
”这表明当时( ) A.“左”倾错误思想亟待消除B.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C.真理标准问题形成普遍共识D.媒体存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倾向解析:选A 由“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说明“左”倾错误思想亟待消除,故A项正确;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故B项错误;从材料看真理标准问题并未形成普遍共识,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报刊的学术争论,并非否定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
2.(2018·海门一模)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读者来信。
信中陈述了对农村分田到组或到户的不满,号召纠正错误做法,稳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
不久安徽的肥西县委,还专门发文要求停止包产到户。
这表明( )A.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B.安徽的农村所有制形式开始发生转变C.包产到户违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效果不佳解析:选A 据材料“对农村分田到组或到户的不满”“要求停止包产到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遇到阻碍,并非一帆风顺,故A项正确。
3.(2018·苏州调研)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
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 )A.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C.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D.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解析:选 A 材料中“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表明阶段性,“放权让利”“跃进到产权变革”“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反映了渐进性,故A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2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配选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九单元第2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
……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
”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
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正确说法是 ( )①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④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2.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万里找邓小平说:“安徽一些农村已经搞了包产到户,怎么办?”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
”这让万里吃了定心丸。
当时万里担心的是包产到户 ( )A.逆潮流B.悖路线C.不科学D.违民意3.下表反映了1979~1981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导致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工业年份农业(%)轻工业(%) 重工业(%)1979年26.6 32.1 41.31980年27.2 34.3 38.51981年28.8 36.7 34.5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村生产力B.我国模仿苏联模式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C.苏联撕毁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影响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D.国家调整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关注民生4.右图是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使用的一幅照片。
照片摄于198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前,红旗轿车旁的牌子上写着“在不影响我处工作情况下,观众使用车照一次收费二角”。
若给该照片配一标题,最合适的是( )A.市场经济春风劲吹B.网络炒作败坏风气C.计划经济坚冰初融D.思想超前有损体制5.“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二十)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郴州质检)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下列对这一决定解读错误的是( ) A.发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变更了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C.是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土地经营效益解析:选B 关于农村改革并没有变更中国土地的所有权,所有权仍然是属于国家,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2.(2016·太原模拟)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
这反映出(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解析:选D 根据材料“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表明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旧有的集体经济观念下解放出来,故D项正确。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
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解析:选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明显变化,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故A项正确。
4.(2016·宜春二模)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
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综合检测(二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Word版含解析
综合检测(二十)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时间:45 分钟满分: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48分)1.1979 年春,甘肃干部张浩致函《人民日报》,明确反对包产到户。
时任国家农委主任王任重函告《人民日报》总编辑胡绩伟,要报社“站出来说话”。
第二天头版发了张浩来信,加了“ (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重要按语”。
这表明()A •经济改革并非一帆风顺B.包产到户不符合中国实际C .改革开放在争议中前进D .“左”倾错误思想未被纠正解析:选 A 由材料“1979 年春,甘肃干部张浩致函《人民日报》,明确反对包产到户”,可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遇到阻碍,故选 A 项;包产到户符合中国实际,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B 项;材料没有体现包产到户的贯彻情况,排除 C 项;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纠正“左” 倾错误思想,排除 D 项。
2. 1979 年四川省委允许部分试点企业,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短线产品和炸药等危险产品仍由国家统购统配外,大部分生产资料可以进入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不经过物资部门直接订立供货合同,也可以在市场上采购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企业也可以自销一部分产品。
这体现了()A. 国家对计划经济取向的全面否定B. 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C .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现代企业制度在国企中逐步建立解析:选 B 依据材料可知,四川省委允许部分企业部分产品进入市场,企业间可以直接订立供货合同,可以在市场采购物品,这体现了在传统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故B 项正确。
A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短线产品和炸药等危险产品仍由国家统购统配,因此这不是对计划经济的全面否定; C 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1992 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的,1979 年时尚未提出;D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专题20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考情解读】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重点知识梳理】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
2.召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①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1)背景: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2)内容①经济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3)意义: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改革(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活力。
(2)内容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②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③所有制结构: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意义: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发展,效益提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2)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指明了方向。
2.过程(1)正式提出: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练习
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
”反映了()A.“左”倾思想长期严重泛滥B.“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社会各界的心声C.改革开放的诉求D.《剑桥中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解析:选A“左”倾思想的长期严重泛滥导致在思想、政治、经济各领域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出台,犹如一支强心剂,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此时尚未提出,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剑桥中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故D项错误。
2.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
这一文件()A.反映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B.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C.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解析:选B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A、C两项错误;据材料“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可知中共安徽省委制定的《省委六条》允许生产队实行责任制,这说明这一文件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故B项正确;据材料“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可知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3.(2017·江苏高考)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
