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13页word文档
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放疗肿瘤内科分册前言为规范我院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使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我院组织各专业带头人、专家、技术骨干,于2013年编写了《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为适应医学的进步,我院今年在《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2013年版)的基础上,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人民军医出版社),结合我院的实际,重新编写完成《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2016年版《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容丰富翔实,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先进性、指导性的鲜明特点,供我院医疗专业人员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参照使用。
由于水平所限和编写时间紧迫,2016年版《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难免存在疏漏和问题。
请大家在临床实践中认真总结,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再版时补充修改。
医务部2016年6月目录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肺癌诊疗指南 (3)第二节胃癌诊疗指南 (8)第三节乳腺癌诊疗指南 (12)第四节肝癌诊疗指南 (17)第五节胰腺癌诊疗指南 (30)第六节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23)第七节宫颈癌诊疗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食管癌诊疗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恶性淋巴瘤诊疗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节三阶梯镇痛诊疗指南 (35)第二部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9NCCN宫颈癌临床指南解读ppt课件
分期
仍采用FIGO临床分期 淋巴脉管间隙 侵犯(LVSI)并不改变FIGO的分期。 分期的评估程序仅限于阴道镜检查、活检、宫颈锥切术、膀胱镜和直
肠乙状结肠镜检查。 MRI、CT或联合PET-CT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但不改变原来的分期。 手术分期尚未引入分期中。 新增区域淋巴结转移定义N分期(见表1)。 临床意义不大,因为大多数妇瘤科医生采用的FIGO临床分期并不涉及
颈切除术。
ⅠB2 和ⅡA2 期
• (1)根治性盆腔外照射+顺铂同期化疗+阴道近距离放疗,A点剂量≥85 Gy(证据等级1)。 • (2)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证据等级2B)。 • (3)盆腔外照射+顺铂同期化疗+近距离放疗,A 点剂量75~80Gy,放疗后行辅助性子宫
• 可选择手术分期,也可先进行CT、MRI、PET等影像学评估。 • 选择先行影像学检查者,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可行盆腔外照射+含顺铂同期化疗+阴道近距
离放疗(证据等级1); • 盆腔淋巴结阳性且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时,可选择: • (1)盆腔外照射+阴道近距离放疗+含顺铂同期化疗(证据等级1)±主动脉旁淋巴结放
ⅠA1期伴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 IA2期
不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选择: • (1)次广泛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主动脉旁淋巴
结取样(证据等级2B)。可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显影(证据等级2B)。 <45岁的鳞癌患者可保留卵巢。 • (2)盆腔外照射+近距离放疗。
ⅠA1期伴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 IA2期
Ⅱ~Ⅳ期 影像学检查
全身PET-CT或胸、腹、盆腔CT检查以评估转移情况; 盆腔MRI增强检查评估局部病灶范围; 根据临床症状及可疑转移病灶诊断,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 全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宫颈癌的患者考虑全身PET-CT或胸、腹、盆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一、本文概述《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作为全球权威的宫颈癌治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治疗建议和策略。
本文旨在深入解读该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实际应用。
文章将首先概述指南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包括宫颈癌的诊断、分期、治疗选择以及随访等方面的指导原则。
通过解读这些指南,读者可以了解到宫颈癌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针对不同病情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本文还将探讨指南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通过全面解读《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参考,促进宫颈癌治疗的规范化、个性化和精准化。
