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决策参考

合集下载

教学决策如何实施方案

教学决策如何实施方案

教学决策如何实施方案
教学决策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决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教学决策如何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首先,教学决策的实施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

在做出教学决策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为制定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教学决策的实施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

教师在制定教学决策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再次,教学决策的实施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在实施教学决策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科的不同特点,灵活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学决策的实施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

教师在实施教学决策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不断完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决策如何实施方案,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认真对待教学决策这一重要环节,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研员岗位职责

教研员岗位职责

教研员岗位职责一、岗位职责概述教研员是学校或教育机构的重要职位之一,主要负责教研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

教研员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带领教师团队进行教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研工作管理1. 教学内容研究:负责制定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和教材的研究与开发,确保学科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2. 教学资源管理:负责教材、教辅资料的采购、分类和整理,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教研计划制定:根据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教学需求,制定年度教研计划,并与教师团队共同协作完成。

4. 教研组织和指导: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研活动,提供教学指导和专业支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教学研究工作1. 教学评估和反馈:设计教学评估方式,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并提供具体的反馈意见和改进建议。

2. 教学方法研究:研究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运用,提供教师培训和指导,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3. 教育技术研究:关注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推广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四、教师培训和发展1.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教师的专业需求,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提供系统性的培训课程。

2. 培训方法和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和教育资源,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培训需求。

3. 培训效果评估:对教师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策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五、教学质量监控1. 教学质量评估: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教学评估和质量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

2. 教学质量数据分析:对教学质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3. 教学质量改进:针对教学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制定改进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六、教研成果和项目申报1. 教研成果发布:负责组织教研成果的整理、发布和宣传,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2. 项目申报和管理:指导教师团队申报教育科研项目,监督项目的进展和完成情况。

七、教研信息收集和学术交流1. 学术研讨会组织:组织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互动。

教育政策与管理(知识点)

教育政策与管理(知识点)

教育政策与管理(知识点)教育政策与管理是指针对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的监管和管理工作。

它涉及到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学校教育管理、教育评估与监督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管理实施和教育政策评估三个方面对教育政策与管理的知识点进行探讨。

一、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政策制定是根据国家教育发展需要,制定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进行调研分析、立法规划和决策定稿等环节。

1. 调研分析:政府或相关教育机构首先要对教育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分析,了解当前的教育现状和问题,明确发展目标和需求。

2. 立法规划:基于调研结果,政府在教育领域进行立法规划,确立教育政策的法律基础和框架。

3. 决策定稿:政府依据立法规划,形成教育政策的决策定稿,经过内外部专家评审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征求后最终确定。

二、教育管理实施教育管理实施是指根据教育政策要求,对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过程。

教育管理实施需要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教育资源配置:根据教育政策,合理配置和优化教育资源,包括经费、教材、设施、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教师培训与评估: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并进行绩效考核,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3. 学校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组织结构、师生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规范与管理,提高学校整体运行效率。

三、教育政策评估教育政策评估是对教育政策实施效果的定期检查和综合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为政府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效果评估:对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教育资源利用情况、教学成果、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估。

2. 偏差分析:针对教育政策实施中的偏差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确定改进措施和建议。

3. 决策参考:评估结果为政府制定新的教育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教育决策参考》样稿

《教育决策参考》样稿

《教育决策参考》样稿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新特征及相关对策建议【本期要点】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目前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约有1500万。

近年来国家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制定了“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和“以公办学校为主”等政策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本期《决策参考》提出,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需要在流动引导、资源整合、待遇保障、规范管理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妥善解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吴霓研究员等的研究成果《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趋势及对策》,在对全国12个城市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呈现的新特征,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建议。

一、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呈现的五大新特征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目前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近1500万。

伴随着中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步伐,这一数量还将继续增长。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但由于受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殊性、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这一问题也在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

1.农民工随迁子女正逐渐向经济较发达的中小城市集中。

经济增长是农民工数量增长的直接推力,因此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容纳空间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向的主要动因。

在所调查的12个城市中,2007年义务教育段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6个城市依次为:郑州(39.83%)、义乌(22.86%)、杭州(18.08%)、成都(13.70%)、沈阳(13.16%)、石家庄(12.58%)。

