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住宅——未来住宅的新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住宅——未来住宅的新思路

——中国住宅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建国以来的住宅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而未来的发展道路又在哪里?本文通过回顾中国住宅的发展历程,反思住宅设计的缺点,提出了有关于青年住宅模式的畅想,旨在为青年提供一种可行的居住模式,提供他们所需的活动与情感的交流空间,激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趣。

关键词:中国住宅,发展历程,反思,青年住宅,行为模式,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产业也迅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当前住宅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面向百姓,面向未来,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实现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提高住宅的综合质量和整体效益,促进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广大居民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需求。为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国家目前正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进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住房已经从对量的需求转变为对质的需求。今天的居民已不满足仅仅拥有足够的居住面积可以栖身,他们对住宅的性能与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新建住宅在满足目前不同需要的同时,还要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居住要求和生活方式,在此条件下,适应性住宅的发展成为必要。

一、我国建国以来住宅的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住宅

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设计大体沿袭了欧美的生活方式进行平面布局:以起居室为中心组合其他空间,多为低层砖木结构,少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50年代中期引入了前苏联单元式住宅设计手法,取消了以起居室为中心的居住模式,改为内走廊式布置方式增加了独立房间,加大了厨房卫生间条件,以适应多个家庭合用一套住宅的需要。当时十分强调加大进深,减小开间尺寸以节约用地和降低造价。但是由于套型面积较大,成为合理设计和不合理居住的缘由,造成居住不便,引发了许多邻里纠纷,此法被中方认为不可继续。

简易住宅

60年代初国家遭遇“大跃进”的冲击,又面临三年自然灾害,住宅发展到了极低点。在大庆精神“干打垒”指导下,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简易住宅,减小了住宅的开间与进深,厨房及厕所的尺寸也极小,出现了厨房住房分离和共用厕所的“两把锁”住宅,并不分地区条件地广泛采用“浅基、薄墙”,有的甚至连室内粉刷都没有的节约措施。住宅的简易程度已不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与房屋的基本要求,形式也相当简单,事实上造成了极大浪费。

复苏住宅及体系化技术

70年代以后,经济复苏,住宅需求紧迫。为解决土地紧缺的矛盾,北京前三门大街高层住宅的兴建代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继也兴建了少量的高层住宅。

当时中国建筑情报所发布的“科技情报100项体系技术”研究成果,促成了高层建筑多种体系技术的探索和发展,并不断推陈出新,高层技术由内浇外砌、内浇外挂、框架轻板直到探索全现浇、全大板、全升板、飞模、滑模建筑等技术,可以说世界上当时有的技术中国都在实验。对我国的施工技术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逐步成熟并快速提高。但是,由于建筑标准的严格控制和配套设备水平过低的原因,造成设备简陋,居住满意度低,大多居住条件差,很快成为更新改造的对象。

砖混住宅体系化

1984年结合建设部“砖混住宅合理化课题”研究,开展了“全国砖混住宅新设想方案竞赛”,方案设计引入了“套型”的概念,反映了住宅单体设计的平面布置合理性、功能实用性与外部环境优美性,出现了花园退台型、庭院型、街坊型等低层高密度的建筑,体现了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统一。大厅小卧的平面模式开始得到发扬,逐渐向现代起居生活迈进。

同期开展的“中国城市砖混住宅体系化研究”项目吸收了设计竞赛的成果,将传统的砖混住宅改造成符合工业化体系原则的体系化、标准化、机械化的传统生产模式,为达到摆脱纯手工的湿作业迈上了一大步。

小康住宅

1989-2003年的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项目(中日合作JICA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住宅设计和建设的重要理念。1994年发布小康住宅的十条标准,至今仍然影响着当前房地产开发的理念。小康住宅功能性研究强调居住的私密性,确立的设计原则是动静分离、公私分离、干湿分离。扩大厨房功能使用上的概念,使它符合商品时代特征,安排了洗切烧储等操作顺序。小康住宅对起居厅的作用被强调到最大,直接影响了新的居住行为的产生。

健康住宅

2001年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编制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发布,并启动了以小区为载体的试点工程。健康住宅被定义为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研究内容,研究人们居住环境和人类健康相关的问题。设立了人居环境的健康性、自然环境的亲和性、居住环境的保护、健康环境的保障四个章节。在健康要素的指标方面很适应房地产开发的使用需要,醒目而令人信服。2003年的“非典”,使得健康住宅理念显示了其在住宅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健康住

宅前后修编了三次,就条文的定性定量指标方面更具备了科学性、人文性和大众性,受到了众多的房地产企业和住户的欢迎。

商品化住宅

自1998-2008年十年发展使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完善与成

熟,万科、金地、中海等一批龙头企业开始思考与世界同步。

十年间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随之日新

月异。而这些变化往往可以从居住条件的改善方面得到充分印

证。

自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十年间房地产发展呈

现突飞猛进的欣欣向荣发展态势,全国土地、资金的投入达到

了历史上的最大化,建设量平均每年达到2.2亿平方米,居民

购房热潮席卷大江南北。

二、我国住宅建筑发展的反思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基本的邻里单位模式。上世纪50年代完全模仿邻里单位模式,上世纪60年代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理论,1980年后,随着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间逐渐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以及对三级结构的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结构。本质上,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没有脱离邻里单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

1.缺乏人性尺度

以邻里单位模式为原型的居住模式,是功能至上理念下的产物。作为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的基础,邻里单位模式过度追求功能性,注重公共交通与居住空间的分离,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条理性。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的发展,中国城市中出现的许多以高层住宅为主的大型居住区,成为城市居住的主要模式。这样的尺度空间环境容易使人倍感压抑而失去自我,人们生活在像鸽子笼一样的居住氛围中,本应温馨亲切的家被抽象化和概念化,家不再有归属感及个性化。邻里交往减少甚至消失,犯罪率上升。

2.住宅生命周期短

小区住宅均呈现生命周期为30~40年的短寿命型现象。调查表明:建筑的老化原因占47%,改善设备占7%,其他的经济社会原因(包括改变使用性质、提高土地效益、城市改造、扩大空间等)约占一半。也就是说被拆除的建筑有一半是结构、设备本身不堪续用,拆除是无奈之举,而另一半则是非物质原因,是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所导致。这表明小区结构模式的稳定性很难适应中国目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规模迅速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