二、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概述《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是由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制定的一份权威性的临床指南,旨在为全球的妇科肿瘤医生提供关于宫颈癌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最佳实践建议。
该指南基于当前最新的科学研究、临床试验和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且实用的参考框架。
该指南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治疗原则。
它强调了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的重要性,提倡通过HPV疫苗接种和定期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指南详细介绍了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为医生提供了准确诊断的基础。
在治疗方面,指南详细阐述了宫颈癌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包括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指南还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宫颈癌治疗中的重要性,提倡妇科、肿瘤科、放疗科等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参与患者的治疗决策。
指南还关注了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和随访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患者的长期健康。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宫颈癌治疗和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子宫肌瘤的诊疗指南
术中止血措施
采用电凝、缝合等止血方 法,确保手术过程中出血 量的控制。
术后观察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出血情 况,对出血较多的患者给 予止血药物、输血等处理 。
粘连预防措施
术中防粘连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防粘连剂或 放置防粘连膜,减少术后粘连的
发生。
术后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 肠道蠕动和子宫恢复,减少粘连的 形成。
发病机制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多项研究表明,其与 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异常有关。此外,遗传因素 、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也可能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子宫肌瘤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据统计,30岁 以上的女性约20%患有子宫肌瘤。
年龄分布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其中以40-50岁年 龄段发病率最高。
病理检查
对刮出物及切除的子宫肌瘤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及 有无恶变。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保守治疗措施及适应症
药物治疗
通过药物调节激素水平,缓解症状, 缩小肌瘤体积。适用于症状较轻、近 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
期待治疗
对于无症状且肌瘤较小的患者,可定 期随访观察,暂不采取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方式及适应症
生活习惯与疾病预防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以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
心理干预和辅导服务
心理评估与干预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心理疏导、认知 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
教授患者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患者学 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中国妇科内镜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3)
中国妇科内镜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3)指南简介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在妇科内镜下进行子宫肌瘤的诊疗过程中的操作共识。
该指南整合了当前妇科内镜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提供全面且准确的诊疗指引,为医生提供操作指导。
诊疗流程1. 病史采集与初步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症状、病程以及相关疾病史,并进行初步体格检查,如B超、CT等检查。
2. 妇科内镜检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妇科内镜检查方法,如宫腔镜、宫颈镜等。
通过内镜检查评估肌瘤的大小、部位和表面特征,以及识别合并症等。
3. 子宫肌瘤的分型与评估:根据肌瘤的位置、病理类型、大小等特征进行分型,并评估肌瘤对生殖功能和症状的影响。
4. 治疗策略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
5. 手术操作的技术细节:详细描述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技术细节,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器械选择、手术步骤以及手术后的处理与护理措施等。