而与此同时,我国特大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增长相对缓慢,北京市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对郑州、义乌、杭州、成都作进一步跟踪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这4个城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继续呈上升趋势。

可见,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增量已开始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中小城市集中,这些城市的教育承载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

教育决策参考

教育决策参考

教育决策参考:化解教育千千结一一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本期要点】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都一直在致力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愉悦、和谐、全面发展的最佳状态。

目前针对高效课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很多,本期《教育策略参考》主要从校情、学情方面入手,思考教育欠发达地区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项有效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成为了一个关注度较高的课题,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能否在教育改革中良性发展的关键,也是教师致力追求的课堂教学最高境界。

一、高效课堂的基本理论与认识1、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涵:高效课堂的研究和论述有很多,最基本的描述是: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学习效益包含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如课堂知识容量、课内外学习负担等;也包含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如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与品质等。

从一堂课的过程看:应该是学生参与度高和学生思考问题深刻的课堂;从一堂课的效果看,应该是学生满意度高和当堂达标率高的课堂。

判别高效课堂的四个标准应为:(1)能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能否有效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3)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4)是否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2、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1)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2)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主要表现为:①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②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③ 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④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3)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①高效课堂的切入点是解决课堂精力流失和提高有效学习率:②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③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教育学中的教育决策研究

教育学中的教育决策研究

教育学中的教育决策研究教育决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做出的决策,它涉及到教育政策、学校管理、教师教育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

教育决策的质量对于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育决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中的教育决策研究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方法和应用。

一、教育决策研究的意义教育决策研究的意义首先在于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教育决策需要依据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而教育决策研究可以提供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其次,教育决策研究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对教育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教育决策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

通过研究和评估,可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教育决策研究的方法在教育决策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分析、模型建立、案例研究等。

数据分析是教育决策研究的基础,它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来揭示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规律性。

模型建立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或统计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教育决策的结果。

模型可以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案例研究则是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来了解其中的决策过程和效果。

三、教育决策研究的应用教育决策研究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教育政策、学校管理、教师教育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

在教育政策领域,教育决策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

在学校管理方面,教育决策研究可以帮助学校领导者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提高学校的绩效和管理效能。

在教师教育方面,教育决策研究可以为教师培训和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在学生评价方面,教育决策研究可以为学生评价提供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工具。

综上所述,教育决策研究在教育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发现和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决策研究的方法包括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和案例研究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

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系统的观察、测量和评判的过程。

通过教育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术能力,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教育评价包括多个相关的概念和内容。

1. 教育评价的类型•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以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侧重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常用于期末考试或大型测验。

2. 教育评价的方法•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情绪等来获得评价信息。

•测量法:使用量化的测量工具,如考试、问卷调查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3. 教育评价的内容•知识评价: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技能评价: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情感评价: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交交往等。

•综合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4. 教育评价的目的•提供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改进教学:为教师提供评价信息,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改进教学效果。

•决策参考: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参考,改进教育政策和教育体制。

5. 教育评价的挑战•标准问题: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学科特性、学生个体差异等多个因素,标准的制定可能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

•权衡问题:教育评价需要根据不同目的和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权衡,综合考虑各种评价方法和指标。

•应用问题:教育评价结果的应用需要考虑如何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以上是对教育评价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的简要介绍。

教育评价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也可以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但教育评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6. 教育评价的改革•多元评价:将评价方法和指标多样化,不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成绩,还包括项目作业、小组合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多个方面能力。

红师教育决策的方法

红师教育决策的方法

红师教育决策的方法
红师教育决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经验决策法:这种方法主要依靠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和判断力来做出决策。

它适用于一些简单、直观的问题,但不适用于复杂、不确定的问题。

2. 集体决策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集体讨论、协商和投票等方式来做出决策。

它能够集思广益,减少个人偏见和错误,但也可能存在意见不统一、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3. 数学模型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对问题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最优解或满意解。

