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第一章: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1.1 生物进化的定义1.2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1.3 生物进化的时间尺度第二章:自然选择与适应性2.1 自然选择的原理2.2 适应性的形成与种类2.3 适应性在进化中的作用第三章:基因与遗传变异3.1 基因的概念与结构3.2 遗传变异的类型与机制3.3 遗传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第四章:遗传漂变与基因流4.1 遗传漂变的概念与影响4.2 基因流的作用与影响4.3 遗传漂变与基因流在进化中的作用第五章: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5.1 生物多样性的度量与分类5.2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5.3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保护第六章:种群遗传学与进化6.1 种群遗传学的基本原理6.2 哈迪-温伯格定律6.3 种群遗传学在进化研究中的应用第七章:分子进化与基因家族7.1 分子进化的基本概念7.2 分子钟与生物进化时间的估算7.3 基因家族的演化与功能保守性第八章:进化树构建与生物分类8.1 进化树的构建方法8.2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8.3 生物分类学的发展与挑战第九章:进化与生物地理分布9.1 生物地理分布与进化9.2 生物分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9.3 生物地理分布的进化意义第十章:进化与生态系统的功能10.1 进化与生态系统稳定性10.2 进化与生态系统服务10.3 进化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化石记录是研究生物进化历史的关键证据,但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化石记录可能不完整。

化石的解读和年代测定也存在一定难度。

二、自然选择与适应性难点解析:适应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适应性的评估和模拟在进化生物学中是一个挑战。

三、基因与遗传变异难点解析:遗传变异的产生和维持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但变异的机制和变异对进化的贡献程度仍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四、遗传漂变与基因流难点解析:遗传漂变和基因流对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是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但预测和量化这些过程的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方法与过程(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通过复习种群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种群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2)通过对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使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导引1.指导学生阅读桦尺蠖种群变化的资料(教师可以导读教材相关部分),依据这些事实明确提出问题。

2.针对事实和问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提出假设。

在这里,假设可以是: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对黑色桦尺蠖生存有利,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制定探究方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

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

可以先指导学生,依据假设计算第2年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即:如果第1年种群个体数为100个,当黑色(表现型)个体每年增加10%时,基因型为SS(黑色)个体第2年将会增加到11个,基因型为Ss (黑色)个体第2年将增加到22个,基因型为ss(浅色)个体第2年将减少到63个。

第2年种群个体总数为96个,基因型SS的频率是11÷96=11.5%;基因型Ss的频率是22÷96=22.9%;基因型ss的频率是63÷96=65.6%。

在学生理解了计算方法后,可独立计算以后年份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从中找出规律。

4.在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应要求学生讨论教材中设置的两个讨论题。

使学生理解,在黑色背景下,浅色桦尺蠖被天敌发现和捕食的几率大于黑色的桦尺蠖,但不影响桦尺蠖的生存和繁殖,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

高中生物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容说课这节课文章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会说话”的基因,采取此拟人化的手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

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虎体内的一个基因,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后代中拥有更多的拷贝呢?那就要表现得比其他基因优秀。

怎样才算优秀呢?就是所控制的性状适应性强。

这样就自然将进化、适应和基因这三个核心概念联系起来,基因频率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

本节课分为两小节来教学,第一小节包括三部分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为什么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材主要说明两点:一是说明个体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个体适应能力无论多强,如果它的基因不能传给后代,它在进化上就没有贡献,如骡。

二是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同种生物中一群能够自由交配的个体。

如果同种生物的两个异性个体相距遥远,没有机会交配,它们就分别属于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是独立进化的,假以时日,有可能演变为两个物种。

需要说明的是,对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的理解,只通过学习教材上这个标题下的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后续内容的学习。

在“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标题下,还重点讲述了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并安排了“思考与讨论”。