6. 术后随访与复查:术后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复查包括B超、内镜检查等。
操作共识1. 在妇科内镜手术中,注意保护病人安全,确保手术操作规范与技术熟练。
2. 根据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和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如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
3. 术前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病史了解、相关检查结果评估、手术器械准备等。
4. 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和护理,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5. 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器械的选择与使用,遵循严格的消毒与无菌操作流程。
6. 操作过程中,应准确辨别子宫肌瘤的边界,避免伤害周围正常组织。
7. 术后随访和复查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处理并发症。
以上为中国妇科内镜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3)的简要内容,供医生参考和应用于临床实践。
> 注意:以上内容为针对指南和共识的简要描述,请务必查阅原文以获取详细信息和确定内容的正确性。
葡萄胎(非侵蚀性)NCCN 指南 2019 年第 1 版
ABBR
NCCN 指南 2019 年第 1 版 目录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NCCN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专家组成员 NCCN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分委会成员
葡萄胎(非侵蚀性) 检查、初始治疗、监测、发现和额外评估(HM-1) 持续性葡萄胎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HM-2)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 检查(GTN-1) 确诊的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观察、随访/监测(GTN-2) 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评价(GTN-3) 确诊的高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GTN-4) 确诊的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治疗、观察和监测(GTN-5)
全身治疗原则(GTN-A)
分期(ST-1)
NCCN 指南索引
目录
讨论
临床试验:NCCN 认为任何肿瘤 患者 都可以在临床试验中得到 最佳处理,因此特别鼓励肿瘤患 者参加临床试验。
若要在网上查找 NCCN 成员机构 进行 的临床试验,请点击这里: /clinical_trials/physician. html。
初始治疗 效果良好
hCG 水平平台化后 k
hCG 水平迅速升高 (变化>10%)后
初始治疗效果差: hCG 水平呈平台化(变化<10%) 达 3 个疗程(总计 6 周) 或 hCG 水平升高(变化>10%) 达 2 个疗程(总计 4 周)
h 在 hCG 恢复正常后,方案应继续用足 2 个完整疗程。 i 如果子宫内存在局限性疾病且无保留生育能力的要求,子宫切除术和输卵管切除术可予考虑。即使存在卵巢黄素化囊肿,也将卵巢原位留置。 j 参见“全身治疗原则”(GTN-A)以了解特定的治疗建议。 k 治疗期间的 hCG 平台化可定义为 2 个疗程内(总计 4 周)hCG 水平下降<10%。 l 口服避孕药为首选,因为它们抑制了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而后者可在低水平就能干扰 hCG 测定。
NCCN子宫内膜癌指南解读
➢ 阳性:再次手术分期,然后参照已进行全面手术分期后的辅助治疗
Ⅰa、G3级,Ⅰb,Ⅱ期:
➢ 再次手术分期,然后参照已进行全面手术分期后的辅助治疗 ➢ 先行影像学检查:
✓ 阴性:盆腔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腹主动脉旁放疗,其中对于G3者, 可±化疗
✓ 阳性:再次手术分期,然后参照已进行全面手术分期后的辅助治疗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根据有无高危因素进行相应的处理
高危因素包括:
年龄>60岁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肿瘤较大 子宫下段或宫颈腺体浸润
17
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I 期手术分期后的辅助治疗
Ia期 Ib期
高危因素
G1
G2
G3
无
观察
观察或阴道 观察或阴道 近距离放疗 近距离放疗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6
第七页,共三十六页。
子宫内膜癌 2022 FIGO分期
Ⅰ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Ⅰa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Ⅰb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Ⅱ
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
Ⅲ
肿瘤局部和(或)区域扩散
Ⅲa 肿瘤累及浆膜层和(或)附件
Ⅲb 阴道和(或)宫旁受累
Ⅲc 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Ⅲc1 Ⅲc2 Ⅳ
病变局限于盆腔〔子宫、阴道、膀胱、肠/直肠/宫 旁〕:盆腔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化疗±手术
病变超出腹腔或转移到肝脏:考虑姑息性子宫+双附件 切除±放疗±激素治疗±化疗
15