它适用于一些具有明确数学关系的问题,但不适用于一些难以量化的复杂问题。

4. 模拟决策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模拟实际情况来对决策进行评估和优化。

它能够减少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也可能存在模型复杂、计算量大等问题。

5. 智能决策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决策。

它能够处理大量数据、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但也可能存在数据安全和隐私等问题。

在红师教育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决策方法来进行决策。

同时,也需要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测评指标体系构建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评估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探讨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意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完善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测评指标1. 教育资源投入效率指标(1) 教育经费投入比例:衡量一个地区或学校在教育上的投入力度,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或学校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来评估。

(2) 学生资源配置比例:衡量一个学校内学生与各种教育资源的配比情况,包括师资、教材、实验设备等。

(3)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教师工作时间的利用率等。

2. 教育资源产出效率指标(1) 学生学业成绩: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评估学校的教育质量。

(2)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估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情况,包括思想品德、体育素质、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培养。

(3) 学生就业率:评估学校培养学生的就业情况和能力。

3. 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指标(1) 地区间教育资源差距:评估不同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情况,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师资配置差距等。

(2) 学校间教育资源差距:评估不同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情况,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教师配备差距等。

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1. 确定指标权重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各测评指标的权重,以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 收集数据收集各指标所需的数据,包括教育经费投入数据、学生学业成绩数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数据等。

3. 数据处理与测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各个指标的数值,并结合指标权重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不同地区或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估结果。

教育督导的功能与实施效果分析

教育督导的功能与实施效果分析

教育督导的功能与实施效果分析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育督导的功能,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分析。

一、教育督导的功能1、监督功能教育督导的首要功能是监督。

通过对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管理工作等进行监督,确保其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监督的范围广泛,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使用、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

例如,督导人员会检查学校是否按照规定开设了必要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以保障教育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指导功能教育督导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提供指导和建议。

督导人员通常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他们可以帮助学校制定发展规划,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比如,针对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督导可以与其共同分析问题,提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3、评估功能教育督导承担着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任务。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为学校的改进和发展指明方向。

例如,通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估,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4、反馈功能教育督导能够将监督、评估和指导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了解教育现状,调整教育政策和资源配置;有助于学校管理层了解学校的优势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例如,督导人员向教育行政部门反馈某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5、协调功能在教育系统中,存在着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容易出现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等问题。

教育学中的评估与评价

教育学中的评估与评价

教育学中的评估与评价评估与评价在教育学中的作用在教育学中,评估与评价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教育的发展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估与评价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并为制定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中的评估与评价,并分析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一、评估与评价的定义与区别评估与评价是经常被混淆使用的两个词汇,然而它们在教育学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功能。

评估主要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描述,以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特点和问题。

评估的目的是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困难和学习差异,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措施。

评估强调过程性,注重对学生发展和进步的跟踪与监测。

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或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

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和综合,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和教学质量。

它着重于结果,评价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判,来提供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二、评估与评价的形式与方法教育评估和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以满足教育目标和需要。

常见的评估与评价方法包括:1. 笔试与口试:通过考试来评估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

这是一种传统的评估方式,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作业与报告:通过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和研究报告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观察与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来评估学生的发展状况和个性特点。

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4. 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度。

这种方式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三、评估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评估与评价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数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调研学情方案

调研学情方案
3.通过反馈机制,将调研成果应用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九、时间安排
1.策划与准备阶段:2周。
2.问卷设计与预调研:3周。
3.正式调研与数据收集:6周。
4.数据整理与分析:4周。
5.报告撰写与提交:3周。
6.总计:16周。
十、预期影响
1.提高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学情的认识,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2.促进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增进家校合作。
6.总计:11周。
十、后期跟进
1.定期开展学情调研,持续关注学生发展状况。
2.根据学情报告,调整教育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3.对调研成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调研方案。
第2篇
调研学情方案
一、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学生学情调研是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本方案旨在系统性地收集、分析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各项信息,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调研学情方案
第1篇
调研学情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及教育机构对学情调研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及综合素质,以便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特制定本调研学情方案。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包括学习成绩、学科兴趣、学习习惯等。
2.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信心等。
3.心理状况:包括学习压力、焦虑程度、人际关系、自信心等。
4.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等。
5.教育环境: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等。
五、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学生、家长、教师的问卷,全面收集学情信息。
2.访谈: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学情状况。