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解析:选B材料中“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的问题主要与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有关,企业没有自主权,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应该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故B项正确;股份制改革是1992年之后推出的措施,故A项错误;1981年世界贸易组织尚未成立,故C项错误;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安徽摸底)7月15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
凤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
小岗人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的农村改革( )A.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向私有的转变B.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C.完全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2.1978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党的政策必须落实,自留地上桃树不能砍》的文章,对浙江某地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次日,头版再刊《鼓励社员经营正当家庭副业》的文章,批评了四川某地干涉社员发展正当家庭副业的错误做法。
两篇文章传达了怎样的政治导向( )A.农村政策即将进行重大调整B.工作重心将向经济建设转移C.“姓社姓资”的争论将有定论D.家庭联产承包制将推向全国3.197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
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
材料表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B.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C.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D.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4.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
这个变化说明( )A.分田到户的小岗村道路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B.分田到户的小岗村做法不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C.分田到户没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农业发展D.小岗村走合作经济的道路是历史的倒退和否定5.结合所学,对于1972年到1985年期间的中美贸易解读正确的是( )A.中美贸易中国处于出超状态B.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势缓和C.体制改革缩小中国贸易逆差D.美国是中国的第一贸易国6.下表所显示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产品出口的走势,从中可以反映出我国( )A.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B.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D.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之一纪*教育网7.据统计,1987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
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根本改变B.物资价格“双轨”现象得到改变C.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D.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8.(2016·赣州模拟)从1983年1月起,国家规定凡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其利润按一定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所得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A.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工矿企业的活力C.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D.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9.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元,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
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缴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
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B.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D.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10.(2016·湖州期末)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11.“20世纪50年代以前,‘狗剩’之类的名字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援朝、跃进、继红、文革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
”材料反映了( )A.名字仅仅是一个指代符号B.政治事件影响着社会意识C.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D.社会环境影响了人名取向12.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1982569301256554572950997199023480070100549001640032500 19952368002170036000720066200A.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C.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土地流转成为当下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永佃制是中国自宋至近代的一种土地制度,据此,佃户可以永久租用农地,不受土地业权转手的影响。
在永佃制下,土地的拥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可以分别执行和占有。
这两项分割的权益,各地名称不同,如:田底田面、田骨田皮、田根田脚。
有的地方认为永佃权是土地所有权的一部分,因此享有永佃权的称为二田主,形成一田二主制。
永佃制有利佃农,对佃农是一种保障。
佃农视永佃权为一种产业,可以出让、遗赠或转售。
永佃权有时价,而且往往比田骨的价值更高。
——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材料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
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
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
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根据材料一,概括永佃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分田到户、包产到户”。
(8分)(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对材料三现阶段我们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何启示?(4分)14.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材料三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4分)(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8分)(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答案1~5.DABAC6~10.DCBBD11~12.DD13.(1)内容:佃户可拥有永久的佃种权不受田主变换影响;土地的拥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佃户与地主共享土地权;佃种权可以转让,也可随时收回。
原因: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地关系紧张所导致的对土地权的共享。
(2)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弊: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限制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关系混乱。
(3)启示:用法律保障农民拥有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并对其所使用的土地拥有出租、抵押等完整的转让权;土地改革应该更多地赋予农民参与权和选择权;我国的农业要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
14.(1)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
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时间: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3)外资或中外合资。
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
(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私有经济)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解析1.解析: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没有改变土地的性质,故A项错误;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农民只是获得使用权,故B项错误;农村改革的突破并没有完全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C项错误;包产到户主要使农民获得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
2.解析:1978年5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根据题干中“对浙江某地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批评了四川某地干涉社员发展正当家庭副业的错误做法”可知国家政策将会进行重大调整,从“自留地”“正当家庭副业”等关键词判断题干中主要是说的农村地区,故A项正确;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故B项错误;“姓社姓资”的争论与题干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制推向全国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D项错误。
3.解析:通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符合国情”,故A项错误;“改为”是部分改变了“不许包产到户”的政策,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有所争议,故B项正确;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改为”是部分改变了“不许包产到户”的政策,是进步而非“反复”,故D项错误。
4.解析:依据材料“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至“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可以看出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方式已经严重阻碍农业现代化的推广,故A项正确;B、C、D 三项不符合史实。
5.解析:从表格中可知,在中美两国的贸易中中国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中国处于入超状态,故A项错误;表格中只反映了1972年到1985年期间的中美贸易情况,故B项错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体制改革的推动下,经济快速发展,所以中国在中美贸易中缩小了逆差,故C项正确;表格没有列举其他国家同中国的贸易情况,不能推断出美国是中国的第一贸易国,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