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2. 子宫内膜癌完成分期手术 后的辅助治疗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关于子宫内膜癌的最新诊断与治疗策略的全面指南。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将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医学进展,对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本指南还将强调多学科协作在子宫内膜癌诊疗中的重要性,以推动子宫内膜癌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通过本指南的学习和应用,期望医疗专业人士能够提升对子宫内膜癌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通常涉及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个方面。
临床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以及观察是否存在异常阴道出血、腹部肿块、疼痛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能包括全血计数、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
子宫内膜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刮宫术或宫腔镜检查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样本。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深度。
其他可能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扫描、MRI和PET-CT等,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肿瘤信息和评估疾病的分期。
组织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
通过显微镜检查子宫内膜组织样本,病理学家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恶性转化的证据。
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还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分子特征和预后。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正确的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关键。
三、子宫内膜癌的分期与评估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分期系统,子宫内膜癌分为四期,即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2021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
● (6)推荐对晚期或复发浆液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HER2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方法也等同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7)由于诊断的可重复性存在争议,在子宫内膜癌,尤其是高级别肿瘤中进行肿瘤 细胞的形态学评价以判断组织学类型这一方法尚未成熟。
● 符合上述条件者,进行: ● (1)治疗前咨询生殖专家。 ● (2)对合适的患者进行遗传咨询或基因检测。 ● (3)治疗前明确排除妊娠。可选择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和左炔诺
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并进行体重管理及调整生活方式相关咨询。
● 治疗期间需进行严密随访,需每3~6个月进行1次分段不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初始治疗
● 对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前大致可分 3 种情况:肿瘤局限于子宫体、肿瘤 侵犯子宫颈和肿瘤超出子宫外。
● 3.2.2.1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 需保留生育功能者见本文3.2.1。适合手术并不需保留生育功能者,行全 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手术分期原则见3.7)。有条件首选微创 手术。手术范围根据术前和术中发现而定,鼓励多学科专家确定。如卵 巢外观正常、无乳腺癌/卵巢癌或 Lynch 综合征家族史,绝经前的早期 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卵巢是安全的,推荐切除输卵管。术后辅助治 疗见3.2.3。如果患者不适宜手术治疗,首选外照射放疗和(或)阴道近 距离放疗,少数患者可考虑激素治疗(见3.9)。
(2B级证据)。 ● 对于不适合局部治疗或再次复发者,按播散性转移处理。 ● 3.2.6.3 播散性病灶 ● 行全身治疗±姑息性外照射放疗,再进展则支持治疗。
● 3.3 高危组织类型(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去分化癌、癌肉瘤)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宫颈癌nccn指南》课件
制定流程
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临 床试验结果和专家共识, 经过严格的审核和修订程 序制定而成。
更新频率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更新, 以反映最新的医学进展和 治疗方案。
NCCN指南与其他指南的比较
与其他指南的共同点
NCCN指南与其他指南的融合与合作
跨学科合作
01
NCCN将与其他医学指南制定机构和学术组织进行跨学科合作
,共同制定更加全面和权整合资源,NCCN将与其他指南制定机构共享最新的研究
成果和治疗经验,提高指南的质量和可靠性。
统一标准
03
通过与国际指南制定机构的合作,NCCN将努力推动全球范围
NCCN指南在科研和学术交流中的应用
促进科研进展
NCCN指南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思路,有助于推动宫颈 癌治疗的科研进展。
学术交流平台