国际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脉络、治理模式与决策参考

国际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脉络、治理模式与决策参考
到 , 筹城 乡教 育 不 仅是 今 天 大 多数 民族 国家 的 统 发展 追求 和政 策考 量 , 且 在 不 同历 史 时期 它 有 而
隶制的古希腊时期 , 教育扮演了绝对的社会等级 分化 器 的角色 , 受过 不 同教 育 的人 在 城 邦 中拥 接 有不 同 的社 会分 工 , 哲 学 王 、 国者 、 士 到平 从 护 武
于世 界教 育 统 筹 体 系 之 中 。全 球 化 时 代 的 教 育 改革 具有 共 同 的时 代 主 题 , “ 正 与 卓 越 ”, 即 公 而 统 筹 与弥 合城 乡教 育则 是 全 球 教育 围绕 “ 正 与 公 卓越” 主题 所必 须共 同应 对 的 时 代 困惑 。 我们 看
资金资助项 目( 1S T 0 ) 1S X 12
作者简介 : 李涛 , , 男 四川绵阳人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 究基 地东北师 范大学农村教育研 究所 ; 邓泽军 , 四川南江 人 , 男, 成都 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授 ,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 事基础 教育 、 农村教育 、 教育原理 的研究 。
家 ” 但 基 于非剥 削 的人 类 群 团 主义 思 想 , 时 的 , 此
城 乡教 育 仍 旧具 有 后 天 的相 对 平 等 性 。 随着 生
从 “ 界教 育公 平史 ” 当前 “ 世 和 全球 化教 育 公 共治理” 的统 筹 思 维 出 发 , 们 发 现 中 国统 筹 城 我
产力 的提 升和人 类 生 存 能力 的提 高 , 以人类 群 团 共 同对抗 外在 危 险 的意识 开始 减 弱 , 权 阶 级 开 特
乡对 立 ) 。
邦政治 生 活 具 有全 民 参 与 性 , 文 化 资本 与 “ 但 逻 各 斯 ( O O ) 追求 占据 主流 社会 思潮 的古 希腊 LG S” 显 然用 教 育 在 事 实 上 割 裂 了城 邦 中 的城 乡 ( 中 心一边 缘 区 ) 隔离 了 不 同教 育 背 景 的 城 民。在 , 完全 被教会 所控 制 的 中世 纪 , 式 各 类 的 特权 学 各

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岗位职责

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岗位职责

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岗位职责
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岗位的职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收集和整理:负责收集学校教育相关的数据,包括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课程设置、学科成绩等,进行整理和分类。

2. 数据分析和报告: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生成相关报告和统计图表,为学校教育决策提供参考。

3. 数据质量控制: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必要的数据清洗和整理等工作。

4. 数据可视化:将统计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如绘制图表、制作演示文稿等,以便于管理层和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5. 资源规划和预测:根据统计数据和趋势,对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规划和预测,包括班级数量、教室利用率、师资需求等,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建议。

6. 教育政策研究:参与相关教育政策的研究和评估工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决策参考。

7. 教育项目评估:参与学校教育项目的评估工作,包括评估项目成效、学生绩效和教学质量等,为学校的教育改进提供支持。

8. 培训与指导:负责对教职工进行教育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培训与指导,提高教职工对教育统计工作的理解和能力。

9. 学校调研与调查:组织和实施相关的学校调研和调查工作,获取教育现状和需求信息,为学校制定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学校教育统计工作的职责是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学校教育相关的数据,为学校决策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

课程评价制度

课程评价制度

课程评价制度引言概述:课程评价制度是指学校或教育机构为了评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而制定的一套评价体系。

这一制度的建立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课程评价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评价指标的确定1.1 教学目标的明确:评价制度应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这样可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2 学生表现的多样性:评价指标应涵盖学生在不同学科和课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

这样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1.3 教师评价的参与:教师应参与评价指标的确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2.1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发展潜力,又能客观评估学习成果。

2.2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方法可以多样化,包括课堂观察、作业评估、小组讨论、口头报告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态度。