这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对于学生达成本小节知识目标十分重要,其中第1题实际上涉及群体遗传学中“哈代—温伯格平衡”的内容,学生运用学过的遗传学知识完全可以得出答案,认识到在五个假设条件成立时,种群基因频率会保持代代相同。

这个活动中的第2、3题,引导学生分析出在自然界这五个假设条件不可能同时具备,因此,种群基因频率会不断变化。

这就为本小节第二部分“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奠定了基础。

关于本小节第二部分,由于在本模块遗传部分已经讲述了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因此,这里着重讲述突变率以及突变在进化中的意义。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教案

第7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设计方案课题: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授课人:邓秋莲授课班级:高三⑴设计思想:1、设计主线:以事实、数据为出发点逐步认识和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在此过程中及时渗透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时计划: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两课时完成。

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第一课时第一阶段:通过学习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理解为什么说“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在这一阶段里由教师讲授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并做相应的巩固练习。

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怎样选择保留了具有有利性状的群体,而不是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

第二阶段:利用突变频率对群体中突变个体数量进行计算,促使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所形成的新性状在群体中出现的原因和过程。

这些不定向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第二课时第一阶段:复习前一节课学习的两个基本观点:1.“变异是不定向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环境选择保留了具有有利性状的群体”。

第二阶段:设问:“环境是怎样选择保留那些具有有利性状的群体的呢?”利用桦尺蛾黑化的实例,使学生理解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过程。

认识到:“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

种群的基因频率之所以会经过选择而改变,是因为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总和,它有一个范围,不是无限扩展的。

也就是说,其他地区的桦尺蛾因为地域遥远,不能与这一地区的桦尺蛾交尾,因而不能影响这一地区桦尺蛾的基因频率。

长此以往,原来两个相同种的生物就会逐渐演变成为两个在形态、结构合生理功能上不同种的生物。

这样新物种就形成了。

3、重难点分析重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探讨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历史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激烈斗争。

今天,“生物是进化来的”这一基本思想已被许多人接受。

高中生物《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分别占30%、60%、10%、求A、a 的基因频率?
指导学生相关练习
总结:
1.哈代-温伯格定律,也叫遗传平衡定律。

P表示基因A的频率,q表示基因a的频
p+q率= 1
(p+q )2 =p2+2pq+q2 = 1
AA= p2 Aa= 2pq aa=q2
2.除去第一代学生完成表格,
回答问题,完成
典例1 典例2
得出结论2:种
群进化的实质是
种群基因频率的
变化。

学生完成对应练

典例3、4
结论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自由交配不变不变
自交不变改变
探究二: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与方向我们知道,满足上面五个条件的理想
种群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生物都会发
生变异,如果该种群出现新的突变型
也就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种
群的基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A2 的
思考讨论,得出
结论3:突变和
,基因重组为生物
进化提供原材料
4:自然选择决
问题创设,指
导学生得出结

板书设计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 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5. 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1.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种群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遗传学的发展、分子进化理论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存在。

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通过示例和图解,讲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展示生物进化的证据: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讲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通过PPT或视频,介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遗传学的发展、分子进化理论等。

第二章:生物进化的机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机制:自然选择、基因流、基因漂变、突变等。

2.2 教学内容自然选择:适应性、生存和繁殖的差异、物种形成等。

基因流:种群间的基因流动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基因漂变:小种群中的随机遗传变化。

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2.3 教学活动讲解自然选择:通过示例和图解,讲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讲解基因流:通过示例和图解,讲解基因流的概念和影响。

讲解基因漂变:通过示例和图解,讲解基因漂变的概念和影响。

讲解突变:通过示例和图解,讲解突变的概念和作用。

第三章:生物进化的证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

3.2 教学内容化石记录: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化石记录的分布、化石的分类和比较。

比较解剖学:同源器官、比较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分子生物学:DNA和蛋白质序列的比较、分子进化钟等。

3.3 教学活动讲解化石记录:通过展示化石标本和图解,讲解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化石记录的分布等。