在学术会议和期刊杂志上,NCCN指南成为专家们交流研究成果和 临床经验的平台。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与NCCN指南的符合程度,可以评估各种治 疗方法的优劣和效果。
。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宫颈病变如宫颈上皮内 瘤变、子宫颈息肉等进行鉴别诊
断。
宫颈癌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早期宫颈癌可采用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 术进行治疗。
放射治疗
晚期或复发转移的宫颈癌可采用全身化疗进 行治疗。
化疗
中晚期宫颈癌常采用放疗结合化疗进行治疗 。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2
NCCN指南简介
NCCN指南的定义和作用
子宫平滑肌肉瘤系统治疗
子宫平滑肌肉瘤系统治疗罗攀;沈艳;华腾【摘要】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uLMS)是一种罕见的子宫间质肿瘤,其发病率低,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即使是早期治疗,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风险.该疾病的术前诊断较困难,不如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有很好的诊断手段,术中存在治疗不足或治疗方式不恰当的情况,因此该疾病的预后较差.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案有很多,如辅助放疗、辅助化疗、靶向治疗、联合治疗或者进行随访观察,由于发病率低、研究的数量少以及疾病进展较快,迄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且辅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临床获益较少.综述uLMS系统治疗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在辅助治疗、转移病灶中以及意外中发现该疾病的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意见.【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8(045)005【总页数】5页(P495-499)【关键词】子宫肿瘤;平滑肌肉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肿瘤治疗方案【作者】罗攀;沈艳;华腾【作者单位】438300 湖北省麻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科【正文语种】中文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leiomyosarcoma,uLMS)是一种罕见的子宫间质肉瘤,年发病率为0.36/100000[1]。
平滑肌肉瘤的预后很差,即使在诊断时局限于子宫,其复发率很高,约53%~71%,整体5年存活率较差[2]。
2016年一项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报告中指出,2000—2012年间13 089例子宫肉瘤(US)病例中uLMS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42%[3]。
由于该疾病的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差,以及术前的诊断较为困难,存在术中治疗方式不妥当以及术后治疗不够的情况,术后常选择补充治疗,国内外的医师也进行了相应尝试,术后给予放疗或化疗,其中化疗药物和联合的方案较多,但最终由于样本量少,统计数据的限制,仍未得到一致的辅助治疗方案。
宫颈癌新分期指南(2)
IIA 侵犯上2/3阴道,无宫旁浸润
IIA1 癌灶最大径线<4.0cm
IIA2 癌灶最大径线≥4.0cm
IIB 有宫旁浸润,但未达到骨盆壁
不考虑水平浸润
IB1
IB2
III
IIIA IIIB IIIC
IIIIC1 IIIIC2 IV IVA IVB
癌灶累及阴道下 和(或)扩展到骨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和或者(或)累 及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
研究方法
Ⅲ A期 1033 例
Ⅲ期 11733例
ⅢB 期 3812 例
ⅢC1 期 6888 例
结果 表示
1.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 ⅢC1 期患者预后在统计学上明显优于 ⅢA 和 ⅢB
期。
2.ⅢC1 期中的 T3b 期(结合 T 分期)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 ⅢB 期
T1(癌灶局限在宫颈)58.7%
T2(癌灶超越子宫,但未达阴道下 1/3 或未
根据肿瘤大小或扩展范围
有宫旁浸润,但未达到骨盆壁
癌灶累及阴道下 和(或)扩展到骨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和或者(或)累及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
肿瘤累及阴道下1/3,没有扩展到骨盆壁
肿瘤扩展到骨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者肾无功能 不论肿瘤大小和扩散程度,累及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注明r(影像学)或p(病理证据) 仅累及盆腔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转移到远处器官
注明
1 可利用影响学 和病理学结果 对临床检查的 肿瘤大小和扩 展程度进行补 充用于分期
2 淋巴脉管间隙 LV S I 浸 润 不 改 变分期,不再 考虑浸润宽度
3 影像学发现盆腔淋 巴结转移,则分期
为IIIC1r , 假如
2019NCCN宫颈癌治疗指南
宫颈癌分期
➢ 仍然根据临床评估。 ➢ 采用 2009 FIGO临床分期。 ➢ 淋巴血管腔隙浸润(LVSI)不影响分
期。 ➢ 但有些专家认为:IA1期出现LVSI,
应按IB1治疗。
治疗分类
➢ ⅠA1期 ➢ ⅠA2期 ➢ ⅠB1期,ⅡA 1期 ➢ ⅠB2期,ⅡA 2期 ➢ 部分ⅠB2, ⅡA2、ⅡB、ⅢA、ⅢB 、
Ⅳ期 ➢ 意外发现浸润性宫颈癌
IA1期:首次治疗
➢无淋巴血管腔隙浸润者,可选择: ①筋膜外子宫切除术 ②有生育要求或无法手术者,可行锥切,切 缘阴性者术后随访观察; ➢有淋巴血管腔隙浸润者,可选择: ①次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②有生育要求者行宫颈切除术