2.3 反馈及时性:评价方法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三、评价结果的运用3.1 个体化的学习指导:评价结果可以为学生提供个体化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3.2 教学改进的依据:评价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3 教育决策的参考:评价结果可以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包括教学资源的分配、教师培训和教学改革等方面。

四、评价过程的透明性4.1 评价标准的公开:评价标准应公开透明,学生和教师都应清楚评价的标准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参与评价过程。

4.2 评价程序的公正性:评价过程应公正、公平,避免主观偏见和不公正的评价结果。

评价者应经过专业培训,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3 评价结果的公示:评价结果应及时公示,让学生和教师了解自己的评价结果,促进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教育决策参考

教育决策参考

教育决策参考: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策略研究立项编号:2012ZD032课题类别:滚动发展性课题学科分类:D基础教育课题负责人:杨明向主要成员:杨吉美段丽珍杨琼丽段旻李永杨朝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策略研究之家校携手【本期要点】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现实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所以,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为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方向、思路和举措,同时,也能为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德育工作开辟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幸福家庭的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

一、关于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1、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又叫空巢儿童,指的是年龄在16岁以下的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打工,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不能得到父母照顾的儿童。

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

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

2、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以下教育弱化的问题:情感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

所以感情比较冷漠,有些性格也比较孤辟、偏激,并且又无人约束,时常与人发生矛盾。

学习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思念父母亲或缺少家长管束,上课老是心事重重,注意力难以集中,回家后家庭作业又没有人给予辅导,难以独立完成,绝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厌学思想,并且多数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道德教育问题。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就会看父母,父母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座标。

但是那些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拿决定。

但是小孩子是非观念又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中国是一个拥有广大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义务教育是国家基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全面了解和监测国家义务教育的质量,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制定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该方案的目的在于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机制,通过全面、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改进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推动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二、监测对象1. 全国义务教育范围内的学校,包括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2. 全国义务教育学生。

三、监测内容1. 教学质量评估: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教学效果、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评估;2. 学生能力评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包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3. 教育环境评估: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设施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评估;4. 教育公平评估:对教育资源的均衡性、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进行评估。

四、监测方法1. 采用定期抽样的方式,抽取代表性的学校和学生进行评估;2. 采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考试测评、实地观察等;3. 建立和完善教育数据网络平台,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分析。

五、监测机构1. 国家教育部门负责监督和组织监测工作;2.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开展监测工作;3. 相关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六、监测评估结果的应用1. 提供国家级、地方级的教育决策参考,指导教育政策的制定、改进;2. 为学校提供改进和优化教育质量的方向和目标;3. 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方向和目标;4.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指导。

七、保证和改进措施1. 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术支持,提升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 完善监测工作的制度和流程,确保监测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可靠性;3. 加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改进监测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加强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提供有力决策参考

加强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提供有力决策参考

学习与发展本专业的大量时间,使他们失去了在本专业发展的许多机会。

3.现在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无疑也让不少的在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有了心理上的压力以及对未来就业的顾虑。

兼职辅导员在学业上的懈怠削弱了他们在专业方面的信心,同时作为兼职辅导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而作为“学生”又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班级,因此无论在教师评优还是学生评优中,都没有资格和机会参与,因此,“评优”在兼职的四年中几乎是空白的,这无疑在将来就业时丧失了很多筹码。

五、完善和改进兼职辅导员制度的几点建议1.制度保障安全。

兼职辅导员的特殊性在于其教师身份不具备法定意义,不具备法定意义的教师身份,与临时性、随意性画上了等号。

学校应从制度上予以确立,对于在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选聘任用要制定明确的制度细则,并且公开公正,确确实实把优秀的研究生吸收进来。

2.对于在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要设立双导师制度,一个导师是其学业上的导师,一个导师是其工作上的导师。

工作导师应该由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的党政机关干部来担任,去关心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就其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必要的指导与建议。

3.加强人文关怀,做好兼职辅导员职业生涯指导,支持兼职辅导员的后续发展。

学校应给予兼职辅导员更多的人文关怀,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也应该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发展多做考虑,让辅导员在工作上有一份真正的归属感,同时学校也不再需要靠一些功利去吸引研究生的参与。