讲解比较解剖学:通过展示同源器官的图解,讲解比较解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生物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生物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 1 - / 4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直观法
五、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的变化。

3、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阐明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用数学方法讨论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的变化3、阐明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三、教学难点:1、用数学方法讨论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的变化2、阐明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四、教学准备:微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模拟活动的用具准备,包括黑白棋子、黑白卡纸、黄色小卡纸等②在理想条件下,桦尺蠖自由交配多代,计算每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并填入表格。

结合学生的结果:子代 S 、s 的基因频率以及SS 、Ss 、ss 的基因型频率不变得出理想条件下的哈迪——温伯格定律 (PPT 展示)。

问:这种理想条件在自然界存在吗,? 答:不存在,任何影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的进化有什么关系?我给同学们录制了一段微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看完后完成学案的填空题,后面还有这部分内容的抢答题。

播放微视频,并完成填空题(可以讨论)。

合作探究二: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附模拟活动:用数学方法讨论自然选择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的变化19 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的。

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

到了20 世纪中期,生物学家发现黑色型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

19 世纪以前,桦尺蠖种群中基因S 的频率在5%以下,到了20 世纪中期上升到95%。

桦尺蠖种群中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呢?材料器具围棋、黄色小卡片50 张(“事件”卡已制作好)、白色或黑色大卡纸各一张、记录用笔、笔等。

方法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用黑色棋子代表基因S,白色棋子代表基因s。

黄色小卡片代表“事件”卡,并按照下表内容制作“事件”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七章第二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对以前学过的生物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本节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第二部分是“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第三部分是“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第一部分内容。

本节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

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通过学习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掌握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同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全面学习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已经掌握了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在初中的学习中也已有所了解。

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实际的事例,利用已有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对未知进行探究,归纳出所要获得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培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2)培养以事实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教学设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721300)庞会平一、教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7章的第2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对以前学过的生物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的小课题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主要是在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说明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影响基因频率的五个主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基因频率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新课改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

同时本小节内容既与必修1的《从生物圈到细胞》中的生命结构层次有关,又与必修3 的《生物与环境》相联系。

二、设计策略本节理论性较强,但核心就是讨论种群基因频率变化规律与进化的关系。

因此,基因频率的概念、计算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

要使学生达到《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求,理解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第1课时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部分,充分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基因频率的理解与应用。

应该使学生能够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三个基本概念,学会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教学中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从而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打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的突破。

本节课的核心是讨论种群基因频率变化规律与进化的关系。

学生对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因频率的计算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1)解释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概念。

(2)简述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说明影响基因频率的条件。

(3)尝试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培养学生处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讨论生物进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1.2 学习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案例研究来介绍生物进化的概念。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1.4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定义和意义。

生物进化的历史和发展。

第二章:种群遗传学2.1 学习目标理解种群遗传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种群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2.2 教学内容种群遗传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遗传变异和基因流的概念。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示例来解释种群遗传学的原理。

进行遗传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遗传变异和基因流。

第三章:自然选择3.1 学习目标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机制。

掌握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自然选择的定义和原理。

自然选择在不同环境中的作用。

3.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研究和实验数据来展示自然选择的过程。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自然选择的过程。

第四章:基因流和基因漂变4.1 学习目标理解基因流和基因漂变的概念和影响。

掌握基因流和基因漂变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基因流和基因漂变的定义和原理。

基因流和基因漂变在不同种群中的作用。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示例来解释基因流和基因漂变的过程。

进行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因流和基因漂变的影响。

第五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综合5.1 学习目标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综合内容。

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5.2 教学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综合原理。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5.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来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综合内容。

进行案例研究,让学生分析实际生物进化现象。

第六章:分子进化6.1 学习目标理解分子进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分子进化的基本原理。

6.2 教学内容分子进化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分子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完整版本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精品教学设计课件

完整版本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精品教学设计课件

第7 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 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次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第一课时)马鞍山松源培正中学杨卫红【教材剖析】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凭证、历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等内容。