❖ 切除病灶±术中放疗 ❖ 盆腔放疗+同期化疗 ❖ 化疗
宫颈癌的放疗原则
1、外照射放疗(External-Beam Radiation Therapy ,EBRT)
2、近距离放疗 3、放疗剂量 4、初治宫颈癌的治疗性放疗 5、子宫切除术后的辅助放疗 6、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IORT)
小结一
➢保留生育功能:
❖ IA1期:
LVSI(-):锥切切缘阴性-随访观察 LVSI(+):宫颈切除术
❖ IA2期:广泛宫颈切除术+盆腔淋巴切除 ±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
❖ ⅠB1期<2cm:广泛宫颈切除术+盆腔 淋巴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
小结二
➢不保留生育功能:
宫颈癌NCCN指南解读
NCCN指南2016年
பைடு நூலகம்宫颈癌NCCN指南解读
新版本的主要更新
• (1)明确锥切治疗宫颈微小浸润癌切缘阴性定义 为:切缘无浸润性病变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 SLN 定位作为对选定I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处理的一部分在全世界妇科 肿瘤实践中得到考虑。虽然这项技术已被用于直径达4cm的肿瘤,但 在直径<2cm的肿瘤方面检出率和定位效果最好。
• 最近的数据表明,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SLN活检有益于降低采用盆 腔淋巴结切除术的需要。
• 切除所有显影的淋巴结→切除任何可疑淋巴结(不论有无显影)→一 侧没有显影淋巴结时,切除该侧髂内和髂外等高危淋巴结→肿瘤和宫 旁组织整块切除。
B、盆腔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A 点总剂量80~85 Gy)±顺 铂为基础的同期化疗。
宫颈癌NCCN指南解读
四、ⅠB2 和ⅡA2 期: A、盆腔放疗+顺铂同期化疗+阴道近距离放疗,A 点剂量
≥85 Gy(1 级证据)。 B、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
(2B 级证据)。 C、盆腔放疗+顺铂同期化疗+近距离放疗+放疗结束后行辅
各期宫颈癌手术治疗
一、ⅠA1 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1、取决于锥切术的结果和患者意见 2、保留生育功能者:
A、如锥切切缘阴性(标本最好整块切除,病灶边缘距离切缘 >3mm),术后随访观察。
202X年子宫肉瘤诊疗指南
• 宫旁组织或子宫外盆腔内可见似蚯蚓状淋巴管内肿瘤, 质如橡皮(xiàngpí),富有弹性,此为低度恶性内膜间质 肉瘤常见的特征。
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ròuliú)(低度恶性)镜下
• 可见瘤细胞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可发生盆腹腔脏器转移, 常侵犯大网膜、腹膜、肠管表面、直肠和膀胱,类 似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 淋巴结转移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和高度恶性子宫 内膜间质肉瘤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临床(lín chuánɡ)分期(UICC-AJCCS)
• 多按国际抗癌协会的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 • 由于(yóuyú)该分期未将肿瘤侵肌深度、淋巴结受侵、血
• 核分裂像≤5-10/10HPFs • 肿瘤内血管较多,肿瘤沿扩张的血管淋巴管生长,
呈舌状浸润周围平滑肌组织 • 部分肿瘤含Call-Exner小体样结构,部分肿瘤含
上皮样分化(fēnhuà)区 •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可阳性
• DNA倍体多为二倍体。
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ròuliú)(高度恶性)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放射治疗
• 放疗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子宫混合性中 胚叶肉瘤的疗效比平滑肌肉瘤为好。
• 一般认为术后辅助放疗,有助于预防盆腔 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
• 多采用盆腔外照射(两野,56GY)和阴道 后装(20GY)。
• 对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患者(huànzhě),可行姑 息性放疗。
长生存期,个别(gèbié)患者可长期生存。 • 子宫肉瘤经治疗后复发,主张尽可能再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谢玲玲李晶林仲秋(通讯作者:林仲秋lin-zhongqiu@163)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9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
新版指南更新内容较多,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一、2019年指南(第一版)主要更新1.增加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及评估原则。
2.增加了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
3.增加子宫内膜样腺癌前哨淋巴结应用原则。
4.对分期手术中淋巴结切除术的指征、意义进行了讨论。
(一)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及评估原则新版指南推荐的子宫内膜癌评估和手术分期原则如下:1.除了保留生育功能者,对于病灶局限于子宫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是最基本的手术方式,许多局部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也适合行该术式。
该手术可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或机器人腹腔镜完成。
2.术中肉眼评估腹膜、横膈膜及浆膜层有无病灶,并在任何可疑部位取活检以排除子宫外病变非常重要。