本文对高校日益壮大的在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队伍这个群体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可以看到,高校在推行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工作制度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到位,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人对兼职辅导员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Z].2006.[2]徐燕雯.我的兼职辅导员生活(硕士学位论文)[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3]张东艳.高校辅导员角色探析(硕士学位论文)[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作者简介:李雪(1984-),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王素丹(1987-),女,河北大城人,本科学士,助教;闫凯(1986-),男,天津人,本科学士,助教。

幼儿园课题决策咨询报告

幼儿园课题决策咨询报告

幼儿园课题决策咨询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们进行了幼儿园课题决策咨询报告的研究。

本报告旨在为幼儿园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决策参考,以提高幼儿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幼儿园教育现状分析当前,幼儿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式单一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幼儿园教育的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家长和社会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幼儿园教育模式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1.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园教育模式;2.开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幼儿园教育课程;3.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儿园教育方法;4.提高幼儿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满足家长和社会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需求。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研究方法与步骤:1.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幼儿园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2.实地调查:对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等实际情况;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为案例,对其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进行深入剖析;4.实验研究:在实验幼儿园开展教育实验,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园教育模式、课程和教育方法;5.综合评价: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幼儿园教育模式、课程和教育方法。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预期能够取得以下成果:1.形成一套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园教育模式;2.开发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幼儿园教育课程;3.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儿园教育方法;4.提高幼儿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家长和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幼儿教育服务。

教育管理决策广义定义

教育管理决策广义定义

教育管理决策广义定义教育管理决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为了达到教育目标和解决教育问题而做出的各种决策行为的过程。

教育管理决策通常涉及到资源配置、目标设定、策略制定、组织协调、监督评估等方面,是教育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育管理决策的重要性教育管理决策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配置与管理: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教育管理决策可以帮助学校或教育机构合理分配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目标导向:教育管理决策可以帮助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提高学校或机构的整体教育质量。

3.人才培养:教育管理决策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决策可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4.持续改进:教育管理决策可以促进教育机构的不断改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

教育管理决策的决策者在教育管理中,决策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1.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是学校内部的主要决策者,负责制定学校的教育管理政策和方针。

2.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在教育管理中也具有重要的决策权,他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做出各种决策,如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

3.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行政机构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负责对教育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4.学生及家长:学生和家长也是教育决策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育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教育管理决策的制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政策法规: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法规对教育管理决策有指导作用,学校或教育机构需要遵守相关法规来制定决策。

2.社会需求:教育管理决策必须符合社会需求,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来调整教育管理方针。

3.学校规模:学校规模大小不同,教育管理决策也会有所不同,大学可能需要更复杂的管理机制,小学则相对简单。

4.经费支持:经费是教育管理决策的重要保障,缺乏经费支持将影响决策的实施效果。

教育管理决策的实施与评估教育管理决策的实施是决策执行阶段,需确保决策的有效执行,同时需要对决策的效果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决策参考:
化解教育千千结——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本期要点】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都一直在致力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愉悦、和谐、全面发展的最佳状态。

目前针对高效课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很多,本期《教育策略参考》主要从校情、学情方面入手,思考教育欠发达地区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项有效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成为了一个关注度较高的课题,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能否在教育改革中良性发展的关键,也是教师致力追求的课堂教学最高境界。

一、高效课堂的基本理论与认识
1、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涵:
高效课堂的研究和论述有很多,最基本的描述是: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学习效益包含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如课堂知识容量、课内外学习负担等;也包含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如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与品质等。

从一堂课的过程看:应该是学生参与度高和学生思考问题深刻的课堂;从一堂课的效果看,应该是学生满意度高和当堂达标率高的课堂。

判别高效课堂的四个标准应为:
(1)能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能否有效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
(3)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是否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2、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1)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2)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主要表现为:
①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②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③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④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3)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①高效课堂的切入点是解决课堂精力流失和提高有效学习率;②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③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3、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目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成果很多,呈现出多样具体化的教学模式,但研究各种模式存在着很多共同的基本元素:①在教学时间的划分上:实行“10+30+5”模式。