教材第一节中,第一在初中生物课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知识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拉马克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经过两者的对比,能够看出达尔文的学说是更为科学和完美的,成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

自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因为遇到时代的限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本节主要内容就是:近些年来,生物学家将遗传学、生态学等研究成就引入到进化论的研究中,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从拉马克的进化论抵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再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化论在不停完美发展,所以,生物进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本章的一条很重要的主线,学生可从学习中领会科学发展是一个动向的过程,它是在不停的思疑和求证、争辩和修正中向前发展,进而在思想感情上激发学生勇于怀疑与创新的精神。

【教课目的】1.解说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次等看法;2.运用数学方法议论种群基因频次的变化;3.培育学生办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并培育学生以事实或实验结果为依照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种群、基因频次等看法;教课难点:1.基因频次的看法;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次的影响;【课时安排】2 课时(本节是第1 课时)【教课策略】本次教课方案我做以下了些变动:1.一致数据:为了防止学生堕入繁琐的数据办理,本教课方案将波及到的所有事例的数据所有一致,并采纳表格的形式体现,既直接又了然,还特别简单发现数据中间隐蔽的规律;2.事例教课:一个事例(桦尺蠖事例),贯串一直,学生熟习题意,省去了好多阅读和审题的时间,但层层挖深,发问多样,真切地实现一题多问,贯通融会。

先剖析亲本的基因型频次和基因频次;再剖析理想条件下,后辈的基因型频次和基因频次;再剖析非理想条件下(有自然选择),后辈的基因型频次和基因频次,逐渐引领学生认识进化的实质;3.模型实验:在进行数据统计的环节,引入数学模型进行剖析,发现桦尺蠖体色前后变化的规律,但经过模拟实验,推理出惹起此变化的实质,较为真切地复原了科学家们研究的方法和推理的过程;马鞍山松源培正中学杨卫红第1页【教课过程】学习学生活动教课企图教师组织和指引阶段【设问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回顾主要内容:过分生殖、复习并为后复习遗传变异、生面内容打下引入存斗争、适者伏笔生计思虑自然选择学说存在历史限制性?剖析理论的学生思考回不足,同时问题1.以生物个体为进化单位适合吗?答:达尔文的引出课题:商讨2.遗传的实质是什么?变异的根源又是什么?三个限制性“ 现代生物3.获取性遗传正确吗?进化理论”①思虑:桦尺蠖的翅色是淡色( 基因型为ss) ,有时出现一黑色的变① ② 通过思帮助学生建异个体(基因型为 Ss),且 S 对 s 是显性,若黑色翅比淡色翅更适应考,学生发现立基本概环境。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生物进化的本质、机制和过程,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和机制。

1.2.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生物进化理论分析生物现象。

能够进行生物学实验和观察,验证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1.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生物进化的概念与证据2.1 生物进化的概念2.1.1 生物进化的定义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基因频率的变化。

2.1.2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即生物学上具有相同基因组的个体群体。

2.2 生物进化的证据2.2.1 化石证据化石是指古生物的遗骸或遗迹,通过化石可以了解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

2.2.2 比较解剖学证据比较解剖学是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揭示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

2.2.3 分子生物学证据分子生物学是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DNA、RNA和蛋白质序列,揭示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

第三章:生物进化的机制3.1 自然选择3.1.1 自然选择的定义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适应性的选择,适应性较强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

3.1.2 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的过程包括变异、选择和遗传三个环节。

3.2 遗传漂变3.2.1 遗传漂变的定义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导致的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