3.虽然FIGO分期已删除了腹水细胞学这一项,但FIGO及AJCC仍推荐取腹水细胞学并单独报告。
4.对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癌肉瘤患者常进行大网膜活检。
5.切除可疑或增大的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对排除淋巴结转移是重要的。
6.对于病变局限于子宫的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病理学评估仍然是手术分期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它能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有助于确定术后的治疗策略。
7.盆腔淋巴结包括髂外、髂内及闭孔和髂总淋巴结。
8.有深肌层浸润、高级别病变、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或癌肉瘤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切除肠系膜下和肾静脉下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9.前哨淋巴结显像可考虑用于合适的患者(证据等级为2B)。
10.部分患者可能不适合行淋巴结切除术。
(二)子宫内膜样腺癌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和肉瘤不能保留生育功能)1.分段诊刮标本经病理专家核实,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分化(G1级)。
2.MRI检查(首选)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病灶局限于子宫内膜。
3.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可疑的转移病灶。
4.无药物治疗或妊娠的禁忌症。
5.经充分咨询了解保留生育功能并非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方式。
建议合适患者在治疗前咨询生殖医学专家。
6.有条件者可考虑遗传咨询或基因检测。
7.可选择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8.治疗期间每3-6个月分段诊刮或取子宫内膜活检,若子宫内膜癌持续存在≥6个月,则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若6个月后病变完全缓解,鼓励患者受孕,孕前持续每3-6月进行内膜取样检查,若患者暂无生育计划,予孕激素维持治疗及定期监测。
9.完成生育后或内膜取样发现疾病进展,即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
(三)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中前哨淋巴结显像的应用原则1.前哨淋巴结显像技术目前正在评估中,尚无在子宫内膜癌中评价此技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发表。
前哨淋巴结显像成败的关键在于术者的经验及对技术细节的关注度。
在高危组织类型的内膜癌(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或癌肉瘤)中应用此技术需特别谨慎。
2.前哨淋巴结显像可用于影像学检查未见远处转移,或手术探查时未见明显子宫外病变,病灶局限于子宫的内膜癌的手术分期中。
(证据等级为2B级)。
3.宫颈部位注射染料已被证实是一种可有效识别高转移风险的淋巴结显影技术(如前哨淋巴结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
4.分别于宫颈表浅(1-3mm)和深部(1-2cm)组织的注射可使染料到达宫颈和宫体主要的淋巴管,也即浅表的浆膜下、中间的间质及深部的粘膜下淋巴管。
5.宫颈注射使染料很好地渗透至子宫血管区域及位于阔韧带内收集宫旁来源的主要子宫淋巴干道,进一步显示盆腔、甚至腹主动脉旁前哨淋巴结。
6.子宫体部淋巴管常横跨退化的脐动脉,而盆腔前哨淋巴结最常见于髂外血管的中部,髂内血管的腹侧或闭孔区的上方。
7.当淋巴管不再跨过退化的脐动脉,而是沿着输尿管中部向头侧移动时,可在髂总骶前区发现较少见的前哨淋巴结。
8.最常用于宫颈注射的放射性标记物是锝-99m(99mTc);另外也有多种的颜色染料(1%的异硫蓝和1%的甲基蓝,2.5%的专利蓝钠盐)。
9.靛青绿最近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显像染料,需要近红外线摄像定位,有非常高的前哨淋巴结检测率,目前主要用于很多试验中。
10.通过提高的病理学超分期技术检测到微小的前哨淋巴结转移灶是手术分期中应用前哨淋巴结显像的另一个潜在价值。
11.成功的前哨淋巴结显像技术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前哨淋巴结检测流程,要求在无法显像的病例中切除淋巴结,及无论显像结果如何,均应切除任何可疑或增大的淋巴结。
(四)分期手术中淋巴结切除的指征和意义长期以来,对子宫内膜癌是否常规切除腹膜后特别是主动脉旁淋巴结问题医者争论不休。
1988年FIGO把子宫内膜癌的分期从临床分期改为手术病理分期,腹膜后淋巴结成为分期内容的一项指标,2009年FIGO又修订了分期,更是在分期中把盆腔淋巴结和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分为IIIC1和IIIC2。
从分期的完整性角度考虑,应该是在所有的分期手术中,均进行系统的盆腔和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争论的焦点是这种做法是否有治疗价值。
迄今为止,并没有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支持进行常规淋巴结切除,只有一些回顾性研究显示淋巴结切除术似乎有一定的好处。
来自欧洲的两个随机临床试验常规淋巴结切除术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能明确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有利于确定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
有鉴于此, NCCN目前并不推荐在所有的手术病例中进行淋巴结切除术,而是推荐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淋巴结切除术,比较明确的推荐是:1.不论疾病处于早期或晚期,如术前影像学或术中触摸提示有可疑或增大的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需切除。