即教师支配时间不得多于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剩下5分钟为当堂达标测评时间,教师支配的10分钟包括:新课导入、分配任务、疑难点拨、归纳总结、检测点评;学生自主学习的30分钟包括:独学、对学、群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线,实现新课改教育理念:自主、合作、
探究。

②在教学环节上:实施“预习、展示、测评”三环节。

即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内化提升;测评: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试卷、纸条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二、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校部分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校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得到实施的主要原因有:
1、不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敢将课堂时间放手给学生。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就是因为不懂、不会才来跟老师学习的,如果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学习习惯差,动手能力弱,能学到什么?再加上知识的内化与提升是隐性的过程,学生能合作、探究出来吗?所以不敢将课堂时间放手给学生。

2、认为教学任务重,怕影响教学进度。

有教师认为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进度慢,讨论不出核心问题,容易偏离教学内容,最后还得由教师来总结和提升,学习效率低下,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学任务偏重的新教材学习中,反而会影响了教师教学进度。

3、转变教学方式后学生不适应,找不到学习切入点。

在个别教师尝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中,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多数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普遍不适应,认为感觉独学就是将教材内容看一遍,学生根本提不出什么问题,群学流于形式没有学
到什么思想方法,还不如教师直接讲解学法和提升思想方法效率高。

4、教师缺乏再学习的意识和行动,不知道高效课堂怎样构建。

由于多数教师不知道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和基本模式,也没有去学习的意识和行动,所以以为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少讲多练就是高效课堂,使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而实质不变。

5、担心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纪律,教学重难点无法控制。

个别教师担心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会影响课堂纪律,整个教室会如菜市场一样吵闹,学生发散思维泛化,归不到知识的关键点上,导致学习过程无法控制,达不成教学目标。

6、教师备课负担加重,不愿去改变现状。

由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备课,给学生认真编制预习案和导学案,同时教师也要预设学生在独学(自主学习)、对学(互动学习)以及群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精心准备问题的各种解决方式,所以教师备课负担会更重,故不愿意去改变已经较为熟悉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实施高效课堂的主要有效策略:
1、增强教师教改意识,认清实施高效课堂的必然性。

当前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缺失和困惑,教师苦讲、学生苦学,然而教学成绩却不理想,有些教师常常抱怨“为什么讲了几遍学生还是不会?”究其原因就是教师课堂上讲的太多,把得过死,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课堂学习的主体本末倒置。

所以教师必须增强教改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两个转变:即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
师课堂角色的转变。

只有这样实施高效课堂才有可能,课堂教学效果也才会有可能提高。

2、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肯定学生能学、会学,做到学生能看懂的地方教师不必讲;学生能说明白的地方教师不必重复;学生能动手做的地方教师不代替。

让学生在独学、对学和群学中去阅读、去思考、去提问,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和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形成,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案、导学案及一系列的问题串中达成学习目标。

总之,只有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潜能,才可能真正做到还课堂时间于学生。

3、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才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每位教师都承认的一个事实。

但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教师在动手,学生附和着教师被动跟着走、看着教师做,所以常听到学生说:“教师讲时听得懂,自己做时却不会。

”这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着眼于让学生动起来,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最忙,学生最紧张。

4、强化教师培训,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人人皆知。

有些教师想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但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学校必须强化教师参加校本培训,让教师知道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操作模式是什么?课堂时间怎样分配?怎样编制预习案和导学案?怎样指导学生独学、对学和群学?只有教师自身
对这些问题清清楚楚,才有实施高效课堂的可操作性基础。

5、强化学科组在实施高效课堂中的团队力量。

在预习案和导学案的编制中,教师备课量确实增大,可以利用各年级学科组集体备课,分化备课量,发挥学科组的团队协作精神,更好地完成高效课堂中前置的教师工作,同时也更加优化了教学方法和统一教学进度,使每个教师都得以快速地实现专业成长。

6、充分利用典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学校可以树立各学科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中成绩较为突出的教师为典范,通过典范教师的示范课、观摩课,带动其他教师专业成长,让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形可仿、有效可见,从而以点带面,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我校的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比赛、高效课堂模范教师荣誉的授予,就是一项强化教师实施高效课堂很成功的举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