3.2.2 遗传漂变的影响遗传漂变对小种群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3.3 基因流3.3.1 基因流的定义基因流是指个体之间的基因传递,包括个体迁移和基因交流。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教学设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教学设计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的形式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所取的数据,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2)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引导阅读材料“假设”部分的5个前提,我们的计算是基于这5个条件下的,可是,对自然界来说,这几个条件都能成立吗?
也就是不难看出,如果该种群出现了新的突变型,出现新的等位基因,那么基因库就会发生变化,基因频率自然也会发生改变,但是新出现的等位基因频率会如何变化呢?
现在我们回过头继续分子这张表格,在假设条件下子一代、子二代的基因型频率也没有发生变化,可见理想种群的自由交配并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但我们也看到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亲代的却又不一样,子代AA为36%,而亲代的为30%。
补充完善所学内容,介绍“遗传平衡定律”
使学生领会到自然界的种群发生变化是必然的。至少变异是绝对会发生的。
初步理解前后代基因频率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变异。
板书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群不个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不基因
3、基因频率:在一个人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种群、物种、基因频率
难点基因频率的概念。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生物进化的内容,知道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但是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尚不了解。在讲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教材中涉及到许多实例,学生大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昆虫的体色、昆虫的繁殖、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斗争等。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也已经知道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可能通过媒体或科普书刊,对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有所了解,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做好预习,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课堂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容说课这节课文章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会说话”的基因,采取此拟人化的手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

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虎体内的一个基因,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后代中拥有更多的拷贝呢?那就要表现得比其他基因优秀。

怎样才算优秀呢?就是所控制的性状适应性强。

这样就自然将进化、适应和基因这三个核心概念联系起来,基因频率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

本节课分为两小节来教学,第一小节包括三部分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为什么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材主要说明两点:一是说明个体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个体适应能力无论多强,如果它的基因不能传给后代,它在进化上就没有贡献,如骡。

二是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同种生物中一群能够自由交配的个体。

如果同种生物的两个异性个体相距遥远,没有机会交配,它们就分别属于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是独立进化的,假以时日,有可能演变为两个物种。

需要说明的是,对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的理解,只通过学习教材上这个标题下的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后续内容的学习。

在“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标题下,还重点讲述了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并安排了“思考与讨论”。

这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对于学生达成本小节知识目标十分重要,其中第1题实际上涉及群体遗传学中“哈代—温伯格平衡”的内容,学生运用学过的遗传学知识完全可以得出答案,认识到在五个假设条件成立时,种群基因频率会保持代代相同。

这个活动中的第2、3题,引导学生分析出在自然界这五个假设条件不可能同时具备,因此,种群基因频率会不断变化。

这就为本小节第二部分“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奠定了基础。

关于本小节第二部分,由于在本模块遗传部分已经讲述了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因此,这里着重讲述突变率以及突变在进化中的意义。

关于本小节第三部分,教材主要通过“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来完成。

这项探究强调的是运用数学方法,而不是用实验材料来实际操作,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提高具有独特价值。

第二小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包括物种的概念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两部分。

引言与第一小节相衔接,自然引出怎样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一个物种的问题。

关于物种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分类学上的物种主要依据的是形态学标准,进化论中的物种主要依据的是遗传学标准——以能否自由交配为标准,生态学上又主要以生态要求是否一致为标准。

本小节物种的定义采取的是遗传学标准。

因此,在定义之前有一个状语:“在遗传学和进化论中”。

关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首先交代了隔离的概念,包括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等。

接下来安排“资料分析”活动,让学生通过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物种分化过程,来认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第三小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三部分内容。

共同进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二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

关于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教材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并且指出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也较好地体现了学习生物学的价值。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首先指出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接着讲述了生物进化的几个重要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述的不仅是物种的更替,而且包括地球环境的变迁和生态系统的演变,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共同进化的观点。

本小节第三部分,教材简单介绍了中性学说和间断平衡说,让学生认识到在进化论领域至今仍有不同观点,进化理论仍在不断发展,同时也再次强调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理论的重要地位。

在介绍不同观点时,需要把握好主流观点和其他观点之间的尺度。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5)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6)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以及处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7)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8)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抽样调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由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或实验所取的数据,培养学生以事实或实验结果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隔离、基因频率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大量的电子图片和动画。