2.满足下列低危淋巴结转移因素者,可以考虑不做淋巴结切除术:①肿瘤侵犯肌层小于1/2;②肿瘤直径小于2cm;③高分化或中分化。
3.肿瘤局限于宫体者,考虑做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或应用前哨淋巴结显影技术。
4.有深肌层浸润、高级别病变、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或癌肉瘤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切除盆腔淋巴结的基础上,再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5.子宫肉瘤不需切除淋巴结。
二、分期新版指南采用FIGO 2019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的分期标准(表1,表2)。
(实际上,该分期由FIGO于2009年公布,而本版指南引用的是2019年发表的文献,故称为FIGO 2009分期更合适。
)表1 FIGO 2019子宫内膜癌分期分期定义Ⅰ肿瘤局限于子宫体Ⅰa肿瘤局限于内膜层或浸润深度<1/2肌层Ⅰb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Ⅱ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Ⅲ肿瘤局部和(或)区域扩散Ⅲa肿瘤累及浆膜层和(或)附件Ⅲb阴道或宫旁受累Ⅲc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Ⅲc1盆腔淋巴结阳性Ⅲc2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和(或)盆腔淋巴结阳性Ⅳ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或)远处转移Ⅳa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Ⅳb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表2 FIGO 2019子宫平滑肌肉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期分期定义I 肿瘤局限于子宫Ia 肿瘤最大直径≤5cmIb 肿瘤最大直径>5cmⅡ肿瘤扩散到盆腔侵犯附件ⅡaⅡ侵犯子宫外的盆腔内组织bⅢ肿瘤扩散到腹腔一个病灶ⅢaⅢ多个病灶bⅢ侵犯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cⅣ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或有远处转移Ⅳ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aⅣ远处转移b注:Ⅲ期是指肿瘤病灶浸润腹腔内组织而不仅仅是子宫底突向腹腔;子宫癌肉瘤的分期和子宫内膜癌相同。
三、2019 NCCN子宫肿瘤诊疗指南主要内容对于子宫肿瘤患者,术前建议进行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内膜活检及胸片,非必要性检查包括肝肾功检查、生化检查。
如果患者年龄<50岁且有明显的子宫内膜癌和/或结直肠癌家族史,可考虑进行遗产学咨询和基因诊断。
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初始治疗对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前大致可分三种情况:肿瘤局限于子宫体;肿瘤侵犯宫颈;肿瘤超出子宫外。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可行肿瘤靶向放疗或内分泌治疗;能手术者,若患者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时需要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详见以上“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和评估原则”),术后辅助治疗见下述。
若需保留生育功能,参考以上“子宫内膜样腺癌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
怀疑或有肉眼可见宫颈受侵:行宫颈活检或MRI,若结果阴性,手术方式与肿瘤局限于子宫体时相同。
若检查结果宫颈受侵阳性或宫颈已有肉眼可见的浸润病灶,能手术者直接行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或先行放疗(A点75-80Gy)后再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不能手术者则先行肿瘤靶向放疗,再重新评估是否可以手术切除。
怀疑肿瘤扩散到子宫外:检查CA125,有指征者行MRI/CT/PET检查,若检查结果确定肿瘤局限于子宫体者,手术方式与肿瘤局限于子宫体时相同。
若病变已超出了子宫但局限于腹腔内(包括腹水细胞学阳性、大网膜、淋巴结、卵巢、腹膜转移)时,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减瘤术,手术的目标是尽可能达到没有可测量的病灶。
病变超出子宫但局限在盆腔内(转移至阴道、膀胱、肠/直肠、宫旁)无法切除者,推荐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化疗±手术。
病变超出腹腔或转移到肝脏:考虑姑息性子宫+双附件切除±化疗±放疗±激素治疗。
2.子宫内膜样腺癌完成手术分期后的治疗I期患者的术后治疗需结合患者有无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0岁、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肿瘤大小、子宫下段或宫颈腺体浸润)。
Ⅰa期无高危因素者,G1级术后可观察。
G2和G3可观察或加用阴道近距离放疗;Ⅰa期有高危因素者,G1级可观察或加用阴道近距离放疗;G2和G3级可观察或阴道近距离放疗和/或盆腔放疗(盆腔放疗为2B级证据)。
Ⅰb期无高危因素者,G1和G2级可观察或阴道近距离放疗;G3级可观察或阴道近距离放疗和/或盆腔放疗。
Ⅰb期有高危因素者,G1和G2级可观察或阴道近距离放疗和/或盆腔放疗。
ⅠG3级可盆腔放疗和/或阴道近距离放疗±化疗±观察(支持观察和化疗的证据质量等级为2B)。
Ⅱ期:手术分期后,肿瘤为G1时,术后可行阴道近距离放疗和/或盆腔放疗。
G2级阴道近距离放疗加盆腔放疗。
G3级则加盆腔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化疗(支持化疗的证据质量为2B)。
Ⅲa期:手术分期后,无论肿瘤分化程度如何都可选择:①化疗±放疗或②肿瘤靶向放疗±化疗或③盆腔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