●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搜集相关电子图片和生物进化有关的影音文件或f1ash,并制作成教学课件。

2.制定学生课前预习的提纲。

(1)通读课文。

(2)思考“问题探讨”中的2个问题。

(3)思考“本节聚焦”中的3个问题。

(4)复习数学课中学过的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和孟德尔遗传规律。

(5)登陆此网站/wcl/index.htm和中华博览网进行自主学习。

[情境创设]通过语言陈述或设问与学生对话交流的形式复习有关进化的基础知识——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提出问题:“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之上,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又有了什么新进展?”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师生互动]引入(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那么此观点是什么?(答:略)请同学们根据此观点,分析下面的情境:“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基因型为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捕食。

那么,昆虫的翅色将怎样变化?”学生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出质疑:该绿色个体一定能被选择下来吗?为什么?(教师要明确提出这个问题的教学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自然选择学说中的某些观点与现代遗传学所揭示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之间的矛盾,体会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是必然的)学生回答:(学生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可能有几种答案:(1)绿色个体确实比灰色个体容易生存下来,昆虫的翅色由灰色朝着绿色的方向进化。

(2)即使绿色个体不容易被捕食,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中途夭折。

提问:如果该绿色个体能很好地生活下来,它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它的下一代呢?回答:(学生讨论)只有通过有性生殖,才能将基因传给子代,将基因A保留下来。

提问:如果Aa与其他个体交配生殖,后代还会是绿色吗?学生活动:复习孟德尔遗传规律,讨论、分析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回答:不一定。

教师讲述:出现有利变异个体内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的个体的后代不一定能真实遗传。

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形式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提问: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回答: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课堂练习:以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首先让学生复习种群的概念。

选项A指的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一座山)一种生物(马尾松)全部的个体,符合种群的定义。

选项B指的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一块草地)的全部昆虫,昆虫并不是一种生物,而是多种生物的总和(纲),故不符合种群的定义。

选项C、D与选项B原因基本相同,故答案选A。

提问:一个生物“种”或“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物种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自然界的不同区域,只有在可以发生随机交配、繁衍,使基因能够世代相传的一定区域内的同种全部个体的集合才是一个种群。

提问:人们为什么要提出“种群”这个概念呢?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可以没有结果。

教师归纳:自然界的物种实际上是以一个个种群存在的,种群是物种繁衍、进化的基本单位。

它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和物种的变化带来了方便。

教师讲述: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研究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

如何分析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呢?由此人们提出了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基因库?什么是基因频率?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有关部分。

回答: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讲解例题: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褐色翅的基因为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40、120、40,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学生活动:学生计算并汇报计算结果和方法。

回答:种群基因A的频率为50%,基因a的频率为50%。

该种群中此基因的数量教师总结:某种基因的频率=该种群中该基因数和其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巩固练习:展示在投影上(或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当堂练习加以巩固。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

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多少?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解:设所抽出的个体数为n,则∵基因A的数量=n×18%×2 + n×78%=1.14n基因a的数量=n×4%×2 + n×78%=0.86n此对等位基因的总数=2n∴基因A的频率=1.14n/2n = 57%,基因a的频率=1-57%= 43%。

提问:如果让该种群随机交配,依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子一代、子二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又会怎样呢?学生活动:学生计算(教师要加强引导,注意让学生计算并从结果中观察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的规律)提问:从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什么现象?回答:基因频率在亲子代之间是稳定不变的,基因型频率到了子二代也会稳定下来。

提问: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能世代不变吗?为什么?学生活动:讨论要使种群基因频率不发生变化,此种群应具备哪些条件?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教师归纳:要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世代不变,要满足以下条件:①该种群非常大;②所有的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③没有迁入和迁出;④自然选择对不同表现型的生物个体没有作用;⑤这对基因不发生突变和携带者对基因的染色体不发生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